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 炮火危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大明1937最新章节!
第22集 炮火危城
小火轮迎头撞上一颗水雷,巨响中水柱腾起,船头被掀起来了一下,但是船头捆的一串空油桶替它扛住了爆炸,两只桶顿时稀烂,一只桶远远地飞了出去,小火轮在波浪中摇晃着,毫未减速,继续向水雷阵中冲去。
后面冲锋舟上的清军欢呼起来,开始吆喝着重新排好队形,准备沿着它开出的路前进。
就像是一滴冷水进了油锅,接二连三的爆炸,小火轮一下一下遭受着重击,船头的空油桶已经完全被炸没了,两侧的油桶也已经松散开来,破烂油桶漂浮着。要是海上那种大水雷,这种小船一下就能拦腰炸断,但现在的长江水雷是对付冲锋舟的,威力太小,这条可怜的小火轮像被凌迟一样,直到外壳被炸得千疮百孔,还是歪歪斜斜不沉,慢悠悠地往前开,舱内的大量空油桶为它提供了足够浮力。最后船肚子整个被炸开了,大量空油桶漂出来,小火轮才翻滚着沉掉。
紧接着,清军背后又开上来第二条、第三条这种“扫雷艇”……
其实清军在进攻前根本没料到长江上的水雷阵这么密集,他们没有进行炮火准备,原想趁着大雾打个突然袭击,纵然水雷造成伤亡几百人伤亡,但大部分人能在明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冲过去。但现在明军的水雷阵根本混不过去,现在重新退回来进行炮火准备,已是不可能,要是强令士兵用性命填路,肯定会哗变的。还好事先准备了一些这种“扫雷艇”,还很好用。
但毕竟进攻正面太宽阔了,而且空油桶太少了。这种临时拼凑的小火轮只能开出有限的几条航道,而且很窄,大批的冲锋舟拥挤在中间,小心前进,生怕撞到边上的水雷,这样进攻速度异常缓慢。
零星的小口径炮弹落在四周,掀起水柱。清兵们头伏在冲锋舟里,至少自己周围还没有船被击中。离南岸越来越近了,远处的机枪的声音清晰起来,子弹飕飕的从头顶、耳边擦过,偶尔有一个士兵中弹惨叫,但绝大多数人都安然无恙。很明显,明军机枪手根本看不见,只是在往大致位置漫射。
参加过以前攻击的士兵都在感谢这场雾,要不是雾,他们根本不可能活着到这里。
突然,耳边一声巨响,火光中一条冲锋舟中炮弹了,被掀上了天。有经验的老兵知道不好了。一个排长大喊道:
“快散开!快散开,别挤在一起!”
但是冲锋舟操纵手们并不听他指挥,照样挤在狭窄的航道上往前开。果然,周围炮弹开始密集起来,天空中呼啸着,水柱此起彼伏,又有第二条、第三条冲锋舟中弹爆炸。
中弹冲锋舟的火焰,在浓雾中为明军炮兵标明了位置,很快明军观测手发现这里聚集的冲锋舟很多,两侧一公里内的大炮都向这里招呼过来。
原来开出的安全航道,一瞬间成了死亡巷道。挤在这里的冲锋舟开始四散奔逃,开入雷区也顾不了了。
……
江堤上,每隔二十来米,混凝土地面上就有一个圆形的钢制物,半径一米多,和地面齐平,上面涂着水泥的颜色,不用手摸根本看不出这是钢制的。
突然,随着下面电机的轰鸣,这些钢制物缓缓地伸出地面,成了半米高的钢铁圆台。圆台转了两下,从侧面伸出两根半米长的炮管。
这是长江防线的杀手锏:全钢升降炮塔。这些炮塔的钢制外壁有200毫米厚,内装一门双联的40毫米反坦克炮。炮塔通体封闭,除了两根炮管中间的观测镜外,没有一丝缝隙。敌人轰击的时候可以降到和地面平齐,敌人冲上来的时候再升上来打。
这种东西在欧洲的马奇诺防线上也被大量配置,成为防线不可逾越的象征。
炮塔下面,炮长挂上电话,命令道:
“装燃烧弹!”
隔壁弹药室里,一个基数的燃烧弹被升降机从幽深的地下提上来,传递手抱着炮弹顺铁梯爬到上面的炮塔内,装填手接过来,装入炮膛。
“发射准备完毕!”
“放!!!”
江堤上的钢炮塔一排齐射,加农炮笔直的弹道向一百多米外的江面上伸去。浓雾中的江面立刻腾起一片烈焰,窜起十几米高,夹着滚滚黑烟,形成一道死亡火墙。
……
升降炮塔后面几十米的高处,钢筋混凝土观测堡里,一个少校端着望远镜,从狭长的观测口里望着江上的大火,鼻子几乎问到了人肉烧焦的气味。他毫无表情,冷冷地说:
“命令炮塔准备第二轮齐射……向江中延伸……命令喷火泵做好准备。”
……
两轮射击过后,江面上是一片恐怖景象。
水面上大火弥漫,一具具尸体漂在水中,露出水的部分,火苗还在跳跃着。一些冲锋舟残骸着着火,慢慢下沉。整个江面黑烟弥漫,散发着各种化学物品的怪味和尸臭。
这种军用燃烧弹采用粘稠的胶凝汽油做燃料,相当黏稠,粘到身上就不容易扑灭。而且里面加了镁粉。普通火焰燃烧温度是几百度,但加了镁粉后,火焰温度就会升到一千多度,连冲锋舟的钢制零件、里面的钢盔、水壶等都被烧化了。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烧死了。
大火后面的大批冲锋舟被阻在这里,拥挤碰撞着,上面的清兵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恐怖景象,不少人扶着船帮呕吐。
明军的机枪漫无目的的向火焰里扫射,水面射起一串串水花,偶尔有清兵中弹倒下。但大部分子弹还是打到了水里。
身后北岸腾起一颗红色信号弹。江面上回荡着扩音器的声音:
“864团各营、连整队……692团各营、连整队……1347团各营、连整队……撤回北岸整编……撤回北岸整编……”
江面上的清兵们知道暂时捡了一条命,大批冲锋舟整队转向,驶回北岸。
一条冲锋舟里,一个浑身是水、嘴唇烧得变形的清兵靠在同伴的身上,喃喃地吐道:
“凭什么……这凭什么啊……”
“什么凭什么?你小子捡一条命还不高兴?”
“凭啥咱们这么冲,让人家这么杀?……凭什么这么大的雾……还打不过去?……上头不是说了,有雾一下就能打过去么?”
坐在后面的一个班长冷笑道:
“哼,这已经算很好打了!要是平日没有雾,我们根本到不了这里!……对面是哪儿?是南京啊!奶奶的,我们九十二军可摊了一块好地方,这可是整条南明防线上最难啃的一块儿!”
……
江心洲,是南京段长江内的一个大岛,面积十几平方公里,呈草鞋形,类似崇明岛一样,也是泥沙冲击形成。江心洲和南京这边只被一条二百米宽的水道隔开,称为“夹江”,但是和浦口那边却隔着一千多米的江面。因为这个地理因素,江心洲一直控制在南明手里,南明也在上面建了工事群,并且把长江舰队主基地设在这里。
因为长江舰队主要是潜艇和小型舰艇,所以码头都设在夹江的边上,对着南京这边,从夹江进出长江主流,既安全又方便。码头上用钢筋水泥修了潜艇洞库,防止对岸炮击和轰炸,保护潜艇。
江心洲是个独立的岛,上面工事群构筑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岸上那种复杂的地下交通网,也没有那种全钢升降炮塔,可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
现在江心洲基地一片紧张气氛,清军的炮弹不断落在岛上,有几发炮弹直接打到潜艇洞库上面,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库顶颤动着,下面大把大把的灰尘落下来。
岛上各单位和地下工事里的喇叭不断回响着:
“命令所有女性官兵,立刻到基地码头上船……无论何种军衔职务,立刻到基地码头上船……命令所有女性官兵……”
码头上,一排排女兵在背包列队,她们有的是潜艇兵,有的是岛上的女文职军官。列完一队后,便由长官带着上小艇撤到南京。
每有炮弹落到近处,她们便卧倒隐蔽,然后又站起来继续排队上船。
她们身后的洞库里,每艘潜艇上都有几个工兵,在往潜艇里装炸药、布引线,以便在江心洲守不住的时候炸沉它们。这些女孩默默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潜艇,有不少人都哭了。
……
南京市里,现在在经历一场开战后的最大恐慌。
浓雾中的早晨,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人,他们神色恐怖,都往城外的火车站跑。这些人都是没在第一次疏散中走的市民。本来上一次大疏散后,清军迟迟打不过江来,人们对长江防线的信心陡增,那些在南京有店铺、有生意没走的,反而赚了一笔,很多撤退到南方的人心思活泛,又回来了。
现在一场大雾,不得了了,原先对长江防线很有信心的人,现在都相信守不住了。尽管街上的大喇叭不断广播着“我们已经打退了清虏的第一轮进攻”,但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打过来只是时间问题。而清军一旦过来,所有人都坚信绝对劣势的明军兵力抵抗不了几下。
向小强的汽车按着喇叭,逆着人流,往皇宫缓慢驶去。由于大雾,看了红色的午门的时候,几乎已经到皇宫门口了。
向小强连忙让司机停在路边,自己跳下车,大步穿过金水桥,在宫门口被拦住了。
皇宫门前戒备森严,几百名禁卫军头戴钢盔持枪肃立,幽深的门洞里好像还架了机枪。现在明显加倍了兵力,很多生面孔都没见过。
向小强没多说什么,掏出证件。值班的班长看完证件,惊诧地发现这就是人民卫队司令、还是每天来给陛下上军事课的向小强上校,连忙敬了军礼,让开放行。向小强心急火燎的,按规矩留下佩枪,由一个禁卫军军官领着,两人一路小跑,往里面跑去。
穿过了前宫,那个军官便不能再往里进了,换了个女官领着向小强进入后廷。
“陛下在哪里?在干什么?”
向小强快步走着问道。他每天到宫里上课,有好几次就是这个女官领着的,彼此都熟了。这女官神色也很慌张,打着颤道:
“在乾清宫,召见大臣……向大人,你说……你说南京还能守多久?”
很明显,现在连宫里也是一片恐慌了。向小强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微笑道:
“你们慌什么,跟紧了陛下,比谁都安全。”
那个女官听他这么说,想想也是,脸上恢复了点血色。
向小强知道,她们这些在宫里的人,现在生死存亡之际,总是把自己这些高级军官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权威。自己的一句话就能给予、或者夺走她们的希望。
但是对于南京能不能守住,他自己很不乐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南京段的防线是全条长江防线最坚固的一处,即使在大雾中,它也绝不会是首先被攻破的地方。
他判断,在南京遭受实际威胁之前,肯定会先传来清军在其他地方过江的消息。这样,南京的撤退还有时间,不会猝不及防。
毫无疑问,对满清来说,在战争一开始就一鼓拿下南京,诱惑是巨大的。但长江防线毕竟是南明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结果,南京又是防线的重中之重,绝不是那么好啃的。刚才他已经收到了报告,知道江边防线已经打退了清军的第一次进攻,己方毫无伤亡,而清军伤亡惨重,甚至还没有一个人登上沙滩。
即使是在浓雾中,防线也不负众望,打得很漂亮。但是,如果清军不顾死上,兵力再增加个两三倍,就很难说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一旦走比较现实的路线,即放弃南京做突破口,集中兵力从长江的其他薄弱地段突破,从后面包抄南京,截断铁路,那不仅是失守,连撤退都成问题了。
现在一定要朱佑榕抓紧离开南京。只要女皇走了,人民卫队作为女皇的亲军,也肯定要跟着走的。这样自己作为女皇的亲军司令,也能跟着走,不会留下来陪葬。
他已经让秋湫带几个人回家,帮着秋老虎收拾准备了。也难为老爷子了,时局都这样了,也一直陪着女儿女婿留在险地。但这次向小强已经准备全家人一起走了。
……
御书房内,烟雾缭绕,几个大臣或坐或站,有的抽纸烟,有的抽雪茄,还有的抽烟斗。
以前大臣在女皇面前是不敢抽烟的,但有一次朱佑榕和几个老大臣谈话,谈到半夜,朱佑榕便让人准备了几种香烟赐给他们抽。这一“德政”大得人心,因为很多大臣烟瘾都很大。这一传统养成后,大臣和朱佑榕谈话时,时间稍久便都抽烟,要是有三五个大臣同时觐见,那书房就成了烟室。朱佑榕当初一番好意,如今成了自找苦吃,还不好说,只好自己忍着。
向小强会抽烟,但没什么烟瘾,刚进来的时候被呛得不轻。但看到朱佑榕坐在书桌后边,只是微微皱眉,还是谈吐自若,也就打消了捂鼻子的念头。
向小强虽然被传进来,但见到朱佑榕正跟大臣们说话,只是悄悄坐在门边的沙发上。朱佑榕看到他,用眼神和他打了招呼,继续说道:
“肖卿,那你的意见呢?”
“陛下,”新任的陆军大臣肖子龙呼哧呼哧地抽着大雪茄,喷出浓雾,叹道,“我们虽然打退了清军第一次进攻,但真正歼灭了多少,也没个数字。清军可能也没有思想准备,惊愕之下,暂退回去了。接下来必定是让这一师修整,再换生力军上来打。他们兵力雄厚,一次上千的伤亡根本不在乎。陛下,已经收到好几条情报了,都说清伪帝广武扬言,要到南京过春节啊,陛下您想想,广武伪帝那个性格,是越受挫越疯狂的,接下来肯定是兵力加倍,疯狂进攻啊!我们长江防线虽然坚固,但现在能见度只有十几米,机枪根本就是摆设啊。机枪不顶用,那整条防线就都是摆设啊!陛下,一定要三思啊陛下!”
朱佑榕皱着眉,轻咳两声,望着另外几位大臣。另外几人也都频频点头,出声附和。
朱佑榕站起身,望着窗外,痛苦地出了一口气。她心中万分不愿离开南京。她知道,自己一旦离开南京,就等于是宣布南京将放弃了,江边守军将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奋勇作战,也许自己前脚离开,后脚南京就会沦陷。
“朕……”朱佑榕刚说便哽噎住了,眼泪在眼中打转,好不容易控制住了,才说道,“朕还要听一听沈阁老的意见。”
又有一人急忙说道:
“陛下不必再犹豫了,沈阁老也必是这个意见。这里离江边只有十公里,清军一旦突破长江,瞬间可至!而江上的战况,每分钟都可能有变化!陛下,即使是沈阁老在此,也不会同意陛下留在南京,冒被清虏俘获的危险的!”
朱佑榕转过身来,望着门边的向小强,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道:
“向卿怎么看?”
几个大臣才发觉门口坐了个人,纷纷转头来看,发现是向小强,都等着他的发言。因为这些大臣都知道,向小强虽说官阶较低,但是和陛下关系很近,又是陛下的军事课老师,只要他说一句行或不行,就能极大的影响陛下决定。
向小强很惭愧,因为在朱佑榕最需要他支持的时候,不能支持她。而且多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躲避着朱佑榕的目光,吞吐道:
“陛下,臣……也是这个意思。您留在南京,毫无意义。”
大臣们脸上都缓和了,都对向小强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身家性命保住了。不会出现历史上臣子与城俱亡的惨剧了。随着皇室南撤,下面大明政府南撤的工作,就会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朱佑榕脸上表情失望极了,缓缓地坐下,双手捂着脸。过了一会儿,轻轻地道:
“你们先退下吧,朕自己静一静。”
一行人退出烟雾弥漫的书房,来到外面的庭院。几个老大臣心中巨石落地,开始笑呵呵地夸赞向小强,忠君爱国,大处着眼,心系君王,不计个人荣辱,大公无私……
虽然向小强满心惭愧,充满了对朱佑榕的愧疚感觉,但这份人情,却是不收白不收。他很谦逊地笑着,很多漂亮说出来,说他虽然是军人,但也是人,大家将心比心,都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毫无价值。如今大雾,南京防线是凶多吉少,早早后撤,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抵御清虏……
这几句话把大臣们心中残存的那点羞耻感全抹掉了,大家其乐融融,很是以他的话为然。向小强和这几名大臣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然后是车门“砰”地关上。
有人说道:
“沈阁老来了。”
整个大明帝国,只有首辅大臣和延平郡王等少数几个人,才享有开汽车进皇宫的待遇。很明显,来的是首辅大臣沈荣轩。
沈荣轩穿着呢子大衣,大踏步地走进御书房的庭院。几个大臣都向他见礼,口称“阁老”。沈荣轩向他们微笑点点头,又多看了向小强一眼。
向小强也很谦恭地见礼,口称“沈公”。好久没见过沈荣轩了。自从自己掌管了人民卫队之后,再见到这个前东厂厂督、以前的盟友总有一些别扭,心中不自觉的要防着他,好像连笑都笑得不太自然。
一个宫女出来道:
“宣内阁首辅大臣沈荣轩觐见!”
沈荣轩摘下帽子进去了。
沈荣轩来了,几个大臣都感到有了主心骨。现在陛下差不多已是愿意南撤了。沈荣轩再去一说,这事就敲定了。
过一好会儿,宫女又把庭院里的所有人宣进去。
“众位爱卿,”朱佑榕站在书桌后面,手扶桌面,一扫刚才的伤心样子,笑呵呵地说,“朕意已决,暂不南撤!”
此言一出,不仅几位大臣,连向小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朱佑榕继续道:
“朕,还有朕的政府,接下来会住进紫金山要塞中,看大明军队如何抵挡清虏。守住南京,就要拜托诸位爱卿,尤其是向卿费心了。”
向小强望着坐在旁边沙发里闭目养神的沈荣轩,不禁又惊又怒。这前东厂的大佬给陛下灌什么药了?
第22集 炮火危城
小火轮迎头撞上一颗水雷,巨响中水柱腾起,船头被掀起来了一下,但是船头捆的一串空油桶替它扛住了爆炸,两只桶顿时稀烂,一只桶远远地飞了出去,小火轮在波浪中摇晃着,毫未减速,继续向水雷阵中冲去。
后面冲锋舟上的清军欢呼起来,开始吆喝着重新排好队形,准备沿着它开出的路前进。
就像是一滴冷水进了油锅,接二连三的爆炸,小火轮一下一下遭受着重击,船头的空油桶已经完全被炸没了,两侧的油桶也已经松散开来,破烂油桶漂浮着。要是海上那种大水雷,这种小船一下就能拦腰炸断,但现在的长江水雷是对付冲锋舟的,威力太小,这条可怜的小火轮像被凌迟一样,直到外壳被炸得千疮百孔,还是歪歪斜斜不沉,慢悠悠地往前开,舱内的大量空油桶为它提供了足够浮力。最后船肚子整个被炸开了,大量空油桶漂出来,小火轮才翻滚着沉掉。
紧接着,清军背后又开上来第二条、第三条这种“扫雷艇”……
其实清军在进攻前根本没料到长江上的水雷阵这么密集,他们没有进行炮火准备,原想趁着大雾打个突然袭击,纵然水雷造成伤亡几百人伤亡,但大部分人能在明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冲过去。但现在明军的水雷阵根本混不过去,现在重新退回来进行炮火准备,已是不可能,要是强令士兵用性命填路,肯定会哗变的。还好事先准备了一些这种“扫雷艇”,还很好用。
但毕竟进攻正面太宽阔了,而且空油桶太少了。这种临时拼凑的小火轮只能开出有限的几条航道,而且很窄,大批的冲锋舟拥挤在中间,小心前进,生怕撞到边上的水雷,这样进攻速度异常缓慢。
零星的小口径炮弹落在四周,掀起水柱。清兵们头伏在冲锋舟里,至少自己周围还没有船被击中。离南岸越来越近了,远处的机枪的声音清晰起来,子弹飕飕的从头顶、耳边擦过,偶尔有一个士兵中弹惨叫,但绝大多数人都安然无恙。很明显,明军机枪手根本看不见,只是在往大致位置漫射。
参加过以前攻击的士兵都在感谢这场雾,要不是雾,他们根本不可能活着到这里。
突然,耳边一声巨响,火光中一条冲锋舟中炮弹了,被掀上了天。有经验的老兵知道不好了。一个排长大喊道:
“快散开!快散开,别挤在一起!”
但是冲锋舟操纵手们并不听他指挥,照样挤在狭窄的航道上往前开。果然,周围炮弹开始密集起来,天空中呼啸着,水柱此起彼伏,又有第二条、第三条冲锋舟中弹爆炸。
中弹冲锋舟的火焰,在浓雾中为明军炮兵标明了位置,很快明军观测手发现这里聚集的冲锋舟很多,两侧一公里内的大炮都向这里招呼过来。
原来开出的安全航道,一瞬间成了死亡巷道。挤在这里的冲锋舟开始四散奔逃,开入雷区也顾不了了。
……
江堤上,每隔二十来米,混凝土地面上就有一个圆形的钢制物,半径一米多,和地面齐平,上面涂着水泥的颜色,不用手摸根本看不出这是钢制的。
突然,随着下面电机的轰鸣,这些钢制物缓缓地伸出地面,成了半米高的钢铁圆台。圆台转了两下,从侧面伸出两根半米长的炮管。
这是长江防线的杀手锏:全钢升降炮塔。这些炮塔的钢制外壁有200毫米厚,内装一门双联的40毫米反坦克炮。炮塔通体封闭,除了两根炮管中间的观测镜外,没有一丝缝隙。敌人轰击的时候可以降到和地面平齐,敌人冲上来的时候再升上来打。
这种东西在欧洲的马奇诺防线上也被大量配置,成为防线不可逾越的象征。
炮塔下面,炮长挂上电话,命令道:
“装燃烧弹!”
隔壁弹药室里,一个基数的燃烧弹被升降机从幽深的地下提上来,传递手抱着炮弹顺铁梯爬到上面的炮塔内,装填手接过来,装入炮膛。
“发射准备完毕!”
“放!!!”
江堤上的钢炮塔一排齐射,加农炮笔直的弹道向一百多米外的江面上伸去。浓雾中的江面立刻腾起一片烈焰,窜起十几米高,夹着滚滚黑烟,形成一道死亡火墙。
……
升降炮塔后面几十米的高处,钢筋混凝土观测堡里,一个少校端着望远镜,从狭长的观测口里望着江上的大火,鼻子几乎问到了人肉烧焦的气味。他毫无表情,冷冷地说:
“命令炮塔准备第二轮齐射……向江中延伸……命令喷火泵做好准备。”
……
两轮射击过后,江面上是一片恐怖景象。
水面上大火弥漫,一具具尸体漂在水中,露出水的部分,火苗还在跳跃着。一些冲锋舟残骸着着火,慢慢下沉。整个江面黑烟弥漫,散发着各种化学物品的怪味和尸臭。
这种军用燃烧弹采用粘稠的胶凝汽油做燃料,相当黏稠,粘到身上就不容易扑灭。而且里面加了镁粉。普通火焰燃烧温度是几百度,但加了镁粉后,火焰温度就会升到一千多度,连冲锋舟的钢制零件、里面的钢盔、水壶等都被烧化了。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烧死了。
大火后面的大批冲锋舟被阻在这里,拥挤碰撞着,上面的清兵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恐怖景象,不少人扶着船帮呕吐。
明军的机枪漫无目的的向火焰里扫射,水面射起一串串水花,偶尔有清兵中弹倒下。但大部分子弹还是打到了水里。
身后北岸腾起一颗红色信号弹。江面上回荡着扩音器的声音:
“864团各营、连整队……692团各营、连整队……1347团各营、连整队……撤回北岸整编……撤回北岸整编……”
江面上的清兵们知道暂时捡了一条命,大批冲锋舟整队转向,驶回北岸。
一条冲锋舟里,一个浑身是水、嘴唇烧得变形的清兵靠在同伴的身上,喃喃地吐道:
“凭什么……这凭什么啊……”
“什么凭什么?你小子捡一条命还不高兴?”
“凭啥咱们这么冲,让人家这么杀?……凭什么这么大的雾……还打不过去?……上头不是说了,有雾一下就能打过去么?”
坐在后面的一个班长冷笑道:
“哼,这已经算很好打了!要是平日没有雾,我们根本到不了这里!……对面是哪儿?是南京啊!奶奶的,我们九十二军可摊了一块好地方,这可是整条南明防线上最难啃的一块儿!”
……
江心洲,是南京段长江内的一个大岛,面积十几平方公里,呈草鞋形,类似崇明岛一样,也是泥沙冲击形成。江心洲和南京这边只被一条二百米宽的水道隔开,称为“夹江”,但是和浦口那边却隔着一千多米的江面。因为这个地理因素,江心洲一直控制在南明手里,南明也在上面建了工事群,并且把长江舰队主基地设在这里。
因为长江舰队主要是潜艇和小型舰艇,所以码头都设在夹江的边上,对着南京这边,从夹江进出长江主流,既安全又方便。码头上用钢筋水泥修了潜艇洞库,防止对岸炮击和轰炸,保护潜艇。
江心洲是个独立的岛,上面工事群构筑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岸上那种复杂的地下交通网,也没有那种全钢升降炮塔,可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
现在江心洲基地一片紧张气氛,清军的炮弹不断落在岛上,有几发炮弹直接打到潜艇洞库上面,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库顶颤动着,下面大把大把的灰尘落下来。
岛上各单位和地下工事里的喇叭不断回响着:
“命令所有女性官兵,立刻到基地码头上船……无论何种军衔职务,立刻到基地码头上船……命令所有女性官兵……”
码头上,一排排女兵在背包列队,她们有的是潜艇兵,有的是岛上的女文职军官。列完一队后,便由长官带着上小艇撤到南京。
每有炮弹落到近处,她们便卧倒隐蔽,然后又站起来继续排队上船。
她们身后的洞库里,每艘潜艇上都有几个工兵,在往潜艇里装炸药、布引线,以便在江心洲守不住的时候炸沉它们。这些女孩默默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潜艇,有不少人都哭了。
……
南京市里,现在在经历一场开战后的最大恐慌。
浓雾中的早晨,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人,他们神色恐怖,都往城外的火车站跑。这些人都是没在第一次疏散中走的市民。本来上一次大疏散后,清军迟迟打不过江来,人们对长江防线的信心陡增,那些在南京有店铺、有生意没走的,反而赚了一笔,很多撤退到南方的人心思活泛,又回来了。
现在一场大雾,不得了了,原先对长江防线很有信心的人,现在都相信守不住了。尽管街上的大喇叭不断广播着“我们已经打退了清虏的第一轮进攻”,但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打过来只是时间问题。而清军一旦过来,所有人都坚信绝对劣势的明军兵力抵抗不了几下。
向小强的汽车按着喇叭,逆着人流,往皇宫缓慢驶去。由于大雾,看了红色的午门的时候,几乎已经到皇宫门口了。
向小强连忙让司机停在路边,自己跳下车,大步穿过金水桥,在宫门口被拦住了。
皇宫门前戒备森严,几百名禁卫军头戴钢盔持枪肃立,幽深的门洞里好像还架了机枪。现在明显加倍了兵力,很多生面孔都没见过。
向小强没多说什么,掏出证件。值班的班长看完证件,惊诧地发现这就是人民卫队司令、还是每天来给陛下上军事课的向小强上校,连忙敬了军礼,让开放行。向小强心急火燎的,按规矩留下佩枪,由一个禁卫军军官领着,两人一路小跑,往里面跑去。
穿过了前宫,那个军官便不能再往里进了,换了个女官领着向小强进入后廷。
“陛下在哪里?在干什么?”
向小强快步走着问道。他每天到宫里上课,有好几次就是这个女官领着的,彼此都熟了。这女官神色也很慌张,打着颤道:
“在乾清宫,召见大臣……向大人,你说……你说南京还能守多久?”
很明显,现在连宫里也是一片恐慌了。向小强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微笑道:
“你们慌什么,跟紧了陛下,比谁都安全。”
那个女官听他这么说,想想也是,脸上恢复了点血色。
向小强知道,她们这些在宫里的人,现在生死存亡之际,总是把自己这些高级军官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权威。自己的一句话就能给予、或者夺走她们的希望。
但是对于南京能不能守住,他自己很不乐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南京段的防线是全条长江防线最坚固的一处,即使在大雾中,它也绝不会是首先被攻破的地方。
他判断,在南京遭受实际威胁之前,肯定会先传来清军在其他地方过江的消息。这样,南京的撤退还有时间,不会猝不及防。
毫无疑问,对满清来说,在战争一开始就一鼓拿下南京,诱惑是巨大的。但长江防线毕竟是南明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结果,南京又是防线的重中之重,绝不是那么好啃的。刚才他已经收到了报告,知道江边防线已经打退了清军的第一次进攻,己方毫无伤亡,而清军伤亡惨重,甚至还没有一个人登上沙滩。
即使是在浓雾中,防线也不负众望,打得很漂亮。但是,如果清军不顾死上,兵力再增加个两三倍,就很难说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一旦走比较现实的路线,即放弃南京做突破口,集中兵力从长江的其他薄弱地段突破,从后面包抄南京,截断铁路,那不仅是失守,连撤退都成问题了。
现在一定要朱佑榕抓紧离开南京。只要女皇走了,人民卫队作为女皇的亲军,也肯定要跟着走的。这样自己作为女皇的亲军司令,也能跟着走,不会留下来陪葬。
他已经让秋湫带几个人回家,帮着秋老虎收拾准备了。也难为老爷子了,时局都这样了,也一直陪着女儿女婿留在险地。但这次向小强已经准备全家人一起走了。
……
御书房内,烟雾缭绕,几个大臣或坐或站,有的抽纸烟,有的抽雪茄,还有的抽烟斗。
以前大臣在女皇面前是不敢抽烟的,但有一次朱佑榕和几个老大臣谈话,谈到半夜,朱佑榕便让人准备了几种香烟赐给他们抽。这一“德政”大得人心,因为很多大臣烟瘾都很大。这一传统养成后,大臣和朱佑榕谈话时,时间稍久便都抽烟,要是有三五个大臣同时觐见,那书房就成了烟室。朱佑榕当初一番好意,如今成了自找苦吃,还不好说,只好自己忍着。
向小强会抽烟,但没什么烟瘾,刚进来的时候被呛得不轻。但看到朱佑榕坐在书桌后边,只是微微皱眉,还是谈吐自若,也就打消了捂鼻子的念头。
向小强虽然被传进来,但见到朱佑榕正跟大臣们说话,只是悄悄坐在门边的沙发上。朱佑榕看到他,用眼神和他打了招呼,继续说道:
“肖卿,那你的意见呢?”
“陛下,”新任的陆军大臣肖子龙呼哧呼哧地抽着大雪茄,喷出浓雾,叹道,“我们虽然打退了清军第一次进攻,但真正歼灭了多少,也没个数字。清军可能也没有思想准备,惊愕之下,暂退回去了。接下来必定是让这一师修整,再换生力军上来打。他们兵力雄厚,一次上千的伤亡根本不在乎。陛下,已经收到好几条情报了,都说清伪帝广武扬言,要到南京过春节啊,陛下您想想,广武伪帝那个性格,是越受挫越疯狂的,接下来肯定是兵力加倍,疯狂进攻啊!我们长江防线虽然坚固,但现在能见度只有十几米,机枪根本就是摆设啊。机枪不顶用,那整条防线就都是摆设啊!陛下,一定要三思啊陛下!”
朱佑榕皱着眉,轻咳两声,望着另外几位大臣。另外几人也都频频点头,出声附和。
朱佑榕站起身,望着窗外,痛苦地出了一口气。她心中万分不愿离开南京。她知道,自己一旦离开南京,就等于是宣布南京将放弃了,江边守军将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奋勇作战,也许自己前脚离开,后脚南京就会沦陷。
“朕……”朱佑榕刚说便哽噎住了,眼泪在眼中打转,好不容易控制住了,才说道,“朕还要听一听沈阁老的意见。”
又有一人急忙说道:
“陛下不必再犹豫了,沈阁老也必是这个意见。这里离江边只有十公里,清军一旦突破长江,瞬间可至!而江上的战况,每分钟都可能有变化!陛下,即使是沈阁老在此,也不会同意陛下留在南京,冒被清虏俘获的危险的!”
朱佑榕转过身来,望着门边的向小强,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道:
“向卿怎么看?”
几个大臣才发觉门口坐了个人,纷纷转头来看,发现是向小强,都等着他的发言。因为这些大臣都知道,向小强虽说官阶较低,但是和陛下关系很近,又是陛下的军事课老师,只要他说一句行或不行,就能极大的影响陛下决定。
向小强很惭愧,因为在朱佑榕最需要他支持的时候,不能支持她。而且多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躲避着朱佑榕的目光,吞吐道:
“陛下,臣……也是这个意思。您留在南京,毫无意义。”
大臣们脸上都缓和了,都对向小强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身家性命保住了。不会出现历史上臣子与城俱亡的惨剧了。随着皇室南撤,下面大明政府南撤的工作,就会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朱佑榕脸上表情失望极了,缓缓地坐下,双手捂着脸。过了一会儿,轻轻地道:
“你们先退下吧,朕自己静一静。”
一行人退出烟雾弥漫的书房,来到外面的庭院。几个老大臣心中巨石落地,开始笑呵呵地夸赞向小强,忠君爱国,大处着眼,心系君王,不计个人荣辱,大公无私……
虽然向小强满心惭愧,充满了对朱佑榕的愧疚感觉,但这份人情,却是不收白不收。他很谦逊地笑着,很多漂亮说出来,说他虽然是军人,但也是人,大家将心比心,都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毫无价值。如今大雾,南京防线是凶多吉少,早早后撤,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抵御清虏……
这几句话把大臣们心中残存的那点羞耻感全抹掉了,大家其乐融融,很是以他的话为然。向小强和这几名大臣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然后是车门“砰”地关上。
有人说道:
“沈阁老来了。”
整个大明帝国,只有首辅大臣和延平郡王等少数几个人,才享有开汽车进皇宫的待遇。很明显,来的是首辅大臣沈荣轩。
沈荣轩穿着呢子大衣,大踏步地走进御书房的庭院。几个大臣都向他见礼,口称“阁老”。沈荣轩向他们微笑点点头,又多看了向小强一眼。
向小强也很谦恭地见礼,口称“沈公”。好久没见过沈荣轩了。自从自己掌管了人民卫队之后,再见到这个前东厂厂督、以前的盟友总有一些别扭,心中不自觉的要防着他,好像连笑都笑得不太自然。
一个宫女出来道:
“宣内阁首辅大臣沈荣轩觐见!”
沈荣轩摘下帽子进去了。
沈荣轩来了,几个大臣都感到有了主心骨。现在陛下差不多已是愿意南撤了。沈荣轩再去一说,这事就敲定了。
过一好会儿,宫女又把庭院里的所有人宣进去。
“众位爱卿,”朱佑榕站在书桌后面,手扶桌面,一扫刚才的伤心样子,笑呵呵地说,“朕意已决,暂不南撤!”
此言一出,不仅几位大臣,连向小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朱佑榕继续道:
“朕,还有朕的政府,接下来会住进紫金山要塞中,看大明军队如何抵挡清虏。守住南京,就要拜托诸位爱卿,尤其是向卿费心了。”
向小强望着坐在旁边沙发里闭目养神的沈荣轩,不禁又惊又怒。这前东厂的大佬给陛下灌什么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