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快穿之世上还有爸爸好 > 297 状元娘子16
297 状元娘子16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快穿之世上还有爸爸好最新章节!
刘有德没有儿子,以前还可以说是招赘婿,现在刘湘琴马上要出嫁,族里的意思是必须过继续一个儿子。当然他要是愿意纳妾再生儿子也可以,族里也愿意帮他操办。
这封信是族长亲自写好,托行商送到他手里。刘有德看完信就扔一边,他可没有过继的想法,族里也别想霸占他的家产。
刘湘琴出嫁时带走家里大部分财产,刘有德还觉得少了一点,要知道在她之前嫁入赵家的世子夫人可是有一百零八抬嫁妆,她才六十六抬,比世子夫人少了很多。
刘有德也不是想不想多给点,是他的身份不适合多给,再多的银钱都只能换成银票交给刘湘琴,让她自己看住银子。
三日回门,刘有德不仅多了一个女婿,还多了一个学生。赵恒以后就要跟着他读书学习,为了能让他安心学生,赵元已经把刘家隔壁的房子买下来,打发小夫妻暂时住在刘家隔壁。
赵元原本也安排赵忱跟着一起过来学习,可惜对方不愿意,说刘有德的状元名头也只是哄外人。考中状元后也没见有什么出息,派官在翰林院也不得上官和皇帝看中,连和同僚关系都不好,这样的人注定当不了大官。
赵元拿小儿子没有办法,一方面是小儿子确实有几分聪明才智,妻子又最偏爱这个儿子,他要敢教训,马上就出面拦着,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愿意费事了。
刘有德却乐得轻松只教一个学生,他本来就不是乐于当老师的人,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连赵恒这个学生都不想收。
李氏对女儿嫁人之后还能住在娘家隔壁是求之不得,她想到能天天看到闺女就高兴,更高兴的是闺女不用和公婆住,也省得担心闺女在婆家要立规矩。
李氏都觉得刘湘琴的运气好,整个京城也找不到出嫁女能住在娘家隔壁的事,这和长住娘家并不多,不过是赵家为了面子好看才另买一套房子。
刘有德也不劝亲家,隔壁的房子买下来,就算以后国公府分家,赵恒其他的兄弟也不要,最后肯定还是分给女儿女婿。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李氏,于是布置房子的时候,李氏比谁都上心。
刘有德不关心隔壁的花园好不好看,他更关心赵恒的学问。他要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培养出一个状元,这个任务可不轻松,哪怕赵恒的基础并不差。
赵恒已经有举人功名,他原以为自己的学识算不错,结果跟着刘有德学习才知道还有很多知识学得不扎实。他是真的醉心于学问,于是很多琐事都顾不上,好在有刘湘琴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刘湘琴在没有嫁人前有很多担心,担心自己不够好,做不好高门大户的儿媳妇,担心公婆的刁难。她嫁到赵家之后才发现公婆并不坏,高门大户的儿媳妇也没有多难当。
刘湘琴婚后过得好,李氏就放心了,她只睁着闺女能早点生个儿子,别想她一辈子就生个闺女。她是运气好,刘有德愿意体谅,既不嫌弃闺女也不纳妾,赵家却不一定能做到这一步。
刘湘琴也盼着早点生下儿子,她觉得嫁人的生活并不像大家说得那样可怕,还是和以前差不多,不过是身边多个人睡觉。
刘有德每天回家之后才能指点赵恒的功课,实际上读书到现在这个地步,他并不需要直接上课,更多的是做些查漏补缺的功课,帮赵恒发现问题,再让他有针对性的补课。
刘有德在享受当老师的乐趣时,族里迟迟等不到他的回信,直接派刘三上京城找他商量过继的事。
刘三明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还是答应族里上门,要说内心没有一点想法那是骗人。
刘有德现在的身份和以前可不同,他和宋国公是亲家,过继的儿子也能和宋家沾上边,这样的好事可以说族里人都抢着要。刘三就有发现族长也想把家里最小的孩子过继给刘有德,为此还让杜墨这个女婿写信劝一劝刘有德。
杜墨和族长家的闺女已经成亲,小夫妻关系倒还不错,家中没有长辈,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族长一家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杜墨刚开始还有些意难平,便是相处几日发现娇妻的好处,倒也开始琴瑟合鸣。
刘有德对此并不意外,杜墨就是这样的人,对谁都可以好,但是真遇上事又没有担当,这种幸福的生活并不安稳。他又不想和杜墨拉近关系,对他的书信也是同样处理,在过继的大事上谁劝他都没用。
刘有德死心眼不愿意过继,刘三也没办法再劝。反正他的儿子不能过继,族里其他人也占不到便宜。
刘三到京城也不是白跑,他还顺路带了一个车队过来,在京城把处种商品销售完,又换回京城的特色商品运回老家贩卖。这样一来一回,跑一趟也能赚不少钱。
刘三在路过杜墨任职的县城时,还特意停留一天,结果刚进城就听说县令夫人出事的消息。他急急忙忙真到县衙找杜墨,却被告知他不在,要说是去城外的观音寺救夫人去了。
刘三以为族长家的闺女遇到危险,打听之后才知道并没有大危险,是县令夫人的马车坏了,没有办法直接回城。一件小事都能传得满城都知道,刘三都忍不住怀疑杜墨这个县令的能力。
他一直等到近黄昏才等到杜墨带着族长闺女回来,夫妻俩的表情都不好看,看样子回来的路上还发生一些小矛盾。他是娘家人,看到这个样子不能装看不见,等进院子后才开口质问杜墨。
杜墨还没先开口,族长闺女却先哭了,说是她不对,她不该出门上香,不该下马车,不该让人看到她的双脚,不该让人言语轻薄。
杜墨深深叹息道:“您都听到,您是长辈,这事我不好说,夫人说的您总不会怀疑吧!不是我对夫人不好,而是饿死事小,名节事大,她这样名节有损,我以后怎么给她请封诰命。”
刘有德没有儿子,以前还可以说是招赘婿,现在刘湘琴马上要出嫁,族里的意思是必须过继续一个儿子。当然他要是愿意纳妾再生儿子也可以,族里也愿意帮他操办。
这封信是族长亲自写好,托行商送到他手里。刘有德看完信就扔一边,他可没有过继的想法,族里也别想霸占他的家产。
刘湘琴出嫁时带走家里大部分财产,刘有德还觉得少了一点,要知道在她之前嫁入赵家的世子夫人可是有一百零八抬嫁妆,她才六十六抬,比世子夫人少了很多。
刘有德也不是想不想多给点,是他的身份不适合多给,再多的银钱都只能换成银票交给刘湘琴,让她自己看住银子。
三日回门,刘有德不仅多了一个女婿,还多了一个学生。赵恒以后就要跟着他读书学习,为了能让他安心学生,赵元已经把刘家隔壁的房子买下来,打发小夫妻暂时住在刘家隔壁。
赵元原本也安排赵忱跟着一起过来学习,可惜对方不愿意,说刘有德的状元名头也只是哄外人。考中状元后也没见有什么出息,派官在翰林院也不得上官和皇帝看中,连和同僚关系都不好,这样的人注定当不了大官。
赵元拿小儿子没有办法,一方面是小儿子确实有几分聪明才智,妻子又最偏爱这个儿子,他要敢教训,马上就出面拦着,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愿意费事了。
刘有德却乐得轻松只教一个学生,他本来就不是乐于当老师的人,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连赵恒这个学生都不想收。
李氏对女儿嫁人之后还能住在娘家隔壁是求之不得,她想到能天天看到闺女就高兴,更高兴的是闺女不用和公婆住,也省得担心闺女在婆家要立规矩。
李氏都觉得刘湘琴的运气好,整个京城也找不到出嫁女能住在娘家隔壁的事,这和长住娘家并不多,不过是赵家为了面子好看才另买一套房子。
刘有德也不劝亲家,隔壁的房子买下来,就算以后国公府分家,赵恒其他的兄弟也不要,最后肯定还是分给女儿女婿。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李氏,于是布置房子的时候,李氏比谁都上心。
刘有德不关心隔壁的花园好不好看,他更关心赵恒的学问。他要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培养出一个状元,这个任务可不轻松,哪怕赵恒的基础并不差。
赵恒已经有举人功名,他原以为自己的学识算不错,结果跟着刘有德学习才知道还有很多知识学得不扎实。他是真的醉心于学问,于是很多琐事都顾不上,好在有刘湘琴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刘湘琴在没有嫁人前有很多担心,担心自己不够好,做不好高门大户的儿媳妇,担心公婆的刁难。她嫁到赵家之后才发现公婆并不坏,高门大户的儿媳妇也没有多难当。
刘湘琴婚后过得好,李氏就放心了,她只睁着闺女能早点生个儿子,别想她一辈子就生个闺女。她是运气好,刘有德愿意体谅,既不嫌弃闺女也不纳妾,赵家却不一定能做到这一步。
刘湘琴也盼着早点生下儿子,她觉得嫁人的生活并不像大家说得那样可怕,还是和以前差不多,不过是身边多个人睡觉。
刘有德每天回家之后才能指点赵恒的功课,实际上读书到现在这个地步,他并不需要直接上课,更多的是做些查漏补缺的功课,帮赵恒发现问题,再让他有针对性的补课。
刘有德在享受当老师的乐趣时,族里迟迟等不到他的回信,直接派刘三上京城找他商量过继的事。
刘三明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还是答应族里上门,要说内心没有一点想法那是骗人。
刘有德现在的身份和以前可不同,他和宋国公是亲家,过继的儿子也能和宋家沾上边,这样的好事可以说族里人都抢着要。刘三就有发现族长也想把家里最小的孩子过继给刘有德,为此还让杜墨这个女婿写信劝一劝刘有德。
杜墨和族长家的闺女已经成亲,小夫妻关系倒还不错,家中没有长辈,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族长一家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杜墨刚开始还有些意难平,便是相处几日发现娇妻的好处,倒也开始琴瑟合鸣。
刘有德对此并不意外,杜墨就是这样的人,对谁都可以好,但是真遇上事又没有担当,这种幸福的生活并不安稳。他又不想和杜墨拉近关系,对他的书信也是同样处理,在过继的大事上谁劝他都没用。
刘有德死心眼不愿意过继,刘三也没办法再劝。反正他的儿子不能过继,族里其他人也占不到便宜。
刘三到京城也不是白跑,他还顺路带了一个车队过来,在京城把处种商品销售完,又换回京城的特色商品运回老家贩卖。这样一来一回,跑一趟也能赚不少钱。
刘三在路过杜墨任职的县城时,还特意停留一天,结果刚进城就听说县令夫人出事的消息。他急急忙忙真到县衙找杜墨,却被告知他不在,要说是去城外的观音寺救夫人去了。
刘三以为族长家的闺女遇到危险,打听之后才知道并没有大危险,是县令夫人的马车坏了,没有办法直接回城。一件小事都能传得满城都知道,刘三都忍不住怀疑杜墨这个县令的能力。
他一直等到近黄昏才等到杜墨带着族长闺女回来,夫妻俩的表情都不好看,看样子回来的路上还发生一些小矛盾。他是娘家人,看到这个样子不能装看不见,等进院子后才开口质问杜墨。
杜墨还没先开口,族长闺女却先哭了,说是她不对,她不该出门上香,不该下马车,不该让人看到她的双脚,不该让人言语轻薄。
杜墨深深叹息道:“您都听到,您是长辈,这事我不好说,夫人说的您总不会怀疑吧!不是我对夫人不好,而是饿死事小,名节事大,她这样名节有损,我以后怎么给她请封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