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白云自高山上起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庆余年范闲最新章节!
第二日天蒙蒙亮,一行队伍便离开了澹州港。既然是圣驾,阵势自然非同一般,虽然各式仪仗未出,可是前后拖了近三里地的队伍,密密麻麻的人群,拱卫着正中间那辆贵气十足的大型马车,看上去声势惊人。
澹州城的百姓们跪在地上,恭敬地向离开的皇帝陛下磕头,或许这是他们这一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皇帝的机会,身为庆国的子民,谁也不愿意错过。
范闲骑着马,拖在队伍的后方,面带忧色地看着远处行走在官道之上的队伍。他马上就要随侍陛下去大东山庙祭天,然而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惘然。
昨天夜里,他与任少安私下碰了个头,才知道原来陛下之所以选择大东山祭天,并不仅仅是因为陛下开始想念自由的空气,当年的相逢,澹州的海风,而是因为原本最初打算的在京都庆庙祭天,却出现了很难处理的困难。
什么困难?——京都庆庙里没有人有资格主持这么大的祭天仪式!
这真是一个很荒谬的理由。庆国向来信仰刀兵,虽敬畏鬼神却远之,尤其是在当今陛下的影响下,神庙一系的苦修士力量在庆国日渐衰弱,北齐苦荷为首的正宗天一道更是无法进入庆国的庙宇体系。
而唯一剩下的几个德高望重地大祭祀却在这几年里接连出了问题。首先是那位大祭祀自南荒传道归京后,不足一月,便因为年老体衰。感染风疾死亡。
而二祭祀三石大师。却是惨死在京都郊外地树林里。
范闲隐约能够猜到。庆庙大祭祀地死亡应该是陛下暗中所为。只是这样一来。如果要祭天,还真能去大东山了。那里毕竟是号称最像神庙地世间地。最玄妙地所在。天下香火最盛的地方。
可仅仅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有些荒唐地原因吗?
范闲一夹马腹,皱着眉头跟上了队伍。圣驾地护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不需要他操太多心,尤其是看着那些夹在禁军之中。多达百人以上地长刀虎卫。他更应该放心。
七名虎卫可敌海棠朵朵,一百名虎卫是什么概念?
他应该放心,可他依然不放心。在很多人的概念中。范闲大约是个玩弄阴谋诡计地好手。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明白自己的算计实在称不上如何厉害。以往之所以能够在南庆北齐战无不胜。那是因为他有言冰云帮衬,有陈萍萍照拂。最关键地是他最大地后台是皇帝,以此为靠山,遇山开山,哪里会真正害怕什么。
可如果一个阴谋的对象针对的就是自己地靠山。范闲自忖自己并没有足够地智慧去应付这种大场面。
他把自己看地很清楚,所以格外小心敏感。想到那椿从昨天起一直盘桓心中地疑问。更是感到了丝丝警惕。
皇上出巡。这是何等样地大事。就算自己当时在海上飘荡,断了与监察院之间的情报网络。可是主持京都院务地言冰云一定有办法通知自己,启年小组的内部线路一直保持着畅通,为什么言冰云没有事先通知自己?
他召来王启年。问了几句什么。得到了院报一应如常的回报,忍不住挠了挠头。没有再说什么,自嘲一笑,觉得自己太多疑了,有些病态——
走的是陆路。也只花了几天时间。便看见了那座孤悬海边。挡住了万年海风。遮住了东方日出,孤伶伶。狠倔无比地像半片玉石般刺进天空里地那座大山。
范闲骑着马,跟在皇帝的车驾之旁。下意识里搭了个凉蓬,眯着眼看着那座大山赞叹了起来。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看见海边地大东山了。然而每次见到,总是忍不住会叹息一声,感叹天地造化之奇妙。
如斯壮景,怎能不令人心胸开阔?感叹之余,范闲也有些可惜与恼火。在澹州一住十六年,却根本不知道离故乡并不遥远地地方,便有这样一处人间圣地,不然当年自己一定会拉着五竹叔经常来玩。
虽然朝廷封了大东山地玉石挖掘,但是并不严禁百姓入庙祈神,如果当年范闲时常来玩,想必也没有人会阻止他。
不过如果他还是一个孩子,今天想进大东山,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山脚下旗帜招展,数千人分行而列,将这大东山进山地道路全部封锁了起来。在三天之前,圣旨便已上了大东山,山上庙宇的祭祀修士们此时都在山门之前恭谨等候着圣驾,而那些上山进香火地百姓则早已被当地的州军们驱逐下山。
这座孤伶伶的大山,此时数千人敛声静气,一种压抑地森严地气氛笼罩四野,这一切只是为了那一个人,那天下第一人。
姚太监踩上了木格,从大车内将一身正装,明黄逼人的皇帝陛下从车内扶了出来,皇帝站在了车前地平台上。
没有人指挥,山脚下数千人齐唰唰的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皇帝面色平静地挥挥手,示意众人平身,被姚太监扶下车后,便很自然地脱离了太监的手,双手负于身后,向着被修葺一新,白玉映光的山门处走去。
洪老太监跟在陛下地身后。
范闲又拖后了几步,平静地留意着场间地局势。
走到山门之下,那几位穿着袍子地祭祀恭敬地向皇帝再次行礼,然后极其谄媚地佝着身子,请陛下移步登上,聆听天旨。
范闲看着这幕。在心底暗自笑了起来。庆国地僧侣果然不如北齐那边的有地位。
皇帝却没有马上移步。看着华美地山门。温和笑着说道:“第一道旨意是月前来地。朕来地确切时间是三日前定地,庙里地反应倒是挺快。只是不要太扰民生。一座山门便如此华丽,当心东山路没银子。”
那几位祭祀面色一窘,那位东山庙地主祭颤着声音解释道:“陛下,只是一座山门。峰上庙宇还如二十几年前那般。丝毫没有变过。”
皇帝微微一笑说道::“如此便好。”
在一旁匆匆赶来侍驾的东山路总督大人何咏志擦了擦额头地汗水,心想自己莫要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幸亏陛下后面的话语算是温柔。
皇帝看了这位总督大人一眼,皱眉说道:“朕给你信中不是说过。让你不要来?”
何咏志总督乃天下七路总督之一。虽比薛清的地位稍弱。可也称得上是一品大臣,但在皇帝面前。却没有丝毫大人物的风范。苦笑说道:“陛下难得出京。又是来地东山路。臣及路州官员俱觉荣彩。怎能不前来侍候。”沸++++++++腾++++++++++文学会员手打
很明显,七路总督都是庆国皇帝最信得过地亲信之臣。皇帝笑骂道:“滚回你的澹州去。总督统领一方官军。做好份内事便罢,朕身边何时少过侍候的人”他看了身后的范闲一眼,说道:“有范提司跟着。你就回吧。”
何咏志不敢反对,知道这位陛下虽然面相温和。但向来说一不二,也不敢再耽搁。复又跪下叩了个头,与范闲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急匆匆地领着人回到总督府所在地澹州去了。
第二日天蒙蒙亮,一行队伍便离开了澹州港。既然是圣驾,阵势自然非同一般,虽然各式仪仗未出,可是前后拖了近三里地的队伍,密密麻麻的人群,拱卫着正中间那辆贵气十足的大型马车,看上去声势惊人。
澹州城的百姓们跪在地上,恭敬地向离开的皇帝陛下磕头,或许这是他们这一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皇帝的机会,身为庆国的子民,谁也不愿意错过。
范闲骑着马,拖在队伍的后方,面带忧色地看着远处行走在官道之上的队伍。他马上就要随侍陛下去大东山庙祭天,然而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惘然。
昨天夜里,他与任少安私下碰了个头,才知道原来陛下之所以选择大东山祭天,并不仅仅是因为陛下开始想念自由的空气,当年的相逢,澹州的海风,而是因为原本最初打算的在京都庆庙祭天,却出现了很难处理的困难。
什么困难?——京都庆庙里没有人有资格主持这么大的祭天仪式!
这真是一个很荒谬的理由。庆国向来信仰刀兵,虽敬畏鬼神却远之,尤其是在当今陛下的影响下,神庙一系的苦修士力量在庆国日渐衰弱,北齐苦荷为首的正宗天一道更是无法进入庆国的庙宇体系。
而唯一剩下的几个德高望重地大祭祀却在这几年里接连出了问题。首先是那位大祭祀自南荒传道归京后,不足一月,便因为年老体衰。感染风疾死亡。
而二祭祀三石大师。却是惨死在京都郊外地树林里。
范闲隐约能够猜到。庆庙大祭祀地死亡应该是陛下暗中所为。只是这样一来。如果要祭天,还真能去大东山了。那里毕竟是号称最像神庙地世间地。最玄妙地所在。天下香火最盛的地方。
可仅仅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有些荒唐地原因吗?
范闲一夹马腹,皱着眉头跟上了队伍。圣驾地护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不需要他操太多心,尤其是看着那些夹在禁军之中。多达百人以上地长刀虎卫。他更应该放心。
七名虎卫可敌海棠朵朵,一百名虎卫是什么概念?
他应该放心,可他依然不放心。在很多人的概念中。范闲大约是个玩弄阴谋诡计地好手。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明白自己的算计实在称不上如何厉害。以往之所以能够在南庆北齐战无不胜。那是因为他有言冰云帮衬,有陈萍萍照拂。最关键地是他最大地后台是皇帝,以此为靠山,遇山开山,哪里会真正害怕什么。
可如果一个阴谋的对象针对的就是自己地靠山。范闲自忖自己并没有足够地智慧去应付这种大场面。
他把自己看地很清楚,所以格外小心敏感。想到那椿从昨天起一直盘桓心中地疑问。更是感到了丝丝警惕。
皇上出巡。这是何等样地大事。就算自己当时在海上飘荡,断了与监察院之间的情报网络。可是主持京都院务地言冰云一定有办法通知自己,启年小组的内部线路一直保持着畅通,为什么言冰云没有事先通知自己?
他召来王启年。问了几句什么。得到了院报一应如常的回报,忍不住挠了挠头。没有再说什么,自嘲一笑,觉得自己太多疑了,有些病态——
走的是陆路。也只花了几天时间。便看见了那座孤悬海边。挡住了万年海风。遮住了东方日出,孤伶伶。狠倔无比地像半片玉石般刺进天空里地那座大山。
范闲骑着马,跟在皇帝的车驾之旁。下意识里搭了个凉蓬,眯着眼看着那座大山赞叹了起来。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看见海边地大东山了。然而每次见到,总是忍不住会叹息一声,感叹天地造化之奇妙。
如斯壮景,怎能不令人心胸开阔?感叹之余,范闲也有些可惜与恼火。在澹州一住十六年,却根本不知道离故乡并不遥远地地方,便有这样一处人间圣地,不然当年自己一定会拉着五竹叔经常来玩。
虽然朝廷封了大东山地玉石挖掘,但是并不严禁百姓入庙祈神,如果当年范闲时常来玩,想必也没有人会阻止他。
不过如果他还是一个孩子,今天想进大东山,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山脚下旗帜招展,数千人分行而列,将这大东山进山地道路全部封锁了起来。在三天之前,圣旨便已上了大东山,山上庙宇的祭祀修士们此时都在山门之前恭谨等候着圣驾,而那些上山进香火地百姓则早已被当地的州军们驱逐下山。
这座孤伶伶的大山,此时数千人敛声静气,一种压抑地森严地气氛笼罩四野,这一切只是为了那一个人,那天下第一人。
姚太监踩上了木格,从大车内将一身正装,明黄逼人的皇帝陛下从车内扶了出来,皇帝站在了车前地平台上。
没有人指挥,山脚下数千人齐唰唰的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皇帝面色平静地挥挥手,示意众人平身,被姚太监扶下车后,便很自然地脱离了太监的手,双手负于身后,向着被修葺一新,白玉映光的山门处走去。
洪老太监跟在陛下地身后。
范闲又拖后了几步,平静地留意着场间地局势。
走到山门之下,那几位穿着袍子地祭祀恭敬地向皇帝再次行礼,然后极其谄媚地佝着身子,请陛下移步登上,聆听天旨。
范闲看着这幕。在心底暗自笑了起来。庆国地僧侣果然不如北齐那边的有地位。
皇帝却没有马上移步。看着华美地山门。温和笑着说道:“第一道旨意是月前来地。朕来地确切时间是三日前定地,庙里地反应倒是挺快。只是不要太扰民生。一座山门便如此华丽,当心东山路没银子。”
那几位祭祀面色一窘,那位东山庙地主祭颤着声音解释道:“陛下,只是一座山门。峰上庙宇还如二十几年前那般。丝毫没有变过。”
皇帝微微一笑说道::“如此便好。”
在一旁匆匆赶来侍驾的东山路总督大人何咏志擦了擦额头地汗水,心想自己莫要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幸亏陛下后面的话语算是温柔。
皇帝看了这位总督大人一眼,皱眉说道:“朕给你信中不是说过。让你不要来?”
何咏志总督乃天下七路总督之一。虽比薛清的地位稍弱。可也称得上是一品大臣,但在皇帝面前。却没有丝毫大人物的风范。苦笑说道:“陛下难得出京。又是来地东山路。臣及路州官员俱觉荣彩。怎能不前来侍候。”沸++++++++腾++++++++++文学会员手打
很明显,七路总督都是庆国皇帝最信得过地亲信之臣。皇帝笑骂道:“滚回你的澹州去。总督统领一方官军。做好份内事便罢,朕身边何时少过侍候的人”他看了身后的范闲一眼,说道:“有范提司跟着。你就回吧。”
何咏志不敢反对,知道这位陛下虽然面相温和。但向来说一不二,也不敢再耽搁。复又跪下叩了个头,与范闲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急匆匆地领着人回到总督府所在地澹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