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江南贸易公司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明贼最新章节!
十一月初,大军在朝鲜国战败的消息传回了盛京。多尔衮闻言后既愤怒又难过,大清国遭遇前所未有之惨败,接下来他将面对的指责和压力可想而知,但一想到同袍弟弟多铎居然也被俘于明军之手,又为他的处境感到忧心。
豪格被俘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这个皇太极的长子在汉人手中被折磨的连半分骨气都没有,仅仅半年的功夫就投降了明朝,甚至还公开往盛京送了亲笔的书信,表明他投降明朝是顺应天意,甚至还规劝皇太极要慎重考虑与明朝的关系。
皇太极当场就气的吐了血,将豪格的亲笔信撕了个粉碎,然后就身子一挺晕了过去。此后,不到半年,皇太极便暴卒于军中,很难说这与豪格给他的刺激不无关系。
当时,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私下里没少看皇太极的笑话,但当时的他又如何能想到,若干年后,这种厄运居然也轮到了自家头上。
多尔衮能怎么办?难道真的只剩下了由他统兵亲征吗?
还有一点让多尔衮十分困惑,此前他与明朝最厉害的三卫军也数次交手,对方并未厉害到可以一连两次,将大清铁骑大的大败亏输。但时隔数年之后,对方的战斗力怎么可能精进如此?
想不通归想不通,毕竟无情的事实和败军公文就摆在桌面上,就算再不相信,也只能默默的咽下这个苦果。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外犹豫徘徊着,多尔衮不耐烦的斥道:“滚进来说话,鬼鬼祟祟的像什么话?”
宦官挨了骂反而欢天喜地的进到了暖阁之中,多尔衮府邸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暖阁修的却极为独特,尤其是地面下的火龙道,自外面烧好了柴薪,热气熏的地面如火炕一般热乎,整个室内便如春天一般。
眼下正是大雪初至的时节 ,有了这样一个火龙道,就算盛京城内冰冷的皇宫都难以与之相比。
“回主子话,圣母皇太后求见!”
一句话将多尔衮从愤怒中拉了出来,此时此刻也只有女人能够平息他胸中的怒火与惶惑。但是,多尔衮又心里明镜一般,直到这个女人在此时此刻来到他的摄政王府,绝不仅仅是为了厮混亲热。
想到这些,多尔衮胸中竟对这个他垂涎多年的女人,第一次生出了厌恶之情。但是,他又知道,若不见她,不知又会生出多少谣言和是非来。
次日,多尔衮竟罕见的起晚了,直到日上三竿,他才睁开了眼睛,身子疲惫的像要散了架子一般。回想起昨夜的颠鸾倒凤,不觉多少生出一些流连之意。这样的舒坦日子不知还能继续几多时候。
“主子,主子!”
卧房外又响起了宦官急促的呼唤声。
多尔衮没有起身,只大声问道:“何事?”
“主子,遏必隆,遏必隆回来了!”
“谁?”多尔衮忽的坐了起来,又重复问了一遍。
“是牛录章京遏必隆,遏必隆回来了!”
多尔衮知道,这个遏必隆在多铎率军入朝鲜国时,便已经战败被俘,今次他被放了回来,难道明朝人已经打算用多铎做筹码和他谈判了?
若是,按照大清国以往的国势,以往的兵围,定然要打的明军服服帖帖再提和谈之事,可眼下内忧外患之下,如果能得到一个体面的台阶,也未必不可。
“速带遏必隆来见我!”
……
多尔衮冷冷打量着站在面前的遏必隆,才月余功夫不见,这个昔日的满洲勇士已经被折磨的瘦骨嶙峋,颧骨突起,当他的目光落在遏必隆右臂处空空如也的袖管时,终是忍不住道:“你还有脸回来!”
战败被俘,又成了眼下这般德行,如果是个真正的勇士就应该自尽也谢罪,活下来除了辱及祖宗,连累家人以外,便已经毫无用处。
遏必隆汗颜不已,想想当初极力嚷嚷着要随军出征,若那时知道会是这个结局,便打死他也不会如此争抢着自蹈死地的。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事到如今,处了默默承受以外,他还有的选吗?
的确,他没得选,所以只能回来给明军做说客,以换取一席容身之地。
“遏必隆苟活至今,并非无由,为的是等到机会,将明军内部的情况,一一向摄政王禀明!”
多尔衮不肯听他的狡辩之词,只冷冷回应:“好,速将明军情形说明,然后你就可以去死了!”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你这副德行,怎么还有面目去见图尔格?”
听到摄政王提及死去多年的胞兄,遏必隆泪如雨下,悔恨交加,但也于事无补。片刻后他擦了擦了脸上的泪痕,以不甚灵活的左手从怀中掏出了一封已经被搓揉的皱皱巴巴的书信,恭敬的放在了多尔衮的桌案上。
“这时明朝朝鲜驻军总兵程铭九的亲笔信,请摄政王过目!”
程铭九是何许人也,多尔衮从未听说过,如今就连阿猫阿狗都敢给他写信威逼,愤怒又忍不住漫上了心头。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怒火,将那封皱巴巴的书信封皮撕开,抽出了里面的信纸。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首先表明了大明镇虏侯并无意与清国为敌,甚至双方还有着共同的利益契合点,但这是题外之意。这封信的重点在于,明军可以放归被俘的八旗兵已经豫亲王豪格,甚至还可以给他一个体面的台阶,以让他对国内有所交代。
不过,提出的条件却让多尔衮阵阵皱眉。
大体上有三点,一则是赔款,因为清国方面率先挑起战争,入境朝鲜国,大肆屠杀掠夺朝鲜国平民百姓,因此必须对朝鲜国予以适当的赔偿,这个数目当以一千万两白银为宜。赔款倒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割地怎样都行,但这赔款的数额还是让多尔衮忍不住咋舌。关外少民少地,一千万两银子,要多少年才能攒的出来,除非是大举动兵,再南下打草谷,去抢他一把。
可事到如今,他还能随意对长城内的明朝京师随意动兵了吗?明军占了朝鲜,一直虎视眈眈,只要清军稍有异动,说不定对方就会杀过鸭绿江。
二则是通商,清国必须开放海禁,允许商人自由出入辽东,采买关外特产,运送各地货物。并且直接明言一点,清国政府不得对持有大明镇虏侯派发商引之商人征税。
这一条咬咬牙也可以认下,毕竟是无关痛痒的商贸,还不涉及根本。
二则是租地,清国将金州、复州、小黑山等地悉数租借与江南贸易公司,江南贸易公司在租借地内与清国当地官署拥有同等事权。租借期一百年,每年租金十万两白银。
只有最后这一条是让多尔衮最为头疼的,租借土地的法子表面上看不是割地,但却要求与官署拥有同等事权,这里就是很有待商榷的地方。
还有,那个江南贸易公司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明朝新设的官衙还是民间私设的商会?
在信件末尾,程铭九特地标注的一行文字解释了多尔衮的疑惑。江南商贸公司并无大明官府身份,其中的经理执事也没有官家身份,纯属民间商人自发所设。
大明镇虏侯重视工商,对江南的工商业大力扶持,甚至为其提供武力保护也在所不惜!
看到最后这句话,多尔衮忍不住冷笑连连。就算这些南蛮汉人口口声声说江南贸易公司没有官府身份,那么那个李信又凭什么替它提供保护?或者说,这个所谓的江南贸易公司,本来就是那个李信私人的财产……
想到这些,多尔衮只觉得内心中黑暗一片的世界里忽然间打开了一扇窗子,尽管他现在还没有体会明白,这扇窗子究竟该如何利用,但终是有了一丝窥得朝鲜明军本意的恍然感。
多尔衮将手中的书信放在桌案上,抬头冷眼看向遏必隆。
“说说吧,你回来之前,明朝人对你有什么交代?”
他不相信,明朝人放遏必隆回来就是为了让他送一封信这么简单。
遏必隆赶忙回道:“回摄政王话,程军门说了,只要摄政王肯罢兵言和,与朝鲜国签订睦邻友好条约,明军甚至,甚至可以出兵帮助摄政王平,平乱!”
啪的一声,多尔衮重重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将遏必隆吓得浑身一颤。
“放屁!睦的什么邻,哪李来的友好?朝鲜是我大清属国,闵氏是乱臣贼子,要本王与乱臣贼子签订条约,真真是白日做梦……”
将遏必隆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多尔衮自觉胸中的怒气稍稍消减,然后又暗叹一声,骂归骂,如果能把租借地这一条适当的改动改动,未必不能一谈。
为今之计稳定内部才是关键,否则等他被赶下了摄政王的位置,大清国和多尔衮还有半文钱关系吗?
“本王要听你的意见,而不是你那明朝主子的意见!”
多尔衮对遏必隆这种毫无骨气的做派甚为不齿,言语间极尽嘲讽。
遏必隆抹了一把额头渗出的冷汗,“奴才建议摄政王先答应程军门提出的条件!”
十一月初,大军在朝鲜国战败的消息传回了盛京。多尔衮闻言后既愤怒又难过,大清国遭遇前所未有之惨败,接下来他将面对的指责和压力可想而知,但一想到同袍弟弟多铎居然也被俘于明军之手,又为他的处境感到忧心。
豪格被俘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这个皇太极的长子在汉人手中被折磨的连半分骨气都没有,仅仅半年的功夫就投降了明朝,甚至还公开往盛京送了亲笔的书信,表明他投降明朝是顺应天意,甚至还规劝皇太极要慎重考虑与明朝的关系。
皇太极当场就气的吐了血,将豪格的亲笔信撕了个粉碎,然后就身子一挺晕了过去。此后,不到半年,皇太极便暴卒于军中,很难说这与豪格给他的刺激不无关系。
当时,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私下里没少看皇太极的笑话,但当时的他又如何能想到,若干年后,这种厄运居然也轮到了自家头上。
多尔衮能怎么办?难道真的只剩下了由他统兵亲征吗?
还有一点让多尔衮十分困惑,此前他与明朝最厉害的三卫军也数次交手,对方并未厉害到可以一连两次,将大清铁骑大的大败亏输。但时隔数年之后,对方的战斗力怎么可能精进如此?
想不通归想不通,毕竟无情的事实和败军公文就摆在桌面上,就算再不相信,也只能默默的咽下这个苦果。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外犹豫徘徊着,多尔衮不耐烦的斥道:“滚进来说话,鬼鬼祟祟的像什么话?”
宦官挨了骂反而欢天喜地的进到了暖阁之中,多尔衮府邸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暖阁修的却极为独特,尤其是地面下的火龙道,自外面烧好了柴薪,热气熏的地面如火炕一般热乎,整个室内便如春天一般。
眼下正是大雪初至的时节 ,有了这样一个火龙道,就算盛京城内冰冷的皇宫都难以与之相比。
“回主子话,圣母皇太后求见!”
一句话将多尔衮从愤怒中拉了出来,此时此刻也只有女人能够平息他胸中的怒火与惶惑。但是,多尔衮又心里明镜一般,直到这个女人在此时此刻来到他的摄政王府,绝不仅仅是为了厮混亲热。
想到这些,多尔衮胸中竟对这个他垂涎多年的女人,第一次生出了厌恶之情。但是,他又知道,若不见她,不知又会生出多少谣言和是非来。
次日,多尔衮竟罕见的起晚了,直到日上三竿,他才睁开了眼睛,身子疲惫的像要散了架子一般。回想起昨夜的颠鸾倒凤,不觉多少生出一些流连之意。这样的舒坦日子不知还能继续几多时候。
“主子,主子!”
卧房外又响起了宦官急促的呼唤声。
多尔衮没有起身,只大声问道:“何事?”
“主子,遏必隆,遏必隆回来了!”
“谁?”多尔衮忽的坐了起来,又重复问了一遍。
“是牛录章京遏必隆,遏必隆回来了!”
多尔衮知道,这个遏必隆在多铎率军入朝鲜国时,便已经战败被俘,今次他被放了回来,难道明朝人已经打算用多铎做筹码和他谈判了?
若是,按照大清国以往的国势,以往的兵围,定然要打的明军服服帖帖再提和谈之事,可眼下内忧外患之下,如果能得到一个体面的台阶,也未必不可。
“速带遏必隆来见我!”
……
多尔衮冷冷打量着站在面前的遏必隆,才月余功夫不见,这个昔日的满洲勇士已经被折磨的瘦骨嶙峋,颧骨突起,当他的目光落在遏必隆右臂处空空如也的袖管时,终是忍不住道:“你还有脸回来!”
战败被俘,又成了眼下这般德行,如果是个真正的勇士就应该自尽也谢罪,活下来除了辱及祖宗,连累家人以外,便已经毫无用处。
遏必隆汗颜不已,想想当初极力嚷嚷着要随军出征,若那时知道会是这个结局,便打死他也不会如此争抢着自蹈死地的。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事到如今,处了默默承受以外,他还有的选吗?
的确,他没得选,所以只能回来给明军做说客,以换取一席容身之地。
“遏必隆苟活至今,并非无由,为的是等到机会,将明军内部的情况,一一向摄政王禀明!”
多尔衮不肯听他的狡辩之词,只冷冷回应:“好,速将明军情形说明,然后你就可以去死了!”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你这副德行,怎么还有面目去见图尔格?”
听到摄政王提及死去多年的胞兄,遏必隆泪如雨下,悔恨交加,但也于事无补。片刻后他擦了擦了脸上的泪痕,以不甚灵活的左手从怀中掏出了一封已经被搓揉的皱皱巴巴的书信,恭敬的放在了多尔衮的桌案上。
“这时明朝朝鲜驻军总兵程铭九的亲笔信,请摄政王过目!”
程铭九是何许人也,多尔衮从未听说过,如今就连阿猫阿狗都敢给他写信威逼,愤怒又忍不住漫上了心头。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怒火,将那封皱巴巴的书信封皮撕开,抽出了里面的信纸。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首先表明了大明镇虏侯并无意与清国为敌,甚至双方还有着共同的利益契合点,但这是题外之意。这封信的重点在于,明军可以放归被俘的八旗兵已经豫亲王豪格,甚至还可以给他一个体面的台阶,以让他对国内有所交代。
不过,提出的条件却让多尔衮阵阵皱眉。
大体上有三点,一则是赔款,因为清国方面率先挑起战争,入境朝鲜国,大肆屠杀掠夺朝鲜国平民百姓,因此必须对朝鲜国予以适当的赔偿,这个数目当以一千万两白银为宜。赔款倒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割地怎样都行,但这赔款的数额还是让多尔衮忍不住咋舌。关外少民少地,一千万两银子,要多少年才能攒的出来,除非是大举动兵,再南下打草谷,去抢他一把。
可事到如今,他还能随意对长城内的明朝京师随意动兵了吗?明军占了朝鲜,一直虎视眈眈,只要清军稍有异动,说不定对方就会杀过鸭绿江。
二则是通商,清国必须开放海禁,允许商人自由出入辽东,采买关外特产,运送各地货物。并且直接明言一点,清国政府不得对持有大明镇虏侯派发商引之商人征税。
这一条咬咬牙也可以认下,毕竟是无关痛痒的商贸,还不涉及根本。
二则是租地,清国将金州、复州、小黑山等地悉数租借与江南贸易公司,江南贸易公司在租借地内与清国当地官署拥有同等事权。租借期一百年,每年租金十万两白银。
只有最后这一条是让多尔衮最为头疼的,租借土地的法子表面上看不是割地,但却要求与官署拥有同等事权,这里就是很有待商榷的地方。
还有,那个江南贸易公司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明朝新设的官衙还是民间私设的商会?
在信件末尾,程铭九特地标注的一行文字解释了多尔衮的疑惑。江南商贸公司并无大明官府身份,其中的经理执事也没有官家身份,纯属民间商人自发所设。
大明镇虏侯重视工商,对江南的工商业大力扶持,甚至为其提供武力保护也在所不惜!
看到最后这句话,多尔衮忍不住冷笑连连。就算这些南蛮汉人口口声声说江南贸易公司没有官府身份,那么那个李信又凭什么替它提供保护?或者说,这个所谓的江南贸易公司,本来就是那个李信私人的财产……
想到这些,多尔衮只觉得内心中黑暗一片的世界里忽然间打开了一扇窗子,尽管他现在还没有体会明白,这扇窗子究竟该如何利用,但终是有了一丝窥得朝鲜明军本意的恍然感。
多尔衮将手中的书信放在桌案上,抬头冷眼看向遏必隆。
“说说吧,你回来之前,明朝人对你有什么交代?”
他不相信,明朝人放遏必隆回来就是为了让他送一封信这么简单。
遏必隆赶忙回道:“回摄政王话,程军门说了,只要摄政王肯罢兵言和,与朝鲜国签订睦邻友好条约,明军甚至,甚至可以出兵帮助摄政王平,平乱!”
啪的一声,多尔衮重重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将遏必隆吓得浑身一颤。
“放屁!睦的什么邻,哪李来的友好?朝鲜是我大清属国,闵氏是乱臣贼子,要本王与乱臣贼子签订条约,真真是白日做梦……”
将遏必隆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多尔衮自觉胸中的怒气稍稍消减,然后又暗叹一声,骂归骂,如果能把租借地这一条适当的改动改动,未必不能一谈。
为今之计稳定内部才是关键,否则等他被赶下了摄政王的位置,大清国和多尔衮还有半文钱关系吗?
“本王要听你的意见,而不是你那明朝主子的意见!”
多尔衮对遏必隆这种毫无骨气的做派甚为不齿,言语间极尽嘲讽。
遏必隆抹了一把额头渗出的冷汗,“奴才建议摄政王先答应程军门提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