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明危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国公爷对皇上说,带兵打仗爽是爽,但实在太累了。 现在建虏已灭,他要去种田。”
商贾的话一落,酒楼大堂这么大,有那么多人,却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任何人听到这理由,第一个反应是国公爷打仗只是为了爽,怎么感觉像是玩场游戏而已;第二个感觉,是对于国公爷说要去种田,觉得非常得不可思议。
最后,一群人只能叹国公爷真是军神,打仗已到了玩游戏的境界。
甚至有消息灵通的人,又开始爆料说兴国公收的四个侄儿,都立下大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游击将军了。大明在未来说不定还能出四个媲美霍去病的少年俊杰,由此可见兴国公的厉害。
接着一伙人又开始猜测起国公爷是去哪里种田,种得是什么田。关于这点,没有一个人能说服别人来赞同自己的观点。由此,国公爷种田成为京师百姓的一个谜。
其实钟进卫所说得种田,并不是真的种田。这只是后世一个网络术语,意思是以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内政经营为主。
说起来也是,现在北方已经没有大明的敌手,而东南亚暂时还鞭长莫及,需要等水师组建完成之后。( 平南文学网)北美则是要修建大型补给点,这样才能大规模前往北美。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钟进卫的精力集中在种田上是最合适的。
要说累的话,从凯旋回京之后,京营提督已经变成一个差不多的闲职,不会再有多累。
原本崇祯皇帝的意思,也是让钟进卫继续挂着。因为那么多公侯伯爵中,要说最相信的人,非钟进卫莫属。
但钟进卫本人却不想再挂,说是给新人机会,并向崇祯皇帝推荐了曹文诏。
对于曹文诏,崇祯皇帝也是印象深刻。当初去勤王军临时校场,征集出塞的将士。曹文诏就站了出来,是当时级别最高的将领。能够响应自己的要求,舍生忘死地前往塞外,并擒回达尔罕王。论忠心、论本事,曹文诏都是够格的。
因此,钟进卫推荐了之后,崇祯皇帝考虑再三,就同意了他这个推荐。
虽然钟进卫卸任了京营提督一职,但他的任务却还是非常重的。因为目前大明表面上好像开始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向美好的未来前进。但实际上,却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粮食危机。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温饱都出现问题了,其他所有的事情一切免谈。
什么各地修水泥路,什么办免费幼学,什么边军改制,什么修建大型补给点等等,全部玩完。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五年的时候,大明已经发生大面积饥荒了。可现在,因为钟进卫的出现,这种大面积的饥荒没有出现,死于饥饿??饥饿的人很少。
虽然维持着这种局面,却也消耗了为数不多的粮食。接下来几年可以很确定,灾荒会不断地持续下去。
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至少如果不比原本历史要多粮食的话,就算钟进卫有通天的本领,最终历史还会走上老路,即出现大面积的流贼,大明国内将乱成一团。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出现钟进卫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就是朝廷不得不绞杀饥民所组成的流贼。
因此,钟进卫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用各种手段提高大明的粮食产量和储备等等,反正目的就是一个,不要饿死一个大明百姓。
至于其他事情,他也有参与,但重心暂时并不在那些事情上面。
比如修建大型补给点,现在已经派出工匠前往釜山、海参崴和北海道,除釜山是会雇佣朝鲜百姓之外,海参崴和北海道将会押解建虏战俘前去修建。
因为建虏战俘够多,因此朝廷已决策,同时还要开始修建堪察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上的补给点。
剩下的建虏战俘将会暂时安置在鞍山挖铁矿,等待下一批补给点的修建。
至于那些罪囚,按罪行轻重,发往远近各个补给点做一些轻点的活计。刑期满了之后,便会释放回国。
此时的钟进卫,刚刚从紫禁城出来,在去皇家研究院的路上。
他的带刀护卫,已经增加到了十人,东厂调过来的番役,更是达到了二十人,仍然是顾百川和王鹏为首。
一行人全都骑着马,浩浩荡荡地走在街上。只要是京师的百姓,虽然他们很多人没有见过钟进卫,却也能从服饰上猜出为首的那位,是他们尊敬的兴国公。因为只有钟进卫的护卫中,才有东厂番役。
没人敢打扰国公爷,都及时避到了一边,然后用尊敬的眼神目送国公爷远去。
钟进卫对于京师百姓对他的感觉,也有所察觉。正因为这样,他看着街道上的繁华,心中的压力就更大了。
这表面的繁荣,到底能不能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繁荣,一切都在粮食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钟进卫带着期望,来到了研究院。也不用门卫通报,直接熟门熟路地找上了微伯宋应星。
在宋应星的诧异和惊喜之色中,未等他上前参见,钟进卫就已经先问了:“长庚,去年交代的那些农作物,情况怎么样了?”
宋应星一听,就知道兴国公是指蕃薯、玉米和土豆。他见兴国公如此着急这事,就连忙禀告道:“国公,在京师及其附近几个省份试种的产量,都不是很如意。不过每种都有一些差别。”
简单说了一下,缓了缓兴国公迫切的心情,宋应星就先请钟进卫上座。光站那,就显得太不礼貌了。
钟进卫也无所谓,直接往上座一坐,然后就抬头看着站自己面前的宋应星,示意他继续说。
“国公,蕃薯好像是怕冷,因此北方试验的结果很不理想。不过根据国公的建议,在农田和荒地上都进行了试种,发现产量差不多。也就是说,蕃薯也可以种在荒地上,可以不占原有农田。只是产量太低,还需要不断改良品种才行。”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马上指示道:“你接下来要尽量选取那些不太怕冷的品种,朝廷准备往辽东大面积种植,能收获多少算多少。”
“国公爷对皇上说,带兵打仗爽是爽,但实在太累了。 现在建虏已灭,他要去种田。”
商贾的话一落,酒楼大堂这么大,有那么多人,却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任何人听到这理由,第一个反应是国公爷打仗只是为了爽,怎么感觉像是玩场游戏而已;第二个感觉,是对于国公爷说要去种田,觉得非常得不可思议。
最后,一群人只能叹国公爷真是军神,打仗已到了玩游戏的境界。
甚至有消息灵通的人,又开始爆料说兴国公收的四个侄儿,都立下大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游击将军了。大明在未来说不定还能出四个媲美霍去病的少年俊杰,由此可见兴国公的厉害。
接着一伙人又开始猜测起国公爷是去哪里种田,种得是什么田。关于这点,没有一个人能说服别人来赞同自己的观点。由此,国公爷种田成为京师百姓的一个谜。
其实钟进卫所说得种田,并不是真的种田。这只是后世一个网络术语,意思是以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内政经营为主。
说起来也是,现在北方已经没有大明的敌手,而东南亚暂时还鞭长莫及,需要等水师组建完成之后。( 平南文学网)北美则是要修建大型补给点,这样才能大规模前往北美。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钟进卫的精力集中在种田上是最合适的。
要说累的话,从凯旋回京之后,京营提督已经变成一个差不多的闲职,不会再有多累。
原本崇祯皇帝的意思,也是让钟进卫继续挂着。因为那么多公侯伯爵中,要说最相信的人,非钟进卫莫属。
但钟进卫本人却不想再挂,说是给新人机会,并向崇祯皇帝推荐了曹文诏。
对于曹文诏,崇祯皇帝也是印象深刻。当初去勤王军临时校场,征集出塞的将士。曹文诏就站了出来,是当时级别最高的将领。能够响应自己的要求,舍生忘死地前往塞外,并擒回达尔罕王。论忠心、论本事,曹文诏都是够格的。
因此,钟进卫推荐了之后,崇祯皇帝考虑再三,就同意了他这个推荐。
虽然钟进卫卸任了京营提督一职,但他的任务却还是非常重的。因为目前大明表面上好像开始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向美好的未来前进。但实际上,却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粮食危机。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温饱都出现问题了,其他所有的事情一切免谈。
什么各地修水泥路,什么办免费幼学,什么边军改制,什么修建大型补给点等等,全部玩完。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五年的时候,大明已经发生大面积饥荒了。可现在,因为钟进卫的出现,这种大面积的饥荒没有出现,死于饥饿??饥饿的人很少。
虽然维持着这种局面,却也消耗了为数不多的粮食。接下来几年可以很确定,灾荒会不断地持续下去。
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至少如果不比原本历史要多粮食的话,就算钟进卫有通天的本领,最终历史还会走上老路,即出现大面积的流贼,大明国内将乱成一团。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出现钟进卫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就是朝廷不得不绞杀饥民所组成的流贼。
因此,钟进卫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用各种手段提高大明的粮食产量和储备等等,反正目的就是一个,不要饿死一个大明百姓。
至于其他事情,他也有参与,但重心暂时并不在那些事情上面。
比如修建大型补给点,现在已经派出工匠前往釜山、海参崴和北海道,除釜山是会雇佣朝鲜百姓之外,海参崴和北海道将会押解建虏战俘前去修建。
因为建虏战俘够多,因此朝廷已决策,同时还要开始修建堪察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上的补给点。
剩下的建虏战俘将会暂时安置在鞍山挖铁矿,等待下一批补给点的修建。
至于那些罪囚,按罪行轻重,发往远近各个补给点做一些轻点的活计。刑期满了之后,便会释放回国。
此时的钟进卫,刚刚从紫禁城出来,在去皇家研究院的路上。
他的带刀护卫,已经增加到了十人,东厂调过来的番役,更是达到了二十人,仍然是顾百川和王鹏为首。
一行人全都骑着马,浩浩荡荡地走在街上。只要是京师的百姓,虽然他们很多人没有见过钟进卫,却也能从服饰上猜出为首的那位,是他们尊敬的兴国公。因为只有钟进卫的护卫中,才有东厂番役。
没人敢打扰国公爷,都及时避到了一边,然后用尊敬的眼神目送国公爷远去。
钟进卫对于京师百姓对他的感觉,也有所察觉。正因为这样,他看着街道上的繁华,心中的压力就更大了。
这表面的繁荣,到底能不能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繁荣,一切都在粮食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钟进卫带着期望,来到了研究院。也不用门卫通报,直接熟门熟路地找上了微伯宋应星。
在宋应星的诧异和惊喜之色中,未等他上前参见,钟进卫就已经先问了:“长庚,去年交代的那些农作物,情况怎么样了?”
宋应星一听,就知道兴国公是指蕃薯、玉米和土豆。他见兴国公如此着急这事,就连忙禀告道:“国公,在京师及其附近几个省份试种的产量,都不是很如意。不过每种都有一些差别。”
简单说了一下,缓了缓兴国公迫切的心情,宋应星就先请钟进卫上座。光站那,就显得太不礼貌了。
钟进卫也无所谓,直接往上座一坐,然后就抬头看着站自己面前的宋应星,示意他继续说。
“国公,蕃薯好像是怕冷,因此北方试验的结果很不理想。不过根据国公的建议,在农田和荒地上都进行了试种,发现产量差不多。也就是说,蕃薯也可以种在荒地上,可以不占原有农田。只是产量太低,还需要不断改良品种才行。”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马上指示道:“你接下来要尽量选取那些不太怕冷的品种,朝廷准备往辽东大面积种植,能收获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