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必有一战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最新章节!
林邑国在哪?
放在后世,其实就是越南南部,可能还有一部分柬埔寨的地盘。
那越南是什么国家?
白眼狼!
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特别是79的那一场边境自卫战,更是让大家看清了越南的本质。
所以张华不管是对倭国,还是林邑,亦或是新罗百济高句丽这些国家,通通都没有好感。
有教训他们的机会,那是一点也不错过。
“好了,吵什么吵,像什么样子。”
李世民看到张华和孔颖达顶了起来,也是有点无语。
这南山书院把国子监踩在了脚下,在今年的科举中狠狠地羞辱了人家一顿,回过头来又接着跟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吵架,这是要把读书人给得罪光吗?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世民也是乐意见到这种局面的,毕竟像是张华这种才华横溢又年轻的人,如果天天当老好人,和谁的关系都很好,那李世民可就要担心张华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王莽了。
要知道,篡位之前的王莽,名声可是好的不得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白居易的诗可是把王莽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曾经的王莽,他生活简朴,为人谦恭,尽心侍奉守寡的母亲和大嫂,并且抚养侄子,行为严谨检点。对族内的长辈恭顺谦卑,伯父王凤重病他在病榻前悉心照顾。对外结交贤士,十分周到。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
张华现在的名声整体来说也很好,但是他做事不怕得罪人,不怕坏自己名声。
这在李世民看来,张华就没有威胁,是个好臣子。
“陛下,我大唐以理服人,现在永定伯借着南洋贸易护卫队抢占林邑国的港口,如果任由他发展下去,以后我们大唐的名声可就臭了……”孔颖达开始说起了大道理。
作为孔子的子孙,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地位都是很特殊的。
孔颖达也不例外。
说句不好听的,李世民也不敢轻易那他怎么样。
“张华,孔爱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有什么话要说?”李世民觉得张华自己惹出来的祸事,还是让他自己去解决吧。
“陛下,其实现在问题的关键无非就是林邑国使臣在投诉,其实只要搞定了这事,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李世民:“那你去搞定啊,礼部的人这几天被林邑国烦死了,可不会帮你!”
“大唐接壤的国家众多,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使臣来朝贡,怎么管理,怎么交涉,怎么让他们为我大唐所用,其实有很多课题需要考虑。”
在张华看来,大唐对属国的管理太过于混乱。
当然,这和这些属国都只是名誉上认为大唐是宗主国,实际上在自己的地盘上,所有的事情也都是人家说了算。
大唐对此根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这种只有面子,没有里子的事情,张华觉得完全没有意义。
“张华,自古以来不都是如此吗,莫不成你有什么建议?”
李世民盯着张华,倒也没有继续追究林邑国投诉的事情。
“对啊,论起对大唐周边国家情况的了解,似乎没有几个人比你清楚的呢,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房玄龄也一脸鼓励的看着张华,希望能够听到一些令人感到惊喜的建议。
“谈不上什么建议,想法倒是有一些。在我看来,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其实要看我们的外交战略是什么?”
李世民:“……”
“外交战略是什么意思?这不会又是你创造出来的词汇吧?”
“陛下,所谓的外交战略,其实就是指国与国之间在交流和交往过程中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在某一段时间之内,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方针路线方略。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方面关系到本国生存发展的战略。”
李世民:“能具体说一说吗?”
“我举个例子吧。战国时期的外交战略,其实就是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这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
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
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李世民也是熟读史书的皇帝,张华一解释,他就理解了。
“那你认为我们大唐的外交战略应该怎么样?”
“微臣的建议其实没什么新意,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秦灭六国的策略,陛下完全可以参考,无非就是远交近攻而已。”
“哦,朕倒是想听一听你对远交近攻的理解。”
“其实我的理解很简单,无非就是大棒和橄揽枝,相互配合运用,不随便与自己的近邻结盟。
对邻国则挥舞大捧,把它消灭。如果和邻国结交,恐怕变乱会在近处发生。
当然,从长远看,所谓远交,也决不可能是长期和好。消灭近邻之后,远交之国也就成了近邻,新一轮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你这么说,大唐和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南诏国、西域各国都要征战咯?”长孙无忌觉得李世民快要被张华说服了,忍不住站出来说话。
“必有一战!当然,不一定就是马上。”
“国虽大,好战必亡!”
孔颖达看到张华这么说话,也忍不住再次跳了出来。
他是实在看不惯张华,这是挖孔家千年根基的人啊。
林邑国在哪?
放在后世,其实就是越南南部,可能还有一部分柬埔寨的地盘。
那越南是什么国家?
白眼狼!
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特别是79的那一场边境自卫战,更是让大家看清了越南的本质。
所以张华不管是对倭国,还是林邑,亦或是新罗百济高句丽这些国家,通通都没有好感。
有教训他们的机会,那是一点也不错过。
“好了,吵什么吵,像什么样子。”
李世民看到张华和孔颖达顶了起来,也是有点无语。
这南山书院把国子监踩在了脚下,在今年的科举中狠狠地羞辱了人家一顿,回过头来又接着跟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吵架,这是要把读书人给得罪光吗?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世民也是乐意见到这种局面的,毕竟像是张华这种才华横溢又年轻的人,如果天天当老好人,和谁的关系都很好,那李世民可就要担心张华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王莽了。
要知道,篡位之前的王莽,名声可是好的不得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白居易的诗可是把王莽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曾经的王莽,他生活简朴,为人谦恭,尽心侍奉守寡的母亲和大嫂,并且抚养侄子,行为严谨检点。对族内的长辈恭顺谦卑,伯父王凤重病他在病榻前悉心照顾。对外结交贤士,十分周到。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
张华现在的名声整体来说也很好,但是他做事不怕得罪人,不怕坏自己名声。
这在李世民看来,张华就没有威胁,是个好臣子。
“陛下,我大唐以理服人,现在永定伯借着南洋贸易护卫队抢占林邑国的港口,如果任由他发展下去,以后我们大唐的名声可就臭了……”孔颖达开始说起了大道理。
作为孔子的子孙,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地位都是很特殊的。
孔颖达也不例外。
说句不好听的,李世民也不敢轻易那他怎么样。
“张华,孔爱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有什么话要说?”李世民觉得张华自己惹出来的祸事,还是让他自己去解决吧。
“陛下,其实现在问题的关键无非就是林邑国使臣在投诉,其实只要搞定了这事,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李世民:“那你去搞定啊,礼部的人这几天被林邑国烦死了,可不会帮你!”
“大唐接壤的国家众多,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使臣来朝贡,怎么管理,怎么交涉,怎么让他们为我大唐所用,其实有很多课题需要考虑。”
在张华看来,大唐对属国的管理太过于混乱。
当然,这和这些属国都只是名誉上认为大唐是宗主国,实际上在自己的地盘上,所有的事情也都是人家说了算。
大唐对此根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这种只有面子,没有里子的事情,张华觉得完全没有意义。
“张华,自古以来不都是如此吗,莫不成你有什么建议?”
李世民盯着张华,倒也没有继续追究林邑国投诉的事情。
“对啊,论起对大唐周边国家情况的了解,似乎没有几个人比你清楚的呢,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房玄龄也一脸鼓励的看着张华,希望能够听到一些令人感到惊喜的建议。
“谈不上什么建议,想法倒是有一些。在我看来,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其实要看我们的外交战略是什么?”
李世民:“……”
“外交战略是什么意思?这不会又是你创造出来的词汇吧?”
“陛下,所谓的外交战略,其实就是指国与国之间在交流和交往过程中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在某一段时间之内,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方针路线方略。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方面关系到本国生存发展的战略。”
李世民:“能具体说一说吗?”
“我举个例子吧。战国时期的外交战略,其实就是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这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
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
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李世民也是熟读史书的皇帝,张华一解释,他就理解了。
“那你认为我们大唐的外交战略应该怎么样?”
“微臣的建议其实没什么新意,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秦灭六国的策略,陛下完全可以参考,无非就是远交近攻而已。”
“哦,朕倒是想听一听你对远交近攻的理解。”
“其实我的理解很简单,无非就是大棒和橄揽枝,相互配合运用,不随便与自己的近邻结盟。
对邻国则挥舞大捧,把它消灭。如果和邻国结交,恐怕变乱会在近处发生。
当然,从长远看,所谓远交,也决不可能是长期和好。消灭近邻之后,远交之国也就成了近邻,新一轮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你这么说,大唐和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南诏国、西域各国都要征战咯?”长孙无忌觉得李世民快要被张华说服了,忍不住站出来说话。
“必有一战!当然,不一定就是马上。”
“国虽大,好战必亡!”
孔颖达看到张华这么说话,也忍不住再次跳了出来。
他是实在看不惯张华,这是挖孔家千年根基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