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章:朝天阙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开着房车回大唐最新章节!
“樊梨花?”薛仁贵眯了眯眼,目送西突厥大军离开,脸色有点凝重,他能感觉得出来,这樊梨花乃不世出的将帅之才,想要击败她,非李浩出手不可,自己想要赢她,似乎有点困难。
李道宗满面惋惜地叹道:“可惜啊,要是能将这女将军和数万大军留下,西突厥必定元气大伤,只是……这女将军太过厉害了。”
一旁薛仁贵闻言缓缓点头,很显然,他非常赞同李道宗的说法,三万大军倒没什么,他在意的是那个叫做樊梨花的女将军,此人如此杰出,将来必定会成为大唐的祸患。
过了许久,李道宗长叹一声,道:“罢了,咱们也回去吧,薛大总管,此次你又立下了大战功,加官进爵指日可待,本王先提前恭贺了。”
“薛某先谢过王爷了。”薛仁贵微笑抱拳道,“王爷一路驰援辛苦,此次军情紧急,薛某还未能为王爷接风,眼下大局已定,待会回伏俟城后,薛某定要和王爷好好喝上几杯。”
“好说好说。”李道宗捋须笑呵呵点头。
李道宗身为李浩的老丈人,李浩自然不能坑他,之前李浩传密信给李道宗,让他与薛仁贵多亲近亲近,毕竟将来这二人将是李浩军中的最大助力,也是李浩最信得过之人,必须让他们把关系处好了,还好,李道宗和薛仁贵脾气还挺投得来,二人寒暄了一番,便带兵回伏俟城去了。
回到伏俟城后,薛仁贵和李道宗先发大捷战报回长安,然后摆了个简单酒宴,小酌几杯,虽说战事已了,但他们也不敢多喝,唯恐误事。
酒虽没喝多少,但话却没少说,他们二人都是李浩亲近之人,聊天的时候自然要提到李浩,一说起李浩,二人便有说不完的话似的,薛仁贵自然对李浩推崇备至,李浩在他心中就是英雄,就是偶像,而李道宗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也觉得李浩不错,是个大才之人,但他对于李浩的混账性子还是有点耿耿于怀,当初他可是被李浩气得够呛呢,但这些话,他是不可能说出来的,毕竟现在李浩是他的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嘛,就算李浩再混账,他也得容着。
第二天一早,李道宗便带兵回长安去了,李道宗当初是带着旨意来的,李世民的旨意就是让薛仁贵留在吐谷浑,在高原地带建立军事基地,在此操练兵马,至于李道宗,一旦获胜,立刻回长安复命,不得逗留。
六月二十四,夏天中最炎热的那十几天,李浩回到长安,离长安城还有十数里,便有宣旨队飞奔而来,传皇上口谕,让李浩从明德门入长安城,以示嘉许。
李浩遵从皇命,兜了个大圈子,来到明德门前,只见明德门早已经过整修,不见任何战火痕迹,此刻的明德门,居然五门打开,这是极为少见的。
明德门和其他城门不一样,明德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一般是不开的,更不可能通行车马和行人,如果百姓想要从南边入城,可以从左边的安化门或者右边的启夏门入城,那么明德门什么时候才开呢?
逢重大祭祀仪式,明德门会开启,比如每逢登基,或冬至、正月上辛与孟夏之时,当朝皇帝都要沐浴斋戒,亲率百官从远在长安城北的宫殿,一路浩浩荡荡沿着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门,在明德门外的圆丘坛进行祭天活动。礼毕归来,复入明德门,鼓乐高奏,导引回宫。
除了是天子参加祀典的必经之门,明德门在唐朝还是民间为禳除灾害经常举行大规模祭祀的重要场所。
望着宏伟的明德门,李浩心中感慨万千,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明德门了,第一次是从庭州载誉归来,李世民特许他从明德门入长安,第二次是他从琼南归来勤王,以大炮强行轰开明德门。
现在,他又立大功了,他在幽州击退四族蛮夷联军,将一场举国兵事浩劫止于摇篮之中,李世民龙心大悦,又特许他从明德门入城。
李浩带着五百多人浩浩荡荡进入明德门,来到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宽150米,长5000米,从明德门直通朱雀门,150米宽的街道,想想都让人头晕,然而这对繁华的长安来说,似乎并不够,此时此刻,朱雀大街两旁站满了人,放眼望去,乌压压的一片,全是黑乎乎的脑袋,好在有许多侍卫维持秩序,将这些百姓全都挡在街道两旁,街道中心让出了三十米宽的过道。
看到李浩出现,百姓们顿时沸腾起来,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军神!”
立刻就有人跟着一起叫,到最后,欢呼声变得整齐无比,宛若浪潮,满耳只听见:“军神!军神!军神……”
有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大场面,一时间吓得有点缓不过劲来,比如大刀关鸿、司徒枫、曾家父女,就连叶孟秋这样的高手,也被这场面的气势所震慑,瞠目结舌,半晌无语。
狄仁杰转头望着被万民称颂的李浩,只见李浩面带微笑,无半分倨傲之色,不禁暗暗佩服,由衷道:“王爷,你当真是一代奇人。”
“啊?你说什么!”李浩坐在马背上,弯腰俯身到狄仁杰面前,努力想要听狄仁杰说什么,没办法啊,他只看到狄仁杰嘴动,却听不到声音,因为百姓们的呼声太大了,即便狄仁杰与他只距离一米,他也听不到狄仁杰的声音。
狄仁杰也弯腰,凑到李浩耳畔,大声道:“我说!王爷!你当真是一代奇人!”
即便如此,李浩还是没听清,只听清了王爷二字,可见百姓们的欢呼声是何其之大,场面是何等盛况。
李浩无奈,索性假装听到了,直起身子连连点头,模样一本正经。
由于现在说啥都听不见,李浩也懒得说话,抬手朝前一指,然后其他人纷纷下马,唯有李浩一人骑在马背上,队伍开始向前进,朝朱雀门行去。
李浩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便纷纷雀跃,叫得更欢,有人甚至跳起来了大叫,以此来表达他们的热情和崇拜,李浩无奈,百姓们这么热情,他不能装高冷啊,只能沿途朝百姓微笑招手,跟他们打招呼。
好不容易走完了十里长的朱雀大街,来到朱雀门前,朱雀门缓缓打开,李浩刚准备下马,一队宦官跑了出来,很显然,他们是来宣旨的。
李浩赶忙转身面朝众百姓,高高抬手,百姓们见到后,立刻噤声,远处的百姓虽然看不见,但听到别人噤声了,立刻就明白,也跟着噤声,仿若多米诺骨牌一样,十里朱雀街的百姓很快便都安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说话,偌大的朱雀大街,近十万百姓,却未发出一丁点声响,简直堪比训练有素的军队,大唐百姓的素质当真是中华历史上最高的存在了。
看到这么多百姓只片刻工夫便安静了下来,那群宦官也是惊愕无比,领头的一个老宦官微微动容之后,赶忙收整惊讶之情,高声道:“琼南王李浩接旨!”
李浩赶忙下马行礼:“臣李浩接旨!”
“传皇上口谕,琼南王李浩,攘外安内,忠君爱国,特许皇城内骑马,以示嘉许!着其即刻入甘露殿面圣!”
“臣领旨谢恩!”李浩再次行礼,直起了身子,心中暗自兴奋,在皇城内骑马啊,这可是特殊荣誉,看来这次李世民对他的奖赏必定不会小。
其他人都留在了朱雀门外,李浩一人骑马进入皇城,进入皇城后,便是一条广阔的街道,直通承天门,这是承天门街,官场上的人喜欢称之为通天道,当初正是在这条街道上,无数玄甲军浴血奋战,死于烈火,李浩站在朱雀门下,望着通天道,心中久久难平。
“王爷,为何不进去?”那老宦官来到李浩身畔,仰头望着马背上李浩,言语中有催促之意。
李浩涩然一笑,道:“我想起了当初在此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同袍战友,有点感伤,叫梁公公见笑了。”
梁公公闻言点头道:“王爷至情至性,十分难得,若王爷的同袍战友得知王爷每逢至此都对其感怀,便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心慰。”
“承公公吉言。”李浩笑了笑,轻提缰绳,驱马踏上了承天街。
承天街两侧有两排羽林卫站岗,一眼望去,笔直如线,虽然这群羽林卫只是简简单单地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动作,但却给人一种冷酷肃杀的气势。
李浩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英雄,只会对这种气势有亲切感,十分淡然地骑马走在街道的最中间,“哒——哒——哒……”马蹄不紧不慢地击打在青石板街道上,声音格外清晰而富有节奏。
一路走到承天门前,已是下午,李浩有点心累,他记得在明德门外的时候还是早晨呢,才到承天门外,都已经是下午了,唉,真浪费时间,还好在皇城中能骑马,不然他真怀疑要等到日落才能面圣。
李浩刚翻身下马,承天门打开,许廉捧着一卷明黄卷轴,带着一队金吾卫走了出来,一见李浩,便高声道:“琼南王李浩接旨!”
李浩赶忙行礼:“臣李浩接旨!”
许廉展开圣旨,高声念道:“诏曰:大唐河山,万里疆土,开国靡艰,守土亦然,社稷之重责,君臣同当也,君明则臣贤,君聩则臣邪……”
多次听临圣旨,李浩也算是有经验了,而这次的圣旨写的还是比较易懂的,就是有点长,大道理一大堆,全是废话,最后一段话才是这个圣旨的真正目的,这是对李浩的封赏圣旨。
最后一段是:“钦封琼南王李浩军神之名号,临一切武职之上,晋封骠骑大将军,授勋上柱国,封琼南王李浩之正室李氏,侧室图氏一品诰命。”
“樊梨花?”薛仁贵眯了眯眼,目送西突厥大军离开,脸色有点凝重,他能感觉得出来,这樊梨花乃不世出的将帅之才,想要击败她,非李浩出手不可,自己想要赢她,似乎有点困难。
李道宗满面惋惜地叹道:“可惜啊,要是能将这女将军和数万大军留下,西突厥必定元气大伤,只是……这女将军太过厉害了。”
一旁薛仁贵闻言缓缓点头,很显然,他非常赞同李道宗的说法,三万大军倒没什么,他在意的是那个叫做樊梨花的女将军,此人如此杰出,将来必定会成为大唐的祸患。
过了许久,李道宗长叹一声,道:“罢了,咱们也回去吧,薛大总管,此次你又立下了大战功,加官进爵指日可待,本王先提前恭贺了。”
“薛某先谢过王爷了。”薛仁贵微笑抱拳道,“王爷一路驰援辛苦,此次军情紧急,薛某还未能为王爷接风,眼下大局已定,待会回伏俟城后,薛某定要和王爷好好喝上几杯。”
“好说好说。”李道宗捋须笑呵呵点头。
李道宗身为李浩的老丈人,李浩自然不能坑他,之前李浩传密信给李道宗,让他与薛仁贵多亲近亲近,毕竟将来这二人将是李浩军中的最大助力,也是李浩最信得过之人,必须让他们把关系处好了,还好,李道宗和薛仁贵脾气还挺投得来,二人寒暄了一番,便带兵回伏俟城去了。
回到伏俟城后,薛仁贵和李道宗先发大捷战报回长安,然后摆了个简单酒宴,小酌几杯,虽说战事已了,但他们也不敢多喝,唯恐误事。
酒虽没喝多少,但话却没少说,他们二人都是李浩亲近之人,聊天的时候自然要提到李浩,一说起李浩,二人便有说不完的话似的,薛仁贵自然对李浩推崇备至,李浩在他心中就是英雄,就是偶像,而李道宗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也觉得李浩不错,是个大才之人,但他对于李浩的混账性子还是有点耿耿于怀,当初他可是被李浩气得够呛呢,但这些话,他是不可能说出来的,毕竟现在李浩是他的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嘛,就算李浩再混账,他也得容着。
第二天一早,李道宗便带兵回长安去了,李道宗当初是带着旨意来的,李世民的旨意就是让薛仁贵留在吐谷浑,在高原地带建立军事基地,在此操练兵马,至于李道宗,一旦获胜,立刻回长安复命,不得逗留。
六月二十四,夏天中最炎热的那十几天,李浩回到长安,离长安城还有十数里,便有宣旨队飞奔而来,传皇上口谕,让李浩从明德门入长安城,以示嘉许。
李浩遵从皇命,兜了个大圈子,来到明德门前,只见明德门早已经过整修,不见任何战火痕迹,此刻的明德门,居然五门打开,这是极为少见的。
明德门和其他城门不一样,明德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一般是不开的,更不可能通行车马和行人,如果百姓想要从南边入城,可以从左边的安化门或者右边的启夏门入城,那么明德门什么时候才开呢?
逢重大祭祀仪式,明德门会开启,比如每逢登基,或冬至、正月上辛与孟夏之时,当朝皇帝都要沐浴斋戒,亲率百官从远在长安城北的宫殿,一路浩浩荡荡沿着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门,在明德门外的圆丘坛进行祭天活动。礼毕归来,复入明德门,鼓乐高奏,导引回宫。
除了是天子参加祀典的必经之门,明德门在唐朝还是民间为禳除灾害经常举行大规模祭祀的重要场所。
望着宏伟的明德门,李浩心中感慨万千,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明德门了,第一次是从庭州载誉归来,李世民特许他从明德门入长安,第二次是他从琼南归来勤王,以大炮强行轰开明德门。
现在,他又立大功了,他在幽州击退四族蛮夷联军,将一场举国兵事浩劫止于摇篮之中,李世民龙心大悦,又特许他从明德门入城。
李浩带着五百多人浩浩荡荡进入明德门,来到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宽150米,长5000米,从明德门直通朱雀门,150米宽的街道,想想都让人头晕,然而这对繁华的长安来说,似乎并不够,此时此刻,朱雀大街两旁站满了人,放眼望去,乌压压的一片,全是黑乎乎的脑袋,好在有许多侍卫维持秩序,将这些百姓全都挡在街道两旁,街道中心让出了三十米宽的过道。
看到李浩出现,百姓们顿时沸腾起来,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军神!”
立刻就有人跟着一起叫,到最后,欢呼声变得整齐无比,宛若浪潮,满耳只听见:“军神!军神!军神……”
有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大场面,一时间吓得有点缓不过劲来,比如大刀关鸿、司徒枫、曾家父女,就连叶孟秋这样的高手,也被这场面的气势所震慑,瞠目结舌,半晌无语。
狄仁杰转头望着被万民称颂的李浩,只见李浩面带微笑,无半分倨傲之色,不禁暗暗佩服,由衷道:“王爷,你当真是一代奇人。”
“啊?你说什么!”李浩坐在马背上,弯腰俯身到狄仁杰面前,努力想要听狄仁杰说什么,没办法啊,他只看到狄仁杰嘴动,却听不到声音,因为百姓们的呼声太大了,即便狄仁杰与他只距离一米,他也听不到狄仁杰的声音。
狄仁杰也弯腰,凑到李浩耳畔,大声道:“我说!王爷!你当真是一代奇人!”
即便如此,李浩还是没听清,只听清了王爷二字,可见百姓们的欢呼声是何其之大,场面是何等盛况。
李浩无奈,索性假装听到了,直起身子连连点头,模样一本正经。
由于现在说啥都听不见,李浩也懒得说话,抬手朝前一指,然后其他人纷纷下马,唯有李浩一人骑在马背上,队伍开始向前进,朝朱雀门行去。
李浩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便纷纷雀跃,叫得更欢,有人甚至跳起来了大叫,以此来表达他们的热情和崇拜,李浩无奈,百姓们这么热情,他不能装高冷啊,只能沿途朝百姓微笑招手,跟他们打招呼。
好不容易走完了十里长的朱雀大街,来到朱雀门前,朱雀门缓缓打开,李浩刚准备下马,一队宦官跑了出来,很显然,他们是来宣旨的。
李浩赶忙转身面朝众百姓,高高抬手,百姓们见到后,立刻噤声,远处的百姓虽然看不见,但听到别人噤声了,立刻就明白,也跟着噤声,仿若多米诺骨牌一样,十里朱雀街的百姓很快便都安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说话,偌大的朱雀大街,近十万百姓,却未发出一丁点声响,简直堪比训练有素的军队,大唐百姓的素质当真是中华历史上最高的存在了。
看到这么多百姓只片刻工夫便安静了下来,那群宦官也是惊愕无比,领头的一个老宦官微微动容之后,赶忙收整惊讶之情,高声道:“琼南王李浩接旨!”
李浩赶忙下马行礼:“臣李浩接旨!”
“传皇上口谕,琼南王李浩,攘外安内,忠君爱国,特许皇城内骑马,以示嘉许!着其即刻入甘露殿面圣!”
“臣领旨谢恩!”李浩再次行礼,直起了身子,心中暗自兴奋,在皇城内骑马啊,这可是特殊荣誉,看来这次李世民对他的奖赏必定不会小。
其他人都留在了朱雀门外,李浩一人骑马进入皇城,进入皇城后,便是一条广阔的街道,直通承天门,这是承天门街,官场上的人喜欢称之为通天道,当初正是在这条街道上,无数玄甲军浴血奋战,死于烈火,李浩站在朱雀门下,望着通天道,心中久久难平。
“王爷,为何不进去?”那老宦官来到李浩身畔,仰头望着马背上李浩,言语中有催促之意。
李浩涩然一笑,道:“我想起了当初在此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同袍战友,有点感伤,叫梁公公见笑了。”
梁公公闻言点头道:“王爷至情至性,十分难得,若王爷的同袍战友得知王爷每逢至此都对其感怀,便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心慰。”
“承公公吉言。”李浩笑了笑,轻提缰绳,驱马踏上了承天街。
承天街两侧有两排羽林卫站岗,一眼望去,笔直如线,虽然这群羽林卫只是简简单单地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动作,但却给人一种冷酷肃杀的气势。
李浩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英雄,只会对这种气势有亲切感,十分淡然地骑马走在街道的最中间,“哒——哒——哒……”马蹄不紧不慢地击打在青石板街道上,声音格外清晰而富有节奏。
一路走到承天门前,已是下午,李浩有点心累,他记得在明德门外的时候还是早晨呢,才到承天门外,都已经是下午了,唉,真浪费时间,还好在皇城中能骑马,不然他真怀疑要等到日落才能面圣。
李浩刚翻身下马,承天门打开,许廉捧着一卷明黄卷轴,带着一队金吾卫走了出来,一见李浩,便高声道:“琼南王李浩接旨!”
李浩赶忙行礼:“臣李浩接旨!”
许廉展开圣旨,高声念道:“诏曰:大唐河山,万里疆土,开国靡艰,守土亦然,社稷之重责,君臣同当也,君明则臣贤,君聩则臣邪……”
多次听临圣旨,李浩也算是有经验了,而这次的圣旨写的还是比较易懂的,就是有点长,大道理一大堆,全是废话,最后一段话才是这个圣旨的真正目的,这是对李浩的封赏圣旨。
最后一段是:“钦封琼南王李浩军神之名号,临一切武职之上,晋封骠骑大将军,授勋上柱国,封琼南王李浩之正室李氏,侧室图氏一品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