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1)
推荐阅读: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新章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风从何处来,水向何处去
《华严经》
公元2003年8月里的一天傍晚,我就像一阵清风,穿行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真的就是整个人化成一阵清风。
细雨飘飞的风中,身体已经化作清清细细微微的水滴,再分解成水分子,再分解成一个氧分子加上两个氢分子。好象已经意识不到身体的存在,只剩下虚无缥缈的意念,顺着风的方向,飞啊,飞啊,飞啊飞,一直飞到一个巷口的铁栅栏前。
什么叫风水?就在那一瞬间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风水。被风一直吹过来的我,正站在迎风的栅栏口前。
我看到这片栅栏的迎风口,有那么一块铁栅栏已经松动得就要掉了。整个的铁栅栏,就这么一块地方,迎着风口的这块地方,经常风吹雨淋曝晒后,要不了多久,这一块就会被腐蚀掉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来铁栅栏也不会例外啊。
如此说来,如果这个铁栅栏的设计者,稍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在设计的时候,把这块空出来,这样就会避开风雨的侵蚀了。
所谓风水的奥秘,就在于去用心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感应到它的趋势方向,去顺应它或者去化解它,而不是与它作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景观里,会有一条行人踏出来的道路。一般人就会指责行人的不文明。可是,换个角度想想,难道不是设计者的失误吗?如果设计者早就想到行人的方便,提前把这条路留出来,不也就省了这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了吗?
铁栅栏前的发现,让我感到震撼。原来世间的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我便席地而坐,放下所有的妄想杂念,来全身心地感受这大自然的魅力。
我不再是风,不再是雨,也不再是水分子。我就是这铁栅栏,我就是这块将要腐蚀掉的,我就是这快被腐蚀掉的。
忽然之间,有一股力量在鼓动我站了起来,源源不断地推动着我向前走去。遇见栏杆也丝毫不会犹豫地跳跃过去。
就这样不停地走着,跳着,一直来到一个高高的台阶上。
我站在这个有一米多高的台阶上,眼前倏忽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情景来。
仿佛就是一幕的幕的立体电影,无数的影像里,我看见一个个的身影在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心里马上跳出一句话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紧接着,许多的画面接二连三地涌来,仿佛是在宣说着我的前生后世。
跳下台阶来,我有点儿楞楞地倚靠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楼前。
似乎世界已经为我而静止不动。就连刚才舞动不息的风儿,忽然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自己的过去,那遥远的从前,种种的生生死死,种种的悲欢离合,种种的抉择放弃,种种的咬牙不悔,等等等等。那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里,一直支撑着我走到此时此刻的,正是心中那无可屈服的信念!
我看见遥远的那座桥上,一个身材单薄的少年,正在郑重地对自己做着承诺:
我是路边一只忙碌的蚂蚁?奔东走西?,从不歇息
在骄阳似火中寻找凉荫
在潮水来临之际逃向高地虽然有人升官有人发财
我依然只是积攒着可以过冬的食粮你可以泼一口水将我淹没嘻笑地看我垂死挣扎
可终究我爬上了岸
继续奔走不慌不忙
你可以轻轻地用手一碾以至碾去我的一生
可是我不死的灵魂
依然一如既往地辗转轮回
生生不息
2.你要在事先就做好准备
公元1993年8月里的一天清早,心里空空荡荡的我,走在田野间的道路上,恍然惚然妙不可言的感觉,让我开始不知天高地厚。
灿烂的日光下,我在漫无目的地走着。有意无意的内心里,无喜不悲。
我开始想不起自己到底是谁。
无法入睡的夜里,悠然的古琴声,和着呜咽的箫音,仿佛来自久远的一种莫名的悸动,像一颗沉睡已久的种子,正在感受着春天的雨水,两眼渐渐湿润。窗外的月光透进来,整个世界寂静无声。
我是唐僧吗?外表的文弱掩饰不住内心的决绝。
我是孙悟空吗?纵然七十二变化也收拾不住的狂野。
我是猪八戒吗?大摇大摆地仿佛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念念不忘的是家里的娇妻。
我是沙和尚吗?那无心犯下的过错,难道是我终生逃不开的宿命?
我是白龙马吗?为了早日脱离苦海洗清罪过,甘心做牛做马,关键时也不忘挺身而出,这才是英雄本色。
我是谁?来自何方?将向何处去?
我来自尘土,终归尘土。我是尘土,又终非尘土。
我是风,我是火,我是水,我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正在无风的山中缓缓飘落。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那一时,那一刻,那一分,那一秒,那一种喜不自胜的喜悦,说实话,直到现在我都始终无法超越。
应该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回到那梦醒时分的心花怒放。
想一想花开时的样子,尤其是莲花盛开时的模样。
再想想婴儿嘻笑的神情,还有相爱的情人间那会心的甜蜜一笑。炎热而郁闷的夏季里,忽然吹来了阵清凉的风。
冬天的寒夜里,家人递上的一杯暖暖的茶。秋天里,一朵落叶正高傲地迎风飞舞。
春天里迫不及待的黄花抢先要绽开笑脸。
一块石子轻轻地漂在水面上,激起片片水花,然后忽然就消失不见。
白茫茫的雪地里,一缕淡淡的腊梅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是这样。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啊。
就在那一年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委屈、烦闷和忧伤,霎时间烟消云散。
公元1993年之前,是流逝不尽的忧伤,是悲天悯人的自哀自怜。公元1993年之后,是按捺不住地欢喜,是暗自庆幸的何德何能。多亏了父母的谆谆教诲,多亏了兄长姐弟的相互督促,多亏了朋友们的惺惺相惜,多亏了同事们的关心爱护。
其实是真爱的力量将我从死神手里夺回性命,其实是无私的正直让我最终坦然去接受命运的审判,其实是无数的英雄烈士给了我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智能。
天地如此之大,我又何德何能?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公元1993年,我大死了一回。
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公元2005年,我安心地活在一呼一吸之中,每个深夜里都在幸福的喜悦中安然入睡。
早在工作之初,我发下一个心愿,要让所有看到我的人,因为我的笑容而发现生活的美好来。我要让身边的人们都发自内心地喜欢我。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朴实的心愿,让我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追逐中,避开死神布下的陷井,在将自己奉上祭坛的一刹那,最终解开了魔鬼的咒语。
所以我说,你要在平时就注意去做好准备,要在事先尽可能充分地准备。
人的一生中,其实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是天地间的公道人心,是不可思议的自心自力,是甚深难测的“般若波罗蜜”。
3.从自己的内心走进千万人的内心
公元2004年5月里的一天,千里迢迢,我又来到广东曲江的南华禅寺。这是我近一年来参禅活动的最后一站。
心中的疑惑早已消失不见,这次来参拜六祖大师,不为求名,不为求利,只是来了一个心愿。什么样的心愿呢?就是传说中的那件锦斓袈裟。
打开市面上流行的《六祖坛经》版本,翻到其中的《机缘品》,里面讲到有一天六祖慧能想洗洗那件法衣,就是五祖传下来的那件象征正眼法藏的锦斓袈裟。但是呢,没有找到干净的清泉,就一直走到寺庙后面约五里多的地方,找准一个山林茂密处,用锡杖戳地而成泉眼,于是开始洗那件锦斓袈裟。
这时,忽然来了一个和尚上前顶礼磕头。他自称法名方辩,是西蜀人。他说在南印度见到达摩祖师叫他速来唐朝,因为代代相传的正法眼藏和锦斓袈裟,现在已经传到中国第六代曹溪,让他赶快前去瞻仰礼拜。他说他希望能见到那件传说中的锦斓袈裟。
于是,六祖慧能就拿了给他看,然后问他有什么特长。方辩说他善于雕塑。
慧能就非常严肃地说,你试着雕塑一个给我看看。方辩当时手足无措,过了几天才完成了六祖的雕塑,真是惟妙惟肖。
慧能就笑着说,你呀,还是只懂雕塑,不懂觉悟啊。于是就为方辩摩顶祝福,并仍然将袈裟送给他作为酬谢。方辩就将袈裟一分为三,一份披在塑像上,一份留给自己用,还有一份,他包好埋在地下,并发誓说,以后如果有人得此袈裟,便是我重新出世。到时我就会住持于此,并重修庙堂殿宇。
正是为了要验证这段话的真伪,我专程来到了广东省曲江县。然而,就在踏上火车的前一天,我在书店里又找到一个新版本的《六祖坛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袖珍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里所选的是敦煌古本。
我注意到里面根本没有关于蜀僧方辩的事迹。比起市面流行的版本来,敦煌古本也没有诸如“夜遇神人灌以甘露”、“四天王现身”和“慧能托钵降龙”等神奇古怪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原本。至少是要比现下流行的版本更接近原本一些。所以,照我的推测,有关方辩转世的传说也就只能是后人的添油加醋了。
事实上,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就像佛家经典《华严经》里所说,世间的所有一切现象,都不过是“一切唯心造”而已。比如说,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四大菩萨,在我所了解的解释中,有位圣一法师在《心经讲记》中所说最为贴切。他说:“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说说我在嵩山遇到的一件奇特事。
那时我按照延竺师父的吩咐,每天去田里翻地。一天我翻得累了,休息时就去逗一个光头小男孩儿玩儿。忽然我就听到一个声音说到:“不好好干活,却来逗小孩子玩,一点都不认真!”
当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周围除了我和那小孩子,就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小贩,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人。那么,究竟是谁讲的这句话呢?告诉你,他就是普贤菩萨。
其实啊,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除了自私自利之外,还有一个公众认同的公理公道心。
这个公理公道心,说实在的就是菩萨心。菩萨其实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本意是“觉有情”,也就是觉悟众生的意思。它包括三个方面:自觉、觉他和觉行。
大致说来,自觉就是通过对自身的观察和关照,来觉醒和感悟身体的存在,其实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组成的。一旦这些原因条件消失或化散,身体就会归于初始的虚无缥缈,就像一只飞鸟在空中飞过的踪迹。
更为直接的例子,就是“空气”。我们一般以为空气是空无一物的。实际上,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我们知道“空气”其实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空气的主要分子就是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分子。而正是这些分子的活跃而造就了风的动力。风的转动就产生了一种能量。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生出火来。而氧气、氢气等分子的有机组合就可以生成出水来。
所以,仔细探究起来,我们的这个身体其实是无数看不见的分子元素所构成的。如果把身体按照分子来分解开来,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就是“空”了。然而,“空”毕竟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还是用水的例子比较容易说明问题。
水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有形物体。而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则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众多的水滴飘浮在一起,就形成了云或雾。云或雾遇到冷气就会冻成晶体状的雪花或冰雹。从氧氢分子到水,从水到云雾,从云雾到雪花冰雹,虽然外观的形态各异,然而其实质都是相同不二的,都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氢分子这个基本结构组成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阳光下的一滩水,不久就被蒸发掉了。那是因为水受热后,就会化解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化解回复成氧气和氢气。由于氧气和氢气是无色无味的,当然肉眼就看不到了。但这并不表示水变成妖精魔鬼逃跑掉了。同样的,生命的道理本质上也是如此。
生命其实更像一座灯盏。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那种灵觉的传递,其实就像火焰在灯盏与灯盏之间的传递。火焰对于灯盏,其实就像灵觉对于生命。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并不是一团火的精灵跑到另一座灯盏。同样地,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也并不是一点灵觉跑到另一个生命。灯盏本身具备了火焰诞生的条件。生命本身就早就具备了产生灵觉的条件。火苗点燃的刹那,就是灵觉大彻大悟的瞬间。
当许多不必要的私心杂念随风飘散,当世俗的欲望如风一样悄无声息,当内心如湖水一般不再泛起阵阵涟漪,当内心的平静如一面光滑的铜镜,就会映照出世间的万事万物来,就会觉察出他人的所思所想和一举一动来。
所以说觉他呢,就是浑然忘我地将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从自己的内心走到千万人的内心。
千万人内心里的共同梦想,如果能化作你一个人的梦想,当然也就会像一团火焰一样点燃千万人内心里的那盏灯。
所以这世间想要成功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发现更多的人内心里那个共同的梦想。找到那个梦想,然后去努力实现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风从何处来,水向何处去
《华严经》
公元2003年8月里的一天傍晚,我就像一阵清风,穿行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真的就是整个人化成一阵清风。
细雨飘飞的风中,身体已经化作清清细细微微的水滴,再分解成水分子,再分解成一个氧分子加上两个氢分子。好象已经意识不到身体的存在,只剩下虚无缥缈的意念,顺着风的方向,飞啊,飞啊,飞啊飞,一直飞到一个巷口的铁栅栏前。
什么叫风水?就在那一瞬间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风水。被风一直吹过来的我,正站在迎风的栅栏口前。
我看到这片栅栏的迎风口,有那么一块铁栅栏已经松动得就要掉了。整个的铁栅栏,就这么一块地方,迎着风口的这块地方,经常风吹雨淋曝晒后,要不了多久,这一块就会被腐蚀掉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来铁栅栏也不会例外啊。
如此说来,如果这个铁栅栏的设计者,稍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在设计的时候,把这块空出来,这样就会避开风雨的侵蚀了。
所谓风水的奥秘,就在于去用心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感应到它的趋势方向,去顺应它或者去化解它,而不是与它作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景观里,会有一条行人踏出来的道路。一般人就会指责行人的不文明。可是,换个角度想想,难道不是设计者的失误吗?如果设计者早就想到行人的方便,提前把这条路留出来,不也就省了这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了吗?
铁栅栏前的发现,让我感到震撼。原来世间的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我便席地而坐,放下所有的妄想杂念,来全身心地感受这大自然的魅力。
我不再是风,不再是雨,也不再是水分子。我就是这铁栅栏,我就是这块将要腐蚀掉的,我就是这快被腐蚀掉的。
忽然之间,有一股力量在鼓动我站了起来,源源不断地推动着我向前走去。遇见栏杆也丝毫不会犹豫地跳跃过去。
就这样不停地走着,跳着,一直来到一个高高的台阶上。
我站在这个有一米多高的台阶上,眼前倏忽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情景来。
仿佛就是一幕的幕的立体电影,无数的影像里,我看见一个个的身影在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心里马上跳出一句话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紧接着,许多的画面接二连三地涌来,仿佛是在宣说着我的前生后世。
跳下台阶来,我有点儿楞楞地倚靠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楼前。
似乎世界已经为我而静止不动。就连刚才舞动不息的风儿,忽然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自己的过去,那遥远的从前,种种的生生死死,种种的悲欢离合,种种的抉择放弃,种种的咬牙不悔,等等等等。那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里,一直支撑着我走到此时此刻的,正是心中那无可屈服的信念!
我看见遥远的那座桥上,一个身材单薄的少年,正在郑重地对自己做着承诺:
我是路边一只忙碌的蚂蚁?奔东走西?,从不歇息
在骄阳似火中寻找凉荫
在潮水来临之际逃向高地虽然有人升官有人发财
我依然只是积攒着可以过冬的食粮你可以泼一口水将我淹没嘻笑地看我垂死挣扎
可终究我爬上了岸
继续奔走不慌不忙
你可以轻轻地用手一碾以至碾去我的一生
可是我不死的灵魂
依然一如既往地辗转轮回
生生不息
2.你要在事先就做好准备
公元1993年8月里的一天清早,心里空空荡荡的我,走在田野间的道路上,恍然惚然妙不可言的感觉,让我开始不知天高地厚。
灿烂的日光下,我在漫无目的地走着。有意无意的内心里,无喜不悲。
我开始想不起自己到底是谁。
无法入睡的夜里,悠然的古琴声,和着呜咽的箫音,仿佛来自久远的一种莫名的悸动,像一颗沉睡已久的种子,正在感受着春天的雨水,两眼渐渐湿润。窗外的月光透进来,整个世界寂静无声。
我是唐僧吗?外表的文弱掩饰不住内心的决绝。
我是孙悟空吗?纵然七十二变化也收拾不住的狂野。
我是猪八戒吗?大摇大摆地仿佛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念念不忘的是家里的娇妻。
我是沙和尚吗?那无心犯下的过错,难道是我终生逃不开的宿命?
我是白龙马吗?为了早日脱离苦海洗清罪过,甘心做牛做马,关键时也不忘挺身而出,这才是英雄本色。
我是谁?来自何方?将向何处去?
我来自尘土,终归尘土。我是尘土,又终非尘土。
我是风,我是火,我是水,我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正在无风的山中缓缓飘落。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那一时,那一刻,那一分,那一秒,那一种喜不自胜的喜悦,说实话,直到现在我都始终无法超越。
应该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回到那梦醒时分的心花怒放。
想一想花开时的样子,尤其是莲花盛开时的模样。
再想想婴儿嘻笑的神情,还有相爱的情人间那会心的甜蜜一笑。炎热而郁闷的夏季里,忽然吹来了阵清凉的风。
冬天的寒夜里,家人递上的一杯暖暖的茶。秋天里,一朵落叶正高傲地迎风飞舞。
春天里迫不及待的黄花抢先要绽开笑脸。
一块石子轻轻地漂在水面上,激起片片水花,然后忽然就消失不见。
白茫茫的雪地里,一缕淡淡的腊梅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是这样。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啊。
就在那一年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委屈、烦闷和忧伤,霎时间烟消云散。
公元1993年之前,是流逝不尽的忧伤,是悲天悯人的自哀自怜。公元1993年之后,是按捺不住地欢喜,是暗自庆幸的何德何能。多亏了父母的谆谆教诲,多亏了兄长姐弟的相互督促,多亏了朋友们的惺惺相惜,多亏了同事们的关心爱护。
其实是真爱的力量将我从死神手里夺回性命,其实是无私的正直让我最终坦然去接受命运的审判,其实是无数的英雄烈士给了我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智能。
天地如此之大,我又何德何能?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公元1993年,我大死了一回。
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公元2005年,我安心地活在一呼一吸之中,每个深夜里都在幸福的喜悦中安然入睡。
早在工作之初,我发下一个心愿,要让所有看到我的人,因为我的笑容而发现生活的美好来。我要让身边的人们都发自内心地喜欢我。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朴实的心愿,让我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追逐中,避开死神布下的陷井,在将自己奉上祭坛的一刹那,最终解开了魔鬼的咒语。
所以我说,你要在平时就注意去做好准备,要在事先尽可能充分地准备。
人的一生中,其实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是天地间的公道人心,是不可思议的自心自力,是甚深难测的“般若波罗蜜”。
3.从自己的内心走进千万人的内心
公元2004年5月里的一天,千里迢迢,我又来到广东曲江的南华禅寺。这是我近一年来参禅活动的最后一站。
心中的疑惑早已消失不见,这次来参拜六祖大师,不为求名,不为求利,只是来了一个心愿。什么样的心愿呢?就是传说中的那件锦斓袈裟。
打开市面上流行的《六祖坛经》版本,翻到其中的《机缘品》,里面讲到有一天六祖慧能想洗洗那件法衣,就是五祖传下来的那件象征正眼法藏的锦斓袈裟。但是呢,没有找到干净的清泉,就一直走到寺庙后面约五里多的地方,找准一个山林茂密处,用锡杖戳地而成泉眼,于是开始洗那件锦斓袈裟。
这时,忽然来了一个和尚上前顶礼磕头。他自称法名方辩,是西蜀人。他说在南印度见到达摩祖师叫他速来唐朝,因为代代相传的正法眼藏和锦斓袈裟,现在已经传到中国第六代曹溪,让他赶快前去瞻仰礼拜。他说他希望能见到那件传说中的锦斓袈裟。
于是,六祖慧能就拿了给他看,然后问他有什么特长。方辩说他善于雕塑。
慧能就非常严肃地说,你试着雕塑一个给我看看。方辩当时手足无措,过了几天才完成了六祖的雕塑,真是惟妙惟肖。
慧能就笑着说,你呀,还是只懂雕塑,不懂觉悟啊。于是就为方辩摩顶祝福,并仍然将袈裟送给他作为酬谢。方辩就将袈裟一分为三,一份披在塑像上,一份留给自己用,还有一份,他包好埋在地下,并发誓说,以后如果有人得此袈裟,便是我重新出世。到时我就会住持于此,并重修庙堂殿宇。
正是为了要验证这段话的真伪,我专程来到了广东省曲江县。然而,就在踏上火车的前一天,我在书店里又找到一个新版本的《六祖坛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袖珍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里所选的是敦煌古本。
我注意到里面根本没有关于蜀僧方辩的事迹。比起市面流行的版本来,敦煌古本也没有诸如“夜遇神人灌以甘露”、“四天王现身”和“慧能托钵降龙”等神奇古怪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原本。至少是要比现下流行的版本更接近原本一些。所以,照我的推测,有关方辩转世的传说也就只能是后人的添油加醋了。
事实上,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就像佛家经典《华严经》里所说,世间的所有一切现象,都不过是“一切唯心造”而已。比如说,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四大菩萨,在我所了解的解释中,有位圣一法师在《心经讲记》中所说最为贴切。他说:“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说说我在嵩山遇到的一件奇特事。
那时我按照延竺师父的吩咐,每天去田里翻地。一天我翻得累了,休息时就去逗一个光头小男孩儿玩儿。忽然我就听到一个声音说到:“不好好干活,却来逗小孩子玩,一点都不认真!”
当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周围除了我和那小孩子,就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小贩,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人。那么,究竟是谁讲的这句话呢?告诉你,他就是普贤菩萨。
其实啊,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除了自私自利之外,还有一个公众认同的公理公道心。
这个公理公道心,说实在的就是菩萨心。菩萨其实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本意是“觉有情”,也就是觉悟众生的意思。它包括三个方面:自觉、觉他和觉行。
大致说来,自觉就是通过对自身的观察和关照,来觉醒和感悟身体的存在,其实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组成的。一旦这些原因条件消失或化散,身体就会归于初始的虚无缥缈,就像一只飞鸟在空中飞过的踪迹。
更为直接的例子,就是“空气”。我们一般以为空气是空无一物的。实际上,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我们知道“空气”其实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空气的主要分子就是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分子。而正是这些分子的活跃而造就了风的动力。风的转动就产生了一种能量。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生出火来。而氧气、氢气等分子的有机组合就可以生成出水来。
所以,仔细探究起来,我们的这个身体其实是无数看不见的分子元素所构成的。如果把身体按照分子来分解开来,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就是“空”了。然而,“空”毕竟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还是用水的例子比较容易说明问题。
水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有形物体。而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则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众多的水滴飘浮在一起,就形成了云或雾。云或雾遇到冷气就会冻成晶体状的雪花或冰雹。从氧氢分子到水,从水到云雾,从云雾到雪花冰雹,虽然外观的形态各异,然而其实质都是相同不二的,都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氢分子这个基本结构组成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阳光下的一滩水,不久就被蒸发掉了。那是因为水受热后,就会化解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化解回复成氧气和氢气。由于氧气和氢气是无色无味的,当然肉眼就看不到了。但这并不表示水变成妖精魔鬼逃跑掉了。同样的,生命的道理本质上也是如此。
生命其实更像一座灯盏。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那种灵觉的传递,其实就像火焰在灯盏与灯盏之间的传递。火焰对于灯盏,其实就像灵觉对于生命。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并不是一团火的精灵跑到另一座灯盏。同样地,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也并不是一点灵觉跑到另一个生命。灯盏本身具备了火焰诞生的条件。生命本身就早就具备了产生灵觉的条件。火苗点燃的刹那,就是灵觉大彻大悟的瞬间。
当许多不必要的私心杂念随风飘散,当世俗的欲望如风一样悄无声息,当内心如湖水一般不再泛起阵阵涟漪,当内心的平静如一面光滑的铜镜,就会映照出世间的万事万物来,就会觉察出他人的所思所想和一举一动来。
所以说觉他呢,就是浑然忘我地将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从自己的内心走到千万人的内心。
千万人内心里的共同梦想,如果能化作你一个人的梦想,当然也就会像一团火焰一样点燃千万人内心里的那盏灯。
所以这世间想要成功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发现更多的人内心里那个共同的梦想。找到那个梦想,然后去努力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