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出阳关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车游记最新章节!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里并不能真正称之为“藏经洞”,应该叫做百科文库,数万件书籍不光包含经书。
还有关于敦煌地区农业,科学,社会生活,甚至休书,花名册等等书籍,名类之多,数不胜数。
按理说应该是是研究敦煌地区、河西走廊绝好的文献资料。
只可惜散落在世界上数十家博物馆,痛心之余也只能自我安慰。
还好没让王道长全都霍霍完,现如今还能去别人家的博物馆查看自己家的文献资料。
除了藏经洞,江北和吴雅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年代较近的55号洞窟。
55号洞开凿于晚宋时期,虽说年代较近,但距今也有900年的历史。
正中为弥勒佛,两边各有几尊塑像,佛祖右手边还有一个小托塔天王,很可爱。
吴雅对这个袖珍的托塔天王可谓十分喜欢,追问了江北半天。
无奈江北对此还真是不曾知晓,只好跑去问过了附近的工作人员,这才知道这座小托塔天王的雕塑是莫高窟内唯一的北宋塑像。
除了小托塔天王,在洞窟进门左手的位置还描绘了弥勒经中的内容。
表现出世间的种种美好,比如地面铺金,路不拾遗等等……
弥勒佛也被称为未来佛,是释迦摩尼佛的接班人。
只不过据佛经所言等他转世来到人家还有很长很长很长时间,这里便说的是等弥勒佛转世人间之后等美好场景。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画面便是反弹琵琶壁画,画面中两位技师反弹琵琶,身型婀娜多姿。
但据江北所致,这是目前任何文献资料都没有提及一种说法。
而且据专家描述反弹琵琶对人体型,臂长要求极高,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这里所绘很可能是源自工匠的超凡想象力。
作为音乐系专业学生,吴雅对此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61号洞两人也是草草而过。
江北只是大概的讲述了一些关于61号洞窟的来源和历史传承。
两人逛了近三个小时,大大小小洞窟看了几十个,最后才来到了最后一站,敦煌莫高窟的网红打卡点。
96号洞,又称九层楼,还称大佛窟。
“明明是洞窟,为什么偏有个楼的称号?”吴雅拉着江北的手,摇摇晃晃问道,活脱像个十万个为什么提问器……
“九层楼是为了保护窟内的大佛才修建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只有4层楼。”江北的耐心很足,一边讲解一边拉着吴雅走进了大佛窟。
两人刚进去,便被高大的佛像所震撼。
正中的巨大佛像为室内最高佛,有35.5米之高,宛如一座小山。
据资料记载,大佛窟开凿于唐695年,武则天时期,耗时12年完成。
佛像的袈裟下端绘有黄龙,因此佛披着龙袍。
那为什么佛要披着龙袍呢?
这是因为武则天她光修庙宇,声称自己为佛的化身,所以便身披龙袍,往上看,佛穿的衣服确实女性化,看着应该穿的是抹胸装。
听一旁带着外地朋友来旅行的本地人聊天,说此佛的眼睛是用宝石制成,所以才会看上去很深邃,感觉能把人一眼看穿,很是神奇。
这个洞窟在每年的浴佛节,也就是释迦摩尼佛的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会向当地人开放,还有一个洞窟也是开放的,持有本地人身份证的付5元门票即可进入拜佛祈祷,每年仅此一天。
像江北和吴雅这样的外地游客则完全没有这么幸运,哪怕想要参加浴佛节,也没有资格进入……
这也算是敦煌对本地人的一个馈赠吧。
九层塔的内窟不许拍照,但出了九层塔则不受限制。
闲置一下午的相机总算派上了用场,江北随手拍了几张镶嵌入黄土山的九层塔外观。
敦煌的风景远没有其他景点那种艳丽夺目的特点,有的只是漫无边际的土黄色。
哪怕是名声在外的九层塔,在相机的镜头中,也并不如何显眼。
随着一声咔嚓的快门声,江北拍下了莫高窟的最后一张照片。
主角自然是吴雅,背景是莫高窟。
至此,莫高窟参观完毕。
说是参观,其实对江北而言,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洗礼,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窟内那些工作人员所说,只有我们华夏自己强大了,“敦煌学”才能真正在敦煌。
自莫高窟景区返回市区,江北和吴雅先是吃了顿西北焖面,然后订了家连锁的酒店。
夜间,吴雅和江北第一次没有相拥而眠,背靠背的夜晚寂静无声。
沉寂的两道目光在黑暗中跳跃,辗转,最后渐渐模糊。
和白天的敦煌莫高窟一样,随着又一轮夕阳落下,江北和吴雅也陷入了夜的的催眠之中。
第二天清晨,不等江北睁开眼,便闻见了一阵香喷喷的包子香。
吴雅起的很早,跑到附近的包子铺买好了早餐回来。
见江北醒来,她大咧咧的招呼着:“大叔,快来吃早餐,我考察了好几家包子铺才买到的……”
吃货吴雅名不虚传,哪怕是完全陌生的地方,她也能凭借近乎本能的“美食鉴别”能力,找到最好吃的那一家……
吃过了早餐,江北和吴雅便赶往了此次敦煌的最后一站,敦煌古城和阳关。
之所以要去这里,还是因为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为一个文青,江北自然不会错过如此名句所提及之处。
驱车而往,二人先是来到了敦煌古城。
所谓古城其实就是一个影视基地,本来江北是不想来这里的,但吴雅说进去看看吧或许还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古装拍拍照片呢。
无奈,江北只好顺着吴大小姐的意愿,先来了敦煌古城。
刚停好车,就远远看到城门,据景区的指引牌介绍,此处号称“望京楼”。
但指引牌上并没有说明“望京”的具体典故,吴雅和江北便认为,或许只是因为这栋楼的方向是京城的方向吧……
进了城门就有租赁衣服的,古城游人很少,逛了一圈下来碰到也就10人左右,可以想象租赁衣服的人家生意有多凋零。
房内有各种衣服可以出租,将军,侠客,公子哥等等,还给装扮,50元一套,不限时间,随便拍。
另外也提供拍照服务,100元跟拍。
江北随意看了下店家电脑上正在处理的照片,发现他们竟然拍的还真是挺好的。
不过主要还是女生在拍照,男生很少很少。
后来店主看江北和吴雅自己带着相机,应该不太会雇用他拍摄,就说可以租套衣服。
吴雅对此非常感兴趣,挑选了一套女扮男装的侠客一副,还特意从店主借了一柄长剑。
江北则穿了套中规中矩的青色书生长袍,并且在吴雅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戴上了有发髻的假发。
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单反,乍看去,江北变真如古时书生一般。
那股平时与他人格格不入的书生气,此时成了江北提升魅力的法宝。
就连见过了很多俊男靓女甚至演员的店主也不禁感叹道:“兄弟,有内味了。”
吴雅提着长剑,笑道:“不错不错,大叔很适合这样的打扮……”
拍过了照,江北在吴雅的强烈要求下,又和店主续租了两人的汉服,并且缴纳了更多的押金。
这样一来,原本就旅客稀少的古城中,身着汉服的两人便更加显眼。
用走到哪儿都是焦点来形容十分贴切。
甚至又一对儿上了年纪的夫妻,把他们当成了景区内的演员,主动拉着他们拍了不少照片。
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演员,是因为敦煌古城作为影视基地承接了很多影视剧的拍摄工作。
据说捧红了“元芳”的电视剧就在这里取过景。
古城内,有好几条街,走入其中便可以品味不同年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韵味,别有一番风味。
街上有药店,杏花村酒铺,兰州水烟,当铺,绸缎铺,驿站,寺庙,客栈等等……
仿佛时光穿梭回到了古时候,把自己想成古人,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江北最喜欢“黑水镇”这个建筑群,满满的西北大漠感,跟看过的一个电影场景很像,粗犷的西北大汉。
来来往往的商人,驼队,驻扎的士兵,黄尘满天,这种场景的确很让江北惊喜,本以为是无趣的、商业氛围极强的一处景点,竟然如此淳朴,且游客稀少……
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
逛过了敦煌古城,江北和吴雅将衣服归还给了店主,并且退回了押金。
临行前,店主特意看了眼江北自己拍的成片,看过后不住赞叹江北的高超摄影技术。
两人上车前往下一站,车辆行驶在国道215线,两边都是茫茫戈壁,敦格铁路相伴而行。
即刻满足了江北的执念,驾车行驶在戈壁之中,漫无目的,无拘无束奔向远方,虽说他们的目的是阳关,切也不是第一次这般走走停停的出行,但还是体验感爆棚。
一路疾驰,像是走古丝绸之路一般,跟随者古人的脚步向前进。
不多时,视线中的远处便起了风沙,“大漠孤烟直”,一片沧桑荒凉之感油然而生。
继续前往阳关的路上,江北和吴雅遇到好几处景观,其一便是玄奘大师西天取经雕像。
玄奘之名通过而被国内百姓熟知,却不知这位大师在历史上不近确有其人,且取经事迹也是真事。
这位千年前的佛家大师孤身一人,抱着对求取真经的执念,凭借一腔热血,走在这河西走廊的无垠大地,走过山,走过水,走过戈壁,走过大漠……
最终完成对自己的升华,以及对华夏文化的补充。
玄奘大师的雕像基座下放置一个太阳能充电播放机,日夜不息播放经文,虽然江北和吴雅都听不懂,但也能够感受到经文内的祥和之意。
雕像边上便是礼佛石,远远望去酷似一尊睡佛的山峦出现在眼前,此处便得名礼佛石。
说来奇怪,鸣沙山的沙到了莫高大佛和睡佛处便戛然而止,怎么都吹不过,当地人说是佛法无边,连沙尘都不敢打扰佛祖修行。
吴雅听过了这个说法后,每见到一个佛像都会恭敬的行礼。
看来这个年轻的新新人类,对宗教也是心怀着无比的敬畏。
继续西行,江北竟然又到了高老庄,且这里真的有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景回归时候的雕像……
如果说玄奘大师确有其人,那么这里绝对就是虚构人物走入现实了……
师徒五人的雕像中,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天蓬元帅——猪八戒。
对此,江北给吴雅胡乱解释着:“毕竟八戒是回自己老丈人家,带头领路还是应该的。”
过了高老庄,江北和吴雅又走了几十公里,这才借着汉长城的遗迹看到了阳关。
阳关并非免费景区,门票50也不算贵。
江北就是冲着古迹来的,此时一看难免有些失望。
所谓阳关不过只是一个烽火台,不过相较于它的历史价值,江北没去计较阳关的卖相。
毕竟这是历史的载体,用心感受便能和历史融为一体。
关门处的张骞出使西域塑像表现出了大汉包容万千,气势磅礴的王朝气象。
走在阳关大道上,江北把自己想象成往来的客商,取经的僧人,驻守边关的将士,流放至此的犯人,甚至是骆驼……
漫漫黄沙,悠悠古道。
他不禁想着,古人是有怎样的勇气和胆识才能走出这么一条河西走廊、走出这么一条丝绸之路?
路途中的风险不仅来自环境,更来自于人,凶恶的土匪,孤寂的内心,不光要战胜环境,还要战胜他人,更要战胜最不容易战胜的人本身。
无尽的黄沙,看不完的悲凉
伫立在阳关大道的一角,恰有一股旋风吹起,黄沙随着风旋转起来,好像是千百年前的人儿在向江北呼喝着打着招呼。
一亭,一车,一烽燧,构成了阳关遗址的全部。
亭为往来客商提供了短暂的歇息之处,车送往迎来东西南北的货物。
烽火台承载着信息的传递,阳关作为一处通商口岸无数的人从这里路过,无数的人见证了它的繁华,衰落,直到荒芜。
孤立的烽燧向来到这里的游客讲述着过往的一切,江北和吴雅彷佛听到了阵阵驼铃声,传递着千年古道柔情。
风吹日晒雨淋雷击,仍旧挺立了数千年。
透过它,江北彷佛看到了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热闹的阳关口岸……
然而物是今非,回不去从前。
历史早已抹去了这里的悲壮、豪情、文气……
留下的是土黄色的、斑驳的烽燧遗迹和江北及吴雅这样只能感叹的后人。
江北攥紧了身侧吴雅的手,眼神飘向远方,低声呢喃着王维的那句千古绝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里并不能真正称之为“藏经洞”,应该叫做百科文库,数万件书籍不光包含经书。
还有关于敦煌地区农业,科学,社会生活,甚至休书,花名册等等书籍,名类之多,数不胜数。
按理说应该是是研究敦煌地区、河西走廊绝好的文献资料。
只可惜散落在世界上数十家博物馆,痛心之余也只能自我安慰。
还好没让王道长全都霍霍完,现如今还能去别人家的博物馆查看自己家的文献资料。
除了藏经洞,江北和吴雅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年代较近的55号洞窟。
55号洞开凿于晚宋时期,虽说年代较近,但距今也有900年的历史。
正中为弥勒佛,两边各有几尊塑像,佛祖右手边还有一个小托塔天王,很可爱。
吴雅对这个袖珍的托塔天王可谓十分喜欢,追问了江北半天。
无奈江北对此还真是不曾知晓,只好跑去问过了附近的工作人员,这才知道这座小托塔天王的雕塑是莫高窟内唯一的北宋塑像。
除了小托塔天王,在洞窟进门左手的位置还描绘了弥勒经中的内容。
表现出世间的种种美好,比如地面铺金,路不拾遗等等……
弥勒佛也被称为未来佛,是释迦摩尼佛的接班人。
只不过据佛经所言等他转世来到人家还有很长很长很长时间,这里便说的是等弥勒佛转世人间之后等美好场景。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画面便是反弹琵琶壁画,画面中两位技师反弹琵琶,身型婀娜多姿。
但据江北所致,这是目前任何文献资料都没有提及一种说法。
而且据专家描述反弹琵琶对人体型,臂长要求极高,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这里所绘很可能是源自工匠的超凡想象力。
作为音乐系专业学生,吴雅对此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61号洞两人也是草草而过。
江北只是大概的讲述了一些关于61号洞窟的来源和历史传承。
两人逛了近三个小时,大大小小洞窟看了几十个,最后才来到了最后一站,敦煌莫高窟的网红打卡点。
96号洞,又称九层楼,还称大佛窟。
“明明是洞窟,为什么偏有个楼的称号?”吴雅拉着江北的手,摇摇晃晃问道,活脱像个十万个为什么提问器……
“九层楼是为了保护窟内的大佛才修建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只有4层楼。”江北的耐心很足,一边讲解一边拉着吴雅走进了大佛窟。
两人刚进去,便被高大的佛像所震撼。
正中的巨大佛像为室内最高佛,有35.5米之高,宛如一座小山。
据资料记载,大佛窟开凿于唐695年,武则天时期,耗时12年完成。
佛像的袈裟下端绘有黄龙,因此佛披着龙袍。
那为什么佛要披着龙袍呢?
这是因为武则天她光修庙宇,声称自己为佛的化身,所以便身披龙袍,往上看,佛穿的衣服确实女性化,看着应该穿的是抹胸装。
听一旁带着外地朋友来旅行的本地人聊天,说此佛的眼睛是用宝石制成,所以才会看上去很深邃,感觉能把人一眼看穿,很是神奇。
这个洞窟在每年的浴佛节,也就是释迦摩尼佛的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会向当地人开放,还有一个洞窟也是开放的,持有本地人身份证的付5元门票即可进入拜佛祈祷,每年仅此一天。
像江北和吴雅这样的外地游客则完全没有这么幸运,哪怕想要参加浴佛节,也没有资格进入……
这也算是敦煌对本地人的一个馈赠吧。
九层塔的内窟不许拍照,但出了九层塔则不受限制。
闲置一下午的相机总算派上了用场,江北随手拍了几张镶嵌入黄土山的九层塔外观。
敦煌的风景远没有其他景点那种艳丽夺目的特点,有的只是漫无边际的土黄色。
哪怕是名声在外的九层塔,在相机的镜头中,也并不如何显眼。
随着一声咔嚓的快门声,江北拍下了莫高窟的最后一张照片。
主角自然是吴雅,背景是莫高窟。
至此,莫高窟参观完毕。
说是参观,其实对江北而言,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洗礼,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窟内那些工作人员所说,只有我们华夏自己强大了,“敦煌学”才能真正在敦煌。
自莫高窟景区返回市区,江北和吴雅先是吃了顿西北焖面,然后订了家连锁的酒店。
夜间,吴雅和江北第一次没有相拥而眠,背靠背的夜晚寂静无声。
沉寂的两道目光在黑暗中跳跃,辗转,最后渐渐模糊。
和白天的敦煌莫高窟一样,随着又一轮夕阳落下,江北和吴雅也陷入了夜的的催眠之中。
第二天清晨,不等江北睁开眼,便闻见了一阵香喷喷的包子香。
吴雅起的很早,跑到附近的包子铺买好了早餐回来。
见江北醒来,她大咧咧的招呼着:“大叔,快来吃早餐,我考察了好几家包子铺才买到的……”
吃货吴雅名不虚传,哪怕是完全陌生的地方,她也能凭借近乎本能的“美食鉴别”能力,找到最好吃的那一家……
吃过了早餐,江北和吴雅便赶往了此次敦煌的最后一站,敦煌古城和阳关。
之所以要去这里,还是因为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为一个文青,江北自然不会错过如此名句所提及之处。
驱车而往,二人先是来到了敦煌古城。
所谓古城其实就是一个影视基地,本来江北是不想来这里的,但吴雅说进去看看吧或许还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古装拍拍照片呢。
无奈,江北只好顺着吴大小姐的意愿,先来了敦煌古城。
刚停好车,就远远看到城门,据景区的指引牌介绍,此处号称“望京楼”。
但指引牌上并没有说明“望京”的具体典故,吴雅和江北便认为,或许只是因为这栋楼的方向是京城的方向吧……
进了城门就有租赁衣服的,古城游人很少,逛了一圈下来碰到也就10人左右,可以想象租赁衣服的人家生意有多凋零。
房内有各种衣服可以出租,将军,侠客,公子哥等等,还给装扮,50元一套,不限时间,随便拍。
另外也提供拍照服务,100元跟拍。
江北随意看了下店家电脑上正在处理的照片,发现他们竟然拍的还真是挺好的。
不过主要还是女生在拍照,男生很少很少。
后来店主看江北和吴雅自己带着相机,应该不太会雇用他拍摄,就说可以租套衣服。
吴雅对此非常感兴趣,挑选了一套女扮男装的侠客一副,还特意从店主借了一柄长剑。
江北则穿了套中规中矩的青色书生长袍,并且在吴雅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戴上了有发髻的假发。
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单反,乍看去,江北变真如古时书生一般。
那股平时与他人格格不入的书生气,此时成了江北提升魅力的法宝。
就连见过了很多俊男靓女甚至演员的店主也不禁感叹道:“兄弟,有内味了。”
吴雅提着长剑,笑道:“不错不错,大叔很适合这样的打扮……”
拍过了照,江北在吴雅的强烈要求下,又和店主续租了两人的汉服,并且缴纳了更多的押金。
这样一来,原本就旅客稀少的古城中,身着汉服的两人便更加显眼。
用走到哪儿都是焦点来形容十分贴切。
甚至又一对儿上了年纪的夫妻,把他们当成了景区内的演员,主动拉着他们拍了不少照片。
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演员,是因为敦煌古城作为影视基地承接了很多影视剧的拍摄工作。
据说捧红了“元芳”的电视剧就在这里取过景。
古城内,有好几条街,走入其中便可以品味不同年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韵味,别有一番风味。
街上有药店,杏花村酒铺,兰州水烟,当铺,绸缎铺,驿站,寺庙,客栈等等……
仿佛时光穿梭回到了古时候,把自己想成古人,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江北最喜欢“黑水镇”这个建筑群,满满的西北大漠感,跟看过的一个电影场景很像,粗犷的西北大汉。
来来往往的商人,驼队,驻扎的士兵,黄尘满天,这种场景的确很让江北惊喜,本以为是无趣的、商业氛围极强的一处景点,竟然如此淳朴,且游客稀少……
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
逛过了敦煌古城,江北和吴雅将衣服归还给了店主,并且退回了押金。
临行前,店主特意看了眼江北自己拍的成片,看过后不住赞叹江北的高超摄影技术。
两人上车前往下一站,车辆行驶在国道215线,两边都是茫茫戈壁,敦格铁路相伴而行。
即刻满足了江北的执念,驾车行驶在戈壁之中,漫无目的,无拘无束奔向远方,虽说他们的目的是阳关,切也不是第一次这般走走停停的出行,但还是体验感爆棚。
一路疾驰,像是走古丝绸之路一般,跟随者古人的脚步向前进。
不多时,视线中的远处便起了风沙,“大漠孤烟直”,一片沧桑荒凉之感油然而生。
继续前往阳关的路上,江北和吴雅遇到好几处景观,其一便是玄奘大师西天取经雕像。
玄奘之名通过而被国内百姓熟知,却不知这位大师在历史上不近确有其人,且取经事迹也是真事。
这位千年前的佛家大师孤身一人,抱着对求取真经的执念,凭借一腔热血,走在这河西走廊的无垠大地,走过山,走过水,走过戈壁,走过大漠……
最终完成对自己的升华,以及对华夏文化的补充。
玄奘大师的雕像基座下放置一个太阳能充电播放机,日夜不息播放经文,虽然江北和吴雅都听不懂,但也能够感受到经文内的祥和之意。
雕像边上便是礼佛石,远远望去酷似一尊睡佛的山峦出现在眼前,此处便得名礼佛石。
说来奇怪,鸣沙山的沙到了莫高大佛和睡佛处便戛然而止,怎么都吹不过,当地人说是佛法无边,连沙尘都不敢打扰佛祖修行。
吴雅听过了这个说法后,每见到一个佛像都会恭敬的行礼。
看来这个年轻的新新人类,对宗教也是心怀着无比的敬畏。
继续西行,江北竟然又到了高老庄,且这里真的有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景回归时候的雕像……
如果说玄奘大师确有其人,那么这里绝对就是虚构人物走入现实了……
师徒五人的雕像中,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天蓬元帅——猪八戒。
对此,江北给吴雅胡乱解释着:“毕竟八戒是回自己老丈人家,带头领路还是应该的。”
过了高老庄,江北和吴雅又走了几十公里,这才借着汉长城的遗迹看到了阳关。
阳关并非免费景区,门票50也不算贵。
江北就是冲着古迹来的,此时一看难免有些失望。
所谓阳关不过只是一个烽火台,不过相较于它的历史价值,江北没去计较阳关的卖相。
毕竟这是历史的载体,用心感受便能和历史融为一体。
关门处的张骞出使西域塑像表现出了大汉包容万千,气势磅礴的王朝气象。
走在阳关大道上,江北把自己想象成往来的客商,取经的僧人,驻守边关的将士,流放至此的犯人,甚至是骆驼……
漫漫黄沙,悠悠古道。
他不禁想着,古人是有怎样的勇气和胆识才能走出这么一条河西走廊、走出这么一条丝绸之路?
路途中的风险不仅来自环境,更来自于人,凶恶的土匪,孤寂的内心,不光要战胜环境,还要战胜他人,更要战胜最不容易战胜的人本身。
无尽的黄沙,看不完的悲凉
伫立在阳关大道的一角,恰有一股旋风吹起,黄沙随着风旋转起来,好像是千百年前的人儿在向江北呼喝着打着招呼。
一亭,一车,一烽燧,构成了阳关遗址的全部。
亭为往来客商提供了短暂的歇息之处,车送往迎来东西南北的货物。
烽火台承载着信息的传递,阳关作为一处通商口岸无数的人从这里路过,无数的人见证了它的繁华,衰落,直到荒芜。
孤立的烽燧向来到这里的游客讲述着过往的一切,江北和吴雅彷佛听到了阵阵驼铃声,传递着千年古道柔情。
风吹日晒雨淋雷击,仍旧挺立了数千年。
透过它,江北彷佛看到了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热闹的阳关口岸……
然而物是今非,回不去从前。
历史早已抹去了这里的悲壮、豪情、文气……
留下的是土黄色的、斑驳的烽燧遗迹和江北及吴雅这样只能感叹的后人。
江北攥紧了身侧吴雅的手,眼神飘向远方,低声呢喃着王维的那句千古绝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