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洪熙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歌鹿鸣最新章节!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
朱瞻基打马飞奔在官道上,黑兔犹如风驰电掣。一人一骑,远远甩开了身后的随从。
八月的天气,还正热的时候,朱瞻基却特意一身衮龙袍,头戴翼善冠,虽然是皇太孙常服,却不适合骑射。偏要飞骑这样急赶,为什么?
荣冬荣夏带着一群锦衣卫,拼命追赶在后。太孙,这是怎么了?
朱瞻基面色发白,努力咽回泪水,生怕一个忍不住,就要嚎啕大哭。皇祖父,驾崩了!那个最疼爱自己的皇祖父,不在了!
黑兔仿佛明白主人的心意,四蹄如飞,击打得官道上尘土飞扬。蹄声清脆,撕碎了夏日午后的沉闷。
杨荣与海寿,在永乐帝驾崩的当天夜里,便自榆木川出发,两人双骑,一路不眠不休,奔行十七天,赶到北京皇宫,秘密报告了皇太子。
朱高炽听闻这二人赶回,心知不好,一听皇帝驾崩,又是伤痛又是忧心,当场昏倒在地。待得救醒,泪流满面,吩咐海寿赶紧悄悄请来皇太孙,商议对策。
而北征大军,此时还是由张辅率领着,按原来的速度,往京城缓缓班师。张辅每日依然到皇帝御辇前,恭恭敬敬地请安问候;皇帝的一日三餐,照旧奉上,装出一副皇帝正常饮食的样子。永乐帝驾崩的消息,严密封锁,连金幼孜都没有告诉。这就叫“秘不发丧”。当年秦始皇驾崩于出巡途中,李斯用过这一招。
为什么呢?
首先是怕大军动荡,皇帝是这次北征的主帅,北征二十万大军,理论上只服从皇帝。倘如军士与大小将领知道主帅不在了,谁知道会不会有兵变?即使是张辅,也不敢说随意取代主帅的位置。
另外便是皇位继承的大事了。太子在北京城,汉王在乐安,消息一旦泄露,随时都有夺位的可能。汉王在北京以汉王世子为中心,笼络了一批死党;而乐安距离北京太近。
当年永乐帝选择乐安这个地方,是方便看住二儿子,万一朱高煦有什么动静,自己可以“朝发而夕就擒也”。可反过来,汉王如今要想自乐安去北京,也是朝发夕至。北征大军在路上,北京防守空虚,汉王在乐安苦心经营了七年,势力不可小觑,一旦消息走漏,汉王当真自乐安攻至北京,局势将凶险到极处。皇太子心知肚明,骤然昏厥,其实有这个担心的因素。
杨荣是太子党的文臣代表,海寿则是宫中宦官首领,这二人快马赶回京城,就是要助太子继位。二人很清楚汉王要夺位的危机,顾不上十几天连续奔马的疲惫,围拢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
朱高炽一边哭,一边与儿子商议。首先是调怀来,宣府的部分军队回北京防护,做好万一之准备。接着命朱瞻基北上迎接北征大军,当然,还有永乐帝的梓宫。
北征大军本是皇帝御营居中,五军营防守御营之外,以及三千营骑兵围护,再就是神机营掌枪炮火器。如今皇帝驾崩,没有兵符圣旨可以交付,虽然带上了东宫监国印信,也只是聊胜于无。唯一凭借的,竟然是皇太孙在军中的威望,又要靠朱瞻基的个人魅力。
而此时左右继位局势的,正是二十万北征大军的去向。杨荣提议让户部夏原吉准备大量银两,好让皇太孙犒赏大军。朱瞻基摇摇头,示意不用。朱高炽明白儿子的意思,此时无端用钱收买,怕是反而让大军疑惑,便也赞成不要急于赏赐。
只是望着儿子特意着上皇太孙服饰的身影,想到不仅东宫,而是整个朝廷甚至大明的命运,都将寄托于朱瞻基这一行,朱高炽的心中,忽然无限感慨。皇太孙的衮龙袍,在烈日下耀眼炫目。
杨荣熟读史书,吸取秦始皇当日遗体腐烂发臭不得不用鲍鱼掩盖的教训,皇帝驾崩当日,便收集随身带的锡器,做成了梓宫。锡器防腐防臭,然而正当夏日,天气炎热,大军返程要二十多天,是否有变?倘若有变,张辅能否应付?实在不可预料。几个太子党众臣望着皇太孙,都是忧心忡忡。
朱瞻基环顾众人,个个面色凝重,父亲的目光,更混合了担忧与悲伤。握住父亲的手,肥厚的手掌中满是汗水,不停地在颤抖。朱瞻基紧了紧手掌,似安慰似劝解似鼓励。
反握住儿子板实坚硬布满薄茧的大手,朱高炽的眼中,隐隐有了泪光。这一刻,父子二人的心,紧紧相连。
朱瞻基一言不发出了东宫,连自己的护卫都不敢声张,强忍泪水,打马直奔居庸关。
大明京西四大名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居庸关位于北京城外西北一百一十多里,杨荣海寿出发前与张辅约好了,皇太孙在这里接过北征大军和皇帝车驾。杨荣海寿仔细算过行程,大军应是这两天就该到了,当然,前提是倘若没有出事的话。
居庸关的名字,始于秦代,乃是“徙居庸徒”之意。现在的关城是大明中山王徐达亲自督建的,还只有几十年。朱瞻基飞马奔至关口,天已将暮,扔下黑兔,匆匆大步上了关楼的北关。
暮色苍茫,夕阳映照着关城两旁雄伟的山势,长城蜿蜒不绝,如卧龙盘伏山上。两侧的高山中间有一水道贯穿关城,远远地与长城交叉而过。关口下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往塞北。
朱瞻基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垛口,眺望北方,静静等待。如同身旁蹲踞的一门门神威大炮,冷冷地发着寒光。
皇祖父的梓宫是否平安?大军是否顺利返程?朱瞻基素来不信神佛,此时心中,却也不由自主地暗暗祈祷。大明刚刚太平了二十多年,可不能,再起战祸!
一群暮归的飞鸟,自头领掠过,往南飞去。朱瞻基情不自禁地转身仰望着,焦虑的心中,涌上一阵阵柔情。轻轻抚摸着项中的促织,朱瞻基想到那个天下独一无二的女子,心中阵阵涟漪。一别已有三年多,可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当日自己坚持要给她最尊贵的名位,反而成为长久的别离,是否,错了呢?
天色越来越暗,荣冬荣夏带着锦衣卫队在太孙身后已经不知伫立了多久。以二人对太孙的了解,这一定是出大事了。等在这居庸关的北关,难道,是北征大军出问题了?回想神色紧张的杨荣海寿,二人望着旗杆一样肃立的太孙背影,心中都有了不祥的预感。
一轮新月升起,淡淡的月光,照在关城上。晚风扑面,颇有凉意。荣冬轻声劝道:“殿下,微臣们候在这里,殿下进去歇歇吧!”
朱瞻基缓缓摇头,不言不语。
荣冬不敢多说,转身取了个斗篷,想帮太孙披上。朱瞻基依旧是摇摇头,挺立着一动不动。
月上中天,终于,隐隐传来了阵阵马蹄声,脚步声,车轮声。是北征大军!飘扬的明字大旗之后,十二面龙旗分立左右,之后是皇帝的仪仗车辇,整齐的骑兵步兵队伍。银辉映照下,份外肃整恢宏。
一员大将挺立马上,高声叫道:“末将张辅,侍奉御驾在此,请开关放行!”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喜怒悲哀。
朱瞻基吸一口气,缓缓叫道:“开关!”随即走下关城,奔到刚刚打开的大门之后,定了定神又吸一口气,缓缓踱了出去。衮龙袍在银色的月光下,高贵端方。朱瞻基缓步行来,面带微笑,神态步履,象足了永乐大帝,威仪霸气,不可直视。
荣冬荣夏带着锦衣卫队,紧随其后,两位镇抚强自镇静,荣冬并着双掌,荣夏握紧了钢拳。只是二人都知道,倘若大军有变,武功再高,又有何用?
张辅一跃下马,噗通跪倒行礼:“参见殿下!”等了也许只是一刹那,急促的心跳中却极为漫长,身后的二十万大军将士齐齐下马拜倒行礼:“参见殿下!”
朱瞻基与张辅对望一眼,暗暗松了口气。大军拜服了皇太孙,这一场危机,算是过去了。金幼孜等随行官员将领,一边上来拜见皇太孙,“殿下”“千岁”之声不绝,一边安排大军进关。
张辅独自苦苦支撑了二十天,几十年似君似友更似父的皇帝驾崩了,哭都不能哭,还要强颜欢笑,每日应付军中大小将领,处理军务,早已心力交瘁。此时望着大军终于平安进了关内,依次返回各自大营,再也支持不住,俯身一个趔趄,堪堪摔倒。荣夏眼明手快一把扶住,朱瞻基示意,先扶了去休息。
朱瞻基踱至皇帝的辇车之旁,车帘紧闭,帷幕深垂。提督太监刘顺坐在车侧的车辕上,双目含泪,冲太孙微微示意。朱瞻基掀开车帘,坐进了辇中,吩咐道:“回宫!”
八匹骏马昂首嘶鸣,车轮缓缓驶动。
车内没有人,只有一个巨大的锡棺。杨荣海寿张辅为了瞒天过海,苦心想出的这一计策,成功得售,永乐帝的遗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自榆木川顺利运回了北京。
后世的史学家,有不少人因此怀疑杨荣,在皇帝突然驾崩之后的反应,太沉着, 应对得太好了,莫非是有预谋?甚至怀疑起永乐帝真正的死因。可是,堂堂文渊阁大学士,全中国只有五至七名的重臣,难道不该有这样非凡的应变之才?
马蹄笃笃,车轮滚滚,龙辇往紫禁城驶去。朱瞻基跪倒在棺前,抚着冰冷的锡棺,强忍了很久的泪水,终于滂沱而下。
荣冬骑马守在车旁,听着紧闭的车帘后皇太孙压抑的痛哭声,皱紧了眉头,喟然长叹:皇帝,驾崩了?然而连自己也不敢承认的是,心底居然也有一丝高兴。
永乐大帝晚年,与太子党,与群臣,甚至与宦官侍卫,都颇有些关系紧张。朝中可以说人人自危,后宫同样也是个个如履薄冰,不知道皇帝何时会龙颜大怒,不知道自己何时会飞来横祸。而太子朱高炽仁和宽厚,大家的日子无疑会好过许多。
皇帝驾崩,全国举哀。停朝市,去刑戮,断音乐,禁屠杀,禁婚嫁,停大小祀,大明上下一片悲伤肃穆。
朱高炽为首,朝臣全部着丧服,白衣白帽麻牒带穿了一个多月。乐安的汉王朱高煦,也身着丧服,嚎啕痛哭的同时,咬牙切齿地,又狠狠骂了朱瞻壑一顿,这么大的事,怎么会在朱高炽诏告天下的时候,才知道?
朱瞻壑反省来反省去,实在是杨荣海寿和张辅瞒得太好;军中宫中枉有诸多眼线,竟然都不知道!汉王世子痛定思痛,急忙再次布防,下一次,可一定要抢在前面!
皇帝继位,规矩是要“劝进”。即百官百姓的代表,上书劝继承人继承皇位,而继承人一般谦虚两次,到第三次才答应。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礼教中,最虚伪的一个。
而皇太子朱高炽,很奇怪,连续三次的劝进都没有答应。甚至群臣第四次劝进,也被拒绝。杨士奇,杨荣,蹇义等这帮太子党大佬费心琢磨,哪里不对呢?终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在群臣劝进到第五次,搬出了《皇明祖训》中立嫡立长的祖训,也就是大明高于一切的法制之后,太子朱高炽终于同意继承大统,九月七日正式登基,成为大明历史上第四位皇帝。
定第二年(公元1425)改年号为洪熙,史称“洪熙帝”。或因庙号,后称为“明仁宗”。
洪熙帝坐在金銮宝座上,感慨万千。身为大明做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二十年的等待,只有朱高炽自己才知道这中间的艰辛。父皇的猜忌打压,弟弟的谋权陷害,身体上精神上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折。然而,终于还是胜利了!
二十多年间,早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做。洪熙帝没等到永乐年结束,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了。
第一件事,就是亲至诏狱,放出了夏原吉,仍然委任做户部尚书。放出了黄淮,杨溥,重新组织内阁,大明历史上最强的“三杨内阁”出现。升内阁大学士官职,比如让杨士奇兼兵部尚书,内阁从此成为真正的实权机构。
第二件事,颁布大赦令,大赦天下。同时减免百姓的欠缴赋税。不知道是抚慰还是示威,两个弟弟汉王赵王,加岁禄二万石。
第三件事,取消郑和下西洋的计划,取消边境纳贡贸易。
第四件事,平反大量冤案。包括方孝儒等靖难忠臣,包括解缙梁潜等被迫害的太子党等人都在这时得到了昭雪。当然,没忘了南北榜案。洪熙帝发布了一系列平反诏书,传檄天下。
当传到南京,瑈璇与白烟玉,欢欣雀跃又哭又叫。此时距离二人初识七夕结盟,已经过了十年。甘棠蒯祥望着紧紧相拥的二人,也是热泪盈眶。一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人的十年,能如这二人一样,精彩瑰丽?
洪熙帝吸取南北榜案的教训,每科会试的结果也摆在眼前,贡士进士这样下去南方人太多,几乎难得看到北方人了。朱高炽早就思虑了很久,要改革科举制度。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洪熙帝下诏曰:“科举之士需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十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从此,分地录取便成为科举的一项常规制度,在明朝中期,又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一直到清末科举灭亡,分地录取始终是科举的基本制度。而这,又直接影响了高考制度。至今,每年六月的高考,采用分省考试录取,南北方甚至东西部的差异,体现在考题录取分数等各个方面。
六百年前,洪熙帝作出这样的变革,是为了“公天下之道”。那分地录取,究竟是否起到了公道的作用呢?还是,留给历史评判吧。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
朱瞻基打马飞奔在官道上,黑兔犹如风驰电掣。一人一骑,远远甩开了身后的随从。
八月的天气,还正热的时候,朱瞻基却特意一身衮龙袍,头戴翼善冠,虽然是皇太孙常服,却不适合骑射。偏要飞骑这样急赶,为什么?
荣冬荣夏带着一群锦衣卫,拼命追赶在后。太孙,这是怎么了?
朱瞻基面色发白,努力咽回泪水,生怕一个忍不住,就要嚎啕大哭。皇祖父,驾崩了!那个最疼爱自己的皇祖父,不在了!
黑兔仿佛明白主人的心意,四蹄如飞,击打得官道上尘土飞扬。蹄声清脆,撕碎了夏日午后的沉闷。
杨荣与海寿,在永乐帝驾崩的当天夜里,便自榆木川出发,两人双骑,一路不眠不休,奔行十七天,赶到北京皇宫,秘密报告了皇太子。
朱高炽听闻这二人赶回,心知不好,一听皇帝驾崩,又是伤痛又是忧心,当场昏倒在地。待得救醒,泪流满面,吩咐海寿赶紧悄悄请来皇太孙,商议对策。
而北征大军,此时还是由张辅率领着,按原来的速度,往京城缓缓班师。张辅每日依然到皇帝御辇前,恭恭敬敬地请安问候;皇帝的一日三餐,照旧奉上,装出一副皇帝正常饮食的样子。永乐帝驾崩的消息,严密封锁,连金幼孜都没有告诉。这就叫“秘不发丧”。当年秦始皇驾崩于出巡途中,李斯用过这一招。
为什么呢?
首先是怕大军动荡,皇帝是这次北征的主帅,北征二十万大军,理论上只服从皇帝。倘如军士与大小将领知道主帅不在了,谁知道会不会有兵变?即使是张辅,也不敢说随意取代主帅的位置。
另外便是皇位继承的大事了。太子在北京城,汉王在乐安,消息一旦泄露,随时都有夺位的可能。汉王在北京以汉王世子为中心,笼络了一批死党;而乐安距离北京太近。
当年永乐帝选择乐安这个地方,是方便看住二儿子,万一朱高煦有什么动静,自己可以“朝发而夕就擒也”。可反过来,汉王如今要想自乐安去北京,也是朝发夕至。北征大军在路上,北京防守空虚,汉王在乐安苦心经营了七年,势力不可小觑,一旦消息走漏,汉王当真自乐安攻至北京,局势将凶险到极处。皇太子心知肚明,骤然昏厥,其实有这个担心的因素。
杨荣是太子党的文臣代表,海寿则是宫中宦官首领,这二人快马赶回京城,就是要助太子继位。二人很清楚汉王要夺位的危机,顾不上十几天连续奔马的疲惫,围拢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
朱高炽一边哭,一边与儿子商议。首先是调怀来,宣府的部分军队回北京防护,做好万一之准备。接着命朱瞻基北上迎接北征大军,当然,还有永乐帝的梓宫。
北征大军本是皇帝御营居中,五军营防守御营之外,以及三千营骑兵围护,再就是神机营掌枪炮火器。如今皇帝驾崩,没有兵符圣旨可以交付,虽然带上了东宫监国印信,也只是聊胜于无。唯一凭借的,竟然是皇太孙在军中的威望,又要靠朱瞻基的个人魅力。
而此时左右继位局势的,正是二十万北征大军的去向。杨荣提议让户部夏原吉准备大量银两,好让皇太孙犒赏大军。朱瞻基摇摇头,示意不用。朱高炽明白儿子的意思,此时无端用钱收买,怕是反而让大军疑惑,便也赞成不要急于赏赐。
只是望着儿子特意着上皇太孙服饰的身影,想到不仅东宫,而是整个朝廷甚至大明的命运,都将寄托于朱瞻基这一行,朱高炽的心中,忽然无限感慨。皇太孙的衮龙袍,在烈日下耀眼炫目。
杨荣熟读史书,吸取秦始皇当日遗体腐烂发臭不得不用鲍鱼掩盖的教训,皇帝驾崩当日,便收集随身带的锡器,做成了梓宫。锡器防腐防臭,然而正当夏日,天气炎热,大军返程要二十多天,是否有变?倘若有变,张辅能否应付?实在不可预料。几个太子党众臣望着皇太孙,都是忧心忡忡。
朱瞻基环顾众人,个个面色凝重,父亲的目光,更混合了担忧与悲伤。握住父亲的手,肥厚的手掌中满是汗水,不停地在颤抖。朱瞻基紧了紧手掌,似安慰似劝解似鼓励。
反握住儿子板实坚硬布满薄茧的大手,朱高炽的眼中,隐隐有了泪光。这一刻,父子二人的心,紧紧相连。
朱瞻基一言不发出了东宫,连自己的护卫都不敢声张,强忍泪水,打马直奔居庸关。
大明京西四大名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居庸关位于北京城外西北一百一十多里,杨荣海寿出发前与张辅约好了,皇太孙在这里接过北征大军和皇帝车驾。杨荣海寿仔细算过行程,大军应是这两天就该到了,当然,前提是倘若没有出事的话。
居庸关的名字,始于秦代,乃是“徙居庸徒”之意。现在的关城是大明中山王徐达亲自督建的,还只有几十年。朱瞻基飞马奔至关口,天已将暮,扔下黑兔,匆匆大步上了关楼的北关。
暮色苍茫,夕阳映照着关城两旁雄伟的山势,长城蜿蜒不绝,如卧龙盘伏山上。两侧的高山中间有一水道贯穿关城,远远地与长城交叉而过。关口下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往塞北。
朱瞻基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垛口,眺望北方,静静等待。如同身旁蹲踞的一门门神威大炮,冷冷地发着寒光。
皇祖父的梓宫是否平安?大军是否顺利返程?朱瞻基素来不信神佛,此时心中,却也不由自主地暗暗祈祷。大明刚刚太平了二十多年,可不能,再起战祸!
一群暮归的飞鸟,自头领掠过,往南飞去。朱瞻基情不自禁地转身仰望着,焦虑的心中,涌上一阵阵柔情。轻轻抚摸着项中的促织,朱瞻基想到那个天下独一无二的女子,心中阵阵涟漪。一别已有三年多,可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当日自己坚持要给她最尊贵的名位,反而成为长久的别离,是否,错了呢?
天色越来越暗,荣冬荣夏带着锦衣卫队在太孙身后已经不知伫立了多久。以二人对太孙的了解,这一定是出大事了。等在这居庸关的北关,难道,是北征大军出问题了?回想神色紧张的杨荣海寿,二人望着旗杆一样肃立的太孙背影,心中都有了不祥的预感。
一轮新月升起,淡淡的月光,照在关城上。晚风扑面,颇有凉意。荣冬轻声劝道:“殿下,微臣们候在这里,殿下进去歇歇吧!”
朱瞻基缓缓摇头,不言不语。
荣冬不敢多说,转身取了个斗篷,想帮太孙披上。朱瞻基依旧是摇摇头,挺立着一动不动。
月上中天,终于,隐隐传来了阵阵马蹄声,脚步声,车轮声。是北征大军!飘扬的明字大旗之后,十二面龙旗分立左右,之后是皇帝的仪仗车辇,整齐的骑兵步兵队伍。银辉映照下,份外肃整恢宏。
一员大将挺立马上,高声叫道:“末将张辅,侍奉御驾在此,请开关放行!”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喜怒悲哀。
朱瞻基吸一口气,缓缓叫道:“开关!”随即走下关城,奔到刚刚打开的大门之后,定了定神又吸一口气,缓缓踱了出去。衮龙袍在银色的月光下,高贵端方。朱瞻基缓步行来,面带微笑,神态步履,象足了永乐大帝,威仪霸气,不可直视。
荣冬荣夏带着锦衣卫队,紧随其后,两位镇抚强自镇静,荣冬并着双掌,荣夏握紧了钢拳。只是二人都知道,倘若大军有变,武功再高,又有何用?
张辅一跃下马,噗通跪倒行礼:“参见殿下!”等了也许只是一刹那,急促的心跳中却极为漫长,身后的二十万大军将士齐齐下马拜倒行礼:“参见殿下!”
朱瞻基与张辅对望一眼,暗暗松了口气。大军拜服了皇太孙,这一场危机,算是过去了。金幼孜等随行官员将领,一边上来拜见皇太孙,“殿下”“千岁”之声不绝,一边安排大军进关。
张辅独自苦苦支撑了二十天,几十年似君似友更似父的皇帝驾崩了,哭都不能哭,还要强颜欢笑,每日应付军中大小将领,处理军务,早已心力交瘁。此时望着大军终于平安进了关内,依次返回各自大营,再也支持不住,俯身一个趔趄,堪堪摔倒。荣夏眼明手快一把扶住,朱瞻基示意,先扶了去休息。
朱瞻基踱至皇帝的辇车之旁,车帘紧闭,帷幕深垂。提督太监刘顺坐在车侧的车辕上,双目含泪,冲太孙微微示意。朱瞻基掀开车帘,坐进了辇中,吩咐道:“回宫!”
八匹骏马昂首嘶鸣,车轮缓缓驶动。
车内没有人,只有一个巨大的锡棺。杨荣海寿张辅为了瞒天过海,苦心想出的这一计策,成功得售,永乐帝的遗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自榆木川顺利运回了北京。
后世的史学家,有不少人因此怀疑杨荣,在皇帝突然驾崩之后的反应,太沉着, 应对得太好了,莫非是有预谋?甚至怀疑起永乐帝真正的死因。可是,堂堂文渊阁大学士,全中国只有五至七名的重臣,难道不该有这样非凡的应变之才?
马蹄笃笃,车轮滚滚,龙辇往紫禁城驶去。朱瞻基跪倒在棺前,抚着冰冷的锡棺,强忍了很久的泪水,终于滂沱而下。
荣冬骑马守在车旁,听着紧闭的车帘后皇太孙压抑的痛哭声,皱紧了眉头,喟然长叹:皇帝,驾崩了?然而连自己也不敢承认的是,心底居然也有一丝高兴。
永乐大帝晚年,与太子党,与群臣,甚至与宦官侍卫,都颇有些关系紧张。朝中可以说人人自危,后宫同样也是个个如履薄冰,不知道皇帝何时会龙颜大怒,不知道自己何时会飞来横祸。而太子朱高炽仁和宽厚,大家的日子无疑会好过许多。
皇帝驾崩,全国举哀。停朝市,去刑戮,断音乐,禁屠杀,禁婚嫁,停大小祀,大明上下一片悲伤肃穆。
朱高炽为首,朝臣全部着丧服,白衣白帽麻牒带穿了一个多月。乐安的汉王朱高煦,也身着丧服,嚎啕痛哭的同时,咬牙切齿地,又狠狠骂了朱瞻壑一顿,这么大的事,怎么会在朱高炽诏告天下的时候,才知道?
朱瞻壑反省来反省去,实在是杨荣海寿和张辅瞒得太好;军中宫中枉有诸多眼线,竟然都不知道!汉王世子痛定思痛,急忙再次布防,下一次,可一定要抢在前面!
皇帝继位,规矩是要“劝进”。即百官百姓的代表,上书劝继承人继承皇位,而继承人一般谦虚两次,到第三次才答应。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礼教中,最虚伪的一个。
而皇太子朱高炽,很奇怪,连续三次的劝进都没有答应。甚至群臣第四次劝进,也被拒绝。杨士奇,杨荣,蹇义等这帮太子党大佬费心琢磨,哪里不对呢?终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在群臣劝进到第五次,搬出了《皇明祖训》中立嫡立长的祖训,也就是大明高于一切的法制之后,太子朱高炽终于同意继承大统,九月七日正式登基,成为大明历史上第四位皇帝。
定第二年(公元1425)改年号为洪熙,史称“洪熙帝”。或因庙号,后称为“明仁宗”。
洪熙帝坐在金銮宝座上,感慨万千。身为大明做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二十年的等待,只有朱高炽自己才知道这中间的艰辛。父皇的猜忌打压,弟弟的谋权陷害,身体上精神上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折。然而,终于还是胜利了!
二十多年间,早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做。洪熙帝没等到永乐年结束,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了。
第一件事,就是亲至诏狱,放出了夏原吉,仍然委任做户部尚书。放出了黄淮,杨溥,重新组织内阁,大明历史上最强的“三杨内阁”出现。升内阁大学士官职,比如让杨士奇兼兵部尚书,内阁从此成为真正的实权机构。
第二件事,颁布大赦令,大赦天下。同时减免百姓的欠缴赋税。不知道是抚慰还是示威,两个弟弟汉王赵王,加岁禄二万石。
第三件事,取消郑和下西洋的计划,取消边境纳贡贸易。
第四件事,平反大量冤案。包括方孝儒等靖难忠臣,包括解缙梁潜等被迫害的太子党等人都在这时得到了昭雪。当然,没忘了南北榜案。洪熙帝发布了一系列平反诏书,传檄天下。
当传到南京,瑈璇与白烟玉,欢欣雀跃又哭又叫。此时距离二人初识七夕结盟,已经过了十年。甘棠蒯祥望着紧紧相拥的二人,也是热泪盈眶。一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人的十年,能如这二人一样,精彩瑰丽?
洪熙帝吸取南北榜案的教训,每科会试的结果也摆在眼前,贡士进士这样下去南方人太多,几乎难得看到北方人了。朱高炽早就思虑了很久,要改革科举制度。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洪熙帝下诏曰:“科举之士需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十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从此,分地录取便成为科举的一项常规制度,在明朝中期,又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一直到清末科举灭亡,分地录取始终是科举的基本制度。而这,又直接影响了高考制度。至今,每年六月的高考,采用分省考试录取,南北方甚至东西部的差异,体现在考题录取分数等各个方面。
六百年前,洪熙帝作出这样的变革,是为了“公天下之道”。那分地录取,究竟是否起到了公道的作用呢?还是,留给历史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