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十六章 有中生无

第十六章 有中生无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

    政治从来都是妥协的艺术,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郭荣看来,自己麾下的伐唐大军缺粮少钱,自然就要从各地州县征用。

    即便刚收复的淮南七州皆遭遇了兵灾,百姓仓禀皆不丰足,而且错过了春种,夏粮也很成问题。

    在三月初,郭荣对新收复的七州颁布了诏令,严令各州驻军和官员不得惊扰百姓,并免除七州百姓除了夏秋两税外的一应苛捐杂税。

    而且为了笼络七州人心,郭荣甚至不就地征召百姓强攻寿州,而是从周朝腹地调民夫来参与攻城。

    在派窦仪去淮南七州征收钱粮之前,郭荣早就派出了御史台的十几名御史,赶赴河南山东各州县征调粮米。

    这些御史在去年的限佛新政中立下大功,郭荣对他们期待颇高。

    只是这些御史至今成效不显,从各州县运来的粮米远赶不上周军消耗的速度。

    所以不得已之下,郭荣只能委任窦仪为行在三司使,赴新收复的淮南七州征调钱粮。

    相比十几万伐唐精锐的安危,这七州百姓的温饱,自是不值一提。

    皇帝作为政治首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取舍,郭荣未做过多思索,就认定伐唐大军是天平两端更重要的一端,并舍弃了自己先前定下的仁政策略。

    而在李延庆、赵匡胤和马崇祚三位滁州主官看来,滁州百姓的温饱却更加重要些。

    三位主官也很清楚,从国家层面考虑,伐唐大军的重要性,必然远超滁州这一州百姓。

    但三位主官的政绩,又与滁州百姓息息相关。

    若是三位主官服从朝廷的诏令,将滁州府库中的钱粮一并上交,那便会失去救济滁州灾民的物资。

    这就会导致城中罪犯飙升,州狱人满为患,州境动荡不堪。

    待到六月夏税时,中央的官员下来考核政绩,滁州官场自然没法交出一份出彩的答卷。

    在其位,谋其事,三位主官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政绩。

    为求心安,三位主官在思考如何蒙骗窦仪时,甚至会想出各种借口,来确保自己欺君罔上行为的合理性。

    譬如自己是为了滁州百姓的温饱,才不得不截留粮米;朝廷下辖一百多军州,滁州就三个县,地狭民少,府库中粮米相比周军的消耗,只是九牛一毛,少了滁州这点粮米,并不会妨事......

    第二日上午,李延庆刚到临时州衙,还没开始审案,就被赵匡胤叫了过去。

    滁州城三位主官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集思广益。

    赵匡胤官阶最高,首先开口:“昨日没能拿出个法子来,两位今日可想出了什么好法子?”

    在三人中,赵匡胤是最渴求政绩的。

    赵匡胤此番南下,郭荣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好差遣,围寿州没他的份,打扬州也没他的份,只是领着五千铁骑军击败了皇甫晖,拿下了清流关和滁州城。

    皇甫晖一把老骨头了,还是中原降将,手下几千杂牌州军,击败他,算不上什么大功。

    滁州城,一座周长不过七里的蕞尔小城,拿下它,也算不上多少功绩,韩令坤攻下的扬州城,周长可足有三十三里,算面积,一座扬州城抵得上二十几座滁州城。

    既然武功不显,那赵匡胤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点文治。

    知州马崇祚并不出声,而是扭头看了眼李延庆。

    在三人中,马崇祚是最不在意政绩的,他都六十好几的人了,处于告老还乡的边缘,再多政绩也没法升官,但也不会拒绝送到手的政绩。

    毕竟功绩能够荫补后代,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退休待遇和去世的规制。

    这时候官员告老还乡,一般会官升一到三级,并获得对应的薪俸,升多少级,取决于官员告老前立下多少功绩。

    而官员去世之后,朝廷还会追赠官阶,这与官员生前立下的功绩息息相关。

    这两项待遇,决定了马崇祚往后人生的生活水平,以及身后名誉,他还是想追求一番的。

    李延庆低声咳了咳,徐徐说道:“下官以为,昨日马知州说的那个法子,就很好。”

    “马知州的法子?”赵匡胤面露疑惑,问道:“你说的可是伪造账簿?”

    李延庆回道:“是,却不完全是。”

    赵匡胤脸上疑惑更甚:“可你昨日不是不认可马知州的法子么?而且咱们滁州人手短缺,短时间内难以伪造账簿,那窦仪也确实为官老成,极难蒙骗。”

    马崇祚也歪着头,饶有兴致地看着李延庆,仿佛在说:你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李延庆嘴角微微一笑:“将账簿誊抄一份后好生保存,然后将原本的账簿烧掉,窦侍郎来了,就借口账簿早已随着州衙被皇甫晖烧毁,府库里的钱粮搬走咱们需要的部分,剩下的就留给窦侍郎。”

    “将账簿烧了?”赵匡胤轻轻一愣:“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李延庆语气笃定。

    赵匡胤闻言陷入沉思:确实,烧掉账簿,就无需伪造账簿,人手短缺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但是烧掉账簿,真的能蒙骗窦仪吗?

    马崇祚替赵匡胤提出了疑问:“李推官,照你昨日所言,这窦侍郎可绝非等闲之辈,这么简单的伎俩,当真能骗过他?”

    “窦侍郎此人虽然为官多载,而且行峻言厉极难对付,但他却有一个最要命的缺陷。”李延庆从袖中取出一张纸片,摆到桌上:“那就是他从未任过有关财务的差遣。”

    赵匡胤连忙拿起纸片,仔细看过,点头附和:“确实如此。”

    说罢,赵匡胤将纸片又递给马崇祚。

    马崇祚接过纸片看了一眼,笑呵呵道:“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咱们做得天衣无缝,想必这窦仪就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李延庆伸出右手食指,轻敲桌面:“窦仪并不要紧,但是他此行定然会有不少三司的能吏随行,要瞒过这些能吏,最为困难。”

    “那咱们该如何行事?”赵匡胤已经完全信服李延庆的能力,下意识地征求李延庆的建议。

    “说来倒也不难。”李延庆望向赵匡胤:“滁州守军中,可有太尉的心腹?人手多不多?”

    “有。”赵匡胤答得很是简略,他不愿意透露太多。

    如果赵匡胤没有可用的心腹,李延庆手下倒有五十几号可靠人手。

    不过见赵匡胤答得很是利索,李延庆也不再越俎代庖,继续说道:

    “那此事就由太尉负责,先在城外寻一处隐蔽的宅邸或者仓库,今日深夜,太尉派心腹将城内府库中的存粮运到城外藏匿,一路上不可让任何闲杂人等瞧见,账簿现在就由下官誊抄并烧毁,如此便大功告成。”

    李延庆的法子,简单又高效,这时代通信十分不便,朝廷压根就不清楚滁州到底有多少存粮,只要滁州几位主官能够“沆瀣一气”,完全可以蒙蔽朝廷。

    赵匡胤仔细思忖一番,感觉并无问题,便点了点头:“那就照李推官的法子行事,账簿一会某就派人送给你。”

    商议妥当,赵匡胤当即离去,账簿并不在州衙之中,他需要回家取账簿。

    见赵匡胤匆匆离去,李延庆与知州马崇祚结伴离开公廨。

    途径一处寂静的长廊,李延庆开口问道:“马知州,此事不用通知高判官么?说起来,高判官何时才会返回滁州?”

    李延庆当初还有些中意高锡,这位敢于两度谏匦上书的狂人。

    只是高锡在第二次谏匦上书之后,很快就被任命为蔡州推官,李延庆也只好放下招揽高锡的计划。

    前几日得知自己将与高锡同在滁州为官,李延庆霎时就觉得自己与还真是高锡是有缘。

    可进了滁州城,李延庆才晓得高锡去滁州城南边的全椒县巡视,暂时无缘会见,心中不免有些小小的遗憾。

    如今,李延庆到滁州都第四天了,高锡却还没返回滁州。

    这就让李延庆心生疑窦:这高锡不是滁州判官吗?为何一连四日都不在滁州城中?他去全椒县究竟所为何事?

    “高判官他身怀要务,兴许还要过几日才能返城,老夫会派人去知会他一声,想来他也会接受咱们的法子。”马崇祚佝偻着身子,背着手:“至于这要务,倒也不是什么机密。”

    停下脚步,马崇祚望着廊外半亩方塘:“你的推官衙门中,有一个叫戴景的孔目官吧?”

    “确有此人。”李延庆跟着停下脚步,顺着马崇祚的视线望去,池塘中,几朵淡粉色的荷花花苞亭亭玉立。

    “那戴景不过是戴家的一名不受重视的庶子,此月才成为孔目官,之前,推官衙门的孔目官一直都是戴深,现下那戴深就住在全椒县。”

    马崇祚说得很是简略,其中蕴含的信息却不少。

    能在州衙世代为孔目官,那戴家必然是本地的高门大户,想来是那戴深不愿为周朝做事,但又害怕周朝的兵锋,不愿将周朝得罪得太死,所以就派出戴景这么个庶子来接任孔目官,若是以后南唐再攻回滁州,戴深只要将戴景丢出来顶罪即可,反正在大家族里,戴景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庶子......

    李延庆不免有些感慨:战争时代首鼠两端、左右摇摆,就是戴家这种地方大族的生存之道,戴景身为庶子,只能沦为家族随时都可抛弃的棋子,这种命运着实有些可悲......

    一念至此,李延庆双手撑在回廊的栏杆上:“那高判官去全椒县,是要去请戴深出仕么?”

    李延庆心道:想必那戴家在滁州影响极大,若是戴深能够重回州衙,也许就会带动不少已经遁形的胥吏返回州衙。

    “请戴深回州衙,只是一方面,全椒县左近,还有不少本地大族,高判官此行便是要去一一拜访。”马崇祚双眼微眯,感慨道:

    “缺少这些地方大族的支持,咱们出了滁州城,就是两眼一抹黑,连三县有多少人丁都不清楚,有多少耕地也没个准数,等到六月夏税,怕是一千石粮都收不上来,老夫前阵子去了来安县巡视,也拜访了不少地方大族,不过收效甚微啊。”

    滁州知州之位,能落到马崇祚这般即将退休的老将头上,实在是朝中没什么现任高官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马崇祚临危受命,也知道自己此行艰难,但这艰难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李延庆能够听出马知州的无奈与困顿,但他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只好温言劝慰:“知州,滁州被南朝统治几十载,初归中原,难免有些不适应,只要我军在淮南继续取胜,不消两月,这些所谓的地方豪强,也会对知州卑躬屈膝,任由知州差使。”

    周军真的能够在淮南继续保持高歌猛进吗?李延庆心里是不太相信的,若当真如此,历史上的淮南之战就不会持续到显德五年。

    说到底,滁州这些地方大族不愿信任周朝,实在是周朝在对战南唐时,并未表现出压倒性的战力。

    虽说两个多月就攻克了七个州,但明眼人都能清楚,周军主力仍旧钝兵于寿州城下,周朝对南唐并未呈一面倒的碾压态势,战争并不会马上完结。

    微风拂面,马崇祚伸手理了理略有散乱的苍白鬓角:“你说得不无道理,咱们也只能静待寿州捷报了。”

    捷报真的会存在吗?李延庆当然是不信的。

    劝慰好马崇祚后,李延庆便返回了自己的推官衙门,继续审讯囚犯。

    过了一阵,赵匡胤派人送来了账簿,李延庆便将审案的任务交给了曾经自告奋勇的戴景,自己一边誊抄账簿,一边监督戴景审案。

    这让戴景好一阵兴奋,他还以为是自己先前的故作勤勉,换来了李推官的青眼有加。

    所以戴景铆足了劲审讯罪犯,一个下午就完成了对二十名罪犯的审讯。

    然后寿州的“捷报”,还真的就来了。

    周军攻克寿州城,守将刘仁赡自焚而亡的大捷报,通过驿马五百里加急,今日傍晚,就送到了滁州衙门。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穿成五个反派的后娘鬼王的金牌宠妃独家占有庆余年陆少的挚爱迷局小说章节目录王牌绝宠:总裁晚上见娇养小贵妃华胥引天唐锦绣

奋斗在五代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黑岩网只为原作者有点混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有点混蛋并收藏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