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 教学示范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重生明星音乐家最新章节!
马健年纪不大,但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却是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他也跟其他“音乐神童”,“音乐天才”如出一辙,感觉都是相当早熟的类型。
要不然,音乐作品中这些丰富的情感,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哀愁还是欢愉,晦涩亦或是明朗,没有足够的天分,真的是想要模仿都模仿不出来的。
当然,这样有天赋的人,在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之后,融入自己的情感,演绎音乐作品的时候,无疑会更加感人。
秦放歌这个“严师”有时候还真是比较过分严苛,比如现在,他就完全没有让马健把整首无伴奏组曲演奏完整的意思。这对很多没有看过之前精彩视频剪辑的观众可不太友好,但对于熟悉这首曲子的观众来说,则就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特别现场的观众,很多都是学大提琴的。
而巴顿这样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可以说是他们必练的曲目,基本不不存在欣赏上的障碍。
而且,秦放歌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自己也是有带大提琴来的。
这样一来,也没人敢质疑秦放歌,说是他不是“嘴强王者”,也就嘴上厉害,手上功夫稀松平常。
今天他也是一样,直接用实力说话。在帮助马健找到他练习和演奏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也给出秦放歌认为最好的练习示范。
秦放歌开篇就有说道:“大提琴是相当好的抒情乐器,很适合演奏浪漫的音乐,不光是大家认为的,只能演奏那些让人揪心的低沉阴郁、悲戚哀伤的音乐。”
他这样的说法,也是得到所有学习大提琴的人的赞同,毕竟,谁也不想总演奏那些负能量满满的音乐作品对不对。
但像马健现在演奏的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充满着哀伤和伤痛,这也是大提琴最擅长表现的音乐风格。
秦放歌指导马健,也是充分发掘大提琴本身的特性,将这些情感,以更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同样是强调细节的,细节决定成败。
而在音乐演奏中,细节更是决定一首作品演奏成功与否,可能你一个音符演奏错误,就如同掉入美食中的一颗老鼠屎,让整首作品都毁了。
而且,音乐演奏,本身就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的。
平时在练习的时候,更是要细心雕琢各种细节,这也是秦放歌一直不厌其烦在讲的。
马健之前听秦放歌大师班课程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真轮到他的时候,他的那些心理建设做得其实还不够到位。好在他也是有经历过各种大场面的,心态调整得很快。
秦放歌也根本不算是吹毛求疵,因为他演奏中的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很多是他自己以及他的老师们都没有发现,或者是发现了,却没来得及去解决,或者是根本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老师也只能说让他自己多练多琢磨,多去听听看看大提琴名家大师的演奏,靠他自己的“悟性”。
而到了秦放歌这里,这些似乎都不存在什么问题,他对演奏细节的把握更是无敌。
巴顿这《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创作难度很高,因为它是利用单一的旋律来呈现对位的旋律,大提琴不仅要演奏高音声部的音乐旋律,还要配合高声部的音乐旋律的低音伴奏,用单旋律乐器表现和声丰富的复调音乐,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深厚的对位法功力不能实现。
秦放歌本身就是作曲家,组曲中的作曲手法、作者的要求,意图等等,都完全逃不过他的法眼。
对马健这样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些“迷雾”存在的。秦放歌也是教他看破这些迷雾,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情绪、情感、力量、无以伦比的秩序美等等。
这样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也对演奏者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因为大提琴的弦比小提琴粗,每一个音程之间的距离更长,演奏快速乐句的时候比较困难,除了要求大提琴演奏家们具备演奏乐器具有的一般的音乐素养之外,对演奏者的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
而在力量和肌肉能力的控制上,秦放歌称第二的话,这世界可没人敢称第一的。
看他的演奏大提琴的时候,对力量速度力度角度等等的控制和掌握,简直让马健这样的专业大提琴自愧不如,各种顶礼膜拜。
遗憾的是,大师班的时长有限,秦放歌也只能花一刻钟的功夫在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上。
马健也通过这一刻钟的时间,看到了秦放歌为他打开的,一扇崭新的大门,这就足够!
他选择的第二首曲子,毛熊国伟大作曲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其创作灵感来自他所听到的一首毛熊国民歌,音乐的主题压抑而伤感。
这也不免让不少观众觉得疑惑,但不是对作曲家的,而是对马健的,如弹幕中所说的那样,“马健是不是太过老成了呀!怎么总选这样伤感悲戚的音乐呢!”
也是有各路大佬给出了解答:“学大提琴的,正常现象!”
“我也感觉自己特别成熟!但他像他这般年纪的时候,演绎出来的情感,好吧,真不能跟天才比的。”
“你们发现没有,对比哥哥的表情,和马健的表情,真的相当有意思。”
“我其实希望哥哥在演奏的时候,表情更丰富些呢!”
“哥哥的表演天赋没得说,他还是更希望大家专注于他的音乐本身吧!本来长得就够让人犯罪的了……”
“哥哥表示不需要,直接用音乐征服世界就好。”
“是的,这可是哥哥最自信的。”
“感觉这首曲子真的很好听呢,就是这弥漫在空气中的伤感,真的是挥之不去呀!”
“《如歌的行板》,曲如其名,再怎么让人伤心,我都能听得下去,甚至一听再听……”
“如果能再有两把小提琴和一把中提琴,一起演奏这首弦乐四重奏就太完美了!”
“完全可以期待的。”
“我最期待的,还是哥哥创作几首弦乐四重奏的作品。到时候,他和龙雪瑶演奏小提琴,其他的中提琴大提琴就随意啦!”
“感觉这首曲子的演奏难度并不是特别高呀!”
“是的,主要还是对情感的表达,旋律优美如歌,其实怎么拉都不会特别难听。但想要演奏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还是仔细听听哥哥是怎么讲的吧!”
直播画面中,导播一如既往的给力,在秦放歌做示范的时候,也是各种角度和方位的特写都用上了,俯视角度,平视角度,远镜头,近景等等。总之,就是让观众,特别那些学大提琴的学生们,都能清楚无误的看清楚秦放歌手上的每一个动作。
等高清视频出来的时候,还可以慢放,这个就看个人的了。
秦放歌现场教学,抓紧时间都来不及呢!自然不可能搞慢动作,有看不懂听不懂的,也都是等后面自己慢慢琢磨的。
马健自然是懂的,他也是努力跟上秦放歌的节奏和步伐,也把自己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不拼命可不行呀!他可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显得自己很差劲。
他的努力也是有收到成效的,跟秦放歌这样非人的存在确实没得比,但比起普通学生,那就是真的重量级天才选手了。
半个小时的课程一晃而过,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的马健,心中有遗憾也是在所难免的,他只恨时间太短。
秦放歌这个老师就没这些遗憾,他只是尽可能的,帮助更多有天赋又肯定努力的学生。
第二位女学生名叫言思思今年十二岁,清秀可爱,体格更是娇小玲珑,只有一米五不到的样子。
莫说是跟高大魁梧的秦放歌比了,跟她掌控的大提琴相比,就很能凸显出“最萌身高差”这样的萌点。
在秦放歌的大师班课程中,言思思这样的还不算什么,小提琴大师班上,只有七岁的小提琴天才法悦,跟秦放歌站一起的时候,那身高差,更是让人觉得特别有画面感。
言思思的第一首曲子同样是巴顿《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曲子,她选择的是其中的序曲。
作为整首组曲的开篇,巴顿赋予了这首序曲在乐器演奏与教学双方面的意义,更是他对这套组曲的定义:它不仅是一部大提琴无伴奏作品,更是一本探索大提琴演奏的教材。
言思思这小姑娘,也非常好的体现了序曲中教学意义的这点。
这不,从第一首序曲的前四小节便可体现:从纯演奏的角度看,演奏第一小节只需要左手一指与三根空弦,演奏第二小节需要左手的一指和二指,演奏第三小节需要左手的一、二和三指,演奏第四小节需要全部四个手指。
由此再纵观全部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述都是这样,从易到难的。这样缜密与全面的作曲心思,也只有作曲家本人对乐器有了最充分和全面的了解才可以做到。
有着“西方音乐之父”名称的德国为大作曲家巴顿,和另外一个时空的巴赫一样,以及许多德国作曲家的音乐,都如同德国人说德语一般,语句往往很长,但每个字节都发音清晰,表达精准,否则听者很难听懂。
秦放歌也是不厌其烦的各种强调着:“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逻辑,先要对作品有清晰的认识,才能通过清晰的演奏将它表达出来,使观众听懂。作为演奏家,不能拘泥于固有的印象,更要懂得站在作曲家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所要演奏的作品。”
他也是教言思思,如何从作曲家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是贯穿整首序曲的四种元素,他问言思思回答,将其理清楚。
这四种元素是持续低音,分解和弦,变化音以及回音。
而这其中,回音的使用是整首序曲的创作特点。除了个别间奏外,每小节都被分为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主句,后半部分是回音。演奏者通常都会将回音句的音量放低,使整部作品听起来更为流畅生动。
言思思的演奏他彩排的时候就听过,存在的问题很多,小姑娘嘛!
秦放歌也是直接直接指了出来,她在演奏序曲的时候,很平淡,如练习曲一般。
这是因为对作品和声走向不了解以及对作品结构不清晰、找不到高朝与低潮所致。这部作品的和声,在演奏前可先将其单挑出来以和弦连接的角度来看,则可立刻分辨出整句和声的走向。
西洋音乐中,和声像逻辑线一样至关重要,每一个和弦音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前后有关的。从原谱中,其实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和声的进行,对于一个好的演奏家而言,每一个音的演奏都是保持在和声的线条上,哪怕是在思想中;因为只有如此,音乐到了观众耳中,才会是和谐的,与逻辑的。
然后是言思思,右手运弓的基本功:即换弦的平滑、运弓的连贯与弓子的分配。
由于这首序曲的乐句流畅自然,没有过多的风格变化,所以秦放歌教她用简单平和的大连弓,也是亲自做出他的示范教学。
秦放歌也是以序曲的第一小节举例,即是用上下两个连弓分别演奏两句,为言思思,以及其他的观众,在他自己大提琴上,演示了一遍。他也没有多演示几遍的习惯,也是为了节约时间,一时半会搞不懂的,学不会的,自己下课之后多看视频听音乐效果,多去琢磨和专研。
他这种弓法不论从律动还是用力都格外均匀,但极为考验演奏者右手的基本功,必要时可单独练习四根弦的换弦,使琴弦的转换平滑且不留痕迹,而非有棱有角。
秦放歌也是将这些东西都讲清楚,然后就还是看学生们自己学得怎样。
马健年纪不大,但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却是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他也跟其他“音乐神童”,“音乐天才”如出一辙,感觉都是相当早熟的类型。
要不然,音乐作品中这些丰富的情感,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哀愁还是欢愉,晦涩亦或是明朗,没有足够的天分,真的是想要模仿都模仿不出来的。
当然,这样有天赋的人,在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之后,融入自己的情感,演绎音乐作品的时候,无疑会更加感人。
秦放歌这个“严师”有时候还真是比较过分严苛,比如现在,他就完全没有让马健把整首无伴奏组曲演奏完整的意思。这对很多没有看过之前精彩视频剪辑的观众可不太友好,但对于熟悉这首曲子的观众来说,则就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特别现场的观众,很多都是学大提琴的。
而巴顿这样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可以说是他们必练的曲目,基本不不存在欣赏上的障碍。
而且,秦放歌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自己也是有带大提琴来的。
这样一来,也没人敢质疑秦放歌,说是他不是“嘴强王者”,也就嘴上厉害,手上功夫稀松平常。
今天他也是一样,直接用实力说话。在帮助马健找到他练习和演奏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也给出秦放歌认为最好的练习示范。
秦放歌开篇就有说道:“大提琴是相当好的抒情乐器,很适合演奏浪漫的音乐,不光是大家认为的,只能演奏那些让人揪心的低沉阴郁、悲戚哀伤的音乐。”
他这样的说法,也是得到所有学习大提琴的人的赞同,毕竟,谁也不想总演奏那些负能量满满的音乐作品对不对。
但像马健现在演奏的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充满着哀伤和伤痛,这也是大提琴最擅长表现的音乐风格。
秦放歌指导马健,也是充分发掘大提琴本身的特性,将这些情感,以更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同样是强调细节的,细节决定成败。
而在音乐演奏中,细节更是决定一首作品演奏成功与否,可能你一个音符演奏错误,就如同掉入美食中的一颗老鼠屎,让整首作品都毁了。
而且,音乐演奏,本身就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的。
平时在练习的时候,更是要细心雕琢各种细节,这也是秦放歌一直不厌其烦在讲的。
马健之前听秦放歌大师班课程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真轮到他的时候,他的那些心理建设做得其实还不够到位。好在他也是有经历过各种大场面的,心态调整得很快。
秦放歌也根本不算是吹毛求疵,因为他演奏中的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很多是他自己以及他的老师们都没有发现,或者是发现了,却没来得及去解决,或者是根本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老师也只能说让他自己多练多琢磨,多去听听看看大提琴名家大师的演奏,靠他自己的“悟性”。
而到了秦放歌这里,这些似乎都不存在什么问题,他对演奏细节的把握更是无敌。
巴顿这《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创作难度很高,因为它是利用单一的旋律来呈现对位的旋律,大提琴不仅要演奏高音声部的音乐旋律,还要配合高声部的音乐旋律的低音伴奏,用单旋律乐器表现和声丰富的复调音乐,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深厚的对位法功力不能实现。
秦放歌本身就是作曲家,组曲中的作曲手法、作者的要求,意图等等,都完全逃不过他的法眼。
对马健这样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些“迷雾”存在的。秦放歌也是教他看破这些迷雾,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情绪、情感、力量、无以伦比的秩序美等等。
这样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也对演奏者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因为大提琴的弦比小提琴粗,每一个音程之间的距离更长,演奏快速乐句的时候比较困难,除了要求大提琴演奏家们具备演奏乐器具有的一般的音乐素养之外,对演奏者的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
而在力量和肌肉能力的控制上,秦放歌称第二的话,这世界可没人敢称第一的。
看他的演奏大提琴的时候,对力量速度力度角度等等的控制和掌握,简直让马健这样的专业大提琴自愧不如,各种顶礼膜拜。
遗憾的是,大师班的时长有限,秦放歌也只能花一刻钟的功夫在这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上。
马健也通过这一刻钟的时间,看到了秦放歌为他打开的,一扇崭新的大门,这就足够!
他选择的第二首曲子,毛熊国伟大作曲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其创作灵感来自他所听到的一首毛熊国民歌,音乐的主题压抑而伤感。
这也不免让不少观众觉得疑惑,但不是对作曲家的,而是对马健的,如弹幕中所说的那样,“马健是不是太过老成了呀!怎么总选这样伤感悲戚的音乐呢!”
也是有各路大佬给出了解答:“学大提琴的,正常现象!”
“我也感觉自己特别成熟!但他像他这般年纪的时候,演绎出来的情感,好吧,真不能跟天才比的。”
“你们发现没有,对比哥哥的表情,和马健的表情,真的相当有意思。”
“我其实希望哥哥在演奏的时候,表情更丰富些呢!”
“哥哥的表演天赋没得说,他还是更希望大家专注于他的音乐本身吧!本来长得就够让人犯罪的了……”
“哥哥表示不需要,直接用音乐征服世界就好。”
“是的,这可是哥哥最自信的。”
“感觉这首曲子真的很好听呢,就是这弥漫在空气中的伤感,真的是挥之不去呀!”
“《如歌的行板》,曲如其名,再怎么让人伤心,我都能听得下去,甚至一听再听……”
“如果能再有两把小提琴和一把中提琴,一起演奏这首弦乐四重奏就太完美了!”
“完全可以期待的。”
“我最期待的,还是哥哥创作几首弦乐四重奏的作品。到时候,他和龙雪瑶演奏小提琴,其他的中提琴大提琴就随意啦!”
“感觉这首曲子的演奏难度并不是特别高呀!”
“是的,主要还是对情感的表达,旋律优美如歌,其实怎么拉都不会特别难听。但想要演奏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还是仔细听听哥哥是怎么讲的吧!”
直播画面中,导播一如既往的给力,在秦放歌做示范的时候,也是各种角度和方位的特写都用上了,俯视角度,平视角度,远镜头,近景等等。总之,就是让观众,特别那些学大提琴的学生们,都能清楚无误的看清楚秦放歌手上的每一个动作。
等高清视频出来的时候,还可以慢放,这个就看个人的了。
秦放歌现场教学,抓紧时间都来不及呢!自然不可能搞慢动作,有看不懂听不懂的,也都是等后面自己慢慢琢磨的。
马健自然是懂的,他也是努力跟上秦放歌的节奏和步伐,也把自己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不拼命可不行呀!他可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显得自己很差劲。
他的努力也是有收到成效的,跟秦放歌这样非人的存在确实没得比,但比起普通学生,那就是真的重量级天才选手了。
半个小时的课程一晃而过,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的马健,心中有遗憾也是在所难免的,他只恨时间太短。
秦放歌这个老师就没这些遗憾,他只是尽可能的,帮助更多有天赋又肯定努力的学生。
第二位女学生名叫言思思今年十二岁,清秀可爱,体格更是娇小玲珑,只有一米五不到的样子。
莫说是跟高大魁梧的秦放歌比了,跟她掌控的大提琴相比,就很能凸显出“最萌身高差”这样的萌点。
在秦放歌的大师班课程中,言思思这样的还不算什么,小提琴大师班上,只有七岁的小提琴天才法悦,跟秦放歌站一起的时候,那身高差,更是让人觉得特别有画面感。
言思思的第一首曲子同样是巴顿《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曲子,她选择的是其中的序曲。
作为整首组曲的开篇,巴顿赋予了这首序曲在乐器演奏与教学双方面的意义,更是他对这套组曲的定义:它不仅是一部大提琴无伴奏作品,更是一本探索大提琴演奏的教材。
言思思这小姑娘,也非常好的体现了序曲中教学意义的这点。
这不,从第一首序曲的前四小节便可体现:从纯演奏的角度看,演奏第一小节只需要左手一指与三根空弦,演奏第二小节需要左手的一指和二指,演奏第三小节需要左手的一、二和三指,演奏第四小节需要全部四个手指。
由此再纵观全部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述都是这样,从易到难的。这样缜密与全面的作曲心思,也只有作曲家本人对乐器有了最充分和全面的了解才可以做到。
有着“西方音乐之父”名称的德国为大作曲家巴顿,和另外一个时空的巴赫一样,以及许多德国作曲家的音乐,都如同德国人说德语一般,语句往往很长,但每个字节都发音清晰,表达精准,否则听者很难听懂。
秦放歌也是不厌其烦的各种强调着:“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逻辑,先要对作品有清晰的认识,才能通过清晰的演奏将它表达出来,使观众听懂。作为演奏家,不能拘泥于固有的印象,更要懂得站在作曲家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所要演奏的作品。”
他也是教言思思,如何从作曲家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是贯穿整首序曲的四种元素,他问言思思回答,将其理清楚。
这四种元素是持续低音,分解和弦,变化音以及回音。
而这其中,回音的使用是整首序曲的创作特点。除了个别间奏外,每小节都被分为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主句,后半部分是回音。演奏者通常都会将回音句的音量放低,使整部作品听起来更为流畅生动。
言思思的演奏他彩排的时候就听过,存在的问题很多,小姑娘嘛!
秦放歌也是直接直接指了出来,她在演奏序曲的时候,很平淡,如练习曲一般。
这是因为对作品和声走向不了解以及对作品结构不清晰、找不到高朝与低潮所致。这部作品的和声,在演奏前可先将其单挑出来以和弦连接的角度来看,则可立刻分辨出整句和声的走向。
西洋音乐中,和声像逻辑线一样至关重要,每一个和弦音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前后有关的。从原谱中,其实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和声的进行,对于一个好的演奏家而言,每一个音的演奏都是保持在和声的线条上,哪怕是在思想中;因为只有如此,音乐到了观众耳中,才会是和谐的,与逻辑的。
然后是言思思,右手运弓的基本功:即换弦的平滑、运弓的连贯与弓子的分配。
由于这首序曲的乐句流畅自然,没有过多的风格变化,所以秦放歌教她用简单平和的大连弓,也是亲自做出他的示范教学。
秦放歌也是以序曲的第一小节举例,即是用上下两个连弓分别演奏两句,为言思思,以及其他的观众,在他自己大提琴上,演示了一遍。他也没有多演示几遍的习惯,也是为了节约时间,一时半会搞不懂的,学不会的,自己下课之后多看视频听音乐效果,多去琢磨和专研。
他这种弓法不论从律动还是用力都格外均匀,但极为考验演奏者右手的基本功,必要时可单独练习四根弦的换弦,使琴弦的转换平滑且不留痕迹,而非有棱有角。
秦放歌也是将这些东西都讲清楚,然后就还是看学生们自己学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