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捐钱捐粮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贞观帝师最新章节!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被一丝不漏的刊登上了报纸。倭国偷袭大唐水师的事情也随之被众人所知道。
群情激愤,因为一切看来都是倭人在主动寻衅。先是倭国海贼掳走了巡抚泉州的泾阳候,又以泾阳候为诱饵骗河间郡王带着大唐水师的战船过去接人。大唐乃仁义之邦,只想着接人之后就离开,从未想过倭人会偷袭,是以毫无防备。倭人却借着河间郡王的信任,火烧大唐战船,偷袭水师将士,而河间郡王和泾阳候也下落不明,只怕凶多吉少。
无论怎么看,都是倭国故意阴了大唐一般,先动了手。
平灭突厥,使大唐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了一种对大唐坚定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带给了唐人前所未有的骄傲。这份骄傲和自尊,如今竟然被一个远不如突厥强大的弹丸岛国来挑衅伤害了,这简直令人不能忍受。
一时间,大唐之中的社会各阶层纷纷请愿出力。农人想要参军,军队渴望出征,士人一篇篇讨倭檄文,将倭国对大唐的不敬一点点的全都写了出来,让更多的人义愤填膺。商人也不甘落后,在长安城中,以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泾阳商队、茗香居等大商号为首的商人们纷纷自掏腰包购买粮食和军需之物,无偿捐献给朝廷,以示对讨伐倭国的支持。
百姓之一心,令皇宫之中的李世民也是深感意外。
“陛下,光是玻璃坊一家,就自愿无偿捐钱五十万贯,捐粮二万石。其他各家加起来……”刘政会一边翻着手中的纸张,一边惊讶的对李世民说道:“长安商家这次,竟然主动捐钱共计一百七十万贯,捐粮一万石!”
“这些商贾哪里来的如此多粮食?!”李世民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万石?!足够一万将士及战马一月所用之粮了!”
刘政会点了点头,叹道:“是啊,陛下!茗香居的掌柜刚开始去微臣家中,说是陛下农商并重,这几年做生意赚了不少,理当回报国家,回报朝廷,而今倭国无礼,想要捐钱捐粮出一份力的时候,微臣还以为他们只是会多少拿出一些来,是个意思。谁料到,竟然兑出来了这么多来!微臣当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数,于是差人查点了三遍,微臣自己又亲自查点了一遍,还真就是这个数!”
李世民忽然想到,当初夏鸿升劝他农商并举,而非是重农抑商的时候,说过的话。说有朝一日,从商人身上收来的税收,足以抵消从农民身上所收来的税收,甚至取代农民身上所得的税收,使农人可不必再交税。当时,以为只是笑谈,还说了“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民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的话,可如今看来,的确是自己小觑了商人这一阶层,这个群体了。
想了想,李世民抬手招呼了一下王德,问道:“这两日是泾阳书院旬假,恪儿回宫探望杨妃,明日才会回书院去。派人将恪儿叫来。”
王德点了点头,立刻下去派人去了。
李世民又对刘政会说道:“水师以琉球为后方,朕要从江南道和岭南道调运粮食,此二道可调配之粮食,当有多少?”
“江南道有储粮三百万斤,岭南道要更少一些,只有将近两百万斤。”刘政会说道:“此二道不比关中,产粮有所不足,故而储粮略少些。可从洛阳调粮,含嘉仓中尚有储粮五百万斤。”
李世民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含嘉仓的粮食,要备赈灾所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只调岭南道的粮食运去琉球,剩下的,呵呵,朕觉得水师能自己解决。”
刘政会一愣:“陛下,岭南道只有储粮一百多万斤,只怕是不够……”
李世民微微一笑,抬了抬手,阻断了刘政会的话头,说道:“此时刘卿无需多操心,只将岭南道的粮食及时运去就是。朕自有安排。”
刘政会见李世民如此说了,也就不再多言。
李世民了解的情况,之后刘政会便告退了下去。出去门和李恪正巧打了个照面,施礼之后也就离去了。
李恪进入屋中,对李世民行了礼,然后又问道:“不知父皇召见儿臣所为何事,还请父皇吩咐!”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朕记得夏鸿升的几样产业里面有你和承乾的份子,用夏鸿升的话,入了份子,就叫做股东,对产业虽不直接管控,却有权知悉情况。是也不是?”
李恪点了点头,答道:“回父皇的话,确是如此。孩儿与大哥在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两个产业中都有股份。平日里由掌柜的负责经营之事,非产业危机的情况下,股东不多插手产业中的事物。不过却有知情权,可以过问情况。”
“好。”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倭国之事,想必你虽在泾阳,却亦有所耳闻吧。”
“回父皇,孩儿的确听说了倭国偷袭大唐水师的事情。书院中诸学子与孩儿一样,都是义愤填膺。孩儿回来的时候,还和几个学子一起讨论过此事,有些个学子还准备整理一下关于倭国的地理信息,拿去交给军中,好让咱大唐的军队对倭国的情况有个了解呢。”李恪说道。
“哦?”李世民有些吃惊:“书院中的学子,知道倭国的情况?还要整理出来交给军中用?”
“回父皇,书院之中有一门课程,名曰地理。虽曰地理,却不是风水之学说,而是格物之中专门研究地面之种种自然、人文现象的学问。因还是第一年学这个,故而还未讲的太过高深,只是讲讲各地之人文风俗、地形地貌气候之类。”李恪解释道:“中间有一章讲的正是倭国。这倭国被海完全包围,并无与任何国家的陆地相连。西面的海对岸是百济和高句丽,西南面的东海面向大唐,其国七成为山地丘陵,国内平原面积不大,大多都是小规模的冲积平原、海岸平原和洪积台地,成为其国民居、耕种、经济活动集中之处,气候是……呃,父皇,后面还没讲完,升哥儿就走了。不过课本上有,孩儿还没背到那里……”
李世民又吃了一惊:“还有这等学科?你们还讲了何处?”
李恪答道:“上学期讲的主要就是大唐之人文、自然地理。”
“这些都是凡人所不能学到的东西,尔等定要用心去学!”李世民郑重的对李恪告诫道:“你既入泾阳书院为学子,则夏鸿升乃是尔之师尊,怎可直呼其名!”
“父皇恕罪,是孩儿失礼了。”李恪行礼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才又问:“长安的商户,以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茗香居为首,这次为讨伐倭国,主动自愿的捐出了许多钱财和粮食。你既为股东,当可替朕去打听打听,他们为何要这般来做。”
李恪一愣,继而便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于是行礼领命:“孩儿遵命!孩儿这便去打听清楚。”(未完待续。)
...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被一丝不漏的刊登上了报纸。倭国偷袭大唐水师的事情也随之被众人所知道。
群情激愤,因为一切看来都是倭人在主动寻衅。先是倭国海贼掳走了巡抚泉州的泾阳候,又以泾阳候为诱饵骗河间郡王带着大唐水师的战船过去接人。大唐乃仁义之邦,只想着接人之后就离开,从未想过倭人会偷袭,是以毫无防备。倭人却借着河间郡王的信任,火烧大唐战船,偷袭水师将士,而河间郡王和泾阳候也下落不明,只怕凶多吉少。
无论怎么看,都是倭国故意阴了大唐一般,先动了手。
平灭突厥,使大唐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了一种对大唐坚定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带给了唐人前所未有的骄傲。这份骄傲和自尊,如今竟然被一个远不如突厥强大的弹丸岛国来挑衅伤害了,这简直令人不能忍受。
一时间,大唐之中的社会各阶层纷纷请愿出力。农人想要参军,军队渴望出征,士人一篇篇讨倭檄文,将倭国对大唐的不敬一点点的全都写了出来,让更多的人义愤填膺。商人也不甘落后,在长安城中,以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泾阳商队、茗香居等大商号为首的商人们纷纷自掏腰包购买粮食和军需之物,无偿捐献给朝廷,以示对讨伐倭国的支持。
百姓之一心,令皇宫之中的李世民也是深感意外。
“陛下,光是玻璃坊一家,就自愿无偿捐钱五十万贯,捐粮二万石。其他各家加起来……”刘政会一边翻着手中的纸张,一边惊讶的对李世民说道:“长安商家这次,竟然主动捐钱共计一百七十万贯,捐粮一万石!”
“这些商贾哪里来的如此多粮食?!”李世民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万石?!足够一万将士及战马一月所用之粮了!”
刘政会点了点头,叹道:“是啊,陛下!茗香居的掌柜刚开始去微臣家中,说是陛下农商并重,这几年做生意赚了不少,理当回报国家,回报朝廷,而今倭国无礼,想要捐钱捐粮出一份力的时候,微臣还以为他们只是会多少拿出一些来,是个意思。谁料到,竟然兑出来了这么多来!微臣当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数,于是差人查点了三遍,微臣自己又亲自查点了一遍,还真就是这个数!”
李世民忽然想到,当初夏鸿升劝他农商并举,而非是重农抑商的时候,说过的话。说有朝一日,从商人身上收来的税收,足以抵消从农民身上所收来的税收,甚至取代农民身上所得的税收,使农人可不必再交税。当时,以为只是笑谈,还说了“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民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的话,可如今看来,的确是自己小觑了商人这一阶层,这个群体了。
想了想,李世民抬手招呼了一下王德,问道:“这两日是泾阳书院旬假,恪儿回宫探望杨妃,明日才会回书院去。派人将恪儿叫来。”
王德点了点头,立刻下去派人去了。
李世民又对刘政会说道:“水师以琉球为后方,朕要从江南道和岭南道调运粮食,此二道可调配之粮食,当有多少?”
“江南道有储粮三百万斤,岭南道要更少一些,只有将近两百万斤。”刘政会说道:“此二道不比关中,产粮有所不足,故而储粮略少些。可从洛阳调粮,含嘉仓中尚有储粮五百万斤。”
李世民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含嘉仓的粮食,要备赈灾所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只调岭南道的粮食运去琉球,剩下的,呵呵,朕觉得水师能自己解决。”
刘政会一愣:“陛下,岭南道只有储粮一百多万斤,只怕是不够……”
李世民微微一笑,抬了抬手,阻断了刘政会的话头,说道:“此时刘卿无需多操心,只将岭南道的粮食及时运去就是。朕自有安排。”
刘政会见李世民如此说了,也就不再多言。
李世民了解的情况,之后刘政会便告退了下去。出去门和李恪正巧打了个照面,施礼之后也就离去了。
李恪进入屋中,对李世民行了礼,然后又问道:“不知父皇召见儿臣所为何事,还请父皇吩咐!”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朕记得夏鸿升的几样产业里面有你和承乾的份子,用夏鸿升的话,入了份子,就叫做股东,对产业虽不直接管控,却有权知悉情况。是也不是?”
李恪点了点头,答道:“回父皇的话,确是如此。孩儿与大哥在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两个产业中都有股份。平日里由掌柜的负责经营之事,非产业危机的情况下,股东不多插手产业中的事物。不过却有知情权,可以过问情况。”
“好。”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倭国之事,想必你虽在泾阳,却亦有所耳闻吧。”
“回父皇,孩儿的确听说了倭国偷袭大唐水师的事情。书院中诸学子与孩儿一样,都是义愤填膺。孩儿回来的时候,还和几个学子一起讨论过此事,有些个学子还准备整理一下关于倭国的地理信息,拿去交给军中,好让咱大唐的军队对倭国的情况有个了解呢。”李恪说道。
“哦?”李世民有些吃惊:“书院中的学子,知道倭国的情况?还要整理出来交给军中用?”
“回父皇,书院之中有一门课程,名曰地理。虽曰地理,却不是风水之学说,而是格物之中专门研究地面之种种自然、人文现象的学问。因还是第一年学这个,故而还未讲的太过高深,只是讲讲各地之人文风俗、地形地貌气候之类。”李恪解释道:“中间有一章讲的正是倭国。这倭国被海完全包围,并无与任何国家的陆地相连。西面的海对岸是百济和高句丽,西南面的东海面向大唐,其国七成为山地丘陵,国内平原面积不大,大多都是小规模的冲积平原、海岸平原和洪积台地,成为其国民居、耕种、经济活动集中之处,气候是……呃,父皇,后面还没讲完,升哥儿就走了。不过课本上有,孩儿还没背到那里……”
李世民又吃了一惊:“还有这等学科?你们还讲了何处?”
李恪答道:“上学期讲的主要就是大唐之人文、自然地理。”
“这些都是凡人所不能学到的东西,尔等定要用心去学!”李世民郑重的对李恪告诫道:“你既入泾阳书院为学子,则夏鸿升乃是尔之师尊,怎可直呼其名!”
“父皇恕罪,是孩儿失礼了。”李恪行礼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才又问:“长安的商户,以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茗香居为首,这次为讨伐倭国,主动自愿的捐出了许多钱财和粮食。你既为股东,当可替朕去打听打听,他们为何要这般来做。”
李恪一愣,继而便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于是行礼领命:“孩儿遵命!孩儿这便去打听清楚。”(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