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深谈一夜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明贼最新章节!
高时明被李信拒见之后心怀忐忑,但他又对南京两眼一抹黑,连个能打探消息的熟人都没有,而城中官员们也都失去了此前对他的殷勤,更无一人上门。只好坐立不安的待在应天府为他安排的住处里,足不出户。这其间,高时明甚至生出了到湖广去的念头,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种想法。
他头上虽然顶着圣命差事,可是自己没有一兵一卒,又五银钱粮草,单身匹马去吗?更何况现在南北交通断绝,大明京师已经失去对南方的控制超过半年时间,他又拿什么节制地方官?
到了傍晚时分,南京城内已经明显能感受到秋风萧瑟之意,徘徊于院子里心事重重的高时明不禁为之打了个寒颤,这也一如他的心绪一般。他开始怀念当今圣上刚刚即位,除去魏忠贤手握大权的那个时代。虽然皇帝大为限制宦官,可不论哪个太监就算作为中使到地方上,哪一处的地方官不是前呼后拥,上赶着巴结,生怕怠慢了半分,今日可好,书上所说的世态炎凉大体就是如此吧。
正感怀之际,随侍的小宦官为高时明捧来了这两日的《公报》以供他打发时间。谁知高时明才翻了几页,便愣愣呆住,继而又一连茅塞顿开状。
“原来镇虏侯并非借口之言!”
高时明的话中充满了峰回路转的喜悦。果不其然,守门的小宦官一溜小跑过来。
“高公,镇虏侯,侯来了!”
这可是说起曹操,曹操就到。高时明兴奋之下亲自出大门相迎。李信一身便装简从而来,显然并未见外于他,这让高时明顿感心安,同时也更加确定了以前对李信念旧的认知。
“高公这几日游玩的可顺心?”
两个人一先一后而入,李信边走边漫不经心的询问着高时明这些日子的游历经过。高时明则摇头苦笑,“朝廷战事吃紧,咱家哪里还有心情游玩,这些日子可算是身在曹营,心却在汉!”
这个比喻并不甚恰当,但这足以向李信表达他的焦虑了。以高时明看来,他还是决定对这位老搭档开诚布公,讲一讲自己的所忧所虑。岂知李信却是陪着他一并苦笑,也开始大倒苦水。
“高公好歹还身得自由,李信却是身心俱疲,重重枷锁下,处处掣肘,没有半分快意可言。
这也是李信的心里话,当初在太原经略山西,虽然也有一些文官掣肘,但都是些可随意搓揉的小角色,因此绝大多数时候,他都将九成以上的精力用在实现自己的规划上。但是在南京却恰恰相反,他要用九成的精力去应付那些掣肘的各方势力,最后仅仅余下的一成精力分一半出来,解决各种三卫军内部出现的问题。
两人寒暄一阵后,李信长叹一声,“不知高公可曾听说了,熊明遇在浙江被海盗绑走,陆九见机的快,侥幸逃脱,但也身负多处创口 …… 但总算没有性命之虞,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则消息也是高时明刚刚在报纸上看到的,而陆九则是在马贼时代就追随李信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而且这老乡第又身负重伤,险些送命,李信无暇接见自己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镇虏侯打算?”
李信闻言笑道:“李信此番便是要麻烦高公来了!”
闻听此言之后,高时明只觉得胸口突突乱跳,突如其来的激动让他有一瞬间的失神。好半晌他才强抑制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一字一句坚定的道:“镇虏侯但有所命,吩咐便是,实不相瞒,咱家这些日子都快闲出鸟来了!”
李信继续深入说道:“高公可以用天使的名义赶赴杭州,杭州城内的不法势力嚣张至极,这一回不将他们铲除,李信便提兵而去,将他们悉数踏平。”
这让高时明身子一颤,李信虽然是武将带兵,但绝少在言语中打打杀杀,今日能说出提兵将之踏平之语,可以想见他已经对这些不法营狗之辈痛恨到了何种程度。其实高时明还没想到的一点那就是,李信实在失去了耐心,不想再按部就班的与之下棋一般对弈,一旦高时明此行碰壁,他便提兵过去以武力解决问题,这样虽然粗暴却简单有效。
不过高时明却又注意到了李信提及的让自己以天使身份往杭州去,如果较真起来这自己虽然身负圣命南来,但是所监军之地却是湖广江西,和浙江根本就搭不上关系。如果抬出了天使的身份,小则是逾制,重则是假传上命,说起来干系可担的不小。这种犹豫只在高时明脑中闪了一瞬,便彻底被另一种想法彻底驱逐。
“好!不知镇虏侯如何安排,咱家又该在何日何时动身赶赴杭州?”
须知陆九可是带了五百多人去的杭州,最终还让人暗算至重伤,可以想象杭州城 内已经不惜撕破脸皮搞风搞雨,所以高时明关心的是他这一去能带多少人随从护卫。高时明自认随李信驱使,可他更爱惜生命,否则也不可能放着江西湖广不去而留在南京了。
李信却笑道:“再带五百人足以,高公可能还不知内情,熊明遇和陆九都是乘船应酬之际遭袭,随行的五百人绝大多数都在岸上,若非陆九南来后学会水性,这一回只怕就要葬身鱼腹了。”
《公报》上只说熊明遇和陆九在浙江遇险,却没涉及细节,现在李信简单大概的解释了一阵,高时明立即恍然。
“如此说杭州官员并未彻底与咱们撕破脸,所谓凶手可曾交了几个出来?”
高时明对这种阳奉阴违的手段再了解不过,如果杭州方面做下此事,也必然会交出几个替罪羊来,以平息南京方面的怒火。实际上相较与李信一方的克制,南京不少官员已经叫嚣着派兵进驻杭州,亲自揪出不法之人。一个个喊打喊杀,声势竟甚于三卫军的一群将军士兵。
而李信并非不想就此派兵往杭州去,而是现在局面使他在兵力上捉襟见肘。由山西带出来的老卒一部分交给张石头带往福建,一部分则归程铭九统辖平靖江西以及南直隶西部各府。
现在应天府驻扎的几只三卫军均是南来以后刚刚招募的新军,这些人虽然将队列等战术动作练的颇有板眼 ,但毕竟未经过大战,还要负责拱卫南京一则抵御江北的革左五营,二则防止内部曾数次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
所以,李信现在需要的是时间,他要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处置应对,才能分兵南下。而这期间,也绝不能干巴巴等着,于是,让高时明打个前站,也就成了最佳选择。
李信的想法让高时明大为放松,也有些淡淡的失望,原来他并不是去啃硬骨头的,而仅仅是个投石问路的开路先锋,既然如此,这一去便毋须,面对想象中重重阻力。
“镇虏侯的意思是,咱家先去贼窝子里打探一下虚实,看看谁是石头,谁是鸡蛋?”
对此,李信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如果能从内部将它们分化瓦解,负面影响也会随之降到最低。”
两个人秉烛夜谈,从日落直到金鸡报晓,天色转明。李信看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
“李信先行一步,一个时辰后,还要去平蕃舰队视察,相信他们在港内不会闲置多久了。”
高时明闻言一愣,李信这一夜吐露的许多消息都太过震撼,就算临别之时的一句闲话都让他震惊无比。按照以往的认知,地方镇守和掌兵者,都希望少打仗,多练兵。而现在的李信似乎相较于山西时开战的**更为强烈。不但在陆上频频用兵,现在还说平蕃舰队不会闲置多久,代表了什么?肯定不会是九江、池州那种走过场的水战,难道会有一支海寇还能与平蕃舰队匹敌吗?
送走了李信之后,高时明默然思考,从时有出现的倭寇到盘踞在东南各岛的红毛番,他都觉得李信没有轻易对之动武的借口。毕竟打仗无非是一点,那就是开疆拓土。而海战则无利可言,因此用海军做为防守之兵还勉强合适,如果主动以海军出兵,大战下来既得不到领土,又没有实惠,之前假设的两类人选则都未必是平蕃舰队将来交战对手。
想来想去,高时明的目光忽然就聚拢在了另一处关键位置,心中不免疑问,“难道是他?”但这种念头仅仅是一闪而过,在高时明看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再想下去便头疼不已,高时明索性便不再惦记此事。因为在南下杭州之前,他还有件未了之事,还要去见一个人。
“备轿!”
高时明对身边的小宦官吩咐了一句,小宦官微感诧异,高公从来都是以监军之名骑马出行,风风光光,招摇过市。今日怎么还要坐上轿子了?
于是小宦官下意识的询问了一句:“不知高公欲往何处?”<
高时明被李信拒见之后心怀忐忑,但他又对南京两眼一抹黑,连个能打探消息的熟人都没有,而城中官员们也都失去了此前对他的殷勤,更无一人上门。只好坐立不安的待在应天府为他安排的住处里,足不出户。这其间,高时明甚至生出了到湖广去的念头,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种想法。
他头上虽然顶着圣命差事,可是自己没有一兵一卒,又五银钱粮草,单身匹马去吗?更何况现在南北交通断绝,大明京师已经失去对南方的控制超过半年时间,他又拿什么节制地方官?
到了傍晚时分,南京城内已经明显能感受到秋风萧瑟之意,徘徊于院子里心事重重的高时明不禁为之打了个寒颤,这也一如他的心绪一般。他开始怀念当今圣上刚刚即位,除去魏忠贤手握大权的那个时代。虽然皇帝大为限制宦官,可不论哪个太监就算作为中使到地方上,哪一处的地方官不是前呼后拥,上赶着巴结,生怕怠慢了半分,今日可好,书上所说的世态炎凉大体就是如此吧。
正感怀之际,随侍的小宦官为高时明捧来了这两日的《公报》以供他打发时间。谁知高时明才翻了几页,便愣愣呆住,继而又一连茅塞顿开状。
“原来镇虏侯并非借口之言!”
高时明的话中充满了峰回路转的喜悦。果不其然,守门的小宦官一溜小跑过来。
“高公,镇虏侯,侯来了!”
这可是说起曹操,曹操就到。高时明兴奋之下亲自出大门相迎。李信一身便装简从而来,显然并未见外于他,这让高时明顿感心安,同时也更加确定了以前对李信念旧的认知。
“高公这几日游玩的可顺心?”
两个人一先一后而入,李信边走边漫不经心的询问着高时明这些日子的游历经过。高时明则摇头苦笑,“朝廷战事吃紧,咱家哪里还有心情游玩,这些日子可算是身在曹营,心却在汉!”
这个比喻并不甚恰当,但这足以向李信表达他的焦虑了。以高时明看来,他还是决定对这位老搭档开诚布公,讲一讲自己的所忧所虑。岂知李信却是陪着他一并苦笑,也开始大倒苦水。
“高公好歹还身得自由,李信却是身心俱疲,重重枷锁下,处处掣肘,没有半分快意可言。
这也是李信的心里话,当初在太原经略山西,虽然也有一些文官掣肘,但都是些可随意搓揉的小角色,因此绝大多数时候,他都将九成以上的精力用在实现自己的规划上。但是在南京却恰恰相反,他要用九成的精力去应付那些掣肘的各方势力,最后仅仅余下的一成精力分一半出来,解决各种三卫军内部出现的问题。
两人寒暄一阵后,李信长叹一声,“不知高公可曾听说了,熊明遇在浙江被海盗绑走,陆九见机的快,侥幸逃脱,但也身负多处创口 …… 但总算没有性命之虞,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则消息也是高时明刚刚在报纸上看到的,而陆九则是在马贼时代就追随李信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而且这老乡第又身负重伤,险些送命,李信无暇接见自己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镇虏侯打算?”
李信闻言笑道:“李信此番便是要麻烦高公来了!”
闻听此言之后,高时明只觉得胸口突突乱跳,突如其来的激动让他有一瞬间的失神。好半晌他才强抑制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一字一句坚定的道:“镇虏侯但有所命,吩咐便是,实不相瞒,咱家这些日子都快闲出鸟来了!”
李信继续深入说道:“高公可以用天使的名义赶赴杭州,杭州城内的不法势力嚣张至极,这一回不将他们铲除,李信便提兵而去,将他们悉数踏平。”
这让高时明身子一颤,李信虽然是武将带兵,但绝少在言语中打打杀杀,今日能说出提兵将之踏平之语,可以想见他已经对这些不法营狗之辈痛恨到了何种程度。其实高时明还没想到的一点那就是,李信实在失去了耐心,不想再按部就班的与之下棋一般对弈,一旦高时明此行碰壁,他便提兵过去以武力解决问题,这样虽然粗暴却简单有效。
不过高时明却又注意到了李信提及的让自己以天使身份往杭州去,如果较真起来这自己虽然身负圣命南来,但是所监军之地却是湖广江西,和浙江根本就搭不上关系。如果抬出了天使的身份,小则是逾制,重则是假传上命,说起来干系可担的不小。这种犹豫只在高时明脑中闪了一瞬,便彻底被另一种想法彻底驱逐。
“好!不知镇虏侯如何安排,咱家又该在何日何时动身赶赴杭州?”
须知陆九可是带了五百多人去的杭州,最终还让人暗算至重伤,可以想象杭州城 内已经不惜撕破脸皮搞风搞雨,所以高时明关心的是他这一去能带多少人随从护卫。高时明自认随李信驱使,可他更爱惜生命,否则也不可能放着江西湖广不去而留在南京了。
李信却笑道:“再带五百人足以,高公可能还不知内情,熊明遇和陆九都是乘船应酬之际遭袭,随行的五百人绝大多数都在岸上,若非陆九南来后学会水性,这一回只怕就要葬身鱼腹了。”
《公报》上只说熊明遇和陆九在浙江遇险,却没涉及细节,现在李信简单大概的解释了一阵,高时明立即恍然。
“如此说杭州官员并未彻底与咱们撕破脸,所谓凶手可曾交了几个出来?”
高时明对这种阳奉阴违的手段再了解不过,如果杭州方面做下此事,也必然会交出几个替罪羊来,以平息南京方面的怒火。实际上相较与李信一方的克制,南京不少官员已经叫嚣着派兵进驻杭州,亲自揪出不法之人。一个个喊打喊杀,声势竟甚于三卫军的一群将军士兵。
而李信并非不想就此派兵往杭州去,而是现在局面使他在兵力上捉襟见肘。由山西带出来的老卒一部分交给张石头带往福建,一部分则归程铭九统辖平靖江西以及南直隶西部各府。
现在应天府驻扎的几只三卫军均是南来以后刚刚招募的新军,这些人虽然将队列等战术动作练的颇有板眼 ,但毕竟未经过大战,还要负责拱卫南京一则抵御江北的革左五营,二则防止内部曾数次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
所以,李信现在需要的是时间,他要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处置应对,才能分兵南下。而这期间,也绝不能干巴巴等着,于是,让高时明打个前站,也就成了最佳选择。
李信的想法让高时明大为放松,也有些淡淡的失望,原来他并不是去啃硬骨头的,而仅仅是个投石问路的开路先锋,既然如此,这一去便毋须,面对想象中重重阻力。
“镇虏侯的意思是,咱家先去贼窝子里打探一下虚实,看看谁是石头,谁是鸡蛋?”
对此,李信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如果能从内部将它们分化瓦解,负面影响也会随之降到最低。”
两个人秉烛夜谈,从日落直到金鸡报晓,天色转明。李信看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
“李信先行一步,一个时辰后,还要去平蕃舰队视察,相信他们在港内不会闲置多久了。”
高时明闻言一愣,李信这一夜吐露的许多消息都太过震撼,就算临别之时的一句闲话都让他震惊无比。按照以往的认知,地方镇守和掌兵者,都希望少打仗,多练兵。而现在的李信似乎相较于山西时开战的**更为强烈。不但在陆上频频用兵,现在还说平蕃舰队不会闲置多久,代表了什么?肯定不会是九江、池州那种走过场的水战,难道会有一支海寇还能与平蕃舰队匹敌吗?
送走了李信之后,高时明默然思考,从时有出现的倭寇到盘踞在东南各岛的红毛番,他都觉得李信没有轻易对之动武的借口。毕竟打仗无非是一点,那就是开疆拓土。而海战则无利可言,因此用海军做为防守之兵还勉强合适,如果主动以海军出兵,大战下来既得不到领土,又没有实惠,之前假设的两类人选则都未必是平蕃舰队将来交战对手。
想来想去,高时明的目光忽然就聚拢在了另一处关键位置,心中不免疑问,“难道是他?”但这种念头仅仅是一闪而过,在高时明看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再想下去便头疼不已,高时明索性便不再惦记此事。因为在南下杭州之前,他还有件未了之事,还要去见一个人。
“备轿!”
高时明对身边的小宦官吩咐了一句,小宦官微感诧异,高公从来都是以监军之名骑马出行,风风光光,招摇过市。今日怎么还要坐上轿子了?
于是小宦官下意识的询问了一句:“不知高公欲往何处?”<