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侄破叔谋】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猎击三国最新章节!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w、♂随风飘零♂、司马笑、123996、漢之飛龍、lu3、明镜有尘、磨沙瓶、叫咯咯、逍遥★情外。大伙的热情,比天气还热啊,谢谢!)
~~~~~~~~~~~~~~~~~~~~~~~~~~~~~~~~~~~~~~~~~~~~~~~~~~~~~~~~~~~~~
朝会开始,天子开场白,就是对马悍此次收复徐、豫二州,给予高度评价。
刘协着实太高兴了,自返东都以来,他这个朝廷,政令不出河南,政声不传诸州,是名副其实的小朝廷。如今二州俱复,拓地千里,政令通达,方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朝廷气象。
朝臣们自然也是高声随喜,感谢先帝庇佑,盛赞天子洪福,最后才是骠骑将军英明神武。
马悍神色淡定,丝毫无半点骄矜之色,反将大半功劳,推到天子、幕僚与有关朝臣身上,收获赞声一片。
列于中后次席的荀攸看了,暗暗点头,如此心性,实与其年龄不符,的确可辅之。
对于朝议向徐、豫二州派出各郡太守、郡丞、主簿、都尉,乃至县令、典史之类,马悍根本不操心。那两块地盘眼下还是本土派当权,无论派什么人过去,都抓不到实权,只能给人衬场子而已。而马悍要的,只是军队,政务这一块,就交给朝廷好了,总得让这帮人有事做不是?
马悍笑吟吟望着百官争先恐后出列奏本。高谈阔论如何治理二州,看着气氛差不多了,才不紧不慢抛出一句:“曹操兴师侵河内,不知诸君以为当如何处置?”
马悍此言一出,大殿上争相奏言的声音渐渐平息。一起望向太尉杨彪,这军事上的事,自然得这位最高总司令发言。
杨彪捋了捋灰白相间的长髯,沉吟道:“此事也未能全怪曹孟德,张叔稚悍然出师,纵兵抢掠。实为挑衅。兖州军回师纵击,亦情有可原。然河内乃司隶要地,东都屏障,如此大动干戈,实为不妥。彪之意。先遣天使劝喻,若两家罢手最好,若执意兵戎相见,当发兵阻之。”
杨彪这一定下调子,不少官员纷纷附和。
天子刘协对军事方面,一向很尊重大臣的主张。尤其是杨彪与马悍,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决胜千里。军国之事,倚重之甚。此时听杨彪这么说,那是支持马悍了。心下松了口气,看来不会重演前阵子关于龙狼军是否出关的争执了。否则这位姊夫发起飙来,他也不知该如何劝阻。
刘协目光透过玉冕流毓,问道:“诸卿可有他议?”
马悍双目落定钟繇脸上,笑意淡淡:“钟御史可有别议?”
马悍这话语带挑衅,既然钟繇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就从他这里下刀。
出乎意料,钟繇面色平静。道:“杨太尉之言,不失老成持重之策。繇无异议。”
没有预料中的激辩,先礼后兵,议案通过。
奇了,顺利,太顺利了。马悍讶然,难道真是二州大礼太重,天子与朝臣投挑报李,还是自己出马,一个顶仨的缘故?
……
骠骑将军府中,荀攸落坐后第一句话就问:“攸敢问将军,挥师入河内,当如何撤出?”荀攸压根没提遣使之事,显然他不认为仅凭朝廷的调解,就能让曹操撤兵。
撤出?马悍怔了怔,拧紧眉头,说实在的,他还真没想过撤出的问题。而且倘若拿下河内,于情于理,于声望于形势,他都不可能撤出。马悍身兼司隶校尉,河内正是其辖地,收回尚且兼晚,又怎会入手而弃?倘若击退曹军便退出,必令朝臣质疑他的能力,对他的声望必然有损,最要紧的是,河内对雒阳的安全太重要了,一旦拿下,根本不可能放手。
荀攸一望马悍的神情,便知他只想过进,未想过出,直视马悍,一字一顿:“如此,将军就要做好与河北袁氏对决的准备。”
一语惊醒,马悍悚然,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忽视了河内的特殊位置及其功能。
河内郡,本是袁绍与河南群雄的一个军事缓冲地带。正是有了这个缓冲点,后顾无忧,袁绍才放心将兵力集中于北面,与公孙瓒对峙数年。眼下公孙瓒覆灭,北方已无足以威胁袁氏的军事力量(辽东兵力仅能自保),袁绍正将大军南移,任何稍有点眼力见的人,都能看出袁绍下一步必定要出击河南。在这当口,若有一股极具威胁的外来力量攻入河内,无论是马悍还是曹操,都必然遭到袁氏强烈反弹。
如此一来,袁绍欲取河南,必先取河内,以解决腹背之患。可以说,河内郡,是袁绍锅里的肉,无论他夹或不夹,总之轮不到别人伸筷。
其实河内所牵涉的利害关系,马悍也并非完全不知,但是……怎么说呢,应该是近段时间,一切都太顺利了:龙狼成军,南阳收将,下邳破曹,徐、豫入手……几乎只要是想,他就去做,只要去做,就会成功。长久的顺利,长期的成就,令马悍自信心膨胀。尤其是在重创了他心目中三国第一**oss曹操之后,马悍已隐隐有种不将天下群雄放在眼里的心态。而他身边的武将卫士,更视其为新一代战神,其旌旆所指,赴汤蹈火亦无所惧,根本无人质疑其决策。而能质疑他的两位谋主,偏偏又不在……
荀攸两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却不啻于当头棒喝,将马悍打醒过来。
是啊,别被“历史”引入思维歧途,眼下三国第一**oss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打败建安二年的曹操,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真正的三国巨无霸,是袁绍!
此时的袁绍,同样刚刚收拾了纠缠多年的死对头公孙瓒,兼其地,并其军,一统河北,威震天下。他的心态,只怕也与马悍差不多吧。
两个自信爆棚的大军阀,一旦因河内而擦枪走火,会是个什么后果?
谁胜谁负,马悍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曹操一定会笑歪了嘴。
这时,荀攸说出了第三句话:“曹军攻河内,乃是以身诱虎,进而驱虎逐狼之策。”
马悍以掌击案,赞道:“必是如此!”
多年征伐,一步步由小军阀做成大诸侯,马悍的战略素养也练了出来,一旦想通河内的利害关键,对曹操攻河内的意图也就洞若观火了。的确正如荀攸所言,这是曹操不惜以身犯险,把河内这滩水搅浑,以图拖黄河两岸的一虎一狼下水,趁二强打做一团,自家抽身而退。
而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马悍这只狼必须下水,否则,曹操就将自食其果。那么,马悍会下水么?
荀彧对曹操说,会!
这时代的顶尖谋士,无一不是心理大师,对各大军阀的性格分析都很有一套。荀彧早在马悍第一次进徐州时,就注意到此人不凡,此后马悍的一系列举措,更是震动天下,无人不知。荀彧反复分析过马悍,得出的结论,一个字足以概括——狼。
狼不会容忍任何外来生物闯入自己的领地,狼性凶悍,纵然面对狮虎,也敢呲牙。
如此强人,怎能容忍敌对势力窜入自己眼皮子底下而无动于衷?也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会不惧北方那庞然大物,悍然硬顶。
荀彧也知道,马悍身边有能人,贾诩不用说,而郭嘉与之同郡,早闻奇才。所以,他要先支开这二人。关西那边一直没少闹事,此前朝廷一直没出面,都是马腾、段煨这些西凉宿将出面解决。在荀彧利用荀门的影响力与各种关系的运作下,朝中连续出现请尚书丞贾诩前往长安,代表朝廷调解的奏折。朝中几位重臣也表示同意,于是天子一纸诏令,贾诩便被派往长安。
由于荀彧这个弯绕得太大,以至贾诩都没能看出来。
贾诩支开了,剩下郭嘉就好办了。荀彧知道八月正是郭氏先人祭日,郭嘉必定返回颖川,只要届时让荀门子弟不断登门请教、宴饮,拖住郭嘉,直到马悍先期归来,就算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关键,赌上与袁绍直接冲突的危险,攻入河内,以吸仇恨。这的确在冒险,不过,战争永远都是在冒险,若只想打四平八稳的仗,曹操就不会混得到如今这等局面了。
一切正如荀彧所料,马悍得知曹军为报张杨洗劫东郡之仇,悍然入侵河内,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反击,在找不到两位谋士商议的情况下,最终决定出兵河内,并于朝堂通过决议。
一切都按着荀彧的剧本发展,直到他的老侄跳出来阻止。
这也是天意——荀彧根本不知道荀攸回来了,更不知道他正在雒阳,否则必不敢行此险招。
“吾得公达,真是天意。”只凭三句话,马悍就确信荀攸的确如历史一般,是有真材实料的,当即施礼,“请公达出任军师祭酒,参赞军机,万勿推辞。”
马悍所说最后半句与日间相遇时一样,荀攸也以同样的话来回复:“攸敢不从命?”
郭嘉擅长战略谋划,荀攸擅长战术布署,贾诩集二者之长,拾遗补缺。如此,马悍的智囊团,算是齐全了。(未完待续)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w、♂随风飘零♂、司马笑、123996、漢之飛龍、lu3、明镜有尘、磨沙瓶、叫咯咯、逍遥★情外。大伙的热情,比天气还热啊,谢谢!)
~~~~~~~~~~~~~~~~~~~~~~~~~~~~~~~~~~~~~~~~~~~~~~~~~~~~~~~~~~~~~
朝会开始,天子开场白,就是对马悍此次收复徐、豫二州,给予高度评价。
刘协着实太高兴了,自返东都以来,他这个朝廷,政令不出河南,政声不传诸州,是名副其实的小朝廷。如今二州俱复,拓地千里,政令通达,方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朝廷气象。
朝臣们自然也是高声随喜,感谢先帝庇佑,盛赞天子洪福,最后才是骠骑将军英明神武。
马悍神色淡定,丝毫无半点骄矜之色,反将大半功劳,推到天子、幕僚与有关朝臣身上,收获赞声一片。
列于中后次席的荀攸看了,暗暗点头,如此心性,实与其年龄不符,的确可辅之。
对于朝议向徐、豫二州派出各郡太守、郡丞、主簿、都尉,乃至县令、典史之类,马悍根本不操心。那两块地盘眼下还是本土派当权,无论派什么人过去,都抓不到实权,只能给人衬场子而已。而马悍要的,只是军队,政务这一块,就交给朝廷好了,总得让这帮人有事做不是?
马悍笑吟吟望着百官争先恐后出列奏本。高谈阔论如何治理二州,看着气氛差不多了,才不紧不慢抛出一句:“曹操兴师侵河内,不知诸君以为当如何处置?”
马悍此言一出,大殿上争相奏言的声音渐渐平息。一起望向太尉杨彪,这军事上的事,自然得这位最高总司令发言。
杨彪捋了捋灰白相间的长髯,沉吟道:“此事也未能全怪曹孟德,张叔稚悍然出师,纵兵抢掠。实为挑衅。兖州军回师纵击,亦情有可原。然河内乃司隶要地,东都屏障,如此大动干戈,实为不妥。彪之意。先遣天使劝喻,若两家罢手最好,若执意兵戎相见,当发兵阻之。”
杨彪这一定下调子,不少官员纷纷附和。
天子刘协对军事方面,一向很尊重大臣的主张。尤其是杨彪与马悍,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决胜千里。军国之事,倚重之甚。此时听杨彪这么说,那是支持马悍了。心下松了口气,看来不会重演前阵子关于龙狼军是否出关的争执了。否则这位姊夫发起飙来,他也不知该如何劝阻。
刘协目光透过玉冕流毓,问道:“诸卿可有他议?”
马悍双目落定钟繇脸上,笑意淡淡:“钟御史可有别议?”
马悍这话语带挑衅,既然钟繇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就从他这里下刀。
出乎意料,钟繇面色平静。道:“杨太尉之言,不失老成持重之策。繇无异议。”
没有预料中的激辩,先礼后兵,议案通过。
奇了,顺利,太顺利了。马悍讶然,难道真是二州大礼太重,天子与朝臣投挑报李,还是自己出马,一个顶仨的缘故?
……
骠骑将军府中,荀攸落坐后第一句话就问:“攸敢问将军,挥师入河内,当如何撤出?”荀攸压根没提遣使之事,显然他不认为仅凭朝廷的调解,就能让曹操撤兵。
撤出?马悍怔了怔,拧紧眉头,说实在的,他还真没想过撤出的问题。而且倘若拿下河内,于情于理,于声望于形势,他都不可能撤出。马悍身兼司隶校尉,河内正是其辖地,收回尚且兼晚,又怎会入手而弃?倘若击退曹军便退出,必令朝臣质疑他的能力,对他的声望必然有损,最要紧的是,河内对雒阳的安全太重要了,一旦拿下,根本不可能放手。
荀攸一望马悍的神情,便知他只想过进,未想过出,直视马悍,一字一顿:“如此,将军就要做好与河北袁氏对决的准备。”
一语惊醒,马悍悚然,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忽视了河内的特殊位置及其功能。
河内郡,本是袁绍与河南群雄的一个军事缓冲地带。正是有了这个缓冲点,后顾无忧,袁绍才放心将兵力集中于北面,与公孙瓒对峙数年。眼下公孙瓒覆灭,北方已无足以威胁袁氏的军事力量(辽东兵力仅能自保),袁绍正将大军南移,任何稍有点眼力见的人,都能看出袁绍下一步必定要出击河南。在这当口,若有一股极具威胁的外来力量攻入河内,无论是马悍还是曹操,都必然遭到袁氏强烈反弹。
如此一来,袁绍欲取河南,必先取河内,以解决腹背之患。可以说,河内郡,是袁绍锅里的肉,无论他夹或不夹,总之轮不到别人伸筷。
其实河内所牵涉的利害关系,马悍也并非完全不知,但是……怎么说呢,应该是近段时间,一切都太顺利了:龙狼成军,南阳收将,下邳破曹,徐、豫入手……几乎只要是想,他就去做,只要去做,就会成功。长久的顺利,长期的成就,令马悍自信心膨胀。尤其是在重创了他心目中三国第一**oss曹操之后,马悍已隐隐有种不将天下群雄放在眼里的心态。而他身边的武将卫士,更视其为新一代战神,其旌旆所指,赴汤蹈火亦无所惧,根本无人质疑其决策。而能质疑他的两位谋主,偏偏又不在……
荀攸两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却不啻于当头棒喝,将马悍打醒过来。
是啊,别被“历史”引入思维歧途,眼下三国第一**oss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打败建安二年的曹操,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真正的三国巨无霸,是袁绍!
此时的袁绍,同样刚刚收拾了纠缠多年的死对头公孙瓒,兼其地,并其军,一统河北,威震天下。他的心态,只怕也与马悍差不多吧。
两个自信爆棚的大军阀,一旦因河内而擦枪走火,会是个什么后果?
谁胜谁负,马悍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曹操一定会笑歪了嘴。
这时,荀攸说出了第三句话:“曹军攻河内,乃是以身诱虎,进而驱虎逐狼之策。”
马悍以掌击案,赞道:“必是如此!”
多年征伐,一步步由小军阀做成大诸侯,马悍的战略素养也练了出来,一旦想通河内的利害关键,对曹操攻河内的意图也就洞若观火了。的确正如荀攸所言,这是曹操不惜以身犯险,把河内这滩水搅浑,以图拖黄河两岸的一虎一狼下水,趁二强打做一团,自家抽身而退。
而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马悍这只狼必须下水,否则,曹操就将自食其果。那么,马悍会下水么?
荀彧对曹操说,会!
这时代的顶尖谋士,无一不是心理大师,对各大军阀的性格分析都很有一套。荀彧早在马悍第一次进徐州时,就注意到此人不凡,此后马悍的一系列举措,更是震动天下,无人不知。荀彧反复分析过马悍,得出的结论,一个字足以概括——狼。
狼不会容忍任何外来生物闯入自己的领地,狼性凶悍,纵然面对狮虎,也敢呲牙。
如此强人,怎能容忍敌对势力窜入自己眼皮子底下而无动于衷?也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会不惧北方那庞然大物,悍然硬顶。
荀彧也知道,马悍身边有能人,贾诩不用说,而郭嘉与之同郡,早闻奇才。所以,他要先支开这二人。关西那边一直没少闹事,此前朝廷一直没出面,都是马腾、段煨这些西凉宿将出面解决。在荀彧利用荀门的影响力与各种关系的运作下,朝中连续出现请尚书丞贾诩前往长安,代表朝廷调解的奏折。朝中几位重臣也表示同意,于是天子一纸诏令,贾诩便被派往长安。
由于荀彧这个弯绕得太大,以至贾诩都没能看出来。
贾诩支开了,剩下郭嘉就好办了。荀彧知道八月正是郭氏先人祭日,郭嘉必定返回颖川,只要届时让荀门子弟不断登门请教、宴饮,拖住郭嘉,直到马悍先期归来,就算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关键,赌上与袁绍直接冲突的危险,攻入河内,以吸仇恨。这的确在冒险,不过,战争永远都是在冒险,若只想打四平八稳的仗,曹操就不会混得到如今这等局面了。
一切正如荀彧所料,马悍得知曹军为报张杨洗劫东郡之仇,悍然入侵河内,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反击,在找不到两位谋士商议的情况下,最终决定出兵河内,并于朝堂通过决议。
一切都按着荀彧的剧本发展,直到他的老侄跳出来阻止。
这也是天意——荀彧根本不知道荀攸回来了,更不知道他正在雒阳,否则必不敢行此险招。
“吾得公达,真是天意。”只凭三句话,马悍就确信荀攸的确如历史一般,是有真材实料的,当即施礼,“请公达出任军师祭酒,参赞军机,万勿推辞。”
马悍所说最后半句与日间相遇时一样,荀攸也以同样的话来回复:“攸敢不从命?”
郭嘉擅长战略谋划,荀攸擅长战术布署,贾诩集二者之长,拾遗补缺。如此,马悍的智囊团,算是齐全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