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发不可收拾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权道同谋最新章节!
说来还真是有意思,对于上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他想了很多的问题去问,几乎把每个要点怎么答都问了个明明白白,这才动笔。可现在到了这个更难啃的“钻石级骨头”,他竟然只是问了这个大的方向,然后竟然没再细问,而是提笔就写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又或许是经历刚才那道简答题的“炼狱”之后,他已经得到了飞升,不再拘泥于事事问于独特能力,而逐渐将这种摆布能力融入到了血液中。
只见他下笔如有神,龙飞凤舞。
他是这么回答的。
第一步,直接回答所问。
对于这种越来越多的“史上之最”,我个人认为是好事,因为这种“史上之最”多是网民所封。我们国家的网民现在至少有七八亿之多,虽然说他们有“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等弊端,也有时会出现被人利用和误导的现象,但是从正常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意愿表达还是事出有因的,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普遍民意。
他们之所以评出这些“史上之最”,不管是通过“人肉搜索”,还是各种深挖花边材料,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想反映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而事实也证明,他们这些“知情”和“参与”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能说事事准确,可绝对是言之有物。
要知道,30%经查实后存在问题被免职,这个数据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很多人以为这35%比例非常低,因为至少有65%的人是被冤枉的。殊不知,就算是不具名或实名向纪委举报,也不可能达到100%的比例,因为举报并不意味着举证,就算是举证,能达到50%的立案率就已经算是很高了。
所以,这种高比例成功的网民“诉求”,恰恰证明这种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社会监督,已然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方式,作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不是对此进行抑制和管压,而恰恰相反,应该正视、直面这种新兴的网络监督方式,使之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种常态。
……
写到这儿,他才算是把这个针对问题的第一步回答写完。讲得有些多,却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接转起承之间,一下子就把对这种“史上之最”的监督方式应该直面、正视,而不是害怕、逃避甚至扼杀说得非常清楚。
……
挥洒之间,他的思绪已经刹不住闸,如滔滔江水般涌出,下笔更是如飞,根本停不下来。
他很快由立论转入到了论证阶段,很快就罗列出来几条关键要点。
只见他写道,要想真正做到直面而不是躲避,有以下几点非常关键:
第一,培养领导干部正确应对现代媒体特别是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端正观念,既不能不当回事,更不能躲之避之。
就象现在发生重大事故时,人们已经习惯了诘问责任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一样。领导干部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接纳甚至掌握、运用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技巧和方法。新兴事物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如果连这点直面和承担的勇气都没有,那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加强现有干部任用制度的落实。可能很多人会说,新的监督方式来了,干部任用制度也要跟着改变,加快创新。这句话固然没有错,可是我们往往在高呼创新之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35%被查实处置的干部,并不是干部任用制度创新不够,而是对现有干部任用制度的落实不够。
这些“史上最牛”之人,一些是因为裙带关系,不是哪个领导的小姨子就是小舅子,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闺女。照理说举贤不避亲,这本无可非议,可是这些儿子、闺女、小舅子、小姨子们没有经过任何合法的组织程序,就堂而皇之地提干、升职,导致一个个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县委副书记、镇长等等,明目张胆至此,这本身就是对干部任用制度的践踏。
还有的不是明显的裙带关系,却暗地里跑官要官,一次次破格提拔,最后也成为了史上之最系列,最后在查处中轰然落马。
这一个个令人痛心的例子,组成了这35%比例的群体,而究其根本,就是对现有干部制度的漠视甚至是无视。要想从根子上杜绝这种“史上之最”带来的危险,必须从加强落实上下功夫。如果真正落实了,那么心中坦荡荡,即便被曝光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也不怕人来查,经组织核查无误,再颁一个“史上最经得起考验的市长”称号,那该有多好。
第三,强化对新闻媒体的引导。在此强调这个,不是说不允许新闻媒体对此类“史上之最”的报道,而是说作为喉舌,新闻媒体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很重要,既不要把新兴网络传播方式拒之门外,但也不要抓住一点过于放大,导致“渲染暴力”的发生。
就举前段时间的“史上最讲究的科委负责人”为例,网上曝光了一位科委负责人衣着光鲜、穿着鞋套在一家农业科技基地视察的图片,引来舆论大哗,网上一片声讨,甚至风传该单位迫于媒体压力,不得不将该负责人雪藏甚至除名,以度过“媒体危机”。
而据后来的网络探密显示,该农业科技基地属于对菌群进入要求非常严格的单位,穿鞋套参观,是工作要求而并非摆阔气、穷讲究,这个科委负责人是被冤枉的!只是,这个探密出得晚了些,离该负责人遭受“渲染暴力”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而且这番“澄清”式的探密与爆炸式的原新闻相比,关注程度就差得远了,大有恶果已经铸成、再言其它已是多说无益的态势。
所以,强化对新闻媒体的引导,使之保持强好的“度”,是对社会公众负责,更是对领导干部自身负责的关键所在。
第四,完善社会监督体制的实现和表达方式。作为领导干部来说,要直面这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而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说,如何规范这种方式,将其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新形式予以明确,并逐渐形成长效的体制机制,非常重要。
换句话说,网络监督作为新兴事物,方兴未艾,不光对于领导干部很重要,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很重要,需要逐步提升和规范网民的有效发言发式,避免“恶意攻击”、“蓄意报复”、“过度暴力”等现象产生,使这个新兴事物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渠道。
……
答题答到了这儿,又结合了一些实际情况,他算是基本答完了。要说这番作答,还真是挺见功力的。对于这类从未见过的时政热点题目,回答的关键,就在于推陈出新、自圆其说。他刚才回答的这几个要点,还真是充分体现了这两点。
要说推陈出新,这四点立意都比较新,尤其是前两点。
一是提升领导干部应对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能力,这一点径直接着立论阐述而来,让人读着非常解渴,也能够给评判官造成一种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印象,从而产生较强的共鸣感。一有共鸣,这分就肯定给得高了。
二是立足于加强现有干部任用制度的落实,而不是一味呼吁制度创新。这一点是非常符合评判官口味的!因为评判官在现实中往往是领导,领导最希望看到和听到的,不是总觉得制度不好,需要加强制度创新,而是把现有制度扎扎实实地贯彻好、落实好。再加上他在这其中举了一些例子,证明事实也是如此,就更加有说服力了。
这两个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关键要点一经答出,就至少能够得到一半以上的分数。
而第三、第四条要点,有可能其他考生也会想到,只不过他们是把这两条作为最重要的写在前面,所以让人感觉难有新意。可他的作答却不是这样,把最具新意的两个要点放在前面,这两个相对平一些的要点放在后面,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论证相对完善,做到“自圆其说”。所以,评判官一看到这儿,就会频频点头,说道:“嗯!这个考生还真是答得不错,思路非常清楚,既能够新事新办,还能够考虑周全,这题肯定能得高分!”
何为新事新办,考虑周全,这不就是“推陈出新”、“自圆其说”的口语化解释么?
他最后又写了一句综上所述,说了说总结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他停下了笔,整篇试卷全部回答完毕!
看了看时间,这么一道大题,竟然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也就是说,刚才还在担心时间不够用,这会儿竟然节省出来近五十分钟的时间来。
这就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真正找到了诀窍,“咔咔咔”写出来,那种思绪如飞的感觉,就象竹筒倒豆子一样,想拦都拦不住。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小澎湃,就在回答最后这道大题的时候,他找到了以前路晴和他提到那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而写完最后一个字,收笔的那一刹那,真是很有打太极拳抱拳收势的感觉。
言而未尽,一切尽在不言中。
说来还真是有意思,对于上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他想了很多的问题去问,几乎把每个要点怎么答都问了个明明白白,这才动笔。可现在到了这个更难啃的“钻石级骨头”,他竟然只是问了这个大的方向,然后竟然没再细问,而是提笔就写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又或许是经历刚才那道简答题的“炼狱”之后,他已经得到了飞升,不再拘泥于事事问于独特能力,而逐渐将这种摆布能力融入到了血液中。
只见他下笔如有神,龙飞凤舞。
他是这么回答的。
第一步,直接回答所问。
对于这种越来越多的“史上之最”,我个人认为是好事,因为这种“史上之最”多是网民所封。我们国家的网民现在至少有七八亿之多,虽然说他们有“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等弊端,也有时会出现被人利用和误导的现象,但是从正常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意愿表达还是事出有因的,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普遍民意。
他们之所以评出这些“史上之最”,不管是通过“人肉搜索”,还是各种深挖花边材料,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想反映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而事实也证明,他们这些“知情”和“参与”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能说事事准确,可绝对是言之有物。
要知道,30%经查实后存在问题被免职,这个数据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很多人以为这35%比例非常低,因为至少有65%的人是被冤枉的。殊不知,就算是不具名或实名向纪委举报,也不可能达到100%的比例,因为举报并不意味着举证,就算是举证,能达到50%的立案率就已经算是很高了。
所以,这种高比例成功的网民“诉求”,恰恰证明这种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社会监督,已然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方式,作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不是对此进行抑制和管压,而恰恰相反,应该正视、直面这种新兴的网络监督方式,使之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种常态。
……
写到这儿,他才算是把这个针对问题的第一步回答写完。讲得有些多,却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接转起承之间,一下子就把对这种“史上之最”的监督方式应该直面、正视,而不是害怕、逃避甚至扼杀说得非常清楚。
……
挥洒之间,他的思绪已经刹不住闸,如滔滔江水般涌出,下笔更是如飞,根本停不下来。
他很快由立论转入到了论证阶段,很快就罗列出来几条关键要点。
只见他写道,要想真正做到直面而不是躲避,有以下几点非常关键:
第一,培养领导干部正确应对现代媒体特别是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端正观念,既不能不当回事,更不能躲之避之。
就象现在发生重大事故时,人们已经习惯了诘问责任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一样。领导干部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接纳甚至掌握、运用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技巧和方法。新兴事物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如果连这点直面和承担的勇气都没有,那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第二,加强现有干部任用制度的落实。可能很多人会说,新的监督方式来了,干部任用制度也要跟着改变,加快创新。这句话固然没有错,可是我们往往在高呼创新之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35%被查实处置的干部,并不是干部任用制度创新不够,而是对现有干部任用制度的落实不够。
这些“史上最牛”之人,一些是因为裙带关系,不是哪个领导的小姨子就是小舅子,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闺女。照理说举贤不避亲,这本无可非议,可是这些儿子、闺女、小舅子、小姨子们没有经过任何合法的组织程序,就堂而皇之地提干、升职,导致一个个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县委副书记、镇长等等,明目张胆至此,这本身就是对干部任用制度的践踏。
还有的不是明显的裙带关系,却暗地里跑官要官,一次次破格提拔,最后也成为了史上之最系列,最后在查处中轰然落马。
这一个个令人痛心的例子,组成了这35%比例的群体,而究其根本,就是对现有干部制度的漠视甚至是无视。要想从根子上杜绝这种“史上之最”带来的危险,必须从加强落实上下功夫。如果真正落实了,那么心中坦荡荡,即便被曝光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也不怕人来查,经组织核查无误,再颁一个“史上最经得起考验的市长”称号,那该有多好。
第三,强化对新闻媒体的引导。在此强调这个,不是说不允许新闻媒体对此类“史上之最”的报道,而是说作为喉舌,新闻媒体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很重要,既不要把新兴网络传播方式拒之门外,但也不要抓住一点过于放大,导致“渲染暴力”的发生。
就举前段时间的“史上最讲究的科委负责人”为例,网上曝光了一位科委负责人衣着光鲜、穿着鞋套在一家农业科技基地视察的图片,引来舆论大哗,网上一片声讨,甚至风传该单位迫于媒体压力,不得不将该负责人雪藏甚至除名,以度过“媒体危机”。
而据后来的网络探密显示,该农业科技基地属于对菌群进入要求非常严格的单位,穿鞋套参观,是工作要求而并非摆阔气、穷讲究,这个科委负责人是被冤枉的!只是,这个探密出得晚了些,离该负责人遭受“渲染暴力”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而且这番“澄清”式的探密与爆炸式的原新闻相比,关注程度就差得远了,大有恶果已经铸成、再言其它已是多说无益的态势。
所以,强化对新闻媒体的引导,使之保持强好的“度”,是对社会公众负责,更是对领导干部自身负责的关键所在。
第四,完善社会监督体制的实现和表达方式。作为领导干部来说,要直面这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而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说,如何规范这种方式,将其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新形式予以明确,并逐渐形成长效的体制机制,非常重要。
换句话说,网络监督作为新兴事物,方兴未艾,不光对于领导干部很重要,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很重要,需要逐步提升和规范网民的有效发言发式,避免“恶意攻击”、“蓄意报复”、“过度暴力”等现象产生,使这个新兴事物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渠道。
……
答题答到了这儿,又结合了一些实际情况,他算是基本答完了。要说这番作答,还真是挺见功力的。对于这类从未见过的时政热点题目,回答的关键,就在于推陈出新、自圆其说。他刚才回答的这几个要点,还真是充分体现了这两点。
要说推陈出新,这四点立意都比较新,尤其是前两点。
一是提升领导干部应对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能力,这一点径直接着立论阐述而来,让人读着非常解渴,也能够给评判官造成一种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印象,从而产生较强的共鸣感。一有共鸣,这分就肯定给得高了。
二是立足于加强现有干部任用制度的落实,而不是一味呼吁制度创新。这一点是非常符合评判官口味的!因为评判官在现实中往往是领导,领导最希望看到和听到的,不是总觉得制度不好,需要加强制度创新,而是把现有制度扎扎实实地贯彻好、落实好。再加上他在这其中举了一些例子,证明事实也是如此,就更加有说服力了。
这两个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关键要点一经答出,就至少能够得到一半以上的分数。
而第三、第四条要点,有可能其他考生也会想到,只不过他们是把这两条作为最重要的写在前面,所以让人感觉难有新意。可他的作答却不是这样,把最具新意的两个要点放在前面,这两个相对平一些的要点放在后面,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论证相对完善,做到“自圆其说”。所以,评判官一看到这儿,就会频频点头,说道:“嗯!这个考生还真是答得不错,思路非常清楚,既能够新事新办,还能够考虑周全,这题肯定能得高分!”
何为新事新办,考虑周全,这不就是“推陈出新”、“自圆其说”的口语化解释么?
他最后又写了一句综上所述,说了说总结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他停下了笔,整篇试卷全部回答完毕!
看了看时间,这么一道大题,竟然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也就是说,刚才还在担心时间不够用,这会儿竟然节省出来近五十分钟的时间来。
这就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真正找到了诀窍,“咔咔咔”写出来,那种思绪如飞的感觉,就象竹筒倒豆子一样,想拦都拦不住。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小澎湃,就在回答最后这道大题的时候,他找到了以前路晴和他提到那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而写完最后一个字,收笔的那一刹那,真是很有打太极拳抱拳收势的感觉。
言而未尽,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