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先把倾销地找好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百度宅男当崇祯最新章节!
第五百一十五章先把倾销地找好
工业化的力量,杨改革不是不知道,可知道又如何,工业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更没有一个可以模仿的过程,只有一个抽象的文字在那里,只是从教科书上抄下来的一个词而已,要让工业化具现化在这个世上,可不是随便弄点资料,随便百度一下就行的,那种张张嘴就能实现工业化的“理想”状态,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全\本\小\说\网\
要是工业化如此简单,那中国的历史就不是两千年的封建史了;如果工业化是说句话就能实现,那二十一世纪的诸国里,就不会只有几个有数的“常任理事国”了,更不用说只有更少的几个国家能玩得起上太空这种顶尖技术。
孙承宗望着皇帝,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如此大笑,皇帝的这个解释,勉强还能说得过去,可这又必要如此“手舞足蹈”么?有这样必要“疯癫”么?即便是这些工场能容纳些灾民,可这能和百万移民比么?百万移民也没见皇帝如此开心呢,难道,皇帝做的这件事背后,还有更深的意味,这背后的东西,难道说,比百万移民更重要?更加的令人疯癫?
“陛下,……这,可否为臣解惑,这其中,莫非还有更深的意味?”孙承宗看不透这其中的奥妙,请教起皇帝来。
“哈哈哈……”杨改革大笑。自己是明白了,也可以跟孙承宗说自己会怎么干,自己却不能告诉他,自己催生这些行业的目的就是高出蒸汽机,弄个火车出来,这样的话,无法自圆其说,说了,孙承宗只会更加的迷糊,杨改革只能哈哈大笑来掩盖。
“……”孙承宗依旧是迷惑的看着皇帝。
“朕除了要催生马车制造业,也准备大建新上海……”杨改革开始把话题转开,核心的内容实在是无法说,却可以说说自己具体怎么干。
“陛下,此乃是好事,陛下打算收天下商,关之税,这上海确实是重要的一环,如能建设好上海,他日,上海也必将成为我朝税赋重地,如陛下所言的,当是海上明珠……”孙承宗纳闷的听着皇帝说建设新上海,只能跟着皇帝的话题转,新上海的事他是知道的,皇帝没有瞒他,对于皇帝打造税赋重地的事,他也是支持的,如今光是军费就是年年高涨,这花钱如流水一般,不找个可靠的税入来源,着实让人不的安生,而学习前宋收关,商二税,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朕还准备扩建船厂,造更多的船……”杨改革又把造船的重要性说了一遍。虽然看似这造船和马车不那么靠边,可实际上,工业化的后果是什么?就是源源不断的工业品,商品不仅要从工场里造出来,更要销售掉,从而获得利润,这无疑,交通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便利和强大的交通业,如何把工场里生产出来的巨额商品销售出去?没有海船,又如何向他国倾销商品?掠夺利润?有了海船,没有战舰又如何保护自己?这一环扣一环,千百条细流汇聚起来,才把杨改革推到今日工业大门的门前。
“陛下,这是不错的……”孙承宗脑子开始不够用了,已经被皇帝忽悠晕了,这些都很重要,可真的就只是一个容纳灾民那么简单?真的是这样,皇帝有必要那样么?
杨改革说到这里,话也随之一堵,自己想到的很多东西,又没法再给孙承宗细说了,什么叫做工业化?什么又是重工业?这蒸汽机得怎么解释?这火车得怎么解释?什么叫做倾销?
“孙师傅,这倭国的情况如何?孙师傅能给朕说一下么?”杨改革稍稍的一想,就把话题转到日本那里去了,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杨改革,只能随便转移一个话题。
“倭国……?”孙承宗目瞪口呆,这转的也太快了吧,刚才还在说国内的事,这怎么一下子就把话题转到倭国那里去了呢?
“正是,朕倒是想听听,如今倭国的情况。”杨改革笑着问道,既然自己的工业化即将启动,那显然的,得给那海一般的商品找些倾销的地方,这倭国当然是跑不了的,这工业化以及工业化的后果无法跟孙承宗解释,那不妨找个相似的现成例子跟孙承宗说说。
“……回陛下,如今从军情局得到的消息,倭国虽然名义上是倭王做主,可实际上自从和我朝在朝鲜大战之后,倭国各地就陷入内斗,各自为政,互相攻伐,着实是混乱得很。”孙承宗连忙把脑筋换了个台,跟皇帝说倭国的事,如今军情局,锦衣卫的情报收集范围,可视相当的广,北面到蒙古大漠,到东虏,东面到朝鲜,倭国,琉球,南面到大琉球到安南,到南洋诸国,西面到漠西诸部落,诸国,都有所涉猎,这也是早先皇帝一直强调和要求的,也是如今整个“锦衣卫”费用大涨的直接原因,故此,现在皇帝一问起,孙承宗才可能立刻回答出来。
“打仗?呵呵,果然没错……呵呵,这却是好事……”杨改革听了孙承宗的话,说了句果然没错,记忆中这时候日本就是在打仗的。
“好事?陛下,如果倭国内乱,倭王的威信全无,又怎么会是好事呢?如此,我朝如果要号令倭国,岂不是难,即便是倭王应承了,那下面那些各地的将军也未必会听倭王的,当然,如果说倭国内乱了,确实也是一件好事,起码我朝是不用担心要再次援朝了,但,也更需提防倭国,这倭国内乱,必定民不聊生,这海盗必定又会猖獗……”孙承宗作为主管情报的大学士,也开始分析起这倭国内乱对明朝的利弊了。给锦衣卫投入巨资的好处显现出来,明朝周边的情报也开始齐备了。
“呵呵,那里打仗了才好,朕刚不是说过催生钢铁业么?这钢铁业催生了,也就需要为钢铁找些销路,这打仗,不正缺兵器?正好,朕可以卖些兵器过去,赚些银子养朕的子民……”杨改革不以为然的说道。
“卖兵器给倭国?”孙承宗真的是目瞪口呆了,皇帝不是有意要对倭国动手么?这怎么有要卖武器给他们?
“不错,卖兵器给他们,当然,当以刀剑这些冷兵器为主,可适当的配合些火器,比如大内造……”杨改革道。
“大内造?陛下,这是为何?”孙承宗不解的问,皇帝的思维和他的差别太大了。
“孙师傅不是说了吗?倭国正在内乱,各地之间互相攻伐?那倭国才多大一块地方,还分裂成无数更小的地盘,朕卖给他们武器,不正好可以左右他们攻伐的进程么?朕想要谁赢,就多卖点武器给他,朕要谁输,就多卖点兵器给他的敌人,如此,朕不是可以很简单的就可以左右倭国的局势么?这岂不是比什么下个旨给那个无用的倭王有用?”杨改革解释道。
“那陛下,即便是控制了倭国,那有如何呢?倭国可是蛮荒之地,穷得厉害,陛下就为了卖点兵器赚点银子就如此大费周章?”孙承宗更是不解。
“呵呵,这还不简单,控制了倭国,朕就让倭国把粮食运到我朝来,我朝如今不正缺粮么?”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啊!”孙承宗目瞪口呆,费了这样大的动静就是为了粮食?那倭国一个穷哈哈,能有多少粮食,自己不吃还运到明朝来,这……孙承宗的脑子,今天实在是有些乱,仔细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忽然诡异的道:“陛下莫非是看中了倭国的金银?想把那些金银坑据为己有?”孙承宗想起来,皇帝以前可是对我国的金银坑相当感兴趣的,或许这才是皇帝的目标。
“哦,呵呵呵,不错,这个朕是志在必得的,孙师傅也知道,我朝开采的金银,产的着实不多,每年不过一二十万两,朕如果把倭国的金银坑弄到手了,这每年金银的产量,少说也在百万之上,有这样多的银子做储备银,朕可以发行更多的纸币呢……”杨改革又笑道,如今的一切都已经一目了然,工业化即将开启,这原料,产地,产品,工人,技术,销售,倾销的问题都必须要搞定,喂养“工业化”这头怪兽,绝对不能短了他的食物,所有阻碍商品流通的行为都是自己的敌人,也必须给这头怪兽找到更多的喂养的地方,日本自然是不能放过。
“如此说来,陛下是要对倭国动手了?”孙承宗相信了,也没有对皇帝打倭国有多大的抵触,如皇帝所言一般,如今没有银子,自己首先就活不下去,每年光是新军的费用,几个大明税入都不够,不从别的地方补上这些亏空,大明朝自己就分崩离析了,至于其他的什么仁义道德,孙承宗也不想跟皇帝提了。
“当然,如今海军已经初具规模,闲着也是闲着,打打倭国,也算是锻炼锻炼,能从倭国弄些银子,则更好,不是么?”杨改革笑道。
“这……”孙承宗疑惑的同意了皇帝的观点。
“孙师傅现在可知为什么了么?”杨改革问。
“为什么?臣实在愚钝,实在是不懂。”孙承宗更糊涂了。
“朕组建海上贸易网的事,孙师傅是知道的。”杨改革又道。
“这个臣知道。”孙承宗道。
“朕的打算是收天下工商关税,这个孙师傅是知道的。”杨改革道,杨改革发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工业化了。
“这个臣知道。”孙承宗道。
“那么,‘能缴税’的商人就必须要压倒传统商人,是么?”杨改革又问。
“这个臣明白。”孙承宗又道,这个确实不难理解,不就是找银子么?
“这海上贸易网就是扶植这些商人的利器,不是么?”杨改革又道,说白一点,就是给工业化之后的商品找一个倾销地。
“回陛下,这个臣能理解。”孙承宗又道。
“这不就结了,这倭国乃是海上贸易网重要的一环,当然得掌握在朕的手中才行,故此,这倭国就必须打……”杨改革道。
“……可,陛下,陛下不是收拢了郑芝龙,他同意让出倭国的贸易么?陛下为何还要去打呢?”孙承宗的问题更多了。
“呵呵,郑芝龙虽然说独霸了倭国的贸易,可实际上,和朕说的这个控制倭国是不一样的,郑芝龙顶多就是借着海船之便,不允许其他人的船去倭国罢了,实际对倭国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甚至在那些倭国的地方势力面前,还得卑躬屈膝的,这种情况怎么能行呢?要是倭国闭关锁国,不允许贸易,那即便是独霸了倭国的贸易,那又能如何?郑芝龙可没有办法强迫那些倭国的地方势力做事,故此,这倭国,必须给他打开,必须把他踩在脚底,朕要往倭国卖什么就卖什么,得朕说了算,而不是等倭国那些土财主同意朕卖什么,这里面的区别可是很大的,孙师傅说呢?”杨改革笑道,同样是控制倭国,控制海路和控制日本本土的区别可是相当大的,杨改革记得,日本此时正在逐渐的闭关锁国,要是不用大炮把他轰开,那岂不是自己还得求那些日本猴子让自己做生意?这脸面还要不要?这生意还怎么做?这倾销不是就是一句空话?工业化怪兽岂不是少了一个吃肉的地方?
“这……”孙承宗立刻醒悟到了其中的巨大差别,这可是个大问题,不仔细甄别,还何难发现,如今给皇帝一说,情况倒是明了起来了。
“回陛下,臣明白了,臣也同意陛下说的。”孙承宗想明白了,就同意皇帝了,皇帝又想要倭国的金银坑,又想控制天下工商关税,这贸易网必须建得很强大,这是没错的。
“那孙师傅看,什么时候去倭国比较好……”杨改革笑道。
“回陛下,这个怕还要等一些时日,如今雷,尚二人还正在去南京接收船只,接收完了,还得回辽东,怕没有一两个月是回不来的,等回来了,还得收海权,建陛下说的那个海军,只有如此了,才好去倭国,也只有把关系理顺了,才好出去啊!如果陛下的海权未收,那雷,尚二人又挂在谁的名下?以什么名义出去?陛下,这路,得一步一步走啊!”孙承宗立刻提醒杨改革,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急。
“呵呵呵,那倒是,朕差点忘记了……”杨改革有些尴尬,明朝那脑残一般的民兵海军政策,如今可视阻止海军出去的最大束缚了,海上力量必须挂在地方督抚等地方官的管辖之下,有这个规矩在,海军就是一个民兵海军,还想打日本,那是门也没有,如今要做的就是等战舰接收,海军有了一个基本的样子之后,才好收海权、建海军,如此,海军就脱离了督抚地方官们的束缚,成为一支国家或者说皇帝掌握下的力量,那么,出击日本,也就和地方官们没任何关系了,这路,当真是要一步一步的走。
在明末推动工业化,这补贴造马车,催生机械制造业无疑就是一把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打开了这扇门,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清晰可见,脉络清晰的世界呈现在了杨改革的面前,再不是先前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挖掘通向工业化的道路,更不是先前那种偶尔从云雾中露出面目的工业化那般飘渺和模糊,如今,有了切实可行,并且是一个最佳切入点,工业化,终于不再是梦,或者偶尔的惊鸿一瞥。
补贴马车制造,就是一个最简单,但是又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由此而推动的工业化过程,才是“可视”,“可预见”,“可干预”和“可掌握”的。
不能掌握的工业化不算工业化,就比如晚清的“工业化”,就是典型的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工业化,这种结局,历史也早已验证了必定失败。
可视,补贴马车,这马车厂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生产新型马车的钢铁也掌握在自己手里,这钢铁的原材料,虽然如今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可自己如今却是有能力把这个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整个产业链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自己可以很容易找出问题的所在,加以疏导,就是可见。
可预见,补贴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补贴必定催生马车业飞速发展,随之就是钢铁业飞速发展,随之就是冶炼煤炭业飞速发展,而煤炭和冶金钢铁业的发展,则无疑将会催生出火车,这工业革命,几乎指日可待,这就是可预见。
基本重工业齐备了,其他各种衍生品也随之而出,通过明朝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工业化必将急速发展,而各种倾销地,则是喂养工业化这头怪兽的加餐。
这一切的脉络是如此的清晰,而如今,一切当从补贴马车制造业开始。推开工业化这扇沉重的大门。
工业化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自己都已占齐了。推动工业化的过程,自己有能力掌握;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成果,也掌握在自己手上,先前做的种种努力,此时,终于汇聚成一条贯通的河流,开始涓涓流淌。ro!~!
最新全本:、、、、、、、、、、
第五百一十五章先把倾销地找好
工业化的力量,杨改革不是不知道,可知道又如何,工业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更没有一个可以模仿的过程,只有一个抽象的文字在那里,只是从教科书上抄下来的一个词而已,要让工业化具现化在这个世上,可不是随便弄点资料,随便百度一下就行的,那种张张嘴就能实现工业化的“理想”状态,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全\本\小\说\网\
要是工业化如此简单,那中国的历史就不是两千年的封建史了;如果工业化是说句话就能实现,那二十一世纪的诸国里,就不会只有几个有数的“常任理事国”了,更不用说只有更少的几个国家能玩得起上太空这种顶尖技术。
孙承宗望着皇帝,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如此大笑,皇帝的这个解释,勉强还能说得过去,可这又必要如此“手舞足蹈”么?有这样必要“疯癫”么?即便是这些工场能容纳些灾民,可这能和百万移民比么?百万移民也没见皇帝如此开心呢,难道,皇帝做的这件事背后,还有更深的意味,这背后的东西,难道说,比百万移民更重要?更加的令人疯癫?
“陛下,……这,可否为臣解惑,这其中,莫非还有更深的意味?”孙承宗看不透这其中的奥妙,请教起皇帝来。
“哈哈哈……”杨改革大笑。自己是明白了,也可以跟孙承宗说自己会怎么干,自己却不能告诉他,自己催生这些行业的目的就是高出蒸汽机,弄个火车出来,这样的话,无法自圆其说,说了,孙承宗只会更加的迷糊,杨改革只能哈哈大笑来掩盖。
“……”孙承宗依旧是迷惑的看着皇帝。
“朕除了要催生马车制造业,也准备大建新上海……”杨改革开始把话题转开,核心的内容实在是无法说,却可以说说自己具体怎么干。
“陛下,此乃是好事,陛下打算收天下商,关之税,这上海确实是重要的一环,如能建设好上海,他日,上海也必将成为我朝税赋重地,如陛下所言的,当是海上明珠……”孙承宗纳闷的听着皇帝说建设新上海,只能跟着皇帝的话题转,新上海的事他是知道的,皇帝没有瞒他,对于皇帝打造税赋重地的事,他也是支持的,如今光是军费就是年年高涨,这花钱如流水一般,不找个可靠的税入来源,着实让人不的安生,而学习前宋收关,商二税,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朕还准备扩建船厂,造更多的船……”杨改革又把造船的重要性说了一遍。虽然看似这造船和马车不那么靠边,可实际上,工业化的后果是什么?就是源源不断的工业品,商品不仅要从工场里造出来,更要销售掉,从而获得利润,这无疑,交通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便利和强大的交通业,如何把工场里生产出来的巨额商品销售出去?没有海船,又如何向他国倾销商品?掠夺利润?有了海船,没有战舰又如何保护自己?这一环扣一环,千百条细流汇聚起来,才把杨改革推到今日工业大门的门前。
“陛下,这是不错的……”孙承宗脑子开始不够用了,已经被皇帝忽悠晕了,这些都很重要,可真的就只是一个容纳灾民那么简单?真的是这样,皇帝有必要那样么?
杨改革说到这里,话也随之一堵,自己想到的很多东西,又没法再给孙承宗细说了,什么叫做工业化?什么又是重工业?这蒸汽机得怎么解释?这火车得怎么解释?什么叫做倾销?
“孙师傅,这倭国的情况如何?孙师傅能给朕说一下么?”杨改革稍稍的一想,就把话题转到日本那里去了,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杨改革,只能随便转移一个话题。
“倭国……?”孙承宗目瞪口呆,这转的也太快了吧,刚才还在说国内的事,这怎么一下子就把话题转到倭国那里去了呢?
“正是,朕倒是想听听,如今倭国的情况。”杨改革笑着问道,既然自己的工业化即将启动,那显然的,得给那海一般的商品找些倾销的地方,这倭国当然是跑不了的,这工业化以及工业化的后果无法跟孙承宗解释,那不妨找个相似的现成例子跟孙承宗说说。
“……回陛下,如今从军情局得到的消息,倭国虽然名义上是倭王做主,可实际上自从和我朝在朝鲜大战之后,倭国各地就陷入内斗,各自为政,互相攻伐,着实是混乱得很。”孙承宗连忙把脑筋换了个台,跟皇帝说倭国的事,如今军情局,锦衣卫的情报收集范围,可视相当的广,北面到蒙古大漠,到东虏,东面到朝鲜,倭国,琉球,南面到大琉球到安南,到南洋诸国,西面到漠西诸部落,诸国,都有所涉猎,这也是早先皇帝一直强调和要求的,也是如今整个“锦衣卫”费用大涨的直接原因,故此,现在皇帝一问起,孙承宗才可能立刻回答出来。
“打仗?呵呵,果然没错……呵呵,这却是好事……”杨改革听了孙承宗的话,说了句果然没错,记忆中这时候日本就是在打仗的。
“好事?陛下,如果倭国内乱,倭王的威信全无,又怎么会是好事呢?如此,我朝如果要号令倭国,岂不是难,即便是倭王应承了,那下面那些各地的将军也未必会听倭王的,当然,如果说倭国内乱了,确实也是一件好事,起码我朝是不用担心要再次援朝了,但,也更需提防倭国,这倭国内乱,必定民不聊生,这海盗必定又会猖獗……”孙承宗作为主管情报的大学士,也开始分析起这倭国内乱对明朝的利弊了。给锦衣卫投入巨资的好处显现出来,明朝周边的情报也开始齐备了。
“呵呵,那里打仗了才好,朕刚不是说过催生钢铁业么?这钢铁业催生了,也就需要为钢铁找些销路,这打仗,不正缺兵器?正好,朕可以卖些兵器过去,赚些银子养朕的子民……”杨改革不以为然的说道。
“卖兵器给倭国?”孙承宗真的是目瞪口呆了,皇帝不是有意要对倭国动手么?这怎么有要卖武器给他们?
“不错,卖兵器给他们,当然,当以刀剑这些冷兵器为主,可适当的配合些火器,比如大内造……”杨改革道。
“大内造?陛下,这是为何?”孙承宗不解的问,皇帝的思维和他的差别太大了。
“孙师傅不是说了吗?倭国正在内乱,各地之间互相攻伐?那倭国才多大一块地方,还分裂成无数更小的地盘,朕卖给他们武器,不正好可以左右他们攻伐的进程么?朕想要谁赢,就多卖点武器给他,朕要谁输,就多卖点兵器给他的敌人,如此,朕不是可以很简单的就可以左右倭国的局势么?这岂不是比什么下个旨给那个无用的倭王有用?”杨改革解释道。
“那陛下,即便是控制了倭国,那有如何呢?倭国可是蛮荒之地,穷得厉害,陛下就为了卖点兵器赚点银子就如此大费周章?”孙承宗更是不解。
“呵呵,这还不简单,控制了倭国,朕就让倭国把粮食运到我朝来,我朝如今不正缺粮么?”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啊!”孙承宗目瞪口呆,费了这样大的动静就是为了粮食?那倭国一个穷哈哈,能有多少粮食,自己不吃还运到明朝来,这……孙承宗的脑子,今天实在是有些乱,仔细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忽然诡异的道:“陛下莫非是看中了倭国的金银?想把那些金银坑据为己有?”孙承宗想起来,皇帝以前可是对我国的金银坑相当感兴趣的,或许这才是皇帝的目标。
“哦,呵呵呵,不错,这个朕是志在必得的,孙师傅也知道,我朝开采的金银,产的着实不多,每年不过一二十万两,朕如果把倭国的金银坑弄到手了,这每年金银的产量,少说也在百万之上,有这样多的银子做储备银,朕可以发行更多的纸币呢……”杨改革又笑道,如今的一切都已经一目了然,工业化即将开启,这原料,产地,产品,工人,技术,销售,倾销的问题都必须要搞定,喂养“工业化”这头怪兽,绝对不能短了他的食物,所有阻碍商品流通的行为都是自己的敌人,也必须给这头怪兽找到更多的喂养的地方,日本自然是不能放过。
“如此说来,陛下是要对倭国动手了?”孙承宗相信了,也没有对皇帝打倭国有多大的抵触,如皇帝所言一般,如今没有银子,自己首先就活不下去,每年光是新军的费用,几个大明税入都不够,不从别的地方补上这些亏空,大明朝自己就分崩离析了,至于其他的什么仁义道德,孙承宗也不想跟皇帝提了。
“当然,如今海军已经初具规模,闲着也是闲着,打打倭国,也算是锻炼锻炼,能从倭国弄些银子,则更好,不是么?”杨改革笑道。
“这……”孙承宗疑惑的同意了皇帝的观点。
“孙师傅现在可知为什么了么?”杨改革问。
“为什么?臣实在愚钝,实在是不懂。”孙承宗更糊涂了。
“朕组建海上贸易网的事,孙师傅是知道的。”杨改革又道。
“这个臣知道。”孙承宗道。
“朕的打算是收天下工商关税,这个孙师傅是知道的。”杨改革道,杨改革发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工业化了。
“这个臣知道。”孙承宗道。
“那么,‘能缴税’的商人就必须要压倒传统商人,是么?”杨改革又问。
“这个臣明白。”孙承宗又道,这个确实不难理解,不就是找银子么?
“这海上贸易网就是扶植这些商人的利器,不是么?”杨改革又道,说白一点,就是给工业化之后的商品找一个倾销地。
“回陛下,这个臣能理解。”孙承宗又道。
“这不就结了,这倭国乃是海上贸易网重要的一环,当然得掌握在朕的手中才行,故此,这倭国就必须打……”杨改革道。
“……可,陛下,陛下不是收拢了郑芝龙,他同意让出倭国的贸易么?陛下为何还要去打呢?”孙承宗的问题更多了。
“呵呵,郑芝龙虽然说独霸了倭国的贸易,可实际上,和朕说的这个控制倭国是不一样的,郑芝龙顶多就是借着海船之便,不允许其他人的船去倭国罢了,实际对倭国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甚至在那些倭国的地方势力面前,还得卑躬屈膝的,这种情况怎么能行呢?要是倭国闭关锁国,不允许贸易,那即便是独霸了倭国的贸易,那又能如何?郑芝龙可没有办法强迫那些倭国的地方势力做事,故此,这倭国,必须给他打开,必须把他踩在脚底,朕要往倭国卖什么就卖什么,得朕说了算,而不是等倭国那些土财主同意朕卖什么,这里面的区别可是很大的,孙师傅说呢?”杨改革笑道,同样是控制倭国,控制海路和控制日本本土的区别可是相当大的,杨改革记得,日本此时正在逐渐的闭关锁国,要是不用大炮把他轰开,那岂不是自己还得求那些日本猴子让自己做生意?这脸面还要不要?这生意还怎么做?这倾销不是就是一句空话?工业化怪兽岂不是少了一个吃肉的地方?
“这……”孙承宗立刻醒悟到了其中的巨大差别,这可是个大问题,不仔细甄别,还何难发现,如今给皇帝一说,情况倒是明了起来了。
“回陛下,臣明白了,臣也同意陛下说的。”孙承宗想明白了,就同意皇帝了,皇帝又想要倭国的金银坑,又想控制天下工商关税,这贸易网必须建得很强大,这是没错的。
“那孙师傅看,什么时候去倭国比较好……”杨改革笑道。
“回陛下,这个怕还要等一些时日,如今雷,尚二人还正在去南京接收船只,接收完了,还得回辽东,怕没有一两个月是回不来的,等回来了,还得收海权,建陛下说的那个海军,只有如此了,才好去倭国,也只有把关系理顺了,才好出去啊!如果陛下的海权未收,那雷,尚二人又挂在谁的名下?以什么名义出去?陛下,这路,得一步一步走啊!”孙承宗立刻提醒杨改革,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急。
“呵呵呵,那倒是,朕差点忘记了……”杨改革有些尴尬,明朝那脑残一般的民兵海军政策,如今可视阻止海军出去的最大束缚了,海上力量必须挂在地方督抚等地方官的管辖之下,有这个规矩在,海军就是一个民兵海军,还想打日本,那是门也没有,如今要做的就是等战舰接收,海军有了一个基本的样子之后,才好收海权、建海军,如此,海军就脱离了督抚地方官们的束缚,成为一支国家或者说皇帝掌握下的力量,那么,出击日本,也就和地方官们没任何关系了,这路,当真是要一步一步的走。
在明末推动工业化,这补贴造马车,催生机械制造业无疑就是一把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打开了这扇门,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清晰可见,脉络清晰的世界呈现在了杨改革的面前,再不是先前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挖掘通向工业化的道路,更不是先前那种偶尔从云雾中露出面目的工业化那般飘渺和模糊,如今,有了切实可行,并且是一个最佳切入点,工业化,终于不再是梦,或者偶尔的惊鸿一瞥。
补贴马车制造,就是一个最简单,但是又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由此而推动的工业化过程,才是“可视”,“可预见”,“可干预”和“可掌握”的。
不能掌握的工业化不算工业化,就比如晚清的“工业化”,就是典型的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工业化,这种结局,历史也早已验证了必定失败。
可视,补贴马车,这马车厂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生产新型马车的钢铁也掌握在自己手里,这钢铁的原材料,虽然如今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可自己如今却是有能力把这个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整个产业链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自己可以很容易找出问题的所在,加以疏导,就是可见。
可预见,补贴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补贴必定催生马车业飞速发展,随之就是钢铁业飞速发展,随之就是冶炼煤炭业飞速发展,而煤炭和冶金钢铁业的发展,则无疑将会催生出火车,这工业革命,几乎指日可待,这就是可预见。
基本重工业齐备了,其他各种衍生品也随之而出,通过明朝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工业化必将急速发展,而各种倾销地,则是喂养工业化这头怪兽的加餐。
这一切的脉络是如此的清晰,而如今,一切当从补贴马车制造业开始。推开工业化这扇沉重的大门。
工业化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自己都已占齐了。推动工业化的过程,自己有能力掌握;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成果,也掌握在自己手上,先前做的种种努力,此时,终于汇聚成一条贯通的河流,开始涓涓流淌。ro!~!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