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徐光启
推荐阅读: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大明升职记最新章节!
第343章 徐光启
只是黄征兰与黄兆兰虽然被称为“少爷”,实际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在四十开外,黄兆兰更是已经年近花甲,毕竟黄体仁现在已经临近古稀之年,他两个儿子年纪自然也不轻,在外面都被大家敬称为“大老爷”、“二老爷”了,只是黄体仁在世一天,他们就不敢以柳鹏的长辈而自居。
只是听到黄征兰与黄兆兰自报家门之后,柳鹏不由好奇起来朝黄氏兄弟边上看了一眼,跟黄氏兄弟一起出门迎接的还有一位五十上下的黑衣老者,气度极是不凡,柳鹏虽然见过了许多缙绅、官员,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象这黑衫老者有着如此鹤立鸡群的气度。
虽然说五十岁这个年龄在本时空已经离天命不远,但是这老者的身子骨看起来格外健朗,言行更是与年轻人没有多少区别,显非常人,柳鹏不由十分好奇地问了一句:“请问两位兄长,请问这位仁公是哪一位?”
这老者说话的时候声音很温和,一点也没有老人常有的嘶哑感觉,直接就回答了柳鹏的问题:“在下是金山卫徐子先!”
柳鹏不由吃了一惊,他当即给这老者行了一个大礼:“原来是徐光启徐太史,在下失敬了,失敬失敬!”
来到本时空之后,柳鹏还是第一次碰到教科书上的人物,只是现在就遇到了徐光启,柳鹏反而有点头痛。
教科书上只说这位徐光启是晚明的大科学家、大政治家,但却很少说徐光启也是中国最早而且信仰最虔诚的天主教徒之一,在中国早期天主教徒中他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以致他被西方传教士列为“圣教三柱石”,而且还是“圣教三柱石”排名第一位的人物。
只是徐光启既然是第一代信徒,在内阁任上的主要工作就是企图把崇祯皇帝发展为一位天主教徒,柳鹏就觉得越晚跟这位徐太史接触越好,没想到居然在黄府就撞上了这位徐光启。
“不必不必!”徐光启说话的时候十分温和,但是他的言辞显然也带着第一代信徒的特色:“黄臬司是我的老师,而且我也是受了老师的恩德才有今日这一步,大家平辈相交就是,听说柳少也是心向西学仰慕西学?”
黄体仁是在金卫山学考中了秀才,而徐光启同样是金山卫人士,因此两个人曾经有过一段授业传道的师徒之情,而万历三十二年黄体仁考中二甲进士的时候,又对徐光启有再造之恩。
当时黄体仁是二甲进士,有机会也有门路进翰林院当庶吉士,只是黄体仁觉得自己已经年近六十,即便进了翰林院等出了馆阁以后也是无用之人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所以特意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徐光启。
徐光启当年也只中了三甲进士,原本只能放外职,正是有了黄体仁的推荐他才能进翰林院当庶吉士,起点自然比同年进士高了不止一个境界,因此柳鹏刚才提起黄体仁的恩德,徐光启就对柳鹏多了几分亲近之情。
而旁边的黄氏兄弟赶紧介绍道:“说起来这事很巧,徐太史难得回乡省闲一趟,正好赶上柳老弟大驾光临,柳老弟,当今西学,徐太史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代宗师啊!”
柳鹏也笑着说道:“那就多谢徐太史了,在下年纪虽小,却最喜欢博物致知之学,家中早就办了一家书屋,虽无魏晋写本宋元珍籍,但也有心汇聚百家之书,早就立志要多收几本西学之书,前次得蒙太史相赠宝卷不胜欣喜,赠书我已经一一读过,又特意令人抄写数套备存。”
旁边江清月给柳鹏补充了两句:“我家的书屋虽然不敢说登州第一,但是论收书之多,绝对称得上黄县第一,光是前次到临清买办医书,就一口气买了好几百种医书!”
徐光启不由稍稍失望,早期中国天主教的发展路线一向是专走上层路线,象徐光启这么一位进士老爷入教之后就带动了整个徐氏一族都加入天主教,徐光启原本对柳鹏也抱有厚望,觉得柳鹏既然仰慕西学,那肯定也会对天主教有所好感,即便不能成为教友,也能成为一位慕道友,给天主教在山东的发展提供很大助力。
只是听柳鹏的口气,他之所以喜好西学,纯粹只是爱读书喜博物的少年心性,不由稍稍失望,不过他也知道许多事情实在急不得:“柳少既然有心汇聚天下百家之书,那真是美事一桩啊!至于西学之书,请柳少只管放心,只要我手上能找到的西学书籍,我都会再赠送一套过去,省得柳少万一遗失了原本心痛不已!对了,我手里还有西洋天主教士新出的几卷西学之书,不知柳少可有兴趣?”
他刚才听柳鹏说过,他赠与柳鹏的几种书籍,柳鹏不但亲自读过而且派人抄写数套备存,那自然是把自己的赠书视若珍宝,生怕遗失了原本,而他在中国天主教中的地位超然,弄到几部西学书籍自是易事,至于什么“天主教士新出的西学之收”,大多都是天主教的传教书籍,只有少数才是翻译过来的技术书籍。
而柳鹏不想在这个问题纠缠太多,倒是突然问起了另一件事:“对了,请问徐太史,你亲赠的几何原本这部大书我已经读过了,此书可以说是极好极好,不过这样的好书自然不能我一人独享,正所谓“要把金针度与人”,我也准备在龙口开个小书院,用这部几何原本授业,只是几何原本的译本只有六卷,不知余下九卷何时译出?”
柳鹏准备在龙口开个小书院这件事情,连江清月都是第一次听说,她不由小小地吃了一惊。
只不过柳鹏说的那部《几何原本》,江清月自己是读不懂的,就是谷梦雨这样聪慧的人都读不大懂,也只有柳鹏自己通读了一遍,然后下了一个结论:“如今的中华,能读懂这部几何原本的人确实不多,一千人读书人之中也未必有一个读懂的,何况一千个读书人之中未必有一个读书人愿意读这部几何原本的!”
但柳鹏也没说自己到底读懂没读懂,原本以江清月的想法柳鹏肯定是没读懂,反正柳鹏读过一遍之后,就把这套书束之高阁。但是她没想到虽然柳鹏没用心钻研这部《几何原本》,但是却准备在龙口办个小书院传授这部《几何原本》。
而徐光启也是被柳鹏的问题问得有些略显难堪,虽然他早就一直说要译完整部几何原本,但是一直是个烂尾楼工程,特别是他这些年事务繁忙,几何原本的翻译就一直被搁置下来。
只是些许难堪之外却是说不尽的兴奋,徐光启觉得翻译这几何原本是他人生最美妙的几件事之一,事实上几何原本确确实实是近世科学的基础之一,而且徐光启也绝对堪称后世高中生的死敌,几何这门把他们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学问,就是徐光启引入中国,后世谈及徐光启的时候,肯定会谈及他翻译的这部几何原本。
但是他这番心声很少得到时人的理解,大家一心只盯着时文和各种通俗小说,连四书五经都不大愿意读,经世之书就读得更少,而且这部几何原本连经世之书都算不上,在大明朝根本没有什么人愿意去读,因为柳鹏这么一提,徐光启觉得美滋滋。
“好!余下几章我会尽快译出来!”徐光启兴奋地问道:“柳少,要不要我给你找一个精通几何原本的名师?”
有一个精通几何原本的名师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柳鹏知道徐光启推荐过来的名师肯定是一个天主教徒,现在就让天主教进入龙口根本不是什么美事,反而会惹出许多乱子来,因此柳鹏笑了起来:“徐太史,您这就不够意思,我这是想培养一批我自己的私淑弟子出来,以后我就靠这帮弟子吃饭了,您这可是跟我抢饭吃!”
虽然柳鹏没说自己的真实年龄,而他说话办事都十分老成,徐光启和黄氏兄弟估计他年龄的时候都特意加了两三岁,但是即使如此他们眼中的柳鹏也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少年而已,这么一个少年应当还是处于读书知礼的年纪,说要培养一批私淑弟子出来,口气自然是狂得没边。
只是黄氏兄弟曾经听黄体仁交代过,不能用年龄来估量这位柳鹏柳大少,再说谁在这个年纪没有一点年少轻狂,因此他们兄弟当即把话题接过去了:“没想到柳少竟然有这么一番雄心壮志,难怪家父如此看重柳少,只是刚才柳夫人说起,柳少与家父有过万金一诺的故事!”
“是啊,有这么一回事!”柳鹏当即答道:“我这次到松江府来,就是为了践行这万金一诺,一千五百担今年的新茧已经运到码头,就等两位兄长过去提货!”
黄氏兄弟不是天主教徒,对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没有什么兴趣,对什么几何原本也没有兴趣,因此他们更关心柳鹏送来的这一千五百担蚕茧。
第343章 徐光启
只是黄征兰与黄兆兰虽然被称为“少爷”,实际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在四十开外,黄兆兰更是已经年近花甲,毕竟黄体仁现在已经临近古稀之年,他两个儿子年纪自然也不轻,在外面都被大家敬称为“大老爷”、“二老爷”了,只是黄体仁在世一天,他们就不敢以柳鹏的长辈而自居。
只是听到黄征兰与黄兆兰自报家门之后,柳鹏不由好奇起来朝黄氏兄弟边上看了一眼,跟黄氏兄弟一起出门迎接的还有一位五十上下的黑衣老者,气度极是不凡,柳鹏虽然见过了许多缙绅、官员,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象这黑衫老者有着如此鹤立鸡群的气度。
虽然说五十岁这个年龄在本时空已经离天命不远,但是这老者的身子骨看起来格外健朗,言行更是与年轻人没有多少区别,显非常人,柳鹏不由十分好奇地问了一句:“请问两位兄长,请问这位仁公是哪一位?”
这老者说话的时候声音很温和,一点也没有老人常有的嘶哑感觉,直接就回答了柳鹏的问题:“在下是金山卫徐子先!”
柳鹏不由吃了一惊,他当即给这老者行了一个大礼:“原来是徐光启徐太史,在下失敬了,失敬失敬!”
来到本时空之后,柳鹏还是第一次碰到教科书上的人物,只是现在就遇到了徐光启,柳鹏反而有点头痛。
教科书上只说这位徐光启是晚明的大科学家、大政治家,但却很少说徐光启也是中国最早而且信仰最虔诚的天主教徒之一,在中国早期天主教徒中他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以致他被西方传教士列为“圣教三柱石”,而且还是“圣教三柱石”排名第一位的人物。
只是徐光启既然是第一代信徒,在内阁任上的主要工作就是企图把崇祯皇帝发展为一位天主教徒,柳鹏就觉得越晚跟这位徐太史接触越好,没想到居然在黄府就撞上了这位徐光启。
“不必不必!”徐光启说话的时候十分温和,但是他的言辞显然也带着第一代信徒的特色:“黄臬司是我的老师,而且我也是受了老师的恩德才有今日这一步,大家平辈相交就是,听说柳少也是心向西学仰慕西学?”
黄体仁是在金卫山学考中了秀才,而徐光启同样是金山卫人士,因此两个人曾经有过一段授业传道的师徒之情,而万历三十二年黄体仁考中二甲进士的时候,又对徐光启有再造之恩。
当时黄体仁是二甲进士,有机会也有门路进翰林院当庶吉士,只是黄体仁觉得自己已经年近六十,即便进了翰林院等出了馆阁以后也是无用之人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所以特意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徐光启。
徐光启当年也只中了三甲进士,原本只能放外职,正是有了黄体仁的推荐他才能进翰林院当庶吉士,起点自然比同年进士高了不止一个境界,因此柳鹏刚才提起黄体仁的恩德,徐光启就对柳鹏多了几分亲近之情。
而旁边的黄氏兄弟赶紧介绍道:“说起来这事很巧,徐太史难得回乡省闲一趟,正好赶上柳老弟大驾光临,柳老弟,当今西学,徐太史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代宗师啊!”
柳鹏也笑着说道:“那就多谢徐太史了,在下年纪虽小,却最喜欢博物致知之学,家中早就办了一家书屋,虽无魏晋写本宋元珍籍,但也有心汇聚百家之书,早就立志要多收几本西学之书,前次得蒙太史相赠宝卷不胜欣喜,赠书我已经一一读过,又特意令人抄写数套备存。”
旁边江清月给柳鹏补充了两句:“我家的书屋虽然不敢说登州第一,但是论收书之多,绝对称得上黄县第一,光是前次到临清买办医书,就一口气买了好几百种医书!”
徐光启不由稍稍失望,早期中国天主教的发展路线一向是专走上层路线,象徐光启这么一位进士老爷入教之后就带动了整个徐氏一族都加入天主教,徐光启原本对柳鹏也抱有厚望,觉得柳鹏既然仰慕西学,那肯定也会对天主教有所好感,即便不能成为教友,也能成为一位慕道友,给天主教在山东的发展提供很大助力。
只是听柳鹏的口气,他之所以喜好西学,纯粹只是爱读书喜博物的少年心性,不由稍稍失望,不过他也知道许多事情实在急不得:“柳少既然有心汇聚天下百家之书,那真是美事一桩啊!至于西学之书,请柳少只管放心,只要我手上能找到的西学书籍,我都会再赠送一套过去,省得柳少万一遗失了原本心痛不已!对了,我手里还有西洋天主教士新出的几卷西学之书,不知柳少可有兴趣?”
他刚才听柳鹏说过,他赠与柳鹏的几种书籍,柳鹏不但亲自读过而且派人抄写数套备存,那自然是把自己的赠书视若珍宝,生怕遗失了原本,而他在中国天主教中的地位超然,弄到几部西学书籍自是易事,至于什么“天主教士新出的西学之收”,大多都是天主教的传教书籍,只有少数才是翻译过来的技术书籍。
而柳鹏不想在这个问题纠缠太多,倒是突然问起了另一件事:“对了,请问徐太史,你亲赠的几何原本这部大书我已经读过了,此书可以说是极好极好,不过这样的好书自然不能我一人独享,正所谓“要把金针度与人”,我也准备在龙口开个小书院,用这部几何原本授业,只是几何原本的译本只有六卷,不知余下九卷何时译出?”
柳鹏准备在龙口开个小书院这件事情,连江清月都是第一次听说,她不由小小地吃了一惊。
只不过柳鹏说的那部《几何原本》,江清月自己是读不懂的,就是谷梦雨这样聪慧的人都读不大懂,也只有柳鹏自己通读了一遍,然后下了一个结论:“如今的中华,能读懂这部几何原本的人确实不多,一千人读书人之中也未必有一个读懂的,何况一千个读书人之中未必有一个读书人愿意读这部几何原本的!”
但柳鹏也没说自己到底读懂没读懂,原本以江清月的想法柳鹏肯定是没读懂,反正柳鹏读过一遍之后,就把这套书束之高阁。但是她没想到虽然柳鹏没用心钻研这部《几何原本》,但是却准备在龙口办个小书院传授这部《几何原本》。
而徐光启也是被柳鹏的问题问得有些略显难堪,虽然他早就一直说要译完整部几何原本,但是一直是个烂尾楼工程,特别是他这些年事务繁忙,几何原本的翻译就一直被搁置下来。
只是些许难堪之外却是说不尽的兴奋,徐光启觉得翻译这几何原本是他人生最美妙的几件事之一,事实上几何原本确确实实是近世科学的基础之一,而且徐光启也绝对堪称后世高中生的死敌,几何这门把他们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学问,就是徐光启引入中国,后世谈及徐光启的时候,肯定会谈及他翻译的这部几何原本。
但是他这番心声很少得到时人的理解,大家一心只盯着时文和各种通俗小说,连四书五经都不大愿意读,经世之书就读得更少,而且这部几何原本连经世之书都算不上,在大明朝根本没有什么人愿意去读,因为柳鹏这么一提,徐光启觉得美滋滋。
“好!余下几章我会尽快译出来!”徐光启兴奋地问道:“柳少,要不要我给你找一个精通几何原本的名师?”
有一个精通几何原本的名师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柳鹏知道徐光启推荐过来的名师肯定是一个天主教徒,现在就让天主教进入龙口根本不是什么美事,反而会惹出许多乱子来,因此柳鹏笑了起来:“徐太史,您这就不够意思,我这是想培养一批我自己的私淑弟子出来,以后我就靠这帮弟子吃饭了,您这可是跟我抢饭吃!”
虽然柳鹏没说自己的真实年龄,而他说话办事都十分老成,徐光启和黄氏兄弟估计他年龄的时候都特意加了两三岁,但是即使如此他们眼中的柳鹏也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少年而已,这么一个少年应当还是处于读书知礼的年纪,说要培养一批私淑弟子出来,口气自然是狂得没边。
只是黄氏兄弟曾经听黄体仁交代过,不能用年龄来估量这位柳鹏柳大少,再说谁在这个年纪没有一点年少轻狂,因此他们兄弟当即把话题接过去了:“没想到柳少竟然有这么一番雄心壮志,难怪家父如此看重柳少,只是刚才柳夫人说起,柳少与家父有过万金一诺的故事!”
“是啊,有这么一回事!”柳鹏当即答道:“我这次到松江府来,就是为了践行这万金一诺,一千五百担今年的新茧已经运到码头,就等两位兄长过去提货!”
黄氏兄弟不是天主教徒,对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没有什么兴趣,对什么几何原本也没有兴趣,因此他们更关心柳鹏送来的这一千五百担蚕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