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慰问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家中谁寄锦书来最新章节!
(苦苦等了六天,昨天终于收到阅文评书团的书评,本以为会引来书评员的“毒舌”,没想到确实十分温和的意见,首先要谢谢书评员田织老师的意见。评论中的几个词语——“接地气”“有神有质”“栩栩如生”,小鹿实不敢当。
倒是关于本书的几个缺点,小鹿觉得这正是笔者的短处。无论是文章的精神升华,还是主角的精神塑造,都和读者的期待相去甚远。既如此,那就不能再扬长避短了,而要把文学作品需要的、广大读者需求的表达出来,争取奉献出一部“说得过去”的作品。
此文的准备时间有限,文章还会在完本后进行大改,希望得到朋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
※※※※※※
在广厦,根本区分不出冬天和春天的差别。不到春节,城市已经繁花似景了!
电子大厦的工地已经停工,来自天南海北的工人大多也都踏上了返程的旅途。
富顺的心里纠结着,他不知道是否该回杨家湾看一看。他思念那个地方,却又害怕回到那个地方。
这种害怕可能从他去到杨家湾的那一天就开始有了。好多年来,想要逃离却又逃离不掉,想要扎根却又安定不下。或许而这和杨家湾无关,哪怕他是在烂泥沟,他同样不会安于现状,同样会萌生去世界闯荡的念想。
有时候,他觉得读来自家中的书信,就能够满足他那一点点思乡情怀。而对于杨家湾乃至石桥的未来,他有想过,但又觉得,那一切都与他无关,就算是百年之后,石桥也和海西一样发达,那时候,他也早已埋进土里。甚至,连个祭祀的人也不会有。
他还记得最后一次与大哥见面,他也相信大哥会在逢年过节带着富家去到烂泥沟,替自己为爹娘烧一叠钱纸。爹娘的样子已经模糊得完全记不得了。但爹娘的坟墓,以及坟头的那些草、那些树却一直历历在目——他无数次在梦里给逝去的人磕长头。
除了坟墓,他的记忆里还有杨家湾的那一家人。那善良的一家人啊,在苦难中创造生活的奇迹。他为自己的离别而愧疚,通过汇钱的方式来弥补。他会盼望着每一封家书。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家的主人翁,期待着明天会有新的起色。
——那还是不要回去了!“铁拐李”不是强烈挽留他在这里陪着过年吗——没想到不回家的理由竟然如此草率!
生活的书总会翻开新的一页,每一页纸上也会写下新的文字。在富顺的书里,依旧是复杂的构图和公式,他的脑海已经足以装下一座宏伟的城市。
没有人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精力?广厦近十年来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建筑他已经全部烂熟于心,每一栋建筑的设计理念、构图思路、建筑结构等等都被收罗到了他的本本里。而他看过的书也多的惊人。马子昂的著作,只要在市场上能买到的,他已经看了不下两遍。
他依旧保持了与几个人的通信。一是杨家湾的家人,二是江云的刘永翰一家,三是他最感激的恩师郑云霞。偶尔他也会给大哥和富家写一封信。
他后来才知道。郑云霞与马子昂是大学同学。生活中神奇的交集,让这个天才觉得不可思议。郑老师在信中对马子昂极力夸赞,说他在建筑方面的不朽造诣,让富顺要虚心请教,认真向他学习。
另一方面,她又把富顺具有“建筑奇才”的天赋告诉了马子昂。马子昂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个肄业的中专生,这个和他在管理层级上隔了几座山的小伙子,若不是那两次意外,可能永远也不会和他说上三句话。
可现在,老同学说他是个“建筑奇才”!还让他“特别关照”。
马子昂将信将疑。第一次莅临了几个工地临时工合住的“职工宿舍”,名义上是去慰问春节不回家的工人,主要还是想找刘富顺谈谈。
临时宿舍一共三层楼,是一栋租来的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因为两天前已经放假。原本喧哗拥挤的楼里变得冷清了许多。陪同马总一同前去的除了他助理,还有胖胡经理。
胡经理早就安排了人到宿舍里打招呼,清洁卫生还经他亲自把关,毕竟总公司的领导慰问一个项目的临时工的事情前所未有。
富顺激动不已。这种来自上层的人文关怀对员工来说是一种隐形福利,但这种精神上的慰藉仅对小部分人有效。大多数临时工才不管你什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呢,就是你局长来了。对他来说也就那样!
富顺和“铁拐李”绝对属于小部分人。只不过他们的目的不一样,富顺是带着对偶像的崇拜;老李是想借此机会在大领导面前表现一番,以期待能给马总留个好印象。
马总在几个寝室巡视一番,精神慰藉终于升华为物质奖励,助理小陈把带来的慰问金发给大家,临时工们欢呼雀跃,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以外的收获,那种振奋人心的归宿感洋溢在脸上,纷纷表示出“生是三局人,死是三局鬼”的决心。
“哈哈,这两个我认识,李国林,刘富顺!”
李国林直了直脊背,激动的小心脏快跳了出来。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马总会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李国林”?对!自己就是李国林!他早已经忘了自己的大名,长期以来,“铁拐李”才是的代号,陌生而又亲切的大名呀,第一次变得这么有价值!那两条一长一短的腿也齐溜了一般,立正!等待着首长的检阅!
富顺也特地准备了一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寝室也被打扫得一层不染。昨天还到处散落的书籍,今天也被他理得整整齐齐,塞满柜子、床头和几大木箱。他礼貌地伸出右手——这种西方礼仪的问候他早就学会了。
“您好,马总!”富顺的问候不卑不亢,但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这一次,和以往任何时候见面都不一样,这是领导对员工的关切,员工对领导的尊敬。此刻,他们,谁也不欠谁的,谁也没有伤害到谁!
“你们好呀,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呀?”马总问道。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更温暖!”李国林认为自己的回答简直巧妙极了,既表达了对公司的热爱,又一语双关——广厦确实比嘉南温暖的多。
“是呀,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刘富顺,你呢?”
“我……我不想回家!”富顺的回答直截了当。
马子昂一边寒暄,一边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才能看懂的书册上。他顺手捡了一本《西方建筑设计》翻阅起来,上边是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笔记,“刘富顺,这是你的书?”
“是的,马总,我没事的时候看看!”
“难吗?”
“还好,基本能看懂……”
“呵呵,你还看我的书么?”马子昂换了一本《山水田园与高层建筑》,那是他五年前的著作。
“看的,马……教授,”富顺突然换了个称呼,“您的书我几乎都看过了!”
“哈哈,那您说说,我在建筑设计上的理念是什么?”
“您是中国成功将自然曲线与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师,建筑与场地通过一种新的流动和融合的地形与边界的模糊,创造出了第三种独特的场地!您大概对中国的梯田有种特殊的感情吧?”
马子昂听得十分入神,他没想到这个整天和泥砖打交道的临时工,居然能用这么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且,说到了自己心坎里……(未完待续。)
(苦苦等了六天,昨天终于收到阅文评书团的书评,本以为会引来书评员的“毒舌”,没想到确实十分温和的意见,首先要谢谢书评员田织老师的意见。评论中的几个词语——“接地气”“有神有质”“栩栩如生”,小鹿实不敢当。
倒是关于本书的几个缺点,小鹿觉得这正是笔者的短处。无论是文章的精神升华,还是主角的精神塑造,都和读者的期待相去甚远。既如此,那就不能再扬长避短了,而要把文学作品需要的、广大读者需求的表达出来,争取奉献出一部“说得过去”的作品。
此文的准备时间有限,文章还会在完本后进行大改,希望得到朋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
※※※※※※
在广厦,根本区分不出冬天和春天的差别。不到春节,城市已经繁花似景了!
电子大厦的工地已经停工,来自天南海北的工人大多也都踏上了返程的旅途。
富顺的心里纠结着,他不知道是否该回杨家湾看一看。他思念那个地方,却又害怕回到那个地方。
这种害怕可能从他去到杨家湾的那一天就开始有了。好多年来,想要逃离却又逃离不掉,想要扎根却又安定不下。或许而这和杨家湾无关,哪怕他是在烂泥沟,他同样不会安于现状,同样会萌生去世界闯荡的念想。
有时候,他觉得读来自家中的书信,就能够满足他那一点点思乡情怀。而对于杨家湾乃至石桥的未来,他有想过,但又觉得,那一切都与他无关,就算是百年之后,石桥也和海西一样发达,那时候,他也早已埋进土里。甚至,连个祭祀的人也不会有。
他还记得最后一次与大哥见面,他也相信大哥会在逢年过节带着富家去到烂泥沟,替自己为爹娘烧一叠钱纸。爹娘的样子已经模糊得完全记不得了。但爹娘的坟墓,以及坟头的那些草、那些树却一直历历在目——他无数次在梦里给逝去的人磕长头。
除了坟墓,他的记忆里还有杨家湾的那一家人。那善良的一家人啊,在苦难中创造生活的奇迹。他为自己的离别而愧疚,通过汇钱的方式来弥补。他会盼望着每一封家书。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家的主人翁,期待着明天会有新的起色。
——那还是不要回去了!“铁拐李”不是强烈挽留他在这里陪着过年吗——没想到不回家的理由竟然如此草率!
生活的书总会翻开新的一页,每一页纸上也会写下新的文字。在富顺的书里,依旧是复杂的构图和公式,他的脑海已经足以装下一座宏伟的城市。
没有人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精力?广厦近十年来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建筑他已经全部烂熟于心,每一栋建筑的设计理念、构图思路、建筑结构等等都被收罗到了他的本本里。而他看过的书也多的惊人。马子昂的著作,只要在市场上能买到的,他已经看了不下两遍。
他依旧保持了与几个人的通信。一是杨家湾的家人,二是江云的刘永翰一家,三是他最感激的恩师郑云霞。偶尔他也会给大哥和富家写一封信。
他后来才知道。郑云霞与马子昂是大学同学。生活中神奇的交集,让这个天才觉得不可思议。郑老师在信中对马子昂极力夸赞,说他在建筑方面的不朽造诣,让富顺要虚心请教,认真向他学习。
另一方面,她又把富顺具有“建筑奇才”的天赋告诉了马子昂。马子昂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个肄业的中专生,这个和他在管理层级上隔了几座山的小伙子,若不是那两次意外,可能永远也不会和他说上三句话。
可现在,老同学说他是个“建筑奇才”!还让他“特别关照”。
马子昂将信将疑。第一次莅临了几个工地临时工合住的“职工宿舍”,名义上是去慰问春节不回家的工人,主要还是想找刘富顺谈谈。
临时宿舍一共三层楼,是一栋租来的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因为两天前已经放假。原本喧哗拥挤的楼里变得冷清了许多。陪同马总一同前去的除了他助理,还有胖胡经理。
胡经理早就安排了人到宿舍里打招呼,清洁卫生还经他亲自把关,毕竟总公司的领导慰问一个项目的临时工的事情前所未有。
富顺激动不已。这种来自上层的人文关怀对员工来说是一种隐形福利,但这种精神上的慰藉仅对小部分人有效。大多数临时工才不管你什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呢,就是你局长来了。对他来说也就那样!
富顺和“铁拐李”绝对属于小部分人。只不过他们的目的不一样,富顺是带着对偶像的崇拜;老李是想借此机会在大领导面前表现一番,以期待能给马总留个好印象。
马总在几个寝室巡视一番,精神慰藉终于升华为物质奖励,助理小陈把带来的慰问金发给大家,临时工们欢呼雀跃,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以外的收获,那种振奋人心的归宿感洋溢在脸上,纷纷表示出“生是三局人,死是三局鬼”的决心。
“哈哈,这两个我认识,李国林,刘富顺!”
李国林直了直脊背,激动的小心脏快跳了出来。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马总会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李国林”?对!自己就是李国林!他早已经忘了自己的大名,长期以来,“铁拐李”才是的代号,陌生而又亲切的大名呀,第一次变得这么有价值!那两条一长一短的腿也齐溜了一般,立正!等待着首长的检阅!
富顺也特地准备了一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寝室也被打扫得一层不染。昨天还到处散落的书籍,今天也被他理得整整齐齐,塞满柜子、床头和几大木箱。他礼貌地伸出右手——这种西方礼仪的问候他早就学会了。
“您好,马总!”富顺的问候不卑不亢,但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这一次,和以往任何时候见面都不一样,这是领导对员工的关切,员工对领导的尊敬。此刻,他们,谁也不欠谁的,谁也没有伤害到谁!
“你们好呀,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呀?”马总问道。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更温暖!”李国林认为自己的回答简直巧妙极了,既表达了对公司的热爱,又一语双关——广厦确实比嘉南温暖的多。
“是呀,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刘富顺,你呢?”
“我……我不想回家!”富顺的回答直截了当。
马子昂一边寒暄,一边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才能看懂的书册上。他顺手捡了一本《西方建筑设计》翻阅起来,上边是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笔记,“刘富顺,这是你的书?”
“是的,马总,我没事的时候看看!”
“难吗?”
“还好,基本能看懂……”
“呵呵,你还看我的书么?”马子昂换了一本《山水田园与高层建筑》,那是他五年前的著作。
“看的,马……教授,”富顺突然换了个称呼,“您的书我几乎都看过了!”
“哈哈,那您说说,我在建筑设计上的理念是什么?”
“您是中国成功将自然曲线与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师,建筑与场地通过一种新的流动和融合的地形与边界的模糊,创造出了第三种独特的场地!您大概对中国的梯田有种特殊的感情吧?”
马子昂听得十分入神,他没想到这个整天和泥砖打交道的临时工,居然能用这么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且,说到了自己心坎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