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紫砂三子捧寿纹水盂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鉴宝黄金手最新章节!
“去去去,说送就送,别说十万八万,就是百万千万我也送定了,反正我收上来的时候没花几个钱,”老杨梗着脖子说道,只是底气多少有点不足,这要是让老杨媳妇儿知道了,还不得把老杨的皮给扒掉?
当然,徐景行说归说,可没真打算白要老杨的东西,百儿八十的东西也就罢了,十万八万的东西搁在普通人家里都快能当传家宝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好奇,“老杨,你从什么地方收的这好东西?”
“当然是乡下!”
“现在的乡下还有老东西?”
“瞧你那没见识的样儿,乡下什么时候能没点老物件?”
“还没被你的同行们搜刮干净?”
“少是少了,但想要搜刮干净谈何容易,我年年下乡,年年都能收到一些个好东西,当然,消息灵通点,人脉再广泛点,那就更好了,不用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老杨得意的解释道,表示他老杨就是那种消息灵通、人脉广泛的能人。
不过,不得不承认,老杨确实有一套,这年头里了还能在乡下收到这么好的老物件,真不简单。
现在不是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乡下确实有老多老多的老物件,随便下乡走一趟都能收罗到不少,可到十年前,乡下的老物件就被搜罗的差不多了。现在?一般人下乡,连个鸡食盆都买不到,搞不好反而会掉到别人挖的坑里。
现在的乡下真有那么一些专门用赝品来坑下乡收货的二道贩子的骗子,那些骗子有些本身就是二道贩子,有些则是狡猾的农民,还有一些是专门的咋骗团伙,花样百出,手段狡诈,令人防不胜防。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乡下收不到好货了,货少是一个原因,乡下人不再随意变卖这些老物件也是一个原因,随便一个看过央视鉴宝节目的人都知道老物件值钱,等闲状况下不会将手里的老物件卖给二道贩子们,除非实在不识货或者完全没有意识到手里的物件是老物件。
所以这几年已经很少有人专门到乡下去收货了。
老杨能从乡下收到这样的好东西,真不容易。
说这两样小物件是好东西,一点都不夸张。
先说那只紫砂三子捧寿纹水盂,东西不大,但做工非常精巧,用的是喜庆的朱泥料,水盂通体朱红,干净喜庆,搭配着“三子捧寿”这样的喜庆题材,看起来传统味儿十足。
“三子捧寿”其实并不是特别常见,最常见的“捧寿”类图案是“五福捧寿”“双子捧寿”“百福捧寿”“双龙捧寿”之类,显而易见,“三子捧寿”是由“双子捧寿”这个图案延伸出来的。
艺术创作者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自行创作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难得的是这只紫砂水盂的造型相当精巧,整体造型中多了一个小孩子,却一点都不显拥挤,空间布局很巧妙,三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围着一个硕大的寿桃,像是在相互争夺,又像是在相互谦让,也像是在嬉戏打闹,表情神态动作各不相同,但尽显喜庆气息。
寿桃中间掏空,用来盛水,开口不大,也不是规整的圆形,而是设计成了两侧伸展开的桃叶形,放佛两片还长在套子上的叶片。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这只水盂还带着原配的水勺,就是用来从水盂中往外舀水的小勺。
小勺也是用紫砂泥塑造烧制而成的,柄挺长,是仿生的长柄杓,造型就像一根遒劲的桃树枝,搁在水盂中就像大寿桃自带的枝干一般,非常的般配和谐。
可以这么说,这一只桃枝形的长柄小勺才是这只紫砂水盂的点睛之笔。
没有这只小勺,这只水盂也就勉强能算得上是一件小精品而已,但有小勺在,就是一件很出色的小精品了。
另外,这种配件齐全的套装本身就比较稀罕,所以说这只水盂是一件难得的好东西。再想到这是从乡下收上来的物件,就更显难得了,因为大家伙儿都清楚,曾经的乡下拥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好东西,但被无知之人损坏的更多,尤其是不起眼的小配件,像那种小勺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拿去喂小孩儿了,或者丢失了、摔坏了。
所以,这一套水盂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真不容易。
当然,不容易归不容易,这套水盂的市场价也不至于飙升多少,顶多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浮一点,而像类似档次的水盂的市场价并不高,也就是三五万块钱的样子,因为这水盂不是名家作品,而是一个号为“亭山”的人所作,而徐景行搜遍脑海,也没搜到“亭山”相关的紫砂艺人,所以只能当无名之辈来对待,哪怕这只水盂的做工和设计都不错。
没办法,市场就这样,一般来说是“认人不认作品”的,名气加成效果在经济市场中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这只水盂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就六七万块左右,再高就只有冤大头才愿意接盘了。
这只紫砂水盂还能估价,可那一只瓷板画连徐景行都有点懵。
为啥呢?因为那只瓷板画的作者同样是个他从没听过的名字,在落款处写着“邓宵禹写意”这样的名字款,没有印章,做派很像那些籍籍无名的小手艺人,但是呢,这瓷板画本身的水平却不低,令人费解。
瓷板画上的画也是传统题材,是“喜鹊登梅”,遒劲的梅花树、点点粉嫩的梅花花瓣、黑白相间灵动活泼的喜鹊共同组合成一幅喜庆吉祥又颇有艺术气息的画面,画工很精致,笔触细腻流畅,用色匀称自然,梅花也好,喜鹊也罢,形象都十分的逼真,用的是工笔画的技法绘制的,远看跟看照片差不多。
在徐景行看来,这画就算是他在纸上来画,也就这个水平了,而人家是在瓷板上画的,难度提升了一筹。
也就是说,这位名为“邓宵禹”的瓷板画作者的工笔画水平在徐景行之上。
然而徐景行再次搜遍脑海,也没有搜到任何跟“邓宵禹”相关的信息。
“去去去,说送就送,别说十万八万,就是百万千万我也送定了,反正我收上来的时候没花几个钱,”老杨梗着脖子说道,只是底气多少有点不足,这要是让老杨媳妇儿知道了,还不得把老杨的皮给扒掉?
当然,徐景行说归说,可没真打算白要老杨的东西,百儿八十的东西也就罢了,十万八万的东西搁在普通人家里都快能当传家宝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好奇,“老杨,你从什么地方收的这好东西?”
“当然是乡下!”
“现在的乡下还有老东西?”
“瞧你那没见识的样儿,乡下什么时候能没点老物件?”
“还没被你的同行们搜刮干净?”
“少是少了,但想要搜刮干净谈何容易,我年年下乡,年年都能收到一些个好东西,当然,消息灵通点,人脉再广泛点,那就更好了,不用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老杨得意的解释道,表示他老杨就是那种消息灵通、人脉广泛的能人。
不过,不得不承认,老杨确实有一套,这年头里了还能在乡下收到这么好的老物件,真不简单。
现在不是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乡下确实有老多老多的老物件,随便下乡走一趟都能收罗到不少,可到十年前,乡下的老物件就被搜罗的差不多了。现在?一般人下乡,连个鸡食盆都买不到,搞不好反而会掉到别人挖的坑里。
现在的乡下真有那么一些专门用赝品来坑下乡收货的二道贩子的骗子,那些骗子有些本身就是二道贩子,有些则是狡猾的农民,还有一些是专门的咋骗团伙,花样百出,手段狡诈,令人防不胜防。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乡下收不到好货了,货少是一个原因,乡下人不再随意变卖这些老物件也是一个原因,随便一个看过央视鉴宝节目的人都知道老物件值钱,等闲状况下不会将手里的老物件卖给二道贩子们,除非实在不识货或者完全没有意识到手里的物件是老物件。
所以这几年已经很少有人专门到乡下去收货了。
老杨能从乡下收到这样的好东西,真不容易。
说这两样小物件是好东西,一点都不夸张。
先说那只紫砂三子捧寿纹水盂,东西不大,但做工非常精巧,用的是喜庆的朱泥料,水盂通体朱红,干净喜庆,搭配着“三子捧寿”这样的喜庆题材,看起来传统味儿十足。
“三子捧寿”其实并不是特别常见,最常见的“捧寿”类图案是“五福捧寿”“双子捧寿”“百福捧寿”“双龙捧寿”之类,显而易见,“三子捧寿”是由“双子捧寿”这个图案延伸出来的。
艺术创作者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自行创作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难得的是这只紫砂水盂的造型相当精巧,整体造型中多了一个小孩子,却一点都不显拥挤,空间布局很巧妙,三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围着一个硕大的寿桃,像是在相互争夺,又像是在相互谦让,也像是在嬉戏打闹,表情神态动作各不相同,但尽显喜庆气息。
寿桃中间掏空,用来盛水,开口不大,也不是规整的圆形,而是设计成了两侧伸展开的桃叶形,放佛两片还长在套子上的叶片。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这只水盂还带着原配的水勺,就是用来从水盂中往外舀水的小勺。
小勺也是用紫砂泥塑造烧制而成的,柄挺长,是仿生的长柄杓,造型就像一根遒劲的桃树枝,搁在水盂中就像大寿桃自带的枝干一般,非常的般配和谐。
可以这么说,这一只桃枝形的长柄小勺才是这只紫砂水盂的点睛之笔。
没有这只小勺,这只水盂也就勉强能算得上是一件小精品而已,但有小勺在,就是一件很出色的小精品了。
另外,这种配件齐全的套装本身就比较稀罕,所以说这只水盂是一件难得的好东西。再想到这是从乡下收上来的物件,就更显难得了,因为大家伙儿都清楚,曾经的乡下拥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好东西,但被无知之人损坏的更多,尤其是不起眼的小配件,像那种小勺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拿去喂小孩儿了,或者丢失了、摔坏了。
所以,这一套水盂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真不容易。
当然,不容易归不容易,这套水盂的市场价也不至于飙升多少,顶多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浮一点,而像类似档次的水盂的市场价并不高,也就是三五万块钱的样子,因为这水盂不是名家作品,而是一个号为“亭山”的人所作,而徐景行搜遍脑海,也没搜到“亭山”相关的紫砂艺人,所以只能当无名之辈来对待,哪怕这只水盂的做工和设计都不错。
没办法,市场就这样,一般来说是“认人不认作品”的,名气加成效果在经济市场中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这只水盂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就六七万块左右,再高就只有冤大头才愿意接盘了。
这只紫砂水盂还能估价,可那一只瓷板画连徐景行都有点懵。
为啥呢?因为那只瓷板画的作者同样是个他从没听过的名字,在落款处写着“邓宵禹写意”这样的名字款,没有印章,做派很像那些籍籍无名的小手艺人,但是呢,这瓷板画本身的水平却不低,令人费解。
瓷板画上的画也是传统题材,是“喜鹊登梅”,遒劲的梅花树、点点粉嫩的梅花花瓣、黑白相间灵动活泼的喜鹊共同组合成一幅喜庆吉祥又颇有艺术气息的画面,画工很精致,笔触细腻流畅,用色匀称自然,梅花也好,喜鹊也罢,形象都十分的逼真,用的是工笔画的技法绘制的,远看跟看照片差不多。
在徐景行看来,这画就算是他在纸上来画,也就这个水平了,而人家是在瓷板上画的,难度提升了一筹。
也就是说,这位名为“邓宵禹”的瓷板画作者的工笔画水平在徐景行之上。
然而徐景行再次搜遍脑海,也没有搜到任何跟“邓宵禹”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