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 第九章
第九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最新章节!
六籍乃圣人之糠秕!
魏晋名士的清谈沙龙
讲魏晋风流不能不讲清谈,没有魏晋清谈也就没有魏晋风流,魏晋风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清谈肯定是风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说到清谈,实在存在太多误解。清谈这个词,在今人的嘴里负面的含义多于正面的含义。人们常常用清谈这个词来指那些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尤其指只说不做、无补于事的空虚之谈,甚至用来指那些茶余饭后东拉西扯的侃大山。其实清谈这个词在魏晋时候完全是正面的意思,负面色彩是后世加上去的。即使在学术圈子里,对清谈的误解也很多,比如“清谈误国”这种说法几乎牢不可破,没有几个人敢否定。其实到底什么是清谈,清谈怎么谈,谈些什么,谈了多久,没几个人知道。说得直率一点,尽管一般研究魏晋文史的人不会把清谈误解为毫无意义的聊天,大概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清谈”这个词在魏晋时代比“谈玄”有更广泛的意义。当时专指谈玄的话,并不用清谈这个词,更多是用“清言”或“谈”。用清谈专指谈玄也是后世学者的误用,大约起于明清之际。总之,关于魏晋清谈我们知道得很少,研究得很不够。我在哥大念博士的时候,写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清谈的,英文题目是The Vioces of Wei-Jin Scholars: A Study of Qingtan,后来翻译成中文,叫《魏晋清谈》,1991年在台北出版。在我这本书出来之前,无论是中文、日文、英文或其他外文,还没有一本专门研究魏晋清谈的学术著作。
魏晋清谈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下面来看一下大概情形。
清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用一句容易懂的话来说,清谈就是魏晋南北朝时士族精英分子的学术沙龙。沙龙(Salon)源自法国话,指的是十七、十八世纪在法国知识分子当中流行的一种社交活动,曾经为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艳羡,所以沙龙这个外来词比清谈这个中国词更流行。
平心而论,法国的文艺沙龙哪里能跟中国的魏晋清谈相比?这不是自大而是事实。法国的沙龙大概流行了不到两百年,魏晋的清谈延续了四百年。虽然沙龙和清谈大体上都是糅合学术、社交、游戏的成分在内,但是清谈的学术性质显然要比沙龙强,产生的思想成果也要比沙龙多。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中国思想学术的演进所凭借的主要手段就是清谈,魏晋玄学基本上就是魏晋清谈结出来的学术果实。就社交和游戏这一点说,清谈的斗智色彩也比沙龙浓厚,沙龙更多像讨论,清谈更多像辩论。沙龙多半由一个美丽的贵族妇女主持,参与者大都是文化名流,大家就文学和哲学的问题发表见解,比较随性。而清谈通常是由两个人就一个哲学命题进行辩论,比如前面提过的“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才性”的关系问题。一人为主,一人为客,各执一理。比如主方执“圣人有情”之理,客方执“圣人无情”之理。主方先叙理,客方再反驳,主方再辩,客方再驳。手挥麈尾,言辞精妙,声情优雅,充满机锋,而且有一套约定的程式和规矩。参与者全是士族精英分子,也就是名士。有主持人,即谈座的主人,称为谈主。这个谈主不是美艳妇人,却是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都很高的名士。两人辩论的时候,其他人不得插话,而是静静地欣赏。一辩一驳,称为一番或者一交。来来往往,可至数十番,延续一两个钟头,直到一方认输。而最后辩赢的一方所执之理则称为胜理。于是主宾皆欢,气氛热烈而融洽。
魏晋人喜欢饮酒,好事的人就常常把魏晋人的饮酒与清谈联系在一起,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所谓清谈就是当时的名士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只是言辞精美一点,谈的是文学和艺术。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如果用以描写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文艺沙龙,倒是比较像。中国魏晋的清谈很不同的,其实是一种智力博弈。清谈是很认真的,有时候还相当紧张,辩论的双方也很在意输赢,因为这牵涉他们的名声。清谈不仅讲究言辞和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内容;内容也主要不是文学和艺术,多半是哲理。辩论时也不喝酒,不吃饭,喝酒吃饭是清谈之后的事。关于清谈紧张而激烈的状况,可以举一则《世说新语》中描写清谈的故事来看看。《文学》篇第三十一则说: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牛鼻?人当穿卿颊!”
孙安国是孙盛,安国是他的字;殷中军是殷浩,中军是中军将军的简称,是殷浩的官职。孙盛与殷浩两个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这一段是写他们两个的清谈如何精彩激烈。两个人来往辩论,不分高下,激烈的时候将手里的麈尾像兵器一样挥来挥去,麈尾上的毛都甩掉了,落在饭盆里。看来两个人已经辩论了很久,仆人们担心他们饿了,把饭菜端上来,他们却不愿意停止辩论,饭菜凉了,仆人们热好再送上,结果又等得凉了,又去热,以至于“冷而复暖者数四”,甚至“至莫忘食”。这里“莫”字是“暮”字的通假字,是傍晚的意思。假定他们下午三四点钟开始辩论,至暮,至少已经到了五六点钟吧,如果是夏天说不定是六七点钟,岂不是辩论了两三个钟头?看来最后未分胜负,殷浩对孙盛说,你不要做强口马,我要用绳子穿上你的鼻子,让你输得服服帖帖。孙盛也反唇相讥:你没看到那犟脾气的牛?犟得把鼻子都拉掉了,结果被人在脸上打个洞,再穿上绳子,最后还是得服输。
清谈到底谈些什么内容呢,或说辩论些什么道理呢?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玄及其注解。三玄是清谈所依据的基本经典,就是《周易》《老子》和《庄子》。这三本书是先秦经典中最富于哲理的书,涉及宇宙、社会、人生、人性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谈士们从这三本经典中抽出一些基本观点来进行辩论和讨论,所以清谈又称谈玄,就是这个原因。清谈中还常常会涉及各家注解异同的辩论。
第二,名家学说。名家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逻辑学家。但是在中国传统中,名家经常被曲解,常常被当作诡辩家,因为他们常常提出一些超出一般人常识范围的命题。名家中有个人叫公孙龙,他就提出好几个这样的命题,例如“白马非马”“指不至,至不绝”“离坚白”等。还有一些名家,包括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在内,则提出另外一些命题,例如“合同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卵有毛”“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类。这些命题并非诡辩,其实包含了很深奥的哲理,又很容易引起有趣的辩论,所以是清谈家们很喜欢的论题。
第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思想家们提出的新的哲学命题及其论辩。例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圣人有情无情之辩”“才性之辩”,又如“有无本末之辩”“自然名教之辩”“性情之辩”“君父先后之辩”等。其中“有无本末之辩”与“自然名教之辩”是当时最著名的两大辩论,牵涉现象和本质的问题、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依据问题、儒道异同及孔老高下问题。经过这两大辩论,本来看起来互相对立的儒家和道家,终于有了融合的可能。从此,融合儒道、儒道互补就成为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潮,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文化人格。
第四,东晋以后的清谈还常常以佛理为论题,这样就把外来的佛教带进了中国知识精英圈中,逐渐中国化,到隋唐时盛极一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也就是禅宗。
第五,到清谈后期尤其是南北朝以后,儒家的礼和律也常常成为清谈辩论的对象。例如丧礼,父母死了,儿女要怎样守孝?守多久?祖父死了,做孙子的要守多久的孝?祖母死了,又要守多久的孝?这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区别?什么情形之下可以免守?古人叫“夺情”。律也一样,犯什么样的罪要怎么处罚?什么情形之下可以免罚?等等。古人在这些方面,尤其是礼的方面,是讲得很细的。
清谈起于三国时魏正始年间,一直到隋初才结束,前后几起几落三百五十余年。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阶段和几位代表性的人物。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阶段是魏初太和年间(227—233年),可以称为清谈的雏形期。最早的清谈领袖是荀粲,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口号,说“六籍乃圣人之糠秕”,一举打破了两汉独尊儒家的沉闷空气。“六籍”就是“六经”,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古籍:《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乐经》。《乐经》后来散失,剩下五经,即后世说的“四书五经”的“五经”。“糠秕”就是谷壳和中间没米的秕谷,是磨谷剩下来的粗糙部分,说六籍是圣人之糠秕,等于说六籍当中没有包含圣人的精华,只是一些比较浅显粗糙的道理。荀粲凭什么这样说呢?凭的是《论语》当中子贡的一句话:“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见《公冶长第五》)孔子是以六经做课本来教学生的,既然孔子没有谈到“性与天道”,可见六经当中没有记载性与天道的道理。孔子当然不是不懂性与天道,而是觉得性与天道这样精微的道理他的学生听不懂,所以没有讲。由此可见圣人精微的道理没有说出来,也没有记载在六经里。那么这精微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可能是六经之外的其他古籍,另外一个可能是从未被记载过,需要我们自己去研究去探讨。这就是后来魏晋玄学家们敢于引进其他各家的典籍,如《老子》《庄子》,又大胆提出许多新的哲学命题来讨论的依据所在。荀粲的说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儒学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成为汉朝的国家意识形态,具有不可批评的神圣地位,已经历时四百余年,而荀粲却不客气地说“六籍乃圣人之糠秕”,岂非石破天惊?而荀粲此说竟被当时的名士也就是精英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从此就将牢不可破的儒家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打开以后,在汉朝的时候处于被压抑地位的种种思想一股脑涌了进来,终于造成了一场思想界的革命。这场革命的特点是先秦诸子某种程度的复兴,最后以儒道两大家的融合而结束。这儒、道的融合便是玄学,所以荀粲是魏晋玄学的开创者,是为魏晋玄学放下第一块基石的人。
接下来的清谈领袖是何晏与王弼,特别是王弼。王弼是继荀粲之后魏晋玄学与清谈最了不起的功臣,荀粲的功劳是打开大门,而王弼则是为魏晋玄学与清谈奠定了基本架构。王弼对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进行发挥和改造,以“道”为“无”,以“天地万物”为“有”,并构建了“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框架,认为“无”是“有”的本原和依据,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只是表象,“无”才是本质,“无”是“万有”的共相。“无”(或“道”“自然”)是道家的理论基础,“有”(或“万物”,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即所谓“名教”)是儒家的根本关怀,一个是“本”,一个是“末”,但同属一棵树。于是,道、儒从原本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变成了本是一体、互相依赖的理论,这样先秦思想中的两大家儒和道不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且还有了融合的必要。这也就是玄学的根本宗旨,是魏晋清谈反复辩论得出的最后结论。何晏、王弼不仅是理论家,也是清谈高手,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出现了玄学清谈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以后清谈的榜样,史称“正始之音”。
稍后玄学清谈的标志性人物是竹林七贤,他们的主要活动时间是曹魏的嘉平年间,具体说是在250—262年,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嵇康和阮籍。嵇、阮都善于清谈,但当时时局险恶,司马氏为了篡夺曹魏政权,用卑鄙残酷的手段消灭异己政敌。249年,司马懿制造高平陵事件,诛曹爽、何晏等共八族;254年,司马师又杀夏侯玄、李丰等共三族。一时气氛肃杀,“名士少有全者”。在这种情形下,嵇、阮他们不敢高谈阔论,在一起主要是喝酒,用酒来麻痹自己。后世以为清谈必喝酒,其实清谈跟喝酒没有必然的联系,竹林七贤爱喝酒其实是时势使然。不能清谈,他们就改为著书,嵇、阮写了许多重要的玄学著作。像嵇康的《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阮籍的《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都是玄学的重要理论文章。从清谈的角度看,竹林时期其实是一种变调,因为它不是以谈为主,而是以写为主。
262年,嵇康、吕安等人被司马昭所杀以后,大家就更不敢聚在一起清谈了,怕引起司马氏的猜疑,玄学清谈便跌入低谷,处于沉寂状态。直到西晋元康年间(291—300年),又出现了第二个清谈高潮,其中代表人物是王衍和郭象。现代汉语中还有两个成语,一个是“信口雌黄”,一个是“口若悬河”,前者出自王衍的故事,后者出自郭象的故事。王衍地位很高,当了太尉,人又长得潇洒,很会清谈,最难能可贵的是还颇谦虚,如果他清谈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别人指出来,他立刻就加以改正,所以当时的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颜料,在这里是改正的意思,古人写文章,如果写错了字,就在旁边用毛笔蘸点雌黄点两点,所以“口中雌黄”是随口改正的意思。本来这是个好词,后来变成“信口雌黄”就成贬义词了,这就不能算到王衍头上了。郭象是个思想家,他给《庄子》做了注解,并且借注《庄子》的机会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自郭象注《庄子》以后,《庄子》就被名士们所喜爱,成了三玄的经典之一。郭象反对王弼认为“无”是“万有”的共相的观点,尤其反对“有生于无”。他认为“天地万物”既是现象也是本质,宇宙中从来不存在“无”的阶段,“天地万物”不是从“无”产生的,而是本来就这样,是各自“自生”“独化”而成的。“天地万物”到底有没有一个共相,或者说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共同的本质,无非是两个答案,一个是“是”,一个是“否”,王弼主张“是”,郭象主张“否”。主张“是”的一派,就是我们所称的唯心主义;主张“否”的一派,就是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这两派一直存在着,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战胜不了谁,恐怕将来永远都是这样,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寻求一个统一的答案。在理论上王弼和郭象代表了本体论的两翼,可以说他俩是魏晋玄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郭象的清谈也非常高明,时人形容他清谈起来如“悬河注水”,源源不绝,所以“口若悬河”就成了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口才非常好。
西晋八王之乱起来之后,社会一片混乱,人们连活着都成问题,清谈自然更顾不上了。直到东晋政权建立以后,社会逐渐恢复平静,士族阶级再次回到稳定而富裕的生活,清谈才又热闹起来。这里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王导,而后来著名的清谈家则有殷浩、王濛、刘惔、孙盛、支遁等人,其中殷浩的名气最大,王濛、刘惔名气也不小,可惜都没有什么著作。孙盛和殷浩齐名,而且有理论著作,写过《老子疑问反讯》《老聃非大贤论》。他的观点比较偏向儒家,在魏晋玄学中代表靠近儒家的一支。支遁又叫支道林,是个和尚,在把佛理引进清谈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功劳。他出身士族,在出家前已经通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出家后又精通了佛家的经典,佛教徒把佛家经典叫“内典”,其他经典叫“外典”,所以支遁是一个兼通内外的人,他可以用内典和外典互相参照、阐发,这就是他的理论优势。好比今天的学者,如果不仅熟悉中国文化,也熟悉西方文化,就会比只懂中国文化的学者高明,所以支遁比当时其他清谈家都高出一筹。他写过一篇颇有名的论文叫《即色论》,重点就是诠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这里的“色”是物质、实体的意思,不是“好色”的“色”。这句话意思是,物质和虚空本质上一致,物质会归于虚空,虚空里有物质。现在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色欲或者说男女情爱到头来是一场空”,当然是一种可爱的误解。
东晋灭亡以后,江南又先后出现四个政权,即宋、齐、梁、陈,历史上叫作南朝。清谈在南朝有没有继续下去呢?我们现在讲魏晋清谈,有些人就误以为南朝没有清谈了,其实不对,在南朝一百六十多年间,清谈没有断过,一直是贵族知识分子所热衷的文化活动。不过南朝的清谈虽然也很热闹,在理论上却没有什么创新,游戏色彩加重了,因而不为学术界所重视,谈到清谈重点都放在魏晋,所以叫魏晋清谈。南朝清谈质量不如魏晋,但如果把它看成可有可无而提都不提,也是偏见。我们今天研究清谈,许多资料其实都是南朝的记载,例如“三玄”一词,最早见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玄学”一词,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颜之推和沈约都是南朝人。
清谈活动的真正衰落是在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之后。科举制度的出现一下子把知识分子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他们从此有了一个新的更好的表现舞台,一个新的更好的竞争场合,也有了新的游戏方式与游戏规则,延续了四百年的玄学清谈这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清谈不是聊天,不是侃大山,它虽然带有游戏的色彩,本质上是学术性的辩论,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参加清谈的,要成为一个好的清谈家更不容易。首先,一个好的清谈家必须熟悉传统经典,尤其是《周易》《老子》《庄子》即所谓“三玄”,还必须思想缜密,反应敏捷,才能够适时地旁征博引,取得辩论优势。其次,他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必须有独到的见解,能够“拔新领异”,即用新观点、新论述来驳倒对方。此外他还必须有极好的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或简洁,一语中的;或优美,辞藻华丽。甚至说话的声调、音色、节奏都要漂亮,恰到好处,所谓“美音制”“泠泠若琴瑟”。最后还要讲究辩论时的风采,清谈高手往往都是风度翩翩的名士,内在的智慧、精神、人格与外在的风貌、神态、声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流的清谈家。
清谈还有很多讲究。它有一定的程序,有专门的术语,甚至还有道具。这道具就是麈尾,是清谈时拿在手中用来配合情绪表达的。当时的麈尾做得极其精美,名士们拿在手里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跟美女戴首饰一样。
在魏晋南朝接近四百年的历史中,清谈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那个时期中国学术思想演进的基本手段,其直接结果就是产生了魏晋玄学,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其意义是绝不应当被低估的。但是历来有“清谈误国”一说,不仅政治家也有学者,很多人都对清谈抱批判态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谈误国”之说,最早见于王衍临死时的自责,说:“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其后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批评当时清谈之风,说:“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东晋王羲之也曾经对谢安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这些批评都还不算十分严苛,也没有直斥“误国”。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条里,则直言“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甚至以“亡天下”之罪归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
从此以后,“清谈误国”“清谈亡国”便成为众口一词的铁铸公案了。其实顾炎武在这里批判的是魏晋时出现的他认为错误的一类思潮,既非清谈这种活动本身,也非清谈当中的所有思想。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王衍们亡国的原因,显然并不在清谈,而是当时的衮衮诸公(王衍所说的“吾曹”)既无治国的才能又不努力办事的缘故。清谈与国事的关系正如同看书、下围棋、看电影、打高尔夫球与国事的关系一样,实在无所谓误不误的问题。当然,一个负重要责任的政治领袖如果丢下正事不干,一味沉溺在这些爱好里,当然是要误事的。但误事的是“沉溺”,不是围棋、电影、高尔夫球本身,只要你不沉溺,下围棋、看电影、打高尔夫球都是很好的活动,不仅不会误国,而且有益身心健康与精神文明。清谈也是一样,只要政治搞好了,经济搞好了,清谈怎么会误国?王导、谢安都是有名的清谈家,他们何尝误了国,怎么到王衍手中就误了国?可见问题不在清谈,问题在王衍。王衍没有经邦治国的本事,又一天到晚高谈阔论,不干正事,那不误国才怪。
六籍乃圣人之糠秕!
魏晋名士的清谈沙龙
讲魏晋风流不能不讲清谈,没有魏晋清谈也就没有魏晋风流,魏晋风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清谈肯定是风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说到清谈,实在存在太多误解。清谈这个词,在今人的嘴里负面的含义多于正面的含义。人们常常用清谈这个词来指那些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尤其指只说不做、无补于事的空虚之谈,甚至用来指那些茶余饭后东拉西扯的侃大山。其实清谈这个词在魏晋时候完全是正面的意思,负面色彩是后世加上去的。即使在学术圈子里,对清谈的误解也很多,比如“清谈误国”这种说法几乎牢不可破,没有几个人敢否定。其实到底什么是清谈,清谈怎么谈,谈些什么,谈了多久,没几个人知道。说得直率一点,尽管一般研究魏晋文史的人不会把清谈误解为毫无意义的聊天,大概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清谈”这个词在魏晋时代比“谈玄”有更广泛的意义。当时专指谈玄的话,并不用清谈这个词,更多是用“清言”或“谈”。用清谈专指谈玄也是后世学者的误用,大约起于明清之际。总之,关于魏晋清谈我们知道得很少,研究得很不够。我在哥大念博士的时候,写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清谈的,英文题目是The Vioces of Wei-Jin Scholars: A Study of Qingtan,后来翻译成中文,叫《魏晋清谈》,1991年在台北出版。在我这本书出来之前,无论是中文、日文、英文或其他外文,还没有一本专门研究魏晋清谈的学术著作。
魏晋清谈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下面来看一下大概情形。
清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用一句容易懂的话来说,清谈就是魏晋南北朝时士族精英分子的学术沙龙。沙龙(Salon)源自法国话,指的是十七、十八世纪在法国知识分子当中流行的一种社交活动,曾经为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艳羡,所以沙龙这个外来词比清谈这个中国词更流行。
平心而论,法国的文艺沙龙哪里能跟中国的魏晋清谈相比?这不是自大而是事实。法国的沙龙大概流行了不到两百年,魏晋的清谈延续了四百年。虽然沙龙和清谈大体上都是糅合学术、社交、游戏的成分在内,但是清谈的学术性质显然要比沙龙强,产生的思想成果也要比沙龙多。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中国思想学术的演进所凭借的主要手段就是清谈,魏晋玄学基本上就是魏晋清谈结出来的学术果实。就社交和游戏这一点说,清谈的斗智色彩也比沙龙浓厚,沙龙更多像讨论,清谈更多像辩论。沙龙多半由一个美丽的贵族妇女主持,参与者大都是文化名流,大家就文学和哲学的问题发表见解,比较随性。而清谈通常是由两个人就一个哲学命题进行辩论,比如前面提过的“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才性”的关系问题。一人为主,一人为客,各执一理。比如主方执“圣人有情”之理,客方执“圣人无情”之理。主方先叙理,客方再反驳,主方再辩,客方再驳。手挥麈尾,言辞精妙,声情优雅,充满机锋,而且有一套约定的程式和规矩。参与者全是士族精英分子,也就是名士。有主持人,即谈座的主人,称为谈主。这个谈主不是美艳妇人,却是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都很高的名士。两人辩论的时候,其他人不得插话,而是静静地欣赏。一辩一驳,称为一番或者一交。来来往往,可至数十番,延续一两个钟头,直到一方认输。而最后辩赢的一方所执之理则称为胜理。于是主宾皆欢,气氛热烈而融洽。
魏晋人喜欢饮酒,好事的人就常常把魏晋人的饮酒与清谈联系在一起,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所谓清谈就是当时的名士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只是言辞精美一点,谈的是文学和艺术。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如果用以描写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文艺沙龙,倒是比较像。中国魏晋的清谈很不同的,其实是一种智力博弈。清谈是很认真的,有时候还相当紧张,辩论的双方也很在意输赢,因为这牵涉他们的名声。清谈不仅讲究言辞和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内容;内容也主要不是文学和艺术,多半是哲理。辩论时也不喝酒,不吃饭,喝酒吃饭是清谈之后的事。关于清谈紧张而激烈的状况,可以举一则《世说新语》中描写清谈的故事来看看。《文学》篇第三十一则说: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牛鼻?人当穿卿颊!”
孙安国是孙盛,安国是他的字;殷中军是殷浩,中军是中军将军的简称,是殷浩的官职。孙盛与殷浩两个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这一段是写他们两个的清谈如何精彩激烈。两个人来往辩论,不分高下,激烈的时候将手里的麈尾像兵器一样挥来挥去,麈尾上的毛都甩掉了,落在饭盆里。看来两个人已经辩论了很久,仆人们担心他们饿了,把饭菜端上来,他们却不愿意停止辩论,饭菜凉了,仆人们热好再送上,结果又等得凉了,又去热,以至于“冷而复暖者数四”,甚至“至莫忘食”。这里“莫”字是“暮”字的通假字,是傍晚的意思。假定他们下午三四点钟开始辩论,至暮,至少已经到了五六点钟吧,如果是夏天说不定是六七点钟,岂不是辩论了两三个钟头?看来最后未分胜负,殷浩对孙盛说,你不要做强口马,我要用绳子穿上你的鼻子,让你输得服服帖帖。孙盛也反唇相讥:你没看到那犟脾气的牛?犟得把鼻子都拉掉了,结果被人在脸上打个洞,再穿上绳子,最后还是得服输。
清谈到底谈些什么内容呢,或说辩论些什么道理呢?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玄及其注解。三玄是清谈所依据的基本经典,就是《周易》《老子》和《庄子》。这三本书是先秦经典中最富于哲理的书,涉及宇宙、社会、人生、人性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谈士们从这三本经典中抽出一些基本观点来进行辩论和讨论,所以清谈又称谈玄,就是这个原因。清谈中还常常会涉及各家注解异同的辩论。
第二,名家学说。名家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逻辑学家。但是在中国传统中,名家经常被曲解,常常被当作诡辩家,因为他们常常提出一些超出一般人常识范围的命题。名家中有个人叫公孙龙,他就提出好几个这样的命题,例如“白马非马”“指不至,至不绝”“离坚白”等。还有一些名家,包括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在内,则提出另外一些命题,例如“合同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卵有毛”“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类。这些命题并非诡辩,其实包含了很深奥的哲理,又很容易引起有趣的辩论,所以是清谈家们很喜欢的论题。
第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思想家们提出的新的哲学命题及其论辩。例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圣人有情无情之辩”“才性之辩”,又如“有无本末之辩”“自然名教之辩”“性情之辩”“君父先后之辩”等。其中“有无本末之辩”与“自然名教之辩”是当时最著名的两大辩论,牵涉现象和本质的问题、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依据问题、儒道异同及孔老高下问题。经过这两大辩论,本来看起来互相对立的儒家和道家,终于有了融合的可能。从此,融合儒道、儒道互补就成为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潮,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文化人格。
第四,东晋以后的清谈还常常以佛理为论题,这样就把外来的佛教带进了中国知识精英圈中,逐渐中国化,到隋唐时盛极一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也就是禅宗。
第五,到清谈后期尤其是南北朝以后,儒家的礼和律也常常成为清谈辩论的对象。例如丧礼,父母死了,儿女要怎样守孝?守多久?祖父死了,做孙子的要守多久的孝?祖母死了,又要守多久的孝?这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区别?什么情形之下可以免守?古人叫“夺情”。律也一样,犯什么样的罪要怎么处罚?什么情形之下可以免罚?等等。古人在这些方面,尤其是礼的方面,是讲得很细的。
清谈起于三国时魏正始年间,一直到隋初才结束,前后几起几落三百五十余年。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阶段和几位代表性的人物。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阶段是魏初太和年间(227—233年),可以称为清谈的雏形期。最早的清谈领袖是荀粲,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口号,说“六籍乃圣人之糠秕”,一举打破了两汉独尊儒家的沉闷空气。“六籍”就是“六经”,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古籍:《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乐经》。《乐经》后来散失,剩下五经,即后世说的“四书五经”的“五经”。“糠秕”就是谷壳和中间没米的秕谷,是磨谷剩下来的粗糙部分,说六籍是圣人之糠秕,等于说六籍当中没有包含圣人的精华,只是一些比较浅显粗糙的道理。荀粲凭什么这样说呢?凭的是《论语》当中子贡的一句话:“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见《公冶长第五》)孔子是以六经做课本来教学生的,既然孔子没有谈到“性与天道”,可见六经当中没有记载性与天道的道理。孔子当然不是不懂性与天道,而是觉得性与天道这样精微的道理他的学生听不懂,所以没有讲。由此可见圣人精微的道理没有说出来,也没有记载在六经里。那么这精微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可能是六经之外的其他古籍,另外一个可能是从未被记载过,需要我们自己去研究去探讨。这就是后来魏晋玄学家们敢于引进其他各家的典籍,如《老子》《庄子》,又大胆提出许多新的哲学命题来讨论的依据所在。荀粲的说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儒学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成为汉朝的国家意识形态,具有不可批评的神圣地位,已经历时四百余年,而荀粲却不客气地说“六籍乃圣人之糠秕”,岂非石破天惊?而荀粲此说竟被当时的名士也就是精英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从此就将牢不可破的儒家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打开以后,在汉朝的时候处于被压抑地位的种种思想一股脑涌了进来,终于造成了一场思想界的革命。这场革命的特点是先秦诸子某种程度的复兴,最后以儒道两大家的融合而结束。这儒、道的融合便是玄学,所以荀粲是魏晋玄学的开创者,是为魏晋玄学放下第一块基石的人。
接下来的清谈领袖是何晏与王弼,特别是王弼。王弼是继荀粲之后魏晋玄学与清谈最了不起的功臣,荀粲的功劳是打开大门,而王弼则是为魏晋玄学与清谈奠定了基本架构。王弼对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进行发挥和改造,以“道”为“无”,以“天地万物”为“有”,并构建了“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框架,认为“无”是“有”的本原和依据,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只是表象,“无”才是本质,“无”是“万有”的共相。“无”(或“道”“自然”)是道家的理论基础,“有”(或“万物”,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即所谓“名教”)是儒家的根本关怀,一个是“本”,一个是“末”,但同属一棵树。于是,道、儒从原本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变成了本是一体、互相依赖的理论,这样先秦思想中的两大家儒和道不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且还有了融合的必要。这也就是玄学的根本宗旨,是魏晋清谈反复辩论得出的最后结论。何晏、王弼不仅是理论家,也是清谈高手,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出现了玄学清谈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以后清谈的榜样,史称“正始之音”。
稍后玄学清谈的标志性人物是竹林七贤,他们的主要活动时间是曹魏的嘉平年间,具体说是在250—262年,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嵇康和阮籍。嵇、阮都善于清谈,但当时时局险恶,司马氏为了篡夺曹魏政权,用卑鄙残酷的手段消灭异己政敌。249年,司马懿制造高平陵事件,诛曹爽、何晏等共八族;254年,司马师又杀夏侯玄、李丰等共三族。一时气氛肃杀,“名士少有全者”。在这种情形下,嵇、阮他们不敢高谈阔论,在一起主要是喝酒,用酒来麻痹自己。后世以为清谈必喝酒,其实清谈跟喝酒没有必然的联系,竹林七贤爱喝酒其实是时势使然。不能清谈,他们就改为著书,嵇、阮写了许多重要的玄学著作。像嵇康的《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阮籍的《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都是玄学的重要理论文章。从清谈的角度看,竹林时期其实是一种变调,因为它不是以谈为主,而是以写为主。
262年,嵇康、吕安等人被司马昭所杀以后,大家就更不敢聚在一起清谈了,怕引起司马氏的猜疑,玄学清谈便跌入低谷,处于沉寂状态。直到西晋元康年间(291—300年),又出现了第二个清谈高潮,其中代表人物是王衍和郭象。现代汉语中还有两个成语,一个是“信口雌黄”,一个是“口若悬河”,前者出自王衍的故事,后者出自郭象的故事。王衍地位很高,当了太尉,人又长得潇洒,很会清谈,最难能可贵的是还颇谦虚,如果他清谈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别人指出来,他立刻就加以改正,所以当时的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颜料,在这里是改正的意思,古人写文章,如果写错了字,就在旁边用毛笔蘸点雌黄点两点,所以“口中雌黄”是随口改正的意思。本来这是个好词,后来变成“信口雌黄”就成贬义词了,这就不能算到王衍头上了。郭象是个思想家,他给《庄子》做了注解,并且借注《庄子》的机会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自郭象注《庄子》以后,《庄子》就被名士们所喜爱,成了三玄的经典之一。郭象反对王弼认为“无”是“万有”的共相的观点,尤其反对“有生于无”。他认为“天地万物”既是现象也是本质,宇宙中从来不存在“无”的阶段,“天地万物”不是从“无”产生的,而是本来就这样,是各自“自生”“独化”而成的。“天地万物”到底有没有一个共相,或者说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共同的本质,无非是两个答案,一个是“是”,一个是“否”,王弼主张“是”,郭象主张“否”。主张“是”的一派,就是我们所称的唯心主义;主张“否”的一派,就是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这两派一直存在着,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战胜不了谁,恐怕将来永远都是这样,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寻求一个统一的答案。在理论上王弼和郭象代表了本体论的两翼,可以说他俩是魏晋玄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郭象的清谈也非常高明,时人形容他清谈起来如“悬河注水”,源源不绝,所以“口若悬河”就成了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口才非常好。
西晋八王之乱起来之后,社会一片混乱,人们连活着都成问题,清谈自然更顾不上了。直到东晋政权建立以后,社会逐渐恢复平静,士族阶级再次回到稳定而富裕的生活,清谈才又热闹起来。这里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王导,而后来著名的清谈家则有殷浩、王濛、刘惔、孙盛、支遁等人,其中殷浩的名气最大,王濛、刘惔名气也不小,可惜都没有什么著作。孙盛和殷浩齐名,而且有理论著作,写过《老子疑问反讯》《老聃非大贤论》。他的观点比较偏向儒家,在魏晋玄学中代表靠近儒家的一支。支遁又叫支道林,是个和尚,在把佛理引进清谈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功劳。他出身士族,在出家前已经通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出家后又精通了佛家的经典,佛教徒把佛家经典叫“内典”,其他经典叫“外典”,所以支遁是一个兼通内外的人,他可以用内典和外典互相参照、阐发,这就是他的理论优势。好比今天的学者,如果不仅熟悉中国文化,也熟悉西方文化,就会比只懂中国文化的学者高明,所以支遁比当时其他清谈家都高出一筹。他写过一篇颇有名的论文叫《即色论》,重点就是诠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这里的“色”是物质、实体的意思,不是“好色”的“色”。这句话意思是,物质和虚空本质上一致,物质会归于虚空,虚空里有物质。现在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色欲或者说男女情爱到头来是一场空”,当然是一种可爱的误解。
东晋灭亡以后,江南又先后出现四个政权,即宋、齐、梁、陈,历史上叫作南朝。清谈在南朝有没有继续下去呢?我们现在讲魏晋清谈,有些人就误以为南朝没有清谈了,其实不对,在南朝一百六十多年间,清谈没有断过,一直是贵族知识分子所热衷的文化活动。不过南朝的清谈虽然也很热闹,在理论上却没有什么创新,游戏色彩加重了,因而不为学术界所重视,谈到清谈重点都放在魏晋,所以叫魏晋清谈。南朝清谈质量不如魏晋,但如果把它看成可有可无而提都不提,也是偏见。我们今天研究清谈,许多资料其实都是南朝的记载,例如“三玄”一词,最早见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玄学”一词,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颜之推和沈约都是南朝人。
清谈活动的真正衰落是在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之后。科举制度的出现一下子把知识分子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他们从此有了一个新的更好的表现舞台,一个新的更好的竞争场合,也有了新的游戏方式与游戏规则,延续了四百年的玄学清谈这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清谈不是聊天,不是侃大山,它虽然带有游戏的色彩,本质上是学术性的辩论,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参加清谈的,要成为一个好的清谈家更不容易。首先,一个好的清谈家必须熟悉传统经典,尤其是《周易》《老子》《庄子》即所谓“三玄”,还必须思想缜密,反应敏捷,才能够适时地旁征博引,取得辩论优势。其次,他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必须有独到的见解,能够“拔新领异”,即用新观点、新论述来驳倒对方。此外他还必须有极好的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或简洁,一语中的;或优美,辞藻华丽。甚至说话的声调、音色、节奏都要漂亮,恰到好处,所谓“美音制”“泠泠若琴瑟”。最后还要讲究辩论时的风采,清谈高手往往都是风度翩翩的名士,内在的智慧、精神、人格与外在的风貌、神态、声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流的清谈家。
清谈还有很多讲究。它有一定的程序,有专门的术语,甚至还有道具。这道具就是麈尾,是清谈时拿在手中用来配合情绪表达的。当时的麈尾做得极其精美,名士们拿在手里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跟美女戴首饰一样。
在魏晋南朝接近四百年的历史中,清谈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那个时期中国学术思想演进的基本手段,其直接结果就是产生了魏晋玄学,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其意义是绝不应当被低估的。但是历来有“清谈误国”一说,不仅政治家也有学者,很多人都对清谈抱批判态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谈误国”之说,最早见于王衍临死时的自责,说:“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其后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批评当时清谈之风,说:“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东晋王羲之也曾经对谢安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这些批评都还不算十分严苛,也没有直斥“误国”。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条里,则直言“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甚至以“亡天下”之罪归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
从此以后,“清谈误国”“清谈亡国”便成为众口一词的铁铸公案了。其实顾炎武在这里批判的是魏晋时出现的他认为错误的一类思潮,既非清谈这种活动本身,也非清谈当中的所有思想。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王衍们亡国的原因,显然并不在清谈,而是当时的衮衮诸公(王衍所说的“吾曹”)既无治国的才能又不努力办事的缘故。清谈与国事的关系正如同看书、下围棋、看电影、打高尔夫球与国事的关系一样,实在无所谓误不误的问题。当然,一个负重要责任的政治领袖如果丢下正事不干,一味沉溺在这些爱好里,当然是要误事的。但误事的是“沉溺”,不是围棋、电影、高尔夫球本身,只要你不沉溺,下围棋、看电影、打高尔夫球都是很好的活动,不仅不会误国,而且有益身心健康与精神文明。清谈也是一样,只要政治搞好了,经济搞好了,清谈怎么会误国?王导、谢安都是有名的清谈家,他们何尝误了国,怎么到王衍手中就误了国?可见问题不在清谈,问题在王衍。王衍没有经邦治国的本事,又一天到晚高谈阔论,不干正事,那不误国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