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快穿生子,美人福孕连连 > 第367章 侯府主母vs年下皇子110
第367章 侯府主母vs年下皇子110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快穿生子,美人福孕连连最新章节!
立储的奏折化为灰烬,童贵人拍手叫好,“烧得好,再烧得旺一些,满朝大臣没一个中用的,就知道写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惹陛下生气,都烧干净才好。”
“陛下的病就是被他们气出来的,没了这些烦人的东西,陛下说不定就好了。”
皇帝通体舒畅,心情大好,他点了点童贵人的鼻尖,笑道:“也就是朕宠着你,以后不准胡闹了,再烧下去,朕就成昏君了!”
童贵人撒娇道:“臣妾才不是胡闹,臣妾都是为了陛下能安心养病,陛下是明君,都怪大臣们不中用,让陛下忧心。”
皇帝叹了一口气,这朝堂没了纪首辅,确实乱糟糟的,裴次辅终究是差点火候,时常进宫烦扰他,一点破事都能拖延好久。
他这病,就是为国事操劳太多的缘故。
童贵人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不过纪首辅可不会这么快回朝堂,时机还未到。
她招招手让自己的宫女过来,接过了宫女手中的莲子百合羹,亲手喂给皇帝喝。
皇帝没什么胃口,童贵人另辟蹊径,自己含了一口,嘴对嘴喂给皇帝,直到皇帝将一碗全部喝完,她才放下瓷碗,挥挥手让宫女出去。
童贵人靠在皇帝身上,娇滴滴道:“陛下春秋鼎盛,何必急着立太子,以后陛下会有更多的孩子,景国江山是陛下的,什么事都应该是陛下说了算。”
这话皇帝爱听,现在就连温婉多情的良嫔也时常暗示立储之事,他也不爱召幸良嫔了,反而是童答应无子,更加让他安心。
皇帝怜爱的抚摸着童答应的滑嫩的小脸,感叹道:“从前是朕委屈你了,让你在浣衣局里蹉跎光阴,还伤了身子,这宫里这么多嫔妃,朕最心疼的就是你。”
童贵人搂着皇帝的脖子,依偎在皇帝耳边,小声啜泣道:“臣妾不委屈,只要陛下心里有臣妾,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唯一遗憾的是不能为陛下生儿育女,是臣妾对不住陛下。”
“臣妾此生全都仰仗陛下,陛下一定要保重自身,若是陛下有个万一,臣妾也不想活了呜呜呜……”
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童贵人眼中没有一丝情谊,全都是恨意!
皇帝薄情寡义,宠了她几日就抛在脑后,良嫔善妒专横,皇帝是非不分,罚她入浣衣局。
她在浣衣局里过得生不如死,良嫔就是想要她的命,却不肯让她一口气就死了,非要慢慢的磋磨她。
幸好皇后娘娘仁慈,给了她一条活路,她想报答皇后娘娘,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皇后娘娘安排她与陛下偶遇,教她如何博得陛下欢心,陛下果真宠她,连升两级,她从一个小小的答应变成了贵人。
皇后娘娘智计无双,娘娘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她不介意做娘娘手中的一把刀,博一个平安富贵的下半生。
皇帝听了这番剖白之言,越发怜惜童答应。
喝了那碗莲子羹之后,他感觉呼吸顺畅了,心脏也跳得很有力,他的病似乎已经好了。
皇帝当晚宠幸了童贵人,次日一早,童贵人成了童嫔。
童嫔短短时日内连升三级,就连盛宠不衰的良嫔也没有这样的荣耀,当年良嫔生了二皇子才勉强封了嫔位。
皇后劝诫了陛下两句,又不痛不痒地找了一下童嫔的麻烦,皇帝反而更宠童嫔了,几乎日日都招童嫔伴驾。
赈灾之事吵了几天,皇帝忽然下旨,指派二皇子赈灾。
一个小小的赌坊案,就让景煜在刑部名声大噪,皇帝觉得二皇子也需要一个功绩,才好与景煜抗衡。
二皇子接了圣旨,喜不自胜,他要收买人心,要重建据点,要收集情报,要享乐快活,每一样都需要钱。
这么大一块肥肉掉下来,简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自己吃肉,也要让效忠他的人跟着喝喝汤。
银子从户部出来,说是拿去采购粮食,转头就进了二皇子的口袋,粮食缺斤少两,掺了许多砂石,根本就不够数。
层层盘剥之下,真到灾民手上的粮食不足十分之一,还都是发霉腐坏的旧粮,难以入口。
二皇子走完了过场,炮制了一封歌功颂德的奏章,赞皇帝爱民如子,还在京城里大肆宣扬自己赈灾的功绩。
皇帝信以为真,以为此事圆满解决,当朝重赏了二皇子,以示恩宠。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灾民们越过重重阻碍,渐渐涌向了京城。
普通百姓心里总有一个朴素的念头,只要到了天子脚下,皇帝就会为他们做主,他们就能活下去。
上万流民陆陆续续聚集在京城之外,破衣烂衫,面黄肌瘦,郊外的野草都被拔干净了,没有吃的,百姓吃树皮,吃观音土,拖着一副残败的身躯,想求一条活路。
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得住,很快就皇帝就知晓了。
二皇子站在朝堂之上,丝毫没有羞愧之色,他有了赈灾的功绩,自觉有了底气,也不比景煜差什么,说话都更大声了。
“启奏父皇,那些流民本就不是安分守己的良民,通州那么多灾民,只有他们离开户籍地,四处乱窜,扰乱景国的安宁。”
“父皇仁慈,命儿臣赈灾,明明已经发了钱粮,他们还不知足,涌到京城来威逼父皇,其心可诛!此等暴民,儿臣以为不能再怀柔了,镇压方为上策,才能扬我景国国威!”
赵尚书这暴脾气,当庭就想骂二皇子一通!
若不是活不下去了,哪个百姓愿意背井离乡,这一路走来,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没有哪个城镇敢贸然接收灾民,他们只能往京城来。
木兰围场接纳了一大批灾民,但也是杯水车薪,京城外全都是面黄肌瘦的灾民,他能调出钱粮来,可这些粮食却到不了灾民手中,何其可悲。
孔良轻拼命给赵尚书使眼色,示意他别说话。
赵尚书冷哼一声,终究还是按下了心头的火气,装聋作哑。
皇帝觉得如今的局面正好,景辉气势正盛,堪堪与景煜打成平手,他也“难以决断”,索性就不立太子,还要多“考察”一番皇子的品行。
至于京城外的暴民,不过是小事,很容易就解决了。
皇帝挑挑拣拣,终于选定了一个平日里不起眼的勋贵,即刻就拟了圣旨,从京城附近的大同关调集一万精兵,镇压暴民!
立储的奏折化为灰烬,童贵人拍手叫好,“烧得好,再烧得旺一些,满朝大臣没一个中用的,就知道写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惹陛下生气,都烧干净才好。”
“陛下的病就是被他们气出来的,没了这些烦人的东西,陛下说不定就好了。”
皇帝通体舒畅,心情大好,他点了点童贵人的鼻尖,笑道:“也就是朕宠着你,以后不准胡闹了,再烧下去,朕就成昏君了!”
童贵人撒娇道:“臣妾才不是胡闹,臣妾都是为了陛下能安心养病,陛下是明君,都怪大臣们不中用,让陛下忧心。”
皇帝叹了一口气,这朝堂没了纪首辅,确实乱糟糟的,裴次辅终究是差点火候,时常进宫烦扰他,一点破事都能拖延好久。
他这病,就是为国事操劳太多的缘故。
童贵人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不过纪首辅可不会这么快回朝堂,时机还未到。
她招招手让自己的宫女过来,接过了宫女手中的莲子百合羹,亲手喂给皇帝喝。
皇帝没什么胃口,童贵人另辟蹊径,自己含了一口,嘴对嘴喂给皇帝,直到皇帝将一碗全部喝完,她才放下瓷碗,挥挥手让宫女出去。
童贵人靠在皇帝身上,娇滴滴道:“陛下春秋鼎盛,何必急着立太子,以后陛下会有更多的孩子,景国江山是陛下的,什么事都应该是陛下说了算。”
这话皇帝爱听,现在就连温婉多情的良嫔也时常暗示立储之事,他也不爱召幸良嫔了,反而是童答应无子,更加让他安心。
皇帝怜爱的抚摸着童答应的滑嫩的小脸,感叹道:“从前是朕委屈你了,让你在浣衣局里蹉跎光阴,还伤了身子,这宫里这么多嫔妃,朕最心疼的就是你。”
童贵人搂着皇帝的脖子,依偎在皇帝耳边,小声啜泣道:“臣妾不委屈,只要陛下心里有臣妾,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唯一遗憾的是不能为陛下生儿育女,是臣妾对不住陛下。”
“臣妾此生全都仰仗陛下,陛下一定要保重自身,若是陛下有个万一,臣妾也不想活了呜呜呜……”
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童贵人眼中没有一丝情谊,全都是恨意!
皇帝薄情寡义,宠了她几日就抛在脑后,良嫔善妒专横,皇帝是非不分,罚她入浣衣局。
她在浣衣局里过得生不如死,良嫔就是想要她的命,却不肯让她一口气就死了,非要慢慢的磋磨她。
幸好皇后娘娘仁慈,给了她一条活路,她想报答皇后娘娘,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皇后娘娘安排她与陛下偶遇,教她如何博得陛下欢心,陛下果真宠她,连升两级,她从一个小小的答应变成了贵人。
皇后娘娘智计无双,娘娘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她不介意做娘娘手中的一把刀,博一个平安富贵的下半生。
皇帝听了这番剖白之言,越发怜惜童答应。
喝了那碗莲子羹之后,他感觉呼吸顺畅了,心脏也跳得很有力,他的病似乎已经好了。
皇帝当晚宠幸了童贵人,次日一早,童贵人成了童嫔。
童嫔短短时日内连升三级,就连盛宠不衰的良嫔也没有这样的荣耀,当年良嫔生了二皇子才勉强封了嫔位。
皇后劝诫了陛下两句,又不痛不痒地找了一下童嫔的麻烦,皇帝反而更宠童嫔了,几乎日日都招童嫔伴驾。
赈灾之事吵了几天,皇帝忽然下旨,指派二皇子赈灾。
一个小小的赌坊案,就让景煜在刑部名声大噪,皇帝觉得二皇子也需要一个功绩,才好与景煜抗衡。
二皇子接了圣旨,喜不自胜,他要收买人心,要重建据点,要收集情报,要享乐快活,每一样都需要钱。
这么大一块肥肉掉下来,简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自己吃肉,也要让效忠他的人跟着喝喝汤。
银子从户部出来,说是拿去采购粮食,转头就进了二皇子的口袋,粮食缺斤少两,掺了许多砂石,根本就不够数。
层层盘剥之下,真到灾民手上的粮食不足十分之一,还都是发霉腐坏的旧粮,难以入口。
二皇子走完了过场,炮制了一封歌功颂德的奏章,赞皇帝爱民如子,还在京城里大肆宣扬自己赈灾的功绩。
皇帝信以为真,以为此事圆满解决,当朝重赏了二皇子,以示恩宠。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灾民们越过重重阻碍,渐渐涌向了京城。
普通百姓心里总有一个朴素的念头,只要到了天子脚下,皇帝就会为他们做主,他们就能活下去。
上万流民陆陆续续聚集在京城之外,破衣烂衫,面黄肌瘦,郊外的野草都被拔干净了,没有吃的,百姓吃树皮,吃观音土,拖着一副残败的身躯,想求一条活路。
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得住,很快就皇帝就知晓了。
二皇子站在朝堂之上,丝毫没有羞愧之色,他有了赈灾的功绩,自觉有了底气,也不比景煜差什么,说话都更大声了。
“启奏父皇,那些流民本就不是安分守己的良民,通州那么多灾民,只有他们离开户籍地,四处乱窜,扰乱景国的安宁。”
“父皇仁慈,命儿臣赈灾,明明已经发了钱粮,他们还不知足,涌到京城来威逼父皇,其心可诛!此等暴民,儿臣以为不能再怀柔了,镇压方为上策,才能扬我景国国威!”
赵尚书这暴脾气,当庭就想骂二皇子一通!
若不是活不下去了,哪个百姓愿意背井离乡,这一路走来,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没有哪个城镇敢贸然接收灾民,他们只能往京城来。
木兰围场接纳了一大批灾民,但也是杯水车薪,京城外全都是面黄肌瘦的灾民,他能调出钱粮来,可这些粮食却到不了灾民手中,何其可悲。
孔良轻拼命给赵尚书使眼色,示意他别说话。
赵尚书冷哼一声,终究还是按下了心头的火气,装聋作哑。
皇帝觉得如今的局面正好,景辉气势正盛,堪堪与景煜打成平手,他也“难以决断”,索性就不立太子,还要多“考察”一番皇子的品行。
至于京城外的暴民,不过是小事,很容易就解决了。
皇帝挑挑拣拣,终于选定了一个平日里不起眼的勋贵,即刻就拟了圣旨,从京城附近的大同关调集一万精兵,镇压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