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辛记丝绸厂(求月票)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1266年,5月11日,中央市,二环区艮甲位,辛记丝绸厂。
热气腾腾的缫丝车间中,辛守成正在视察一台新添置的复摇机的运行情况。
“复摇”是纺丝工作中必备的工序。在上一道工序,女工会从热水煮过的蚕茧中抽出蚕丝绕在小号的丝框上;而在这道复摇工序,资深女工会把这些小丝框上的生丝重新卷绕成大卷,便于下一步的纺织。
复摇看上去只是把蚕丝重新缠绕一下,但实际上却是个相当依赖经验和手艺的工作,因为新绕而成的丝卷必须形状规整,且张力合适,不然纺织的时候就容易断裂或迟滞。这就需要女工复摇的时候仔细掌握好手上的力度,新手可做不来,必须请资深女工上手才行,而“资深”从来都是稀缺资源。
不过中国丝织业足有千年历史,这么长时间下来也积累出了不少丰富经验,其中就有一种机械“复摇机”,能够帮助女工控制复摇的力度、加快速度,对整体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大有助益。
辛守成眼前的这台复摇机,便是他从江南买来原型,请城阳工厂仿制而成的大号版本,用了不少铁骨,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有了这台机器,只需一个资深女工脚踏驱动、手上掌控着进度,再有一个新女工在旁辅助,一日便可处理数百斤的生丝,足够这一整个车间用了。
当年辛守成瞅中了东海关税同盟调整进口税率的机会,从江淮买来生丝,在中央市设了厂织造成绸布,虽说品质一般,但正好赶上了东海国消费升级的大风口,再加上他当初买的这块地大升值,所以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到现在也小有名气了。
他注册成立的这家辛记丝绸厂,经营模式上仍然有浓厚的传统风格,前店后厂,后院产了成品,直接就在前面的临街店面开店卖出去。不过外围产业倒有些产业集群的味道,受他家厂店带动,先是有裁缝在对门开了铺子帮人量体裁衣的,又有同行的丝绸商贩也在附近开店蹭人气。渐渐的,二环艮甲位的这块地就有了“丝绸一条街”的名头,作为中心的辛记,也就有了不一般的地位。
不过虽然借着风口起来了,但辛守成心里总有点慌慌的感觉不踏实。毕竟他这个小厂子不过是采买了生丝过来织造成绸,既没有特别的高品质,又没有新奇的花式,更没有多年积攒下来的老字号名声,至于什么“核心技术”就更别说了。别人要是看眼热了,分分钟复制几十个类似的厂子出来(实际上,还真有不少了),到时候,他虽说有先发优势,但真就能争得过人吗?
所以,在纺织厂的生意稳定下来之后,辛守成时时刻刻都吊着胆子,有空就往胶西商会和中央市商会跑,跟其他商人学习商业经,还订了好几份报纸掌握最新情报。这还真让他学了不少东西,又是给绸布打上商标,又是四处“学习”新花色,又是向产业上下游延伸什么的。这不,去年秋他开了个裁缝车间,主产绸面棉芯被,销路果然还不错;今年又新设了这个缫丝车间,从临近采购蚕茧来自产生丝,虽说手艺糙了点,但至少在原料来源上不完全受制于人了。
“很好,很好。”虽说出产的生丝品质比鲁丝和南丝都差了不少,但至少是个良好的开端,辛守成对此还是满意的,“张小花,以后这缫丝车间主任就让你做了,以后好好做,尽快做出跟南丝一样的好丝!”
张小花是他从江南东路收买来的一名破落丝户的寡妇,有些手艺,但在江南一众高超匠人中也不算什么,只是有真本事的他都挖不来,只能凑合了。此时她正在操作那台复摇机,听到这个新鲜任命立刻激动了起来纵使这缫丝车间就三个缫丝女工一个添柴打杂的役妇加上她,但好歹也是工头一级了。
“谢,谢过东家!”张小花差点要出来给辛守成行大礼,但立刻被他拦住了。开什么玩笑,这一进一出,得浪费多少工时?
正在此时,保安队长秦石头举着一份信件,来到了车间里面,交给了辛守成。“东家,刚来的电报,胶西来的!”
虽然中央市治安不错,但是这辛记丝绸厂怎么也有几十号工人,其中大部分都住在厂里的宿舍,维持秩序也是个问题,所以辛守成不得不雇人设立保安队。这个秦石头是退伍兵,据说当年还去过济南,身材壮实、武艺不错,脸看着也憨厚,于是就被辛老板高薪雇来了。
东海兵退伍后都能分到一块或多块顷田,生计无忧,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更向往城市生活的热闹和更高的收入,把田地交给家人打理或私底下租出去,自己进城生活。秦石头就是这样的情况,保安队的其余人大致也是类似的背景。
随着东海邮政系统的发展,核心区的主要城市之间的邮路基本已经通畅了。而在“把信寄到”这一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快地送信”这样的需求也提上来了。因此,电报服务也开始向公众开放,当然收费不菲,而且只能在主干路沿线有交警巡逻的地方铺设线路,可通达的地点有限,不过瞬息即至的速度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地的交通处新增了“电信窗口”,用户可以在这里填写电报内容,发往线路上的其它节点,然后再由到达端的信使送往收信人手上。
胶东铁路开通的同时,连接沿线的电报线路也稳固地建立了起来。实际上,铁轨本身就是一个大导线,有了铁路也就等于有了通信线路,只不过出于冗余考虑,才在沿线再次铺设了单独的电报线。在历史上,电报和铁路就是一对最佳搭档,铁路为电报线路提供了保护,解决了维护难题,同时电报也使得铁路各站点、各线路之间的远程调度提供了可能性。两者的共同延伸,将世界带到了现代社会。
只是,胶西县和中央市相距并不远,即使骑马送信也用不了多久,有什么信件值得特意用昂贵的电报送过来的?
辛守成一听是胶西来的,急忙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寄信人,便匆匆拆了开来,里面短短十几个字一眼就扫完了,然后他便拍着信哈哈大笑起来:“好,赢了,赢了!辛罗,去买串鞭炮回来,对了,给食堂说一声,今晚加餐,全体吃肉!”
辛罗是他从池州老家带来的家生子,一听这个喜讯,立刻高兴起来:“可是胶西那边的官司赢了?真是恭喜东家了,我,我这便去!”
结果他还没出门,就有另一个保安队员急匆匆地过来了,差点撞了个满怀。后者把矮小的辛罗扶住,看向辛守成便扯着嗓子喊道:“东家,外面有一行‘居先生’送了拜帖过来,我看您就在厂里,便喊住了他们,您要不要见他们一下?”
“居先生?居难道是?”辛守成急忙过来接过拜帖,一看,果然是居温瑜送来的,这下子就更高兴了,“哈,安易兄来了,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啊!辛罗,赶紧出去,除了刚才的,再给我去竹雅苑定个位子!”
说完,他便离开车间,向大门口迎了过去。
“啧啧,这小车真是便捷啊。”
在丝绸厂门口,陈若风看着邮递员骑着一辆三轮车,灵便地在各家店铺之间送信,像见了个宝贝一样,盯着看个不停。
这邮递员是“晋达快送”的员工,而这晋达是东风速递的外包企业——东风速递是东海商社建立的物流企业,但是人手有限,只负责把信件在节点之间运送,而到达节点后把信送到个人手上的“最后一公里”业务都是分包给编制外的邮递员解决的。在小地方,信件量不大,这些邮递员只是散兵游勇;而在中央市这样的大城市,每日的邮递量很大,因此出现了一些专业的邮递商行,各自雇了员工,从交通处接来信件,再送出去赚取收入,晋达快送就是这样的情况。
关志远看了一下那辆三轮车,也有些羡慕:“哈,这可是保安屯厂的‘永久-3’,门市价39元一辆呢,晋达可真是舍得。不过没甚,中央市有好路,这自行车骑着不错,但出了柏油路可就不行了。”
当年东海商社取得了三轮车的专利,但没怎么在意,一边自己研究,一边向外授权出去了不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同类产品,外观大同小异,细节上却差别不小,主要是人体工程学设计和传动形式不一样。有的是轴传动,还有的用皮带或铁链传动的,当然也有最简单的前轮驱动,不过那样转向角和传动比都很受限制,只有最低端的型号才会采用。
这台“永久-3”是保安屯机械制造厂推出的中高端产品,车架以硬木为主体,关键部分用了钢件加固,车轮用了适应城市路况的60cm直径;传动形式是用了一种有专利的皮带——外层是多层加固的皮带,内层嵌了一圈有起伏的铁片以增大传动力度,这几乎是整辆车最贵的单件——用以驱动左后轮;右后轮仍然是从动的,这会导致跑偏,不过可以通过前轮略微转向来矫正;还带了一个手拉的刹车。这种自行车性能优异、结构稳固,可以在柏油路上骑到20kmh以上的高速,也可以拉着数百斤的货物走街串巷,近年来相当受城市居民欢迎。当然,正如关志远所说,它在城市表现很好,在普通的石板路或土路上也能用,但在更多的完全没有路况可言的地方就抓瞎了,所以应用范围还是很窄。
但对于晋达快送这类专注于城市运输的公司来说,这种运输工具就再合适不过了。虽说售价高达39元一辆,但是省去了一大笔伺候马的费用,而且随处可停放,综合算起来可合算多了。因此他们买了不少,统一漆成跟邮递员制服类似的灰绿色,成为了城市中一道显眼的标志,刚才居温瑜一行人就是下了马车之后,循着邮车一路跟过来的。
本来居温瑜只是来送个拜帖,没打算下车的,但是一行人坐了一路火车又上了马车转了一圈,早就坐倦了,于是纷纷下车活动,顺便看能不能寻地更衣一下,然后就这么跟过来了。
居温瑜带着家里的子弟在门口候着,陈若风和关志远在观摩邮车,其余人等则趁机在这繁华的丝绸一条街上打听起了行情。不过没过多久,辛记丝绸厂里面就有动静了。
“安易,果然是安易来了啊!”辛守成急匆匆从厂门中迎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在门外等候的居温瑜,然后赶紧跑过来拉住了他的手,“门房他们也真是怠慢,就这么把安易兄冷落在门外,居然也请不进去坐着,真是失礼,失礼了!”
居温瑜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也高兴地很,先是从头到尾把他打量了一遍,然后说道:“无妨,无妨,我本来也只是来送个拜帖,若是贸然进门,那才是唐突了。嶿福,你这如今可真是富态了啊,看来这几年可真是有福了!”
辛守成哈哈一笑,这就把他往里面拉,一边说道:“祖宗庇佑,还算做成了点小生意。安易,你这是什么时候到的东海,可曾安顿下了?今晚便在寒舍住下,我为你接风洗尘如何?”
“这如何行得?”居温瑜连忙拉住了他。此时按礼仪,上门拜访,应当先送拜帖上门,约定拜访时日,再如期到访,若是直接上门,那便有无礼之嫌。
辛守成对此毫不在意:“这边没那么多规矩,相逢便是缘,直接进来就是了。”
“哦”居温瑜对东海国的这些快节奏的习惯还真是不习惯,“莫急,我还有几个小友,听闻嶿福在这边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也想来拜访一下志远,你快把他们叫来!”
“什么,拜访?”辛守成听说自己在外都小有名气了,也是有点沾沾自喜。
过了一会儿,几个安庆商人也汇聚了起来,见了辛守成纷纷行礼,口称叨扰。
“没事,没事,正好人多热闹,都进来吧!”
1266年,5月11日,中央市,二环区艮甲位,辛记丝绸厂。
热气腾腾的缫丝车间中,辛守成正在视察一台新添置的复摇机的运行情况。
“复摇”是纺丝工作中必备的工序。在上一道工序,女工会从热水煮过的蚕茧中抽出蚕丝绕在小号的丝框上;而在这道复摇工序,资深女工会把这些小丝框上的生丝重新卷绕成大卷,便于下一步的纺织。
复摇看上去只是把蚕丝重新缠绕一下,但实际上却是个相当依赖经验和手艺的工作,因为新绕而成的丝卷必须形状规整,且张力合适,不然纺织的时候就容易断裂或迟滞。这就需要女工复摇的时候仔细掌握好手上的力度,新手可做不来,必须请资深女工上手才行,而“资深”从来都是稀缺资源。
不过中国丝织业足有千年历史,这么长时间下来也积累出了不少丰富经验,其中就有一种机械“复摇机”,能够帮助女工控制复摇的力度、加快速度,对整体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大有助益。
辛守成眼前的这台复摇机,便是他从江南买来原型,请城阳工厂仿制而成的大号版本,用了不少铁骨,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有了这台机器,只需一个资深女工脚踏驱动、手上掌控着进度,再有一个新女工在旁辅助,一日便可处理数百斤的生丝,足够这一整个车间用了。
当年辛守成瞅中了东海关税同盟调整进口税率的机会,从江淮买来生丝,在中央市设了厂织造成绸布,虽说品质一般,但正好赶上了东海国消费升级的大风口,再加上他当初买的这块地大升值,所以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到现在也小有名气了。
他注册成立的这家辛记丝绸厂,经营模式上仍然有浓厚的传统风格,前店后厂,后院产了成品,直接就在前面的临街店面开店卖出去。不过外围产业倒有些产业集群的味道,受他家厂店带动,先是有裁缝在对门开了铺子帮人量体裁衣的,又有同行的丝绸商贩也在附近开店蹭人气。渐渐的,二环艮甲位的这块地就有了“丝绸一条街”的名头,作为中心的辛记,也就有了不一般的地位。
不过虽然借着风口起来了,但辛守成心里总有点慌慌的感觉不踏实。毕竟他这个小厂子不过是采买了生丝过来织造成绸,既没有特别的高品质,又没有新奇的花式,更没有多年积攒下来的老字号名声,至于什么“核心技术”就更别说了。别人要是看眼热了,分分钟复制几十个类似的厂子出来(实际上,还真有不少了),到时候,他虽说有先发优势,但真就能争得过人吗?
所以,在纺织厂的生意稳定下来之后,辛守成时时刻刻都吊着胆子,有空就往胶西商会和中央市商会跑,跟其他商人学习商业经,还订了好几份报纸掌握最新情报。这还真让他学了不少东西,又是给绸布打上商标,又是四处“学习”新花色,又是向产业上下游延伸什么的。这不,去年秋他开了个裁缝车间,主产绸面棉芯被,销路果然还不错;今年又新设了这个缫丝车间,从临近采购蚕茧来自产生丝,虽说手艺糙了点,但至少在原料来源上不完全受制于人了。
“很好,很好。”虽说出产的生丝品质比鲁丝和南丝都差了不少,但至少是个良好的开端,辛守成对此还是满意的,“张小花,以后这缫丝车间主任就让你做了,以后好好做,尽快做出跟南丝一样的好丝!”
张小花是他从江南东路收买来的一名破落丝户的寡妇,有些手艺,但在江南一众高超匠人中也不算什么,只是有真本事的他都挖不来,只能凑合了。此时她正在操作那台复摇机,听到这个新鲜任命立刻激动了起来纵使这缫丝车间就三个缫丝女工一个添柴打杂的役妇加上她,但好歹也是工头一级了。
“谢,谢过东家!”张小花差点要出来给辛守成行大礼,但立刻被他拦住了。开什么玩笑,这一进一出,得浪费多少工时?
正在此时,保安队长秦石头举着一份信件,来到了车间里面,交给了辛守成。“东家,刚来的电报,胶西来的!”
虽然中央市治安不错,但是这辛记丝绸厂怎么也有几十号工人,其中大部分都住在厂里的宿舍,维持秩序也是个问题,所以辛守成不得不雇人设立保安队。这个秦石头是退伍兵,据说当年还去过济南,身材壮实、武艺不错,脸看着也憨厚,于是就被辛老板高薪雇来了。
东海兵退伍后都能分到一块或多块顷田,生计无忧,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更向往城市生活的热闹和更高的收入,把田地交给家人打理或私底下租出去,自己进城生活。秦石头就是这样的情况,保安队的其余人大致也是类似的背景。
随着东海邮政系统的发展,核心区的主要城市之间的邮路基本已经通畅了。而在“把信寄到”这一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快地送信”这样的需求也提上来了。因此,电报服务也开始向公众开放,当然收费不菲,而且只能在主干路沿线有交警巡逻的地方铺设线路,可通达的地点有限,不过瞬息即至的速度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地的交通处新增了“电信窗口”,用户可以在这里填写电报内容,发往线路上的其它节点,然后再由到达端的信使送往收信人手上。
胶东铁路开通的同时,连接沿线的电报线路也稳固地建立了起来。实际上,铁轨本身就是一个大导线,有了铁路也就等于有了通信线路,只不过出于冗余考虑,才在沿线再次铺设了单独的电报线。在历史上,电报和铁路就是一对最佳搭档,铁路为电报线路提供了保护,解决了维护难题,同时电报也使得铁路各站点、各线路之间的远程调度提供了可能性。两者的共同延伸,将世界带到了现代社会。
只是,胶西县和中央市相距并不远,即使骑马送信也用不了多久,有什么信件值得特意用昂贵的电报送过来的?
辛守成一听是胶西来的,急忙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寄信人,便匆匆拆了开来,里面短短十几个字一眼就扫完了,然后他便拍着信哈哈大笑起来:“好,赢了,赢了!辛罗,去买串鞭炮回来,对了,给食堂说一声,今晚加餐,全体吃肉!”
辛罗是他从池州老家带来的家生子,一听这个喜讯,立刻高兴起来:“可是胶西那边的官司赢了?真是恭喜东家了,我,我这便去!”
结果他还没出门,就有另一个保安队员急匆匆地过来了,差点撞了个满怀。后者把矮小的辛罗扶住,看向辛守成便扯着嗓子喊道:“东家,外面有一行‘居先生’送了拜帖过来,我看您就在厂里,便喊住了他们,您要不要见他们一下?”
“居先生?居难道是?”辛守成急忙过来接过拜帖,一看,果然是居温瑜送来的,这下子就更高兴了,“哈,安易兄来了,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啊!辛罗,赶紧出去,除了刚才的,再给我去竹雅苑定个位子!”
说完,他便离开车间,向大门口迎了过去。
“啧啧,这小车真是便捷啊。”
在丝绸厂门口,陈若风看着邮递员骑着一辆三轮车,灵便地在各家店铺之间送信,像见了个宝贝一样,盯着看个不停。
这邮递员是“晋达快送”的员工,而这晋达是东风速递的外包企业——东风速递是东海商社建立的物流企业,但是人手有限,只负责把信件在节点之间运送,而到达节点后把信送到个人手上的“最后一公里”业务都是分包给编制外的邮递员解决的。在小地方,信件量不大,这些邮递员只是散兵游勇;而在中央市这样的大城市,每日的邮递量很大,因此出现了一些专业的邮递商行,各自雇了员工,从交通处接来信件,再送出去赚取收入,晋达快送就是这样的情况。
关志远看了一下那辆三轮车,也有些羡慕:“哈,这可是保安屯厂的‘永久-3’,门市价39元一辆呢,晋达可真是舍得。不过没甚,中央市有好路,这自行车骑着不错,但出了柏油路可就不行了。”
当年东海商社取得了三轮车的专利,但没怎么在意,一边自己研究,一边向外授权出去了不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同类产品,外观大同小异,细节上却差别不小,主要是人体工程学设计和传动形式不一样。有的是轴传动,还有的用皮带或铁链传动的,当然也有最简单的前轮驱动,不过那样转向角和传动比都很受限制,只有最低端的型号才会采用。
这台“永久-3”是保安屯机械制造厂推出的中高端产品,车架以硬木为主体,关键部分用了钢件加固,车轮用了适应城市路况的60cm直径;传动形式是用了一种有专利的皮带——外层是多层加固的皮带,内层嵌了一圈有起伏的铁片以增大传动力度,这几乎是整辆车最贵的单件——用以驱动左后轮;右后轮仍然是从动的,这会导致跑偏,不过可以通过前轮略微转向来矫正;还带了一个手拉的刹车。这种自行车性能优异、结构稳固,可以在柏油路上骑到20kmh以上的高速,也可以拉着数百斤的货物走街串巷,近年来相当受城市居民欢迎。当然,正如关志远所说,它在城市表现很好,在普通的石板路或土路上也能用,但在更多的完全没有路况可言的地方就抓瞎了,所以应用范围还是很窄。
但对于晋达快送这类专注于城市运输的公司来说,这种运输工具就再合适不过了。虽说售价高达39元一辆,但是省去了一大笔伺候马的费用,而且随处可停放,综合算起来可合算多了。因此他们买了不少,统一漆成跟邮递员制服类似的灰绿色,成为了城市中一道显眼的标志,刚才居温瑜一行人就是下了马车之后,循着邮车一路跟过来的。
本来居温瑜只是来送个拜帖,没打算下车的,但是一行人坐了一路火车又上了马车转了一圈,早就坐倦了,于是纷纷下车活动,顺便看能不能寻地更衣一下,然后就这么跟过来了。
居温瑜带着家里的子弟在门口候着,陈若风和关志远在观摩邮车,其余人等则趁机在这繁华的丝绸一条街上打听起了行情。不过没过多久,辛记丝绸厂里面就有动静了。
“安易,果然是安易来了啊!”辛守成急匆匆从厂门中迎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在门外等候的居温瑜,然后赶紧跑过来拉住了他的手,“门房他们也真是怠慢,就这么把安易兄冷落在门外,居然也请不进去坐着,真是失礼,失礼了!”
居温瑜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也高兴地很,先是从头到尾把他打量了一遍,然后说道:“无妨,无妨,我本来也只是来送个拜帖,若是贸然进门,那才是唐突了。嶿福,你这如今可真是富态了啊,看来这几年可真是有福了!”
辛守成哈哈一笑,这就把他往里面拉,一边说道:“祖宗庇佑,还算做成了点小生意。安易,你这是什么时候到的东海,可曾安顿下了?今晚便在寒舍住下,我为你接风洗尘如何?”
“这如何行得?”居温瑜连忙拉住了他。此时按礼仪,上门拜访,应当先送拜帖上门,约定拜访时日,再如期到访,若是直接上门,那便有无礼之嫌。
辛守成对此毫不在意:“这边没那么多规矩,相逢便是缘,直接进来就是了。”
“哦”居温瑜对东海国的这些快节奏的习惯还真是不习惯,“莫急,我还有几个小友,听闻嶿福在这边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也想来拜访一下志远,你快把他们叫来!”
“什么,拜访?”辛守成听说自己在外都小有名气了,也是有点沾沾自喜。
过了一会儿,几个安庆商人也汇聚了起来,见了辛守成纷纷行礼,口称叨扰。
“没事,没事,正好人多热闹,都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