第2538章 胶着的永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此刻的永安前线,蜀军所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的,连续的几个月以来,魏军的攻势就没有停止过,他们不断地向永安防线发起攻击,战斗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胜负难分。
不过自从司马伦带着两万人马离开了永安之后,本来就稍显兵力薄弱的永安防线变得更加地捉襟见肘,难以维持了。
毕竟在永安方向上,魏军投入的兵力是最多的,右军团的八万人加上至少五万人的水军,总兵力在十三万人,远高于北线的左军团。
尽管说永安的防线有固若金汤之誉,但魏军的攻击却是韧劲十足的,那怕是他们的进攻快持续了半年了,但攻击的强度和力度却似乎是从来也没有衰减过,这无疑给守卫永安的蜀军无穷的压力,让他们丝毫也不敢懈怠,时刻地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这样的常备不懈也让蜀军是疲惫不堪,毕竟每天维持着高度紧张的神经,任何人坚持半年以上,都会垮掉。
永安是蜀国东面的门户,蜀国四面环山,完全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这样的地理条件相对来是对防御极为有利的,只有能封锁住几个隘口,就可以守得住这个盆地。
但同样的,一旦隘口失守,让敌人窜入到盆地之中,蜀军再想守住得就难于登天,所以永安的防御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姜维为什么会一直留驻于永安的原因。
虽然永安和剑阁号称是蜀国的两道天险,但永安的防御一直没有经受过考验,当年夷陵之战时,吴军虽然已经是逼近了永安,但由于陆逊惧怕曹魏偷袭他的后路,所以止步于鱼腹浦,双方在永安并没有真正地交锋过。
以后诸葛亮和吴国重修旧好,双方再没有出现过兵戎相见的局面,所以永安虽然蜀国一直派兵守御,但始终没有经历过战争。
现在魏国灭吴之后,形势也自然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失去了吴国这个盟友之后,永安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抵御魏军的第一道防线。
所以姜维不敢掉以轻心,相对于他一直苦心经营的汉中防线,姜维对于永安一直是比较陌生的,西陵之战失利之后,姜维才开始一门心思地经营永安防线。
最初的时候,姜维、陆抗、司马伦三位蜀国的实力派人物都集中在永安,永安防线也成为了蜀国兵力最为集中的地方,仅仅永安一地,就集中了蜀军十余万大军,尽管来犯的魏军在兵力上超过了蜀军,但是凭借着永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双方能维持一个五五开的局面,蜀军得以稳稳地守住永安,不给魏军任何机会。
但这次魏军伐蜀,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行动,而是抱着灭蜀的终极目标而来的,在这一点上,姜维也是有着清楚的认识,所以这一仗,蜀军不能输,也输不起。
姜维擅长于进攻,他曾经十几次地向魏国的关陇地区发起进攻,但防御上却是姜维的短板,姜维通常所采用的防御策略就是以攻代守,真如果让姜维来全面搞防守的话,还真是强差人意的。
汉中的防御体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汉中以及阴平武都的失守,其实和姜维原本设计的敛兵聚谷计划有着莫大的关系,尽管说蒋舒的叛变投敌最终导致了汉中防御体系的崩盘,但这却不能掩盖姜维这个防御计划的缺陷。
姜维的这个防御体系其实是在建立在魏军粮草补给困难的前提之下的,只要蜀军能守得住汉城乐城阳平关这些重要的关隘,魏军粮尽必然会退兵。
但魏军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针对后勤补给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从始至终,压根儿也没有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反倒是因为蜀军放弃了外围的阵地,让魏军长驱直入,直接就攻入到了汉中的腹地,就算没有蒋舒的投降,汉中防御体系的崩溃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没有钟会的果断撤离,很可能蜀军就连剑阁都丢掉了,魏军此刻恐怕是早已打到了成都去了。
汉中的失守,也让姜维是惊出了一声冷汗,不过不管怎么说,剑阁还是守了下来,蜀军终于是从悬崖边站住了脚,没有坠入到无底的深渊之中去。
不过危机并没有因为守住剑阁而解除,反倒是魏军的两线进攻给蜀军造成了无穷的压力,剑阁和永安,已经是蜀国两处绝不能失守的要隘之地了,不管哪边出了问题,结果都是一样的。
为了挽救剑阁的危局,姜维特意地派司马伦率兵两万增援剑阁,姜维相信,以司马伦的能力,守住剑阁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现在只有永安这一路需要姜维操心了,永安不比汉中,汉中至少还有剑阁这样的防御纵深,而永安一旦失守,魏军就会如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入到蜀中盆地来,再也挡不住了。
所以在永安的防御上,姜维时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全力地赴地进行防御,每一处的阵地,每一道的防线,蜀军都没有轻易放弃,必须要和蜀军拼争到底,许多的防线阵地甚至是数度易守,整个永安的防御战,打得是极为激烈。
姜维虽然防御上有所欠缺,不过他还是有一个好帮手的,那就是陆抗,做为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的能力一直是受到包括敌人在内的所有的人认可的。
而且陆抗非常擅长于打防御战,正因为有陆抗的辅佐,永安的防线才固若金汤,魏军始终都无法攻破这道防线。
本以为蜀军只有守住永安和剑阁,魏军进攻多日无果,自然也就放弃了,但姜维显然是低估了曹亮的决心和毅力,曹亮这次不兴兵便罢,一旦兴兵,就绝无回头之理,永安攻不下,剑阁拿不下,但曹亮却另辟蹊径,在南中开辟出伐蜀的第三条战线来,然后直接进攻南中,趁势打开了蜀国南大门。
此刻的永安前线,蜀军所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的,连续的几个月以来,魏军的攻势就没有停止过,他们不断地向永安防线发起攻击,战斗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胜负难分。
不过自从司马伦带着两万人马离开了永安之后,本来就稍显兵力薄弱的永安防线变得更加地捉襟见肘,难以维持了。
毕竟在永安方向上,魏军投入的兵力是最多的,右军团的八万人加上至少五万人的水军,总兵力在十三万人,远高于北线的左军团。
尽管说永安的防线有固若金汤之誉,但魏军的攻击却是韧劲十足的,那怕是他们的进攻快持续了半年了,但攻击的强度和力度却似乎是从来也没有衰减过,这无疑给守卫永安的蜀军无穷的压力,让他们丝毫也不敢懈怠,时刻地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这样的常备不懈也让蜀军是疲惫不堪,毕竟每天维持着高度紧张的神经,任何人坚持半年以上,都会垮掉。
永安是蜀国东面的门户,蜀国四面环山,完全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这样的地理条件相对来是对防御极为有利的,只有能封锁住几个隘口,就可以守得住这个盆地。
但同样的,一旦隘口失守,让敌人窜入到盆地之中,蜀军再想守住得就难于登天,所以永安的防御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姜维为什么会一直留驻于永安的原因。
虽然永安和剑阁号称是蜀国的两道天险,但永安的防御一直没有经受过考验,当年夷陵之战时,吴军虽然已经是逼近了永安,但由于陆逊惧怕曹魏偷袭他的后路,所以止步于鱼腹浦,双方在永安并没有真正地交锋过。
以后诸葛亮和吴国重修旧好,双方再没有出现过兵戎相见的局面,所以永安虽然蜀国一直派兵守御,但始终没有经历过战争。
现在魏国灭吴之后,形势也自然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失去了吴国这个盟友之后,永安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抵御魏军的第一道防线。
所以姜维不敢掉以轻心,相对于他一直苦心经营的汉中防线,姜维对于永安一直是比较陌生的,西陵之战失利之后,姜维才开始一门心思地经营永安防线。
最初的时候,姜维、陆抗、司马伦三位蜀国的实力派人物都集中在永安,永安防线也成为了蜀国兵力最为集中的地方,仅仅永安一地,就集中了蜀军十余万大军,尽管来犯的魏军在兵力上超过了蜀军,但是凭借着永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双方能维持一个五五开的局面,蜀军得以稳稳地守住永安,不给魏军任何机会。
但这次魏军伐蜀,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行动,而是抱着灭蜀的终极目标而来的,在这一点上,姜维也是有着清楚的认识,所以这一仗,蜀军不能输,也输不起。
姜维擅长于进攻,他曾经十几次地向魏国的关陇地区发起进攻,但防御上却是姜维的短板,姜维通常所采用的防御策略就是以攻代守,真如果让姜维来全面搞防守的话,还真是强差人意的。
汉中的防御体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汉中以及阴平武都的失守,其实和姜维原本设计的敛兵聚谷计划有着莫大的关系,尽管说蒋舒的叛变投敌最终导致了汉中防御体系的崩盘,但这却不能掩盖姜维这个防御计划的缺陷。
姜维的这个防御体系其实是在建立在魏军粮草补给困难的前提之下的,只要蜀军能守得住汉城乐城阳平关这些重要的关隘,魏军粮尽必然会退兵。
但魏军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针对后勤补给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从始至终,压根儿也没有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反倒是因为蜀军放弃了外围的阵地,让魏军长驱直入,直接就攻入到了汉中的腹地,就算没有蒋舒的投降,汉中防御体系的崩溃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没有钟会的果断撤离,很可能蜀军就连剑阁都丢掉了,魏军此刻恐怕是早已打到了成都去了。
汉中的失守,也让姜维是惊出了一声冷汗,不过不管怎么说,剑阁还是守了下来,蜀军终于是从悬崖边站住了脚,没有坠入到无底的深渊之中去。
不过危机并没有因为守住剑阁而解除,反倒是魏军的两线进攻给蜀军造成了无穷的压力,剑阁和永安,已经是蜀国两处绝不能失守的要隘之地了,不管哪边出了问题,结果都是一样的。
为了挽救剑阁的危局,姜维特意地派司马伦率兵两万增援剑阁,姜维相信,以司马伦的能力,守住剑阁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现在只有永安这一路需要姜维操心了,永安不比汉中,汉中至少还有剑阁这样的防御纵深,而永安一旦失守,魏军就会如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入到蜀中盆地来,再也挡不住了。
所以在永安的防御上,姜维时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全力地赴地进行防御,每一处的阵地,每一道的防线,蜀军都没有轻易放弃,必须要和蜀军拼争到底,许多的防线阵地甚至是数度易守,整个永安的防御战,打得是极为激烈。
姜维虽然防御上有所欠缺,不过他还是有一个好帮手的,那就是陆抗,做为吴国最后的名将,陆抗的能力一直是受到包括敌人在内的所有的人认可的。
而且陆抗非常擅长于打防御战,正因为有陆抗的辅佐,永安的防线才固若金汤,魏军始终都无法攻破这道防线。
本以为蜀军只有守住永安和剑阁,魏军进攻多日无果,自然也就放弃了,但姜维显然是低估了曹亮的决心和毅力,曹亮这次不兴兵便罢,一旦兴兵,就绝无回头之理,永安攻不下,剑阁拿不下,但曹亮却另辟蹊径,在南中开辟出伐蜀的第三条战线来,然后直接进攻南中,趁势打开了蜀国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