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幸福的烦恼(上)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最新章节!
太极宫!
“陛下,今天早上又运走了一批军粮,大军出征已经半年了,如果再不退军,户部至多还能支持三个月,就得开始借贷了。”
房玄龄一脸愁容的和李世民汇报着。
虽然前段时间苏定方和张华突袭定襄,赢得了大捷,但是突厥的实力犹存,六路大军都没有退回来。
即使是颉利安排了执失思力来请降,李世民也没有下旨让李靖退兵,因为他知道突厥人是什么德行。
“哎,那就再坚持三个月吧,到时候要是还没有平定突厥,那就退兵吧。不管怎么说,这次拿下了定襄城,还把后隋给灭掉了,都算是出征顺利了。”
李世民虽然也很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是自古至今,草原和中原之间的纷争,就没有一次就解决的。
厉害如汉武帝,跟匈奴人也是斗了几十年,多次出征之后,才算是灭掉了匈奴。
所以大军按照现在的成功撤退,李世民也是能够接受的,只不过是有点遗憾而已。
“微臣明白,鸿胪寺卿唐俭去铁山和颉利谈判,不知道结果如何,要是颉利真的投降,那么这一战也算是圆满首尾了。”
“不,玄龄,不管颉利是不是真心投降,唐俭去铁山都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的,颉利任然是我们的敌人,除非他愿意来长安定居。”
李世民对于大局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当初他派唐俭去谈判,其实也就是为了谈判而谈判,作为一个帝王,特别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帝王,任何时候都要表现出一种大气来,这样才能不至于被御史攻击,不至于在史官笔下留下不好的内容。
“粮食的运输损耗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冬天,运输速度就更慢了,要不然我们还是能够再坚持三个月的,很可能李靖就带着大军彻底打败颉利了,现在留着颉利或者,终究是个祸害。”
虽然这次唐军出征的只有十万人左右,但是相应的农夫却是将近四十万,这些人负责粮食运输等各种事情。
所以别看十万人的军粮看起来不多,后世随便一个综合性大学都有四五万人,人家食堂也没见对应吃饭问题有多难。
但是在唐代,十万人的军粮还真就很难。
一担粮食从长安运输到边疆,甚至运输到定襄,几乎十不存一。
运输的农夫是神仙,不吃东西吗?
运输的骡马是机器,不吃东西吗?
路上就没有一点点其他损耗吗?
多了去了。
所以要解决十万人的军粮问题,其实就相当于要解决差不多一百万人的吃饭问题。
大唐总共才多少人啊?
后世所见唐初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是贞观十三年(69年)的数字,保存在《旧唐书·地理志》和《括地志》中,各州相加户数大致为04万、口数15万左右。
后人根据各方面情况估算,当时全国范围内实有户数在500万,人口在45万左右,接近隋大业五年(609年)数字的一半。
另一种估算稍多,计有人口500万上。
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数据,和后世十四亿人口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还没有一个省的人口多呢,甚至也就是相当于北京的常驻人口而已。
这还是贞观十三年的数据,现在是贞观四年,把所有各种各样的隐形人口算上去,也就两千万左右吧。
这还是分布在大唐广袤的土地上。
现在一口气要解决一百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几天十几天的,还好说,一个月两个月的,户部也有办法。
但是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再坚持下去难度就大了。
这还是得益于土豆和地瓜的普及,要不然户部现在就立马要支持不下去了。
“朕明白,只是这么大好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后要再遇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颉利吃了这个亏之后,肯定会有新的动作,到时候再解决他就麻烦很多了。”
“陛下,方法总比问题多。张华这小子以前老跟我说这话,不过看起来似乎很有些道理。如今在陛下的领导下,大唐国力蒸蒸日上,而突厥人却是走向了下坡路,我们灭掉他们,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房玄龄的这话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不过说的也算是中肯。
“启禀陛下,李靖总管发来八百里加急,请陛下呈阅!”
就在李世民和房玄龄在御书房里说着话的时候,一个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要是再往常时分,肯定没有哪个太监的胆子敢那么大,在李世民和房玄龄商讨国事的时候闯进来,但是八百里加急啊。
要是不能让李世民第一时间看到,那是真的会出事的!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
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古道凝云,晴空赫然!
所以八百里加急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特急件,不同的级别马匹也不同,在这当中不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马上,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真的收到这种加急信,谁也不敢耽搁的。
“李靖来信了,拿给朕看看!”
李世民有点期待,又有点担心的接过了信函。
“好,太好了!药师果然不负朕的期待,,哈哈……”
李世民只看了一个开头,就发出了大笑。
铁山大捷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草原上传播。
当日,李靖便给大唐天子李世民一封急报报捷。
李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祖国人民早日知道胜利的消息,另一个是叫后方不用送补给物资了,毕竟运过来再运回去,也是挺麻烦的。
所以这次报捷的速度可就比上次快多了。(未完待续)
太极宫!
“陛下,今天早上又运走了一批军粮,大军出征已经半年了,如果再不退军,户部至多还能支持三个月,就得开始借贷了。”
房玄龄一脸愁容的和李世民汇报着。
虽然前段时间苏定方和张华突袭定襄,赢得了大捷,但是突厥的实力犹存,六路大军都没有退回来。
即使是颉利安排了执失思力来请降,李世民也没有下旨让李靖退兵,因为他知道突厥人是什么德行。
“哎,那就再坚持三个月吧,到时候要是还没有平定突厥,那就退兵吧。不管怎么说,这次拿下了定襄城,还把后隋给灭掉了,都算是出征顺利了。”
李世民虽然也很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是自古至今,草原和中原之间的纷争,就没有一次就解决的。
厉害如汉武帝,跟匈奴人也是斗了几十年,多次出征之后,才算是灭掉了匈奴。
所以大军按照现在的成功撤退,李世民也是能够接受的,只不过是有点遗憾而已。
“微臣明白,鸿胪寺卿唐俭去铁山和颉利谈判,不知道结果如何,要是颉利真的投降,那么这一战也算是圆满首尾了。”
“不,玄龄,不管颉利是不是真心投降,唐俭去铁山都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的,颉利任然是我们的敌人,除非他愿意来长安定居。”
李世民对于大局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当初他派唐俭去谈判,其实也就是为了谈判而谈判,作为一个帝王,特别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帝王,任何时候都要表现出一种大气来,这样才能不至于被御史攻击,不至于在史官笔下留下不好的内容。
“粮食的运输损耗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冬天,运输速度就更慢了,要不然我们还是能够再坚持三个月的,很可能李靖就带着大军彻底打败颉利了,现在留着颉利或者,终究是个祸害。”
虽然这次唐军出征的只有十万人左右,但是相应的农夫却是将近四十万,这些人负责粮食运输等各种事情。
所以别看十万人的军粮看起来不多,后世随便一个综合性大学都有四五万人,人家食堂也没见对应吃饭问题有多难。
但是在唐代,十万人的军粮还真就很难。
一担粮食从长安运输到边疆,甚至运输到定襄,几乎十不存一。
运输的农夫是神仙,不吃东西吗?
运输的骡马是机器,不吃东西吗?
路上就没有一点点其他损耗吗?
多了去了。
所以要解决十万人的军粮问题,其实就相当于要解决差不多一百万人的吃饭问题。
大唐总共才多少人啊?
后世所见唐初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是贞观十三年(69年)的数字,保存在《旧唐书·地理志》和《括地志》中,各州相加户数大致为04万、口数15万左右。
后人根据各方面情况估算,当时全国范围内实有户数在500万,人口在45万左右,接近隋大业五年(609年)数字的一半。
另一种估算稍多,计有人口500万上。
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数据,和后世十四亿人口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还没有一个省的人口多呢,甚至也就是相当于北京的常驻人口而已。
这还是贞观十三年的数据,现在是贞观四年,把所有各种各样的隐形人口算上去,也就两千万左右吧。
这还是分布在大唐广袤的土地上。
现在一口气要解决一百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几天十几天的,还好说,一个月两个月的,户部也有办法。
但是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再坚持下去难度就大了。
这还是得益于土豆和地瓜的普及,要不然户部现在就立马要支持不下去了。
“朕明白,只是这么大好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后要再遇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颉利吃了这个亏之后,肯定会有新的动作,到时候再解决他就麻烦很多了。”
“陛下,方法总比问题多。张华这小子以前老跟我说这话,不过看起来似乎很有些道理。如今在陛下的领导下,大唐国力蒸蒸日上,而突厥人却是走向了下坡路,我们灭掉他们,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房玄龄的这话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不过说的也算是中肯。
“启禀陛下,李靖总管发来八百里加急,请陛下呈阅!”
就在李世民和房玄龄在御书房里说着话的时候,一个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要是再往常时分,肯定没有哪个太监的胆子敢那么大,在李世民和房玄龄商讨国事的时候闯进来,但是八百里加急啊。
要是不能让李世民第一时间看到,那是真的会出事的!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
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古道凝云,晴空赫然!
所以八百里加急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特急件,不同的级别马匹也不同,在这当中不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马上,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真的收到这种加急信,谁也不敢耽搁的。
“李靖来信了,拿给朕看看!”
李世民有点期待,又有点担心的接过了信函。
“好,太好了!药师果然不负朕的期待,,哈哈……”
李世民只看了一个开头,就发出了大笑。
铁山大捷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草原上传播。
当日,李靖便给大唐天子李世民一封急报报捷。
李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祖国人民早日知道胜利的消息,另一个是叫后方不用送补给物资了,毕竟运过来再运回去,也是挺麻烦的。
所以这次报捷的速度可就比上次快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