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交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见郑戬在一边气鼓鼓地不说话,徐平道:“你这么急着带兵去京师银行,那有没有查清楚是什么人在开公司骗贷?是几家分别在做呢,还是一个人用的障眼法?”
郑戬叹了口气:“省主,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查得出来?我们三司,能够听到风声就不错了,又不可能在外面派探子。只有把人抓起来,才能问得明白。”
徐平点了点头:“你这话说得不错。那你们的风声又是从哪里来的?”
“京师银行里一直有大量的新钱贷不出去,到处想办法,我们不想知道他们的消息也是难。最近突然间大把的钱贷了出去,京师银行那里上下立了大功一般,见到人就胡吹一气,报功都报到三司来了。贷给什么人,我们自然就要查一下,结果一查,全都是新近成立的小公司,做的什么生意不清水楚,怎么能够不让人生疑?”
郑戬说到这里,文彦博道:“提举生怕里面出了岔子,带人到京师银行要查一下账,结果他们上下都在兴头上,硬不是给查,结果就闹起来了。”
徐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三司管下的其他两家银行都还规矩,西京银行不说,本来就有基础,又有杨告坐镇,三司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不面向社会,又有徐平管着,不显山不露水。惟有京师银行的动静最大,手里有钱贷不出去的时候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弄得京城人人皆知,一贷出去了,就像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奔走相告。那架势,颇有些徐平的前世,银行业务好了,在门口拉个横幅本年度存款若干的风采。
说到底,京师银行有内藏库的股本在里面,里面的官吏以为天子理财的身份自居。龙图阁待制郑向已经老了,精力不足,对下面控制乏力。两个副手,刘沆是代表三司,不好跟皇帝身边的人争权,只起个监督的作用。张惟吉为人老成,但一生谨慎逊让,约束不住跟着他来到京师银行的内侍们,闹得乌烟瘴气。
这种局面,早晚是要出事的。在徐平想来,早出比晚出好,闹得越大越好,不给一次大的教训,这些人是不会长记性的。里面掌握实权的是宫里的内侍,没有大事出来,外人不好约束他们,仗着皇帝撑腰,他们也听不进别人的话。
内侍也有能干的人,比如做京师银行副手的张惟吉,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可惜的是这种人都明哲保身,自己的官位升上来了,但没有形成一股势力。那么大个银行,怎么可能靠几个人管过来,实权是在中层官吏的手里。
想来想去,徐平也觉得无奈。这个样子,自然有赵祯掺和的原因。他内藏库几百万贯投到了里面,一心想着赚钱,内侍们势大,就是摸准了他的心思。
喝了一会酒,见郑戬终于平静下来,徐平道:“这样吧,事情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不能放任不管。不然日后出了乱子,少不了牵扯到审计司。一会我跟你们两个一起,到京师银行走一趟。账肯定是要查,而且要调到最近从京师银行贷钱的那些公司名录,看看这些公司到底是什么人开的,从事什么生意,审计司去查他们。”
郑戬拱手:“如此最好,让省主费心了,下官惭愧。”
徐平笑道:“三司的事情,我费心自然是理所应当。不过,我再说一遍,审计司的权限仅限于查账,对于账籍的任何疑问,都有权要求查到的衙门移文说明。如果哪个衙门拒绝这样做,便就报上来,自然会有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做主。天休,万不可再动粗了!”
“下官记住了,以后自然谨慎!”
让谭虎会了账,徐平跟郑戬和文彦博离开了潘楼,也不骑马,安步当车到了东华门外。
京师银行建的极是气派,高大的门楼,外面还有禁军守着。也不知道那些神通广大的内侍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调了禁军来守门,里面来往巡逻的竟然还有皇城司的人。
这处衙门并不对外营业,仅是管理机构,面向百姓的别有门面,派头十足。
徐平递了帖子,过不多久,郑向带了张惟吉和刘沆两位副手迎了出来。
见过礼,到了会客厅里,郑向道:“没想到是徐省主来了,让我们都松了口气。刚才有人报,郑天休带了兵士向这里赶来,有人要去调禁军呢。”
徐平道:“玩笑,我们都是同朝为官,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来?此事揭过,以后再也休提。审计司到这里查账理所应当,但态度不好,是他们的过错,我这里向诸位赔罪。”
说完,徐平站起身来,拱手施了一礼。
郑向三人急忙起身,口中连道:“这如何敢当?省主是折煞我们了!”
重新落座之后,徐平道:“审计司收到风声,说是开封城里有人虚开公司骗京师银行的贷款。此事非小,他们专责勾稽天下账籍,必然来查,郑待制要行个方便。”
郑向听了面现难色:“省主,不是在下阻挠,委实是不容易。银行往来账目,每日都千千万万,没有准备,难以跟审计司理清楚。”
“话可不是这么说,银行的每种账目,是需要日日结存,还是几日一报,规例都明文写得明白。审计司查账,必然是根据规例来查,不可能胡来一气。不管是银行还是什么衙门,审计司要查账,都是即时开始,怎么查由他们自己做主!”
郑向看了看身边的张惟吉,无奈地摇了摇头。
小头目大多都是宫里来的内侍,他们怎么可能按照规例记账?这个年代皇帝身边的内侍,大多都是出自世家,长辈自小教导,基本能读书识字,素养还是相对较高的。但在皇宫里,内侍发挥文化特长的地方惟有管理各种图书,还是只能整理,不能乱翻,有文化也没有用武之地。皇帝要处理的朝廷文书,有内尚书省专门负责,内侍无涉,他们对于朝政基本一无所知。突然之间用外朝的规矩要求他们,怎么可能做得来?偏偏这些人又自视甚高,眼睛长在头顶上,听不进别人的话,政务自然就是一塌糊涂了。
见郑向只是摇头叹气,徐平心里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内侍也分两种,石全彬那种经常在外朝衙门做事的是一种,实际就是身份特殊的官员。还有一种自小长在深宫,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接触外朝事务的机会,循资而迁。前一种的数量很少,赵祯这一次派出来的只怕是后一种。他们没经过训练,怎么可能做得来这么专业的事情?
看看天色不早,徐平只好道:“郑待制,银行也是初设,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是人之常情。这样吧,这次就先破个例,让你们先准备半个月,到时审计司再来查。不过,那个时候可千万不要再推诿了,说不过去的。”
郑向面现惭色:“省主大度,在下惟有感激。”
徐平又道:“不过,有一点还要麻烦待制。近日传言有人开公司从京师银行骗贷,此事不可不查。你们把最近半个月从京师银行贷钱的公司名目整理出来,明日,最近后日,移文审计司,此事不难吧?”
郑向稍一犹豫,重重点了点头:“好,此事好老夫可以做主,到时必然送到!”
徐平拱手了拱手:“如此,我们就不叨扰诸位了,告辞!”
郑向要挽留,徐平已经带人站起身来,只好起身相送。
到了客厅门口,徐平又转过身来,对一直没有说话的刘沆道:“冲之,你可是代表三司坐镇京师银行衙门,即使不管庶务,对一些异动也要多多留心。不然地话,到时真出了什么大乱子,你可是脱不了干系!”
刘沆拱手:“下官谨记省主所言!”
徐平看着刘沆,过了一会,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客厅。
出了京师银行衙门,郑戬对徐平道:“刘沆一向精明过人,怎么这次他没有察觉?”
徐平背着手,看着西天的太阳,过了一会才道:“京师银行只有他一人是我们三司派过去的,能看住大局就算不错,细节处怎么可能看得住?我本来想的,是三司就派这么一个人过去,皇宫最好也照此办理,再有一位大臣总揽全局,这样最好。下面做事的官吏,便跟其他银行一样,从各衙门差遣,或者百姓中和雇。可惜,可惜啊——”
说完,连连摇头,向前走去。
赵祯显然没有徐平这样能够放得开,京师银行下面做事的,他恨不得全用自己身边的人。这些人在皇宫里憋了几十年,突然放到这样关键的位置上,便就跟撒了欢的马。偏偏这些皇帝身边的内侍最难处置,不管不行,管得重了又不行。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回到皇宫里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但不吃上一次亏,赵祯怎么甘心放手?这次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对以后是好事,但愿不要闹到无法收拾。
见郑戬在一边气鼓鼓地不说话,徐平道:“你这么急着带兵去京师银行,那有没有查清楚是什么人在开公司骗贷?是几家分别在做呢,还是一个人用的障眼法?”
郑戬叹了口气:“省主,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查得出来?我们三司,能够听到风声就不错了,又不可能在外面派探子。只有把人抓起来,才能问得明白。”
徐平点了点头:“你这话说得不错。那你们的风声又是从哪里来的?”
“京师银行里一直有大量的新钱贷不出去,到处想办法,我们不想知道他们的消息也是难。最近突然间大把的钱贷了出去,京师银行那里上下立了大功一般,见到人就胡吹一气,报功都报到三司来了。贷给什么人,我们自然就要查一下,结果一查,全都是新近成立的小公司,做的什么生意不清水楚,怎么能够不让人生疑?”
郑戬说到这里,文彦博道:“提举生怕里面出了岔子,带人到京师银行要查一下账,结果他们上下都在兴头上,硬不是给查,结果就闹起来了。”
徐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三司管下的其他两家银行都还规矩,西京银行不说,本来就有基础,又有杨告坐镇,三司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不面向社会,又有徐平管着,不显山不露水。惟有京师银行的动静最大,手里有钱贷不出去的时候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弄得京城人人皆知,一贷出去了,就像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奔走相告。那架势,颇有些徐平的前世,银行业务好了,在门口拉个横幅本年度存款若干的风采。
说到底,京师银行有内藏库的股本在里面,里面的官吏以为天子理财的身份自居。龙图阁待制郑向已经老了,精力不足,对下面控制乏力。两个副手,刘沆是代表三司,不好跟皇帝身边的人争权,只起个监督的作用。张惟吉为人老成,但一生谨慎逊让,约束不住跟着他来到京师银行的内侍们,闹得乌烟瘴气。
这种局面,早晚是要出事的。在徐平想来,早出比晚出好,闹得越大越好,不给一次大的教训,这些人是不会长记性的。里面掌握实权的是宫里的内侍,没有大事出来,外人不好约束他们,仗着皇帝撑腰,他们也听不进别人的话。
内侍也有能干的人,比如做京师银行副手的张惟吉,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可惜的是这种人都明哲保身,自己的官位升上来了,但没有形成一股势力。那么大个银行,怎么可能靠几个人管过来,实权是在中层官吏的手里。
想来想去,徐平也觉得无奈。这个样子,自然有赵祯掺和的原因。他内藏库几百万贯投到了里面,一心想着赚钱,内侍们势大,就是摸准了他的心思。
喝了一会酒,见郑戬终于平静下来,徐平道:“这样吧,事情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不能放任不管。不然日后出了乱子,少不了牵扯到审计司。一会我跟你们两个一起,到京师银行走一趟。账肯定是要查,而且要调到最近从京师银行贷钱的那些公司名录,看看这些公司到底是什么人开的,从事什么生意,审计司去查他们。”
郑戬拱手:“如此最好,让省主费心了,下官惭愧。”
徐平笑道:“三司的事情,我费心自然是理所应当。不过,我再说一遍,审计司的权限仅限于查账,对于账籍的任何疑问,都有权要求查到的衙门移文说明。如果哪个衙门拒绝这样做,便就报上来,自然会有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做主。天休,万不可再动粗了!”
“下官记住了,以后自然谨慎!”
让谭虎会了账,徐平跟郑戬和文彦博离开了潘楼,也不骑马,安步当车到了东华门外。
京师银行建的极是气派,高大的门楼,外面还有禁军守着。也不知道那些神通广大的内侍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调了禁军来守门,里面来往巡逻的竟然还有皇城司的人。
这处衙门并不对外营业,仅是管理机构,面向百姓的别有门面,派头十足。
徐平递了帖子,过不多久,郑向带了张惟吉和刘沆两位副手迎了出来。
见过礼,到了会客厅里,郑向道:“没想到是徐省主来了,让我们都松了口气。刚才有人报,郑天休带了兵士向这里赶来,有人要去调禁军呢。”
徐平道:“玩笑,我们都是同朝为官,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来?此事揭过,以后再也休提。审计司到这里查账理所应当,但态度不好,是他们的过错,我这里向诸位赔罪。”
说完,徐平站起身来,拱手施了一礼。
郑向三人急忙起身,口中连道:“这如何敢当?省主是折煞我们了!”
重新落座之后,徐平道:“审计司收到风声,说是开封城里有人虚开公司骗京师银行的贷款。此事非小,他们专责勾稽天下账籍,必然来查,郑待制要行个方便。”
郑向听了面现难色:“省主,不是在下阻挠,委实是不容易。银行往来账目,每日都千千万万,没有准备,难以跟审计司理清楚。”
“话可不是这么说,银行的每种账目,是需要日日结存,还是几日一报,规例都明文写得明白。审计司查账,必然是根据规例来查,不可能胡来一气。不管是银行还是什么衙门,审计司要查账,都是即时开始,怎么查由他们自己做主!”
郑向看了看身边的张惟吉,无奈地摇了摇头。
小头目大多都是宫里来的内侍,他们怎么可能按照规例记账?这个年代皇帝身边的内侍,大多都是出自世家,长辈自小教导,基本能读书识字,素养还是相对较高的。但在皇宫里,内侍发挥文化特长的地方惟有管理各种图书,还是只能整理,不能乱翻,有文化也没有用武之地。皇帝要处理的朝廷文书,有内尚书省专门负责,内侍无涉,他们对于朝政基本一无所知。突然之间用外朝的规矩要求他们,怎么可能做得来?偏偏这些人又自视甚高,眼睛长在头顶上,听不进别人的话,政务自然就是一塌糊涂了。
见郑向只是摇头叹气,徐平心里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内侍也分两种,石全彬那种经常在外朝衙门做事的是一种,实际就是身份特殊的官员。还有一种自小长在深宫,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接触外朝事务的机会,循资而迁。前一种的数量很少,赵祯这一次派出来的只怕是后一种。他们没经过训练,怎么可能做得来这么专业的事情?
看看天色不早,徐平只好道:“郑待制,银行也是初设,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是人之常情。这样吧,这次就先破个例,让你们先准备半个月,到时审计司再来查。不过,那个时候可千万不要再推诿了,说不过去的。”
郑向面现惭色:“省主大度,在下惟有感激。”
徐平又道:“不过,有一点还要麻烦待制。近日传言有人开公司从京师银行骗贷,此事不可不查。你们把最近半个月从京师银行贷钱的公司名目整理出来,明日,最近后日,移文审计司,此事不难吧?”
郑向稍一犹豫,重重点了点头:“好,此事好老夫可以做主,到时必然送到!”
徐平拱手了拱手:“如此,我们就不叨扰诸位了,告辞!”
郑向要挽留,徐平已经带人站起身来,只好起身相送。
到了客厅门口,徐平又转过身来,对一直没有说话的刘沆道:“冲之,你可是代表三司坐镇京师银行衙门,即使不管庶务,对一些异动也要多多留心。不然地话,到时真出了什么大乱子,你可是脱不了干系!”
刘沆拱手:“下官谨记省主所言!”
徐平看着刘沆,过了一会,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客厅。
出了京师银行衙门,郑戬对徐平道:“刘沆一向精明过人,怎么这次他没有察觉?”
徐平背着手,看着西天的太阳,过了一会才道:“京师银行只有他一人是我们三司派过去的,能看住大局就算不错,细节处怎么可能看得住?我本来想的,是三司就派这么一个人过去,皇宫最好也照此办理,再有一位大臣总揽全局,这样最好。下面做事的官吏,便跟其他银行一样,从各衙门差遣,或者百姓中和雇。可惜,可惜啊——”
说完,连连摇头,向前走去。
赵祯显然没有徐平这样能够放得开,京师银行下面做事的,他恨不得全用自己身边的人。这些人在皇宫里憋了几十年,突然放到这样关键的位置上,便就跟撒了欢的马。偏偏这些皇帝身边的内侍最难处置,不管不行,管得重了又不行。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回到皇宫里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但不吃上一次亏,赵祯怎么甘心放手?这次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对以后是好事,但愿不要闹到无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