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来点新鲜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逍遥初唐最新章节!
李世民担心生变故,当下写了契,还用了皇帝的玉玺。这种行径多少有些没溜儿,但此刻开怀畅意,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写完之后,李世民端详这契上面的字体,忽然觉得自己的书法都有所精进了,看来古人云,字乃意之形,诚然不欺也,心情果然是能够影响书法好坏的。
“李牧,拿去!这样可放心了?朕再不能反悔了。”
“呵呵。”李牧挤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把契接过来,随手折了两下塞进怀里,叹道:“姜还是老的辣啊,臣这回算是栽了。”
李世民立刻接话道:“你不是说稳赚不赔么?朕把便宜让给你,你怎么算栽呢?难道你在欺骗朕?”
李牧又叹息一声,道:“臣算计着不赔,是因为臣会努力去做好。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国家的事情,理应朝廷或者陛下来承担风险,哪怕这个风险只有一点点,臣觉得这是规矩。但今日,陛下与诸公,在臣已经尽力保证会努力去做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意承担哪怕一丝的风险,而选择把这些风险强加给臣——臣无话可说,只能是跪谢吾皇隆恩了。”
李牧跪下磕了个头,李世民的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
“陛下,臣疲惫,请告退。”说罢,李牧转身便走。
“你给朕站住!”
李牧充耳不闻,自顾走出了两仪殿外。李世民看着李牧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方才因‘赢了’李牧而感觉到的喜悦,瞬间被冲散殆尽,站在他身旁的众人,也都尴尬异常。这事儿闹的,虽然是遂了心愿,让李牧担起来了,可是结果怎么这么别扭呢?搞得好像是大唐朝野无人,君臣合伙欺负一个孩子似的。
若从本心论,虽然大家是这么做的,但确实没这么想过。或许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思在里头,但真没有欺负李牧的意思。只是平日里看他飞扬跋扈惯了,想要挫挫他的锐气罢了。
可是现在这个情况,看李牧满身颓废气地离开,众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儿。细想一下,李牧这小子除了嘴不好,好占个尖儿之外,也没什么可说道的地方。不管是跟他对付还是不对付的人,只要是正事儿找到他,基本上也都给办了。就算他最讨厌的山东士族,他也没有拒之门外,最多也就是贬损几句罢了。
这么一想,今日君臣的所作所为,好像真的是有点过分了。
……
须臾过了五日,到了正月十三。
这五日,李牧吃过早饭就去平康坊排戏,午后回到家开始处理突厥互市的事情,到了黄昏,必有一份整理好的奏折送入宫中供李世民御览。但他自己是不去宫里的,像是赌气一样。
他故意把奏折写的很详细,细致到李世民想找个茬询问,都没什么可问的。同时大唐保险也挂牌成立,由于是李牧自己的资产来背书,所以也没挂在内务府的名下,在工匠坊的银行对面清出一个院落,就算是挂牌成立了。由于还没正式展开业务,里头也没什么人。李牧叫魏璎珞跟珍珠搬过去住应当一下,年后第三天,魏璎珞就自觉上班了,李牧不在工部的时候,多亏了她这个秘书出力,才让内务府协调顺畅。
不少商人已经摸清了门道,内务府虽说是李牧说了算,但他不常在内务府理事,实际上的关键人物,还是这个所谓的秘书。奇葩的是,这人竟是李牧的死对头,魏征的女儿。多少让人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牧也不是没有过疑虑,但就目前为止,魏璎珞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公是公、私是私,她从未混淆过。李牧也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没有多费心思了。
上元节,也就是李牧前世的元宵节,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大唐也是一个很大的节令。大唐施行宵禁,在长安城,除了平康坊特殊,可以通宵达旦之外,其他的一百零七坊都是要宵禁的。唯有上元节前后三天,是国家的法定节日,可以彻夜灯火通明。
一年就只有这三天狂欢,百姓自然是都想凑个热闹。这也是长安城的富人们炫富的一个最好机会。灯轮、灯树、灯楼等,各种新型花灯设计得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各家各府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秀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其昂贵者,光是服装就要花费百贯。
虽说各坊都会准备花灯,但平康坊最为大唐娱乐业的旗舰,永远是最惹人注目的。其他各坊,都是坊内的大户,才会准备巨型花灯,灯树,歌舞等也是凤毛麟角。但在平康坊,每一家青楼门口,都有灯楼,都有舞台,都有歌舞。而且在上元节当日,还要选出花魁。而拥有花魁的青楼东家,则默认成为平康坊这一年的坊正,代表平康坊与官府打交道。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坊正,在平康坊的地界,坊正的官职虽小,油水却是不小。平平常常,不显山不漏水,一年几千贯是有的,再加上花魁的加持。谁要是赢了这一场,这一年就算是饱了。
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逐鹿侯李牧买下了半个平康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出了花魁的青楼,也绝不敢跟他去争。所以今年在操办上元节庆典之前,各东家都来丽春院探听风声。没辙呀,半个平康坊都是人家的,这边不点头,这花魁比赛也没意义了。
李牧早知道这个规矩,他也没想更改这个规矩,因为他有信心必胜。他让二狗与这些青楼东家见了面,约定今年如往常一样,大家各凭本事。众东家得了李牧的承诺,这才各回各家开始准备。
李牧这头窦娥冤也排得差不多了,但在上元节这么喜庆的节日,演这么悲伤的戏,总归还是不太好。所以李牧临时改了主意,把窦娥冤的首演推迟到了上元节后,而在上元节这几天,他准备了新的杀手锏,来应对这场花魁比赛。
李牧在上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门课,叫做中国文学史,讲的是文学载体的进化过程。
最早的时候,叫做“风雅颂”,也就是《诗经》。风,土风歌谣,雅,王朝贵族的乐曲,颂,宗庙祭祀,歌颂神灵的致辞。
而到了秦汉时期,则是“乐府诗”的天下。乐府是秦朝时设置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代沿用其名。乐府诗以叙事为主,配以音乐,可歌舞。
在汉末到隋朝一统这段时期,由于连年征战,胡汉相争等因素,导致乐府的乐谱大量失传,直接导致乐府诗的没落。有的是有曲没词,有的是有词没曲儿,完整保留下来的极少。因此歌舞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就只有音乐,而没有唱词了。唱词的部分,变成了一种保留下来的格式,诗人以此格式创作,逐渐形成了“唐诗”。
细研究这其中的演变可以发现,文学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诗经》时代,一首枕长的诗歌,往往叙述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此时的诗文,主要是“四字”,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乐府诗,大多数是“五言”,多出一个字,让叙事能力大大提升。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到了唐朝,先是继承了乐府的五言,随后演变出更为复杂的七言绝句。这个过程,是字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
唐朝之后是宋朝,宋词又重新找回了乐府诗的灵魂,不拘泥于五言或者七言。用文字来配曲调,所以形成了“宋词”的标志性长短句。
再往后元朝,不满足于“长短句”的格式化叙事,加入了布景,表演,唱念做打等等元素,形成了杂曲。明清时,文人骚客在杂曲的故事性基础上,发展出来小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着字数更多,叙事能力更强,更加复杂的方向走的。
现在是初唐,诗文更多是五言乐府格式,七言绝句多是“高阶诗人”炫技的手段。李牧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但无论是无言还是七言,在上元节这个场合,都不太适合。这就像大年三十的春晚,突然主持人报幕,下面一个节目是诗朗诵,不是不行,而是会很尬。
在这种庆典的场合,最合适的,还是歌舞。
舞,很简单,丽春院都是教坊司出身,歌舞是她们的老本行,拿来就用,随便排练一下就行。歌,也是如此,虽然乐府诗完整留存的不多,但教坊司出身还是多少会一些的。
但这些,其他青楼多少也都会。大家都一样的,显然不能出彩。
所以李牧准备的杀手锏,就是让历史的进程再跨一步。
大家都玩乐府的时候,我给你来个宋词。这不就新颖了么?
李牧会背的宋词没有唐诗多,但也有几十首。其中有一首,多少还与上元节搭一点边儿。正月十五月儿圆,这首宋词,刚好也是说月亮的。
李世民担心生变故,当下写了契,还用了皇帝的玉玺。这种行径多少有些没溜儿,但此刻开怀畅意,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写完之后,李世民端详这契上面的字体,忽然觉得自己的书法都有所精进了,看来古人云,字乃意之形,诚然不欺也,心情果然是能够影响书法好坏的。
“李牧,拿去!这样可放心了?朕再不能反悔了。”
“呵呵。”李牧挤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把契接过来,随手折了两下塞进怀里,叹道:“姜还是老的辣啊,臣这回算是栽了。”
李世民立刻接话道:“你不是说稳赚不赔么?朕把便宜让给你,你怎么算栽呢?难道你在欺骗朕?”
李牧又叹息一声,道:“臣算计着不赔,是因为臣会努力去做好。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国家的事情,理应朝廷或者陛下来承担风险,哪怕这个风险只有一点点,臣觉得这是规矩。但今日,陛下与诸公,在臣已经尽力保证会努力去做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意承担哪怕一丝的风险,而选择把这些风险强加给臣——臣无话可说,只能是跪谢吾皇隆恩了。”
李牧跪下磕了个头,李世民的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
“陛下,臣疲惫,请告退。”说罢,李牧转身便走。
“你给朕站住!”
李牧充耳不闻,自顾走出了两仪殿外。李世民看着李牧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方才因‘赢了’李牧而感觉到的喜悦,瞬间被冲散殆尽,站在他身旁的众人,也都尴尬异常。这事儿闹的,虽然是遂了心愿,让李牧担起来了,可是结果怎么这么别扭呢?搞得好像是大唐朝野无人,君臣合伙欺负一个孩子似的。
若从本心论,虽然大家是这么做的,但确实没这么想过。或许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思在里头,但真没有欺负李牧的意思。只是平日里看他飞扬跋扈惯了,想要挫挫他的锐气罢了。
可是现在这个情况,看李牧满身颓废气地离开,众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儿。细想一下,李牧这小子除了嘴不好,好占个尖儿之外,也没什么可说道的地方。不管是跟他对付还是不对付的人,只要是正事儿找到他,基本上也都给办了。就算他最讨厌的山东士族,他也没有拒之门外,最多也就是贬损几句罢了。
这么一想,今日君臣的所作所为,好像真的是有点过分了。
……
须臾过了五日,到了正月十三。
这五日,李牧吃过早饭就去平康坊排戏,午后回到家开始处理突厥互市的事情,到了黄昏,必有一份整理好的奏折送入宫中供李世民御览。但他自己是不去宫里的,像是赌气一样。
他故意把奏折写的很详细,细致到李世民想找个茬询问,都没什么可问的。同时大唐保险也挂牌成立,由于是李牧自己的资产来背书,所以也没挂在内务府的名下,在工匠坊的银行对面清出一个院落,就算是挂牌成立了。由于还没正式展开业务,里头也没什么人。李牧叫魏璎珞跟珍珠搬过去住应当一下,年后第三天,魏璎珞就自觉上班了,李牧不在工部的时候,多亏了她这个秘书出力,才让内务府协调顺畅。
不少商人已经摸清了门道,内务府虽说是李牧说了算,但他不常在内务府理事,实际上的关键人物,还是这个所谓的秘书。奇葩的是,这人竟是李牧的死对头,魏征的女儿。多少让人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牧也不是没有过疑虑,但就目前为止,魏璎珞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公是公、私是私,她从未混淆过。李牧也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没有多费心思了。
上元节,也就是李牧前世的元宵节,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大唐也是一个很大的节令。大唐施行宵禁,在长安城,除了平康坊特殊,可以通宵达旦之外,其他的一百零七坊都是要宵禁的。唯有上元节前后三天,是国家的法定节日,可以彻夜灯火通明。
一年就只有这三天狂欢,百姓自然是都想凑个热闹。这也是长安城的富人们炫富的一个最好机会。灯轮、灯树、灯楼等,各种新型花灯设计得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各家各府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秀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其昂贵者,光是服装就要花费百贯。
虽说各坊都会准备花灯,但平康坊最为大唐娱乐业的旗舰,永远是最惹人注目的。其他各坊,都是坊内的大户,才会准备巨型花灯,灯树,歌舞等也是凤毛麟角。但在平康坊,每一家青楼门口,都有灯楼,都有舞台,都有歌舞。而且在上元节当日,还要选出花魁。而拥有花魁的青楼东家,则默认成为平康坊这一年的坊正,代表平康坊与官府打交道。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坊正,在平康坊的地界,坊正的官职虽小,油水却是不小。平平常常,不显山不漏水,一年几千贯是有的,再加上花魁的加持。谁要是赢了这一场,这一年就算是饱了。
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逐鹿侯李牧买下了半个平康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出了花魁的青楼,也绝不敢跟他去争。所以今年在操办上元节庆典之前,各东家都来丽春院探听风声。没辙呀,半个平康坊都是人家的,这边不点头,这花魁比赛也没意义了。
李牧早知道这个规矩,他也没想更改这个规矩,因为他有信心必胜。他让二狗与这些青楼东家见了面,约定今年如往常一样,大家各凭本事。众东家得了李牧的承诺,这才各回各家开始准备。
李牧这头窦娥冤也排得差不多了,但在上元节这么喜庆的节日,演这么悲伤的戏,总归还是不太好。所以李牧临时改了主意,把窦娥冤的首演推迟到了上元节后,而在上元节这几天,他准备了新的杀手锏,来应对这场花魁比赛。
李牧在上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门课,叫做中国文学史,讲的是文学载体的进化过程。
最早的时候,叫做“风雅颂”,也就是《诗经》。风,土风歌谣,雅,王朝贵族的乐曲,颂,宗庙祭祀,歌颂神灵的致辞。
而到了秦汉时期,则是“乐府诗”的天下。乐府是秦朝时设置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代沿用其名。乐府诗以叙事为主,配以音乐,可歌舞。
在汉末到隋朝一统这段时期,由于连年征战,胡汉相争等因素,导致乐府的乐谱大量失传,直接导致乐府诗的没落。有的是有曲没词,有的是有词没曲儿,完整保留下来的极少。因此歌舞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就只有音乐,而没有唱词了。唱词的部分,变成了一种保留下来的格式,诗人以此格式创作,逐渐形成了“唐诗”。
细研究这其中的演变可以发现,文学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诗经》时代,一首枕长的诗歌,往往叙述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此时的诗文,主要是“四字”,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乐府诗,大多数是“五言”,多出一个字,让叙事能力大大提升。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到了唐朝,先是继承了乐府的五言,随后演变出更为复杂的七言绝句。这个过程,是字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
唐朝之后是宋朝,宋词又重新找回了乐府诗的灵魂,不拘泥于五言或者七言。用文字来配曲调,所以形成了“宋词”的标志性长短句。
再往后元朝,不满足于“长短句”的格式化叙事,加入了布景,表演,唱念做打等等元素,形成了杂曲。明清时,文人骚客在杂曲的故事性基础上,发展出来小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着字数更多,叙事能力更强,更加复杂的方向走的。
现在是初唐,诗文更多是五言乐府格式,七言绝句多是“高阶诗人”炫技的手段。李牧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但无论是无言还是七言,在上元节这个场合,都不太适合。这就像大年三十的春晚,突然主持人报幕,下面一个节目是诗朗诵,不是不行,而是会很尬。
在这种庆典的场合,最合适的,还是歌舞。
舞,很简单,丽春院都是教坊司出身,歌舞是她们的老本行,拿来就用,随便排练一下就行。歌,也是如此,虽然乐府诗完整留存的不多,但教坊司出身还是多少会一些的。
但这些,其他青楼多少也都会。大家都一样的,显然不能出彩。
所以李牧准备的杀手锏,就是让历史的进程再跨一步。
大家都玩乐府的时候,我给你来个宋词。这不就新颖了么?
李牧会背的宋词没有唐诗多,但也有几十首。其中有一首,多少还与上元节搭一点边儿。正月十五月儿圆,这首宋词,刚好也是说月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