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回家:又捡了一宝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1264年,6月1日,吉阳军。
“什么,道姑?”
另一边,港湾附近的东海舰队营地之中,狄柳荫听到归来的章恺的报告,一开始不以为意,后来惊讶地站了起来,甚至差点打翻了茶几之上的一个瓷杯。
“道姑,姓黄的你是说黄道姑?”
章恺站在一边,看到狄柳荫的反应有些奇怪,不就是个道姑吗,您老怎么这么大反应?
“对啊,彼女姓黄,在清净观做个道姑。其貌不扬,但极为聪慧,算术、织布等术无师自通。只是境遇不太好,据说原是江南人士,遭婆家虐待不堪其扰,逃亡出来,乘船一路到了这吉阳军,说起来也是颇为传奇了”
狄柳荫差点跳起来:“好了!她人呢?快带我去把她找来!”
“呃就在这里。”章恺犹豫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怕她回去之后想不开又逃出去,于是把她和她几个熟黎友人‘请’了回来。当然,我肯定没有强抢民女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如何说服她。您看,这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说着说着,狄柳荫的嘴是越张越大,过了一会儿,一拍巴掌道:“那赶紧把她带算了,正好我也得出去,就去看看吧。”然后就开始往外走。
章恺这是捡到宝了啊!
这黄道姑,无疑就是历史上的黄道婆,将棉纺织技术引入了江南地区的传火者,能登上后世教科书的关键人物!
黄道婆并不是她的名字。此时,除非是大户人家,否则女子无权拥有自己的名字,或者说,只有一个所谓的“闺名”,是不能向外公示的。所以,历史上伟大的黄道婆,并不能将自己的名字流传下来,只知道她姓黄,并且因为年纪被称为“黄婆”,后来因为她笃信道教,又被尊称为“道婆”,所以就以“黄道婆”为名传承了下来。
而现在的1264年,黄道婆依然年轻,虚岁才刚满二十,所以不该称“婆”,只能叫“黄道姑”了。
在章恺的指引下,狄柳荫来到了黄道姑所在的迎客帐之中。
迎客帐是舰队设立在营地入口的一处营帐,主要用来接待吉阳军前来拜访的大小官员——他们呆在这大宋最南端的领土形同发配一样,东海舰队对他们来说算是好不容易才能见一次的大人物了,怎么不能来活动活动?
章恺把黄道姑等人“请”来后,就关在这迎客帐里面。现在,门口仍有几个水兵在站岗。帐内,黄道姑正和几个黎女一起,围坐在一张折叠桌前,叽叽喳喳地吃着桌上的印度糖果。有了甜食之后,她们心情似乎还不错。看来章恺也不完全是个榆木脑袋,把人捉来之后,还知道送些好吃的赔罪。
“黄道姑?”狄柳荫进帐后,一眼就看到了其中唯一一个穿道袍的。他平复下激动的心情,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名传说中的女子。
黄道姑在样貌上并不出众,又黑又瘦小,五官也很难称得上端正。这也难怪,要是稍有姿色的话,她一介弱女子从江南千里迢迢跑来这天涯海角之地,早就被人捉了去了。不过这无所谓,女子论德不论貌,更别说,她历史上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脱了性别了!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些好奇。不管是道婆还是道姑,都是外人对她的称呼,她本名到底是什么呢?于是他随口问道:“这位道姑,听说你姓黄,不知名字如何称呼?”
一身道袍的黄道姑听到他喊自己,吓了一跳,抬起头来。她倒是听懂了狄柳荫特意用江南口音喊出来的话,但这是什么意思,哪有人一上来就问姑娘家的名字的?
狄柳荫见她脸红,这才察觉到自己的失仪,于是补救道:“道姑不要误会,我没有非礼的意思,只是之前我的手下实在是失礼了!我们东海国一向求贤若渴,听说道姑纺织技艺高超,故起了爱才之心,才有所冒犯。以姑娘的手艺,在这吉阳一隅实在是埋没了,不知姑娘可否有意接受我们的聘请,去东海做个技术顾问呢?”
狄柳荫长得白白净净,说话又好听,果然赢得了姑娘们的好感,几个黎女交头接耳说起话来,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抛来了媚眼,只是满脸面纹,看着非但没有媚意,反倒有些吓人。
黄道姑听到“聘请”一词,脸颊一红,低下头来,小声地说道:“多谢公子好意。可,可是奴家于织造一道上并无什么长处,公子真想请织工的话,我这些熟黎姐妹还更擅长些。”
嘛,其实,黄道姑来到这海南之地还不过半年。她是去年从江南逃亡的,几乎是跟远洋舰队同期出发,年末才到了吉阳军。虽然她在这里幸运地找到了清净观落脚,并且很快与这些黎女混熟,开始学习纺织技巧,但毕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其实根本没学到多少东西。东海人就算现在把她请了去,也没法子立竿见影就提升纺织技术。
狄柳荫又与她聊了一会儿,弄清楚了情况,略有些失望,原来是来早了啊!
不对,就算再过几年又怎样?真论起来,熟黎的纺织技术是从东南亚传入的,而东南亚的纺织技术又是从印度来的,现在的东海人完全可以直接去源头的印度地区学习纺织,不需要再回头求助熟黎嘛。
这半天,捞了一场空。但是,从短暂的对话中,狄柳荫可以看出,这名女子才思敏捷、颇具逻辑思维,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当下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大多数昏昏噩噩唯唯诺诺的一般妇女完全不同,这让他感觉到了另一种价值。
实际上,黄道婆在历史上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引进”了熟黎的纺织技术,更重要的,是她学习到既有的技术后,触类旁通,再次改进,最终发展出了一套更成熟的技术,这才是她真正伟大的地方!
纺织技术其实不是简单的手工活,反而跟机械设计或者计算机编程比较像,需要有序地规划纺织顺序,是个非常依赖于逻辑和理性思维的领域。她能在这方面做出这么大的成就,足以证明她在方面有极高的天分,放在后世肯定也能做个顶级程序员。相比技术,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可能更大。
狄柳荫让章恺去取了一些他们沿途收购来作为样品的印度棉布过来,把它们展示给黄道姑和几个黎女看。
她们见到这样精细和绚丽的名贵棉布,果然见猎心喜,把手在衣服上反复擦拭,然后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些棉布,面带羡慕地叽叽喳喳讨论了起来。
“怎样,黄道姑,你们觉得这些棉布如何?”
“好,真是好布啊!”
“这样的布匹,你们看了之后,能把织造法还原出来吗?我是说,你们能想办法织出同样的布吗?”
“唔看上去很难啊。其中有一些技法,我能看出来与姐妹们现在用的技法类似,但也有一些,怎么也看不出来,咦,这里好像有些感觉,但还是差上了一点,哎,这,这,这是怎么走线的?”
看着她沉浸在了经纬的世界里,狄柳荫不禁露出了微笑:“这是印度的棉布,印度你知道吗?就是那个天竺,对,就是佛祖的地方,当年西天取经的地方,那里不但产经书,还产棉布。若是我带你去印度,去看看印度匠人是如何织布的,你能学会吗?”
黄道姑惊讶地抬起头来,随即表露出了强烈的求知欲:“真的,我能去学习?”
狄柳荫哈哈一笑:“当然,我们就是刚从印度回来的!不但能去,将来你还可以将那里的纺织术带回中土,就像唐僧玄奘大师曾经做过的那样!将来,中土的纺织业人士也必然像称颂玄奘一样称颂你的名字,就如同菩萨一般!”
黄道姑的眼中冒出了炽热的光,完全没有瞻前顾后的犹豫,坚定地握紧了拳头,说道:“好,我去!”
狄柳荫鼓起了掌:“好!不愧是黄道姑对了,你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够正式,就没个别的称呼了吗?算了,我给你起一个吧。太柔弱的名字不适合你,这样,你就叫黄经纬吧!”
与此同时,某个未知海滩上。
一艘大海船斜躺在沙滩上,首斜桅已经折断,其它桅杆上新挂的帆布也垂了下去,船底露出了一道巨大的创痕,上面还在滴着水。穿着红白蓝三色制服的船员们正在上面爬上爬下,忙碌地从中搬运出各种物资。
稍远一些的岸上,另一批船员正在用船上携带的铁丝网、帐篷和从船身上拆下来的船板搭建一处临时营地,还有人正在生火做饭。几匹骏马正在营地旁的一条小河中喝水,这种时候,别人也没心思管教他们了。营地正中,霜降号的船长朱泾正在和两个准尉一起,紧张地在一张纸上记录着六分仪测出的数据。
之前,霜降号被风往西北方吹出了相当长一段距离。平静下来后,朱泾他们失去了旗舰的导航,没有计时仪器,无法测量经度,只能测量纬度。根据测得的数据,他们知道自己是在琼州一线,便一路向东驶去。后来,果然在前方发现了陆地,还能看到人烟。
然而一波既平一波又起,正当他们满帆疾奔的时候,船底却突然触到了礁石,划破了霜降号薄弱的杉木板,底舱开始进水。最后在损管组的奋力拼搏下,她还是坚持到了岸边,一头扎到了沙滩上,但也再也动不了了。
于是,朱泾就只能带着船员们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慢慢想办法,看能不能寻路回家或者找人回去报信。怎么说这里也已经是大宋地盘了,他们船中还有大量物资和金钱,并非陷入了绝地,出路多得很。当然,充足的金钱也不一定是好事
不久后,朱泾测算出了结果,数据显示他们确实在与琼州差不多的纬度上,难道是琼州岛西海岸?
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几个探路的水兵从南边一路小跑过来,进入了营地,对朱泾报告道:“报告舰长,我们找本地人打听过了,这里就是琼州,此地名叫什么来着?对了,临高!”
1264年,6月1日,吉阳军。
“什么,道姑?”
另一边,港湾附近的东海舰队营地之中,狄柳荫听到归来的章恺的报告,一开始不以为意,后来惊讶地站了起来,甚至差点打翻了茶几之上的一个瓷杯。
“道姑,姓黄的你是说黄道姑?”
章恺站在一边,看到狄柳荫的反应有些奇怪,不就是个道姑吗,您老怎么这么大反应?
“对啊,彼女姓黄,在清净观做个道姑。其貌不扬,但极为聪慧,算术、织布等术无师自通。只是境遇不太好,据说原是江南人士,遭婆家虐待不堪其扰,逃亡出来,乘船一路到了这吉阳军,说起来也是颇为传奇了”
狄柳荫差点跳起来:“好了!她人呢?快带我去把她找来!”
“呃就在这里。”章恺犹豫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怕她回去之后想不开又逃出去,于是把她和她几个熟黎友人‘请’了回来。当然,我肯定没有强抢民女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如何说服她。您看,这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说着说着,狄柳荫的嘴是越张越大,过了一会儿,一拍巴掌道:“那赶紧把她带算了,正好我也得出去,就去看看吧。”然后就开始往外走。
章恺这是捡到宝了啊!
这黄道姑,无疑就是历史上的黄道婆,将棉纺织技术引入了江南地区的传火者,能登上后世教科书的关键人物!
黄道婆并不是她的名字。此时,除非是大户人家,否则女子无权拥有自己的名字,或者说,只有一个所谓的“闺名”,是不能向外公示的。所以,历史上伟大的黄道婆,并不能将自己的名字流传下来,只知道她姓黄,并且因为年纪被称为“黄婆”,后来因为她笃信道教,又被尊称为“道婆”,所以就以“黄道婆”为名传承了下来。
而现在的1264年,黄道婆依然年轻,虚岁才刚满二十,所以不该称“婆”,只能叫“黄道姑”了。
在章恺的指引下,狄柳荫来到了黄道姑所在的迎客帐之中。
迎客帐是舰队设立在营地入口的一处营帐,主要用来接待吉阳军前来拜访的大小官员——他们呆在这大宋最南端的领土形同发配一样,东海舰队对他们来说算是好不容易才能见一次的大人物了,怎么不能来活动活动?
章恺把黄道姑等人“请”来后,就关在这迎客帐里面。现在,门口仍有几个水兵在站岗。帐内,黄道姑正和几个黎女一起,围坐在一张折叠桌前,叽叽喳喳地吃着桌上的印度糖果。有了甜食之后,她们心情似乎还不错。看来章恺也不完全是个榆木脑袋,把人捉来之后,还知道送些好吃的赔罪。
“黄道姑?”狄柳荫进帐后,一眼就看到了其中唯一一个穿道袍的。他平复下激动的心情,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名传说中的女子。
黄道姑在样貌上并不出众,又黑又瘦小,五官也很难称得上端正。这也难怪,要是稍有姿色的话,她一介弱女子从江南千里迢迢跑来这天涯海角之地,早就被人捉了去了。不过这无所谓,女子论德不论貌,更别说,她历史上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脱了性别了!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些好奇。不管是道婆还是道姑,都是外人对她的称呼,她本名到底是什么呢?于是他随口问道:“这位道姑,听说你姓黄,不知名字如何称呼?”
一身道袍的黄道姑听到他喊自己,吓了一跳,抬起头来。她倒是听懂了狄柳荫特意用江南口音喊出来的话,但这是什么意思,哪有人一上来就问姑娘家的名字的?
狄柳荫见她脸红,这才察觉到自己的失仪,于是补救道:“道姑不要误会,我没有非礼的意思,只是之前我的手下实在是失礼了!我们东海国一向求贤若渴,听说道姑纺织技艺高超,故起了爱才之心,才有所冒犯。以姑娘的手艺,在这吉阳一隅实在是埋没了,不知姑娘可否有意接受我们的聘请,去东海做个技术顾问呢?”
狄柳荫长得白白净净,说话又好听,果然赢得了姑娘们的好感,几个黎女交头接耳说起话来,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抛来了媚眼,只是满脸面纹,看着非但没有媚意,反倒有些吓人。
黄道姑听到“聘请”一词,脸颊一红,低下头来,小声地说道:“多谢公子好意。可,可是奴家于织造一道上并无什么长处,公子真想请织工的话,我这些熟黎姐妹还更擅长些。”
嘛,其实,黄道姑来到这海南之地还不过半年。她是去年从江南逃亡的,几乎是跟远洋舰队同期出发,年末才到了吉阳军。虽然她在这里幸运地找到了清净观落脚,并且很快与这些黎女混熟,开始学习纺织技巧,但毕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其实根本没学到多少东西。东海人就算现在把她请了去,也没法子立竿见影就提升纺织技术。
狄柳荫又与她聊了一会儿,弄清楚了情况,略有些失望,原来是来早了啊!
不对,就算再过几年又怎样?真论起来,熟黎的纺织技术是从东南亚传入的,而东南亚的纺织技术又是从印度来的,现在的东海人完全可以直接去源头的印度地区学习纺织,不需要再回头求助熟黎嘛。
这半天,捞了一场空。但是,从短暂的对话中,狄柳荫可以看出,这名女子才思敏捷、颇具逻辑思维,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当下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大多数昏昏噩噩唯唯诺诺的一般妇女完全不同,这让他感觉到了另一种价值。
实际上,黄道婆在历史上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引进”了熟黎的纺织技术,更重要的,是她学习到既有的技术后,触类旁通,再次改进,最终发展出了一套更成熟的技术,这才是她真正伟大的地方!
纺织技术其实不是简单的手工活,反而跟机械设计或者计算机编程比较像,需要有序地规划纺织顺序,是个非常依赖于逻辑和理性思维的领域。她能在这方面做出这么大的成就,足以证明她在方面有极高的天分,放在后世肯定也能做个顶级程序员。相比技术,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可能更大。
狄柳荫让章恺去取了一些他们沿途收购来作为样品的印度棉布过来,把它们展示给黄道姑和几个黎女看。
她们见到这样精细和绚丽的名贵棉布,果然见猎心喜,把手在衣服上反复擦拭,然后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些棉布,面带羡慕地叽叽喳喳讨论了起来。
“怎样,黄道姑,你们觉得这些棉布如何?”
“好,真是好布啊!”
“这样的布匹,你们看了之后,能把织造法还原出来吗?我是说,你们能想办法织出同样的布吗?”
“唔看上去很难啊。其中有一些技法,我能看出来与姐妹们现在用的技法类似,但也有一些,怎么也看不出来,咦,这里好像有些感觉,但还是差上了一点,哎,这,这,这是怎么走线的?”
看着她沉浸在了经纬的世界里,狄柳荫不禁露出了微笑:“这是印度的棉布,印度你知道吗?就是那个天竺,对,就是佛祖的地方,当年西天取经的地方,那里不但产经书,还产棉布。若是我带你去印度,去看看印度匠人是如何织布的,你能学会吗?”
黄道姑惊讶地抬起头来,随即表露出了强烈的求知欲:“真的,我能去学习?”
狄柳荫哈哈一笑:“当然,我们就是刚从印度回来的!不但能去,将来你还可以将那里的纺织术带回中土,就像唐僧玄奘大师曾经做过的那样!将来,中土的纺织业人士也必然像称颂玄奘一样称颂你的名字,就如同菩萨一般!”
黄道姑的眼中冒出了炽热的光,完全没有瞻前顾后的犹豫,坚定地握紧了拳头,说道:“好,我去!”
狄柳荫鼓起了掌:“好!不愧是黄道姑对了,你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够正式,就没个别的称呼了吗?算了,我给你起一个吧。太柔弱的名字不适合你,这样,你就叫黄经纬吧!”
与此同时,某个未知海滩上。
一艘大海船斜躺在沙滩上,首斜桅已经折断,其它桅杆上新挂的帆布也垂了下去,船底露出了一道巨大的创痕,上面还在滴着水。穿着红白蓝三色制服的船员们正在上面爬上爬下,忙碌地从中搬运出各种物资。
稍远一些的岸上,另一批船员正在用船上携带的铁丝网、帐篷和从船身上拆下来的船板搭建一处临时营地,还有人正在生火做饭。几匹骏马正在营地旁的一条小河中喝水,这种时候,别人也没心思管教他们了。营地正中,霜降号的船长朱泾正在和两个准尉一起,紧张地在一张纸上记录着六分仪测出的数据。
之前,霜降号被风往西北方吹出了相当长一段距离。平静下来后,朱泾他们失去了旗舰的导航,没有计时仪器,无法测量经度,只能测量纬度。根据测得的数据,他们知道自己是在琼州一线,便一路向东驶去。后来,果然在前方发现了陆地,还能看到人烟。
然而一波既平一波又起,正当他们满帆疾奔的时候,船底却突然触到了礁石,划破了霜降号薄弱的杉木板,底舱开始进水。最后在损管组的奋力拼搏下,她还是坚持到了岸边,一头扎到了沙滩上,但也再也动不了了。
于是,朱泾就只能带着船员们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慢慢想办法,看能不能寻路回家或者找人回去报信。怎么说这里也已经是大宋地盘了,他们船中还有大量物资和金钱,并非陷入了绝地,出路多得很。当然,充足的金钱也不一定是好事
不久后,朱泾测算出了结果,数据显示他们确实在与琼州差不多的纬度上,难道是琼州岛西海岸?
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几个探路的水兵从南边一路小跑过来,进入了营地,对朱泾报告道:“报告舰长,我们找本地人打听过了,这里就是琼州,此地名叫什么来着?对了,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