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
随着东北敌后根据地至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路线打开,大批的关内部队采取轮换的方式,分别到东北整训、换装。并从各部队抽调大批的干部,进入抗联的各个军事院校进修炮兵、装甲兵、防化、防空、通讯、工兵等军兵种知识。
并组织所有进入东北部队的参谋长,分批参加抗联的参谋长进修班学习。团以上干部,也轮流进入抗联举办的高等军事进修班学习合成指挥。团以下干部,则进入抗联的步兵学校中级班和初级班进修。
同时抗联也从各大军区部队之中,挑选了一大批的骨干,尤其是连排干部补充进航空兵等技术兵种。最重要的是每支来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都给抗联带来了急需的补充兵员。关内的几大战略区,虽说困难了一些,但都按时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
每个开来东北的旅,都带了一个补充给抗联的新兵团。到四二年底,除了山东军区以及新四军所部,因为路线过远和日伪军的封锁,新兵尚未到位之外。其余的几大区答应的兵员补充,已经基本全部到位。仅仅晋察冀和太行,就提供了六万多的新兵。
因为出晋北和察哈尔之后,一路都是车运,新兵的逃亡数量也远远低于以往。关内部队动员的六万多新兵,基本上都保质保量的抵达东北。这批新兵数量虽说不算多,但按照各个根据地人口基数来说,两大区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了。
后来杨震才知道,因为今年华北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在地方负担已经过重,实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中央下令各大区全部暂停扩编部队,除了挺进军各部之外,其余部队要压缩编制。已经征集的补充兵员,全部转交给抗联。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人家答应的事情做到了,杨震也自然不会吝啬。在关内武装抵达东北之后,所有的枪械都经过严格的检验。破损的全部换掉,口径稀少、没有地方搞子弹的也全部换掉。
原来的晋造步枪、老套筒、汉阳造步枪,以及所有的土造枪械全部都撤换下来,挑选状态较好部分的中正式和捷克造步枪,比利时造步枪留下。同时在武器编制上做一些调整,保证各旅尽可能的使用口径相同的武器。尽可能的按照抗联的库存,换装为日制或是德制装备。
除了能与抗联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枪子弹,通用的七点六三毫米子弹,以及九毫米鲁格枪弹之外,所有的杂牌驳壳枪也全部替换,改为装备抗联仿制的托卡列夫手枪。德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德制mp四零冲锋枪,日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抗联制造的冲锋枪。
同时所有开来东北的部队,都进行了严格的体检。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进行了血型筛查,确定了每一个人的血型,并在军装的内衬上标示血型,以备战地抢救需要。同时不分干部战士,全身上下都进行了消毒,主要是消灭虱子,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为出关部队准备的所有驻地,都修建了浴室以及医务室,并安装了取暖设备。出关部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进入抗联军医学院以及野战卫生员学校,视基础进行五个月至一年的进修。
抗联为每一个出关的干部和战士,每人配了夏季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衫、两副绑腿、两顶军帽、两双高腰防刺胶鞋、一双矮腰胶鞋,外加三双棉布袜子。一个抗联挂式的水壶,一个日制九二式饭盒,一顶美制英式或是法制钢盔、挎包,春秋两季则每人一套绒衣裤。
到了冬季不仅配了全套的棉衣,还每个人都了棉衣外的罩衣。改变了原来一到冬季,就是一身老棉袄过冬。一个冬天下来,棉衣不仅因为摸爬滚打磨损的相当厉害,而且因为无法清洗而连本色都看不出来的窘迫境地。
按照与中央的商议,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所有来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军装制式还是维持关内的原装,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夏装的颜色全部统一为草绿色,冬季为土黄色。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根据地,军装除了样式大致统一,颜色却是五花八门的情况。
过去中央是无力统一配军装,关内各个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同,能搞到的军装布料和颜料,确定自己军装布料和颜色。所以关内各个根据地,甚至各个根据地内部不同建制的部队,军装颜色也不同。
与当初挺进军出关的时候,好赖还尽可能的将一个军区来的部队,军装颜色搞的相同情况相比。在经历了四一年从夏季到冬季残酷大扫荡之后,进入了最困难期间的华北各个根据地的部队,此次出关军装的颜色更加五花八门。
各部队搞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别说颜色了,除了军帽之外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穿着老百姓衣服,或是干脆伪军、鬼子的军装直接穿在身上。除了一顶十八集团军的军帽之外,身上的军服外人猛地一看,还以为是鬼子或是伪军。
至于什么样式、颜色统一,都顾不上了,先别露屁股再说。在连最基本的补充能力都丧失的情况之下,什么军容都要优先让位给生存。搞到什么就穿什么,别说老百姓和日伪军的衣服,就是大姑娘的衣服都无所谓。有些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棉衣。
布料基本上是土质的粗布,样式也是不分尺码的统一二尺半。除了部分中高级干部之外,所有的军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过于肥大。上衣几乎可以当风衣穿,而裤子则清一色都是免裆裤,也就是说没有裤裆的裤子。
此次关内部队出关,杨震将关内各个根据地部队,无论是晋绥和晋察冀的土黄色军装,太行、冀鲁豫和冀南的八爷灰,全部换成统一颜色的制式军服。而且将布料由原来的手工粗布,夏季军服全部更换为斜纹布,冬季军罩衣全部改为棉布。
军装的样式,也全部取消了二尺半、免裆裤的造型。上衣为中山装样式不变,裤子改为比较合体的宽松的中山装裤子直筒裤造型。营以下干部和战士,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肩膀处,内里都加了补强布。
此次出关的关内部队,很多干部和战士还是第一次领到衬衫、袜子、绒衣,至于高腰防刺胶鞋也是第一次领到。至于相对合体的多的军装,很多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也是第一次领到。不过其中春秋两季的绒衣和高腰防刺胶鞋,抗联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配。
而且这些帆布胶鞋,与之前采取的棉帆布胶鞋相比,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虽说没有采取美英等国使用的皮质作战靴,但是透气性要比原来有很大的改进。高腰增加了对脚踝的保护,鞋底在加厚的情况之下,防刺功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所有的原材料除了鞋底所需的部分橡胶之外,基本上都依靠根据地内自产。鞋面虽说采用的还是根据地内产品最大的棉帆布,但是想方设法在不影响对脚部保护,以及改变鞋子耐用性的情况之下增加了透气性。
在经过一定的改进之后,虽说没有改变原来的防水性差的情况,但是透气性和透湿性要好的多。这种新式的棉帆布胶鞋,是杨震亲自带着几个西北工大来的教授,在原材料立足于根据地内的情况之下搞出来的。
当然杨震是没有时间去亲自抓,但是他和这几个搞纺织专业的教授专门谈了鞋子的问题。部队整天行军作战,不算结实的布鞋磨损太快。而且总体上算下来给部队配布鞋,在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之下,在成本上也并不合算。
而抗联原来配的胶鞋,不透气、不透湿,很容易引起脚气的传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山区作战,防刺能力和对脚踝的保护能力很差。如果配备美式或是苏式的皮鞋,不仅抗联承受不起,同时也太笨重。
在部队主要还是依靠徒步行军的情况之下,眼下军鞋的改进已经成了一个很紧迫的感觉。一个战士生脚气,搞不好甚至要传染一个营。而且得了脚气之后,便无法行军作战。如果生大面积传染,甚至会严重的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尽管卫生部门一直想办法预防,但是这玩意那是单纯的预防能够预防得了的。所以在此次会战之前,杨震专门抽出了小半天的时间,专门找几个西北工大的纺织专家谈了军鞋的事情。
经过这几位专家蹲在哈尔滨纺织厂,下苦功夫研究,最终拿出了方案。经过哈尔滨警卫部队试穿之后,效果反响良好。所以此次大规模的配部队,作为制式军鞋使用。原来库存的老式的胶鞋,也并未完全淘汰,则作为日常用鞋使用。此次关内出关的部队,也全部换装这种新式军鞋。
不过这种高腰防刺作战鞋,放在几十年后的人看到,会惊愕的现除了材料和颜色不同之外,但从样式看这不就是后世的九九式作训鞋吗?当然高腰的九九式作训鞋,后世部队并没有配。但是杨震所在的部队,却配了这种轻便的作训鞋,代替沉重的九七式军靴用于日常的训练。
虽说这种九九式作训鞋,并未完全改变原有解放鞋的缺点,但无论是穿着的舒适程度,还是对脚踝的保护,都远远的过了解放鞋。所以杨震想要在根据地能够承受能力允许条件之下,改进部队的军鞋,这款九九式高腰作训鞋就成了仿制的选。
不过他只负责提供样式和要求,至于材料还是让专家来搞。杨震就有这点好处,不懂的地方绝对不会装懂。虽说提供了样式和要求,但是具体的事情他一般不过问。因为他不懂,所以也从来不干涉专家的工作。
他只是一个军人,又不是专家和教授。那些材料方面的事情他不懂,所以从来不参合。在材料上他只要求透气、透湿、结实,并且尽可能的利用根据地自产的材料,坚决不要进口,其他的一概不过问。
随着东北敌后根据地至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路线打开,大批的关内部队采取轮换的方式,分别到东北整训、换装。并从各部队抽调大批的干部,进入抗联的各个军事院校进修炮兵、装甲兵、防化、防空、通讯、工兵等军兵种知识。
并组织所有进入东北部队的参谋长,分批参加抗联的参谋长进修班学习。团以上干部,也轮流进入抗联举办的高等军事进修班学习合成指挥。团以下干部,则进入抗联的步兵学校中级班和初级班进修。
同时抗联也从各大军区部队之中,挑选了一大批的骨干,尤其是连排干部补充进航空兵等技术兵种。最重要的是每支来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都给抗联带来了急需的补充兵员。关内的几大战略区,虽说困难了一些,但都按时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
每个开来东北的旅,都带了一个补充给抗联的新兵团。到四二年底,除了山东军区以及新四军所部,因为路线过远和日伪军的封锁,新兵尚未到位之外。其余的几大区答应的兵员补充,已经基本全部到位。仅仅晋察冀和太行,就提供了六万多的新兵。
因为出晋北和察哈尔之后,一路都是车运,新兵的逃亡数量也远远低于以往。关内部队动员的六万多新兵,基本上都保质保量的抵达东北。这批新兵数量虽说不算多,但按照各个根据地人口基数来说,两大区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了。
后来杨震才知道,因为今年华北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在地方负担已经过重,实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中央下令各大区全部暂停扩编部队,除了挺进军各部之外,其余部队要压缩编制。已经征集的补充兵员,全部转交给抗联。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人家答应的事情做到了,杨震也自然不会吝啬。在关内武装抵达东北之后,所有的枪械都经过严格的检验。破损的全部换掉,口径稀少、没有地方搞子弹的也全部换掉。
原来的晋造步枪、老套筒、汉阳造步枪,以及所有的土造枪械全部都撤换下来,挑选状态较好部分的中正式和捷克造步枪,比利时造步枪留下。同时在武器编制上做一些调整,保证各旅尽可能的使用口径相同的武器。尽可能的按照抗联的库存,换装为日制或是德制装备。
除了能与抗联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枪子弹,通用的七点六三毫米子弹,以及九毫米鲁格枪弹之外,所有的杂牌驳壳枪也全部替换,改为装备抗联仿制的托卡列夫手枪。德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德制mp四零冲锋枪,日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抗联制造的冲锋枪。
同时所有开来东北的部队,都进行了严格的体检。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进行了血型筛查,确定了每一个人的血型,并在军装的内衬上标示血型,以备战地抢救需要。同时不分干部战士,全身上下都进行了消毒,主要是消灭虱子,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为出关部队准备的所有驻地,都修建了浴室以及医务室,并安装了取暖设备。出关部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进入抗联军医学院以及野战卫生员学校,视基础进行五个月至一年的进修。
抗联为每一个出关的干部和战士,每人配了夏季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衫、两副绑腿、两顶军帽、两双高腰防刺胶鞋、一双矮腰胶鞋,外加三双棉布袜子。一个抗联挂式的水壶,一个日制九二式饭盒,一顶美制英式或是法制钢盔、挎包,春秋两季则每人一套绒衣裤。
到了冬季不仅配了全套的棉衣,还每个人都了棉衣外的罩衣。改变了原来一到冬季,就是一身老棉袄过冬。一个冬天下来,棉衣不仅因为摸爬滚打磨损的相当厉害,而且因为无法清洗而连本色都看不出来的窘迫境地。
按照与中央的商议,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所有来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军装制式还是维持关内的原装,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夏装的颜色全部统一为草绿色,冬季为土黄色。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根据地,军装除了样式大致统一,颜色却是五花八门的情况。
过去中央是无力统一配军装,关内各个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同,能搞到的军装布料和颜料,确定自己军装布料和颜色。所以关内各个根据地,甚至各个根据地内部不同建制的部队,军装颜色也不同。
与当初挺进军出关的时候,好赖还尽可能的将一个军区来的部队,军装颜色搞的相同情况相比。在经历了四一年从夏季到冬季残酷大扫荡之后,进入了最困难期间的华北各个根据地的部队,此次出关军装的颜色更加五花八门。
各部队搞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别说颜色了,除了军帽之外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穿着老百姓衣服,或是干脆伪军、鬼子的军装直接穿在身上。除了一顶十八集团军的军帽之外,身上的军服外人猛地一看,还以为是鬼子或是伪军。
至于什么样式、颜色统一,都顾不上了,先别露屁股再说。在连最基本的补充能力都丧失的情况之下,什么军容都要优先让位给生存。搞到什么就穿什么,别说老百姓和日伪军的衣服,就是大姑娘的衣服都无所谓。有些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棉衣。
布料基本上是土质的粗布,样式也是不分尺码的统一二尺半。除了部分中高级干部之外,所有的军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过于肥大。上衣几乎可以当风衣穿,而裤子则清一色都是免裆裤,也就是说没有裤裆的裤子。
此次关内部队出关,杨震将关内各个根据地部队,无论是晋绥和晋察冀的土黄色军装,太行、冀鲁豫和冀南的八爷灰,全部换成统一颜色的制式军服。而且将布料由原来的手工粗布,夏季军服全部更换为斜纹布,冬季军罩衣全部改为棉布。
军装的样式,也全部取消了二尺半、免裆裤的造型。上衣为中山装样式不变,裤子改为比较合体的宽松的中山装裤子直筒裤造型。营以下干部和战士,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肩膀处,内里都加了补强布。
此次出关的关内部队,很多干部和战士还是第一次领到衬衫、袜子、绒衣,至于高腰防刺胶鞋也是第一次领到。至于相对合体的多的军装,很多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也是第一次领到。不过其中春秋两季的绒衣和高腰防刺胶鞋,抗联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配。
而且这些帆布胶鞋,与之前采取的棉帆布胶鞋相比,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虽说没有采取美英等国使用的皮质作战靴,但是透气性要比原来有很大的改进。高腰增加了对脚踝的保护,鞋底在加厚的情况之下,防刺功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所有的原材料除了鞋底所需的部分橡胶之外,基本上都依靠根据地内自产。鞋面虽说采用的还是根据地内产品最大的棉帆布,但是想方设法在不影响对脚部保护,以及改变鞋子耐用性的情况之下增加了透气性。
在经过一定的改进之后,虽说没有改变原来的防水性差的情况,但是透气性和透湿性要好的多。这种新式的棉帆布胶鞋,是杨震亲自带着几个西北工大来的教授,在原材料立足于根据地内的情况之下搞出来的。
当然杨震是没有时间去亲自抓,但是他和这几个搞纺织专业的教授专门谈了鞋子的问题。部队整天行军作战,不算结实的布鞋磨损太快。而且总体上算下来给部队配布鞋,在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之下,在成本上也并不合算。
而抗联原来配的胶鞋,不透气、不透湿,很容易引起脚气的传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山区作战,防刺能力和对脚踝的保护能力很差。如果配备美式或是苏式的皮鞋,不仅抗联承受不起,同时也太笨重。
在部队主要还是依靠徒步行军的情况之下,眼下军鞋的改进已经成了一个很紧迫的感觉。一个战士生脚气,搞不好甚至要传染一个营。而且得了脚气之后,便无法行军作战。如果生大面积传染,甚至会严重的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尽管卫生部门一直想办法预防,但是这玩意那是单纯的预防能够预防得了的。所以在此次会战之前,杨震专门抽出了小半天的时间,专门找几个西北工大的纺织专家谈了军鞋的事情。
经过这几位专家蹲在哈尔滨纺织厂,下苦功夫研究,最终拿出了方案。经过哈尔滨警卫部队试穿之后,效果反响良好。所以此次大规模的配部队,作为制式军鞋使用。原来库存的老式的胶鞋,也并未完全淘汰,则作为日常用鞋使用。此次关内出关的部队,也全部换装这种新式军鞋。
不过这种高腰防刺作战鞋,放在几十年后的人看到,会惊愕的现除了材料和颜色不同之外,但从样式看这不就是后世的九九式作训鞋吗?当然高腰的九九式作训鞋,后世部队并没有配。但是杨震所在的部队,却配了这种轻便的作训鞋,代替沉重的九七式军靴用于日常的训练。
虽说这种九九式作训鞋,并未完全改变原有解放鞋的缺点,但无论是穿着的舒适程度,还是对脚踝的保护,都远远的过了解放鞋。所以杨震想要在根据地能够承受能力允许条件之下,改进部队的军鞋,这款九九式高腰作训鞋就成了仿制的选。
不过他只负责提供样式和要求,至于材料还是让专家来搞。杨震就有这点好处,不懂的地方绝对不会装懂。虽说提供了样式和要求,但是具体的事情他一般不过问。因为他不懂,所以也从来不干涉专家的工作。
他只是一个军人,又不是专家和教授。那些材料方面的事情他不懂,所以从来不参合。在材料上他只要求透气、透湿、结实,并且尽可能的利用根据地自产的材料,坚决不要进口,其他的一概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