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中旨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大明寿宁侯最新章节!
北镇府司,牟斌激动地对张鹤龄说道:“侯爷,天津卫剿贼一事,根据庆云侯所提供的线索,我们已经掌握了贼人所有据点,目前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随时可以行动!”
张鹤龄笑了笑,说道:“那本侯就提前恭喜牟帅剿贼得胜归来了!”
“多谢侯爷吉言,此番查访白莲教一案,侯爷出力甚多,当为首功,”牟斌想了想,说道,“下官仍有一事不明。”
“但讲无妨。”张鹤龄说道。
“白莲教历来狡猾多诈,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庆云侯?”
“一个字,贪!”张鹤龄解释道,“白莲教并不相信周腊,但是他们看到了肥肉,尽管知道这块肉可能是诱饵,仍是想着如何最大限度吃下来,他们在等,等将诱饵上的肉吃够了,露出里面的铁钩时,便会脱身,到时候再想抓他们就千难万难了,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不能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牟斌正色说道:“既然如此,在下马上进宫,向陛下请命。”
听到这里,张鹤龄皱着眉头说道:“若是入宫请旨,等内阁审议,一来怕是泄露风声,二来会误了时机。”
牟斌想了想,回道:“侯爷有何建议?”
张鹤龄沉声说道:“请陛下发中旨!”
牟斌脸色有些难看,说道:“只怕朝廷百官会有异议。”
中旨和平时的圣旨不同,圣旨是朝廷正式下达的诏书,是经过皇帝与朝廷共同认可的,这个朝廷的代表就是内阁,如果皇帝下达诏书,内阁觉得不同意,是有权利退回去的,每一份圣旨,都必须经过朝廷的备案,并且有内阁大学士的附署才具备法律效力。
而中旨一词源于唐宋时期,是皇帝自宫廷发出诏令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诏令不通过中书省,因此称为中旨。在明代延续下来,指的是不通过内阁审议的诏令。
由于中旨不通过内阁,因此,朝廷是没有备份的,权威性比不上圣旨,若是朝廷官员不买皇帝的账,甚至可以不接中旨,有点鸡肋的味道。而锦衣卫作为皇帝的鹰犬,本身的名声就不好,若是拿了中旨去办事,怕是当皇帝的少不得被那些言官们“直谏”。
张鹤龄说道:“非常时期,当非常手段,战机稍纵即逝,等不得!”
牟斌思索良久,终于下了决定,说道:“侯爷说的没错,大敌当前,当杀伐果断,倒是下官多虑了!”
张鹤龄站起身来,抱拳说道:“那本侯就提前庆祝牟帅得胜归来!”
“承寿宁侯吉言!”牟斌突然站住,说道,“对了,还有一事,侯爷曾经吩咐的,保定白知府的那件案子。”
“怎么,有头绪了?”张鹤龄问道。
牟斌重新坐下,说道:“保定府知府白秋雨一案已经查出一些端倪,十一年前,保定府有一叫刘华的大户,因奸杀一女子被白知府判了秋后问斩,这刘华先是送了银子,但是白知府没有收,后来刘吉出面说情,当年刘吉已经进为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位高权重,而且他是刘华的堂叔,但是白知府仍没有被说动,反而上书参了刘吉一本,最后被刘吉反咬一口,说他索要贿赂不成,诬陷良民,成化帝着锦衣卫与东厂彻查白秋雨,最后将其拿下昭狱,严刑拷打之后扣了个贪污灾银的罪名,最终命丧黄泉,白家也家破人亡。”
张鹤龄问道:“有证据吗?”
牟斌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事情还是我寻了一名十一年前办案的校尉得知的,但是也仅限于知情而已,刘吉此人做事滴水不漏,拿不到证据。”
“也不一定,”张鹤龄说道,“那个刘华还在保定?”
牟斌点了点头,张鹤龄说道:“先派两个人把他盯住,需要的时候直接拿了。”
牟斌说道:“只怕仅仅这一个点,仍不够搬倒刘吉。想那刘吉在朝堂上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此事若是处理不好,会被刘吉反咬一口,最后落的白秋雨一般下场。”
张鹤龄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自有安排,时间不早,你先入宫请命吧。”
牟斌站起身来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问道:“侯爷,我有一事不明,不知该不该问。”
张鹤龄说道:“但讲无妨。”
牟斌看着张鹤龄,问道:“你为何要与刘吉作对?”
张鹤龄正色说道:“如果我说是为了那个冤死多年的白知府,你信吗?”
牟斌淡淡地笑了笑,也没有答话,抱拳行礼后便离开了。
第二日,牟斌悄悄来到天津,手持密旨,召见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位指挥使,宣读旨意,令其各自展开行动。
这些卫所首领看到圣旨,有些犹豫,天津卫指挥使萧瑜问道:“牟指挥使,这道圣旨为何没有内阁的署名?”
牟斌沉声说道:“情况紧急,来不及通知内阁!”
萧瑜面露难色,说道:“可是,这样怕不合规矩吧”
牟斌脸色阴沉,厉声喝道:“萧指挥使,我且问你,你是皇上的兵,还是内阁的兵?”
萧瑜闻言脸色大变,赶忙说道:“牟指挥使息怒,下官知错了!”
牟斌没有理他,而是对众人说道:“白莲教在天津卫的情况你们比我清楚,此患不除,必成顽疾,如今我等杀敌剿匪,何必纠结一个内阁署名,你们如此拖延时间,抗旨不从,难道是心中有鬼不成?”
众官员忙跪地叩首,说道:“臣接旨!”
是夜,所有人马倾巢出动,将小小的天津城围的水泄不通,锦衣卫和天津三卫联手,直捣白莲教分舵的老巢,大战一直杀到天明,白莲教死伤惨重,苦心经营多年的的天津卫分舵被大军一举攻破,除了王世乾在逃,其余一干人等,不是战死便是投降。
验收战果的时候,一名校尉带着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过来,说道:“启禀牟帅,在一个类似牢房的地方发现这个人,身上全是伤,只剩下一口气。”
牟斌看了看这名男子,说道:“既然是白莲教的囚犯,想必不是反贼同伙,给他上点药,等他清醒之后问一下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放了吧。”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百官正对围剿白莲教一事进行争论,因为弘治皇帝下的是中旨,中旨是什么,没经过内阁的,内阁是朝廷百官的代表,你下圣旨不通知我们一声,朝廷百官怎么可能愿意呢?
不过,弘治皇帝这边还是有人的,以太常寺少卿李东阳、英国公张懋为首的主战派认为此举非常必要,白莲教一日不除,天下便不得安宁,至于发的是中旨而不是圣旨,是因为情况紧急,情有可原。
可是以内阁首辅刘吉、吏部右侍郎何忠等人为主的温和派却认为白莲教之乱需以安抚为主,正在争论的时候,一名御史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世间天灾人祸均是上天降下的惩罚,白莲教作乱亦是上天示警,只要陛下修身养性,并昭告天下,方可平息民怨。”
饶是弘治皇帝脾气好,听完这话顿时脸都紫了,白莲教作乱已经让人头大,这些当官的不想着出兵剿匪,竟然让老子下罪己诏?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其后有人陆陆续续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臣反对!”李东阳是个暴脾气,站出来说道,“白莲教乃我朝大患,必须出兵剿之!”
却见吏部右侍郎何忠站出来说道:“李少卿,朝廷多次出兵剿匪,但是白莲教多年仍长盛不衰,此乃上天示警,天意不可违。”
李东阳指着何忠的鼻子骂道:“尔等食君之禄,不想着忠君之事,只会在此聒噪,饶是尔等读过圣贤书,怕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何忠又说道:“贸然出兵只会徒增钱粮耗费,如今国库吃紧,山西大旱,南直隶大水,西北边镇鞑靼人虎视眈眈,到处都需要钱粮,白莲教本不足为患,出兵征讨,得不偿失!”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刘吉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出兵圣旨没有经过内阁,不合规矩,陛下若是一意孤行,怕是冷了当臣子的心意。”
刘吉乃百官之首,他说了话,基本上就是朝堂百官的意思,弘治皇帝心中虽然郁闷,确实无可奈何,正想认错,却见李东阳再次站出来说道:“刘大人此言差矣,白莲教在天津卫作乱,已经威胁到京师的安危,若是不除,必成后患!”
弘治皇帝看到有人帮自己撑腰,心中暗喜,但是情势尚不明朗,便没有说话。
刘吉自恃身份,也没有回话,只见一旁的何忠翻着白眼说道:“李少卿口口声声说要剿匪,却不知是想拿何种乐器上阵杀敌啊?”
李东阳是太常寺少卿,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也就是说,太常寺是个掌管礼乐的行政机关,你一个搞乐器的谈什么打仗?
这是说不过了,开始人身攻击,李东阳彻底怒了,气得脸红脖子粗,上前揪着何忠的领子说道:“何忠,你处处为白莲教辩护,难道是他们的同党不成?”
何忠一身虚胖,哪里是李东阳的对手,此时被人薅着脖领子,挣脱不开,急得说道:“李东阳,你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嚣张?”
李东阳怒道:“朝堂之上又如何,似你这等奸臣,我又不是没揍过!”
这话要追溯到半年前,李东阳在奉天殿上亲自拎着侍卫的金瓜要锤张鹤龄,原因是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溷浊宫闱”,意思就是张鹤龄兄弟二人经常以拜会张皇后的名义出入后宫,而且经常乱跑,有辱后宫清誉。
面对李东阳弹劾,张鹤龄在朝堂上嚣张跋扈,抵死不认,李东阳实在忍不了了,抢了大内侍卫的金瓜锤,追着张鹤龄跑了一条街,被人拦下才算罢休。
此时何忠眼看要被李东阳揍了,弘治皇帝这才喝道:“够了!”
李东阳只得将手放下,弘治皇帝继续说道:“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这时候,有一名太监飞奔进来,说道:“陛下,天津卫急奏!”
众人一下子被吸引过去,牟斌昨日拿走的中旨,天津卫应该已经开战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决定朝堂上众人的地位,若是朝廷大败,皇帝的中旨以后更加难以执行,若是朝廷大胜,那说明皇帝诏令下得好,以后不经过内阁的中旨便会增多。
萧敬结果战报,呈上去,弘治皇帝心中也有些慌乱,但是脸上不动声色,打开来看,前面几句废话直接略过,看到重点处:“与贼人彻夜激战至天明时分,共杀敌三百七十一人,俘虏四百九十二人,贼首王世乾在逃,已经派人追击”
众人只见弘治皇帝眼睛瞪得老大,却不知奏报上写的是什么,弘治皇帝看完之后,这才冷漠地说道:“都看看吧!”
萧敬将奏报拿下来,众臣子纷纷凑过来,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将白莲教天津卫分舵一举拔除了!
这场战斗同时也是一场博弈,弘治皇帝胜了,意味着以后皇权将进一步集中,朝廷百官的权利将被削弱。
北镇府司,牟斌激动地对张鹤龄说道:“侯爷,天津卫剿贼一事,根据庆云侯所提供的线索,我们已经掌握了贼人所有据点,目前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随时可以行动!”
张鹤龄笑了笑,说道:“那本侯就提前恭喜牟帅剿贼得胜归来了!”
“多谢侯爷吉言,此番查访白莲教一案,侯爷出力甚多,当为首功,”牟斌想了想,说道,“下官仍有一事不明。”
“但讲无妨。”张鹤龄说道。
“白莲教历来狡猾多诈,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庆云侯?”
“一个字,贪!”张鹤龄解释道,“白莲教并不相信周腊,但是他们看到了肥肉,尽管知道这块肉可能是诱饵,仍是想着如何最大限度吃下来,他们在等,等将诱饵上的肉吃够了,露出里面的铁钩时,便会脱身,到时候再想抓他们就千难万难了,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不能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牟斌正色说道:“既然如此,在下马上进宫,向陛下请命。”
听到这里,张鹤龄皱着眉头说道:“若是入宫请旨,等内阁审议,一来怕是泄露风声,二来会误了时机。”
牟斌想了想,回道:“侯爷有何建议?”
张鹤龄沉声说道:“请陛下发中旨!”
牟斌脸色有些难看,说道:“只怕朝廷百官会有异议。”
中旨和平时的圣旨不同,圣旨是朝廷正式下达的诏书,是经过皇帝与朝廷共同认可的,这个朝廷的代表就是内阁,如果皇帝下达诏书,内阁觉得不同意,是有权利退回去的,每一份圣旨,都必须经过朝廷的备案,并且有内阁大学士的附署才具备法律效力。
而中旨一词源于唐宋时期,是皇帝自宫廷发出诏令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诏令不通过中书省,因此称为中旨。在明代延续下来,指的是不通过内阁审议的诏令。
由于中旨不通过内阁,因此,朝廷是没有备份的,权威性比不上圣旨,若是朝廷官员不买皇帝的账,甚至可以不接中旨,有点鸡肋的味道。而锦衣卫作为皇帝的鹰犬,本身的名声就不好,若是拿了中旨去办事,怕是当皇帝的少不得被那些言官们“直谏”。
张鹤龄说道:“非常时期,当非常手段,战机稍纵即逝,等不得!”
牟斌思索良久,终于下了决定,说道:“侯爷说的没错,大敌当前,当杀伐果断,倒是下官多虑了!”
张鹤龄站起身来,抱拳说道:“那本侯就提前庆祝牟帅得胜归来!”
“承寿宁侯吉言!”牟斌突然站住,说道,“对了,还有一事,侯爷曾经吩咐的,保定白知府的那件案子。”
“怎么,有头绪了?”张鹤龄问道。
牟斌重新坐下,说道:“保定府知府白秋雨一案已经查出一些端倪,十一年前,保定府有一叫刘华的大户,因奸杀一女子被白知府判了秋后问斩,这刘华先是送了银子,但是白知府没有收,后来刘吉出面说情,当年刘吉已经进为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位高权重,而且他是刘华的堂叔,但是白知府仍没有被说动,反而上书参了刘吉一本,最后被刘吉反咬一口,说他索要贿赂不成,诬陷良民,成化帝着锦衣卫与东厂彻查白秋雨,最后将其拿下昭狱,严刑拷打之后扣了个贪污灾银的罪名,最终命丧黄泉,白家也家破人亡。”
张鹤龄问道:“有证据吗?”
牟斌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事情还是我寻了一名十一年前办案的校尉得知的,但是也仅限于知情而已,刘吉此人做事滴水不漏,拿不到证据。”
“也不一定,”张鹤龄说道,“那个刘华还在保定?”
牟斌点了点头,张鹤龄说道:“先派两个人把他盯住,需要的时候直接拿了。”
牟斌说道:“只怕仅仅这一个点,仍不够搬倒刘吉。想那刘吉在朝堂上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此事若是处理不好,会被刘吉反咬一口,最后落的白秋雨一般下场。”
张鹤龄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自有安排,时间不早,你先入宫请命吧。”
牟斌站起身来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问道:“侯爷,我有一事不明,不知该不该问。”
张鹤龄说道:“但讲无妨。”
牟斌看着张鹤龄,问道:“你为何要与刘吉作对?”
张鹤龄正色说道:“如果我说是为了那个冤死多年的白知府,你信吗?”
牟斌淡淡地笑了笑,也没有答话,抱拳行礼后便离开了。
第二日,牟斌悄悄来到天津,手持密旨,召见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位指挥使,宣读旨意,令其各自展开行动。
这些卫所首领看到圣旨,有些犹豫,天津卫指挥使萧瑜问道:“牟指挥使,这道圣旨为何没有内阁的署名?”
牟斌沉声说道:“情况紧急,来不及通知内阁!”
萧瑜面露难色,说道:“可是,这样怕不合规矩吧”
牟斌脸色阴沉,厉声喝道:“萧指挥使,我且问你,你是皇上的兵,还是内阁的兵?”
萧瑜闻言脸色大变,赶忙说道:“牟指挥使息怒,下官知错了!”
牟斌没有理他,而是对众人说道:“白莲教在天津卫的情况你们比我清楚,此患不除,必成顽疾,如今我等杀敌剿匪,何必纠结一个内阁署名,你们如此拖延时间,抗旨不从,难道是心中有鬼不成?”
众官员忙跪地叩首,说道:“臣接旨!”
是夜,所有人马倾巢出动,将小小的天津城围的水泄不通,锦衣卫和天津三卫联手,直捣白莲教分舵的老巢,大战一直杀到天明,白莲教死伤惨重,苦心经营多年的的天津卫分舵被大军一举攻破,除了王世乾在逃,其余一干人等,不是战死便是投降。
验收战果的时候,一名校尉带着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过来,说道:“启禀牟帅,在一个类似牢房的地方发现这个人,身上全是伤,只剩下一口气。”
牟斌看了看这名男子,说道:“既然是白莲教的囚犯,想必不是反贼同伙,给他上点药,等他清醒之后问一下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放了吧。”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百官正对围剿白莲教一事进行争论,因为弘治皇帝下的是中旨,中旨是什么,没经过内阁的,内阁是朝廷百官的代表,你下圣旨不通知我们一声,朝廷百官怎么可能愿意呢?
不过,弘治皇帝这边还是有人的,以太常寺少卿李东阳、英国公张懋为首的主战派认为此举非常必要,白莲教一日不除,天下便不得安宁,至于发的是中旨而不是圣旨,是因为情况紧急,情有可原。
可是以内阁首辅刘吉、吏部右侍郎何忠等人为主的温和派却认为白莲教之乱需以安抚为主,正在争论的时候,一名御史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世间天灾人祸均是上天降下的惩罚,白莲教作乱亦是上天示警,只要陛下修身养性,并昭告天下,方可平息民怨。”
饶是弘治皇帝脾气好,听完这话顿时脸都紫了,白莲教作乱已经让人头大,这些当官的不想着出兵剿匪,竟然让老子下罪己诏?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其后有人陆陆续续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臣反对!”李东阳是个暴脾气,站出来说道,“白莲教乃我朝大患,必须出兵剿之!”
却见吏部右侍郎何忠站出来说道:“李少卿,朝廷多次出兵剿匪,但是白莲教多年仍长盛不衰,此乃上天示警,天意不可违。”
李东阳指着何忠的鼻子骂道:“尔等食君之禄,不想着忠君之事,只会在此聒噪,饶是尔等读过圣贤书,怕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何忠又说道:“贸然出兵只会徒增钱粮耗费,如今国库吃紧,山西大旱,南直隶大水,西北边镇鞑靼人虎视眈眈,到处都需要钱粮,白莲教本不足为患,出兵征讨,得不偿失!”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刘吉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出兵圣旨没有经过内阁,不合规矩,陛下若是一意孤行,怕是冷了当臣子的心意。”
刘吉乃百官之首,他说了话,基本上就是朝堂百官的意思,弘治皇帝心中虽然郁闷,确实无可奈何,正想认错,却见李东阳再次站出来说道:“刘大人此言差矣,白莲教在天津卫作乱,已经威胁到京师的安危,若是不除,必成后患!”
弘治皇帝看到有人帮自己撑腰,心中暗喜,但是情势尚不明朗,便没有说话。
刘吉自恃身份,也没有回话,只见一旁的何忠翻着白眼说道:“李少卿口口声声说要剿匪,却不知是想拿何种乐器上阵杀敌啊?”
李东阳是太常寺少卿,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也就是说,太常寺是个掌管礼乐的行政机关,你一个搞乐器的谈什么打仗?
这是说不过了,开始人身攻击,李东阳彻底怒了,气得脸红脖子粗,上前揪着何忠的领子说道:“何忠,你处处为白莲教辩护,难道是他们的同党不成?”
何忠一身虚胖,哪里是李东阳的对手,此时被人薅着脖领子,挣脱不开,急得说道:“李东阳,你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嚣张?”
李东阳怒道:“朝堂之上又如何,似你这等奸臣,我又不是没揍过!”
这话要追溯到半年前,李东阳在奉天殿上亲自拎着侍卫的金瓜要锤张鹤龄,原因是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溷浊宫闱”,意思就是张鹤龄兄弟二人经常以拜会张皇后的名义出入后宫,而且经常乱跑,有辱后宫清誉。
面对李东阳弹劾,张鹤龄在朝堂上嚣张跋扈,抵死不认,李东阳实在忍不了了,抢了大内侍卫的金瓜锤,追着张鹤龄跑了一条街,被人拦下才算罢休。
此时何忠眼看要被李东阳揍了,弘治皇帝这才喝道:“够了!”
李东阳只得将手放下,弘治皇帝继续说道:“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这时候,有一名太监飞奔进来,说道:“陛下,天津卫急奏!”
众人一下子被吸引过去,牟斌昨日拿走的中旨,天津卫应该已经开战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决定朝堂上众人的地位,若是朝廷大败,皇帝的中旨以后更加难以执行,若是朝廷大胜,那说明皇帝诏令下得好,以后不经过内阁的中旨便会增多。
萧敬结果战报,呈上去,弘治皇帝心中也有些慌乱,但是脸上不动声色,打开来看,前面几句废话直接略过,看到重点处:“与贼人彻夜激战至天明时分,共杀敌三百七十一人,俘虏四百九十二人,贼首王世乾在逃,已经派人追击”
众人只见弘治皇帝眼睛瞪得老大,却不知奏报上写的是什么,弘治皇帝看完之后,这才冷漠地说道:“都看看吧!”
萧敬将奏报拿下来,众臣子纷纷凑过来,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将白莲教天津卫分舵一举拔除了!
这场战斗同时也是一场博弈,弘治皇帝胜了,意味着以后皇权将进一步集中,朝廷百官的权利将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