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谢赞的心态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挣扎求活最新章节!
东吴朝廷派出的议和使者身份特殊,让马淳不得不亲自接待。
谢赞不用说了,作为马淳的授业恩师,不管当初是否为了谢氏家族利益,将他赈济山阴雪灾百姓的功绩送与甘瑰,还是借着收徒仪式的名义攀上了当时太子孙登的大腿。
虽然只是顺水推舟,但至少给了马淳出仕的机会,让马淳能够一只脚踏入东吴官场,从而成就了如今的事业。
这点马淳不得不认,况且谢赞还有老师的名分,从哪个角度来说,马淳都是山阴谢氏的门生故吏,谢赞天然就拥有马淳半个主人的名分。
当年董卓为何为天下诸侯所摒弃,就是因为他董氏原本就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却因政斗杀了袁氏家主,袁绍的叔叔袁槐。
以故吏而杀其主,为天下士人视为大逆不道。所以才有了所谓的十三路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事件出现,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进入群雄争霸的乱世。
后世很多史学家以为,董卓是因为武将专权,擅自废立皇帝才使得各路诸侯起兵讨伐,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汉朝特别是东汉,外戚、大将军专权是有传统的。当年梁冀连小皇帝都毒死了,也不见各地刺史郡守起兵反对,最多给他取了个跋扈将军的名号,为何?还不是梁冀虽然把持朝政、欺凌皇族,但他依然遵循士人传统,没有侵犯士人权益。
董卓就不一样,先前他还比较尊重士人,提拔了许多名士进京担任要职。即便滥杀无辜百姓,淫乱宫闱,擅自废立天子,依然没有多少人要反对他的意思,最多也就持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因为政见不同,被老狐狸袁槐阴了一下就愤而举起屠刀杀掉故主袁氏,从而激起了士人愤怒,纷纷起兵征讨他。
要知道董卓把持着朝政,在当时算是正统。而袁绍以区区渤海太守之职矫诏起兵,却赢得了天下各州郡响应。并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起兵群雄大多都是董卓任命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董卓的故吏。
由此可见,门生故吏的传统,在当时是多么牢不可破的规则。
而马淳从出仕开始就大办学校,广收弟子,立志于把自己的学说传播于世。也隐隐利用这个时代的规则,把崖洲岛以及辽东、亶洲四岛等等地区在自己学生们的治理下,顺利达到改变世家大族统治的传统。
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谢赞的出面,对于马淳来说,决计不是普通使者那么简单,马淳必须小心应对,以免激起当世士人以及弟子们的反感。
还有副使华覈。此人当年不仅是马淳在山阴做百姓时的县令,算是马淳父母官。还是陆胤的好友,陆胤入狱后竭力营救友人,更是陆胤的恩人。
陆胤又是马淳当年直接上司,尽管他收了马淳很多好处,但也为马淳在崖洲岛发展提供了保护伞,让马淳从无到有发展到如此庞大势力提供最大的助力。他不管从哪种身份来说,都必须对华覈摆出尊重的姿态来迎接。
这二人作为使者,明显就是朝廷极为重视马淳,将他所有一切调查的清清楚楚,针对马淳出身、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精挑细选出来的人选。
十二月三十日,当朝廷船队在崖洲岛舰队护卫下,缓缓入港。当中一艘红漆大船上,两位紫袍官员正仔细观看琼山港沿岸繁华盛况。
当先而立的紫袍白发老者,正是马淳老师谢赞谢伟庆。十几年来,谢赞虽然白发丛生,但喜爱纵情山水的他依然身姿挺拔脸色红润,宛如三十余岁的中年人。
而一边年仅三十的华覈,却因为常年伏案修史,消瘦的背部略显弯曲。鬓角隐现华发可以看出他在京城过的并不舒心,远没有在山阴当县令时的意气风发。
“永先,老夫隐居山林数十年,早已不问俗事,与我那学生马子厚也已多年未见。如今朝廷以国家安危相托,委我出使崖洲岛招抚与他。老夫虽以国事为重,勉强出山,但马子厚素来顽劣,老夫也无几分把握啊。”
谢赞虽然嘴上说着没有把握,但看到琼山港一片繁华景象,联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家学生一手打造,而马淳又是自己慧眼识才从乡野间找出来的得意弟子。早已把当年自己险些把这个有着危险思想的学生逐出师门的过往忘的一干二净,心中唯有得意与狂喜。
作为乱世豪门士族,最擅长的就是投资未来。无数事例证明,只要压对了人,就能让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区的家族保持百年不败的兴旺。
当年刘秀起兵,就是因为河北豪强看中他有问鼎天下的潜质,便不遗余力出钱出人支持他,才使得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东汉开国之主。而河北那些在西汉时只能排在二三流的地方豪强,一跃成为东汉顶级豪门,开启了他们两百余年长盛不衰的家族地位。
到如今,汉室统治已成过往,但这些世家豪族依然还是曹魏赖以统治的依靠。
而谢氏,当年也是因为押宝到孙氏,将嫡女嫁给孙权为妻,极力支持孙氏入主江东,从而使得家族子弟纷纷入仕东吴。只是由于谢夫人早亡,子弟们才能平庸,才慢慢流入二等士族。
可是谢赞没想到,自己一时兴起收的弟子马淳,竟然开创出如此庞大的基业。当消息传到山阴,怎不令他信息若狂,当即就要率家族年轻子弟前往崖洲岛面见马淳,以求谢氏再度腾飞。
至于当年与弟子马淳的一些龃龉,在谢赞眼里根本不算什么。老师和弟子之间,就算有天大的矛盾,只要还存在那层关系,没有昭示天下逐出师门,那就是铁一般的事实,谁都抹灭不了。况且当年马淳要进京营救甘瑰,自己不还是出了一把力嘛,早就没了那层隔阂了。
马淳是东吴乱臣贼子?更加是无稽之谈。熟知历史的他,对那些所谓的什么天下有德者居之那一套根本就不屑一顾。
历史是当权者书写的,只有有力者才最终能取得天下。而书写历史的,不就是像自己这样的史家传人、律学专家、东吴名士吗?
作为马淳授业恩师,谢氏若是投入马淳麾下,那不正是马淳应该倒履相迎,帮助马淳治理天下最合适的贤才吗?
所以谢赞还没来得及挑选子弟南下,便接到朝廷诏令,让他入京担任侍中,并且率领使者团队南下崖洲岛招抚马淳。他立马答应,全然不顾维持了几十年的隐士身份,欣然奉诏入朝,全程连句废话都没有。
东吴朝廷派出的议和使者身份特殊,让马淳不得不亲自接待。
谢赞不用说了,作为马淳的授业恩师,不管当初是否为了谢氏家族利益,将他赈济山阴雪灾百姓的功绩送与甘瑰,还是借着收徒仪式的名义攀上了当时太子孙登的大腿。
虽然只是顺水推舟,但至少给了马淳出仕的机会,让马淳能够一只脚踏入东吴官场,从而成就了如今的事业。
这点马淳不得不认,况且谢赞还有老师的名分,从哪个角度来说,马淳都是山阴谢氏的门生故吏,谢赞天然就拥有马淳半个主人的名分。
当年董卓为何为天下诸侯所摒弃,就是因为他董氏原本就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却因政斗杀了袁氏家主,袁绍的叔叔袁槐。
以故吏而杀其主,为天下士人视为大逆不道。所以才有了所谓的十三路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事件出现,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进入群雄争霸的乱世。
后世很多史学家以为,董卓是因为武将专权,擅自废立皇帝才使得各路诸侯起兵讨伐,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汉朝特别是东汉,外戚、大将军专权是有传统的。当年梁冀连小皇帝都毒死了,也不见各地刺史郡守起兵反对,最多给他取了个跋扈将军的名号,为何?还不是梁冀虽然把持朝政、欺凌皇族,但他依然遵循士人传统,没有侵犯士人权益。
董卓就不一样,先前他还比较尊重士人,提拔了许多名士进京担任要职。即便滥杀无辜百姓,淫乱宫闱,擅自废立天子,依然没有多少人要反对他的意思,最多也就持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因为政见不同,被老狐狸袁槐阴了一下就愤而举起屠刀杀掉故主袁氏,从而激起了士人愤怒,纷纷起兵征讨他。
要知道董卓把持着朝政,在当时算是正统。而袁绍以区区渤海太守之职矫诏起兵,却赢得了天下各州郡响应。并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起兵群雄大多都是董卓任命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董卓的故吏。
由此可见,门生故吏的传统,在当时是多么牢不可破的规则。
而马淳从出仕开始就大办学校,广收弟子,立志于把自己的学说传播于世。也隐隐利用这个时代的规则,把崖洲岛以及辽东、亶洲四岛等等地区在自己学生们的治理下,顺利达到改变世家大族统治的传统。
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谢赞的出面,对于马淳来说,决计不是普通使者那么简单,马淳必须小心应对,以免激起当世士人以及弟子们的反感。
还有副使华覈。此人当年不仅是马淳在山阴做百姓时的县令,算是马淳父母官。还是陆胤的好友,陆胤入狱后竭力营救友人,更是陆胤的恩人。
陆胤又是马淳当年直接上司,尽管他收了马淳很多好处,但也为马淳在崖洲岛发展提供了保护伞,让马淳从无到有发展到如此庞大势力提供最大的助力。他不管从哪种身份来说,都必须对华覈摆出尊重的姿态来迎接。
这二人作为使者,明显就是朝廷极为重视马淳,将他所有一切调查的清清楚楚,针对马淳出身、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精挑细选出来的人选。
十二月三十日,当朝廷船队在崖洲岛舰队护卫下,缓缓入港。当中一艘红漆大船上,两位紫袍官员正仔细观看琼山港沿岸繁华盛况。
当先而立的紫袍白发老者,正是马淳老师谢赞谢伟庆。十几年来,谢赞虽然白发丛生,但喜爱纵情山水的他依然身姿挺拔脸色红润,宛如三十余岁的中年人。
而一边年仅三十的华覈,却因为常年伏案修史,消瘦的背部略显弯曲。鬓角隐现华发可以看出他在京城过的并不舒心,远没有在山阴当县令时的意气风发。
“永先,老夫隐居山林数十年,早已不问俗事,与我那学生马子厚也已多年未见。如今朝廷以国家安危相托,委我出使崖洲岛招抚与他。老夫虽以国事为重,勉强出山,但马子厚素来顽劣,老夫也无几分把握啊。”
谢赞虽然嘴上说着没有把握,但看到琼山港一片繁华景象,联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家学生一手打造,而马淳又是自己慧眼识才从乡野间找出来的得意弟子。早已把当年自己险些把这个有着危险思想的学生逐出师门的过往忘的一干二净,心中唯有得意与狂喜。
作为乱世豪门士族,最擅长的就是投资未来。无数事例证明,只要压对了人,就能让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区的家族保持百年不败的兴旺。
当年刘秀起兵,就是因为河北豪强看中他有问鼎天下的潜质,便不遗余力出钱出人支持他,才使得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东汉开国之主。而河北那些在西汉时只能排在二三流的地方豪强,一跃成为东汉顶级豪门,开启了他们两百余年长盛不衰的家族地位。
到如今,汉室统治已成过往,但这些世家豪族依然还是曹魏赖以统治的依靠。
而谢氏,当年也是因为押宝到孙氏,将嫡女嫁给孙权为妻,极力支持孙氏入主江东,从而使得家族子弟纷纷入仕东吴。只是由于谢夫人早亡,子弟们才能平庸,才慢慢流入二等士族。
可是谢赞没想到,自己一时兴起收的弟子马淳,竟然开创出如此庞大的基业。当消息传到山阴,怎不令他信息若狂,当即就要率家族年轻子弟前往崖洲岛面见马淳,以求谢氏再度腾飞。
至于当年与弟子马淳的一些龃龉,在谢赞眼里根本不算什么。老师和弟子之间,就算有天大的矛盾,只要还存在那层关系,没有昭示天下逐出师门,那就是铁一般的事实,谁都抹灭不了。况且当年马淳要进京营救甘瑰,自己不还是出了一把力嘛,早就没了那层隔阂了。
马淳是东吴乱臣贼子?更加是无稽之谈。熟知历史的他,对那些所谓的什么天下有德者居之那一套根本就不屑一顾。
历史是当权者书写的,只有有力者才最终能取得天下。而书写历史的,不就是像自己这样的史家传人、律学专家、东吴名士吗?
作为马淳授业恩师,谢氏若是投入马淳麾下,那不正是马淳应该倒履相迎,帮助马淳治理天下最合适的贤才吗?
所以谢赞还没来得及挑选子弟南下,便接到朝廷诏令,让他入京担任侍中,并且率领使者团队南下崖洲岛招抚马淳。他立马答应,全然不顾维持了几十年的隐士身份,欣然奉诏入朝,全程连句废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