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谷城夜话(求订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极品皇叔最新章节!
株洲的事情完成了,俞开义留下五百人之后,开始向南边的衡山县行去。
远在东南的八闽大地,明天就开始建造第一批战船,一切都欣欣向荣了。
而今晚的谷城县,朱常浩他们都在休息,想到明天就可以到襄阳后,看看这小半年来,襄阳城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什么样了。
朱常浩很想知道,这襄阳城,现在变成咋样了?看看襄阳那汇通榷市,是否形成了规模,集约化的工业生产模式?现在雏形是否已经出现,还有襄阳这个地方,折忠信的这几个月到底赚了多少银两?还有,训练了多少军事力量,码头的修建,还有鄂豫皖商路现再是否已经打通……这些都是朱常浩很迫切想要知道的。
浑浑噩噩地想着,就在朱常浩想要入睡的时候,刘正突然报告说,“折管家求见王爷。”
朱常浩一听,知道这自己的亲信是从襄阳来见自己了,那就见吧。
一身短衣素褂的的朱常浩从船舱里走出来,刚好看到一身锦衣绣服打扮的折忠信。折忠信一切都没有变,只是看起来身材变得更瘦了,也更黑了,不过,那眼神更亮了¥▼,。
折忠信看见王爷,赶紧就要下跪参见,朱常浩一把拉住,将他扶了起来。
两人顺便进了船舱,朱常浩也没有摆谱,亲自给折忠信倒了一杯凉茶。
折忠信一看凉茶,没有推辞,也许是真的渴了。虽然都在汉江上行船,但也不能急那样去喝江水啊,特别是王爷说过,“夏季的时候,一定不能喝一些河流里面的生水,说着水里面有大量的肉眼看不见的小动物,喝了这些水,这些小动物就会进入到人的体内,产生瘴气和瘟病,还说这种小动物叫什么细菌和病毒。”
忍着饥渴和想见王爷的折忠信,就这样,一路急赶,滴水未进,在这一下午的三个时辰中,从下游的襄阳赶到了谷城县。
现在在船舱里,折忠信连续喝了三杯凉茶之后,才用袖子擦了擦嘴,然后说道,“王爷,小的总算活过来了。”
朱常浩一听,直接说道,“什么活过来了,本王知道,明天孤王一行就到襄阳了,怎么今天你就到谷城县了,是发生了啥事吗?”
“王爷,啥大事都没有发生,今天我接到襄阳.水师的汇报,说王爷已经到了谷城县,小的一听,既然王爷到了,那自己是王爷的旧人,必须过去看一下啊。”
“唉,其实本王也知道,你老折对本王的那份的感情,只是,你们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襄阳.水师?”
“回王爷,这襄yang水师是我们内部人的叫法,其实在外,都称为襄阳船队,不过,这支船队是小的按照我们汉中伏波水师的训练方法打造的,虽名为船队,不过,战斗力觉不比现在最强的南京水师差。”
“哦,老折啊,这南京水师可是咱大明的老牌劲旅,追溯到他的前身,可是元末明初的巢湖水师啊。”
“那,王爷,这黑夜漫长,你就给小的讲讲这南京水师的“古”吧。”
“老折,这个事情在元朝末年,那时候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大厦将倾。
那个时候,身居这样一个大动乱时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岛修船塘,训练水师。
这支最初只为保卫家园的水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群雄瞩目的水上劲旅。
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元军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领导的起义大军,参加红巾军的太祖爷是后起之秀,崛起于江淮之间。
几支力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展开了拉锯战,谁能最后胜出,巢湖水师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归附元朝还是倒向义军,直接影响到九州大地这未来数百年的历史。
大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这一年是太祖爷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太祖爷统领义军。
大军驻扎和县,太祖爷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这是因为太祖爷起义以后,它主要的部队是陆军和马军,水师几乎没有。没有水师,如何挥师南下。
正在太祖爷焦灼不安之际,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可以想像太祖爷听到之后的狂喜,立即讲“天助我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并且亲自带着几个大将到巢湖(据说是姥山),跟巢湖水师的领袖们进行会商,就是两个部队会和,合作组成一个联军。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归附之后,太祖爷实力大增,一夜之间拥有一千多艘大小战舰。元军听说巢湖水师和太祖爷合作,胆战心惊,立即派出部队,但被打得大败而逃,一直追到长江里面去了,在那里发生了一次决战,巢湖水师一举取胜,所以元军残败的水师部队退回芜湖,这样太祖爷的部队坐着巢湖水师的战船浩浩荡荡进发采石。
随后,俞通海率部攻克采石矶,向南京进发,很快拿下南京,太祖爷改南京为应天府。但是,他面临两大敌人,东边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一个在太湖,一个在鄱阳湖。巢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太湖水师分头决战,都把他们战败,最后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统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到了成祖爷时期,三宝太监要下西洋在,主要的力量骨干就是这南京水师,他们在遥远的印度洋上,匡扶正义,替天行道,打过几次漂亮的仗,全歼了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当时大海上上最大的海盗帮,把海盗全数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领陈祖义被俘,后来押回首都正法。这是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盗,这一仗打得并不简单。”
虽说后来,水师废弛了,在三十多年前,又被戚继光戚帅给带活了,就在“壬辰倭乱”,水师直接将倭国的战船给打散,记得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云:“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由此可见大明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王爷,小的曾经暗地里观察过南京水师,发现他们的那些战船,不管是福船,还是海沧船,车轲轮,还是苍山船,都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了,好多战船都已经停在紫金山下的水面上,任其腐朽。水师营地,每天也就看到三瓜两枣的几个衰老兵丁,在树荫底下,脱下号服,吃虱子。”
“想不到戚帅走了也没有多少年啊,怎么大明得军政糜烂至此啊!”
折忠信听了王爷的问话却没有回答,而是深深地叹息。
朱常浩却自问自答道,“这些原因在本王打造伏波水师的时候就考虑清楚了。
过去,倭寇的威胁是巨大的,但绝不是致命的,咱明朝的最大威胁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骑兵。
洪武和永乐时代的远征,使蒙古人遭到重创,并发生分裂,但当明朝军队衰落时,他们发动了对明朝的反击。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军队俘虏了我大明英宗皇帝并直逼京城,防范来自北方的威胁成为帝国的战略中心,因此它必然在海洋方向撤退。
而且,朝堂上大多数明朝官员们不了解水师的重要性,反而挪用本应用于水师的资源。
大运河开通后,他们把水师士兵调往运河运输粮食,水兵变成了运输工人。沿海的士兵七成以上被派去种地,三成被派去造船,大批水师人员被调往京城修建宫殿,本应用的海防的人力被运输业,农业和建筑业所占用。最可耻的是短视的皇帝们大量挪用水师饷银。
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停止海上远征所节省的经费被用来赏赐皇帝的家属。
正统元年(1436年),战舰制造被大大削减,经费被用来修造皇帝的坟墓。
再次,咱大明明朝政权的腐化和收拾邻居思想的落后,也是明朝水师衰落的重要原因
以上本王所说的诛心之言,就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大明真的是腐化了,这些腐化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皇帝挪用水师饷银,宦官动用运输船队,军官克扣水兵军饷,并动用战船进行走私,都造成了水师的疲惫不堪。
同时整个朝堂上陷入党派之争,没有人去关心明朝的海上利益。腐败的危害是明显的,但思想观念的阻碍,确实难以察觉的。大明水师焉能不衰败,到现在,朝堂上的主战派都要求简化水师,用来发展关宁铁骑。本王都想爆粗口,麻痹的,难道咱大明的水师不能从海上出发,进攻皇太极吗,这样,他皇太极还算个屁啊?”
(写到这里,书生是扼腕叹息,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咱大明不是没有能人,而是能人被活生生的利益,还有机制所灭杀啊,好多历史的拐点都被这样那样的理由带向歧路,唉,不说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大家订阅一下,支持一下书生)
株洲的事情完成了,俞开义留下五百人之后,开始向南边的衡山县行去。
远在东南的八闽大地,明天就开始建造第一批战船,一切都欣欣向荣了。
而今晚的谷城县,朱常浩他们都在休息,想到明天就可以到襄阳后,看看这小半年来,襄阳城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什么样了。
朱常浩很想知道,这襄阳城,现在变成咋样了?看看襄阳那汇通榷市,是否形成了规模,集约化的工业生产模式?现在雏形是否已经出现,还有襄阳这个地方,折忠信的这几个月到底赚了多少银两?还有,训练了多少军事力量,码头的修建,还有鄂豫皖商路现再是否已经打通……这些都是朱常浩很迫切想要知道的。
浑浑噩噩地想着,就在朱常浩想要入睡的时候,刘正突然报告说,“折管家求见王爷。”
朱常浩一听,知道这自己的亲信是从襄阳来见自己了,那就见吧。
一身短衣素褂的的朱常浩从船舱里走出来,刚好看到一身锦衣绣服打扮的折忠信。折忠信一切都没有变,只是看起来身材变得更瘦了,也更黑了,不过,那眼神更亮了¥▼,。
折忠信看见王爷,赶紧就要下跪参见,朱常浩一把拉住,将他扶了起来。
两人顺便进了船舱,朱常浩也没有摆谱,亲自给折忠信倒了一杯凉茶。
折忠信一看凉茶,没有推辞,也许是真的渴了。虽然都在汉江上行船,但也不能急那样去喝江水啊,特别是王爷说过,“夏季的时候,一定不能喝一些河流里面的生水,说着水里面有大量的肉眼看不见的小动物,喝了这些水,这些小动物就会进入到人的体内,产生瘴气和瘟病,还说这种小动物叫什么细菌和病毒。”
忍着饥渴和想见王爷的折忠信,就这样,一路急赶,滴水未进,在这一下午的三个时辰中,从下游的襄阳赶到了谷城县。
现在在船舱里,折忠信连续喝了三杯凉茶之后,才用袖子擦了擦嘴,然后说道,“王爷,小的总算活过来了。”
朱常浩一听,直接说道,“什么活过来了,本王知道,明天孤王一行就到襄阳了,怎么今天你就到谷城县了,是发生了啥事吗?”
“王爷,啥大事都没有发生,今天我接到襄阳.水师的汇报,说王爷已经到了谷城县,小的一听,既然王爷到了,那自己是王爷的旧人,必须过去看一下啊。”
“唉,其实本王也知道,你老折对本王的那份的感情,只是,你们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襄阳.水师?”
“回王爷,这襄yang水师是我们内部人的叫法,其实在外,都称为襄阳船队,不过,这支船队是小的按照我们汉中伏波水师的训练方法打造的,虽名为船队,不过,战斗力觉不比现在最强的南京水师差。”
“哦,老折啊,这南京水师可是咱大明的老牌劲旅,追溯到他的前身,可是元末明初的巢湖水师啊。”
“那,王爷,这黑夜漫长,你就给小的讲讲这南京水师的“古”吧。”
“老折,这个事情在元朝末年,那时候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大厦将倾。
那个时候,身居这样一个大动乱时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岛修船塘,训练水师。
这支最初只为保卫家园的水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群雄瞩目的水上劲旅。
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元军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领导的起义大军,参加红巾军的太祖爷是后起之秀,崛起于江淮之间。
几支力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展开了拉锯战,谁能最后胜出,巢湖水师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归附元朝还是倒向义军,直接影响到九州大地这未来数百年的历史。
大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这一年是太祖爷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太祖爷统领义军。
大军驻扎和县,太祖爷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这是因为太祖爷起义以后,它主要的部队是陆军和马军,水师几乎没有。没有水师,如何挥师南下。
正在太祖爷焦灼不安之际,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可以想像太祖爷听到之后的狂喜,立即讲“天助我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并且亲自带着几个大将到巢湖(据说是姥山),跟巢湖水师的领袖们进行会商,就是两个部队会和,合作组成一个联军。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归附之后,太祖爷实力大增,一夜之间拥有一千多艘大小战舰。元军听说巢湖水师和太祖爷合作,胆战心惊,立即派出部队,但被打得大败而逃,一直追到长江里面去了,在那里发生了一次决战,巢湖水师一举取胜,所以元军残败的水师部队退回芜湖,这样太祖爷的部队坐着巢湖水师的战船浩浩荡荡进发采石。
随后,俞通海率部攻克采石矶,向南京进发,很快拿下南京,太祖爷改南京为应天府。但是,他面临两大敌人,东边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一个在太湖,一个在鄱阳湖。巢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太湖水师分头决战,都把他们战败,最后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统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到了成祖爷时期,三宝太监要下西洋在,主要的力量骨干就是这南京水师,他们在遥远的印度洋上,匡扶正义,替天行道,打过几次漂亮的仗,全歼了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当时大海上上最大的海盗帮,把海盗全数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领陈祖义被俘,后来押回首都正法。这是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盗,这一仗打得并不简单。”
虽说后来,水师废弛了,在三十多年前,又被戚继光戚帅给带活了,就在“壬辰倭乱”,水师直接将倭国的战船给打散,记得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云:“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由此可见大明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王爷,小的曾经暗地里观察过南京水师,发现他们的那些战船,不管是福船,还是海沧船,车轲轮,还是苍山船,都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了,好多战船都已经停在紫金山下的水面上,任其腐朽。水师营地,每天也就看到三瓜两枣的几个衰老兵丁,在树荫底下,脱下号服,吃虱子。”
“想不到戚帅走了也没有多少年啊,怎么大明得军政糜烂至此啊!”
折忠信听了王爷的问话却没有回答,而是深深地叹息。
朱常浩却自问自答道,“这些原因在本王打造伏波水师的时候就考虑清楚了。
过去,倭寇的威胁是巨大的,但绝不是致命的,咱明朝的最大威胁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骑兵。
洪武和永乐时代的远征,使蒙古人遭到重创,并发生分裂,但当明朝军队衰落时,他们发动了对明朝的反击。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军队俘虏了我大明英宗皇帝并直逼京城,防范来自北方的威胁成为帝国的战略中心,因此它必然在海洋方向撤退。
而且,朝堂上大多数明朝官员们不了解水师的重要性,反而挪用本应用于水师的资源。
大运河开通后,他们把水师士兵调往运河运输粮食,水兵变成了运输工人。沿海的士兵七成以上被派去种地,三成被派去造船,大批水师人员被调往京城修建宫殿,本应用的海防的人力被运输业,农业和建筑业所占用。最可耻的是短视的皇帝们大量挪用水师饷银。
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停止海上远征所节省的经费被用来赏赐皇帝的家属。
正统元年(1436年),战舰制造被大大削减,经费被用来修造皇帝的坟墓。
再次,咱大明明朝政权的腐化和收拾邻居思想的落后,也是明朝水师衰落的重要原因
以上本王所说的诛心之言,就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大明真的是腐化了,这些腐化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皇帝挪用水师饷银,宦官动用运输船队,军官克扣水兵军饷,并动用战船进行走私,都造成了水师的疲惫不堪。
同时整个朝堂上陷入党派之争,没有人去关心明朝的海上利益。腐败的危害是明显的,但思想观念的阻碍,确实难以察觉的。大明水师焉能不衰败,到现在,朝堂上的主战派都要求简化水师,用来发展关宁铁骑。本王都想爆粗口,麻痹的,难道咱大明的水师不能从海上出发,进攻皇太极吗,这样,他皇太极还算个屁啊?”
(写到这里,书生是扼腕叹息,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咱大明不是没有能人,而是能人被活生生的利益,还有机制所灭杀啊,好多历史的拐点都被这样那样的理由带向歧路,唉,不说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大家订阅一下,支持一下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