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夷州兵乱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江湖朝堂刺客王妃最新章节!
古璟瑄向来待人冷漠,即便是太后这个亲娘,也不曾有多亲近。是以,太后对古璟瑄可谓知之甚少,连他的性情,也摸不透。
可即便如此,太后也知道,古璟瑄从前在江湖上颇有些威名,甚至还有些江湖朋友。加之此卦文指吉处在南边,而恰巧古璟瑄进宫之前,便是在江南一带闯荡。太后更有理由怀疑,古璟瑄特意告知皇帝此卦文,乃是想将皇帝引至江南,并借机行刺。
太后心中矛盾得很。
一方面,皇上与古璟瑄都是她的亲生骨肉,她自然希望兄友弟恭,兄弟和睦。可是她毕竟亲手赐死了古璟瑄心爱的沈碧瑶,而古璟瑄偏巧不在意皇家身份,不在意皇帝这个兄弟,亦不在意她这个母亲,心中只有一个沈碧瑶。
若是他想逼宫称帝,以此来为沈碧瑶报仇,以解心头之恨,以他的性情,也并非不可能。
而另一方面,她期盼着这卦上所言乃是实情,如此一来,便可知古璟瑄将卦词相告之举乃是关心大齐的江山社稷。证明他心中,仍是有皇帝这个兄长,有她这个母后的。
这两种情况在太后心中盘旋不定,无法下个定论。为以防万一,太后只得狠下心来,做出了一个完全之策的决断。
走,还是不走,皇上在犹豫。
他堂堂一国之君,避走了皇宫,实乃不愿。可卦象如此显示,他也不知该如何决断。
太后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这变故是来自于自己的小儿子。
两子互相残杀,乃是一个母亲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形。可偏偏,这事却极有可能发生。她作为大齐朝太后,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亦不能如寻常母亲那样决断。
只是,即便如此,她也依旧希望这天来得晚些,再晚些。
但,意外来得,却总是出乎人的意料。
早朝之上,皇上将一沓折子往地上狠狠一扔。
“看看,这都是些什么?夷州兵乱,造反!就因为朕抄了一个贪官?你们说说看,这上奏的人里,有几个是得了吕归元好处的?啊!”
皇上龙颜大怒,自是没人敢说话。朝堂上的官员们,一个个低着头往后缩,谁也不敢这时候上去送死。
“奏本递得倒是勤,这会儿朕让你们说,怎么一个个都不说了?夷州兵乱,就在京城西近,在距朕百里之外就有人造反,朕还没怪罪你们,你们倒冤枉起朕来了。当真一个个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镇远侯这时候上前一步,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夷州兵变必有蹊跷,当明查。”
“总算是有一个敢上前说话的了。镇远侯,你便说说此事。”皇上直接点名。
镇远侯的忠心,皇上自是知道的,也不用担心他结党营私。这种时候,自然是由他来说话最合适。
“臣认为,夷州靠近京城,又商贾众多,不曾闹过灾荒,忽然兵变,必有隐情。恰在此时皇上刚问了吕归元的罪,是以,臣认为,此次兵变,乃是有人想伺机作乱。”
“好!”皇上一拍龙案,当即下令道:“既然如此,此事就由爱卿去查明情况,再来禀报。退朝!”
说罢,也不等叫下,就直接起身离开。
李英匆匆叫了声退朝,急急地跟着皇上的步子离开。
一整个早朝,就听皇上发了通脾气。一干准备了一肚子话的大臣们,一句话也没说,站在大殿之内,都干瞪着眼。
镇远侯却是痛快,叫了退朝,他就抬步离开了,一刻也不多留。
有人忙追上前去套话。
“侯爷留步。”
镇远侯脚步不停,只当没听见。
那人只得小跑着追上来,边走边问。
“侯爷当真以为夷州兵变是有人伺机作乱?”
“猜的。”镇远侯随口就丢了两个不负责任的字。
那人一噎,又紧赶着问:“只是猜的?那万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侯爷就怕不皇上怪罪?”
镇远侯瞪了那人一眼:“查不出来便查不出来。查不出来更好,若真的只是兵变,那老子正好请兵踏平了那群渣滓。”
这话说得狠呐,把那个跟来探口风的人直接吓住了,站在原地不敢再跟。
等镇远侯走远了,那人才敢朝他的背影啐了一口,骂了声:“这莽夫!”
镇远侯下了朝,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叫到跟前来,下任务。
“平儿,你去下个贴子,吩咐管家备些补品,去探望探望瑄王。”
此话一出,赵延平就开始一脸苦相。
“啊?爹,孩儿前两日刚去。”
镇远侯脸一虎,眼一瞪:“前两日去了现在就不能去了?”
“可,可小王爷自打沈三姑娘过世之后,就喜怒无常……”
“小王爷何时不喜怒无常了?你以前不跑得挺勤的?”
“现在不一样啊爹,上回太子爷都被吼出来了,我哪敢再去啊?”
“你到底去是不去?”镇远侯虎目怒瞪,大掌一拍,拍得桌面震天响。
“……去。”
赵延平这声应的,别提多委屈了。
去小王爷那里不用递贴子,因为递了小王爷也不会看。
赵延平已经算是将古璟瑄得脾性摸得算清的人了,正因为摸得清,所以他才知道,这会儿喜怒极为无常的小王爷,招惹他,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小王爷除了有威严之外,还有杀气……
赵延平迫于爹的威压,鼓气勇力来到了帽儿胡同的小院门前,可在抬手敲门时,又怂了。
前两日才被从这门里赶出来,这马上又赶着来了。想想最近往这儿跑的次数,赵延平心里直发杵。
扰了小王爷缅怀沈三姑娘,万一他动起手来,那还能不能躲啊?小王爷武功高强,那拳头肯定比自家爹那雷声大雨点小的拳头强得多了。
想到这里,方才抬手时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歇了下来。
就这样迟疑来迟疑去,不知不觉,赵延平站在门口已经好一阵了。
他不动,不说话,只发呆,便没有脚步声。易闻从门里出来,冷不防就看到门外站了个人,登时一愣。
赵延平也万没想到,会从里面出来了人,也愣了,呆呆地看着出来那人,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易闻还算镇定,立刻摆出一副若无其事地表情,装成是来拜访之人,随意地朝赵小侯爷一拱手,便转身离去。
待人走出几步后,赵延平地回过神来,箭步冲上去,扯着易闻的袖子,一脸认真地问:“这位兄台,也是来拜访小王爷的?”
“呃……是。”易闻硬着头皮回了他的话,生怕他接下来问他来找楼主做什么?
不过还好,赵延平并不关心这些,而是一脸紧张地朝他打听:“那,今日,小王爷的心情如何?”
“这……”易闻两眼望天地想了想。前两日沈三姑娘在时,楼主心情还算是不错的,现下沈三姑娘走了,楼主便有些失魂落魄了,也算不得心情不好吧。
于是,他便答道:“心情尚可。”
赵延平纠结了。这“尚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那,依兄台之见,此时进去叨扰,可会惹恼了王爷?”
赵延平都问得如此明白了,易闻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他忍不住笑了笑,一本正经地提醒道:“依在下之见,只要不提与沈三姑娘有关之事,应是无碍。”
赵延平一听,满心欢喜地道了谢,拎着礼物就敲门进去了。心中还感叹着,今日运气不错,遇到了个好人呐。
易闻待他进门之后,才失笑地摇了摇头。
这个赵小侯爷,当真是心无芥蒂,见他从屋内出来,竟然一点也不怀疑,还擅自上前与他搭话。这性子,倒有些像初见沈三姑娘时她那份莽撞,难怪楼主能容得了他。
随后,身形一闪,身影便从巷中消失了。
夷州兵变,当了大半辈兵的镇远侯一眼就看出了这事不寻常。兵变无论对士兵还是将领来说,都是极为严重之事。倒戈叛变,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与使命,这是比杀了他们还要严重的事情。
况且,每个兵的背后,还有一家妻儿老小,若无缘由,谁会在这太平盛世兵变?
此中,必有隐情。
所以,他才第一时间派了儿子去小王爷处打探情况。皇上的心思,这朝廷中唯有小王爷最知。因为这朝中上下,唯有小王爷一人,皇上是知无不言,深信不疑的。
只因,小王爷眼里,没有权势,对皇位无丝毫觊觎之心。
而此时,皇上心中想的,与镇远侯如出一辙。
太平盛世闹出兵变,而且就是京城边上。作为一个皇帝,如何能容忍?这岂不是在生生地打脸,用事实来骂他治国不利吗?
此事,皇帝自是无论如何都要查个水落石出的。
吕归元幕后之人还没头绪,刚一拿了他,夷州就兵变了,并且朝廷官员借此机会又是上书又是求情,两者若没关联,他是断然不信的。
若只是如此,倒也还好。只是,那卦解之词,犹如一根绳缠在他心头,搅得他不得安宁。
夷州兵变,是否与那卦象所指有何关联?破军所指者,又是何人?
心中起了疑,便觉得谁都可疑。皇上此时的心情,是从未有过地警惕。似乎现在身边,谁也信不得了。
...
古璟瑄向来待人冷漠,即便是太后这个亲娘,也不曾有多亲近。是以,太后对古璟瑄可谓知之甚少,连他的性情,也摸不透。
可即便如此,太后也知道,古璟瑄从前在江湖上颇有些威名,甚至还有些江湖朋友。加之此卦文指吉处在南边,而恰巧古璟瑄进宫之前,便是在江南一带闯荡。太后更有理由怀疑,古璟瑄特意告知皇帝此卦文,乃是想将皇帝引至江南,并借机行刺。
太后心中矛盾得很。
一方面,皇上与古璟瑄都是她的亲生骨肉,她自然希望兄友弟恭,兄弟和睦。可是她毕竟亲手赐死了古璟瑄心爱的沈碧瑶,而古璟瑄偏巧不在意皇家身份,不在意皇帝这个兄弟,亦不在意她这个母亲,心中只有一个沈碧瑶。
若是他想逼宫称帝,以此来为沈碧瑶报仇,以解心头之恨,以他的性情,也并非不可能。
而另一方面,她期盼着这卦上所言乃是实情,如此一来,便可知古璟瑄将卦词相告之举乃是关心大齐的江山社稷。证明他心中,仍是有皇帝这个兄长,有她这个母后的。
这两种情况在太后心中盘旋不定,无法下个定论。为以防万一,太后只得狠下心来,做出了一个完全之策的决断。
走,还是不走,皇上在犹豫。
他堂堂一国之君,避走了皇宫,实乃不愿。可卦象如此显示,他也不知该如何决断。
太后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这变故是来自于自己的小儿子。
两子互相残杀,乃是一个母亲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形。可偏偏,这事却极有可能发生。她作为大齐朝太后,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亦不能如寻常母亲那样决断。
只是,即便如此,她也依旧希望这天来得晚些,再晚些。
但,意外来得,却总是出乎人的意料。
早朝之上,皇上将一沓折子往地上狠狠一扔。
“看看,这都是些什么?夷州兵乱,造反!就因为朕抄了一个贪官?你们说说看,这上奏的人里,有几个是得了吕归元好处的?啊!”
皇上龙颜大怒,自是没人敢说话。朝堂上的官员们,一个个低着头往后缩,谁也不敢这时候上去送死。
“奏本递得倒是勤,这会儿朕让你们说,怎么一个个都不说了?夷州兵乱,就在京城西近,在距朕百里之外就有人造反,朕还没怪罪你们,你们倒冤枉起朕来了。当真一个个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镇远侯这时候上前一步,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夷州兵变必有蹊跷,当明查。”
“总算是有一个敢上前说话的了。镇远侯,你便说说此事。”皇上直接点名。
镇远侯的忠心,皇上自是知道的,也不用担心他结党营私。这种时候,自然是由他来说话最合适。
“臣认为,夷州靠近京城,又商贾众多,不曾闹过灾荒,忽然兵变,必有隐情。恰在此时皇上刚问了吕归元的罪,是以,臣认为,此次兵变,乃是有人想伺机作乱。”
“好!”皇上一拍龙案,当即下令道:“既然如此,此事就由爱卿去查明情况,再来禀报。退朝!”
说罢,也不等叫下,就直接起身离开。
李英匆匆叫了声退朝,急急地跟着皇上的步子离开。
一整个早朝,就听皇上发了通脾气。一干准备了一肚子话的大臣们,一句话也没说,站在大殿之内,都干瞪着眼。
镇远侯却是痛快,叫了退朝,他就抬步离开了,一刻也不多留。
有人忙追上前去套话。
“侯爷留步。”
镇远侯脚步不停,只当没听见。
那人只得小跑着追上来,边走边问。
“侯爷当真以为夷州兵变是有人伺机作乱?”
“猜的。”镇远侯随口就丢了两个不负责任的字。
那人一噎,又紧赶着问:“只是猜的?那万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侯爷就怕不皇上怪罪?”
镇远侯瞪了那人一眼:“查不出来便查不出来。查不出来更好,若真的只是兵变,那老子正好请兵踏平了那群渣滓。”
这话说得狠呐,把那个跟来探口风的人直接吓住了,站在原地不敢再跟。
等镇远侯走远了,那人才敢朝他的背影啐了一口,骂了声:“这莽夫!”
镇远侯下了朝,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叫到跟前来,下任务。
“平儿,你去下个贴子,吩咐管家备些补品,去探望探望瑄王。”
此话一出,赵延平就开始一脸苦相。
“啊?爹,孩儿前两日刚去。”
镇远侯脸一虎,眼一瞪:“前两日去了现在就不能去了?”
“可,可小王爷自打沈三姑娘过世之后,就喜怒无常……”
“小王爷何时不喜怒无常了?你以前不跑得挺勤的?”
“现在不一样啊爹,上回太子爷都被吼出来了,我哪敢再去啊?”
“你到底去是不去?”镇远侯虎目怒瞪,大掌一拍,拍得桌面震天响。
“……去。”
赵延平这声应的,别提多委屈了。
去小王爷那里不用递贴子,因为递了小王爷也不会看。
赵延平已经算是将古璟瑄得脾性摸得算清的人了,正因为摸得清,所以他才知道,这会儿喜怒极为无常的小王爷,招惹他,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小王爷除了有威严之外,还有杀气……
赵延平迫于爹的威压,鼓气勇力来到了帽儿胡同的小院门前,可在抬手敲门时,又怂了。
前两日才被从这门里赶出来,这马上又赶着来了。想想最近往这儿跑的次数,赵延平心里直发杵。
扰了小王爷缅怀沈三姑娘,万一他动起手来,那还能不能躲啊?小王爷武功高强,那拳头肯定比自家爹那雷声大雨点小的拳头强得多了。
想到这里,方才抬手时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歇了下来。
就这样迟疑来迟疑去,不知不觉,赵延平站在门口已经好一阵了。
他不动,不说话,只发呆,便没有脚步声。易闻从门里出来,冷不防就看到门外站了个人,登时一愣。
赵延平也万没想到,会从里面出来了人,也愣了,呆呆地看着出来那人,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易闻还算镇定,立刻摆出一副若无其事地表情,装成是来拜访之人,随意地朝赵小侯爷一拱手,便转身离去。
待人走出几步后,赵延平地回过神来,箭步冲上去,扯着易闻的袖子,一脸认真地问:“这位兄台,也是来拜访小王爷的?”
“呃……是。”易闻硬着头皮回了他的话,生怕他接下来问他来找楼主做什么?
不过还好,赵延平并不关心这些,而是一脸紧张地朝他打听:“那,今日,小王爷的心情如何?”
“这……”易闻两眼望天地想了想。前两日沈三姑娘在时,楼主心情还算是不错的,现下沈三姑娘走了,楼主便有些失魂落魄了,也算不得心情不好吧。
于是,他便答道:“心情尚可。”
赵延平纠结了。这“尚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那,依兄台之见,此时进去叨扰,可会惹恼了王爷?”
赵延平都问得如此明白了,易闻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他忍不住笑了笑,一本正经地提醒道:“依在下之见,只要不提与沈三姑娘有关之事,应是无碍。”
赵延平一听,满心欢喜地道了谢,拎着礼物就敲门进去了。心中还感叹着,今日运气不错,遇到了个好人呐。
易闻待他进门之后,才失笑地摇了摇头。
这个赵小侯爷,当真是心无芥蒂,见他从屋内出来,竟然一点也不怀疑,还擅自上前与他搭话。这性子,倒有些像初见沈三姑娘时她那份莽撞,难怪楼主能容得了他。
随后,身形一闪,身影便从巷中消失了。
夷州兵变,当了大半辈兵的镇远侯一眼就看出了这事不寻常。兵变无论对士兵还是将领来说,都是极为严重之事。倒戈叛变,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与使命,这是比杀了他们还要严重的事情。
况且,每个兵的背后,还有一家妻儿老小,若无缘由,谁会在这太平盛世兵变?
此中,必有隐情。
所以,他才第一时间派了儿子去小王爷处打探情况。皇上的心思,这朝廷中唯有小王爷最知。因为这朝中上下,唯有小王爷一人,皇上是知无不言,深信不疑的。
只因,小王爷眼里,没有权势,对皇位无丝毫觊觎之心。
而此时,皇上心中想的,与镇远侯如出一辙。
太平盛世闹出兵变,而且就是京城边上。作为一个皇帝,如何能容忍?这岂不是在生生地打脸,用事实来骂他治国不利吗?
此事,皇帝自是无论如何都要查个水落石出的。
吕归元幕后之人还没头绪,刚一拿了他,夷州就兵变了,并且朝廷官员借此机会又是上书又是求情,两者若没关联,他是断然不信的。
若只是如此,倒也还好。只是,那卦解之词,犹如一根绳缠在他心头,搅得他不得安宁。
夷州兵变,是否与那卦象所指有何关联?破军所指者,又是何人?
心中起了疑,便觉得谁都可疑。皇上此时的心情,是从未有过地警惕。似乎现在身边,谁也信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