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争执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监察御史的最基本生存条件,便是风闻奏事的权利,任何事情、任何官员,只要自己想去弹劾,那便可以毫无忌惮的去弹劾,反正自己只是拥有弹劾权,终究的审判是要皇帝的乾纲独断,对错都不干他的事。
但是若事事都得调查个清楚,人证物证俱在,那他这个监察御史的权利将大打折扣,他们没有调查权啊!
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弹劾房俊“欺压关中商贾,打击西域胡商,利用其父之权势,谋取不义之财货,恐自此以后西域商路断绝,关中财货凋敝”这种罪名,本就是捕风捉影,哪里能有真凭实据?
就算有,掌控着西域商路、把持着关中商贾的房俊,多少人仰其鼻息依靠其存活,谁会站出来、谁敢站出来指证房俊?
虽然不论如何自己都不会有罪,风闻奏事嘛,那肯定就有疏漏的时候,这也是律法所允许的。不能证明房俊有罪,但是房俊也不可那证明自己无罪,迫于压力,皇帝最后还是很大可能要惩罚房俊,可是如此一来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谢文举有些懵,他旁边的张芳却断然道:“微臣赞同!吾等虽有风闻奏事之权力,但是亦要持心守正,本着严谨严肃公正无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的弹劾。乾坤朗朗、国法严厉,是对是错逃不过上苍的眼睛,更逃不过陛下的明察秋毫,微臣的弹劾,请求陛下颁旨严查。”
张芳面上的神情严肃慷慨,心里却差点乐开了花。
弹劾房俊之前,御史台里是有默契的。
但是御史台里也绝对不是一个派系,自己和谢文举可不是一伙的,只不过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受到本派系大佬的指示所以才一起出手而已。
而谢文举弹劾房俊的罪名,那完全就是捕风捉影,根本就没的查!说是道听途说,还不如说是栽赃嫁祸泼脏水!可是自己弹劾的罪名,桩桩件件那都是实实在在,虽说比起谢文举弹劾的罪名来说轻得多,但自己弹劾的“屡次殴打亲王、重臣、官员,甚至于长安街头将出家人殴打至重伤,嚣张跋扈、目无王法”之罪名,甚至都无需调查,满朝文武、长安百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谢文举一直以来都死死的压制着他,现在居然天降良机,若能对个人的弹劾奏章严查,定可借助马周之手狠狠打击谢文举的名声,自己必将趁势而起,实在是一举两得!
他身边的谢文举听着张芳慷慨激昂正气浩然的言语,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特么的,这还没达到胜利呢,你就窝里反了?
这小子太阴了,居然不声不响的就给咱捅一刀……
李二陛下环视一周,目光阴沉,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赞同马周之意?”
文官这边顿时有些喧嚣,虽然弹劾房俊的主力都是文官,但房玄龄为官几十载,自有一群衷心拥护的部署同僚,此时便要出班,却不想被武官这边抢了先……
傻大黑粗的程咬金迈着大步出班,粗声粗气的启奏道:“俺赞同马舍人的提议,国有国法,再是罪大恶极的坏蛋,那也得有证据才能定罪,难道就凭着红口白牙几句莫须有的言语,就能将人定罪?俺第一个不服!”
说到这风闻奏事,其实武将们在这上头可是吃了不少亏。
这帮武夫拎着脑袋造反打天下,为的是个啥?还不就是封侯拜将财富美女?这些人的性子历经生死,行事难免便随意了一些,只要不是关系到“忠诚”的原则问题,大都不是太在乎。可正是因此,才被监察御史们当成升官的阶梯,整日里瞪着眼珠子瞪着寻找他们犯错的时候,一旦稍有不慎,那就立马被捅到皇帝眼前,一顿申饬那是轻的,搞不好就是一顿板子外加降职罚俸……
顿时,武将这边又站出来好几个,尉迟恭、张士贵等人一起赞同。
一个是为了给这些监察御史们填填堵,为以往受的弹劾出出气,而另一个,则是牵连到文武之争……
虽说天下尚未承平,边境仍旧战火不断,但是中原稳定,国家度过建国之初的连年战火,百废待兴,这文官的重要性便渐渐凸显出来。毕竟这些厮杀汉冲锋陷阵天下无敌,治理城池却是两眼一抹黑,而且抡起阴谋诡计朝堂争斗,那更不是对手。
此消彼长,眼看着武将勋贵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难得的打击文官的机会又怎会放过?
另外还有一点,房俊虽然是房玄龄的儿子,可他出仕是武官身份,自然而然的便被归纳到武将勋贵这个集团里,天然的跟清流文官不是一盘菜。
自己人,当然要站出来支持一下!
眼见皇帝的意志有所松动,文官里边有些着急。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站在首位,眼睛不经意的往身边的班列里抽了一眼,正巧跟一双看过来的眼睛对上。长孙无忌微微一点头,那人便站出班列。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风闻奏事乃是本朝法度,国法威严,岂能轻易更改?若是如马舍人与卢国公所说,每一次监察御史的风闻奏事都要事先经过调查审核,那么风闻奏事的意义又何在?长此以往,恐怕御史懈怠、奸恶嚣张,言路堵塞,非是帝国之福!还请陛下三思!”
“微臣附和!”
“请陛下三思!”
文官里站出一大片,齐齐附和,捍卫清流文官风闻奏事的权利。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官员出班奏道:“微臣刑部郎中陆孝愚,弹劾崇贤馆校书郎房俊,去年于青州违逆国法、勾结齐王李佑将当地豪族吴氏满门灭杀,手法残忍,丧心病狂。人证、无证俱在,恳请陛下命有司立案严查,以靖国法!”
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还有这事儿?
这有名有姓的,虽然只是风闻奏事,可任谁也不敢信口开河编造出这么严重的罪名,无风不起浪,想必是有些根据的。这下子,房俊那厮要完……
御史言官们差一点振臂欢呼,原本自己这方已经要败退了,谁料到居然来了个神助攻!这刑部郎中可不是风闻奏事,没听人家说么,人证物证俱在,那就是铁案啊!
任你房俊奸诈狡猾,这回还不乖乖认输?
而亲近房玄龄以及房俊的大臣,则齐齐摇头叹息。
怎么还有这么一回事儿?同那些御史言官一样,他们也都认为这个刑部郎中不敢信口开河,否则稍后略作调查便知他所说真伪,若是满口胡言,那可就是污蔑朝臣、陷害亲王、欺君罔上!
别说九族了,就算有十八族,也都得给你诛得干干净净!
满朝之中,唯有站在角落里的李君羡,闻言一下子将心放松下来。
这件事情除了皇帝,没人比他更清楚来龙去脉。
当时房俊的确是先斩后奏,但被诛灭满门的吴氏是什么人?那是乱党、是叛逆!这还是山高皇帝远通信不便,房俊自作主张将吴氏嫡系诛灭,并未大肆牵连。若是按着皇帝的意思,妥妥的诛灭九族,满门抄斩……
放在刚才,这么多大臣弹劾房俊,李二陛下即便想要维护房俊怕是也不能明目张胆,毕竟国法为重、朝局为重,皇帝也不能乾纲独断赦免房俊,否则天下文官岂不闹得群情汹汹?
但是现在不同了!
青州一案,那是房俊替皇帝背的锅,现在被人抖出来了,皇帝你好意思让这些文官以这件事将房俊狠狠的打落尘埃?若当真如此,这往后谁还敢为皇帝真心实意的办事?哦,有好处您都划拉到自己手里,把锅全都甩给别人?谁给皇帝办事都得留着心眼儿了,万一被皇帝放弃了咋整?
用房俊那厮的话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监察御史的最基本生存条件,便是风闻奏事的权利,任何事情、任何官员,只要自己想去弹劾,那便可以毫无忌惮的去弹劾,反正自己只是拥有弹劾权,终究的审判是要皇帝的乾纲独断,对错都不干他的事。
但是若事事都得调查个清楚,人证物证俱在,那他这个监察御史的权利将大打折扣,他们没有调查权啊!
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弹劾房俊“欺压关中商贾,打击西域胡商,利用其父之权势,谋取不义之财货,恐自此以后西域商路断绝,关中财货凋敝”这种罪名,本就是捕风捉影,哪里能有真凭实据?
就算有,掌控着西域商路、把持着关中商贾的房俊,多少人仰其鼻息依靠其存活,谁会站出来、谁敢站出来指证房俊?
虽然不论如何自己都不会有罪,风闻奏事嘛,那肯定就有疏漏的时候,这也是律法所允许的。不能证明房俊有罪,但是房俊也不可那证明自己无罪,迫于压力,皇帝最后还是很大可能要惩罚房俊,可是如此一来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谢文举有些懵,他旁边的张芳却断然道:“微臣赞同!吾等虽有风闻奏事之权力,但是亦要持心守正,本着严谨严肃公正无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的弹劾。乾坤朗朗、国法严厉,是对是错逃不过上苍的眼睛,更逃不过陛下的明察秋毫,微臣的弹劾,请求陛下颁旨严查。”
张芳面上的神情严肃慷慨,心里却差点乐开了花。
弹劾房俊之前,御史台里是有默契的。
但是御史台里也绝对不是一个派系,自己和谢文举可不是一伙的,只不过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受到本派系大佬的指示所以才一起出手而已。
而谢文举弹劾房俊的罪名,那完全就是捕风捉影,根本就没的查!说是道听途说,还不如说是栽赃嫁祸泼脏水!可是自己弹劾的罪名,桩桩件件那都是实实在在,虽说比起谢文举弹劾的罪名来说轻得多,但自己弹劾的“屡次殴打亲王、重臣、官员,甚至于长安街头将出家人殴打至重伤,嚣张跋扈、目无王法”之罪名,甚至都无需调查,满朝文武、长安百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谢文举一直以来都死死的压制着他,现在居然天降良机,若能对个人的弹劾奏章严查,定可借助马周之手狠狠打击谢文举的名声,自己必将趁势而起,实在是一举两得!
他身边的谢文举听着张芳慷慨激昂正气浩然的言语,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特么的,这还没达到胜利呢,你就窝里反了?
这小子太阴了,居然不声不响的就给咱捅一刀……
李二陛下环视一周,目光阴沉,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赞同马周之意?”
文官这边顿时有些喧嚣,虽然弹劾房俊的主力都是文官,但房玄龄为官几十载,自有一群衷心拥护的部署同僚,此时便要出班,却不想被武官这边抢了先……
傻大黑粗的程咬金迈着大步出班,粗声粗气的启奏道:“俺赞同马舍人的提议,国有国法,再是罪大恶极的坏蛋,那也得有证据才能定罪,难道就凭着红口白牙几句莫须有的言语,就能将人定罪?俺第一个不服!”
说到这风闻奏事,其实武将们在这上头可是吃了不少亏。
这帮武夫拎着脑袋造反打天下,为的是个啥?还不就是封侯拜将财富美女?这些人的性子历经生死,行事难免便随意了一些,只要不是关系到“忠诚”的原则问题,大都不是太在乎。可正是因此,才被监察御史们当成升官的阶梯,整日里瞪着眼珠子瞪着寻找他们犯错的时候,一旦稍有不慎,那就立马被捅到皇帝眼前,一顿申饬那是轻的,搞不好就是一顿板子外加降职罚俸……
顿时,武将这边又站出来好几个,尉迟恭、张士贵等人一起赞同。
一个是为了给这些监察御史们填填堵,为以往受的弹劾出出气,而另一个,则是牵连到文武之争……
虽说天下尚未承平,边境仍旧战火不断,但是中原稳定,国家度过建国之初的连年战火,百废待兴,这文官的重要性便渐渐凸显出来。毕竟这些厮杀汉冲锋陷阵天下无敌,治理城池却是两眼一抹黑,而且抡起阴谋诡计朝堂争斗,那更不是对手。
此消彼长,眼看着武将勋贵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难得的打击文官的机会又怎会放过?
另外还有一点,房俊虽然是房玄龄的儿子,可他出仕是武官身份,自然而然的便被归纳到武将勋贵这个集团里,天然的跟清流文官不是一盘菜。
自己人,当然要站出来支持一下!
眼见皇帝的意志有所松动,文官里边有些着急。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站在首位,眼睛不经意的往身边的班列里抽了一眼,正巧跟一双看过来的眼睛对上。长孙无忌微微一点头,那人便站出班列。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风闻奏事乃是本朝法度,国法威严,岂能轻易更改?若是如马舍人与卢国公所说,每一次监察御史的风闻奏事都要事先经过调查审核,那么风闻奏事的意义又何在?长此以往,恐怕御史懈怠、奸恶嚣张,言路堵塞,非是帝国之福!还请陛下三思!”
“微臣附和!”
“请陛下三思!”
文官里站出一大片,齐齐附和,捍卫清流文官风闻奏事的权利。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官员出班奏道:“微臣刑部郎中陆孝愚,弹劾崇贤馆校书郎房俊,去年于青州违逆国法、勾结齐王李佑将当地豪族吴氏满门灭杀,手法残忍,丧心病狂。人证、无证俱在,恳请陛下命有司立案严查,以靖国法!”
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还有这事儿?
这有名有姓的,虽然只是风闻奏事,可任谁也不敢信口开河编造出这么严重的罪名,无风不起浪,想必是有些根据的。这下子,房俊那厮要完……
御史言官们差一点振臂欢呼,原本自己这方已经要败退了,谁料到居然来了个神助攻!这刑部郎中可不是风闻奏事,没听人家说么,人证物证俱在,那就是铁案啊!
任你房俊奸诈狡猾,这回还不乖乖认输?
而亲近房玄龄以及房俊的大臣,则齐齐摇头叹息。
怎么还有这么一回事儿?同那些御史言官一样,他们也都认为这个刑部郎中不敢信口开河,否则稍后略作调查便知他所说真伪,若是满口胡言,那可就是污蔑朝臣、陷害亲王、欺君罔上!
别说九族了,就算有十八族,也都得给你诛得干干净净!
满朝之中,唯有站在角落里的李君羡,闻言一下子将心放松下来。
这件事情除了皇帝,没人比他更清楚来龙去脉。
当时房俊的确是先斩后奏,但被诛灭满门的吴氏是什么人?那是乱党、是叛逆!这还是山高皇帝远通信不便,房俊自作主张将吴氏嫡系诛灭,并未大肆牵连。若是按着皇帝的意思,妥妥的诛灭九族,满门抄斩……
放在刚才,这么多大臣弹劾房俊,李二陛下即便想要维护房俊怕是也不能明目张胆,毕竟国法为重、朝局为重,皇帝也不能乾纲独断赦免房俊,否则天下文官岂不闹得群情汹汹?
但是现在不同了!
青州一案,那是房俊替皇帝背的锅,现在被人抖出来了,皇帝你好意思让这些文官以这件事将房俊狠狠的打落尘埃?若当真如此,这往后谁还敢为皇帝真心实意的办事?哦,有好处您都划拉到自己手里,把锅全都甩给别人?谁给皇帝办事都得留着心眼儿了,万一被皇帝放弃了咋整?
用房俊那厮的话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