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血战归德府(下)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革宋最新章节!
宋军操起火炮开始猛烈射击的操作让蒙古军队不少人觉得不很疑惑,为何宋军操作如此昂贵的装备时这样的不在乎。
宋军炮兵们要是得知蒙古人的不解,他们大概也会感到不解。炮兵们接受训练的时候当然会被告知不要浪费。因为把炮弹与火药运输到前线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火炮也不是用不坏的,宋军现在的火炮寿命是300发。当火炮发射炮弹超过这个数目之后,炸膛或者炮身出现裂缝之类的问题几率就开始快速增加。
不管怎么讲述保养装备,不管怎么讲述要有效的使用装备,宋军在武器和人的交换比上的看法是‘人比火炮更值钱’。
一个人养到能上场作战的年龄最少得15岁。就现在的婴儿夭折率,有数量不小的人活不到这个年龄。适龄的人口被征兵后并非马上就能精通十八般武艺,还需要好几年时间的专门培育才能培育出一名弓箭手,一名骑兵。与这样的时间和精力相比,一炉铁不过两天时间,一颗杀死他们的炮弹在高炉生产的流水线里面真的微不足道,即便是一门火炮在一炉铁里面也只占很低的比例。
归德府城外的蒙古军骑兵一度觉得自己已经成功截断宋军,马队在两个宋军阵列间风驰电掣般经过。要是以蒙古人普通的看法,宋军即便没有吓得魂飞魄散,至少也会惴惴不安。
宋军则没有任何理由非得按照蒙古人的期待去考虑问题,他们受到的军事教育中,让己方战场上有效活下来的办法莫过于快速杀死敌人。宋军炮手们就是以最快速度向蒙古骑兵准确发射炮弹的方式贯彻这个理念。
想发挥弓箭的最大威力,并不是每一个弓箭手都找到目标,这想法在战场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炮兵也是如此,要塞或者城墙之类的存在才需要炮兵对某个固定目标实施射击。在普通战场情况下,炮兵们只要把炮弹倾泻到某个区域即可。
到底是炮弹击中了蒙古骑兵,或者蒙古骑兵自己冲到某颗炮弹的弹道上,这其实是个并不太好分辨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蒙古兵都在不断落马。每个落马的蒙古骑兵都意味着几吨粮食和大量训练的成果化为乌有。
遭到这样无法反击的攻击,蒙古骑兵们迅速撤离了战场。一度被他们遮断的视野中重新出现了第六师的越来越小的身影,他们好像根本没有看到后面发生的事情,部队继续向着撤退的蒙古中军追击而去。
蒙古中军越走越远,第六师也也越走越远。蒙古骑兵们没有对留在归德府城前的第八师发动进攻,留下少量骑兵监视第八师的行动,大队跟着蒙古中军一起撤退。第八师也没有立刻追击,师长马上命令打扫战场,准备出发。
母马要尽可能挽救,公马也要挽救。实在是救不过来的当场解决,为大家提供新鲜肉食。除了马匹,蒙古兵也得解决一下。蒙古骑兵中还能说话的,就询问他们部队的番号以及指挥官姓名。愿意说或者不愿意说并不重要,宋军也没真的认为蒙古军就会说实话,记录下来只是有这么个安排。随着出发的时间临近,军号响起,军旗挺立。接着就是一阵枪声,被抬到一边的蒙古军全部解决。
看远处大队走出去了两三里地。第八师师长徐庆辉对参谋长说道:“给你留四个营够么?”
参谋长点点头,神色严肃的答道:“我会守好城池。你也小心。”
现在的宋军与蒙古军交手经验不多,徐庆辉很想说点啥,却找不到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用词。他最后举手向参谋长敬了个军礼,等参谋长回礼后,徐庆辉翻身上马驰向阵前。
参谋长则返回城内登上城墙。居高临下的看去,四个营的部队整齐列队,在他们前面,师长的马匹从一个个阵列前经过,在部队看着师长的时候,师长也在视察部队。见到有问题的部队,师长就停下来叫过指挥员询问。视察完全部部队,就见第八师师长在阵列前面停下,他踩着马镫直起身,大声喊出两个字‘出发’。然后催动坐骑,率先向着下一个战场而去。
在师长身后,在飘扬军旗的引领下,在整齐的鼓声与轻快的竖管音乐伴奏下,第八师的四个营跟着师长的背影一起前行。
在此时,已经出发了半个多小时的第六师停下脚步。师长李云跳下马,把马匹交给部下。在他面前,蒙古军停止了撤退,在一个山坡上开始布阵。从李云师长的角度看过去,蒙古军分成两阵,第一阵在比较平缓的斜坡上,第二阵在更高更陡的山坡上集结。
在那个更高的山坡上,阿里海牙元帅居高临下的观看着宋军列阵。他完全没想到宋军这么大胆,竟然追着蒙古中军走。更没想到这些宋军的体力竟然如此之好,他们看着走的不快,却与蒙古军的距离不断缩小。其间,蒙古军甚至两次加快行军速度,开始跑起来。等气喘吁吁的蒙古军刚放慢脚步,宋军就再次逼近。
元帅知道避战已经不可能,他的部队本来就是走了十几里路抵达的这里。若是继续撤退只会出现崩溃。既然不能撤,那就只有战,今日他的部下和宋军之间必定要血流成河。
第六师师长李云只觉得心脏跳动的极为激烈,宋军和蒙古军的距离如此之近,再没不战的可能。若是在交趾与占城到了如此局面,那时候的李云营长就已经指挥军队猛扑过去和敌人站在一起。可现在面对的毕竟是蒙古军,对方并非是交趾与占城那种弱鸡。至少李云不相信蒙古军是弱鸡。
眼看蒙古军在将近一里宽的战线上排开阵列,那些拿着长短武器的蒙古步兵们在不同旗号后排列成队。李云师长退回到阵线中后方,命令部队和蒙古军排出同样宽度的阵列。
精锐不愧是精锐,之前阿里海牙元帅一声令下之后,殿后的精锐蒙古军马上就停下步伐,返身结阵。其他不那么精锐的部队则继续后撤,在比较远的地方重新整队编列。在宋军小跑着完成同样宽度的阵列前,精锐的蒙古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阵列。
“弓箭手开始。”阿里海牙元帅看到宋军的炮兵没有出现在第一线,他立刻下令开战。
见到蒙古军弓箭手们走出阵列开始弯弓搭箭,李云立刻下令,“火枪手出列!”
没多久,宽度一里地最后的两军阵列间,相距7、80米的两军远程兵种开始交战。
箭支划出漂亮的弧线,向着宋军飞去。插在地上,插在宋军的纸甲上,或者射入宋军的肉体。箭杆呈现出不同的角度,箭羽没有一根是相同的,看着相似,仔细观察起来又各有各的样子。
反观宋军,他们的子弹个头不大,飞行速度很快,就如闯入食堂大锅里的苍蝇般不为人所见。自家碗里出现哪怕一个苍蝇都会让大家感到强烈的恶心,宋军的子弹比苍蝇更恐怖,被它们击中就会受伤甚至致命。
蒙古精锐不愧是精锐,弓箭手持续给宋军造成伤害的同时承受着宋军制造的持续伤害。7、80米的距离上的对射足足持续了八九分钟,蒙古射手才彻底崩溃。战斗并没有在此时结束,蒙古步兵接替那些手臂酸软伤亡惨重的弓箭手成为进攻的主力。在军官的指挥下,他们紧握武器,奔跑着,嘶吼着,如脱缰的野马,如奔腾的洪水般冲向烟雾笼罩的宋军阵列。
宋军阵列稍稍有所变化,火枪手们齐步后撤十几米,让炮兵们不用动弹分毫就成为宋军阵列的最前线。两斤炮炮膛里的火药燃尽的同时,火药气的体积膨胀到火药体积的上万倍,巨大的膛压将炮口内的硝化纸包给推出炮口。厚厚的硝化纸包在高温下顷刻燃尽,纸包内被高温灼烧到滚烫的碎铁块暴露在空气中,这些原本锈迹斑斑的铁块飞蝗般迎着勇猛冲锋的蒙古步兵而去。
两轮金属暴风雨吹打着冲锋的蒙古步兵,并没能击溃他们。火枪手们也给了蒙古步兵来了一轮三段击,同样没能击溃他们。在蒙古步兵冲到火炮之前,宋军的长枪手们排成的阵列迎着蒙古军而上。
铁质枪头与后面两尺长的铁质套管是一体的,四米长的长枪前端是这么一个枪头,以现在长枪枪杆的材质根本不足以玩出什么花样。宋军的长枪手们习练的战术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刺’字。
长枪手们肩并肩而上,整齐的长枪阵如同一堵墙,被火炮与火枪轰到七零八落的蒙古步兵阵列与宋军整齐的阵列迎面相撞。当一名步兵面对五杆甚至七杆长枪攒刺的时候,只有极少人才能抵挡得住一轮的攒刺。合力完成刺杀的长枪手们并没有停步,他们与战友们肩并肩的开始了第二轮刺杀。在面前再没蒙古军队的时候,长枪手们则肩并肩的向前推进,与并不整齐的蒙古战列接战,将新来的蒙古步兵一一刺杀。
吼叫声,惨叫声,无数兵刃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汇聚成难以形容的声音,那是战士们竭尽一切拼杀的奏鸣曲,也是战士们归于死亡的协奏曲。在这样的战场大合奏里,李云再次向后退了些。这不是他胆怯,而是要更好的观察到整条战线。一里长的战线并非能够轻易尽收眼底的。
然后,他就看到蒙古军的战线在宋军长枪兵的猛烈攻击下开始后退,开始松散,开始混乱,继而开始崩溃。
宋军操起火炮开始猛烈射击的操作让蒙古军队不少人觉得不很疑惑,为何宋军操作如此昂贵的装备时这样的不在乎。
宋军炮兵们要是得知蒙古人的不解,他们大概也会感到不解。炮兵们接受训练的时候当然会被告知不要浪费。因为把炮弹与火药运输到前线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火炮也不是用不坏的,宋军现在的火炮寿命是300发。当火炮发射炮弹超过这个数目之后,炸膛或者炮身出现裂缝之类的问题几率就开始快速增加。
不管怎么讲述保养装备,不管怎么讲述要有效的使用装备,宋军在武器和人的交换比上的看法是‘人比火炮更值钱’。
一个人养到能上场作战的年龄最少得15岁。就现在的婴儿夭折率,有数量不小的人活不到这个年龄。适龄的人口被征兵后并非马上就能精通十八般武艺,还需要好几年时间的专门培育才能培育出一名弓箭手,一名骑兵。与这样的时间和精力相比,一炉铁不过两天时间,一颗杀死他们的炮弹在高炉生产的流水线里面真的微不足道,即便是一门火炮在一炉铁里面也只占很低的比例。
归德府城外的蒙古军骑兵一度觉得自己已经成功截断宋军,马队在两个宋军阵列间风驰电掣般经过。要是以蒙古人普通的看法,宋军即便没有吓得魂飞魄散,至少也会惴惴不安。
宋军则没有任何理由非得按照蒙古人的期待去考虑问题,他们受到的军事教育中,让己方战场上有效活下来的办法莫过于快速杀死敌人。宋军炮手们就是以最快速度向蒙古骑兵准确发射炮弹的方式贯彻这个理念。
想发挥弓箭的最大威力,并不是每一个弓箭手都找到目标,这想法在战场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炮兵也是如此,要塞或者城墙之类的存在才需要炮兵对某个固定目标实施射击。在普通战场情况下,炮兵们只要把炮弹倾泻到某个区域即可。
到底是炮弹击中了蒙古骑兵,或者蒙古骑兵自己冲到某颗炮弹的弹道上,这其实是个并不太好分辨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蒙古兵都在不断落马。每个落马的蒙古骑兵都意味着几吨粮食和大量训练的成果化为乌有。
遭到这样无法反击的攻击,蒙古骑兵们迅速撤离了战场。一度被他们遮断的视野中重新出现了第六师的越来越小的身影,他们好像根本没有看到后面发生的事情,部队继续向着撤退的蒙古中军追击而去。
蒙古中军越走越远,第六师也也越走越远。蒙古骑兵们没有对留在归德府城前的第八师发动进攻,留下少量骑兵监视第八师的行动,大队跟着蒙古中军一起撤退。第八师也没有立刻追击,师长马上命令打扫战场,准备出发。
母马要尽可能挽救,公马也要挽救。实在是救不过来的当场解决,为大家提供新鲜肉食。除了马匹,蒙古兵也得解决一下。蒙古骑兵中还能说话的,就询问他们部队的番号以及指挥官姓名。愿意说或者不愿意说并不重要,宋军也没真的认为蒙古军就会说实话,记录下来只是有这么个安排。随着出发的时间临近,军号响起,军旗挺立。接着就是一阵枪声,被抬到一边的蒙古军全部解决。
看远处大队走出去了两三里地。第八师师长徐庆辉对参谋长说道:“给你留四个营够么?”
参谋长点点头,神色严肃的答道:“我会守好城池。你也小心。”
现在的宋军与蒙古军交手经验不多,徐庆辉很想说点啥,却找不到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用词。他最后举手向参谋长敬了个军礼,等参谋长回礼后,徐庆辉翻身上马驰向阵前。
参谋长则返回城内登上城墙。居高临下的看去,四个营的部队整齐列队,在他们前面,师长的马匹从一个个阵列前经过,在部队看着师长的时候,师长也在视察部队。见到有问题的部队,师长就停下来叫过指挥员询问。视察完全部部队,就见第八师师长在阵列前面停下,他踩着马镫直起身,大声喊出两个字‘出发’。然后催动坐骑,率先向着下一个战场而去。
在师长身后,在飘扬军旗的引领下,在整齐的鼓声与轻快的竖管音乐伴奏下,第八师的四个营跟着师长的背影一起前行。
在此时,已经出发了半个多小时的第六师停下脚步。师长李云跳下马,把马匹交给部下。在他面前,蒙古军停止了撤退,在一个山坡上开始布阵。从李云师长的角度看过去,蒙古军分成两阵,第一阵在比较平缓的斜坡上,第二阵在更高更陡的山坡上集结。
在那个更高的山坡上,阿里海牙元帅居高临下的观看着宋军列阵。他完全没想到宋军这么大胆,竟然追着蒙古中军走。更没想到这些宋军的体力竟然如此之好,他们看着走的不快,却与蒙古军的距离不断缩小。其间,蒙古军甚至两次加快行军速度,开始跑起来。等气喘吁吁的蒙古军刚放慢脚步,宋军就再次逼近。
元帅知道避战已经不可能,他的部队本来就是走了十几里路抵达的这里。若是继续撤退只会出现崩溃。既然不能撤,那就只有战,今日他的部下和宋军之间必定要血流成河。
第六师师长李云只觉得心脏跳动的极为激烈,宋军和蒙古军的距离如此之近,再没不战的可能。若是在交趾与占城到了如此局面,那时候的李云营长就已经指挥军队猛扑过去和敌人站在一起。可现在面对的毕竟是蒙古军,对方并非是交趾与占城那种弱鸡。至少李云不相信蒙古军是弱鸡。
眼看蒙古军在将近一里宽的战线上排开阵列,那些拿着长短武器的蒙古步兵们在不同旗号后排列成队。李云师长退回到阵线中后方,命令部队和蒙古军排出同样宽度的阵列。
精锐不愧是精锐,之前阿里海牙元帅一声令下之后,殿后的精锐蒙古军马上就停下步伐,返身结阵。其他不那么精锐的部队则继续后撤,在比较远的地方重新整队编列。在宋军小跑着完成同样宽度的阵列前,精锐的蒙古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阵列。
“弓箭手开始。”阿里海牙元帅看到宋军的炮兵没有出现在第一线,他立刻下令开战。
见到蒙古军弓箭手们走出阵列开始弯弓搭箭,李云立刻下令,“火枪手出列!”
没多久,宽度一里地最后的两军阵列间,相距7、80米的两军远程兵种开始交战。
箭支划出漂亮的弧线,向着宋军飞去。插在地上,插在宋军的纸甲上,或者射入宋军的肉体。箭杆呈现出不同的角度,箭羽没有一根是相同的,看着相似,仔细观察起来又各有各的样子。
反观宋军,他们的子弹个头不大,飞行速度很快,就如闯入食堂大锅里的苍蝇般不为人所见。自家碗里出现哪怕一个苍蝇都会让大家感到强烈的恶心,宋军的子弹比苍蝇更恐怖,被它们击中就会受伤甚至致命。
蒙古精锐不愧是精锐,弓箭手持续给宋军造成伤害的同时承受着宋军制造的持续伤害。7、80米的距离上的对射足足持续了八九分钟,蒙古射手才彻底崩溃。战斗并没有在此时结束,蒙古步兵接替那些手臂酸软伤亡惨重的弓箭手成为进攻的主力。在军官的指挥下,他们紧握武器,奔跑着,嘶吼着,如脱缰的野马,如奔腾的洪水般冲向烟雾笼罩的宋军阵列。
宋军阵列稍稍有所变化,火枪手们齐步后撤十几米,让炮兵们不用动弹分毫就成为宋军阵列的最前线。两斤炮炮膛里的火药燃尽的同时,火药气的体积膨胀到火药体积的上万倍,巨大的膛压将炮口内的硝化纸包给推出炮口。厚厚的硝化纸包在高温下顷刻燃尽,纸包内被高温灼烧到滚烫的碎铁块暴露在空气中,这些原本锈迹斑斑的铁块飞蝗般迎着勇猛冲锋的蒙古步兵而去。
两轮金属暴风雨吹打着冲锋的蒙古步兵,并没能击溃他们。火枪手们也给了蒙古步兵来了一轮三段击,同样没能击溃他们。在蒙古步兵冲到火炮之前,宋军的长枪手们排成的阵列迎着蒙古军而上。
铁质枪头与后面两尺长的铁质套管是一体的,四米长的长枪前端是这么一个枪头,以现在长枪枪杆的材质根本不足以玩出什么花样。宋军的长枪手们习练的战术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刺’字。
长枪手们肩并肩而上,整齐的长枪阵如同一堵墙,被火炮与火枪轰到七零八落的蒙古步兵阵列与宋军整齐的阵列迎面相撞。当一名步兵面对五杆甚至七杆长枪攒刺的时候,只有极少人才能抵挡得住一轮的攒刺。合力完成刺杀的长枪手们并没有停步,他们与战友们肩并肩的开始了第二轮刺杀。在面前再没蒙古军队的时候,长枪手们则肩并肩的向前推进,与并不整齐的蒙古战列接战,将新来的蒙古步兵一一刺杀。
吼叫声,惨叫声,无数兵刃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汇聚成难以形容的声音,那是战士们竭尽一切拼杀的奏鸣曲,也是战士们归于死亡的协奏曲。在这样的战场大合奏里,李云再次向后退了些。这不是他胆怯,而是要更好的观察到整条战线。一里长的战线并非能够轻易尽收眼底的。
然后,他就看到蒙古军的战线在宋军长枪兵的猛烈攻击下开始后退,开始松散,开始混乱,继而开始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