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边备有六失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大唐官最新章节!
很快逢到双日,皇帝在小延英殿的特殊召对就准时开始了。
在场的只有四位臣子,李泌、贾耽、陆贽和高岳。
主持会议的皇帝直接先问出第一个题目来,那即是自天宝年间国家丧乱以来,几近四十年,这四十年我唐太憋屈,对内虽然名义上镇压了安、史逆贼叛乱,可其余孽河朔三镇军势依旧强炽,平而复叛,桀骜不驯,又有淄青等方镇不服王化,朝廷财赋人口,几乎丧失一半;对外西蕃历年入寇,陇右丧失,河西丧失,安西北庭孤危,年年防秋,耗费巨大,可收效甚微,非但不能光复故地,京师还屡次遭蕃骑威胁,甚至还被攻陷过一次,而南诏、回纥也是虎视眈眈,皆非善类,一年财税有十之七八都耗在军需上,却无尺寸之功。
不过之前战事,我唐却在三条战线,即三川、凤翔泾原和灵盐,都取得胜利,西蕃被斩杀过万,狼狈退走,我唐夺还平凉、华亭、朝那、摧沙堡、白草等多处领土,现在朕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这胜利的果实。
接着皇帝指高岳说,朕先前和高三单独问对过,高三的看法是将三条战线相连,互相策应,如何策应呢?就是分别在凤州河池,陇州汧源和盐州五原,筑三座大军城,各屯五千至一万兵,攻守兼备,西蕃来则分处据扼其军势,西蕃退则合攻其一地,自此主动权在我。
高岳的这个方案,李泌和贾耽当然十分赞同。
其中李泌还强烈建议,马上如圣主和西蕃罢战,今年秋就尽量将三座城池筑造起来,有备无患。
贾耽也说,现在原州大部被光复,臣马上制备更详细的地图,分授给边将节帅,务求知己知彼。
将这个策略敲定后,皇帝就开始讨论对党项蕃落的处置。
四位臣子也和皇帝达成一致:先由宰相李勉前去剿抚并用,暂不全面用兵,否则会给财政造成严重负担。而等到边地军储充裕,朝廷军资节余后,立即毫不留情地严厉镇压清剿。
“除恶务尽。”皇帝亲口下达了清剿的程度要求。
下面的话题,很自然地还是转移到“钱”这问题上。
因筑城要钱,练兵要钱,营田要钱,抵御西蕃、清剿党项,都要钱。
不过钱的问题如何解决?古人说得太对,无外乎两种办法,开源和节流。
而今天在小延英殿内,以得到高岳、李泌和贾耽默契支持的翰林学士陆贽,直接对皇帝说的,便是“节流”。
在社会财富总量,特别是唐两税法这种相对恒定的财政收入前,和开源相比,节流往往是最有效的使财政健康的办法。
陆贽首先说的节流办法,是在边地军备上的“罢防秋,复府兵”。
“陛下,国家自禄山构乱,肃宗中兴以来,撤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於是吐蕃乘衅,吞噬无厌,回纥矜功,冯陵亦甚。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使伤耗遗,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傥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满其骄志。复又远徵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戡奔冲,止其侵侮。”陆贽率先的开场白,就是展现了副边事艰辛的图景,并声明绝不可信任西蕃所谓的“和平”,接着他顿了顿,站起身来,一手微微背在身后,一手稍指向殿中廊柱,用字正腔圆而又带着吴地口音的长安官话,宛若诵读般,强烈牵引着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接着陆贽走了数步,分析西蕃的强处:“逐水草为邑居,以射猎供饮茹,多马而尤便驰突,轻生而不耻败亡”,故而我中国不能与其“角力争驱,交锋原野之间,决命寻常之内”,而“修封疆,守要害,堑蹊隧,垒军营,谨禁防,明斥候,务农以足食,练卒以蓄威”这些才是我中国的所长,故而要以中国所长,去克西蕃之所短,而不能以中国所短,去对西蕃之所长。
于是皇帝就询问,陆九所言,朕深以为然,然则这番道理,四十年间朝廷的宰执、节帅大多也都知道,为何我唐还是败多胜少,疆域难保呢?特别是这次,虽则将士得胜立功,为什么还是让马重英逃脱呢?(然后皇帝要求,无论陆九回答什么,在场各位都不能泄露出去)
对这个问题,陆贽朗声答道,“因我唐边戎,积弊已久,臣贽计量,共有六失。”
“哪六失?”
“一失理兵乖方,二失驭将亏度,三失制用财匮,四失建军力分,五失养士生怨,六失用师丧机。”
而后陆贽详细说了这“六失”具体为何:
理兵乖方,每年关东各方镇节帅都需出防秋之兵,但各人都有私心,无不是将强壮精锐留在本镇,送到西北边地的全是羸弱之卒,这些防秋士卒远道而来,朝廷要花巨资供他们道路所需,可到了边地后,又不习风土地理,和西蕃战斗全无建树可言;
驭将亏度,西蕃号令专一,而我唐则节制多门,各方镇的将帅,朝廷想要赏一人,其他都嫉贤妒能、侧目不服,朝廷想要罚一人,其他都顾虑同恶、互相包庇,以致各地虽屯集大兵,可西蕃来战,却各个怯懦自守,虚张贼势,以致西蕃如入无人之境;
制用财匮,朝廷每年征调关东防秋十多万,再加边军十多万,禁军十多万,近四十万兵猬集京西,非但无守御之功,且徒增供军之弊,长此以往,国家编户无不倾家荡产,财用日益艰难。
建军力分,开元天宝年间,唐蕃虽战事炽烈,然朝廷只置朔方、河西、陇右三节度使而已,而如今光在西北,就有凤翔陇右、泾原、邠宁、灵盐、夏绥银、渭北等众多方镇,各不统属,一盘散沙,互不应援,西蕃一入寇,才临时起兵抵御,让西蕃从容各个击破。
养士生怨,西北为长镇兵,久在边地,素来辛劳,可朝廷只给一身衣粮,还要分给妻儿,困顿不堪,而关东防秋兵每年都要更代,对西北军镇根本没有任何感情,也没心思在此地久留,遇到西蕃来,各个贪生怕死,唯恐回不到家乡,朝廷还给他们丰厚待遇,西北边军怨气勃发,战场上根本不能团结迎敌;
用师丧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谓“机宜不可以远决,号令不可以两从”,然昔日边军出战,却“裁断多出宸衷”,两军对阵,军机可谓间不容发,而君王居千里之外、九重之中,用兵时机多丧于遥制(总结一句话,陛下你可憋微操了)。
六失说完,特别是最后一失,让皇帝李适是脸发红,身出汗不已。
很快逢到双日,皇帝在小延英殿的特殊召对就准时开始了。
在场的只有四位臣子,李泌、贾耽、陆贽和高岳。
主持会议的皇帝直接先问出第一个题目来,那即是自天宝年间国家丧乱以来,几近四十年,这四十年我唐太憋屈,对内虽然名义上镇压了安、史逆贼叛乱,可其余孽河朔三镇军势依旧强炽,平而复叛,桀骜不驯,又有淄青等方镇不服王化,朝廷财赋人口,几乎丧失一半;对外西蕃历年入寇,陇右丧失,河西丧失,安西北庭孤危,年年防秋,耗费巨大,可收效甚微,非但不能光复故地,京师还屡次遭蕃骑威胁,甚至还被攻陷过一次,而南诏、回纥也是虎视眈眈,皆非善类,一年财税有十之七八都耗在军需上,却无尺寸之功。
不过之前战事,我唐却在三条战线,即三川、凤翔泾原和灵盐,都取得胜利,西蕃被斩杀过万,狼狈退走,我唐夺还平凉、华亭、朝那、摧沙堡、白草等多处领土,现在朕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这胜利的果实。
接着皇帝指高岳说,朕先前和高三单独问对过,高三的看法是将三条战线相连,互相策应,如何策应呢?就是分别在凤州河池,陇州汧源和盐州五原,筑三座大军城,各屯五千至一万兵,攻守兼备,西蕃来则分处据扼其军势,西蕃退则合攻其一地,自此主动权在我。
高岳的这个方案,李泌和贾耽当然十分赞同。
其中李泌还强烈建议,马上如圣主和西蕃罢战,今年秋就尽量将三座城池筑造起来,有备无患。
贾耽也说,现在原州大部被光复,臣马上制备更详细的地图,分授给边将节帅,务求知己知彼。
将这个策略敲定后,皇帝就开始讨论对党项蕃落的处置。
四位臣子也和皇帝达成一致:先由宰相李勉前去剿抚并用,暂不全面用兵,否则会给财政造成严重负担。而等到边地军储充裕,朝廷军资节余后,立即毫不留情地严厉镇压清剿。
“除恶务尽。”皇帝亲口下达了清剿的程度要求。
下面的话题,很自然地还是转移到“钱”这问题上。
因筑城要钱,练兵要钱,营田要钱,抵御西蕃、清剿党项,都要钱。
不过钱的问题如何解决?古人说得太对,无外乎两种办法,开源和节流。
而今天在小延英殿内,以得到高岳、李泌和贾耽默契支持的翰林学士陆贽,直接对皇帝说的,便是“节流”。
在社会财富总量,特别是唐两税法这种相对恒定的财政收入前,和开源相比,节流往往是最有效的使财政健康的办法。
陆贽首先说的节流办法,是在边地军备上的“罢防秋,复府兵”。
“陛下,国家自禄山构乱,肃宗中兴以来,撤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於是吐蕃乘衅,吞噬无厌,回纥矜功,冯陵亦甚。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使伤耗遗,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傥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满其骄志。复又远徵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戡奔冲,止其侵侮。”陆贽率先的开场白,就是展现了副边事艰辛的图景,并声明绝不可信任西蕃所谓的“和平”,接着他顿了顿,站起身来,一手微微背在身后,一手稍指向殿中廊柱,用字正腔圆而又带着吴地口音的长安官话,宛若诵读般,强烈牵引着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接着陆贽走了数步,分析西蕃的强处:“逐水草为邑居,以射猎供饮茹,多马而尤便驰突,轻生而不耻败亡”,故而我中国不能与其“角力争驱,交锋原野之间,决命寻常之内”,而“修封疆,守要害,堑蹊隧,垒军营,谨禁防,明斥候,务农以足食,练卒以蓄威”这些才是我中国的所长,故而要以中国所长,去克西蕃之所短,而不能以中国所短,去对西蕃之所长。
于是皇帝就询问,陆九所言,朕深以为然,然则这番道理,四十年间朝廷的宰执、节帅大多也都知道,为何我唐还是败多胜少,疆域难保呢?特别是这次,虽则将士得胜立功,为什么还是让马重英逃脱呢?(然后皇帝要求,无论陆九回答什么,在场各位都不能泄露出去)
对这个问题,陆贽朗声答道,“因我唐边戎,积弊已久,臣贽计量,共有六失。”
“哪六失?”
“一失理兵乖方,二失驭将亏度,三失制用财匮,四失建军力分,五失养士生怨,六失用师丧机。”
而后陆贽详细说了这“六失”具体为何:
理兵乖方,每年关东各方镇节帅都需出防秋之兵,但各人都有私心,无不是将强壮精锐留在本镇,送到西北边地的全是羸弱之卒,这些防秋士卒远道而来,朝廷要花巨资供他们道路所需,可到了边地后,又不习风土地理,和西蕃战斗全无建树可言;
驭将亏度,西蕃号令专一,而我唐则节制多门,各方镇的将帅,朝廷想要赏一人,其他都嫉贤妒能、侧目不服,朝廷想要罚一人,其他都顾虑同恶、互相包庇,以致各地虽屯集大兵,可西蕃来战,却各个怯懦自守,虚张贼势,以致西蕃如入无人之境;
制用财匮,朝廷每年征调关东防秋十多万,再加边军十多万,禁军十多万,近四十万兵猬集京西,非但无守御之功,且徒增供军之弊,长此以往,国家编户无不倾家荡产,财用日益艰难。
建军力分,开元天宝年间,唐蕃虽战事炽烈,然朝廷只置朔方、河西、陇右三节度使而已,而如今光在西北,就有凤翔陇右、泾原、邠宁、灵盐、夏绥银、渭北等众多方镇,各不统属,一盘散沙,互不应援,西蕃一入寇,才临时起兵抵御,让西蕃从容各个击破。
养士生怨,西北为长镇兵,久在边地,素来辛劳,可朝廷只给一身衣粮,还要分给妻儿,困顿不堪,而关东防秋兵每年都要更代,对西北军镇根本没有任何感情,也没心思在此地久留,遇到西蕃来,各个贪生怕死,唯恐回不到家乡,朝廷还给他们丰厚待遇,西北边军怨气勃发,战场上根本不能团结迎敌;
用师丧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谓“机宜不可以远决,号令不可以两从”,然昔日边军出战,却“裁断多出宸衷”,两军对阵,军机可谓间不容发,而君王居千里之外、九重之中,用兵时机多丧于遥制(总结一句话,陛下你可憋微操了)。
六失说完,特别是最后一失,让皇帝李适是脸发红,身出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