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镇远城枕戈待旦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晨辉最新章节!
随着司令部命令的下达,整个镇远城以极高的效率运作起来。
屯垦军第二旅和第三旅的部队正式到位,每个屯垦军旅编制30个中队约3000士兵,另外每个旅抽调500最精锐的士兵,组成归旅长单独掌握的选锋营。
普通屯垦兵依旧是原来的装备,不过大战之前,司令部做主给每个定位为战兵的人发了一套新衣服。
选锋兵全部装备棉甲(不夹铁,这种情况下很类似地球古代的胖袄)、胸甲、铁头盔、横刀、长刀或长矛、盾牌、飞斧或阔刃飞剑、弓箭。
由于之前的战斗缴获了兽人很多马匹,司令部命令三个屯垦旅长在各自所属的选锋营中另外选出100个“善骑射”的老兵,组成选锋骑兵。
兽人的杂色驮马大多不适合作为乘骑用马,不过数量足够,基数大的情况下挑一些轻骑兵或者骑马步兵所需坐骑并不困难。
这样的骑兵编制在帝国本土被称为猎骑兵(第60章介绍过),与地球上欧洲近代同名骑兵兵种不同,华夏的猎骑兵本质上是一种“封建骑兵”,作用类似于骑马步兵,主要战术是下马步射击溃敌人,然后上马追击。
由于华军对步射火力的绝对自信,因此,所谓猎骑兵在大规模作战中的真正用处还是追击。
虽然被称为选锋营,但实际上所有选锋兵平时归属各自中队建制,只在需要的时候,按照命令单独编组。这种组织形势很像野战军出现以前的家丁,实际上也是按照那时的组织形式编制的队伍。
组建猎骑兵对欧扬来说并不困难,第二旅、第三旅成立之前,他手下的选锋兵就有900多人(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少),从其中找100个骑兵自然很容易,他甚至不得不把多余的选锋兵交出去,给另外两个旅弥补选锋的不足。
第二旅和第三旅也从后方带来不少精锐屯垦兵,许多士兵甚至来自内府所属的村庄,这样多方面协调之下,屯垦军所属三个旅在宗伯风的警戒命令下达5天后,就已经组建完成。
合计战兵9000人,其中选锋兵1500,选锋兵中又包含300猎骑兵。
除了屯垦军之外,远西军团的主力仍然是三个野战军旅,包括禁卫旅(含步兵3500人,炮兵500人,骑兵500人和虎羌500人),共计5000人,其中炮兵装备轻型70mm后膛炮20门。
第一旅(含步兵3000人,炮兵800人,骑兵800人),共计4600人,其中炮兵装备10斤前装滑膛炮19门、6斤滑膛炮12门。
第二旅(含步兵3200人,炮兵800人,骑兵500人),共计4500人,其中炮兵装备80mm后膛野战炮20门,120mm后膛野战炮12门。
三个野战旅中,禁卫旅的平均素质最高,他们的70mm后膛炮也是目前华夏最先进的轻型野战炮,但这是一种为了射速和快速部署而牺牲了其他性能的试验品,其炮兵火力远远不及第二旅。
第一旅是个各方面都显得平平的单位,他们的炮兵是已经落后于时代(对华夏来说)的残次品,但炮弹补充完全可以自己搭个棚子制造一部分,不像另外两个旅那样必须依仗后方运输。
第二旅拥有整个远西军团最强大的炮兵力量,80mm后膛炮是目前华军主流野战炮,射程、威力、精度都超过禁卫旅和第一旅的选择,射速则落后70mm后膛炮。
至于120mm炮,实际上是一种军团级别的大炮,在本土只配备给军团级单位,谁也不知道出身平凡的萨师琦旅长是怎么说服他的军团长,把这种压箱底的宝贝加强到一个旅级单位,还带到离本土万里之外的镇远城来的。
除了这些之外,野战军还有6个要塞炮兵营,其中两个营装备300mm臼炮,一共4门。
两个营装备220mm榴弹炮,每个营4门炮,一共8门。
最后两个营装备150mm加农炮,每个营8门,共16门。
海军还有两个用舰炮加装陆用炮架改造而成的炮兵连,其中一个有4门70mm甲板炮,另一个有2门100mm加农炮。
此外,海军还有两艘浅水重炮舰,同属“河鲤”级,其中“河鲤”号的甲板炮一直没能得到修复,因此两艘炮架一共有3门大炮。
野战军加海军,总兵力16000人,各种大炮120门。
总体来说,远西军团所属的炮兵装备特别杂乱,最先进的70mm后膛炮是近年开始装备的“新式武器”,已经有了“速射炮”的雏形,而10斤滑膛炮落后其至少2个时代。
但后勤准备则正好颠倒。第一旅的炮兵可以为自己的没一门炮准备5个基数的炮弹,如果战斗转入围城僵持,第一旅还可以自己补充一部分。
但第二旅以及独立炮兵单位的炮弹储备只有2到3个基数,补给最困难的要塞炮兵甚至只有一个半基数。
炮弹储备最困难的是禁卫旅,每门炮只有一到一个半基数的炮弹储备。
按照70mm后膛炮的射速和性能,这点炮弹,真要敞开了用连一天都撑不住。
除了野战军、屯垦军和海军,镇远城里此时还有5000多移民,其中大部分是从后方来的军人家属,另外就是那些来发战争财的商贩。
后者几乎全都拥有武装,因为自掏腰包不需要经过军械局同意的缘故,这些人的装备还普遍很先进,只是远西军团没有把他们编组成部队的打算。
司令部曾经要求商贩立刻跟随后勤军的船队后撤,等西狄部队被打败后再回来,但被拒绝了。
没有人相信西狄能攻克镇远城,甚至没有人相信兽人能给镇远城带来什么威胁,因此他们都指望在西狄被打败的第一时间狠狠赚一大笔。
此外,由于左恒柏和欧扬坚持与西狄的走私应该雨露均沾,很多商人手中还有没完成的合同,他们不愿意放弃这笔利润。
后勤军遵守命令,跟随船队撤退了。靠近镇远城的兵站也按司令部的命令,暂避兽人的锋芒——毕竟是百万敌军,镇远城防完善,兵力物资都充足,他们那些只有半个屯垦军中队驻守的小站点却肯定守不住。
最后入城的武装人员是撒剌和扎彦率领的外蕃部落兵,这两个家伙对华夏的忠诚度已经接近爆表了,安排自己的部落东扯之后,就各自率领500士兵赶到镇远城参战。
由于之前屡次跟着华军出击,占了很大便宜,现在这些部落兵都至少有了一件皮甲防身,还全部都有弓箭和铁质武器装备。
两个部落长仿效屯垦兵,每10人选出一个精锐,组成自己的亲卫队,他们被称呼为锐健兵,全部装备锁子甲。
本来,司令部是不想让这些人进城的,因为镇远的防御兵力、火力都十分充足,只有粮食储备是个问题,增加这1000部落兵,对增强防御力没多大好处,却消耗粮食。
最后还是陈厚照拍板,让这些人参与守城,太子殿下指出,这些人的战斗力并不重要,但如果让他们看到华军击败百万西狄的场面,对今后统治外蕃有很大好处。
政治问题,司令部还是得接受监军皇太子的意见,于是撒剌和扎彦有幸参加这场注定将震撼整个西方的大战。
随着司令部命令的下达,整个镇远城以极高的效率运作起来。
屯垦军第二旅和第三旅的部队正式到位,每个屯垦军旅编制30个中队约3000士兵,另外每个旅抽调500最精锐的士兵,组成归旅长单独掌握的选锋营。
普通屯垦兵依旧是原来的装备,不过大战之前,司令部做主给每个定位为战兵的人发了一套新衣服。
选锋兵全部装备棉甲(不夹铁,这种情况下很类似地球古代的胖袄)、胸甲、铁头盔、横刀、长刀或长矛、盾牌、飞斧或阔刃飞剑、弓箭。
由于之前的战斗缴获了兽人很多马匹,司令部命令三个屯垦旅长在各自所属的选锋营中另外选出100个“善骑射”的老兵,组成选锋骑兵。
兽人的杂色驮马大多不适合作为乘骑用马,不过数量足够,基数大的情况下挑一些轻骑兵或者骑马步兵所需坐骑并不困难。
这样的骑兵编制在帝国本土被称为猎骑兵(第60章介绍过),与地球上欧洲近代同名骑兵兵种不同,华夏的猎骑兵本质上是一种“封建骑兵”,作用类似于骑马步兵,主要战术是下马步射击溃敌人,然后上马追击。
由于华军对步射火力的绝对自信,因此,所谓猎骑兵在大规模作战中的真正用处还是追击。
虽然被称为选锋营,但实际上所有选锋兵平时归属各自中队建制,只在需要的时候,按照命令单独编组。这种组织形势很像野战军出现以前的家丁,实际上也是按照那时的组织形式编制的队伍。
组建猎骑兵对欧扬来说并不困难,第二旅、第三旅成立之前,他手下的选锋兵就有900多人(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少),从其中找100个骑兵自然很容易,他甚至不得不把多余的选锋兵交出去,给另外两个旅弥补选锋的不足。
第二旅和第三旅也从后方带来不少精锐屯垦兵,许多士兵甚至来自内府所属的村庄,这样多方面协调之下,屯垦军所属三个旅在宗伯风的警戒命令下达5天后,就已经组建完成。
合计战兵9000人,其中选锋兵1500,选锋兵中又包含300猎骑兵。
除了屯垦军之外,远西军团的主力仍然是三个野战军旅,包括禁卫旅(含步兵3500人,炮兵500人,骑兵500人和虎羌500人),共计5000人,其中炮兵装备轻型70mm后膛炮20门。
第一旅(含步兵3000人,炮兵800人,骑兵800人),共计4600人,其中炮兵装备10斤前装滑膛炮19门、6斤滑膛炮12门。
第二旅(含步兵3200人,炮兵800人,骑兵500人),共计4500人,其中炮兵装备80mm后膛野战炮20门,120mm后膛野战炮12门。
三个野战旅中,禁卫旅的平均素质最高,他们的70mm后膛炮也是目前华夏最先进的轻型野战炮,但这是一种为了射速和快速部署而牺牲了其他性能的试验品,其炮兵火力远远不及第二旅。
第一旅是个各方面都显得平平的单位,他们的炮兵是已经落后于时代(对华夏来说)的残次品,但炮弹补充完全可以自己搭个棚子制造一部分,不像另外两个旅那样必须依仗后方运输。
第二旅拥有整个远西军团最强大的炮兵力量,80mm后膛炮是目前华军主流野战炮,射程、威力、精度都超过禁卫旅和第一旅的选择,射速则落后70mm后膛炮。
至于120mm炮,实际上是一种军团级别的大炮,在本土只配备给军团级单位,谁也不知道出身平凡的萨师琦旅长是怎么说服他的军团长,把这种压箱底的宝贝加强到一个旅级单位,还带到离本土万里之外的镇远城来的。
除了这些之外,野战军还有6个要塞炮兵营,其中两个营装备300mm臼炮,一共4门。
两个营装备220mm榴弹炮,每个营4门炮,一共8门。
最后两个营装备150mm加农炮,每个营8门,共16门。
海军还有两个用舰炮加装陆用炮架改造而成的炮兵连,其中一个有4门70mm甲板炮,另一个有2门100mm加农炮。
此外,海军还有两艘浅水重炮舰,同属“河鲤”级,其中“河鲤”号的甲板炮一直没能得到修复,因此两艘炮架一共有3门大炮。
野战军加海军,总兵力16000人,各种大炮120门。
总体来说,远西军团所属的炮兵装备特别杂乱,最先进的70mm后膛炮是近年开始装备的“新式武器”,已经有了“速射炮”的雏形,而10斤滑膛炮落后其至少2个时代。
但后勤准备则正好颠倒。第一旅的炮兵可以为自己的没一门炮准备5个基数的炮弹,如果战斗转入围城僵持,第一旅还可以自己补充一部分。
但第二旅以及独立炮兵单位的炮弹储备只有2到3个基数,补给最困难的要塞炮兵甚至只有一个半基数。
炮弹储备最困难的是禁卫旅,每门炮只有一到一个半基数的炮弹储备。
按照70mm后膛炮的射速和性能,这点炮弹,真要敞开了用连一天都撑不住。
除了野战军、屯垦军和海军,镇远城里此时还有5000多移民,其中大部分是从后方来的军人家属,另外就是那些来发战争财的商贩。
后者几乎全都拥有武装,因为自掏腰包不需要经过军械局同意的缘故,这些人的装备还普遍很先进,只是远西军团没有把他们编组成部队的打算。
司令部曾经要求商贩立刻跟随后勤军的船队后撤,等西狄部队被打败后再回来,但被拒绝了。
没有人相信西狄能攻克镇远城,甚至没有人相信兽人能给镇远城带来什么威胁,因此他们都指望在西狄被打败的第一时间狠狠赚一大笔。
此外,由于左恒柏和欧扬坚持与西狄的走私应该雨露均沾,很多商人手中还有没完成的合同,他们不愿意放弃这笔利润。
后勤军遵守命令,跟随船队撤退了。靠近镇远城的兵站也按司令部的命令,暂避兽人的锋芒——毕竟是百万敌军,镇远城防完善,兵力物资都充足,他们那些只有半个屯垦军中队驻守的小站点却肯定守不住。
最后入城的武装人员是撒剌和扎彦率领的外蕃部落兵,这两个家伙对华夏的忠诚度已经接近爆表了,安排自己的部落东扯之后,就各自率领500士兵赶到镇远城参战。
由于之前屡次跟着华军出击,占了很大便宜,现在这些部落兵都至少有了一件皮甲防身,还全部都有弓箭和铁质武器装备。
两个部落长仿效屯垦兵,每10人选出一个精锐,组成自己的亲卫队,他们被称呼为锐健兵,全部装备锁子甲。
本来,司令部是不想让这些人进城的,因为镇远的防御兵力、火力都十分充足,只有粮食储备是个问题,增加这1000部落兵,对增强防御力没多大好处,却消耗粮食。
最后还是陈厚照拍板,让这些人参与守城,太子殿下指出,这些人的战斗力并不重要,但如果让他们看到华军击败百万西狄的场面,对今后统治外蕃有很大好处。
政治问题,司令部还是得接受监军皇太子的意见,于是撒剌和扎彦有幸参加这场注定将震撼整个西方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