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袁本初议废天子 戏志才笑其无谋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荀谌问荀贞打算何时出兵争徐,荀贞正待回答,门外忽有人来报:河内急信。
却是河内袁绍遣人送来了私信一封。
荀贞即令将信呈上,展开观看,看罢,心中想道:“这件事终於来了!”抬头看向堂上,见戏志才、荀攸等人都在看着自己,等自己说话,遂令左右把信递给戏志才,叫诸人传看。
戏志才看罢,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荀彧看罢,双眉紧蹙。
荀衍、荀谌兄弟看罢,面面相觑。
荀攸看罢,神色未变,只是在把信递还给荀贞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袁本初不足与谋。”
荀贞接住信,随手放在案上,问向诸人:“诸位都看过此信了,对袁将军在信中的所言,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荀彧自看过信始就深深不满袁绍信中所言,如鲠在喉,遂当先开口说道。
他挺身正坐,严肃地说道:“天子虽尚未归洛,而董卓已败退长安,今董卓又废五铢,铸小钱,倒行逆施,长安百姓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而关东州郡,现今无不以反董为号,天下之势不可逆也,由此可见,董卓之败只是早晚的事,而如按袁将军信中所言,则天下将危。”
荀贞点了点头,问戏志才,说道:“志才,卿何见也?”
戏志才轻笑了一声,说道:“观袁本初此信,满篇读下来,我只看到了两个字。”
“哪两个字?”
“‘无谋’。”
“噢?”
“袁氏四世三公,为国所重,当董卓乱朝之时,天下志士无不跷足以望之,何以?无它,唯望袁氏可解国难、扶汉室而已,不辞千里而奔从袁本初者如云。山东起兵,共讨董卓,袁本初为盟主,怀国仇家恨,而却安兵不动,已失天下人望,今其复又欲行废立事,可笑可笑!”
却原来,袁绍此信中,讲的不是别事,正是他想要废掉当今天子,改立刘虞为帝。袁绍在信中说:我与韩文节共谋长久之计,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如今长安名义上有幼君,却不是汉家血脉,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过他?以我与韩文节之见,当前应举二事,一则派兵驻守关津要塞,使董贼衰竭而亡,二来便是东立圣君,如此,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在信末,袁绍询问荀贞的意见。
当初灵帝末,灵帝喜欢幼子刘协,想立为太子,可一直没能立成,灵帝驾崩后,他的嫡长子刘辩继位登基,便是后世所说的“少帝”,刘辩的舅舅是何进,所以刘辩是得到何进、袁绍等支持的,可最终刘辩却被董卓废黜,刘协登基成为了当今的新天子。可以这么说,刘协的这个帝位本来就是没有得到袁绍和一些士人的认可的,那么袁绍在这个时候,提出废掉刘协,改立天子,看起来好像是“不可思议”、“胆大妄为”,可从袁绍和那些本就不认可刘协的士人们的角度去看,却也是顺理成章,可以理解的。至於袁绍信中所说:长安的今天子不是“不是汉家血脉”云云,这显是污蔑之词,只是为了给废立天子找到一个借口。
袁绍以己度人,他觉得他不认可刘协,韩馥亦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他就认为荀贞做为“士人一党”,做为“袁党”的一员,应该也是会同意他的这个建议的,所以写了这封信来,虽是在信末“礼貌客套”地“询问荀贞的意见”,而实际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贞的“支持”。
荀贞现今为一郡太守,在群雄中,地盘虽不大,只是普通,但他帐下精兵强将,又有光复洛阳之名,故而,袁绍是很看重荀贞的支持的。
听完戏志才的意见,荀贞又问荀衍、荀谌兄弟:“二兄以为如何?”
荀衍、荀谌的年龄都比荀贞稍大,因而荀贞称他两人为“兄”。
荀衍说道:“天子无失德,虽西迁长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废立,难道以为他是伊尹和霍光么?”
荀谌同意荀衍的意见,说道:“昔年郑国和息国因言语不和而失和,息侯伐郑,而最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国将亡。‘不度德,不量力’而欲行废立,袁本初可谓今之息侯。”
荀贞问荀攸:“公达,卿以为呢?”
荀攸说道:“袁本初不臣之心,昭然已揭。”
戏志才、荀彧等人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所以荀攸没有多讲。
荀贞说道:“如此,卿等是都认为:我应该拒绝袁本初此议了?”
戏志才说道:“正该如此。”顿了顿,先环顾了一下堂上,然后复看向荀贞,又接着说道,“袁绍此议如得行,则河内必将独大,久之,不可制矣!”
袁绍的这个提议算是翻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他不但要“挟天子”,——刘虞一旦被立为天子,肯定不能再待在幽州,或是去洛阳,或是就在冀州,那自然便是将会身处袁绍的势力范围,为袁绍所控制,——而且袁绍还是更进一步,要“废立天子”,要得个拥护之功,一旦他的此策得以实行,确是如戏志才所说,那他必将会在群雄中独大,无人可与抗衡了。
闻得戏志才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罢了,荀攸深以为然,说道:“确然如此!”
荀谌提出了一个问题,说道:“若是即便不得将军支持,而袁绍一意孤行,又该如何是好?”
荀彧沉吟说道:“刘幽州素有忠仁之名,想来纵便是袁本初提出此议,他也肯定不会接受的。”
戏志才笑道:“正如休若所言,今天子无失德,罪在董卓,刘幽州汉家宗室,久负盛名,向来爱惜名望,以我料之,断然不会昏了头去听袁本初此议的。”
荀彧是从刘虞平时行事的风格出发来做的分析,而戏志才的这句话虽说得隐晦,在座诸人皆聪明人,却也都能听得明白,他这却分明是“诛心之言”了,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在说:刘虞如果接受了袁绍的此议,那他往昔的“盛名”必然会不复再有,刘虞既一向爱惜名望,那他肯定就是不会接受袁绍的此议了。
荀贞以为然,他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也正因此,听了荀彧、戏志才的分析,才更佩服他两人的“先见之明”。
荀攸这时又起身离席,伏拜堂上,正色说道:“袁本初空拥高名,而已显不臣,为扶助汉室,攸敢情将军早定取徐之策。”I1292
荀谌问荀贞打算何时出兵争徐,荀贞正待回答,门外忽有人来报:河内急信。
却是河内袁绍遣人送来了私信一封。
荀贞即令将信呈上,展开观看,看罢,心中想道:“这件事终於来了!”抬头看向堂上,见戏志才、荀攸等人都在看着自己,等自己说话,遂令左右把信递给戏志才,叫诸人传看。
戏志才看罢,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荀彧看罢,双眉紧蹙。
荀衍、荀谌兄弟看罢,面面相觑。
荀攸看罢,神色未变,只是在把信递还给荀贞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袁本初不足与谋。”
荀贞接住信,随手放在案上,问向诸人:“诸位都看过此信了,对袁将军在信中的所言,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荀彧自看过信始就深深不满袁绍信中所言,如鲠在喉,遂当先开口说道。
他挺身正坐,严肃地说道:“天子虽尚未归洛,而董卓已败退长安,今董卓又废五铢,铸小钱,倒行逆施,长安百姓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而关东州郡,现今无不以反董为号,天下之势不可逆也,由此可见,董卓之败只是早晚的事,而如按袁将军信中所言,则天下将危。”
荀贞点了点头,问戏志才,说道:“志才,卿何见也?”
戏志才轻笑了一声,说道:“观袁本初此信,满篇读下来,我只看到了两个字。”
“哪两个字?”
“‘无谋’。”
“噢?”
“袁氏四世三公,为国所重,当董卓乱朝之时,天下志士无不跷足以望之,何以?无它,唯望袁氏可解国难、扶汉室而已,不辞千里而奔从袁本初者如云。山东起兵,共讨董卓,袁本初为盟主,怀国仇家恨,而却安兵不动,已失天下人望,今其复又欲行废立事,可笑可笑!”
却原来,袁绍此信中,讲的不是别事,正是他想要废掉当今天子,改立刘虞为帝。袁绍在信中说:我与韩文节共谋长久之计,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如今长安名义上有幼君,却不是汉家血脉,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过他?以我与韩文节之见,当前应举二事,一则派兵驻守关津要塞,使董贼衰竭而亡,二来便是东立圣君,如此,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在信末,袁绍询问荀贞的意见。
当初灵帝末,灵帝喜欢幼子刘协,想立为太子,可一直没能立成,灵帝驾崩后,他的嫡长子刘辩继位登基,便是后世所说的“少帝”,刘辩的舅舅是何进,所以刘辩是得到何进、袁绍等支持的,可最终刘辩却被董卓废黜,刘协登基成为了当今的新天子。可以这么说,刘协的这个帝位本来就是没有得到袁绍和一些士人的认可的,那么袁绍在这个时候,提出废掉刘协,改立天子,看起来好像是“不可思议”、“胆大妄为”,可从袁绍和那些本就不认可刘协的士人们的角度去看,却也是顺理成章,可以理解的。至於袁绍信中所说:长安的今天子不是“不是汉家血脉”云云,这显是污蔑之词,只是为了给废立天子找到一个借口。
袁绍以己度人,他觉得他不认可刘协,韩馥亦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他就认为荀贞做为“士人一党”,做为“袁党”的一员,应该也是会同意他的这个建议的,所以写了这封信来,虽是在信末“礼貌客套”地“询问荀贞的意见”,而实际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贞的“支持”。
荀贞现今为一郡太守,在群雄中,地盘虽不大,只是普通,但他帐下精兵强将,又有光复洛阳之名,故而,袁绍是很看重荀贞的支持的。
听完戏志才的意见,荀贞又问荀衍、荀谌兄弟:“二兄以为如何?”
荀衍、荀谌的年龄都比荀贞稍大,因而荀贞称他两人为“兄”。
荀衍说道:“天子无失德,虽西迁长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废立,难道以为他是伊尹和霍光么?”
荀谌同意荀衍的意见,说道:“昔年郑国和息国因言语不和而失和,息侯伐郑,而最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国将亡。‘不度德,不量力’而欲行废立,袁本初可谓今之息侯。”
荀贞问荀攸:“公达,卿以为呢?”
荀攸说道:“袁本初不臣之心,昭然已揭。”
戏志才、荀彧等人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所以荀攸没有多讲。
荀贞说道:“如此,卿等是都认为:我应该拒绝袁本初此议了?”
戏志才说道:“正该如此。”顿了顿,先环顾了一下堂上,然后复看向荀贞,又接着说道,“袁绍此议如得行,则河内必将独大,久之,不可制矣!”
袁绍的这个提议算是翻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他不但要“挟天子”,——刘虞一旦被立为天子,肯定不能再待在幽州,或是去洛阳,或是就在冀州,那自然便是将会身处袁绍的势力范围,为袁绍所控制,——而且袁绍还是更进一步,要“废立天子”,要得个拥护之功,一旦他的此策得以实行,确是如戏志才所说,那他必将会在群雄中独大,无人可与抗衡了。
闻得戏志才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罢了,荀攸深以为然,说道:“确然如此!”
荀谌提出了一个问题,说道:“若是即便不得将军支持,而袁绍一意孤行,又该如何是好?”
荀彧沉吟说道:“刘幽州素有忠仁之名,想来纵便是袁本初提出此议,他也肯定不会接受的。”
戏志才笑道:“正如休若所言,今天子无失德,罪在董卓,刘幽州汉家宗室,久负盛名,向来爱惜名望,以我料之,断然不会昏了头去听袁本初此议的。”
荀彧是从刘虞平时行事的风格出发来做的分析,而戏志才的这句话虽说得隐晦,在座诸人皆聪明人,却也都能听得明白,他这却分明是“诛心之言”了,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在说:刘虞如果接受了袁绍的此议,那他往昔的“盛名”必然会不复再有,刘虞既一向爱惜名望,那他肯定就是不会接受袁绍的此议了。
荀贞以为然,他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也正因此,听了荀彧、戏志才的分析,才更佩服他两人的“先见之明”。
荀攸这时又起身离席,伏拜堂上,正色说道:“袁本初空拥高名,而已显不臣,为扶助汉室,攸敢情将军早定取徐之策。”I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