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崖洲问题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挣扎求活最新章节!
马淳说要贺质帮他,贺质能说什么,既然弯下了膝盖想要活命,就得服从马淳乖乖为他做事。这个男人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只能跪倒在地深深叩首道:“属下贺质谨遵主公之命。”
“伯礼兄,你目前的情况也不适合带兵了。嗯,我有个直属部门情报司,主事参军叫秦川人,你就在他下面担任副主事。把你放在崖洲那些部署召集过来,挂在情报司下面,新设立一个政策分析室,由你来负责。你的职责就是综合分析崖洲和其他各国治政优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可行方案,形成书面报告直接提交给我。”
“诺!属下必定竭尽全力报效主公。”
马淳这个任命是有自己考量的。情报的重要性,不仅是后世任何一个人都清楚明白,就连当世各国也非常重视。
曹魏的进奏曹,蜀汉的军议司,还有东吴解烦卫,都是各国精英组成由各国皇帝亲信掌控的情报机构。为各国刺探敌国军情、朝堂变动提供情报支持。
而马淳早在十年前就有了组建专门的情报机构的想法,在当初以秦川人为首的忠义县宣传队基础上,挑选部分军校优秀毕业生以及各行业民间人士,亲自培训,最后设立了情报司。
最开始情报司由甘昌负责整理汇总,秦川人负责安排情报人员前往各国收集情报信息,主要目标是崖洲岛以外地区。
可是随着他治下地区越来越大,而马淳前身毕竟只是个小工厂主,虽然在穿越过来这些年里努力学习当世国情政治,依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他凭着热情和前世那些零零碎碎从网络获取的各种论点,逐一在崖洲岛实施。要说他算是幸运的,在这个蛮荒的岛上,即便很多治政策略出现问题,还是给了他充足的纠错时间。若是在其他几个拥有完整的官僚系统,朝廷统治严密的郡县,他的这些打破常规、近乎儿戏般的治政措施,早就会引起当地顽固势力的反对,从而导致境内一片混乱。
一个完善的统治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试错,最终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统治模式。
马淳的优势在于,崖洲岛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官僚系统的原始地区,当地各族只有约定俗成的那些族规、风俗,而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
亶洲四岛还有三韩地区也一样,说是有国家的说法,但更像原始部落联盟。有的甚至连文字都没有形成,更不要说拥有完善的法律系统。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他治下的官吏,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从他办的学校里出来的普通百姓子弟。这些人以前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乡寺一级或以上的官吏,全然不清楚朝廷法度。
他们天然就认为老师马淳是正确的,认为马淳所说的就是真正的朝廷制度,就算出错了,那也是朝廷制度不行,老师能够及时改变过来,那都是老师的功劳,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就算多年以后,他们也逐渐了解了与崖洲完全不同的朝廷治政模式。但习惯已经养成,而且崖洲富庶冠绝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又没有抱团抵抗的宗族势力,谁又会质疑马淳治政呢?难道崖洲那些让百姓富庶的政策因为与朝廷不一样,而提出要改回到那种让自己饱受苦难的模式中去?
那不是傻是什么?不怕家里老人唾弃责骂吗?
但是马淳却慢慢的发现,与魏蜀吴传统严谨的治政模式相比,崖洲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内部危机。特别是这两年,当他们将交州其他郡县收入治下,这种危机就慢慢的显现出来。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就像一座火山,内部翻涌膨胀,或许有一天就会骤然爆发。
很简单,这个火山源头就是宗族势力。
崖洲原本没有多少人口,慢慢吸引流民入迁才逐步形成繁荣局面。这些流民零零散散来到崖洲岛,形成不了真正的宗族势力。而马淳以县寺、乡寺、村里为单位的庞大官僚体系,也保证了他的统治能够深入到最基层。这也使得宗族势力没有生存的基础。
可是其他几个郡县就不一样,他们原本就是将宗族以外的百姓打成流民送到崖洲岛,剩下的所有地方都是由各个地方豪强、宗族势力所控制。
崖洲军队虽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势如破竹般取得了这些地盘。但只是因为这些地方势力知道崖洲军队的强大,以前也是和崖洲岛有紧密的经济来往,才欢迎崖洲官员入主郡县。
这么多年和崖洲岛密切来往、商业贸易,使得他们对崖洲岛规矩非常熟悉。他们也知道马淳不允许私人拥有过多的土地,但他们更清楚规则的漏洞。
因为马淳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一方面他们表示愿意将土地出售给崖洲当局,以换取钱财或者当局开办的各大工坊的股份;另一方面,他们将土地名义上分给家族成员个人手里,只要不超过马淳规定的田亩数,当局就没有办法来要求出售多余土地。
这些现象几乎不用人教,各地郡县普遍存在。
崖洲当局也有难处,交州地域广大,虽然看上去在册田亩不多,但架不住丈量统计。
因为马淳的规矩对各地豪强宗族有利,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阻挠当局丈量土地的行为,甚至还将隐匿土地一一指出,希望接受丈量,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丈量行动。
马淳以及崖洲当局惊恐的发现,不算本岛以及亶洲四岛和辽东地区,也不算实际控制的东南小国殖民地。仅仅新收的交州七郡,丈量出来的耕地就达到五千万亩。
若是再加上本岛五百万亩,亶洲四岛一千万亩,辽东四百万亩,还有各殖民地的六百万亩,马淳治下可耕土地已经达到七千五百万亩。当然了,除了本岛和辽东、亶洲以种植粮食为主,殖民地和交州七郡绝大部分耕地种植的都是甘蔗、果树、橡胶等经济作物。
即便如此,以辽东、亶洲一年一季,和本岛一年三熟的粮食产量,足够供养一千万人口一年所食。也就是说,按照眼下各国户籍人口,马淳治下的粮食产量足够养活三国百姓。
但是,我们还要来个但是,以崖洲当局财力,即便那些工坊股份加价转让,也不足以买下数以千万亩的耕地。
这就是马淳停止了北上步伐,迟迟不愿逐鹿天下的原因。他已经没有钱来购买天下数以亿计的耕地了。
就算乐观估计,大部分世族豪强誓死不愿投降,马淳军可以破其家收其土地资财。但只要其中一成豪强投降,也足够摧毁崖洲经济。
还有就是,如果豪强宗族将土地假意分给族人,实际上还是控制在自己手里,那么马淳依然会面临土地集中兼并的根本性问题,这个国家还会陷入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死循环里,那他所做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或许只有以贺质为代表的那些清醒的士人精英,才能找出一条相对科学的道路,弥补漏洞,使华夏百姓少受一些盘剥之苦、战争之痛。
马淳说要贺质帮他,贺质能说什么,既然弯下了膝盖想要活命,就得服从马淳乖乖为他做事。这个男人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只能跪倒在地深深叩首道:“属下贺质谨遵主公之命。”
“伯礼兄,你目前的情况也不适合带兵了。嗯,我有个直属部门情报司,主事参军叫秦川人,你就在他下面担任副主事。把你放在崖洲那些部署召集过来,挂在情报司下面,新设立一个政策分析室,由你来负责。你的职责就是综合分析崖洲和其他各国治政优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可行方案,形成书面报告直接提交给我。”
“诺!属下必定竭尽全力报效主公。”
马淳这个任命是有自己考量的。情报的重要性,不仅是后世任何一个人都清楚明白,就连当世各国也非常重视。
曹魏的进奏曹,蜀汉的军议司,还有东吴解烦卫,都是各国精英组成由各国皇帝亲信掌控的情报机构。为各国刺探敌国军情、朝堂变动提供情报支持。
而马淳早在十年前就有了组建专门的情报机构的想法,在当初以秦川人为首的忠义县宣传队基础上,挑选部分军校优秀毕业生以及各行业民间人士,亲自培训,最后设立了情报司。
最开始情报司由甘昌负责整理汇总,秦川人负责安排情报人员前往各国收集情报信息,主要目标是崖洲岛以外地区。
可是随着他治下地区越来越大,而马淳前身毕竟只是个小工厂主,虽然在穿越过来这些年里努力学习当世国情政治,依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他凭着热情和前世那些零零碎碎从网络获取的各种论点,逐一在崖洲岛实施。要说他算是幸运的,在这个蛮荒的岛上,即便很多治政策略出现问题,还是给了他充足的纠错时间。若是在其他几个拥有完整的官僚系统,朝廷统治严密的郡县,他的这些打破常规、近乎儿戏般的治政措施,早就会引起当地顽固势力的反对,从而导致境内一片混乱。
一个完善的统治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试错,最终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统治模式。
马淳的优势在于,崖洲岛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官僚系统的原始地区,当地各族只有约定俗成的那些族规、风俗,而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
亶洲四岛还有三韩地区也一样,说是有国家的说法,但更像原始部落联盟。有的甚至连文字都没有形成,更不要说拥有完善的法律系统。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他治下的官吏,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从他办的学校里出来的普通百姓子弟。这些人以前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乡寺一级或以上的官吏,全然不清楚朝廷法度。
他们天然就认为老师马淳是正确的,认为马淳所说的就是真正的朝廷制度,就算出错了,那也是朝廷制度不行,老师能够及时改变过来,那都是老师的功劳,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就算多年以后,他们也逐渐了解了与崖洲完全不同的朝廷治政模式。但习惯已经养成,而且崖洲富庶冠绝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又没有抱团抵抗的宗族势力,谁又会质疑马淳治政呢?难道崖洲那些让百姓富庶的政策因为与朝廷不一样,而提出要改回到那种让自己饱受苦难的模式中去?
那不是傻是什么?不怕家里老人唾弃责骂吗?
但是马淳却慢慢的发现,与魏蜀吴传统严谨的治政模式相比,崖洲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内部危机。特别是这两年,当他们将交州其他郡县收入治下,这种危机就慢慢的显现出来。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就像一座火山,内部翻涌膨胀,或许有一天就会骤然爆发。
很简单,这个火山源头就是宗族势力。
崖洲原本没有多少人口,慢慢吸引流民入迁才逐步形成繁荣局面。这些流民零零散散来到崖洲岛,形成不了真正的宗族势力。而马淳以县寺、乡寺、村里为单位的庞大官僚体系,也保证了他的统治能够深入到最基层。这也使得宗族势力没有生存的基础。
可是其他几个郡县就不一样,他们原本就是将宗族以外的百姓打成流民送到崖洲岛,剩下的所有地方都是由各个地方豪强、宗族势力所控制。
崖洲军队虽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势如破竹般取得了这些地盘。但只是因为这些地方势力知道崖洲军队的强大,以前也是和崖洲岛有紧密的经济来往,才欢迎崖洲官员入主郡县。
这么多年和崖洲岛密切来往、商业贸易,使得他们对崖洲岛规矩非常熟悉。他们也知道马淳不允许私人拥有过多的土地,但他们更清楚规则的漏洞。
因为马淳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一方面他们表示愿意将土地出售给崖洲当局,以换取钱财或者当局开办的各大工坊的股份;另一方面,他们将土地名义上分给家族成员个人手里,只要不超过马淳规定的田亩数,当局就没有办法来要求出售多余土地。
这些现象几乎不用人教,各地郡县普遍存在。
崖洲当局也有难处,交州地域广大,虽然看上去在册田亩不多,但架不住丈量统计。
因为马淳的规矩对各地豪强宗族有利,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阻挠当局丈量土地的行为,甚至还将隐匿土地一一指出,希望接受丈量,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丈量行动。
马淳以及崖洲当局惊恐的发现,不算本岛以及亶洲四岛和辽东地区,也不算实际控制的东南小国殖民地。仅仅新收的交州七郡,丈量出来的耕地就达到五千万亩。
若是再加上本岛五百万亩,亶洲四岛一千万亩,辽东四百万亩,还有各殖民地的六百万亩,马淳治下可耕土地已经达到七千五百万亩。当然了,除了本岛和辽东、亶洲以种植粮食为主,殖民地和交州七郡绝大部分耕地种植的都是甘蔗、果树、橡胶等经济作物。
即便如此,以辽东、亶洲一年一季,和本岛一年三熟的粮食产量,足够供养一千万人口一年所食。也就是说,按照眼下各国户籍人口,马淳治下的粮食产量足够养活三国百姓。
但是,我们还要来个但是,以崖洲当局财力,即便那些工坊股份加价转让,也不足以买下数以千万亩的耕地。
这就是马淳停止了北上步伐,迟迟不愿逐鹿天下的原因。他已经没有钱来购买天下数以亿计的耕地了。
就算乐观估计,大部分世族豪强誓死不愿投降,马淳军可以破其家收其土地资财。但只要其中一成豪强投降,也足够摧毁崖洲经济。
还有就是,如果豪强宗族将土地假意分给族人,实际上还是控制在自己手里,那么马淳依然会面临土地集中兼并的根本性问题,这个国家还会陷入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死循环里,那他所做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或许只有以贺质为代表的那些清醒的士人精英,才能找出一条相对科学的道路,弥补漏洞,使华夏百姓少受一些盘剥之苦、战争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