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杯酒释兵权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杯酒释兵权】
铲除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之后,大宋的政治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赵匡胤暂时还不能高枕无忧,隐患依然存在,对皇权的威胁只是从地方转移到了中央。
从郭威到柴荣,在削藩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使得中央禁军成为天下第一武装力量,地方藩镇再也无力与中央朝廷抗衡。“扬潞合流”被快速地粉碎,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安重荣曾有句至理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句话道出了封建政权更替的真理,藩镇割据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逻辑在于“强地方而弱中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尽管后周削弱了藩镇,但江山社稷最终还是被掌握了禁军兵权的赵匡胤篡夺。
现在,赵匡胤要接过柴荣的接力棒,替他完成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步:收缴中央禁军兵权。
与“陈桥兵变”一样,这一幕也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历史教科书上还有它的插画,插画的名字就是“杯酒释兵权”。
然而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在学术界存在重大争议,有学者直接提出了犀利地观点:此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杯酒释兵权”是假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震碎不少人的三观。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按照本书惯例,我们暂时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按照老套路,先简述常规版本,再提出疑问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
据史料记载,在平定了扬州李重进之后,赵匡胤召见首席智囊赵普,说自唐末以来,短短五十余年,出现了八姓十二帝,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终结这种混乱,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你有什么良策吗?
赵普毕恭毕敬深施一礼,说陛下能有这种胸怀和志向,实在是黎民苍生之大幸(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残唐五代之乱,乱在藩镇割据,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君弱臣强。要想改变它,需三条路并走: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如此则天下定矣!
赵匡胤一拍大腿,“不用再说了,我全懂了!跟我想的一样。”
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这十二字箴言也就成了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中心指导思想。
大宋开国第二年(建隆二年,961)7月9日这天晚上,赵匡胤把掌握禁军兵权的石守信、王审琦等“翊戴功臣”们召集到一起,喝酒叙旧。
喝到一半,赵匡胤屏去闲杂人等,然后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地对众兄弟们说道:“要不是你们出力,我不会坐到这个位置上,我发自内心地感念你们的功德。但是,你们不知道,当皇帝太没意思了,还不如从前当节度使的时候潇洒快活,从登基到现在,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哎,愁死我了!”
众人急忙放下酒杯,“还有什么事能让陛下发愁?”
“哎——”赵匡胤更加愁眉不展,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屁股,“谁不想坐在这个位置上呢?”
石守信等人吓得赶紧离席,在酒桌前跪倒一片,一边磕头一边表忠心,“陛下,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带着迷之微笑,缓慢地说道:“我当然相信你们不会有异心喽,不过……你们的部下要是也想求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到时候,你们可就身不由己喽!”
石守信等人虽然是戎马一生的悍将,但是此情此景、此言此语之下,竟然真有当场被吓哭的,谁知道这是不是鸿门宴呢?诸将跪地叩首,痛哭流涕,说道:“臣等愚钝,还望陛下给指条活路!”
赵匡胤的表情逐渐轻松,温柔地说道:“人的一生,好比天上的流星,唰——说没就没呀(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的富贵,不过是活着的时候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死了之后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可观的家产,以供他们继续维持奢靡的生活。所以呀,你们不如解除兵权,天下这么大,你们去看看,找个风景秀美的地方,修建起豪华别墅,为子孙后代添置些产业,多买些歌姬舞女,夜夜笙歌,好好享受享受;同时,我与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从此不再猜忌,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于是石守信等人叩谢皇恩浩荡。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石守信等人纷纷递交辞呈,表示自己年迈体虚,无法履职,请求告老还乡。
赵匡胤全部批准,罢免了他们的禁军兵权,委以各地节度使,其中石守信为天平军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并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
禁军兵权过渡到了赵匡胤手上,从此之后,无论是地方藩镇还是中央禁军,再也无法威胁皇权,赵匡胤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大宋奠定了三百年江山基业。
以上就是对于“杯酒释兵权”的传统主流表述。
富有嚼文嚼字精神的杠精学者们对此大发议论,找出了几个有力的铁证,火力全开:
理由之一:缺乏铁证如山的史料
有关“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载是北宋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文正公笔录》,但《谈录》记载的只是赵匡胤与赵普的一段对话,大意是赵普劝赵匡胤解除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而《笔录》则较为详尽地记载说赵匡胤召石守信等人喝酒,并在酒桌上说了上文那番掏心窝子的话,随后石守信等人就交出了兵权。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则更加具体化,说在宴会的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称病辞职。这种说法也成为我们最为熟知的版本。
于是,有人提出,这三段记载存在矛盾:《谈录》只说罢免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没有其他将领,而且也没有请客喝酒;《笔录》则说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其他将领,并且有酒局;《涑水记闻》则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宴会的详细情景,仿佛作者就身在其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止步于大宋建国前(959),后来他也想往后续写,《涑水记闻》实际就是他为续写《资治通鉴》做的资料汇编。也就是说,司马光在写这本笔记的时候,是公元1084年《资治通鉴》成书之后,距离“杯酒释兵权”已经过去了124年。
所以,有学者指出,司马光怎么可能知道“杯酒释兵权”那场宴会的情形,还写得如此身临其境?年代久远而愈发详细,显然不可信。
三份史料在记载的内容上依次递进,情节也逐渐饱满,更像是民间小说、评书演义的创作过程。
理由之二:赵匡胤的态度
按照《谈录》的记载,赵匡胤在听了赵普的一次劝告后,就着手操办罢免石守信等人兵权的事;《笔录》则说赵匡胤是在赵普多次苦谏之下才不得已而为之;《涑水记闻》则说是赵普与赵匡胤的共同谋划。
三份史料中,赵匡胤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理由之三:将领去就不同
在三份史料中,对于石守信等人在交出兵权之后的身后事,也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有的只说交出了兵权;有的说外放到地方做藩镇节度使;有的说挂闲职在家。
理由之四:对“杯酒释兵权”的解读不同
有的观点认为只是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禁军兵权,而有的则认为“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大规模削藩的一个代表事件。
理由之五:权威正史没记载
这才是最令人感到震撼的,也是最匪夷所思的,妇孺皆知的“杯酒释兵权”在北宋史官编修的《太祖实录》、《三朝国史》中竟然没有记载,而元朝史官在编撰《宋史》的时候,就以《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为重要参考,因此也没有记载此事。
换句话说,权威正史中根本没有“杯酒释兵权”的记录!
这也是杠精学者们最引以为傲的“铁证”,正史中没有记载,野史中又互相矛盾,所以这事儿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人们捕风捉影的杜撰、演绎。
他们说的言之凿凿,但实在不可理喻。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籍上白纸黑字有记载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各位帝王的《走近科学》系列栏目;没有记载的,也未必不存在,比如史书中没写帝王将相们上厕所,难道他们都是貔貅?
之前我们剖析过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其实它们都鲜有直接的正面描写,还不是我们综合分析各种间接史料,再加上合理推测从而得出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所谓真相嘛。
在正史中,赵普多次劝谏赵匡胤解除翊戴功臣们的兵权,赵匡胤一开始是不屑一顾的,后来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再到最后的落地实施,期间大概是一年半的时间。
据记载,赵匡胤非常信任石守信等人,不相信他们有朝一日会谋反,因此对赵普的劝谏置若罔闻,直到有一次,赵普用“陈桥兵变”打动了他,赵普说我也知道石守信等人不会背叛陛下,但据我观察,他们几人都不是善于统御部下的人,万一哪一天他们的部下也把黄袍披在他们身上,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赵匡胤听后默然,随后便有了“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在酒桌上说的话也跟赵普如出一辙。
另据《宋史·石守信传》记载,赵匡胤在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后,想让德高望重的功勋老将——符彦卿,来接管禁军,镇场面。符彦卿前文已有多次介绍,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柴荣,目前小女儿“小符皇后”被尊为周太后,与柴宗训相依为命。
赵普又是数次苦谏,而赵匡胤又不肯听。让符彦卿掌握禁军兵权,已经进入正式流程,甚至诏书草稿已经交到了相关部门,只要签字盖章就可以对外公布、正式生效,就在这紧急关头,赵普冒着生命危险,越权将诏书拦下,揣在怀里,然后去见赵匡胤。
赵匡胤一看是他来了,立刻不耐烦地问道:“又是为了符彦卿的事儿吧?是的话就闭嘴,朕不听。”
赵普摇摇头,“非也,有别的事儿。”
赵匡胤这才收了怒容,君臣二人讨论了其他的事情。等讨论完了,该散会的时候,赵普从怀里掏出诏书,“还有一个事儿……”
赵匡胤叹口气,“我就知道你是为了这件事!你先告诉我,这诏书怎么会在你这里?”
赵普坦诚地回答:“我借口说上面有个别语句不当,把它骗了过来,”看得出来,赵普很有担当,因为私截诏书是死罪,即便劝谏不成,也不牵连中书省的同事,好汉做事好汉当,“我希望陛下再慎重考虑一下,以免后悔!”
“哎哟——”赵匡胤头都大了,“我说赵普,你为什么非要跟符彦卿过不去呢?我待符彦卿甚厚,彦卿岂会负我?”
“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
赵匡胤陷入沉默,随后就打消了让符彦卿接管禁军的计划。
这段记载有些匪夷所思,若论私人关系的亲密程度,石守信等人远甩符彦卿几条街,赵匡胤既然已经“杯酒释兵权”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却又为何如此痴迷符彦卿?
【杯酒释兵权】
铲除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之后,大宋的政治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赵匡胤暂时还不能高枕无忧,隐患依然存在,对皇权的威胁只是从地方转移到了中央。
从郭威到柴荣,在削藩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使得中央禁军成为天下第一武装力量,地方藩镇再也无力与中央朝廷抗衡。“扬潞合流”被快速地粉碎,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安重荣曾有句至理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句话道出了封建政权更替的真理,藩镇割据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逻辑在于“强地方而弱中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尽管后周削弱了藩镇,但江山社稷最终还是被掌握了禁军兵权的赵匡胤篡夺。
现在,赵匡胤要接过柴荣的接力棒,替他完成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步:收缴中央禁军兵权。
与“陈桥兵变”一样,这一幕也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历史教科书上还有它的插画,插画的名字就是“杯酒释兵权”。
然而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在学术界存在重大争议,有学者直接提出了犀利地观点:此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杯酒释兵权”是假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震碎不少人的三观。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按照本书惯例,我们暂时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按照老套路,先简述常规版本,再提出疑问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
据史料记载,在平定了扬州李重进之后,赵匡胤召见首席智囊赵普,说自唐末以来,短短五十余年,出现了八姓十二帝,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终结这种混乱,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你有什么良策吗?
赵普毕恭毕敬深施一礼,说陛下能有这种胸怀和志向,实在是黎民苍生之大幸(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残唐五代之乱,乱在藩镇割据,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君弱臣强。要想改变它,需三条路并走: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如此则天下定矣!
赵匡胤一拍大腿,“不用再说了,我全懂了!跟我想的一样。”
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这十二字箴言也就成了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中心指导思想。
大宋开国第二年(建隆二年,961)7月9日这天晚上,赵匡胤把掌握禁军兵权的石守信、王审琦等“翊戴功臣”们召集到一起,喝酒叙旧。
喝到一半,赵匡胤屏去闲杂人等,然后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地对众兄弟们说道:“要不是你们出力,我不会坐到这个位置上,我发自内心地感念你们的功德。但是,你们不知道,当皇帝太没意思了,还不如从前当节度使的时候潇洒快活,从登基到现在,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哎,愁死我了!”
众人急忙放下酒杯,“还有什么事能让陛下发愁?”
“哎——”赵匡胤更加愁眉不展,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屁股,“谁不想坐在这个位置上呢?”
石守信等人吓得赶紧离席,在酒桌前跪倒一片,一边磕头一边表忠心,“陛下,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带着迷之微笑,缓慢地说道:“我当然相信你们不会有异心喽,不过……你们的部下要是也想求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到时候,你们可就身不由己喽!”
石守信等人虽然是戎马一生的悍将,但是此情此景、此言此语之下,竟然真有当场被吓哭的,谁知道这是不是鸿门宴呢?诸将跪地叩首,痛哭流涕,说道:“臣等愚钝,还望陛下给指条活路!”
赵匡胤的表情逐渐轻松,温柔地说道:“人的一生,好比天上的流星,唰——说没就没呀(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的富贵,不过是活着的时候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死了之后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可观的家产,以供他们继续维持奢靡的生活。所以呀,你们不如解除兵权,天下这么大,你们去看看,找个风景秀美的地方,修建起豪华别墅,为子孙后代添置些产业,多买些歌姬舞女,夜夜笙歌,好好享受享受;同时,我与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从此不再猜忌,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于是石守信等人叩谢皇恩浩荡。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石守信等人纷纷递交辞呈,表示自己年迈体虚,无法履职,请求告老还乡。
赵匡胤全部批准,罢免了他们的禁军兵权,委以各地节度使,其中石守信为天平军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并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
禁军兵权过渡到了赵匡胤手上,从此之后,无论是地方藩镇还是中央禁军,再也无法威胁皇权,赵匡胤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大宋奠定了三百年江山基业。
以上就是对于“杯酒释兵权”的传统主流表述。
富有嚼文嚼字精神的杠精学者们对此大发议论,找出了几个有力的铁证,火力全开:
理由之一:缺乏铁证如山的史料
有关“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载是北宋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文正公笔录》,但《谈录》记载的只是赵匡胤与赵普的一段对话,大意是赵普劝赵匡胤解除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而《笔录》则较为详尽地记载说赵匡胤召石守信等人喝酒,并在酒桌上说了上文那番掏心窝子的话,随后石守信等人就交出了兵权。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则更加具体化,说在宴会的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称病辞职。这种说法也成为我们最为熟知的版本。
于是,有人提出,这三段记载存在矛盾:《谈录》只说罢免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没有其他将领,而且也没有请客喝酒;《笔录》则说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其他将领,并且有酒局;《涑水记闻》则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宴会的详细情景,仿佛作者就身在其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止步于大宋建国前(959),后来他也想往后续写,《涑水记闻》实际就是他为续写《资治通鉴》做的资料汇编。也就是说,司马光在写这本笔记的时候,是公元1084年《资治通鉴》成书之后,距离“杯酒释兵权”已经过去了124年。
所以,有学者指出,司马光怎么可能知道“杯酒释兵权”那场宴会的情形,还写得如此身临其境?年代久远而愈发详细,显然不可信。
三份史料在记载的内容上依次递进,情节也逐渐饱满,更像是民间小说、评书演义的创作过程。
理由之二:赵匡胤的态度
按照《谈录》的记载,赵匡胤在听了赵普的一次劝告后,就着手操办罢免石守信等人兵权的事;《笔录》则说赵匡胤是在赵普多次苦谏之下才不得已而为之;《涑水记闻》则说是赵普与赵匡胤的共同谋划。
三份史料中,赵匡胤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理由之三:将领去就不同
在三份史料中,对于石守信等人在交出兵权之后的身后事,也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有的只说交出了兵权;有的说外放到地方做藩镇节度使;有的说挂闲职在家。
理由之四:对“杯酒释兵权”的解读不同
有的观点认为只是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禁军兵权,而有的则认为“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大规模削藩的一个代表事件。
理由之五:权威正史没记载
这才是最令人感到震撼的,也是最匪夷所思的,妇孺皆知的“杯酒释兵权”在北宋史官编修的《太祖实录》、《三朝国史》中竟然没有记载,而元朝史官在编撰《宋史》的时候,就以《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为重要参考,因此也没有记载此事。
换句话说,权威正史中根本没有“杯酒释兵权”的记录!
这也是杠精学者们最引以为傲的“铁证”,正史中没有记载,野史中又互相矛盾,所以这事儿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人们捕风捉影的杜撰、演绎。
他们说的言之凿凿,但实在不可理喻。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籍上白纸黑字有记载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各位帝王的《走近科学》系列栏目;没有记载的,也未必不存在,比如史书中没写帝王将相们上厕所,难道他们都是貔貅?
之前我们剖析过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其实它们都鲜有直接的正面描写,还不是我们综合分析各种间接史料,再加上合理推测从而得出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所谓真相嘛。
在正史中,赵普多次劝谏赵匡胤解除翊戴功臣们的兵权,赵匡胤一开始是不屑一顾的,后来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再到最后的落地实施,期间大概是一年半的时间。
据记载,赵匡胤非常信任石守信等人,不相信他们有朝一日会谋反,因此对赵普的劝谏置若罔闻,直到有一次,赵普用“陈桥兵变”打动了他,赵普说我也知道石守信等人不会背叛陛下,但据我观察,他们几人都不是善于统御部下的人,万一哪一天他们的部下也把黄袍披在他们身上,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赵匡胤听后默然,随后便有了“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在酒桌上说的话也跟赵普如出一辙。
另据《宋史·石守信传》记载,赵匡胤在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后,想让德高望重的功勋老将——符彦卿,来接管禁军,镇场面。符彦卿前文已有多次介绍,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柴荣,目前小女儿“小符皇后”被尊为周太后,与柴宗训相依为命。
赵普又是数次苦谏,而赵匡胤又不肯听。让符彦卿掌握禁军兵权,已经进入正式流程,甚至诏书草稿已经交到了相关部门,只要签字盖章就可以对外公布、正式生效,就在这紧急关头,赵普冒着生命危险,越权将诏书拦下,揣在怀里,然后去见赵匡胤。
赵匡胤一看是他来了,立刻不耐烦地问道:“又是为了符彦卿的事儿吧?是的话就闭嘴,朕不听。”
赵普摇摇头,“非也,有别的事儿。”
赵匡胤这才收了怒容,君臣二人讨论了其他的事情。等讨论完了,该散会的时候,赵普从怀里掏出诏书,“还有一个事儿……”
赵匡胤叹口气,“我就知道你是为了这件事!你先告诉我,这诏书怎么会在你这里?”
赵普坦诚地回答:“我借口说上面有个别语句不当,把它骗了过来,”看得出来,赵普很有担当,因为私截诏书是死罪,即便劝谏不成,也不牵连中书省的同事,好汉做事好汉当,“我希望陛下再慎重考虑一下,以免后悔!”
“哎哟——”赵匡胤头都大了,“我说赵普,你为什么非要跟符彦卿过不去呢?我待符彦卿甚厚,彦卿岂会负我?”
“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
赵匡胤陷入沉默,随后就打消了让符彦卿接管禁军的计划。
这段记载有些匪夷所思,若论私人关系的亲密程度,石守信等人远甩符彦卿几条街,赵匡胤既然已经“杯酒释兵权”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却又为何如此痴迷符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