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举人从贼
推荐阅读: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大明升职记最新章节!
第731章 举人从贼
徐子尘本来只是想跟姚玉兰再确认一下而已,但是姚玉兰却给他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不是,夏先生与李先生都比较留恋故里,愿意为莱州尽一份力,所以就在留在昌邑。”
徐子尘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姚玉兰话里的真意,夏扬名与李治躬这两位举人选择的对象虽然是柳鹏,但是他们最后选择的效忠对象却是姚玉兰。
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现在想跟随柳鹏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而姚厂公由于种种传说与大家对于内官的顾忌,身边的可用人才反而不多。
但是柳鹏现在让姚玉兰坐镇昌邑主持莱州府一切事务,她肩上的责任很重,权力也很大,要知道她的前任可是江浩天江总长。
她现在比当初主持昌邑大局的江总长更强势,可以说是龙口权力体系中最核心的重要人物之一。
只是姚玉兰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手下可用的读书人却极其有限,过去一直她觉得无法分身,徐子尘也帮她出了不少点子。
而现在有了这两位新举人的辅佐,姚玉兰在昌邑与莱州府都可以如鱼得水,徐子尘只是却必须提醒一句姚玉兰:“姚厂公,咱们龙口向来讲究是从研习班镀金出来的。”
徐子尘自己也是研习班出身,而且他还赶上了好时光,当时建立起来的人脉现在都是算是龙口体系数得着的重要人物,而现在东三府哪怕是瞎子都知道想在龙口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就得在研习班镀个金才行。
而姚玉兰却是笑了起来:“这我当然知道,实际上李先生与夏先生之所以现在才出来为海右父老效力,就是他们俩都去研习班见习了一段时间。”
对于夏扬名与李治躬来说,他们虽然放弃了出仕的机会,但是又换来了龙口体系内更高的起点,他们不但是大明朝的举人,而且也是研习班的优秀学员。
当然,他们是深信柳鹏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于研习班的西学知识与实务技能只能尽可能吸收利用,作为开阔视野的一种有用选择,事实上他们在研习班的收获挺大。
他们更在意的是姚玉兰提供的绝好机会,他们既然是举人出身,不可能象进士那样一出仕就是推官、知县,而是要从更底层干起,而且还得三年一考一考地慢慢往上升,很可能一辈子都升不上去。
而现在他们跟着姚玉兰情况就不一样了,直接就是“预机务”,莱州府的大小事务他们不但有发言权,甚至还可以直接做出决定,起点即使不比进士官高,也能跟进士官平分秋色。
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投奔姚玉兰这么一位传说中喜怒无常的厂公,自然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把自己所学的一身本领都尽可能用好用尽,当然这其中的小心思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而姚玉兰也把一切路子都给这两位新进士铺好了,过去她是臭名昭著的姚厂公,现在虽然莱州父老知道姚玉兰替登莱办了许多好事,但是保持着群臣对汪直的那种态度,又敬又畏,不敢跟姚玉兰靠得太近。
而现在她千金买马骨,招揽了夏扬名与李治躬这两位新举人之后,很多莱州的忠义之家一下子就发现了新大陆,纷纷派人向这两位新举人打听消息。
当然这些所谓的“忠义之家”表面的说法是柳鹏可能有狼子野心,他们不愿意向龙口靠拢,而姚玉兰是内府出身对朝廷一片赤心赤胆,所以他们愿意与姚玉兰好好合作力挽狂澜。
当然这一切都是胡说八道,他们只是觉得在柳鹏那边竞争太激烈,已经找不到多少机会,所以才考虑投靠姚玉兰。
而姚玉兰也是十分得意,过去她在登莱可以说是臭名远扬,连一个进学的童生都招揽不到,而现在已经有致仕的老进士表示愿意为家乡再尽一份心,整个莱州府的局面一下子就活了。
当然姚玉兰不会把自己的这些心思都说出来,而徐子尘反而有了多余的想法:“夏扬名与李治躬这两位新举人,都是心甘情愿的吧?”
在他的想法之中,姚玉兰或许是用了一些极其粗暴的手法才让这两位新举人放弃出仕,选择效忠自己,而姚玉兰一脸微笑地说道:“钱多事少离家近,现在两位先生不知道有多高兴啊!”
对于愿意出仕的举人来说,距离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即使是跨府任职他们仍然要背井离乡远离故乡几百里路,何况举人担任的一般都是要职,多数情况都是越省任职,而以明朝的交通文件,这样一段路程往往是极其艰辛,回趟家至少要一个月。
而现在姚玉兰就给两位新举人提供完全不同的选择,起点与平台至少可以与进士官比美,而且离家最近,权势极重,甚至可以就近照顾自己的整个家族。
而且还要考虑他们只敢在脑里偷偷考虑却绝不敢说出口的那种可能性,两位举人老爷第一时间作出了他们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而徐子尘也是一激灵:“确实是这么一回事,难怪姐夫当初宁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宁可升迁比其它人慢上好几年,也不肯离开登莱去外地任职,我若是把硝石的事情办好了,那就等于是中了个举人,不对……应当是考中个进士。”
徐子尘虽然也算是半个读书人,而且读书的时候也算用心,但是徐家条件太差,所以徐子尘自认进学无望,在功名之上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
而现在他反而看到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前景,这正是他少年时的梦想,因此他现在胸中可以说是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只是那边柳易容却是不合时宜地伸出头说道:“大大舅,你就是真中了进士,关键还是要看娘与易容的本事!”
这真是童言无忌。
只是柳易容这话说得还真对,没有了姐姐与易容,自己凭什么帮柳鹏买些硝石就等于中了一个进士官。
千万千万不能忘本啊。
而此刻的临清郑家,也在为一笔硝石的去向而苦恼。
下面的管事已经催促了好几遍:“老爷,客人已经催了好几遍,问我们这批货物什么时候发出去。”
但是作为临清郑家的当家人,郑齐生必须要为整个临清郑家的整体利益考虑,他锁紧了眉头在考虑这一批货物到底要不要发出去。
这批大宗货物的主要是硝石,但是也有硫磺与铅丸,甚至还有一批成品火药,还有一大宗兵器,但问题是这批货物的买家不是别人,正是现在在鲁中南公然造反的闻香教。
闻香教开出的价格很高,而且临清郑家跟闻香教之间过去已经做了好多笔这样的买卖,双方一直合作愉快,闻香教最近甚至还主动加了两成价。
但是郑齐生知道闻香教要造反,也知道他们买这批火药的用意,但是没想到闻香教最终这么仓促发动,而且发动的规模这么大,现在官军是连战皆北,朝廷已经决定动用边军与登莱的海北军留守兵力。
而闻香教对于这批军火的需求就更急迫了,他们已经连续催了临清郑家三回,希望临清郑家尽快把这批军火送过去,他们甚至还愿意再多加三成价。
别说是多加三成价,就是多加十成价,这样的杀头买卖也不能接。
虽然过去临清郑家一直做着各种各样的走私贸易,大多数交易根本见不得光甚至是要杀头的,但不管是建州女真还是塞北的蒙古人,或者是各路反贼,只要有钱赚,临清郑家都愿意好好合作,可是这笔生意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太到爱冒险遥郑齐生都觉得无法接受的地步。
要不要把这笔货发出去?郑齐生觉得纠结极了。
虽然说这两年临清郑家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糟,连几位太太、少爷的月钱都已经停发大半年,但是终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临清郑家完全有资格拒绝闻香教给出的高额利润。
郑齐生担心的是买卖不成交情也不在了,闻香教对于这笔军火的需求可以是迫切至极,他们发现收不到货物就直接把临清郑家给卖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是郑齐生还是觉得自己不得不防备闻香教狗急跳墙,他又想了想,重新看了一遍地图。
现在沿着运河南下已经是一条风险大到无法接受的危险道路,虽然闻香教给出的利润极其丰厚,但相应而言风险也大到极限,现在往南面运送军火,失手的可能性是平时的几十倍甚至一百倍,那些平时收了钱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官吏们现在已经跟疯狗差不多。
而且现在还得担心龙口的柳鹏!
临清郑家跟龙口斗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输多胜少,眼睁睁地看着龙口从一个小渔港成长到天下瞩目的海北镇,看着柳鹏从一个小公人一路做到了开原兵备道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佥事。
那位柳鹏柳兵备可不是善男信女,他杀起人来那是几百条人命都收不住,而且前不久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第731章 举人从贼
徐子尘本来只是想跟姚玉兰再确认一下而已,但是姚玉兰却给他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不是,夏先生与李先生都比较留恋故里,愿意为莱州尽一份力,所以就在留在昌邑。”
徐子尘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姚玉兰话里的真意,夏扬名与李治躬这两位举人选择的对象虽然是柳鹏,但是他们最后选择的效忠对象却是姚玉兰。
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现在想跟随柳鹏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而姚厂公由于种种传说与大家对于内官的顾忌,身边的可用人才反而不多。
但是柳鹏现在让姚玉兰坐镇昌邑主持莱州府一切事务,她肩上的责任很重,权力也很大,要知道她的前任可是江浩天江总长。
她现在比当初主持昌邑大局的江总长更强势,可以说是龙口权力体系中最核心的重要人物之一。
只是姚玉兰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手下可用的读书人却极其有限,过去一直她觉得无法分身,徐子尘也帮她出了不少点子。
而现在有了这两位新举人的辅佐,姚玉兰在昌邑与莱州府都可以如鱼得水,徐子尘只是却必须提醒一句姚玉兰:“姚厂公,咱们龙口向来讲究是从研习班镀金出来的。”
徐子尘自己也是研习班出身,而且他还赶上了好时光,当时建立起来的人脉现在都是算是龙口体系数得着的重要人物,而现在东三府哪怕是瞎子都知道想在龙口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就得在研习班镀个金才行。
而姚玉兰却是笑了起来:“这我当然知道,实际上李先生与夏先生之所以现在才出来为海右父老效力,就是他们俩都去研习班见习了一段时间。”
对于夏扬名与李治躬来说,他们虽然放弃了出仕的机会,但是又换来了龙口体系内更高的起点,他们不但是大明朝的举人,而且也是研习班的优秀学员。
当然,他们是深信柳鹏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于研习班的西学知识与实务技能只能尽可能吸收利用,作为开阔视野的一种有用选择,事实上他们在研习班的收获挺大。
他们更在意的是姚玉兰提供的绝好机会,他们既然是举人出身,不可能象进士那样一出仕就是推官、知县,而是要从更底层干起,而且还得三年一考一考地慢慢往上升,很可能一辈子都升不上去。
而现在他们跟着姚玉兰情况就不一样了,直接就是“预机务”,莱州府的大小事务他们不但有发言权,甚至还可以直接做出决定,起点即使不比进士官高,也能跟进士官平分秋色。
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投奔姚玉兰这么一位传说中喜怒无常的厂公,自然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把自己所学的一身本领都尽可能用好用尽,当然这其中的小心思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而姚玉兰也把一切路子都给这两位新进士铺好了,过去她是臭名昭著的姚厂公,现在虽然莱州父老知道姚玉兰替登莱办了许多好事,但是保持着群臣对汪直的那种态度,又敬又畏,不敢跟姚玉兰靠得太近。
而现在她千金买马骨,招揽了夏扬名与李治躬这两位新举人之后,很多莱州的忠义之家一下子就发现了新大陆,纷纷派人向这两位新举人打听消息。
当然这些所谓的“忠义之家”表面的说法是柳鹏可能有狼子野心,他们不愿意向龙口靠拢,而姚玉兰是内府出身对朝廷一片赤心赤胆,所以他们愿意与姚玉兰好好合作力挽狂澜。
当然这一切都是胡说八道,他们只是觉得在柳鹏那边竞争太激烈,已经找不到多少机会,所以才考虑投靠姚玉兰。
而姚玉兰也是十分得意,过去她在登莱可以说是臭名远扬,连一个进学的童生都招揽不到,而现在已经有致仕的老进士表示愿意为家乡再尽一份心,整个莱州府的局面一下子就活了。
当然姚玉兰不会把自己的这些心思都说出来,而徐子尘反而有了多余的想法:“夏扬名与李治躬这两位新举人,都是心甘情愿的吧?”
在他的想法之中,姚玉兰或许是用了一些极其粗暴的手法才让这两位新举人放弃出仕,选择效忠自己,而姚玉兰一脸微笑地说道:“钱多事少离家近,现在两位先生不知道有多高兴啊!”
对于愿意出仕的举人来说,距离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即使是跨府任职他们仍然要背井离乡远离故乡几百里路,何况举人担任的一般都是要职,多数情况都是越省任职,而以明朝的交通文件,这样一段路程往往是极其艰辛,回趟家至少要一个月。
而现在姚玉兰就给两位新举人提供完全不同的选择,起点与平台至少可以与进士官比美,而且离家最近,权势极重,甚至可以就近照顾自己的整个家族。
而且还要考虑他们只敢在脑里偷偷考虑却绝不敢说出口的那种可能性,两位举人老爷第一时间作出了他们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而徐子尘也是一激灵:“确实是这么一回事,难怪姐夫当初宁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宁可升迁比其它人慢上好几年,也不肯离开登莱去外地任职,我若是把硝石的事情办好了,那就等于是中了个举人,不对……应当是考中个进士。”
徐子尘虽然也算是半个读书人,而且读书的时候也算用心,但是徐家条件太差,所以徐子尘自认进学无望,在功名之上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
而现在他反而看到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前景,这正是他少年时的梦想,因此他现在胸中可以说是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只是那边柳易容却是不合时宜地伸出头说道:“大大舅,你就是真中了进士,关键还是要看娘与易容的本事!”
这真是童言无忌。
只是柳易容这话说得还真对,没有了姐姐与易容,自己凭什么帮柳鹏买些硝石就等于中了一个进士官。
千万千万不能忘本啊。
而此刻的临清郑家,也在为一笔硝石的去向而苦恼。
下面的管事已经催促了好几遍:“老爷,客人已经催了好几遍,问我们这批货物什么时候发出去。”
但是作为临清郑家的当家人,郑齐生必须要为整个临清郑家的整体利益考虑,他锁紧了眉头在考虑这一批货物到底要不要发出去。
这批大宗货物的主要是硝石,但是也有硫磺与铅丸,甚至还有一批成品火药,还有一大宗兵器,但问题是这批货物的买家不是别人,正是现在在鲁中南公然造反的闻香教。
闻香教开出的价格很高,而且临清郑家跟闻香教之间过去已经做了好多笔这样的买卖,双方一直合作愉快,闻香教最近甚至还主动加了两成价。
但是郑齐生知道闻香教要造反,也知道他们买这批火药的用意,但是没想到闻香教最终这么仓促发动,而且发动的规模这么大,现在官军是连战皆北,朝廷已经决定动用边军与登莱的海北军留守兵力。
而闻香教对于这批军火的需求就更急迫了,他们已经连续催了临清郑家三回,希望临清郑家尽快把这批军火送过去,他们甚至还愿意再多加三成价。
别说是多加三成价,就是多加十成价,这样的杀头买卖也不能接。
虽然过去临清郑家一直做着各种各样的走私贸易,大多数交易根本见不得光甚至是要杀头的,但不管是建州女真还是塞北的蒙古人,或者是各路反贼,只要有钱赚,临清郑家都愿意好好合作,可是这笔生意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太到爱冒险遥郑齐生都觉得无法接受的地步。
要不要把这笔货发出去?郑齐生觉得纠结极了。
虽然说这两年临清郑家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糟,连几位太太、少爷的月钱都已经停发大半年,但是终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临清郑家完全有资格拒绝闻香教给出的高额利润。
郑齐生担心的是买卖不成交情也不在了,闻香教对于这笔军火的需求可以是迫切至极,他们发现收不到货物就直接把临清郑家给卖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是郑齐生还是觉得自己不得不防备闻香教狗急跳墙,他又想了想,重新看了一遍地图。
现在沿着运河南下已经是一条风险大到无法接受的危险道路,虽然闻香教给出的利润极其丰厚,但相应而言风险也大到极限,现在往南面运送军火,失手的可能性是平时的几十倍甚至一百倍,那些平时收了钱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官吏们现在已经跟疯狗差不多。
而且现在还得担心龙口的柳鹏!
临清郑家跟龙口斗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输多胜少,眼睁睁地看着龙口从一个小渔港成长到天下瞩目的海北镇,看着柳鹏从一个小公人一路做到了开原兵备道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佥事。
那位柳鹏柳兵备可不是善男信女,他杀起人来那是几百条人命都收不住,而且前不久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