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五百七十一章 担心和期待。一摔两百亿?可以接受?
第五百七十一章 担心和期待。一摔两百亿?可以接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光压发动机的研发进入到了新阶段--即将进行第一次起降测试。
臧春来是航空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他不是专业的研发人员,但一直跟着设计制造走过来,到现在,即将进入起降测试,还是感觉速度太快了。
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工程人员,都有和臧春来同样的感觉。
光压发动机的设计是研究组完成的,进入制造阶段,有大量的工程人员参与到工作中,他们按照设计的要求一步步进行装配,用九个月时间里,完成了整个装置。
发动机是他们亲手建造起来的,他们本应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可当近距离看着直径超过百米的大块头时,他们就感觉有些不真实,想到即将进入起降测试,心里总会产生担忧情绪。
担忧,主要体现在三点。
有些研究人员担心理论问题,光压发动机的理论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
那么,理论就一定正确吗?
如果光压发动机的理论是有问题的,他们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就是设计问题。
即便有王浩主导光压发动机的项目,但设计真的完善到制造的光压能让如此大块头升空吗?
最后就是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故障问题了。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机械装置,制造出来以后也会存在故障,更不用说如此大块头了。
虽然他们做了很多的检测,中途也修正了很多的问题,但万一进行起降测试的时候,会有什么大的故障发生呢?
那可不是故障问题了,很可能变成一次大的事故。
很多人对此都很担心。
他们能做的只是认真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对每一部分进行检测,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
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光压发动机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材料、经费和人力,若是其将测试出现故障,发动机从空中砸到地面,到时候,简直是无法想象,甚至不敢想象。
“上面有超大的安全伞,如果发生故障会瞬间打开……但我觉得用处不大,只能说可以降低一点儿到地面的撞击。”
“发生这种情况,凹面反射镜一定会大幅度的损坏。”
“现在的发动机核心就是凹面反射镜,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和空间,其他设备倒是其次了……”
很多人私下讨论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越是讨论就越是紧张,“谁有具体消息?起降测试什么时候开始?”
“根据我对王院士的了解,应该是按照计划进行。”
“那不就是这一轮检测结束?”
“对~~~”
“这么快吗?我觉得稳妥为主,还是再等几个月……”
“这种大型项目,感觉都应该是检测几年,然后再进行有风险的测试,现在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是啊,我也这么看。”
他们的看法当然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决定权的就是王浩。
王浩做出决定以后,第一时间就敲定了测试时间,然后就写了一份报告提交给上级部门。
这次的测试可不是普通的实验。
光压发动机受到了国际关注,也是国内最大型的项目,第一次提降测试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会有领导组过来旁观。
当然,以后的每个实验都很重要。
第一次总归是不一样的,能够成功让光压发动机升空,就说明他们的理论和设计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也能够打破舆论上的一些质疑。
就像是项目组内部人员的想法,舆论上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些人认为光压发动机的理论是错误的,还有些人认为,光压发动机根本不可能完成,就只是一项假想的科技。
舆论上更多的人则质疑理论和设计问题。
光压发动机理论认为,必须要制造出5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够保证制造出足够强的光压。
如果温度在5万摄氏度以下,制造出的光压就会呈现指数性下降,去作用于航天器上的推力,甚至赶不上或者推进器的效果,更不用说,光压发动机还制造的如此庞大,很可能连本身都无法推动。
当然,有担心和质疑,也同样有信任和期待。
后者人数占比很少。
保罗菲尔-琼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得知起降测试即将进行以后,对待工作都变得热情很多,逢人便说起对于起降测试的期待,“终于要开始实验了,我已经等了很久。”
“第一步即将测试,非常关键。”
“虽然已经完成了光压测定实验,测定到的光压也达到了既定数值,但毕竟只是小型实验。”
“现在是发动机测试,只要完成了这一步,距离能飞入太空就不远了……”
臧春来对于保罗菲尔-琼斯的心情很不理解,他忍不住问道,“保罗,你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
“当然是担心即将测试会出问题,这个庞然大物可是要飞起来的……”臧春来说完补充一句,“有点不敢想象。”
他摇摇头。
保罗菲尔-琼斯也摇头,说道,“为什么要担心呢?”
他认真道,“这个项目是王浩主导的,他都不担心,我为什么要担心?实验是否能成功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情,我要确定是设计没有问题,你们要确定的是设备没有大的故障。”
“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臧春来听罢一愣,忽然觉得保罗说的很有道理,与其在这里不断的担心,还不如做好自己的工作。
虽然事情是这样的,但他还是无法保持平静。
想想……
还是很担心啊!
……
与此同时,国际依旧聚焦核子组织的强湮灭力场设备。
在强湮灭力场设备完成初步测试以后,核子组织就围绕设备展开了一系列的测定工作。
这些基础的测定工作会发布很多的数据,也让他们一直占据舆论焦点的地位,风头都改过了很长时间没有消息的反重力中心。
比尔-布莱恩对此很郁闷。
在强湮灭力场方向的研究上,国际就只有三家机构,包括反重力中心、格鲁姆湖计划以及湮灭组织。
这次和科技部门的合作,包括核子组织和湮灭组织,强湮灭力场设备是提供给核子组织,但相关的工作是由湮灭组织负责的。
现在核子组织利用测试设备的机会,发布了那么多基础实验成果,感觉就像是把湮灭组织抛在了一边,而他们本身是做粒子对撞实验、粒子标准模型研究的,和湮灭力场不在一个领域内。
尤尼尔-诺沃提尼安慰说道,“反正他们发布的实验和数据也不是全新的内容,都只是验证而已。”
“那些早就已经被反重力中心发布过了。”
布莱恩摇头叹道,“验证也很重要啊……”
验证,确实很重要。
核子组织发布的实验和数据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他们做了‘验证成果’的工作。
反重力中心早已经发布了很多的成果内容,但问题在于无法获得任何的验证,因为没有其他团队掌握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他们发布的成功内容,也只能让其他人看看而已,具体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现在核子组织完成了验证,也等于是对实验成果进行了肯定。
布莱恩道,“早知道谈判的时候就多争取一下,我们应该先一步把设备运到实验基地,和他们分开进行实验。”
诺沃提尼摇头道,“按照计划还需要一个月。”
“而且,你也不可能争取到。科技部门想合作的是核子组织,而不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只是附带的……”
“好吧。”
比尔-布莱恩也清楚这一点,他最终只能长叹一口气。
另一个郁闷的机构就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了,他们只能看着核子组织发布一个个成果,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同时,他们的经费还断掉了。
新一号决策人临时拨款了30亿美元给项目组,但30亿美元是分三批拨款的,他们本来以为不再为经费发愁,结果第二批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一些高投入的研究不得不暂时中断。
他们甚至在考虑拆卸原来的反重力设备,利用底层材料去支持区域性强湮灭力场研究。
结果被叫停了。
一方面,原来的设备还是有用的。
另一个方面,决策层正在考虑拿到科技部门和核子组织合作的设备技术,就可以直接进行逆向工程来进行研究。
这就让库博更郁闷了。
“我上个星期去能源部,他们的意思是先拿到技术,然后再进行理论方向的研究。”
“但是……”
“那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不擅长这个!”
科罗特-詹姆斯不在意的说道,“我早就和你说过了,不要把情况想的太好。我们的比较对象是反重力中心,但根本不可能追上,他们只拿一些边缘的技术,就足以让我们绝望。”
“不过没关系,我一定会留下来,我只是个实验物理学家,至于你……”
他说的摇摇头,摆出一副不看好的样子。
库博气的快吐血了,他咬牙道,“你就不能为想一想!”
詹姆斯道,“是因为你没有为我着想。还记得一年前吗?当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我早就说了让你拿出一部分,给我个人做奖金,哪怕只有一亿美元也可以,到时候,还管什么研究不研究。”
“你当时这么做了,现在就完全不用担心。”
“如果你丢掉了工作,我肯定会拿出一部分让你安心养老,你可以去印度尼西亚、泰国,这些国家都很好,当地的年轻少女都会喜欢和你在一起……你想想,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好?”
“……我有家庭!”
“我知道。”
“那你还说这些?”
“但你敢说自己不心动吗?”
“……”
库博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了,詹姆斯说的退休生活,只要是个正常男人就会心动。
他叹了口气,道,“好吧,你是对的。”
“你现在觉得我对也没有用了。能源部对我们的资金审查越来越严格,机会没有了,我只想要1亿美元而已……”
詹姆斯不断为错失机会叹气。
库博有点想揍人。
一亿美元?而已?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果做了这件事,詹姆斯确实会过的很潇洒,很可能提前过上美好的养老生活,而他则是要担负重大的法律风险,至于什么养老……
在监狱吗?
……
国际聚焦核子组织,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星期,光压发动机项目迎来了既定的测试。
领导组已经来了。
在起降测试的前两天,最高决策人出现在实验基地,并对于所有参与实验项目的人员进行了鼓励。
之后,下一级领导组到来。
赵老师、徐老师、朱老师一起出现在实验基地,三个决策层的领导一起来到基地,也代表了高层对于光压发动机项目的重视。
朱老师是航天局的负责人,他的心情才是最为复杂的。
航天局的‘航天飞碟’研发项目已经进入了正轨,他们和军方的空舰团队进行合作,拿到了横向湮灭力场技术、超导电池技术,并和航天技术结合进行航天飞碟研发。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航天飞碟项目已经快要完成了设计论证。
相对于使用全新技术的航天飞碟来说,一年就能消化技术基础并完成飞碟的设计论证,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但是,往往最怕的就是对比。
光压发动机从开启项目到现在,也包括申请设计的阶段,差不多也就一年多一点儿而已,到现在却已经完成了制造,甚至都要第一次起降测试了。
朱老师都想来一句国骂。
他肯定不会这么做,还只能微笑着和王浩握手,提前祝福光压发动机的起降测试成功。
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们完成了起降测试以后,下一步还需要很多的测试对吧?一直到升入太空,或者,制造真正的航天飞船……要多久?”
王浩正要回答,就听朱老师继续说道,“一年肯定不行吧,怎么也要两、三年,对吧?”
“这个……”
王浩犹豫了一下,说道,“应该用不了吧,我觉得接下来的几个月,都会一直测试,同时进行航天飞船的设计。”
“等光压发动机的测试结束,就可以制造航天飞船了。”
朱老师用力扯了扯嘴角,过了好半天郁闷道,“祝你们一路顺利……”
赵老师、徐老师都听笑了。
他们对朱老师的心情还是有了解的,朱老师是航天局的直接负责人,当然希望任期内航天局掌握最高端的太空技术,否则情况对航天局来说就会有点尴尬。
另外,朱老师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他大概希望航天飞船项目进行速度慢一点。
结果……
项目进展快到难以想象。
徐老师开口问道,“王院士,对这次测试有信心吗?”
王浩摇头道,“信心肯定是有的。但这不是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更看重实验、看重结果。”
“如果在起降测试阶段发现问题,就要找出来进行改正。”
实际上,王浩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他做的就是亲自带队对每一个部门进行检测。
过去三个月时间,他都忙碌于工作中。
王浩需要保证的是关键装置不出现问题,光压发动机就不会出现大的故障,那么起降测试就不会有高风险。
在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当然也要做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光压发动机的应急安全措施,一个是大范围的安全降落点,也就是在一片直径超过三公里的范围,填装超过十米厚的细沙。
如果发动机升空后出现问题,但控制系统没有完全损坏,就可以控制发动机降落在安全降落点,最大可能的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
第二就是发动机携带的上百个大型降落伞。
地面可以控制发动机上的所有降落伞瞬时开启,中途发生严重的故障时,降落伞带来向上的力,就可以尽可能降低的发动机撞击地面的强度,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发动机进行保护。
在临近起降测试的前一天,王浩还组织了安全应对会议,说起了只开启降落伞进行保护的效果,“上百个降落伞能提供一定的力,但从最高处下落,发动机还是会撞击地面。”
“从计算上来看,凹面反正就能六条主支架会损坏,同时,有六分之一以上的材料板、下放以及环绕中心的激光口和激发平衡推进器也会损坏。”
他说完补充一句,“这一种损毁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句话说出来以后,三个领导组的老师都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他们对于项目也有了解。
到现在为止,光压发动机项目已经投入超过一千亿。
按照王浩给出的数据,损坏程度会五分之一,也就是‘摔一下’就损失了两百亿。
结果是……可以接受?
王浩倒是没有那么多想法,发动机出现大的故障有损失也很正常,连续三个月的检测工作,他对于主要装置运作还是有信心的,并不认为会出现大的问题。
这只是安全会议,当然要进行安全装置的说明。
等安全会议结束,王浩还是带队去查看了主要设备,包括两座强湮灭力场设备,激发推进装置等,一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才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他早早的起床又进了发动机内部,并问了一下核反应堆运转情况。
八点,领导组到来。
九点,工程人员开始拆卸发动机下方的固定装置,并对于场地进行认真清理,保证下方不会出现可燃物。
十二点,光压发动机内部进行了预热,也就是开启两座强湮灭力场、开启热源装置,并释放少量的中子制造热量。
下午一点,激发推进装置做了最后一次开启测试。
两点,所有人都离开了光压发动机基地。
有一部分研究人员去了距离十公里的控制中心;还有一部分人去了二十公里外侧对项目基地的小山坡,上面有通道能进入山体内的防空洞。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实验,即将开始。
(本章完)
光压发动机的研发进入到了新阶段--即将进行第一次起降测试。
臧春来是航空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他不是专业的研发人员,但一直跟着设计制造走过来,到现在,即将进入起降测试,还是感觉速度太快了。
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工程人员,都有和臧春来同样的感觉。
光压发动机的设计是研究组完成的,进入制造阶段,有大量的工程人员参与到工作中,他们按照设计的要求一步步进行装配,用九个月时间里,完成了整个装置。
发动机是他们亲手建造起来的,他们本应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可当近距离看着直径超过百米的大块头时,他们就感觉有些不真实,想到即将进入起降测试,心里总会产生担忧情绪。
担忧,主要体现在三点。
有些研究人员担心理论问题,光压发动机的理论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
那么,理论就一定正确吗?
如果光压发动机的理论是有问题的,他们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就是设计问题。
即便有王浩主导光压发动机的项目,但设计真的完善到制造的光压能让如此大块头升空吗?
最后就是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故障问题了。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机械装置,制造出来以后也会存在故障,更不用说如此大块头了。
虽然他们做了很多的检测,中途也修正了很多的问题,但万一进行起降测试的时候,会有什么大的故障发生呢?
那可不是故障问题了,很可能变成一次大的事故。
很多人对此都很担心。
他们能做的只是认真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对每一部分进行检测,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
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光压发动机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材料、经费和人力,若是其将测试出现故障,发动机从空中砸到地面,到时候,简直是无法想象,甚至不敢想象。
“上面有超大的安全伞,如果发生故障会瞬间打开……但我觉得用处不大,只能说可以降低一点儿到地面的撞击。”
“发生这种情况,凹面反射镜一定会大幅度的损坏。”
“现在的发动机核心就是凹面反射镜,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和空间,其他设备倒是其次了……”
很多人私下讨论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越是讨论就越是紧张,“谁有具体消息?起降测试什么时候开始?”
“根据我对王院士的了解,应该是按照计划进行。”
“那不就是这一轮检测结束?”
“对~~~”
“这么快吗?我觉得稳妥为主,还是再等几个月……”
“这种大型项目,感觉都应该是检测几年,然后再进行有风险的测试,现在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是啊,我也这么看。”
他们的看法当然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决定权的就是王浩。
王浩做出决定以后,第一时间就敲定了测试时间,然后就写了一份报告提交给上级部门。
这次的测试可不是普通的实验。
光压发动机受到了国际关注,也是国内最大型的项目,第一次提降测试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会有领导组过来旁观。
当然,以后的每个实验都很重要。
第一次总归是不一样的,能够成功让光压发动机升空,就说明他们的理论和设计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也能够打破舆论上的一些质疑。
就像是项目组内部人员的想法,舆论上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些人认为光压发动机的理论是错误的,还有些人认为,光压发动机根本不可能完成,就只是一项假想的科技。
舆论上更多的人则质疑理论和设计问题。
光压发动机理论认为,必须要制造出5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够保证制造出足够强的光压。
如果温度在5万摄氏度以下,制造出的光压就会呈现指数性下降,去作用于航天器上的推力,甚至赶不上或者推进器的效果,更不用说,光压发动机还制造的如此庞大,很可能连本身都无法推动。
当然,有担心和质疑,也同样有信任和期待。
后者人数占比很少。
保罗菲尔-琼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得知起降测试即将进行以后,对待工作都变得热情很多,逢人便说起对于起降测试的期待,“终于要开始实验了,我已经等了很久。”
“第一步即将测试,非常关键。”
“虽然已经完成了光压测定实验,测定到的光压也达到了既定数值,但毕竟只是小型实验。”
“现在是发动机测试,只要完成了这一步,距离能飞入太空就不远了……”
臧春来对于保罗菲尔-琼斯的心情很不理解,他忍不住问道,“保罗,你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
“当然是担心即将测试会出问题,这个庞然大物可是要飞起来的……”臧春来说完补充一句,“有点不敢想象。”
他摇摇头。
保罗菲尔-琼斯也摇头,说道,“为什么要担心呢?”
他认真道,“这个项目是王浩主导的,他都不担心,我为什么要担心?实验是否能成功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情,我要确定是设计没有问题,你们要确定的是设备没有大的故障。”
“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臧春来听罢一愣,忽然觉得保罗说的很有道理,与其在这里不断的担心,还不如做好自己的工作。
虽然事情是这样的,但他还是无法保持平静。
想想……
还是很担心啊!
……
与此同时,国际依旧聚焦核子组织的强湮灭力场设备。
在强湮灭力场设备完成初步测试以后,核子组织就围绕设备展开了一系列的测定工作。
这些基础的测定工作会发布很多的数据,也让他们一直占据舆论焦点的地位,风头都改过了很长时间没有消息的反重力中心。
比尔-布莱恩对此很郁闷。
在强湮灭力场方向的研究上,国际就只有三家机构,包括反重力中心、格鲁姆湖计划以及湮灭组织。
这次和科技部门的合作,包括核子组织和湮灭组织,强湮灭力场设备是提供给核子组织,但相关的工作是由湮灭组织负责的。
现在核子组织利用测试设备的机会,发布了那么多基础实验成果,感觉就像是把湮灭组织抛在了一边,而他们本身是做粒子对撞实验、粒子标准模型研究的,和湮灭力场不在一个领域内。
尤尼尔-诺沃提尼安慰说道,“反正他们发布的实验和数据也不是全新的内容,都只是验证而已。”
“那些早就已经被反重力中心发布过了。”
布莱恩摇头叹道,“验证也很重要啊……”
验证,确实很重要。
核子组织发布的实验和数据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他们做了‘验证成果’的工作。
反重力中心早已经发布了很多的成果内容,但问题在于无法获得任何的验证,因为没有其他团队掌握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他们发布的成功内容,也只能让其他人看看而已,具体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现在核子组织完成了验证,也等于是对实验成果进行了肯定。
布莱恩道,“早知道谈判的时候就多争取一下,我们应该先一步把设备运到实验基地,和他们分开进行实验。”
诺沃提尼摇头道,“按照计划还需要一个月。”
“而且,你也不可能争取到。科技部门想合作的是核子组织,而不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只是附带的……”
“好吧。”
比尔-布莱恩也清楚这一点,他最终只能长叹一口气。
另一个郁闷的机构就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了,他们只能看着核子组织发布一个个成果,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同时,他们的经费还断掉了。
新一号决策人临时拨款了30亿美元给项目组,但30亿美元是分三批拨款的,他们本来以为不再为经费发愁,结果第二批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一些高投入的研究不得不暂时中断。
他们甚至在考虑拆卸原来的反重力设备,利用底层材料去支持区域性强湮灭力场研究。
结果被叫停了。
一方面,原来的设备还是有用的。
另一个方面,决策层正在考虑拿到科技部门和核子组织合作的设备技术,就可以直接进行逆向工程来进行研究。
这就让库博更郁闷了。
“我上个星期去能源部,他们的意思是先拿到技术,然后再进行理论方向的研究。”
“但是……”
“那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不擅长这个!”
科罗特-詹姆斯不在意的说道,“我早就和你说过了,不要把情况想的太好。我们的比较对象是反重力中心,但根本不可能追上,他们只拿一些边缘的技术,就足以让我们绝望。”
“不过没关系,我一定会留下来,我只是个实验物理学家,至于你……”
他说的摇摇头,摆出一副不看好的样子。
库博气的快吐血了,他咬牙道,“你就不能为想一想!”
詹姆斯道,“是因为你没有为我着想。还记得一年前吗?当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我早就说了让你拿出一部分,给我个人做奖金,哪怕只有一亿美元也可以,到时候,还管什么研究不研究。”
“你当时这么做了,现在就完全不用担心。”
“如果你丢掉了工作,我肯定会拿出一部分让你安心养老,你可以去印度尼西亚、泰国,这些国家都很好,当地的年轻少女都会喜欢和你在一起……你想想,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好?”
“……我有家庭!”
“我知道。”
“那你还说这些?”
“但你敢说自己不心动吗?”
“……”
库博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了,詹姆斯说的退休生活,只要是个正常男人就会心动。
他叹了口气,道,“好吧,你是对的。”
“你现在觉得我对也没有用了。能源部对我们的资金审查越来越严格,机会没有了,我只想要1亿美元而已……”
詹姆斯不断为错失机会叹气。
库博有点想揍人。
一亿美元?而已?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果做了这件事,詹姆斯确实会过的很潇洒,很可能提前过上美好的养老生活,而他则是要担负重大的法律风险,至于什么养老……
在监狱吗?
……
国际聚焦核子组织,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星期,光压发动机项目迎来了既定的测试。
领导组已经来了。
在起降测试的前两天,最高决策人出现在实验基地,并对于所有参与实验项目的人员进行了鼓励。
之后,下一级领导组到来。
赵老师、徐老师、朱老师一起出现在实验基地,三个决策层的领导一起来到基地,也代表了高层对于光压发动机项目的重视。
朱老师是航天局的负责人,他的心情才是最为复杂的。
航天局的‘航天飞碟’研发项目已经进入了正轨,他们和军方的空舰团队进行合作,拿到了横向湮灭力场技术、超导电池技术,并和航天技术结合进行航天飞碟研发。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航天飞碟项目已经快要完成了设计论证。
相对于使用全新技术的航天飞碟来说,一年就能消化技术基础并完成飞碟的设计论证,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但是,往往最怕的就是对比。
光压发动机从开启项目到现在,也包括申请设计的阶段,差不多也就一年多一点儿而已,到现在却已经完成了制造,甚至都要第一次起降测试了。
朱老师都想来一句国骂。
他肯定不会这么做,还只能微笑着和王浩握手,提前祝福光压发动机的起降测试成功。
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们完成了起降测试以后,下一步还需要很多的测试对吧?一直到升入太空,或者,制造真正的航天飞船……要多久?”
王浩正要回答,就听朱老师继续说道,“一年肯定不行吧,怎么也要两、三年,对吧?”
“这个……”
王浩犹豫了一下,说道,“应该用不了吧,我觉得接下来的几个月,都会一直测试,同时进行航天飞船的设计。”
“等光压发动机的测试结束,就可以制造航天飞船了。”
朱老师用力扯了扯嘴角,过了好半天郁闷道,“祝你们一路顺利……”
赵老师、徐老师都听笑了。
他们对朱老师的心情还是有了解的,朱老师是航天局的直接负责人,当然希望任期内航天局掌握最高端的太空技术,否则情况对航天局来说就会有点尴尬。
另外,朱老师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他大概希望航天飞船项目进行速度慢一点。
结果……
项目进展快到难以想象。
徐老师开口问道,“王院士,对这次测试有信心吗?”
王浩摇头道,“信心肯定是有的。但这不是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更看重实验、看重结果。”
“如果在起降测试阶段发现问题,就要找出来进行改正。”
实际上,王浩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他做的就是亲自带队对每一个部门进行检测。
过去三个月时间,他都忙碌于工作中。
王浩需要保证的是关键装置不出现问题,光压发动机就不会出现大的故障,那么起降测试就不会有高风险。
在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当然也要做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光压发动机的应急安全措施,一个是大范围的安全降落点,也就是在一片直径超过三公里的范围,填装超过十米厚的细沙。
如果发动机升空后出现问题,但控制系统没有完全损坏,就可以控制发动机降落在安全降落点,最大可能的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
第二就是发动机携带的上百个大型降落伞。
地面可以控制发动机上的所有降落伞瞬时开启,中途发生严重的故障时,降落伞带来向上的力,就可以尽可能降低的发动机撞击地面的强度,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发动机进行保护。
在临近起降测试的前一天,王浩还组织了安全应对会议,说起了只开启降落伞进行保护的效果,“上百个降落伞能提供一定的力,但从最高处下落,发动机还是会撞击地面。”
“从计算上来看,凹面反正就能六条主支架会损坏,同时,有六分之一以上的材料板、下放以及环绕中心的激光口和激发平衡推进器也会损坏。”
他说完补充一句,“这一种损毁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句话说出来以后,三个领导组的老师都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他们对于项目也有了解。
到现在为止,光压发动机项目已经投入超过一千亿。
按照王浩给出的数据,损坏程度会五分之一,也就是‘摔一下’就损失了两百亿。
结果是……可以接受?
王浩倒是没有那么多想法,发动机出现大的故障有损失也很正常,连续三个月的检测工作,他对于主要装置运作还是有信心的,并不认为会出现大的问题。
这只是安全会议,当然要进行安全装置的说明。
等安全会议结束,王浩还是带队去查看了主要设备,包括两座强湮灭力场设备,激发推进装置等,一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才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他早早的起床又进了发动机内部,并问了一下核反应堆运转情况。
八点,领导组到来。
九点,工程人员开始拆卸发动机下方的固定装置,并对于场地进行认真清理,保证下方不会出现可燃物。
十二点,光压发动机内部进行了预热,也就是开启两座强湮灭力场、开启热源装置,并释放少量的中子制造热量。
下午一点,激发推进装置做了最后一次开启测试。
两点,所有人都离开了光压发动机基地。
有一部分研究人员去了距离十公里的控制中心;还有一部分人去了二十公里外侧对项目基地的小山坡,上面有通道能进入山体内的防空洞。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实验,即将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