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大家一起来抓阄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秦长青李唤儿最新章节!
长孙无忌一愣,结果书本之后,也露出惊讶错愕的神色,他不得不承认,秦长青在治国方面,给出来的所有策略全都是可行的,也是完全适应大唐国情的。
相对而言,大方向治理方面,长孙无忌承认他不如秦长青,治国策略而言,秦长青第一,马周第二、岑文本第三!
让长孙无忌奇怪的是,秦长青的很多策略,其实往往和马周有些不谋而合。
马周这家伙,长孙无忌就时常的怀疑,这家伙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马周当年入仕,所提出来的很多证建,都领先当时很多名臣,可以说,马周就是朝堂的一股清流。
子任爷爷曾经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在评价马周的时候,可不一样:马周的《陈时政疏》是继贾生《治安策》以后,千古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毕竟,在唐朝的时候就能搞出来七天一休、一月一休,节假日休息、朝五晚五……这些都是太超前了。
可以说,现在的很多制度,一部分就是马周最早提出来的。
有次可见马周的牛逼之处,在古代,给自己起表字敢叫逼王的确实都是牛逼的神人!
但是,马周懂得劝谏的技巧,懂得细节的把握,李世民要大兴土木的时候,别人都是指着李世民的鼻子大骂,唯独马周不是。
人家马周不举尧禹三代之事,而以汉之文景为例劝说,说老李你不需要作到尧禹那样恶衣菲食,也别像汉武帝那样穷奢极侈就行了,反正我骂你不听,听了你不做,我也就不骂你了,你就自己寻思吧。
别人越骂李世民越想反抗,可马周不一样,越是这样说,李世民就越愧疚越听话,你说你气不气?
相对于马周而言,秦长青无非就是细节的把控,把事情想的太理所当然了,他觉得政令颁布下去,所有人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但他忽视了人心的贪婪和丑恶。
长孙无忌也懂了,李世民这是让他帮忙,给秦长青的奏疏补漏呢。长孙无忌自然也不能拒绝。
“陛下,秦侍郎这份奏疏,确实有独到之处。但凡涉及到的衙门、军队、州府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无条件听从,那个环节出错,那个环节的领导承担主要责任。但是……”
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一躬身,“秦侍郎的惩处有些过于轻微了,如果仅仅是免职,那惩处未免太小了。真的是大灾之年,和打一场战争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那个环节的官员出错,臣建议当即斩首!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勋贵望族,定斩不饶,这样才能让所有的部门谨记自己的使命,不会因为政见不合暗中下绊子……大灾、大战面前,应该放下一切内斗对外,而非置自己人于死地!”
长孙无忌的话说完,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关陇的人心里最不是滋味,不难看出来,长孙无忌的心没全在关陇身上,还是惦记江山社稷更多一点。
李世民点点头,“既然辅机都这么看中,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吧。”
嗯?
满朝文武同时错愕,李世民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还独断超纲了呢?这不是李世民的性格啊。
秦长青听闻,目光扫了一眼卢俊义,两个人开始了一阵眉目传情。
卢俊义脸懵逼,我同意啊,我同意,那本书我看了,完全可以,利国利民,你给我使眼色作甚?
面对卢俊义求助式的眼神询问,秦长青一脸无奈的做了一个口型:责任!
卢俊义瞬间明白了,顿时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话要说。”
“卢爱卿,想说什么?”李世民问。
“陛下,臣愿意在御史台培养一批干吏,潜心学习救灾之策,辅佐兵部。因为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免会出现疏漏,臣想请陛下同意,让御史台监督救灾的整个过程。任何人犯错,御史台除正常上报,还承担一部分严重的不查之过!”
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大笑,越看卢俊义越满意,“之一切后果又朕承担!”
“陛下,您体恤万民,甘愿承担后果。但身为朝堂的官员,理应主动承担责任,怎能把一切责任推脱在皇帝身上?更何况,时间没有两全法,调动军队就在也是的事情。天灾人祸从天而降,再坏也不能置之不理。御史台的职责就是监督天下官吏,所以臣认为,御史台该担的责任必须要担负起来。诚如许大人所说,事情发生了就去解决事情,而不是责任的推脱,就这反对而反对不放!”
“神农尝百草之前,所有人也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古人驯化牲畜的时候,也是从所有动物里面不断筛选之后才有现在牛羊猪马、鸡鸭驴鹅……事情嘛,总归有人要去做。大唐开创军队救灾的先河,也是给后人积攒相关经验。就算是出现了偏差,在错误中更正就好。为了子孙后代千秋万世,留下一套完成的就在措施,也是功德一件,必将载入史册!”
“爱卿说的很多。”李世民越看卢俊义越满意,“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派哪一卫参与其中呢?”
兵权和皇权下来一体,却又不是一体,所有的皇帝都不允许兵权旁落。
十二卫的将领们,眼睛都直放光,争吵不休。
李世民摆摆手,“你们也别吵了,抓阄吧。”
老李顿了顿,“卫国公、英国公、卢国公都不在京城,朕代药师、稚奴代茂公、长青代知节参与抓阄!抽到谁,谁就参与第一任的救灾工作。另外,每年都采取抓阄的方式,所有的一切都是随机的,这样也就没有人敢轻慢操练了。”
“陛下,圣明!”
马周和岑文本缓缓睁开眼,举着笏板,对着李世民深深一躬身!、
这个办法好,相当于在京城十二卫的头顶悬着一把剑,因为是抓阄,谁也不知道灾难来临会抽到谁,如果军队军纪涣散缺乏操练,去救灾的时候闹出大笑话,你就看李世民砍不砍他们就完了。
一个大箱子里面,放满了纸条,画圈的就是出局,画对号的就是参与。
武将们排队在大箱子里面摸出来纸团,最终摸到了对号的居然是秦长青。
所有的武将们,对着秦长青怒目而视:你参与啥?有你啥事儿?你没事儿替程阿丑抓什么纸条?
长孙无忌一愣,结果书本之后,也露出惊讶错愕的神色,他不得不承认,秦长青在治国方面,给出来的所有策略全都是可行的,也是完全适应大唐国情的。
相对而言,大方向治理方面,长孙无忌承认他不如秦长青,治国策略而言,秦长青第一,马周第二、岑文本第三!
让长孙无忌奇怪的是,秦长青的很多策略,其实往往和马周有些不谋而合。
马周这家伙,长孙无忌就时常的怀疑,这家伙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马周当年入仕,所提出来的很多证建,都领先当时很多名臣,可以说,马周就是朝堂的一股清流。
子任爷爷曾经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在评价马周的时候,可不一样:马周的《陈时政疏》是继贾生《治安策》以后,千古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毕竟,在唐朝的时候就能搞出来七天一休、一月一休,节假日休息、朝五晚五……这些都是太超前了。
可以说,现在的很多制度,一部分就是马周最早提出来的。
有次可见马周的牛逼之处,在古代,给自己起表字敢叫逼王的确实都是牛逼的神人!
但是,马周懂得劝谏的技巧,懂得细节的把握,李世民要大兴土木的时候,别人都是指着李世民的鼻子大骂,唯独马周不是。
人家马周不举尧禹三代之事,而以汉之文景为例劝说,说老李你不需要作到尧禹那样恶衣菲食,也别像汉武帝那样穷奢极侈就行了,反正我骂你不听,听了你不做,我也就不骂你了,你就自己寻思吧。
别人越骂李世民越想反抗,可马周不一样,越是这样说,李世民就越愧疚越听话,你说你气不气?
相对于马周而言,秦长青无非就是细节的把控,把事情想的太理所当然了,他觉得政令颁布下去,所有人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但他忽视了人心的贪婪和丑恶。
长孙无忌也懂了,李世民这是让他帮忙,给秦长青的奏疏补漏呢。长孙无忌自然也不能拒绝。
“陛下,秦侍郎这份奏疏,确实有独到之处。但凡涉及到的衙门、军队、州府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无条件听从,那个环节出错,那个环节的领导承担主要责任。但是……”
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一躬身,“秦侍郎的惩处有些过于轻微了,如果仅仅是免职,那惩处未免太小了。真的是大灾之年,和打一场战争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那个环节的官员出错,臣建议当即斩首!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勋贵望族,定斩不饶,这样才能让所有的部门谨记自己的使命,不会因为政见不合暗中下绊子……大灾、大战面前,应该放下一切内斗对外,而非置自己人于死地!”
长孙无忌的话说完,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关陇的人心里最不是滋味,不难看出来,长孙无忌的心没全在关陇身上,还是惦记江山社稷更多一点。
李世民点点头,“既然辅机都这么看中,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吧。”
嗯?
满朝文武同时错愕,李世民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还独断超纲了呢?这不是李世民的性格啊。
秦长青听闻,目光扫了一眼卢俊义,两个人开始了一阵眉目传情。
卢俊义脸懵逼,我同意啊,我同意,那本书我看了,完全可以,利国利民,你给我使眼色作甚?
面对卢俊义求助式的眼神询问,秦长青一脸无奈的做了一个口型:责任!
卢俊义瞬间明白了,顿时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话要说。”
“卢爱卿,想说什么?”李世民问。
“陛下,臣愿意在御史台培养一批干吏,潜心学习救灾之策,辅佐兵部。因为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免会出现疏漏,臣想请陛下同意,让御史台监督救灾的整个过程。任何人犯错,御史台除正常上报,还承担一部分严重的不查之过!”
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大笑,越看卢俊义越满意,“之一切后果又朕承担!”
“陛下,您体恤万民,甘愿承担后果。但身为朝堂的官员,理应主动承担责任,怎能把一切责任推脱在皇帝身上?更何况,时间没有两全法,调动军队就在也是的事情。天灾人祸从天而降,再坏也不能置之不理。御史台的职责就是监督天下官吏,所以臣认为,御史台该担的责任必须要担负起来。诚如许大人所说,事情发生了就去解决事情,而不是责任的推脱,就这反对而反对不放!”
“神农尝百草之前,所有人也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古人驯化牲畜的时候,也是从所有动物里面不断筛选之后才有现在牛羊猪马、鸡鸭驴鹅……事情嘛,总归有人要去做。大唐开创军队救灾的先河,也是给后人积攒相关经验。就算是出现了偏差,在错误中更正就好。为了子孙后代千秋万世,留下一套完成的就在措施,也是功德一件,必将载入史册!”
“爱卿说的很多。”李世民越看卢俊义越满意,“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派哪一卫参与其中呢?”
兵权和皇权下来一体,却又不是一体,所有的皇帝都不允许兵权旁落。
十二卫的将领们,眼睛都直放光,争吵不休。
李世民摆摆手,“你们也别吵了,抓阄吧。”
老李顿了顿,“卫国公、英国公、卢国公都不在京城,朕代药师、稚奴代茂公、长青代知节参与抓阄!抽到谁,谁就参与第一任的救灾工作。另外,每年都采取抓阄的方式,所有的一切都是随机的,这样也就没有人敢轻慢操练了。”
“陛下,圣明!”
马周和岑文本缓缓睁开眼,举着笏板,对着李世民深深一躬身!、
这个办法好,相当于在京城十二卫的头顶悬着一把剑,因为是抓阄,谁也不知道灾难来临会抽到谁,如果军队军纪涣散缺乏操练,去救灾的时候闹出大笑话,你就看李世民砍不砍他们就完了。
一个大箱子里面,放满了纸条,画圈的就是出局,画对号的就是参与。
武将们排队在大箱子里面摸出来纸团,最终摸到了对号的居然是秦长青。
所有的武将们,对着秦长青怒目而视:你参与啥?有你啥事儿?你没事儿替程阿丑抓什么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