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益同伙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人生一串最新章节!
正盘算,如何找个借口单独会会这个何姐,谁知道何姐自己创造了个机会。
车子已经到安康了,一今晚的长途跋涉,已经让这一堆中老年人异常疲惫。只有两个兴奋得睡不着的人,何姐与苕货。
即将到手的钱,令何姐反复思考着,哪里会出纰漏,该如何处理。以及,即将对这位年轻人的谈判。而苕货也正是这样想的。
一旦离开湖北境内,虽在异乡,苕货却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下车后,就进入了事先安排的一个宾馆,根本不需要登记,是何姐预约好了的。
此时,苕货绷紧了最后一根弦,如果这是何姐安排的黑店,估计要等他们睡着了才有机会动手的。毕竟,这个地方再偏,离安康主城区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在城乡接合部的宾馆,其实就是当地农民开的招待所,设施倒是整齐的。
城乡结合部,是道上兄弟最爱逗留的地方,进退自如,这难不倒苕货。这里来往人多车多,是不敢在大白天搞凶案的,只要自己不睡觉,没人搞得过自己。
他只是在思考,如何把何姐单独约出来,好跟她谈谈。暂时没理由,估计何姐也要睡觉了,那就等下午再找机会。昨天晚上在车上,何姐邀自己合伙,今天没有问自己的态度,但自己既然到了安康不自行离开,居然还住进了何姐预订的宾馆,就说明,自己有合伙的意愿了。
此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音:“小廖,我可以进来吗?”
是何姐的声音。苕货开门是有办法的,他只是拨开了插销,迅速闪到一边。何姐进门后,看小廖拿着把凳子,从背后放下,就明白几分了。
“吔,你未必还怕一个女人么?”
知道自己的警觉被看穿,苕货假装笑了笑:“女人当老大的,就不是一般人。”
这句话,是从庆伢嘴里说出来的,他见多识广,在江湖泡了十多年。用他的话说,他最怕三种道上的人。第一种是你打骂他,他都在笑的人,俗称笑面虎,这种人最不讲义气,狡猾不过他的。第二种是死不开口的人,平时基本不说话,好像特别老实。这种人你不知道他的想法,表面老实,如果翻了脸,他大白天敢和你在大街上拼命,警察来了都拉不住,就问你怕不怕。第三种人,就是女人当老大的。这种人,都有男人被她迷了,被她迷的男人,为了她,会不顾一切的跟你拼命。男人的手段你可以想象和学习,女人的手段,男人还学不来。
“嘿嘿”何姐反手居然把门关上,反锁了。这让苕货有些吃惊。“怎么样?我什么都没带,就是一个普通女人,你还怕?”
从武力上来说,当然不怕。苕货放心地在床沿坐下,而何姐,却款款地,拉了那把木凳子,缓缓地坐在了苕货的对面。
“小廖,你不是普通人吧?做过案子?”
对方虽然是笑容,但眼神里,有一种犀利,好像会看穿苕货的心理。苕货心想,果然女人不好惹。但苕货岂是吓大的?除了警察与老爹,他好像还没怕过谁。
看样子,是摊牌了。苕货反应过来,本来自己要诈她的,结果让人占了先,有些不服。“何姐,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是小事,你这事,估计有点大,不要以为我看不出来。”
何姐此时,突然身子向前一倾,由于身高差距,她头顶的高度最多处于苕货的鼻尖,她仰着头观察苕货的表情,而苕货低头,看见了那若隐若现的胸。丝质的内衣,已经看得到细腻的花纹,而雪白的皮肤,与前些天苕货打资产的煤车相比,简直让人要流血。
冷静,冷静。我要的是钱,不要被这老女人糊弄了。
“都是明白人,你也没干过大事吧?”
何姐知道男人们想什么。虽然她现在年纪大了些,但她年轻时,接触的男人何止百数?身体是个武器,先让对方失去理智,然后用激将发,就能够起作用。
苕货这种以感情代替思考的年轻人,哪里经得过这种激发?“你怎么知道我没干过大事?我要干过,你是不是害怕?”
此时苕货说话的语气已经不平静,他的心有点虚。何姐一听,这就好办了。
“你连我这样大的女人,估计都没干过,还叫干大事?”
苕货正要想词反驳,何姐将身子向后一仰,恢复了刚才端正坐着的姿态,与苕货保持了正式谈判的架式。这一近一远,让苕货突然不知道怎么继续了。
你不懂欲迎还拒,就不懂若即若离。男人情绪如果提前爆发了,后来进入贤者模式,一切就不好谈了。谈什么,他都兴味索然。但他身体内的热血动起来,你一收,他就会近不及待。
“你不如,跟我一起,干票大的,怎么样?”
“你先说条件。”此时,苕货已经提前开口要价了,这是输的兆头,毕竟年轻。这就好比在市场上,如果是买卖,先提价格的,往往是最后的输家。
一般顾客是上帝,当顾客问:“你这东西多少钱?”商家都会说出一个开口价。开口价出来时,商家就已经弱势了。但是,商家如果这样反问:“你给多少呢?”
这样的模式,通常存在于对商品信息掌握不对称的市场里,比如玉器、工艺品、收藏界等。等你说出价格,商家就可以判断出,你是不是行家,是不是真想买,他就占优了。
何姐果然是老手:“你认为,就这一趟,我能够赚多少?”
商家直接问顾客,一个商品的进货价成本或者利润,这实际上是为难顾客,主要是直接判断对方是不是行家。
“两三百万总是有的吧?”苕货先出价格,他就输了,毕竟年轻,第一次当骗子,根本玩不过老江湖,尤其是有姿色,碰上自己又有点好色的状况。
“你说的是毛利,最多算是营业额,我有上家,也要打发下家,总得给些甜头。你再算,我能够有多少纯利?”
何姐试探苕货的胃口,一个人胃口有多大,就可以看得出他心有多大。出门骗钱,钱的数目就是心的大小。再一个,也试探苕货是否做过这一行。尽管他估算的毛数字差距不太远,但对这行利润如果不了解,说明他没骗过人。他没骗过人,自己就好骗他了。
“怎么着,也得有一半,一百万纯利,肯定有。”见面砍一半,就是苕货最能够想象得到的生意经了。其实,哪里有一半呢?所谓的上家,只是出个主意或者印引起资料,何姐只需要出十万元钱就搞定了。沿途费用,最多三万,而所谓打发下家,就是那几个所谓帮忙的人,最多一万,外加上几个眼神几个亲热的动作,他们就屁颠颠地跟过来了。所以,按总成本算,何姐只需要最多二十万,可以套利出几百万来。这才叫暴利。
苕货这一说,何姐心里有底了。这家伙,根本没有参加过正规的骗人团伙,估计是街面霸王之类,或者帮人罩场子之类的人。这种人,年轻时,自己在岁月场,并不少见。
这些年轻人有经验有体力,能打架,三教九流的人,也熟悉,是个好帮手。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打架砍人,但心并不是特别狠。年轻人总喜欢冲动与感情来代替思考,是最好利用的。
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冲动与感情总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界处止步,无法利用。一个老练的职业犯,头脑精密得像学霸,他就是用感情骗人的高手,你如何利用他?
所以,苕货这种,既已经下了河,还涉水不深的年轻人,是最好利用的对象。
“你当是街上卖衣服呢。这可是风险买卖,一个人独吞一半,你怕是没挨过黑?”
“那你就给我交个底,空间多少,如果合作,起码的信任要得有。”苕货在语气上尽管做到狠的状态了,但内容上,已经投降。
“我占三分之一,这是我跟上线商量好的。最后八十万,走人。”
何姐找了一个中间数,试探这个年轻人。
此时,这个数字,与苕货估计得并不算太远。苕货内心有个底线,如果对方连纯利五十万都赚不到,就用不着冒这种风险了。
“如果我跟你合伙,你给我多少?”
“这一趟下来,前期工作都是我做的,我也是考虑以后的长远合作,所以,前期算我白投入。这样,按老大定的规矩,我们也一样。本来,我占三分之二,你占三分之一,八十万,分你二十四万,但是,姐喜欢你,给你三十万,怎么样?”
“为什么不是一人一半?”苕货在作最后的抵抗,他对生意的认识,也停留在对半分的概念上了。
何姐此时又重复了前次的动作,身体向前倾,头顶快靠近苕货的鼻子了,胸部故意向前挺。说话的口气都吹到苕货的脖子上了:“你要了姐的人,还要抢姐的钱么?”
再也忍受不了了。两个月来,苕货莫说进过洗浴中心或者发廊,连路边小店的野鸡都没碰过。好多次冲动,差点让他独自去寻欢,但都忍住了,怕警察查起来。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苕货那强健的身体充满了激情,此时如洪水奔腾,哪里受得了这位老江湖的摆弄?
当时,前面说对话,苕货都搞忘了。他只记得那一句“姐喜欢你。”双手一张,两人滚到了床上。乡间招待所的弹簧床,吱吱呀呀地响,估计是质量问题。
苕货惊喜地发现,这位大姐,身体居然如此柔软。而在面临最关键一切时,何姐却做了一个娇羞的表情:“你干不干,还没答应我呢?”
“干!”苕货已经等不及,哪里还有其它的选择?
事情完毕,长久积累的爆发后,就是贤者者的思考时间了。此时,正是何姐要谈正事的时间。
“你觉得,可以相信我了吗?”
苕货事后才发觉,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没有戴套。常识,苕货是知道的,对方并没绝经,没戴那东西,是一种信任。这事,苕货还没遇到过。
“我信。”
“男人的话要靠得住,猪都能上树。我不信。要不然,咱们交换一下信任?”
苕货还从来没听说什么叫交换信任。他只是按着何姐的指示完成了后面的事情而已。老江湖之间要建立信任,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骗子之间。
交换体液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交换信任,比登天还难。结果,操作其实很简单。两人把各自的身份证拿出来,像在看守所犯人那样,举到胸前,用手机拍一个前半身的特写。
然后,可以把这个图片,发给你最保险最信任的朋友,留个底。如果对方被害了,你就是最大的嫌疑人,有报案的线索。
但发给哪个人,对方不能看,免得最后连累那边的人。
何姐当然不会对苕货下毒手,她的目的是骗钱。并且,刚才的经历,让她确实感受到了一丝激动,好久应付老男人们,没有过这种体验了。有了钱,大不了溜掉,用不杀人。
而苕货,事后根本没发给任何人。他自信,一个能够不戴雨衣而承接自己雨露的女人,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杀死自己的。因为,她只是为了钱。
交换信任结束后,何姐要穿衣起床。结果,再次被苕货按倒,这种激烈,让何姐兴奋起来。年轻人果然好,恢复期如此之短,纯粹的冲击,让自己也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
再次完毕后,两人再收拾残局。何姐说到:“这次事情成了后,先只给你十五万,剩下的十五万,等到下次生意开始,再给你,怎么样?”
“你们女人,怎么说变就变了?”
“你怕我跑了吗?我还怕你跑了呢。人都是你的,你还怕钱不是?”何姐用这种话,确实能够忽悠住苕货这种年轻人。
随后,何姐开始给苕货上课了。他让苕货一开始担任一个新入伙的投资人,假装很积极地投资响应。给钱的时候,也很积极的样子,其实,就是起一个托的作用。
老人们很喜欢听好话,苕货就要装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找老人打听这个项目的窍门,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从不相信到绝对信任,这个过程,要表现得很自然。还要把所有中老年人当成老师尊重。
“你晓得,要让中老年人相信你,有两个诀窍吗?”何姐问到。
苕货并不知道,业务培训,术业有专攻,他只好求教。
“他们缺什么,你给什么,他们愿意相信你,就信你了。”
“他们缺什么呢?”
“他们缺亲情。他们这个年纪,子女都已经成家了,离开了他们,他们望着自己养大的子女,自己的重要性越来越低。退休后,社会存在感也越来越低,甚至觉得自己没用了。此时,你如果特别尊重他们,他们会回忆起新的青春,那你就成功了。”
苕货见过,有些推销保健品的,卖很高的价,开始怀疑他们是如何卖出去的。毕竟这些东西,要卖给平时抠门的老人们,是非常困难的。老人们连节约水电、在菜市场斤斤计较都成了习惯,怎么可能花成千上万的钱,买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呢?
但人家有办法,先是给小甜头,让人免费得些鸡蛋油米之类的免费活动,让你进入圈子。进入后,他们又是把你喊干爹干娘,又是按摩洗脚端茶递水,让你享受那种特别有亲情的尊重。
当你真把他们当成自己比孩子还亲的人,你就自动掏钱了。说实话,掏钱的时候,老人们并不是冲着相信商品去的,而是相信推销的那个人。也不一定是真相信那个人的推销,而是想享受这种盛大的亲情,重温那一种尊重与亲近。
何姐讲完这些后,继续说到:“这只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讲出道理来。老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自信,总觉得他们活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丰富,不可能被一个年轻人骗了。你讲出一番大道理,他们会真信。”
何姐举例,老人们通常并不知道什么地理政治与经济,但都大约听说过一些名词。比如这次这个项目,许多老年人都是被一句话忽悠过来的。“国共的事,只有你们这种人才懂,年轻人不知道,如今,你们要想比年轻人赚得多,机会不是很多了。”
如今退休的老人们,收入是固定的,当然赶不上他们的孩子们。毕竟一个在工作一个在休息,在职的肯定比退休的拿得多。但老人们长期以工龄与资格吃饭,现在突然比年轻人拿得少,当然有些不服气。
那老人们总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与经验是优势,拿这个优势来说事,他们往往愿意相信。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聪明。
而那段历史,今天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不是他们不知道,中学历史书上讲得详细。但年轻人既没兴趣谈,也没心思想。老人们自以为是的聪明,正是他们上当的机会。
当然,他们努力想挣把大的,也有一种迫切感。毕竟退休后,理论上挣大钱的机会就已经没有了。哪个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呢?
许多人退休后,不理解,为什么过去如此依赖自己的子女,现在对自己的亲热与尊重度下降了呢?自己倾注一生感情与心血培养出来的亲情,却日渐淡漠,让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打击。
其实,从社会规律来看,年轻人独自面对社会的竞争,当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与自己的小家庭上。当孩子独立成家后,他就应当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中心。对老人,只是亲情上的照顾,不可能按你的意志生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像这些老人年轻时一样,独自面对生活与工作的磨难,父母的感觉不是没考虑,而是给予的精力少多了。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够。
但有些老人们,却不这样想。尤其是年轻时比较强势的老人,他总觉得自己不被子女需要,是因为自己没多少钱。如果自己发财了,子女会重新围绕在自己身边。
要防止老人们被骗,最好的办法,是子女多回家关爱他们。
苕货听了半天,仿佛明白了一些。“不就是缺啥补啥、给点甜头呗?”
“姐没看错你,果然聪明。”何姐捏了捏苕货的脸蛋,作了个飞吻的样子出门了,出门前还嘱咐了一句:“中午吃饭时,装着咱们什么都没发生,进入角色。”
苕货点了点头,重新躺下。
此时,他真想睡觉了,毕竟一夜没睡,刚才还拼命折腾。对付四十如虎的人,年轻汉子没经验,是要吃亏的。
但时间已经不早了,离午饭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苕货用手机定了个闹钟,迅速在床上睡着了,连门都没有反锁。
等闹钟响起来,他才发现门没锁。搜了搜自己身上,发现东西一样没少。这种安全确认是相当重要的,这说明,何姐根本没有害自己的意思。
当你相信并且认真起来,你就输了。
中午下来吃饭,完全是农家菜的规模,但也比较丰盛。按何姐介绍的工作进程,快到收官阶段,就越要对老人们好。因为,他们掏钱的时候,快到了。
此时的苕货,热情地帮老人们打饭添汤,还与那们怀里掏出稻花香白酒的老人,敬了一杯酒。老人们开始低声问他:“你不走?”
“向你们学习,你们莫嫌弃我呢。”苕货满脸堆笑,他对父母都没这么好过。面前的老人们,既没有父母的亲情,也没有老大的权势,但他们此时,就是行走的现金,如此美好生动,苕货打心眼里,见到他们开心。
再聪明的人再长的社会经验,遇到真心的笑意,都无法看出其中的虚假。只是一顿饭,老人们都接受了他的加入,并且还有几个,企图私下给他传授历史课程。
正盘算,如何找个借口单独会会这个何姐,谁知道何姐自己创造了个机会。
车子已经到安康了,一今晚的长途跋涉,已经让这一堆中老年人异常疲惫。只有两个兴奋得睡不着的人,何姐与苕货。
即将到手的钱,令何姐反复思考着,哪里会出纰漏,该如何处理。以及,即将对这位年轻人的谈判。而苕货也正是这样想的。
一旦离开湖北境内,虽在异乡,苕货却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下车后,就进入了事先安排的一个宾馆,根本不需要登记,是何姐预约好了的。
此时,苕货绷紧了最后一根弦,如果这是何姐安排的黑店,估计要等他们睡着了才有机会动手的。毕竟,这个地方再偏,离安康主城区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在城乡接合部的宾馆,其实就是当地农民开的招待所,设施倒是整齐的。
城乡结合部,是道上兄弟最爱逗留的地方,进退自如,这难不倒苕货。这里来往人多车多,是不敢在大白天搞凶案的,只要自己不睡觉,没人搞得过自己。
他只是在思考,如何把何姐单独约出来,好跟她谈谈。暂时没理由,估计何姐也要睡觉了,那就等下午再找机会。昨天晚上在车上,何姐邀自己合伙,今天没有问自己的态度,但自己既然到了安康不自行离开,居然还住进了何姐预订的宾馆,就说明,自己有合伙的意愿了。
此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音:“小廖,我可以进来吗?”
是何姐的声音。苕货开门是有办法的,他只是拨开了插销,迅速闪到一边。何姐进门后,看小廖拿着把凳子,从背后放下,就明白几分了。
“吔,你未必还怕一个女人么?”
知道自己的警觉被看穿,苕货假装笑了笑:“女人当老大的,就不是一般人。”
这句话,是从庆伢嘴里说出来的,他见多识广,在江湖泡了十多年。用他的话说,他最怕三种道上的人。第一种是你打骂他,他都在笑的人,俗称笑面虎,这种人最不讲义气,狡猾不过他的。第二种是死不开口的人,平时基本不说话,好像特别老实。这种人你不知道他的想法,表面老实,如果翻了脸,他大白天敢和你在大街上拼命,警察来了都拉不住,就问你怕不怕。第三种人,就是女人当老大的。这种人,都有男人被她迷了,被她迷的男人,为了她,会不顾一切的跟你拼命。男人的手段你可以想象和学习,女人的手段,男人还学不来。
“嘿嘿”何姐反手居然把门关上,反锁了。这让苕货有些吃惊。“怎么样?我什么都没带,就是一个普通女人,你还怕?”
从武力上来说,当然不怕。苕货放心地在床沿坐下,而何姐,却款款地,拉了那把木凳子,缓缓地坐在了苕货的对面。
“小廖,你不是普通人吧?做过案子?”
对方虽然是笑容,但眼神里,有一种犀利,好像会看穿苕货的心理。苕货心想,果然女人不好惹。但苕货岂是吓大的?除了警察与老爹,他好像还没怕过谁。
看样子,是摊牌了。苕货反应过来,本来自己要诈她的,结果让人占了先,有些不服。“何姐,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是小事,你这事,估计有点大,不要以为我看不出来。”
何姐此时,突然身子向前一倾,由于身高差距,她头顶的高度最多处于苕货的鼻尖,她仰着头观察苕货的表情,而苕货低头,看见了那若隐若现的胸。丝质的内衣,已经看得到细腻的花纹,而雪白的皮肤,与前些天苕货打资产的煤车相比,简直让人要流血。
冷静,冷静。我要的是钱,不要被这老女人糊弄了。
“都是明白人,你也没干过大事吧?”
何姐知道男人们想什么。虽然她现在年纪大了些,但她年轻时,接触的男人何止百数?身体是个武器,先让对方失去理智,然后用激将发,就能够起作用。
苕货这种以感情代替思考的年轻人,哪里经得过这种激发?“你怎么知道我没干过大事?我要干过,你是不是害怕?”
此时苕货说话的语气已经不平静,他的心有点虚。何姐一听,这就好办了。
“你连我这样大的女人,估计都没干过,还叫干大事?”
苕货正要想词反驳,何姐将身子向后一仰,恢复了刚才端正坐着的姿态,与苕货保持了正式谈判的架式。这一近一远,让苕货突然不知道怎么继续了。
你不懂欲迎还拒,就不懂若即若离。男人情绪如果提前爆发了,后来进入贤者模式,一切就不好谈了。谈什么,他都兴味索然。但他身体内的热血动起来,你一收,他就会近不及待。
“你不如,跟我一起,干票大的,怎么样?”
“你先说条件。”此时,苕货已经提前开口要价了,这是输的兆头,毕竟年轻。这就好比在市场上,如果是买卖,先提价格的,往往是最后的输家。
一般顾客是上帝,当顾客问:“你这东西多少钱?”商家都会说出一个开口价。开口价出来时,商家就已经弱势了。但是,商家如果这样反问:“你给多少呢?”
这样的模式,通常存在于对商品信息掌握不对称的市场里,比如玉器、工艺品、收藏界等。等你说出价格,商家就可以判断出,你是不是行家,是不是真想买,他就占优了。
何姐果然是老手:“你认为,就这一趟,我能够赚多少?”
商家直接问顾客,一个商品的进货价成本或者利润,这实际上是为难顾客,主要是直接判断对方是不是行家。
“两三百万总是有的吧?”苕货先出价格,他就输了,毕竟年轻,第一次当骗子,根本玩不过老江湖,尤其是有姿色,碰上自己又有点好色的状况。
“你说的是毛利,最多算是营业额,我有上家,也要打发下家,总得给些甜头。你再算,我能够有多少纯利?”
何姐试探苕货的胃口,一个人胃口有多大,就可以看得出他心有多大。出门骗钱,钱的数目就是心的大小。再一个,也试探苕货是否做过这一行。尽管他估算的毛数字差距不太远,但对这行利润如果不了解,说明他没骗过人。他没骗过人,自己就好骗他了。
“怎么着,也得有一半,一百万纯利,肯定有。”见面砍一半,就是苕货最能够想象得到的生意经了。其实,哪里有一半呢?所谓的上家,只是出个主意或者印引起资料,何姐只需要出十万元钱就搞定了。沿途费用,最多三万,而所谓打发下家,就是那几个所谓帮忙的人,最多一万,外加上几个眼神几个亲热的动作,他们就屁颠颠地跟过来了。所以,按总成本算,何姐只需要最多二十万,可以套利出几百万来。这才叫暴利。
苕货这一说,何姐心里有底了。这家伙,根本没有参加过正规的骗人团伙,估计是街面霸王之类,或者帮人罩场子之类的人。这种人,年轻时,自己在岁月场,并不少见。
这些年轻人有经验有体力,能打架,三教九流的人,也熟悉,是个好帮手。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打架砍人,但心并不是特别狠。年轻人总喜欢冲动与感情来代替思考,是最好利用的。
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冲动与感情总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界处止步,无法利用。一个老练的职业犯,头脑精密得像学霸,他就是用感情骗人的高手,你如何利用他?
所以,苕货这种,既已经下了河,还涉水不深的年轻人,是最好利用的对象。
“你当是街上卖衣服呢。这可是风险买卖,一个人独吞一半,你怕是没挨过黑?”
“那你就给我交个底,空间多少,如果合作,起码的信任要得有。”苕货在语气上尽管做到狠的状态了,但内容上,已经投降。
“我占三分之一,这是我跟上线商量好的。最后八十万,走人。”
何姐找了一个中间数,试探这个年轻人。
此时,这个数字,与苕货估计得并不算太远。苕货内心有个底线,如果对方连纯利五十万都赚不到,就用不着冒这种风险了。
“如果我跟你合伙,你给我多少?”
“这一趟下来,前期工作都是我做的,我也是考虑以后的长远合作,所以,前期算我白投入。这样,按老大定的规矩,我们也一样。本来,我占三分之二,你占三分之一,八十万,分你二十四万,但是,姐喜欢你,给你三十万,怎么样?”
“为什么不是一人一半?”苕货在作最后的抵抗,他对生意的认识,也停留在对半分的概念上了。
何姐此时又重复了前次的动作,身体向前倾,头顶快靠近苕货的鼻子了,胸部故意向前挺。说话的口气都吹到苕货的脖子上了:“你要了姐的人,还要抢姐的钱么?”
再也忍受不了了。两个月来,苕货莫说进过洗浴中心或者发廊,连路边小店的野鸡都没碰过。好多次冲动,差点让他独自去寻欢,但都忍住了,怕警察查起来。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苕货那强健的身体充满了激情,此时如洪水奔腾,哪里受得了这位老江湖的摆弄?
当时,前面说对话,苕货都搞忘了。他只记得那一句“姐喜欢你。”双手一张,两人滚到了床上。乡间招待所的弹簧床,吱吱呀呀地响,估计是质量问题。
苕货惊喜地发现,这位大姐,身体居然如此柔软。而在面临最关键一切时,何姐却做了一个娇羞的表情:“你干不干,还没答应我呢?”
“干!”苕货已经等不及,哪里还有其它的选择?
事情完毕,长久积累的爆发后,就是贤者者的思考时间了。此时,正是何姐要谈正事的时间。
“你觉得,可以相信我了吗?”
苕货事后才发觉,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没有戴套。常识,苕货是知道的,对方并没绝经,没戴那东西,是一种信任。这事,苕货还没遇到过。
“我信。”
“男人的话要靠得住,猪都能上树。我不信。要不然,咱们交换一下信任?”
苕货还从来没听说什么叫交换信任。他只是按着何姐的指示完成了后面的事情而已。老江湖之间要建立信任,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骗子之间。
交换体液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交换信任,比登天还难。结果,操作其实很简单。两人把各自的身份证拿出来,像在看守所犯人那样,举到胸前,用手机拍一个前半身的特写。
然后,可以把这个图片,发给你最保险最信任的朋友,留个底。如果对方被害了,你就是最大的嫌疑人,有报案的线索。
但发给哪个人,对方不能看,免得最后连累那边的人。
何姐当然不会对苕货下毒手,她的目的是骗钱。并且,刚才的经历,让她确实感受到了一丝激动,好久应付老男人们,没有过这种体验了。有了钱,大不了溜掉,用不杀人。
而苕货,事后根本没发给任何人。他自信,一个能够不戴雨衣而承接自己雨露的女人,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杀死自己的。因为,她只是为了钱。
交换信任结束后,何姐要穿衣起床。结果,再次被苕货按倒,这种激烈,让何姐兴奋起来。年轻人果然好,恢复期如此之短,纯粹的冲击,让自己也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
再次完毕后,两人再收拾残局。何姐说到:“这次事情成了后,先只给你十五万,剩下的十五万,等到下次生意开始,再给你,怎么样?”
“你们女人,怎么说变就变了?”
“你怕我跑了吗?我还怕你跑了呢。人都是你的,你还怕钱不是?”何姐用这种话,确实能够忽悠住苕货这种年轻人。
随后,何姐开始给苕货上课了。他让苕货一开始担任一个新入伙的投资人,假装很积极地投资响应。给钱的时候,也很积极的样子,其实,就是起一个托的作用。
老人们很喜欢听好话,苕货就要装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找老人打听这个项目的窍门,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从不相信到绝对信任,这个过程,要表现得很自然。还要把所有中老年人当成老师尊重。
“你晓得,要让中老年人相信你,有两个诀窍吗?”何姐问到。
苕货并不知道,业务培训,术业有专攻,他只好求教。
“他们缺什么,你给什么,他们愿意相信你,就信你了。”
“他们缺什么呢?”
“他们缺亲情。他们这个年纪,子女都已经成家了,离开了他们,他们望着自己养大的子女,自己的重要性越来越低。退休后,社会存在感也越来越低,甚至觉得自己没用了。此时,你如果特别尊重他们,他们会回忆起新的青春,那你就成功了。”
苕货见过,有些推销保健品的,卖很高的价,开始怀疑他们是如何卖出去的。毕竟这些东西,要卖给平时抠门的老人们,是非常困难的。老人们连节约水电、在菜市场斤斤计较都成了习惯,怎么可能花成千上万的钱,买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呢?
但人家有办法,先是给小甜头,让人免费得些鸡蛋油米之类的免费活动,让你进入圈子。进入后,他们又是把你喊干爹干娘,又是按摩洗脚端茶递水,让你享受那种特别有亲情的尊重。
当你真把他们当成自己比孩子还亲的人,你就自动掏钱了。说实话,掏钱的时候,老人们并不是冲着相信商品去的,而是相信推销的那个人。也不一定是真相信那个人的推销,而是想享受这种盛大的亲情,重温那一种尊重与亲近。
何姐讲完这些后,继续说到:“这只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讲出道理来。老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自信,总觉得他们活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丰富,不可能被一个年轻人骗了。你讲出一番大道理,他们会真信。”
何姐举例,老人们通常并不知道什么地理政治与经济,但都大约听说过一些名词。比如这次这个项目,许多老年人都是被一句话忽悠过来的。“国共的事,只有你们这种人才懂,年轻人不知道,如今,你们要想比年轻人赚得多,机会不是很多了。”
如今退休的老人们,收入是固定的,当然赶不上他们的孩子们。毕竟一个在工作一个在休息,在职的肯定比退休的拿得多。但老人们长期以工龄与资格吃饭,现在突然比年轻人拿得少,当然有些不服气。
那老人们总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与经验是优势,拿这个优势来说事,他们往往愿意相信。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聪明。
而那段历史,今天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不是他们不知道,中学历史书上讲得详细。但年轻人既没兴趣谈,也没心思想。老人们自以为是的聪明,正是他们上当的机会。
当然,他们努力想挣把大的,也有一种迫切感。毕竟退休后,理论上挣大钱的机会就已经没有了。哪个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呢?
许多人退休后,不理解,为什么过去如此依赖自己的子女,现在对自己的亲热与尊重度下降了呢?自己倾注一生感情与心血培养出来的亲情,却日渐淡漠,让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打击。
其实,从社会规律来看,年轻人独自面对社会的竞争,当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与自己的小家庭上。当孩子独立成家后,他就应当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中心。对老人,只是亲情上的照顾,不可能按你的意志生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像这些老人年轻时一样,独自面对生活与工作的磨难,父母的感觉不是没考虑,而是给予的精力少多了。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够。
但有些老人们,却不这样想。尤其是年轻时比较强势的老人,他总觉得自己不被子女需要,是因为自己没多少钱。如果自己发财了,子女会重新围绕在自己身边。
要防止老人们被骗,最好的办法,是子女多回家关爱他们。
苕货听了半天,仿佛明白了一些。“不就是缺啥补啥、给点甜头呗?”
“姐没看错你,果然聪明。”何姐捏了捏苕货的脸蛋,作了个飞吻的样子出门了,出门前还嘱咐了一句:“中午吃饭时,装着咱们什么都没发生,进入角色。”
苕货点了点头,重新躺下。
此时,他真想睡觉了,毕竟一夜没睡,刚才还拼命折腾。对付四十如虎的人,年轻汉子没经验,是要吃亏的。
但时间已经不早了,离午饭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苕货用手机定了个闹钟,迅速在床上睡着了,连门都没有反锁。
等闹钟响起来,他才发现门没锁。搜了搜自己身上,发现东西一样没少。这种安全确认是相当重要的,这说明,何姐根本没有害自己的意思。
当你相信并且认真起来,你就输了。
中午下来吃饭,完全是农家菜的规模,但也比较丰盛。按何姐介绍的工作进程,快到收官阶段,就越要对老人们好。因为,他们掏钱的时候,快到了。
此时的苕货,热情地帮老人们打饭添汤,还与那们怀里掏出稻花香白酒的老人,敬了一杯酒。老人们开始低声问他:“你不走?”
“向你们学习,你们莫嫌弃我呢。”苕货满脸堆笑,他对父母都没这么好过。面前的老人们,既没有父母的亲情,也没有老大的权势,但他们此时,就是行走的现金,如此美好生动,苕货打心眼里,见到他们开心。
再聪明的人再长的社会经验,遇到真心的笑意,都无法看出其中的虚假。只是一顿饭,老人们都接受了他的加入,并且还有几个,企图私下给他传授历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