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五杰 一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新宋最新章节!
本意只是想到汴京散散心的我,在经历酒楼的争执后,才发现,政治已经是我永远也抛不开的东西,我已经改变了历史,负责任的做法就是继续推进这种改变,总有一天,大宋会变成一个更理想的社会。
我很欣赏那个佩剑的年轻人,但是他对我却未必有什么好印象。这倒是几年来头一次需要担心有人不愿意甚至是讨厌认识我。我吩咐一个小厮替那几个年轻人把酒钱给结了,就悄悄的起身下楼了。另一个小厮会拿着我的名帖等在这里,把几个年轻人请到我的府上去。
回到自己的庄园时,李一侠早就在那里等我了,还有个年轻人和他在一起。
我正猜想这会是学院里的哪个青年才俊被李无过兄这么看重的时候,这年轻人的自我介绍实在把我吓了一跳——秦观秦少游!
并不是秦少游的名字把我唬着了,王安石司马光我都见过了,也没怎么的,一个苏门学士,我有什么好吃惊的,迟早会见着的。但是问题是,秦少游这时候出现在京师,出现在我面前,很明白的告诉我,历史的轨道完全改变了,蝴蝶效应比想象的更强烈……这个时候的秦少游,按道理应当在高邮家里读书才对的。我并不知道,其实蝴蝶效应早已出现,司马光本来应当给贬到西京洛阳去了的,但是此时他却还在东京。仅仅因为我对秦少游的经历比对司马光的经历更熟悉一些,所以到此时我才注意到蝴蝶效应的存在。
当秦少游出现在我面前之后,秦少游很可能也不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了,因为这个时候为止,秦少游同志还没有见过苏轼同志。我印象中,秦少游没有什么吏治之才,至少我是没有这种印象的,所以我很奇怪他为什么和李一侠会扯上关系,而被李一侠巴巴的拉来见我,要知道这时候,我倒是真的很忙,李一侠没有道理不知道的。
虽然我和秦少游年纪相当,但是秦少游在我面前还是略显拘谨,毕竟以我这样的年纪,取得如此的声望与地位,都只能说是一个异数,而秦少游显然是第一次出门游学,能够见到我这样的“重要人物”,他想不拘谨都难。不过总算是后世出了名的才子,应对进退,还是相当的得体。
本来我以为秦少游是才子词人,我的诗词也有相当的名气,他来讲我,十之八九是谈诗词的。不料他递给我的,不是诗词,也不是他拿的赋,而是一篇策论!
我狐疑的问道:“秦公子可是高邮人氏?”
秦观有点惊讶的看了我一眼,清声回答:“正是。”却不便问我如何得知。
确定这个秦观也是高邮人后,我心里就知道这人多半就是历史上那个秦观了,否则也不至有这般巧法。便不再言语,细细看起策论来。秦观略略有点紧张,装作不经意的偷瞄了我几眼,似乎想从我的表情中看出我对他文章的看法。我心里暗笑:毕竟不比出名之后,少年之人,难免于此。不过转念一想,我怎么想得这么老气横秋呀,我比秦观也大不了一两岁。想到此节,不禁失笑。
我这一笑不打紧,李一侠和秦观却面面相觑,不知文中有何好笑之处。我也不好解释,只装作读文章的样子,继续看下去……这策论说的却是对西夏用兵的策略,文章见解泛泛,多是空谈,倒是文章做得蛮精彩。我本曾听说过北宋专有一干人,平生最喜豪言壮语,特别是爱好轻言兵事,自以为谋堪孙武,勇冠李广,实际上却免不了丧师辱国,虽然能与国尽忠,却也害得国家不浅。我们的皇帝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其实也是向西夏和辽国用兵,和这些人说起来倒是一个心思,否则这些人之后也不会这么得意,让国家一再受辱,便是如沈括这样一等一的人物,也不能免此。看来秦少游也是同一个毛病。
轻轻掩上这篇策论,我温和的问道:“秦公子一向读什么书?”
秦观谦逊几句,略举了几篇书名,除开五经之外,便是一些兵书韬略之类。虽然知道秦少游一介书生,实非可以托以军国大事的人物,但是我想他还年轻,倘能在精干之人身边学得数年,必能有所长进,况且那种洋洋洒洒数万字,说出来全是废话的本事,我也真的缺乏,而政治上这样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外交部发言人不就是做这事的吗?当然正儿八经的外交人才,现在我还只看中沈括,秦少游还做不得,只是这人天生聪明,加以磨练,他就不会是历史上那个婉美秀丽的淮海居士那么简单。
心思转了几转,我就打定主意要把秦少游收于帐下了。历史上的记载,这个人是豪迈中带着几分秀气的男子,我应当相信他的潜质的。
于是我随口夸了他几句,说他的文采不错,又摘了几个佳句出来,品评一番,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似乎漫不经心间,我问道:“以秦公子之才,摘取功名如探囊取物,不过数年,必定名满天下。只不知近日有何打算?”
其实以他现在的文章,想登进士第,几乎没有可能性。这种文章要是主考也能取中,我看大宋这进士也不用考了。不过之后他倒是迟早会考上的。我虽然知道他来见我,想必是要我提携,但是若功名心太盛,只想着“成名要趁早”,那我就不能把他放在身边,赶早把他推荐出去,算是先布一个棋子在外面。至于我身边留的人才,都须是有大抱负的人物,也只有有大抱负的人,才能长远呆在我身边,和我共创大业。
秦观却是聪明人,见我如此相问,连忙站起来,很认真的回答:“男儿大丈夫,自当博取功名。然世间之功名,有大功名,有小功名;大功名者,青史留芳,永垂不朽;小功名者,贵不过一节度使矣。学生不才,愿随相公左右,为我大宋立不世之功名。”
我倒料不到他会如此回答,便向李一侠瞄了一眼,多半他看中了秦观,多少谈了一些抱负理想,让秦观这个有志青年热血上涌,否则以区区秦观之才识,怎能知道我的抱负?
李一侠是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物,知道我在怀疑他,却也不分辩,只在一旁大声鼓噪喝彩:“子游兄有如此胸怀,小弟佩服。来,当为此句浮一太白。”
早有伶俐的侍女把酒送上来,我见李一侠已经是看中了秦观,便也不再多试,接过酒杯,三人一饮而尽,相顾大笑……
既然是自己人了,就变得没有那么谨慎,我吩附家人在花园里摆了几碟小菜,温了一壶好酒,几个人坐在一起开始聊天说地,天南地北无所不及。秦观对于白水潭学院的新学也很有兴趣,便频频相问,我也耐心的回答;李一侠就说一些大臣们的趣事,时事的隐患,秦观对此显然闻所未闻,一时轻笑一时嗟叹;然后又说些诗词音律,正谈到尽兴之处,石福递来几张门贴。
我接过门贴一看,却是四个陌生的名字,想是“英雄会”酒楼的那几位仁兄,不过我记得明白,加上那佩剑书生,一起应当共有六人,来的却只有四人……
我一边吩附石福把他们请了进来,一边对李、秦二人笑道:“我给你们引见几位青年俊杰。”三人一同走向客厅相迎。
到了客厅,发现那四个年青人早在那里候着了,我看那个佩剑的书生和那个黑衣的书生都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我本意是看中这两位,别的人想是怕事,走了就走了,我也用不着那种人物,这俩位要是不敢来,可叫我失望了。
那几个书生见我们三个出来,只看到秦观和李一侠对我的姿态,便知道我便是石越了。那黑衣书生看见我,眼角跳了一下,我猜他多半是看见我曾经呆在那酒楼了。我故意很淡然的走上前去,那几个书生连忙见礼。那个黑衣的为首,叫司马梦求,字纯父;和他一起的一个叫吴从龙,字子云;另一个长得蛮黑,叫曹友闻,字允叔,都是汴京人士。这三人上来见礼时不卑不亢,颇有风度。
那佩剑书生却站在一边,冷眼看着那三人上来一一见礼完毕,他却只略一抱拳为礼,朗声说道:“在下吴安国,草字镇卿,福州人士。遵命来此,却不知相公有何事赐教?”显是对我怨气未消。
司马梦求三人担心的偷看我的脸色,这吴安国的话说得太无礼,我要生起气来,只怕他没什么好果子吃。我不动声色的招呼他们几个坐下,李一侠这边还好,秦观脸上却有不平之色了。他不知原因,自然觉得吴安国太过份,而李一侠却知道我必有所谋。
我既不发作,吴安国似乎也觉得自己有点生硬,便也跟着三人坐下了。只是坐的那姿式,实在是把“勉强”二字写在了脸上。
秦观冷眼瞧着吴安国的坐姿,终于忍无可忍,禁不住出言相讥:“恕学生愚钝,竟不知原来相公府上的坐椅上都是有针的。”
李一侠怎么不知道他的心意,见他这样说,便一唱一和起来,他装作很惊讶的样子问:“少游兄何出此言?”
秦少游向吴安国那边呶呶嘴,说道:“此间有位仁兄若不是怕坐位上有针,奈何如此坐法?”
;
本意只是想到汴京散散心的我,在经历酒楼的争执后,才发现,政治已经是我永远也抛不开的东西,我已经改变了历史,负责任的做法就是继续推进这种改变,总有一天,大宋会变成一个更理想的社会。
我很欣赏那个佩剑的年轻人,但是他对我却未必有什么好印象。这倒是几年来头一次需要担心有人不愿意甚至是讨厌认识我。我吩咐一个小厮替那几个年轻人把酒钱给结了,就悄悄的起身下楼了。另一个小厮会拿着我的名帖等在这里,把几个年轻人请到我的府上去。
回到自己的庄园时,李一侠早就在那里等我了,还有个年轻人和他在一起。
我正猜想这会是学院里的哪个青年才俊被李无过兄这么看重的时候,这年轻人的自我介绍实在把我吓了一跳——秦观秦少游!
并不是秦少游的名字把我唬着了,王安石司马光我都见过了,也没怎么的,一个苏门学士,我有什么好吃惊的,迟早会见着的。但是问题是,秦少游这时候出现在京师,出现在我面前,很明白的告诉我,历史的轨道完全改变了,蝴蝶效应比想象的更强烈……这个时候的秦少游,按道理应当在高邮家里读书才对的。我并不知道,其实蝴蝶效应早已出现,司马光本来应当给贬到西京洛阳去了的,但是此时他却还在东京。仅仅因为我对秦少游的经历比对司马光的经历更熟悉一些,所以到此时我才注意到蝴蝶效应的存在。
当秦少游出现在我面前之后,秦少游很可能也不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了,因为这个时候为止,秦少游同志还没有见过苏轼同志。我印象中,秦少游没有什么吏治之才,至少我是没有这种印象的,所以我很奇怪他为什么和李一侠会扯上关系,而被李一侠巴巴的拉来见我,要知道这时候,我倒是真的很忙,李一侠没有道理不知道的。
虽然我和秦少游年纪相当,但是秦少游在我面前还是略显拘谨,毕竟以我这样的年纪,取得如此的声望与地位,都只能说是一个异数,而秦少游显然是第一次出门游学,能够见到我这样的“重要人物”,他想不拘谨都难。不过总算是后世出了名的才子,应对进退,还是相当的得体。
本来我以为秦少游是才子词人,我的诗词也有相当的名气,他来讲我,十之八九是谈诗词的。不料他递给我的,不是诗词,也不是他拿的赋,而是一篇策论!
我狐疑的问道:“秦公子可是高邮人氏?”
秦观有点惊讶的看了我一眼,清声回答:“正是。”却不便问我如何得知。
确定这个秦观也是高邮人后,我心里就知道这人多半就是历史上那个秦观了,否则也不至有这般巧法。便不再言语,细细看起策论来。秦观略略有点紧张,装作不经意的偷瞄了我几眼,似乎想从我的表情中看出我对他文章的看法。我心里暗笑:毕竟不比出名之后,少年之人,难免于此。不过转念一想,我怎么想得这么老气横秋呀,我比秦观也大不了一两岁。想到此节,不禁失笑。
我这一笑不打紧,李一侠和秦观却面面相觑,不知文中有何好笑之处。我也不好解释,只装作读文章的样子,继续看下去……这策论说的却是对西夏用兵的策略,文章见解泛泛,多是空谈,倒是文章做得蛮精彩。我本曾听说过北宋专有一干人,平生最喜豪言壮语,特别是爱好轻言兵事,自以为谋堪孙武,勇冠李广,实际上却免不了丧师辱国,虽然能与国尽忠,却也害得国家不浅。我们的皇帝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其实也是向西夏和辽国用兵,和这些人说起来倒是一个心思,否则这些人之后也不会这么得意,让国家一再受辱,便是如沈括这样一等一的人物,也不能免此。看来秦少游也是同一个毛病。
轻轻掩上这篇策论,我温和的问道:“秦公子一向读什么书?”
秦观谦逊几句,略举了几篇书名,除开五经之外,便是一些兵书韬略之类。虽然知道秦少游一介书生,实非可以托以军国大事的人物,但是我想他还年轻,倘能在精干之人身边学得数年,必能有所长进,况且那种洋洋洒洒数万字,说出来全是废话的本事,我也真的缺乏,而政治上这样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外交部发言人不就是做这事的吗?当然正儿八经的外交人才,现在我还只看中沈括,秦少游还做不得,只是这人天生聪明,加以磨练,他就不会是历史上那个婉美秀丽的淮海居士那么简单。
心思转了几转,我就打定主意要把秦少游收于帐下了。历史上的记载,这个人是豪迈中带着几分秀气的男子,我应当相信他的潜质的。
于是我随口夸了他几句,说他的文采不错,又摘了几个佳句出来,品评一番,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似乎漫不经心间,我问道:“以秦公子之才,摘取功名如探囊取物,不过数年,必定名满天下。只不知近日有何打算?”
其实以他现在的文章,想登进士第,几乎没有可能性。这种文章要是主考也能取中,我看大宋这进士也不用考了。不过之后他倒是迟早会考上的。我虽然知道他来见我,想必是要我提携,但是若功名心太盛,只想着“成名要趁早”,那我就不能把他放在身边,赶早把他推荐出去,算是先布一个棋子在外面。至于我身边留的人才,都须是有大抱负的人物,也只有有大抱负的人,才能长远呆在我身边,和我共创大业。
秦观却是聪明人,见我如此相问,连忙站起来,很认真的回答:“男儿大丈夫,自当博取功名。然世间之功名,有大功名,有小功名;大功名者,青史留芳,永垂不朽;小功名者,贵不过一节度使矣。学生不才,愿随相公左右,为我大宋立不世之功名。”
我倒料不到他会如此回答,便向李一侠瞄了一眼,多半他看中了秦观,多少谈了一些抱负理想,让秦观这个有志青年热血上涌,否则以区区秦观之才识,怎能知道我的抱负?
李一侠是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物,知道我在怀疑他,却也不分辩,只在一旁大声鼓噪喝彩:“子游兄有如此胸怀,小弟佩服。来,当为此句浮一太白。”
早有伶俐的侍女把酒送上来,我见李一侠已经是看中了秦观,便也不再多试,接过酒杯,三人一饮而尽,相顾大笑……
既然是自己人了,就变得没有那么谨慎,我吩附家人在花园里摆了几碟小菜,温了一壶好酒,几个人坐在一起开始聊天说地,天南地北无所不及。秦观对于白水潭学院的新学也很有兴趣,便频频相问,我也耐心的回答;李一侠就说一些大臣们的趣事,时事的隐患,秦观对此显然闻所未闻,一时轻笑一时嗟叹;然后又说些诗词音律,正谈到尽兴之处,石福递来几张门贴。
我接过门贴一看,却是四个陌生的名字,想是“英雄会”酒楼的那几位仁兄,不过我记得明白,加上那佩剑书生,一起应当共有六人,来的却只有四人……
我一边吩附石福把他们请了进来,一边对李、秦二人笑道:“我给你们引见几位青年俊杰。”三人一同走向客厅相迎。
到了客厅,发现那四个年青人早在那里候着了,我看那个佩剑的书生和那个黑衣的书生都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我本意是看中这两位,别的人想是怕事,走了就走了,我也用不着那种人物,这俩位要是不敢来,可叫我失望了。
那几个书生见我们三个出来,只看到秦观和李一侠对我的姿态,便知道我便是石越了。那黑衣书生看见我,眼角跳了一下,我猜他多半是看见我曾经呆在那酒楼了。我故意很淡然的走上前去,那几个书生连忙见礼。那个黑衣的为首,叫司马梦求,字纯父;和他一起的一个叫吴从龙,字子云;另一个长得蛮黑,叫曹友闻,字允叔,都是汴京人士。这三人上来见礼时不卑不亢,颇有风度。
那佩剑书生却站在一边,冷眼看着那三人上来一一见礼完毕,他却只略一抱拳为礼,朗声说道:“在下吴安国,草字镇卿,福州人士。遵命来此,却不知相公有何事赐教?”显是对我怨气未消。
司马梦求三人担心的偷看我的脸色,这吴安国的话说得太无礼,我要生起气来,只怕他没什么好果子吃。我不动声色的招呼他们几个坐下,李一侠这边还好,秦观脸上却有不平之色了。他不知原因,自然觉得吴安国太过份,而李一侠却知道我必有所谋。
我既不发作,吴安国似乎也觉得自己有点生硬,便也跟着三人坐下了。只是坐的那姿式,实在是把“勉强”二字写在了脸上。
秦观冷眼瞧着吴安国的坐姿,终于忍无可忍,禁不住出言相讥:“恕学生愚钝,竟不知原来相公府上的坐椅上都是有针的。”
李一侠怎么不知道他的心意,见他这样说,便一唱一和起来,他装作很惊讶的样子问:“少游兄何出此言?”
秦少游向吴安国那边呶呶嘴,说道:“此间有位仁兄若不是怕坐位上有针,奈何如此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