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君前奏对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
张汉卿毕竟年轻,再有来自后世的经验对于中国高层政治的微妙还是不清楚。他不知道的是,老袁此次的会见是给了很高的规格的,这是他后来才知道的。
通常袁世凯会见客人时有三个地方,在什么地方会见客人都要依据关系密切程度而定。对一般不熟悉的客人,一般会在居仁堂前院一处叫“大圆镜中”的房间进行交谈;比较熟悉的客人,就在居仁堂楼下西边的一个会客大厅接待;对于再熟悉不过的,则直接带到自己办公室接待。
当年,他会见张作霖的时候,按照张的身份和袁的关系,是只能在“大圆镜中”会见的。可是为了表示对张作霖的优待,袁破例在自己办公室内接见了他。这个行为,张作霖可能不知道在当时会羡慕死多少地方军阀。也许就在此之后,被另眼相看的张作霖一下子对自己的实力和未来有了信心也未可知。
现在,无兵无权无名望的张汉卿能被在居仁堂的会客大厅接待,那是很给面子的事。同样,他也不知道,所以没有那种感激涕零的心态,见就见呗。也许就因为这样,落在老袁眼里是他的洒脱和无邪,让他对老张的俯首再增几分把握。
虎父无犬子,该蜇伏时张汉卿不用教都知道该怎么做。他在袁世凯面前,既有一幅忠臣后代的气质,又要露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来。毕竟,以前张作霖装怂是为了明哲保身,现在他要老袁固化他父子的忠之余,还得体现出张作霖敢于任事的勇来。在这形势变幻的时代,既忠且勇的人物才会是袁世凯招揽的对象。
好印象再一次袭上袁世凯的心里,一刹时他对关外那位冉冉升起的将星格外有好感,虽然张作霖一直都不是自己的嫡系。连带着,他对面前的这个小人物也有了不错的观感。他徐徐说:“汉卿此来,有什么打算啊?”
打算?张汉卿心中苦笑,腹诽说:“难道我能说,我这一行,是报着迷惑你、准备不惜用自污的方法。只要您老行行好,让我安全回家吗?”面对这位不叫皇帝实比皇帝并马上称皇帝的大总统,他当然早已打好了腹稿。他满怀向往地说:“学良听关老师息侯先生再三提及,云北大大师云集,学问底蕴深厚。学良一直梦寐以求入北大深造,幸大总统垂青,终于今日得以成行。学良计划谒见总统后,在北大附近找一处住所,然后每天入未名湖畔苦读功课。”
袁世凯心中暗笑:“指名要到北大读书?北京这么多学校,你非要到北大来!”
张汉卿凭着经验说了一句话,却有两处漏洞:而此时的北大,自由是自由了,在学术成就上仍不是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中心,而是学生们升官发财的一截梯子,要改变这种境界,是在明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在1916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北大才革新,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要知道当年北京人曾调侃说,常常光顾八大胡同的大多是“两院一堂”。八大胡同是老北京的红灯区,“两院”指的是民国参众两院的议员,“一堂”指的就是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可怜的少帅还未成人,就被先冠以风流之名。这句“去北大深造”的台词,就如同《鹿鼎记》中澄观老和尚说韦小宝在妓院精研武功一样,着实被京城子弟们暗嘲了一番。
至于未名湖,则要到10余年后才被钱穆命名,还好袁世凯对北大的这些地名并不熟悉,不然可能当场露菜。
记得张作霖上次觐见时就声色犬马地把北京城搅得不得安宁,这小子肯定是和他父亲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见他这么淡定地把难登大堂之雅的事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说了还颇为自诩的样子?老张是成年人,当然做什么都能体谅,张汉卿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
当然,老袁忘记了有句话叫“终日打鸟,也有被鹰啄眼时”。纵观历史上张作霖叱咤风云的一辈子,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装得好。对北洋三股势力中最初实力最弱的奉系来说,接连扳倒皖、直两大北洋并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的执政(元首),作为领头羊的老张若真如此就奇了怪了。就因为这样,即使从心里看低张作霖,老袁却把他归为忠厚、质朴一类人,可用而不防,先后给予他经营奉天的权力。比较同样驻在奉天省的28师师长、老资格的冯德麟,张作霖能够后来居上独掌奉天省城油水充裕之地,与老袁的正面观感是分不开的。
有老张粗鲁的先入为主在前,袁世凯不自觉地把张汉卿带入绣花枕头的纨绔子弟一系里----一个关外的大老粗能教育出什么有文采的儿子了?他现在有些怀疑之前传过来的张汉卿在集会上大放异彩是事先找好枪手了,不过也惟其如此,对张作霖又加了一重放心。他不动声色地捋须微笑说:“嗯,读书明理,对你而言,现时段也是很好的。既如此,你可以找次珊(胡仁源,时为北大署理校长)给你一个旁听名额,哦,不,你年龄还小,那就先读预科生吧。”
即使张汉卿从后世的观点误认为此时的北大是中国高等学府之执牛耳者,却真心没打算深造学问。在盛世读书造学问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可是在目前,尤其是决定要从血雨腥风里杀出一条血路的张汉卿来说,投笔从戎才是正解。
从现在起到明年老袁归天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时不我待,总不能虚度光阴吧?早一天把奉天变强大,把奉军台子搭成,把列强驱逐出中国,我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做呢。怎样才能自由在北京城内逛呢?别急,咱少将军早有腹稿。
“秉大总统,学良一向酷爱军事,也有志做一个带兵打仗的大将军。此来家父曾有言,大总统麾下领军人才辈出,如果有机会,学良也想讨教一番,将来为我大总统挥戈疆场。”
武将子弟酷爱耍枪弄棒,这是遗传,要不怎么会有“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呢。在袁世凯眼里,这么点的娃儿喜欢弄武,这才正常。张汉卿的一番拍马屁的话,他听得多了,不过仍要表现出长辈与上位者的和蔼,他便微微一笑,给面子的配合下。
看着旁边的那位上将军,不乏诙谐地说:“要学军事,这里倒正好有一位大兵家在,不过松坡的军事理论太过复杂深奥,只怕你只能学个皮毛。过后可以推荐给蒋参议,他教书育人的本事大的很,又是军校校长出身,教你们这些子侄辈正好一板一眼。”
蒋参议是谁,张少帅真不在意,只要袁大总统亲口说出他可以光明正大的与军界人物接触就行。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又是北洋精兵与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军事家和军事学家云集的地方,自然要资源有资源,要长眼界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对袁世凯提到的那位叫做松坡的上将军,张汉卿却很是激动。民国三大兵家之首,正活跃在北京军界,张汉卿怎会不知道鼎鼎有名的蔡锷?只是无缘识荆而已。蔡锷的名声之响,就是在偏远的东北行伍之间、张作霖提及都是很尊重的。
张汉卿的激动,那位上将军虎目一睁便扫在眼底,他看着张汉卿若有所思。张汉卿初来乍到,摸不清老袁的底细,不敢乱加置喙,便立即掩饰地随声附和。
面子上的事情做完了,老袁日理万机,当然不会和张汉卿一个毛孩子有多深的交集。虽然老袁对张汉卿能否“读”好书深表看不懂,但不妨碍他作为上位者、被托付者兼长辈对子侄辈的“关怀”。在一番嘱咐后,张汉卿被礼送出门。
老袁的面子谁敢不给?在他的安排下,张汉卿找到北大代理校长胡仁源,顺利在北大注册入学并插班作了预科生,每天两点一线,真的做起了好学生。
胡仁源做过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虽然一般认为他的教育思想较为守旧,如在任上聘请的一些教授大多系前清遗老和士大夫,其中有辜鸿铭、刘师培等。但实际上他对新潮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包容性,像倾向革新的章太炎的弟子如马裕藻、朱希祖、黄侃、钱玄同、马叙伦等,他们注重考据训诂、以治学严谨见称,这种学风以后逐渐成为北大文史科教学与科研中的主流。
张汉卿其实很庆幸没挨到北大好学风的时候,不然重新钻进书堆里也无趣得很。多事之秋,形势瞬息万变,他自然是没有心情按下心来埋头进书堆里的,再说也没什么好读的----前生虽然算不上有多牛逼,好歹也是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如果说到见识阅历,他相信只要有舞台,就会开创新的天地。
张汉卿毕竟年轻,再有来自后世的经验对于中国高层政治的微妙还是不清楚。他不知道的是,老袁此次的会见是给了很高的规格的,这是他后来才知道的。
通常袁世凯会见客人时有三个地方,在什么地方会见客人都要依据关系密切程度而定。对一般不熟悉的客人,一般会在居仁堂前院一处叫“大圆镜中”的房间进行交谈;比较熟悉的客人,就在居仁堂楼下西边的一个会客大厅接待;对于再熟悉不过的,则直接带到自己办公室接待。
当年,他会见张作霖的时候,按照张的身份和袁的关系,是只能在“大圆镜中”会见的。可是为了表示对张作霖的优待,袁破例在自己办公室内接见了他。这个行为,张作霖可能不知道在当时会羡慕死多少地方军阀。也许就在此之后,被另眼相看的张作霖一下子对自己的实力和未来有了信心也未可知。
现在,无兵无权无名望的张汉卿能被在居仁堂的会客大厅接待,那是很给面子的事。同样,他也不知道,所以没有那种感激涕零的心态,见就见呗。也许就因为这样,落在老袁眼里是他的洒脱和无邪,让他对老张的俯首再增几分把握。
虎父无犬子,该蜇伏时张汉卿不用教都知道该怎么做。他在袁世凯面前,既有一幅忠臣后代的气质,又要露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来。毕竟,以前张作霖装怂是为了明哲保身,现在他要老袁固化他父子的忠之余,还得体现出张作霖敢于任事的勇来。在这形势变幻的时代,既忠且勇的人物才会是袁世凯招揽的对象。
好印象再一次袭上袁世凯的心里,一刹时他对关外那位冉冉升起的将星格外有好感,虽然张作霖一直都不是自己的嫡系。连带着,他对面前的这个小人物也有了不错的观感。他徐徐说:“汉卿此来,有什么打算啊?”
打算?张汉卿心中苦笑,腹诽说:“难道我能说,我这一行,是报着迷惑你、准备不惜用自污的方法。只要您老行行好,让我安全回家吗?”面对这位不叫皇帝实比皇帝并马上称皇帝的大总统,他当然早已打好了腹稿。他满怀向往地说:“学良听关老师息侯先生再三提及,云北大大师云集,学问底蕴深厚。学良一直梦寐以求入北大深造,幸大总统垂青,终于今日得以成行。学良计划谒见总统后,在北大附近找一处住所,然后每天入未名湖畔苦读功课。”
袁世凯心中暗笑:“指名要到北大读书?北京这么多学校,你非要到北大来!”
张汉卿凭着经验说了一句话,却有两处漏洞:而此时的北大,自由是自由了,在学术成就上仍不是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中心,而是学生们升官发财的一截梯子,要改变这种境界,是在明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在1916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北大才革新,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要知道当年北京人曾调侃说,常常光顾八大胡同的大多是“两院一堂”。八大胡同是老北京的红灯区,“两院”指的是民国参众两院的议员,“一堂”指的就是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可怜的少帅还未成人,就被先冠以风流之名。这句“去北大深造”的台词,就如同《鹿鼎记》中澄观老和尚说韦小宝在妓院精研武功一样,着实被京城子弟们暗嘲了一番。
至于未名湖,则要到10余年后才被钱穆命名,还好袁世凯对北大的这些地名并不熟悉,不然可能当场露菜。
记得张作霖上次觐见时就声色犬马地把北京城搅得不得安宁,这小子肯定是和他父亲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见他这么淡定地把难登大堂之雅的事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说了还颇为自诩的样子?老张是成年人,当然做什么都能体谅,张汉卿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
当然,老袁忘记了有句话叫“终日打鸟,也有被鹰啄眼时”。纵观历史上张作霖叱咤风云的一辈子,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装得好。对北洋三股势力中最初实力最弱的奉系来说,接连扳倒皖、直两大北洋并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的执政(元首),作为领头羊的老张若真如此就奇了怪了。就因为这样,即使从心里看低张作霖,老袁却把他归为忠厚、质朴一类人,可用而不防,先后给予他经营奉天的权力。比较同样驻在奉天省的28师师长、老资格的冯德麟,张作霖能够后来居上独掌奉天省城油水充裕之地,与老袁的正面观感是分不开的。
有老张粗鲁的先入为主在前,袁世凯不自觉地把张汉卿带入绣花枕头的纨绔子弟一系里----一个关外的大老粗能教育出什么有文采的儿子了?他现在有些怀疑之前传过来的张汉卿在集会上大放异彩是事先找好枪手了,不过也惟其如此,对张作霖又加了一重放心。他不动声色地捋须微笑说:“嗯,读书明理,对你而言,现时段也是很好的。既如此,你可以找次珊(胡仁源,时为北大署理校长)给你一个旁听名额,哦,不,你年龄还小,那就先读预科生吧。”
即使张汉卿从后世的观点误认为此时的北大是中国高等学府之执牛耳者,却真心没打算深造学问。在盛世读书造学问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可是在目前,尤其是决定要从血雨腥风里杀出一条血路的张汉卿来说,投笔从戎才是正解。
从现在起到明年老袁归天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时不我待,总不能虚度光阴吧?早一天把奉天变强大,把奉军台子搭成,把列强驱逐出中国,我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做呢。怎样才能自由在北京城内逛呢?别急,咱少将军早有腹稿。
“秉大总统,学良一向酷爱军事,也有志做一个带兵打仗的大将军。此来家父曾有言,大总统麾下领军人才辈出,如果有机会,学良也想讨教一番,将来为我大总统挥戈疆场。”
武将子弟酷爱耍枪弄棒,这是遗传,要不怎么会有“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呢。在袁世凯眼里,这么点的娃儿喜欢弄武,这才正常。张汉卿的一番拍马屁的话,他听得多了,不过仍要表现出长辈与上位者的和蔼,他便微微一笑,给面子的配合下。
看着旁边的那位上将军,不乏诙谐地说:“要学军事,这里倒正好有一位大兵家在,不过松坡的军事理论太过复杂深奥,只怕你只能学个皮毛。过后可以推荐给蒋参议,他教书育人的本事大的很,又是军校校长出身,教你们这些子侄辈正好一板一眼。”
蒋参议是谁,张少帅真不在意,只要袁大总统亲口说出他可以光明正大的与军界人物接触就行。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又是北洋精兵与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军事家和军事学家云集的地方,自然要资源有资源,要长眼界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对袁世凯提到的那位叫做松坡的上将军,张汉卿却很是激动。民国三大兵家之首,正活跃在北京军界,张汉卿怎会不知道鼎鼎有名的蔡锷?只是无缘识荆而已。蔡锷的名声之响,就是在偏远的东北行伍之间、张作霖提及都是很尊重的。
张汉卿的激动,那位上将军虎目一睁便扫在眼底,他看着张汉卿若有所思。张汉卿初来乍到,摸不清老袁的底细,不敢乱加置喙,便立即掩饰地随声附和。
面子上的事情做完了,老袁日理万机,当然不会和张汉卿一个毛孩子有多深的交集。虽然老袁对张汉卿能否“读”好书深表看不懂,但不妨碍他作为上位者、被托付者兼长辈对子侄辈的“关怀”。在一番嘱咐后,张汉卿被礼送出门。
老袁的面子谁敢不给?在他的安排下,张汉卿找到北大代理校长胡仁源,顺利在北大注册入学并插班作了预科生,每天两点一线,真的做起了好学生。
胡仁源做过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虽然一般认为他的教育思想较为守旧,如在任上聘请的一些教授大多系前清遗老和士大夫,其中有辜鸿铭、刘师培等。但实际上他对新潮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包容性,像倾向革新的章太炎的弟子如马裕藻、朱希祖、黄侃、钱玄同、马叙伦等,他们注重考据训诂、以治学严谨见称,这种学风以后逐渐成为北大文史科教学与科研中的主流。
张汉卿其实很庆幸没挨到北大好学风的时候,不然重新钻进书堆里也无趣得很。多事之秋,形势瞬息万变,他自然是没有心情按下心来埋头进书堆里的,再说也没什么好读的----前生虽然算不上有多牛逼,好歹也是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如果说到见识阅历,他相信只要有舞台,就会开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