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王鳌永,招抚山东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自六月底济王无奈降清,山东本可一战而定,但是因为在晋北发动反顺叛乱的姜瓖,倒向清庭,与顺军大战,急需支援,而多尔衮也意识到,入主中原最大的对手乃是大顺军,所以在六月二十九日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奏报平定霸州、沧州、德州、临清之后,他便调其北返,会同叶臣所部,大同姜瓖所部合攻太原。
清军主力撤离山东,可是山东局势却没有好转,各地抗清义军虽然此起彼伏,然而却没有得到支援,他们或忠于顺,或忠于大明,互不统属,各自为战,不少义军由于势单力孤,最后只得无奈降清。
如距离济南不过三百里的新泰县,大顺县令周作鼎,便六次拒绝王鳌永、方大猷的招降,最后在清兵追缴下无奈弃城。
曾经击破十万土寇,解胶州之围的大明登州防抚曾化龙,也在听闻清军占领京畿后,顿感大势已去,同胶州知州郭文祥一道航海南逃。
弘光君臣偏安江左,毫无进取之意,使得王鳌永、方大猷顺利接受了不少州县,但是毕竟清军主力北返,山东空虚,各路义军压力大减,因此直到八月,乐昌、寿光等县依然还有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等数股武装坚持抗清。
王鳌永为了招抚或是逼降这些抗清义军,便进驻青州,与身在济南的清庭巡抚方大猷,一南一北,统筹山东。
因为兵力不足,王鳌永并未带大军前来,不过他也并不担心自身安全。青州乃是大城,古九州之一,是山东排的上号的坚城,以义军的战力,没有万人不可能攻破,但山东显然已经没有近万的义军队伍,加之老朱家的济王被逼投降后,山东招抚之事颇为顺利,是以他是稳坐钓鱼台,只等各路义军来降。
这日王鳌永正端坐州衙中,忽然听闻下人来报。“流串于鲁豫之间的赵应元所部,派遣使者来降。”
作为清庭委派的山东、河南招抚大员,王鳌永对赵应元所部的情况很是了解,自然也明白其尴尬处境,或降明或降清,那是迟早的事。
现在听其要降,他心中不由一喜。
能为他的主子再立一功,他的仕途必然更加顺风顺水,压过济南的方大猷是没有问题。
当下他便让人将来降使者领来,他则放下手中之事,整整官袍,端坐等候。
王彦与刘顺、赵四三人一路快吗加鞭,在当日下午便到了青州城外。
见城池高两丈,宽一丈,可谓少有的坚城。
这样一座大城,若是兵马充足,防守得当,怕是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来。
“不知城中有多少清兵?”
王彦不由有些担心起来,若是城内驻扎个几千人马,那赵军诈城也是白诈啊!缺少情报,他心里不由得有些没底了。
先帝一朝,撤了东厂番子,锦衣卫也不得重用,王彦虽然也不喜这些特务组织,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情报方面的用处,他日王彦若掌大权,少不得建立一个完善的情报系统。
“赵四哥,我不通兵事,你跟随赵将军多年,城中防守如何?兵力几何?就交给你来探查了。”三人在离城门不远处慢慢停了下来。
“刘顺你以前混迹于市井,打探消息应该擅长,你也去帮赵四哥摸清青州情况,以备不时之需。”看着坚城和城门处盘查的清兵,王彦脸色有些沉重,“进城后,我去州衙拜会王鳌永,你二人寻间客栈住下,然后见机行事,不能引起清兵的疑心,知道吗?”
“诺!公子放心!”两人见他面色沉重,知道事情严重,不能大意,抱拳齐应道。
吩咐完毕,三人打马上前,慢慢向城门走去。
这个时代,能骑马的必然非富即贵,可不是一般小老百姓能骑的起,卫兵早已注意三人,只是看其身后没有大队人马,道也不担心是什么安全问题。
待三人行至跟前,一名清兵小头目便将他们拦住,道也不敢勒索,而是询问来意。
当王彦道明来意,知道这是王鳌永大人重点关注,亲自主持的大事,小头目不敢轻慢,便立马放行,还亲自领着王彦往州衙而去。
一路王彦也没多问,怕其起疑,只是聊了些青州的风土人情,他让刘顺与赵四牵着马去住店,他便跟着小头目到了州衙外。
这时自有人去禀报,他给了小头目一些碎银,便站在州衙前一边思索说辞,一边静静等候。
不多时,便有衙役出来接引王彦进去,将他带到王鳌永面前。
如今多尔衮的第一次剃发令已经被迫取消,可投靠清庭的诸多汉族大员,为了讨好清庭,大多都主动剃发,王鳌永便是其中之一。
一条金钱鼠尾顶在头上,那时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与王彦一身深衣,头带四方巾的书生模样相比,王鳌永不由得有些自惭形秽。
如今的时代,普通百姓还没国家的概念,天下突变,对这些普通百姓而言,不过是王权更替,换个皇帝而已,但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确是考验品行的关键时刻,他们可是深受儒家教育,忠君爱国,夷夏大防乃是基本准则。
百姓可以降,那是朝廷之过,陷遗民于胡尘。
可你士大夫,世受国恩,食朝廷之禄,受百姓之爱戴,国家破碎,不死节也罢,居然恬不知耻身事夷狄,实在是厚颜无耻至极啊!
见一身故国衣冠的王彦走进来,王鳌永贵为清庭三品大员,摄政王钦定的招抚大臣,却不自信的整了整衣冠,将光秃秃的大脑袋上那金钱鼠尾藏了起来。
见端坐于前的他,王彦心中鄙夷,却没表演出来,而是面带微笑的行礼道:“晚生王彦,拜见大人!”
“不必多礼!”王鳌永微微抬手,忽然意识到王彦这个名字十分熟悉,细思后,惊道。“王彦?可是一曲梁祝动京师的王彦,王士衡?”
“浅湛低唱,不值一提,大人见笑了。”王彦没想到他的微名连王鳌永也曾听说,有点惊讶,但还礼貌的回道。
国朝虽然禁止官员押鸡,但是官员与士人却不此为耻,反而以风流韵事为资本,若得哪位行首的青睐,更会成为一段佳话,提高其在士林的名声。
王彦所作梁祝,凄美婉转,深得众多姐儿的欢心,在她们的传唱下,早已被士林所知,传遍京师,甚至随着大批官员南逃,传到了江南一带,而他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柳三变一般的大才子。
“哈哈~~士衡可是名士,吾怎会不知!”却定身份,王鳌永不由十分高兴,王彦还没道明来意,他却已经下了决心,不管赵应元降与不降,他都要将王彦拉下水。“来来~快点看座,吾要与士衡详谈。”
如今在士林,王彦可算小有名气,他若降清,必然影响更多士人,王鳌永也就能为清庭立更多功劳。最主要的是,王鳌永能给自己降清找个借口,“你看,名士都降清了,人们也不好揪住我一个人不放,是吧!”
对他来说,越多的士大夫降清,他心里的负担就越小。
等衙役将座椅台上,王彦坐定,两人一番交谈,每有惊人之语,王鳌永更是觉得他不凡,招降的想法也就越发强烈,这才想起正事开口道:“吾听下人禀报,士衡此来是为了赵应元投降大清之事!不知有何要求没有?”
闻言王彦起身从袖中拿出赵应元所写书信,双手递给王鳌永道:“此乃赵将军降表,请大人过目。”
赵军不比一般义军,乃是李闯之军,虽然不是嫡系,却也是正规军,值得王鳌永的重视,当下他便仔细看起书信来。
王鳌永的态度,让王彦放心不少,刚才跟着老货东拉西扯,还以为他没有招降之意哩!
信王彦早就看过,还特意让赵应元故意流露出大军的囧境,以及大肆要官要爵,以迷惑对方,让王鳌永相信赵军是真的要投降。
“信吾已看完,粮草不在话下!”果然王鳌永看完书信,不疑有它,一支孤军,粮草断绝,四面皆敌,除了降明,就只能降清,而赵应元索要山东提督一职,则让他基本相信了降清之事,也让他认为赵应元与姜瓖、唐通一样,皆是见风使舵之辈,追求的都是利益二字。
只是如今他才正三品而已,京师中大把的前朝首辅,进士,都没有官位安排,大同的姜瓖,晋、陕交界的唐通,哪一个实力不比赵应元强,
这些人都没有位居高位,赵应元那一点残兵败将,如何当得了提督?
身为清庭大员,王鳌永自然要为清庭着想,他微微皱眉,又接着道:“然爵位之事还需商量,若赵应元肯来降,吾必然向摄政王保举其为山东副将,士衡认为可行否?”
没想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王彦心中一阵暗喜,脸上却犹豫道:“晚生做不得主,但赵将军明日便可抵达青州,吾会让其亲自来拜访大人。”
自六月底济王无奈降清,山东本可一战而定,但是因为在晋北发动反顺叛乱的姜瓖,倒向清庭,与顺军大战,急需支援,而多尔衮也意识到,入主中原最大的对手乃是大顺军,所以在六月二十九日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奏报平定霸州、沧州、德州、临清之后,他便调其北返,会同叶臣所部,大同姜瓖所部合攻太原。
清军主力撤离山东,可是山东局势却没有好转,各地抗清义军虽然此起彼伏,然而却没有得到支援,他们或忠于顺,或忠于大明,互不统属,各自为战,不少义军由于势单力孤,最后只得无奈降清。
如距离济南不过三百里的新泰县,大顺县令周作鼎,便六次拒绝王鳌永、方大猷的招降,最后在清兵追缴下无奈弃城。
曾经击破十万土寇,解胶州之围的大明登州防抚曾化龙,也在听闻清军占领京畿后,顿感大势已去,同胶州知州郭文祥一道航海南逃。
弘光君臣偏安江左,毫无进取之意,使得王鳌永、方大猷顺利接受了不少州县,但是毕竟清军主力北返,山东空虚,各路义军压力大减,因此直到八月,乐昌、寿光等县依然还有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等数股武装坚持抗清。
王鳌永为了招抚或是逼降这些抗清义军,便进驻青州,与身在济南的清庭巡抚方大猷,一南一北,统筹山东。
因为兵力不足,王鳌永并未带大军前来,不过他也并不担心自身安全。青州乃是大城,古九州之一,是山东排的上号的坚城,以义军的战力,没有万人不可能攻破,但山东显然已经没有近万的义军队伍,加之老朱家的济王被逼投降后,山东招抚之事颇为顺利,是以他是稳坐钓鱼台,只等各路义军来降。
这日王鳌永正端坐州衙中,忽然听闻下人来报。“流串于鲁豫之间的赵应元所部,派遣使者来降。”
作为清庭委派的山东、河南招抚大员,王鳌永对赵应元所部的情况很是了解,自然也明白其尴尬处境,或降明或降清,那是迟早的事。
现在听其要降,他心中不由一喜。
能为他的主子再立一功,他的仕途必然更加顺风顺水,压过济南的方大猷是没有问题。
当下他便让人将来降使者领来,他则放下手中之事,整整官袍,端坐等候。
王彦与刘顺、赵四三人一路快吗加鞭,在当日下午便到了青州城外。
见城池高两丈,宽一丈,可谓少有的坚城。
这样一座大城,若是兵马充足,防守得当,怕是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来。
“不知城中有多少清兵?”
王彦不由有些担心起来,若是城内驻扎个几千人马,那赵军诈城也是白诈啊!缺少情报,他心里不由得有些没底了。
先帝一朝,撤了东厂番子,锦衣卫也不得重用,王彦虽然也不喜这些特务组织,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情报方面的用处,他日王彦若掌大权,少不得建立一个完善的情报系统。
“赵四哥,我不通兵事,你跟随赵将军多年,城中防守如何?兵力几何?就交给你来探查了。”三人在离城门不远处慢慢停了下来。
“刘顺你以前混迹于市井,打探消息应该擅长,你也去帮赵四哥摸清青州情况,以备不时之需。”看着坚城和城门处盘查的清兵,王彦脸色有些沉重,“进城后,我去州衙拜会王鳌永,你二人寻间客栈住下,然后见机行事,不能引起清兵的疑心,知道吗?”
“诺!公子放心!”两人见他面色沉重,知道事情严重,不能大意,抱拳齐应道。
吩咐完毕,三人打马上前,慢慢向城门走去。
这个时代,能骑马的必然非富即贵,可不是一般小老百姓能骑的起,卫兵早已注意三人,只是看其身后没有大队人马,道也不担心是什么安全问题。
待三人行至跟前,一名清兵小头目便将他们拦住,道也不敢勒索,而是询问来意。
当王彦道明来意,知道这是王鳌永大人重点关注,亲自主持的大事,小头目不敢轻慢,便立马放行,还亲自领着王彦往州衙而去。
一路王彦也没多问,怕其起疑,只是聊了些青州的风土人情,他让刘顺与赵四牵着马去住店,他便跟着小头目到了州衙外。
这时自有人去禀报,他给了小头目一些碎银,便站在州衙前一边思索说辞,一边静静等候。
不多时,便有衙役出来接引王彦进去,将他带到王鳌永面前。
如今多尔衮的第一次剃发令已经被迫取消,可投靠清庭的诸多汉族大员,为了讨好清庭,大多都主动剃发,王鳌永便是其中之一。
一条金钱鼠尾顶在头上,那时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与王彦一身深衣,头带四方巾的书生模样相比,王鳌永不由得有些自惭形秽。
如今的时代,普通百姓还没国家的概念,天下突变,对这些普通百姓而言,不过是王权更替,换个皇帝而已,但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确是考验品行的关键时刻,他们可是深受儒家教育,忠君爱国,夷夏大防乃是基本准则。
百姓可以降,那是朝廷之过,陷遗民于胡尘。
可你士大夫,世受国恩,食朝廷之禄,受百姓之爱戴,国家破碎,不死节也罢,居然恬不知耻身事夷狄,实在是厚颜无耻至极啊!
见一身故国衣冠的王彦走进来,王鳌永贵为清庭三品大员,摄政王钦定的招抚大臣,却不自信的整了整衣冠,将光秃秃的大脑袋上那金钱鼠尾藏了起来。
见端坐于前的他,王彦心中鄙夷,却没表演出来,而是面带微笑的行礼道:“晚生王彦,拜见大人!”
“不必多礼!”王鳌永微微抬手,忽然意识到王彦这个名字十分熟悉,细思后,惊道。“王彦?可是一曲梁祝动京师的王彦,王士衡?”
“浅湛低唱,不值一提,大人见笑了。”王彦没想到他的微名连王鳌永也曾听说,有点惊讶,但还礼貌的回道。
国朝虽然禁止官员押鸡,但是官员与士人却不此为耻,反而以风流韵事为资本,若得哪位行首的青睐,更会成为一段佳话,提高其在士林的名声。
王彦所作梁祝,凄美婉转,深得众多姐儿的欢心,在她们的传唱下,早已被士林所知,传遍京师,甚至随着大批官员南逃,传到了江南一带,而他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柳三变一般的大才子。
“哈哈~~士衡可是名士,吾怎会不知!”却定身份,王鳌永不由十分高兴,王彦还没道明来意,他却已经下了决心,不管赵应元降与不降,他都要将王彦拉下水。“来来~快点看座,吾要与士衡详谈。”
如今在士林,王彦可算小有名气,他若降清,必然影响更多士人,王鳌永也就能为清庭立更多功劳。最主要的是,王鳌永能给自己降清找个借口,“你看,名士都降清了,人们也不好揪住我一个人不放,是吧!”
对他来说,越多的士大夫降清,他心里的负担就越小。
等衙役将座椅台上,王彦坐定,两人一番交谈,每有惊人之语,王鳌永更是觉得他不凡,招降的想法也就越发强烈,这才想起正事开口道:“吾听下人禀报,士衡此来是为了赵应元投降大清之事!不知有何要求没有?”
闻言王彦起身从袖中拿出赵应元所写书信,双手递给王鳌永道:“此乃赵将军降表,请大人过目。”
赵军不比一般义军,乃是李闯之军,虽然不是嫡系,却也是正规军,值得王鳌永的重视,当下他便仔细看起书信来。
王鳌永的态度,让王彦放心不少,刚才跟着老货东拉西扯,还以为他没有招降之意哩!
信王彦早就看过,还特意让赵应元故意流露出大军的囧境,以及大肆要官要爵,以迷惑对方,让王鳌永相信赵军是真的要投降。
“信吾已看完,粮草不在话下!”果然王鳌永看完书信,不疑有它,一支孤军,粮草断绝,四面皆敌,除了降明,就只能降清,而赵应元索要山东提督一职,则让他基本相信了降清之事,也让他认为赵应元与姜瓖、唐通一样,皆是见风使舵之辈,追求的都是利益二字。
只是如今他才正三品而已,京师中大把的前朝首辅,进士,都没有官位安排,大同的姜瓖,晋、陕交界的唐通,哪一个实力不比赵应元强,
这些人都没有位居高位,赵应元那一点残兵败将,如何当得了提督?
身为清庭大员,王鳌永自然要为清庭着想,他微微皱眉,又接着道:“然爵位之事还需商量,若赵应元肯来降,吾必然向摄政王保举其为山东副将,士衡认为可行否?”
没想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王彦心中一阵暗喜,脸上却犹豫道:“晚生做不得主,但赵将军明日便可抵达青州,吾会让其亲自来拜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