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劝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带着异能兴农家最新章节!
汤半仙继续回忆:
人有了就爱张扬,“神布”“神麦”又是无本资源,她用来辅助一些老弱孤寡也是理所当然。这与灾荒年财主设粥棚救济难民,自己积德行善还落好名声一个道理。
一亩地能收两千多斤粮食倒是有些费解。
他去时正好是秋天,那妇女地里的庄稼,长得确实比一般农户好很多。当地人传说这是因为那妇女能与老天爷爷沟通,是老天爷爷特殊照顾的结果。
他却不以为然:老天爷爷管五谷丰登不假,但老天爷爷管的可是整个天下,不可能把精力专注在一家一户上。这里面一定有别的隐情。
是什么隐情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对农业这一块他一无所知。
在他眼里,农业和灵异,风马牛不相及。
回来以后,汤半仙心里有了底:原来这是一家以农业为主的积德行善的家庭。根本不具备神职人员的素质。
对于“小神童”的出现,他觉得这不足为奇: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被传的神乎其神,那她的孩子,自然也就是“神”的“童子”了。
没想到,让他极为瞧不起的农家的孩子,如今却涉足到自己的范围圈里来了,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我觉得,老英雄不应该到那里去。”
汤半仙沉思良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汤半仙看来,这件事必须阻止。因为人们都知道自己是张家的保护神,如今,被保护的对象要“跳槽”,说明自己法力不够,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
一向自负的汤半仙,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看老爷子的劲儿头,非去不可,你得拿出说服他的理由。”张长江拧着眉头说。
“这事也忒蹊跷,她一个小屁孩儿,凉水里撒了点儿香灰儿符灰儿,就把老英雄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我看这事没这么简单。”汤半仙摸着自己的八字胡,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那你快说说看。”张长江见汤半仙半天不语,知道这里定有文章,忙催促道。
“老英雄的寿限已经快到了,是我用法术在支撑着他的生命,让他少受一些痛苦,然后寿终正寝。这是天命,任何人都违背不了。如果强行违背的话,除非……”
汤半仙狡黠地望了张长江一眼。
“除非什么呀,你快说。”
“除非借寿。”
“借寿?”
“对,借寿都是发生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一般都是向自己的子女或者孙辈借。
“借寿又分明借和暗借。
“明借比较复杂,被借寿之人斋戒沐浴,然后由亲属载着一斗米,米内插一秤杆、剪刀等物,上面再蒙上一块红色的包袱,捧到庙里,烧香磕头,祈祷神灵,泣告苍天,亲口说出愿减自己寿命多少多少,以延续长辈病者的寿限,用以表示孝心。
“暗借不通过任何仪式,也不让对方知道,暗暗地将对方的寿命强行借过来。暗借一般都是致对方于死地。由于都是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民间又叫‘吃自’。”
“‘吃自’?怎么个‘吃自’法呀?”张长江问道。
“借寿都是在与借寿之人有血缘关系的后人之间进行。比如父子相借,父亲把儿子的寿限借走后,便没了儿子,将来他也没人养老送终了,等于自己毁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民间就叫‘吃自’——既是吃自己儿子,也有吃自己本身的意思。”
“这不等于自相残杀、自断后路吗?人怎么能这样做呢?!”张长江有些气愤地说:“不过,这又如何对老爷子说呢?”
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以拖延为主。实在拖不过去了,再以“实情”相告。
两个人心里都有底:老爷子(老英雄)拖不了多长时间了。
…………………………………………
张景峰自吃了梁晓乐给他“求”的神药后,身体很快好转。过了两天,果然能下地走动了。想自己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已经在床上躺了多半年,一付“神药”就让自己恢复的如此快速,小神童,果然名不虚传。
又让仆人到外面打听了一下养老院的事。
仆人将人们的传言如实告诉给了他:“那里的养老院里已经有一千多老人了,从六十岁到九十岁的都有,七、八年了没死过一个老人。病着进去的很快就好,在里面的多会儿也不病……”
把个张景峰高兴地一拍大腿,说道:“简直神了?!”
张景峰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再加上人们的传言,对养老院的传闻确信不疑,便十分向往起来。恨不能一步迈到那里。
时间过去四、五天了,儿子张长江对这事却只字不提。每次来了,说上一两句话,拔腿就走,好像有意躲避似的。
“长江,小神童说的租赁地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张景峰实在憋不住,对前来探望的儿子张长江说。
“我正在琢磨呢?是把咱家的二百多亩地全租给她,还是租一部分。”张长江回答。
对于租地,张长江没有意见。反正都是租赁给别人种,别人的租金一年一亩几十斤,风调雨顺的年份,也才能达到百十斤。租赁给小神童一年一亩就是三百斤,且旱涝保收。要不是有老人入住养老院一说,他可能早就签订了合同了。
“要租就全租给她,一亩三百斤租金,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儿去?人家这是提的香火费用,自是不会来催着你。你还犹豫什么,快着去办租赁手续啊?”
“是,爹,过两天腾下空来,我就过去。”
“去了以后顺便问一下,我住养老院需要交什么费用。”
“是。不过,爹,我觉得你还是不去的好。你想啊,养老院里都是一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在家生活没有着靠,才投奔的那里。你有儿有女,常言说‘养儿防老’,我们又都愿意伺候你,你一个人去那里干什么?”
“我听说那里也有有儿女的老人。”
“就是有,也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哪个老人不愿意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我家的条件这么好,你何必去那里呢?”
“我听说那里的环境很适合老人居住,那里的老人从来不生病,就是病着的,去了那里,不看郎中就能好。”
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张长江皱了一下眉头:
“爹,你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在家里吃不上喝不上的,去了那里,条件好了,吃饱穿暖了,自然也就不病了。你在家里是什么条件呀?想吃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言一声儿,事情就做成了。奴仆丫鬟婆子的伺候着,比那里不强百倍。我听说,那里一个人就给一个单间,吃饭在一个大餐厅,还得自己拣菜盛饭。我不忍心让你去那里受苦。”张长江说着说着,眼里竟然挤出两滴泪来。
“咳,儿子,你不懂老人的心。”
张景峰见儿子说出这番话来,不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人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孤独。虽然儿孙绕膝,身边也不断佣人,但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偶尔来个老伙伴儿,说上几句知心话,就高兴好几天。可镇上的老伙伴儿越来越少,有的也和我一样,出不了门。那里是老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结识到与自己说得上来的朋友。人老了,主要靠精神头活着。能吃上喝上,再处处开心,什么杂病也就没有了。我想,这也许就是那里的老人不生病的主要原因。”
“…………”
张长江无语。
“你叫个人去问一下,看看需要什么手续。我已经拿定了主意去住养老院。享福也罢,受罪也罢,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你们无关。”
老英雄张景峰下了最后通牒。
“爹,你这样做,让我们做儿女的脸面往哪里搁呀?”张长江哭丧着连说:“好像我们不孝顺,嫌弃你似的。”
而在心里却说:你是享福了,长寿了,可你儿子却成了短命鬼!
“作为人子,不做愧对老人的事儿,就应该心安理得。养老院是个新事物,人们一旦理解了,还会夸你们通情达理呢!”
“…………”
张长江一看老父亲铁了心要住养老院,心里那个别扭!又不能把“借寿”的活从自己嘴里说出。想来想去,还是把汤半仙叫了家来。
汤半仙又劝说了半天,见仍是说不转,便让张长江及家人走开,十分委婉地把“借寿”之说说了出来。
老英雄闻听沉思了一会儿,半晌才说:
“‘借寿’之事,老常年倒是有传说,是不是事实,也无法验证。不过,那养老院里一千多号人,听说七老八十的也不少,还都是些孤寡老人,他们没儿没女的,如何‘借寿’?又借谁的寿?!可见此传不可信。”
“传说大都空穴来风,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事关系到后代存亡,不可草率。老英雄暂且在家静养,容我打听实着了,再去不迟。”汤半仙煞有介事地说。
“咳,你看我这身子骨,还能等多久?!”
张景峰眼里流露出失望之色:他明白了儿子推脱的原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汤半仙继续回忆:
人有了就爱张扬,“神布”“神麦”又是无本资源,她用来辅助一些老弱孤寡也是理所当然。这与灾荒年财主设粥棚救济难民,自己积德行善还落好名声一个道理。
一亩地能收两千多斤粮食倒是有些费解。
他去时正好是秋天,那妇女地里的庄稼,长得确实比一般农户好很多。当地人传说这是因为那妇女能与老天爷爷沟通,是老天爷爷特殊照顾的结果。
他却不以为然:老天爷爷管五谷丰登不假,但老天爷爷管的可是整个天下,不可能把精力专注在一家一户上。这里面一定有别的隐情。
是什么隐情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对农业这一块他一无所知。
在他眼里,农业和灵异,风马牛不相及。
回来以后,汤半仙心里有了底:原来这是一家以农业为主的积德行善的家庭。根本不具备神职人员的素质。
对于“小神童”的出现,他觉得这不足为奇: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被传的神乎其神,那她的孩子,自然也就是“神”的“童子”了。
没想到,让他极为瞧不起的农家的孩子,如今却涉足到自己的范围圈里来了,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我觉得,老英雄不应该到那里去。”
汤半仙沉思良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汤半仙看来,这件事必须阻止。因为人们都知道自己是张家的保护神,如今,被保护的对象要“跳槽”,说明自己法力不够,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
一向自负的汤半仙,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看老爷子的劲儿头,非去不可,你得拿出说服他的理由。”张长江拧着眉头说。
“这事也忒蹊跷,她一个小屁孩儿,凉水里撒了点儿香灰儿符灰儿,就把老英雄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我看这事没这么简单。”汤半仙摸着自己的八字胡,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那你快说说看。”张长江见汤半仙半天不语,知道这里定有文章,忙催促道。
“老英雄的寿限已经快到了,是我用法术在支撑着他的生命,让他少受一些痛苦,然后寿终正寝。这是天命,任何人都违背不了。如果强行违背的话,除非……”
汤半仙狡黠地望了张长江一眼。
“除非什么呀,你快说。”
“除非借寿。”
“借寿?”
“对,借寿都是发生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一般都是向自己的子女或者孙辈借。
“借寿又分明借和暗借。
“明借比较复杂,被借寿之人斋戒沐浴,然后由亲属载着一斗米,米内插一秤杆、剪刀等物,上面再蒙上一块红色的包袱,捧到庙里,烧香磕头,祈祷神灵,泣告苍天,亲口说出愿减自己寿命多少多少,以延续长辈病者的寿限,用以表示孝心。
“暗借不通过任何仪式,也不让对方知道,暗暗地将对方的寿命强行借过来。暗借一般都是致对方于死地。由于都是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民间又叫‘吃自’。”
“‘吃自’?怎么个‘吃自’法呀?”张长江问道。
“借寿都是在与借寿之人有血缘关系的后人之间进行。比如父子相借,父亲把儿子的寿限借走后,便没了儿子,将来他也没人养老送终了,等于自己毁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民间就叫‘吃自’——既是吃自己儿子,也有吃自己本身的意思。”
“这不等于自相残杀、自断后路吗?人怎么能这样做呢?!”张长江有些气愤地说:“不过,这又如何对老爷子说呢?”
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以拖延为主。实在拖不过去了,再以“实情”相告。
两个人心里都有底:老爷子(老英雄)拖不了多长时间了。
…………………………………………
张景峰自吃了梁晓乐给他“求”的神药后,身体很快好转。过了两天,果然能下地走动了。想自己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已经在床上躺了多半年,一付“神药”就让自己恢复的如此快速,小神童,果然名不虚传。
又让仆人到外面打听了一下养老院的事。
仆人将人们的传言如实告诉给了他:“那里的养老院里已经有一千多老人了,从六十岁到九十岁的都有,七、八年了没死过一个老人。病着进去的很快就好,在里面的多会儿也不病……”
把个张景峰高兴地一拍大腿,说道:“简直神了?!”
张景峰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再加上人们的传言,对养老院的传闻确信不疑,便十分向往起来。恨不能一步迈到那里。
时间过去四、五天了,儿子张长江对这事却只字不提。每次来了,说上一两句话,拔腿就走,好像有意躲避似的。
“长江,小神童说的租赁地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张景峰实在憋不住,对前来探望的儿子张长江说。
“我正在琢磨呢?是把咱家的二百多亩地全租给她,还是租一部分。”张长江回答。
对于租地,张长江没有意见。反正都是租赁给别人种,别人的租金一年一亩几十斤,风调雨顺的年份,也才能达到百十斤。租赁给小神童一年一亩就是三百斤,且旱涝保收。要不是有老人入住养老院一说,他可能早就签订了合同了。
“要租就全租给她,一亩三百斤租金,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儿去?人家这是提的香火费用,自是不会来催着你。你还犹豫什么,快着去办租赁手续啊?”
“是,爹,过两天腾下空来,我就过去。”
“去了以后顺便问一下,我住养老院需要交什么费用。”
“是。不过,爹,我觉得你还是不去的好。你想啊,养老院里都是一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在家生活没有着靠,才投奔的那里。你有儿有女,常言说‘养儿防老’,我们又都愿意伺候你,你一个人去那里干什么?”
“我听说那里也有有儿女的老人。”
“就是有,也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哪个老人不愿意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我家的条件这么好,你何必去那里呢?”
“我听说那里的环境很适合老人居住,那里的老人从来不生病,就是病着的,去了那里,不看郎中就能好。”
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张长江皱了一下眉头:
“爹,你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在家里吃不上喝不上的,去了那里,条件好了,吃饱穿暖了,自然也就不病了。你在家里是什么条件呀?想吃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言一声儿,事情就做成了。奴仆丫鬟婆子的伺候着,比那里不强百倍。我听说,那里一个人就给一个单间,吃饭在一个大餐厅,还得自己拣菜盛饭。我不忍心让你去那里受苦。”张长江说着说着,眼里竟然挤出两滴泪来。
“咳,儿子,你不懂老人的心。”
张景峰见儿子说出这番话来,不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人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孤独。虽然儿孙绕膝,身边也不断佣人,但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偶尔来个老伙伴儿,说上几句知心话,就高兴好几天。可镇上的老伙伴儿越来越少,有的也和我一样,出不了门。那里是老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结识到与自己说得上来的朋友。人老了,主要靠精神头活着。能吃上喝上,再处处开心,什么杂病也就没有了。我想,这也许就是那里的老人不生病的主要原因。”
“…………”
张长江无语。
“你叫个人去问一下,看看需要什么手续。我已经拿定了主意去住养老院。享福也罢,受罪也罢,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你们无关。”
老英雄张景峰下了最后通牒。
“爹,你这样做,让我们做儿女的脸面往哪里搁呀?”张长江哭丧着连说:“好像我们不孝顺,嫌弃你似的。”
而在心里却说:你是享福了,长寿了,可你儿子却成了短命鬼!
“作为人子,不做愧对老人的事儿,就应该心安理得。养老院是个新事物,人们一旦理解了,还会夸你们通情达理呢!”
“…………”
张长江一看老父亲铁了心要住养老院,心里那个别扭!又不能把“借寿”的活从自己嘴里说出。想来想去,还是把汤半仙叫了家来。
汤半仙又劝说了半天,见仍是说不转,便让张长江及家人走开,十分委婉地把“借寿”之说说了出来。
老英雄闻听沉思了一会儿,半晌才说:
“‘借寿’之事,老常年倒是有传说,是不是事实,也无法验证。不过,那养老院里一千多号人,听说七老八十的也不少,还都是些孤寡老人,他们没儿没女的,如何‘借寿’?又借谁的寿?!可见此传不可信。”
“传说大都空穴来风,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事关系到后代存亡,不可草率。老英雄暂且在家静养,容我打听实着了,再去不迟。”汤半仙煞有介事地说。
“咳,你看我这身子骨,还能等多久?!”
张景峰眼里流露出失望之色:他明白了儿子推脱的原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