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防御工事与退路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抗日之超级壮丁最新章节!
中条山东西长150到170公里,可南北不过10到30公里,中条山的守军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所以根本没有办法修筑纵深工事,防御起来相当的被动。
运城光复,战区司令部也好,重庆军委会也罢,看法非常一致:把中条山西部防线推进到掌泉镇至大交镇一带。可操蛋的是,部队还和以前一样,得在无制空权、无炮兵支援、缺乏兵力的情况下作战。
新部队一时半会还上不来,防御的活还得由第四集团军顶着。这活最终落在了38军177师头上,他们老兵多,真要出了什么事,是打是跑都能快些。
曹二宝友情赞助了一票武器和家具。这次分润的武器里有两门九二步兵炮,仓库这种玩意多的是,与其等着落灰,不如让177师拿去救急。
估计日本人反攻时少不了坦克和装甲车这种狠角色,其他武器有些舍不得,只能帮他们弄了八辆土造装甲车。这土装甲车是用缴获的日本一吨半小卡车焊了钢板,自卫武器是一挺12.7毫米的日式航空机枪和一挺捷克式。经过试验,这种装甲车可以正面对抗日本九二式重机枪二十秒的直射,但车上的12.7口径机枪倒是能直接贯穿日军装甲车的钢板,所以还算是攻守兼备。
至于那家具,家里的木匠帮着造了二十四门克虏伯75野炮,东西做的非常好,不走近看根本分辨不出来。不指望能把日本人给吓死,双方一但交火,日军铁定会把炮弹照死了往这些炮上扔,前线的弟兄也能少吃些苦头。
沿途的关口要隘照例是要做些手脚。飞机场缴获的日本航空炸弹不少,六十公斤、两百五十公斤、四百公斤、八百公斤,改造成电控地雷并不费事。尤其是那种八百公斤的大家伙,一颗就能在地上留下一个直径超过二十米、深七八米的大坑,玩高台跳水都够了。布置好炸点以后,引爆的事由177师侦察营负责,这种动动手指就能坑死几十上百日本人的活,所有人都想试一试。
运城境内的铁路是个祸害,一但运城重新被日本人占领,长长的铁轨就会变成杀人的刀、抽血的针管。再说,铁轨也好、枕木也罢,都是好东西!拉回家建铁路,或是拆一部分用来建设山里的工事都挺好,反正不留给小日本就成。
民团手里有粮食,几千民工,每人每天五斤玉米,拆!阎锡山当年建设铁路可是花了大力气,宝二爷不是晋绥军的人,拆的那叫一个开心。
拆迁和建设是同时进行的,一但日本人调集重兵来中条山,平原地区的防守至多是拖延时间。按照日军进攻的速度,就算沿途的铁路和公路网被全部破坏,山外的放线至多也就能撑个一个礼拜。再多就得调离大部队往里面填,一个师也就能顶上一至两天,等部队打光,中条山也就不用守了!
国军缺工具、少炸药,修工事只能依靠士兵手工作业。可中条山里多是石头山,很多地方连散兵坑都挖不出来,就算是手榴弹也只能在石头上炸出个小凹槽。弟兄们只能用麻袋装上土,配合上树木凑成简易工事对付一下。
可是由于中条山扫荡次次都能取胜,上至重庆军委会、下至山内的普通百姓,都认为这里是铜墙铁壁,可只有长期在山里作战的官兵才知道这种看法有多荒谬。部队打阵地战向来是损失惨重,只有把日本人在山里拖趴下才是上策。
说一千道一万,该修的工事还得修,特别是茅津渡、风陵渡、蒲州城等几个要点。壕沟、高碉、低堡、野战工事、明暗火力点,甚至要在挖山洞建设能防重炮的核心工事和炮兵阵地。
家里有大批进口的工程设备,东川准备修路,陕州这边准备修建新基地,赵诚便让于璐从美国那头淘换了不少二手设备,像什么W3加力士钻机?、士丹利破碎机。经济危机的好处再次显现,东西便宜的不像话。机场那边有几吨工程炸药,水泥钢筋什么的也犯不着全运回黄河南岸,这会正好能派上用场。
大规模修筑的防御工事不太可能,比如像战区司令部计划的那样修建什么东方马奇诺防线。曹二宝觉得很扯淡,雅格布和他介绍过法国人的这条防线,那种建筑水平和火力配置根本不是国内能搞定的。
但是在中条山修建防线又不得不为,山就在那里,不修工事,日本人反攻时大家除了跑路就只有用脑袋去顶。
凿岩机开凿炮眼,装填炸药后进行定向爆破,炸开山体以后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碉堡。按理说碉堡要用几层钢板加固,可是中条山这里根本没有这种高级货,大后方都没有多少。好在铁轨足够,把铁轨并排放置在一起防弹效果比钢板还要好一些。两排钢轨中间填上泥土,如此这般放上几层后,最外层用挖开的石头回填,恐怕105口径的榴弹炮都无能为力。
几个小型要塞的布局都是由雅格布带人亲自操刀,这货大约是玩上了瘾,连机场缴获的那些防空武器都没放过。
每个要塞外围都拉有铁丝网,在公路上有壕和反坦克障碍群,用航空炸弹和地雷布置了警戒圈。要塞内有电话和电台,还加装了三门双联装ホ式13毫米高射机关炮和三挺带高脚架和九二式重机枪,蒲州城要塞有四门施耐德野炮和三门法国造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平陆县九龙山、上牛岭要塞则是两门施耐德野炮、两门九二步兵炮作为火力支援。
茅津渡和风陵渡作为中条山守军的最后退路,防御力量甚至更强一些,他们各有在黄河南岸的两个博福斯山炮连和两个高炮连提供火力支援,自身也有两门九二步兵炮和两门反坦克炮。五辆日式卡车改装的装甲车做移动火力点,这些炮和装甲车都是民团的人在操作,平时都在南岸,打完仗要归还的。
要塞内的粮食和水可以保证一个加强营的守军支撑一个月,弹药能支撑两周,小仓库里甚至还能做手术。
不过孙司令对这里的要求并不高,战况极度恶化时,能给山里的弟兄留条生路。
中条山东西长150到170公里,可南北不过10到30公里,中条山的守军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所以根本没有办法修筑纵深工事,防御起来相当的被动。
运城光复,战区司令部也好,重庆军委会也罢,看法非常一致:把中条山西部防线推进到掌泉镇至大交镇一带。可操蛋的是,部队还和以前一样,得在无制空权、无炮兵支援、缺乏兵力的情况下作战。
新部队一时半会还上不来,防御的活还得由第四集团军顶着。这活最终落在了38军177师头上,他们老兵多,真要出了什么事,是打是跑都能快些。
曹二宝友情赞助了一票武器和家具。这次分润的武器里有两门九二步兵炮,仓库这种玩意多的是,与其等着落灰,不如让177师拿去救急。
估计日本人反攻时少不了坦克和装甲车这种狠角色,其他武器有些舍不得,只能帮他们弄了八辆土造装甲车。这土装甲车是用缴获的日本一吨半小卡车焊了钢板,自卫武器是一挺12.7毫米的日式航空机枪和一挺捷克式。经过试验,这种装甲车可以正面对抗日本九二式重机枪二十秒的直射,但车上的12.7口径机枪倒是能直接贯穿日军装甲车的钢板,所以还算是攻守兼备。
至于那家具,家里的木匠帮着造了二十四门克虏伯75野炮,东西做的非常好,不走近看根本分辨不出来。不指望能把日本人给吓死,双方一但交火,日军铁定会把炮弹照死了往这些炮上扔,前线的弟兄也能少吃些苦头。
沿途的关口要隘照例是要做些手脚。飞机场缴获的日本航空炸弹不少,六十公斤、两百五十公斤、四百公斤、八百公斤,改造成电控地雷并不费事。尤其是那种八百公斤的大家伙,一颗就能在地上留下一个直径超过二十米、深七八米的大坑,玩高台跳水都够了。布置好炸点以后,引爆的事由177师侦察营负责,这种动动手指就能坑死几十上百日本人的活,所有人都想试一试。
运城境内的铁路是个祸害,一但运城重新被日本人占领,长长的铁轨就会变成杀人的刀、抽血的针管。再说,铁轨也好、枕木也罢,都是好东西!拉回家建铁路,或是拆一部分用来建设山里的工事都挺好,反正不留给小日本就成。
民团手里有粮食,几千民工,每人每天五斤玉米,拆!阎锡山当年建设铁路可是花了大力气,宝二爷不是晋绥军的人,拆的那叫一个开心。
拆迁和建设是同时进行的,一但日本人调集重兵来中条山,平原地区的防守至多是拖延时间。按照日军进攻的速度,就算沿途的铁路和公路网被全部破坏,山外的放线至多也就能撑个一个礼拜。再多就得调离大部队往里面填,一个师也就能顶上一至两天,等部队打光,中条山也就不用守了!
国军缺工具、少炸药,修工事只能依靠士兵手工作业。可中条山里多是石头山,很多地方连散兵坑都挖不出来,就算是手榴弹也只能在石头上炸出个小凹槽。弟兄们只能用麻袋装上土,配合上树木凑成简易工事对付一下。
可是由于中条山扫荡次次都能取胜,上至重庆军委会、下至山内的普通百姓,都认为这里是铜墙铁壁,可只有长期在山里作战的官兵才知道这种看法有多荒谬。部队打阵地战向来是损失惨重,只有把日本人在山里拖趴下才是上策。
说一千道一万,该修的工事还得修,特别是茅津渡、风陵渡、蒲州城等几个要点。壕沟、高碉、低堡、野战工事、明暗火力点,甚至要在挖山洞建设能防重炮的核心工事和炮兵阵地。
家里有大批进口的工程设备,东川准备修路,陕州这边准备修建新基地,赵诚便让于璐从美国那头淘换了不少二手设备,像什么W3加力士钻机?、士丹利破碎机。经济危机的好处再次显现,东西便宜的不像话。机场那边有几吨工程炸药,水泥钢筋什么的也犯不着全运回黄河南岸,这会正好能派上用场。
大规模修筑的防御工事不太可能,比如像战区司令部计划的那样修建什么东方马奇诺防线。曹二宝觉得很扯淡,雅格布和他介绍过法国人的这条防线,那种建筑水平和火力配置根本不是国内能搞定的。
但是在中条山修建防线又不得不为,山就在那里,不修工事,日本人反攻时大家除了跑路就只有用脑袋去顶。
凿岩机开凿炮眼,装填炸药后进行定向爆破,炸开山体以后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碉堡。按理说碉堡要用几层钢板加固,可是中条山这里根本没有这种高级货,大后方都没有多少。好在铁轨足够,把铁轨并排放置在一起防弹效果比钢板还要好一些。两排钢轨中间填上泥土,如此这般放上几层后,最外层用挖开的石头回填,恐怕105口径的榴弹炮都无能为力。
几个小型要塞的布局都是由雅格布带人亲自操刀,这货大约是玩上了瘾,连机场缴获的那些防空武器都没放过。
每个要塞外围都拉有铁丝网,在公路上有壕和反坦克障碍群,用航空炸弹和地雷布置了警戒圈。要塞内有电话和电台,还加装了三门双联装ホ式13毫米高射机关炮和三挺带高脚架和九二式重机枪,蒲州城要塞有四门施耐德野炮和三门法国造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平陆县九龙山、上牛岭要塞则是两门施耐德野炮、两门九二步兵炮作为火力支援。
茅津渡和风陵渡作为中条山守军的最后退路,防御力量甚至更强一些,他们各有在黄河南岸的两个博福斯山炮连和两个高炮连提供火力支援,自身也有两门九二步兵炮和两门反坦克炮。五辆日式卡车改装的装甲车做移动火力点,这些炮和装甲车都是民团的人在操作,平时都在南岸,打完仗要归还的。
要塞内的粮食和水可以保证一个加强营的守军支撑一个月,弹药能支撑两周,小仓库里甚至还能做手术。
不过孙司令对这里的要求并不高,战况极度恶化时,能给山里的弟兄留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