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核聚变研究新阶段,群众: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
第四百五十一章 核聚变研究新阶段,群众: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王浩可不想接手登月往返轨迹修正项目。
一个是因为研究太复杂了。
如果是一个直接性的数学问题,花费个几天时间帮着做研究也没有问题,但登月计划是非常庞大的,航天器轨迹的计算牵扯很多问题,是几十上百的科学家一起完成的。
这种复杂性的问题,可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另外,就是收益太低。
几十、上百的科学家一起计算出来的结果,即便是中途有很多近似计算,但近似值和精确值也肯定很接近了。
他接手了研究,花费大量精力修正了轨迹,和原来的方案对比也不会增益太多。
所以王浩灵光一闪想到了个好办法,“赵老师,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你们只要更换性能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好了。”
这个方法让前来的几个人直扯嘴角。
袁志方苦笑一声,说道,“王院士,我们当然希望能有性能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问题是没有啊!”
“我们所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经是最先进的了,比空间站用的电池板效能还要高。”
“哦?说说。”
王浩倒是来了兴趣。
在场正好有个对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有了解的研究员,名字叫做崔河平,他说道,“我们用的是三结砷化镓电池板。”
“三结砷化镓电池板是目前世界最先进、转化效能最高的电池板。比如,我们的空间站上,采用的就是柔性三结砷化镓电池板,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30%,四块太阳能电池板,总计134平方米面积,供电效率就超过了100千瓦。”
“近几年时间,三结砷化镓电池板技术又有提升。我登月舱用的电池板,光电转化率超过31%,达到了目前掌握技术的瓶颈……”
崔河平连续说了很多。
他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经是国际最先进的。
他还做了一个对比,“国际空间站上的电池板,光电转化效率只有23%,而我们是31%……”
王浩听罢顿时有信心了。
他对于太阳能电池板技术了解不多,不能确定新的升阶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化效率会比顶尖技术更高。
现在能确定了。
王浩笑着说道,“我们有个研究成果还没有公开,但可以提前透露给你们,我们已经发现了升阶硅元素,并检测到更高的电子活跃性。”
“简单来说,升阶硅元素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化率上会很高……”
“具体有多高,还需要实验。”
这个消息说出来顿时让几个人都惊讶了,他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王浩会谈到太阳能电池板问题。
如果能制造出光电转化率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就能直接增加登月舱的辅助能源。
哪怕转化率只高出1%,大概率也比修正轨迹的收益更大。
王浩继续道,“太阳能电池板,也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你们都可以考虑一下。”
“比如,材料。”
“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上个月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新型材料,这种新型的材料常温状态下,电阻率高于银,但是低于铜。”
“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的转变温度高达201k。”
“另外,这种材料有个特点,越是接近转变温度,它的电阻就会越低,而且降低的幅度远远大于普通金属导体材料。”
“我觉得你们可以把一些线路,更换为这种新型材料,就会降低电路的能源损耗……”
王浩说完听了一下,随后继续道,“还有,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致密材料技术,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材料密度更高,电磁特性也更加活跃。”
“你们可以考虑在某些部件上,使用这种新型的致密材料。”
“当然了,这种技术还不完善,我们还在研究中,但登月也不是今年能进行的……”
……
赵老师、袁志方等人一起走出了梅森数实验楼。
他们的神色还有些恍忽。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复杂,一起走了很久,就听袁志方感叹一句,“我们好像是落后了?”
其他人继续沉默不语。
登月计划是个大工程,是航天局一直努力的目标,参与的有几百上千的科学家。
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成功实现登月,而他们已经建成了登月舱,其他配套的研究大多都已经完成。
现在已经在登月的准备中。
每一个参与这样庞大工程的学者,都会认为他们站在科技的最前沿,结果这一趟来西海大学,他们却发现自己好像落后了。
面对能源不足的问题,他们想到的就是修正轨迹。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结果问题放在王浩面前,他连续说了好几个解决方案,而且每一个解决方案都牵扯相当先进的技术。
“刚才听王院士说最新研究成果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快被时代淘汰了……”
“那些,我们竟然都不知道。”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本来以为我们的技术是最先进的,结果人家有那么多高端的材料……”
“哎~~”
赵老师说了一句,“也就是来王院士这里,才会有这种感觉,王院士一直在研究最先进的科技,而我们只是做工程而已。”
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准,也是事实。
王浩从事湮灭物理的研究,附带研究湮灭科技、超导科技,他是在研究最前沿的科技,航天局则是利用已有的技术实现工程。
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当然好消息是,赵老师一行人有了很大收获,他们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了。
另一边。
等赵老师一行人离开以后,王浩马上查看了一下最新提交上来的报告,有关一阶硅的研究有很多数据出来。
硅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一阶硅自然也会做光电转化率的实验,实验室环境下,一阶硅实现了41%的光电转化率。
王浩顿时放心了,“实验室环境能实现41%的转化率,制造出的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率也能超过35%。”
“三结砷化镓确实是很好的材料,理论上的转化率最高能达到50%,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实际应用能超过30%已经很了不起。”
“一阶单质硅,上限也只有45%左右,上限低一点,但应用效果好;三结砷化镓的理论上限高,但实际转化率不高……”
“最尖端的应用上,还是一阶硅效果更好。”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国内外的材料技术蓬勃发展。
各个国家的材料研发机构,似乎是开启了一阶铁、一阶锂相关的材料研发竞赛。
如果关注到材料领域的学术期刊,几乎每天都能有相关的新材料出现,一个个团队也不断的更新成果。
但是竞赛的主动权却掌握在湮灭科技公司手里。
不管是一阶铁还是一阶锂,都只有湮灭科技公司才能买到。
王浩关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湮灭力场实验组方面最大的突破,是证明了材料‘辐射临界点’的存在。
他们主要还是围绕‘金’来展开研究,并发现纯金的‘辐射临界点’在6.7倍率左右,湮灭力场强度越是接近6.7倍率,制造出来的致密纯金辐射强度就越低。
同时,他们已经制造出了辐射极为微弱的致密纯金。
辐射极为微弱,也就是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伤害,就可以作为常规材料来使用了。
有个不好的消息是,他们同时确定‘未来元素’一阶铁,无法消除起具有的辐射特性。
但是,围绕‘未来元素’一阶铁还必须展开研究。
‘未来元素’有个特点是,不会产生特异现象,而特意现象是升阶元素制造湮灭力场的最大阻碍。
“常规的一阶铁、一阶锂,受到特异现象影响,无法用于制造高强度的直流湮灭力场,但是‘未来元素’可以。”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展开研究……”
“可以试着用铁的同位素进行研究,也许就能制造出不带有辐射的未来铁元素。”
这项研究的投入非常大,针对的就是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
未来元素不会受到特异现象影响,就能支持顶替现在使用的高压混合材料,制造出高强度的直流强湮灭力。
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可以用来大规模制造升阶材料。
F射线的强度再高,因为覆盖区域极为有限,制造出的材料还是太少太少,现在的影响主要是辐射问题,很多实验就会有安全风险,但是研究必须要一步步推进。
另一方面。
F射线实验组也稳定了新设备,他们还试着做了扇形F射线释放,只可惜实验还是失败了。
王浩认为释放扇形F射线,就必须要对内部螺旋磁场进行重新论证,也就是制造出新设备,同时还要增强内置核反应堆的能量的强度。
材料检测上倒是收获丰厚。
高强度的F射线,制造出了好几种升阶元素,已经确定的除了硅元素以外,还有汞、钨、铜和氢。
硅和铜的发现都是重量级的。
磁化硅材料内的一阶硅含量非常高,直接应用就是帮助航天局制造全新的太阳能电池板。
一阶铜的发现也很重要。
一阶铜的活跃性更强,电阻比银还要低很多,几乎接近了‘零电阻’,甚至被认为可以顶替超导材料。
只可惜,磁化铜材料内的一阶铜含量很低。
另外,F射线制造磁化材料,也根本无法做到量产,每一次制造的一阶铜,都要用‘毫克’做单位。
所以升阶材料想要大量研发、大量应用,还是必须要依靠直流湮灭力场技术,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制造。
在制造升阶材料方面,F射线终究只能归在‘实验室手段’。
……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科技部门再次组织了核聚变论证项目会议。
这次的项目论证会议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好多深入参与论证项目的学者都认为,核聚变项目即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
项目论证会议才刚开始就很不一般,科技部门主导的会议却来了几个顶尖的决策人。
会议也紧跟国内外科研焦点,有一半都是升阶材料技术展示。
王浩在会议上进行了发言,他说起了致密材料技术的突破,还简单介绍了核聚变容器相关的技术。
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内层反重力场、外层强湮灭力场薄层,再加上高端的材料技术以及磁场论证,让会场所有学者都听的津津有味。
他们都感觉见识了新的科技,也对于核聚变项目更有信心。
项目论证会议并没有确定什么,但会议结束以后,又举行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议,也包括个方向的技术会议,多数学者都要参加至少两个会议。
王浩以及同行的汤建军、王烨等人,则是连续参加了多个会议,其中还包括高层决策人的会议。
之后,项目确定进入下一阶段--设计。
一个超级大工程的项目,总计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论证,第二个阶段是设计。
最后,才是制造。
前面两个阶段牵扯到了大量的实验,真正进入到制造也就是立项了,还需要多久时间就不确定了。
比如,曼哈顿计划。
从论证到设计经过了几年时间,之后才正式确立了曼哈顿计划,花费几年时间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
在确定项目进入到设计阶段以后,也就牵扯到了实验分配、研发分配以及拟定推进计划,当然也少不了人员安排。
王浩被任命为核聚变工程项目的总设计师。
汤建军、王烨以及核物理研究所的周东伟,被认命为副总设计师,下面还有十几个院士以及大量的机构参与配合。
王浩担任了项目的总设计师,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带领团队完成核聚变装置的总体设计。
当设计牵扯到某种技术的时候,就需要其他的科学家、机构辅助做研究。
核聚变工程项目是非常庞大的,项目正式进入到设计阶段以后也是备受关注,很多学者都在讨论装置设计的时间问题。
这个问题很直接。
比如,高端战斗机的设计,跨度往往是几年时间。
核聚变装置比高端战斗机复杂无数倍,参与的人员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具体的装置设计需要多久?
“正常来说,这种研究最少要五年以上。”
“王浩院士肯定和其他人不同,估计三、四年就够了?其中牵扯的技术太多了,要考虑的东西也太多了。”
“这么复杂的研究,也就是王院士才可以了。”
“三、四年啊?到时候,设计完成就到了制造阶段,完成这个项目,最低也要十年以上吧?”
“阿三国制造个航母都二十多年,咱们的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十年?”
“我觉得二十年能完成,就很了不起了。”
“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
“……”
王浩可不想接手登月往返轨迹修正项目。
一个是因为研究太复杂了。
如果是一个直接性的数学问题,花费个几天时间帮着做研究也没有问题,但登月计划是非常庞大的,航天器轨迹的计算牵扯很多问题,是几十上百的科学家一起完成的。
这种复杂性的问题,可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另外,就是收益太低。
几十、上百的科学家一起计算出来的结果,即便是中途有很多近似计算,但近似值和精确值也肯定很接近了。
他接手了研究,花费大量精力修正了轨迹,和原来的方案对比也不会增益太多。
所以王浩灵光一闪想到了个好办法,“赵老师,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你们只要更换性能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好了。”
这个方法让前来的几个人直扯嘴角。
袁志方苦笑一声,说道,“王院士,我们当然希望能有性能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问题是没有啊!”
“我们所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经是最先进的了,比空间站用的电池板效能还要高。”
“哦?说说。”
王浩倒是来了兴趣。
在场正好有个对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有了解的研究员,名字叫做崔河平,他说道,“我们用的是三结砷化镓电池板。”
“三结砷化镓电池板是目前世界最先进、转化效能最高的电池板。比如,我们的空间站上,采用的就是柔性三结砷化镓电池板,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30%,四块太阳能电池板,总计134平方米面积,供电效率就超过了100千瓦。”
“近几年时间,三结砷化镓电池板技术又有提升。我登月舱用的电池板,光电转化率超过31%,达到了目前掌握技术的瓶颈……”
崔河平连续说了很多。
他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经是国际最先进的。
他还做了一个对比,“国际空间站上的电池板,光电转化效率只有23%,而我们是31%……”
王浩听罢顿时有信心了。
他对于太阳能电池板技术了解不多,不能确定新的升阶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化效率会比顶尖技术更高。
现在能确定了。
王浩笑着说道,“我们有个研究成果还没有公开,但可以提前透露给你们,我们已经发现了升阶硅元素,并检测到更高的电子活跃性。”
“简单来说,升阶硅元素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化率上会很高……”
“具体有多高,还需要实验。”
这个消息说出来顿时让几个人都惊讶了,他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王浩会谈到太阳能电池板问题。
如果能制造出光电转化率更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就能直接增加登月舱的辅助能源。
哪怕转化率只高出1%,大概率也比修正轨迹的收益更大。
王浩继续道,“太阳能电池板,也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你们都可以考虑一下。”
“比如,材料。”
“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上个月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新型材料,这种新型的材料常温状态下,电阻率高于银,但是低于铜。”
“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的转变温度高达201k。”
“另外,这种材料有个特点,越是接近转变温度,它的电阻就会越低,而且降低的幅度远远大于普通金属导体材料。”
“我觉得你们可以把一些线路,更换为这种新型材料,就会降低电路的能源损耗……”
王浩说完听了一下,随后继续道,“还有,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致密材料技术,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材料密度更高,电磁特性也更加活跃。”
“你们可以考虑在某些部件上,使用这种新型的致密材料。”
“当然了,这种技术还不完善,我们还在研究中,但登月也不是今年能进行的……”
……
赵老师、袁志方等人一起走出了梅森数实验楼。
他们的神色还有些恍忽。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复杂,一起走了很久,就听袁志方感叹一句,“我们好像是落后了?”
其他人继续沉默不语。
登月计划是个大工程,是航天局一直努力的目标,参与的有几百上千的科学家。
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成功实现登月,而他们已经建成了登月舱,其他配套的研究大多都已经完成。
现在已经在登月的准备中。
每一个参与这样庞大工程的学者,都会认为他们站在科技的最前沿,结果这一趟来西海大学,他们却发现自己好像落后了。
面对能源不足的问题,他们想到的就是修正轨迹。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结果问题放在王浩面前,他连续说了好几个解决方案,而且每一个解决方案都牵扯相当先进的技术。
“刚才听王院士说最新研究成果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快被时代淘汰了……”
“那些,我们竟然都不知道。”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本来以为我们的技术是最先进的,结果人家有那么多高端的材料……”
“哎~~”
赵老师说了一句,“也就是来王院士这里,才会有这种感觉,王院士一直在研究最先进的科技,而我们只是做工程而已。”
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准,也是事实。
王浩从事湮灭物理的研究,附带研究湮灭科技、超导科技,他是在研究最前沿的科技,航天局则是利用已有的技术实现工程。
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当然好消息是,赵老师一行人有了很大收获,他们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了。
另一边。
等赵老师一行人离开以后,王浩马上查看了一下最新提交上来的报告,有关一阶硅的研究有很多数据出来。
硅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一阶硅自然也会做光电转化率的实验,实验室环境下,一阶硅实现了41%的光电转化率。
王浩顿时放心了,“实验室环境能实现41%的转化率,制造出的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率也能超过35%。”
“三结砷化镓确实是很好的材料,理论上的转化率最高能达到50%,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实际应用能超过30%已经很了不起。”
“一阶单质硅,上限也只有45%左右,上限低一点,但应用效果好;三结砷化镓的理论上限高,但实际转化率不高……”
“最尖端的应用上,还是一阶硅效果更好。”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国内外的材料技术蓬勃发展。
各个国家的材料研发机构,似乎是开启了一阶铁、一阶锂相关的材料研发竞赛。
如果关注到材料领域的学术期刊,几乎每天都能有相关的新材料出现,一个个团队也不断的更新成果。
但是竞赛的主动权却掌握在湮灭科技公司手里。
不管是一阶铁还是一阶锂,都只有湮灭科技公司才能买到。
王浩关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湮灭力场实验组方面最大的突破,是证明了材料‘辐射临界点’的存在。
他们主要还是围绕‘金’来展开研究,并发现纯金的‘辐射临界点’在6.7倍率左右,湮灭力场强度越是接近6.7倍率,制造出来的致密纯金辐射强度就越低。
同时,他们已经制造出了辐射极为微弱的致密纯金。
辐射极为微弱,也就是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伤害,就可以作为常规材料来使用了。
有个不好的消息是,他们同时确定‘未来元素’一阶铁,无法消除起具有的辐射特性。
但是,围绕‘未来元素’一阶铁还必须展开研究。
‘未来元素’有个特点是,不会产生特异现象,而特意现象是升阶元素制造湮灭力场的最大阻碍。
“常规的一阶铁、一阶锂,受到特异现象影响,无法用于制造高强度的直流湮灭力场,但是‘未来元素’可以。”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展开研究……”
“可以试着用铁的同位素进行研究,也许就能制造出不带有辐射的未来铁元素。”
这项研究的投入非常大,针对的就是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
未来元素不会受到特异现象影响,就能支持顶替现在使用的高压混合材料,制造出高强度的直流强湮灭力。
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可以用来大规模制造升阶材料。
F射线的强度再高,因为覆盖区域极为有限,制造出的材料还是太少太少,现在的影响主要是辐射问题,很多实验就会有安全风险,但是研究必须要一步步推进。
另一方面。
F射线实验组也稳定了新设备,他们还试着做了扇形F射线释放,只可惜实验还是失败了。
王浩认为释放扇形F射线,就必须要对内部螺旋磁场进行重新论证,也就是制造出新设备,同时还要增强内置核反应堆的能量的强度。
材料检测上倒是收获丰厚。
高强度的F射线,制造出了好几种升阶元素,已经确定的除了硅元素以外,还有汞、钨、铜和氢。
硅和铜的发现都是重量级的。
磁化硅材料内的一阶硅含量非常高,直接应用就是帮助航天局制造全新的太阳能电池板。
一阶铜的发现也很重要。
一阶铜的活跃性更强,电阻比银还要低很多,几乎接近了‘零电阻’,甚至被认为可以顶替超导材料。
只可惜,磁化铜材料内的一阶铜含量很低。
另外,F射线制造磁化材料,也根本无法做到量产,每一次制造的一阶铜,都要用‘毫克’做单位。
所以升阶材料想要大量研发、大量应用,还是必须要依靠直流湮灭力场技术,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制造。
在制造升阶材料方面,F射线终究只能归在‘实验室手段’。
……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科技部门再次组织了核聚变论证项目会议。
这次的项目论证会议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好多深入参与论证项目的学者都认为,核聚变项目即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
项目论证会议才刚开始就很不一般,科技部门主导的会议却来了几个顶尖的决策人。
会议也紧跟国内外科研焦点,有一半都是升阶材料技术展示。
王浩在会议上进行了发言,他说起了致密材料技术的突破,还简单介绍了核聚变容器相关的技术。
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内层反重力场、外层强湮灭力场薄层,再加上高端的材料技术以及磁场论证,让会场所有学者都听的津津有味。
他们都感觉见识了新的科技,也对于核聚变项目更有信心。
项目论证会议并没有确定什么,但会议结束以后,又举行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议,也包括个方向的技术会议,多数学者都要参加至少两个会议。
王浩以及同行的汤建军、王烨等人,则是连续参加了多个会议,其中还包括高层决策人的会议。
之后,项目确定进入下一阶段--设计。
一个超级大工程的项目,总计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论证,第二个阶段是设计。
最后,才是制造。
前面两个阶段牵扯到了大量的实验,真正进入到制造也就是立项了,还需要多久时间就不确定了。
比如,曼哈顿计划。
从论证到设计经过了几年时间,之后才正式确立了曼哈顿计划,花费几年时间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
在确定项目进入到设计阶段以后,也就牵扯到了实验分配、研发分配以及拟定推进计划,当然也少不了人员安排。
王浩被任命为核聚变工程项目的总设计师。
汤建军、王烨以及核物理研究所的周东伟,被认命为副总设计师,下面还有十几个院士以及大量的机构参与配合。
王浩担任了项目的总设计师,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带领团队完成核聚变装置的总体设计。
当设计牵扯到某种技术的时候,就需要其他的科学家、机构辅助做研究。
核聚变工程项目是非常庞大的,项目正式进入到设计阶段以后也是备受关注,很多学者都在讨论装置设计的时间问题。
这个问题很直接。
比如,高端战斗机的设计,跨度往往是几年时间。
核聚变装置比高端战斗机复杂无数倍,参与的人员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具体的装置设计需要多久?
“正常来说,这种研究最少要五年以上。”
“王浩院士肯定和其他人不同,估计三、四年就够了?其中牵扯的技术太多了,要考虑的东西也太多了。”
“这么复杂的研究,也就是王院士才可以了。”
“三、四年啊?到时候,设计完成就到了制造阶段,完成这个项目,最低也要十年以上吧?”
“阿三国制造个航母都二十多年,咱们的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十年?”
“我觉得二十年能完成,就很了不起了。”
“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